CN109541856B - 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41856B
CN109541856B CN201811580055.9A CN201811580055A CN109541856B CN 109541856 B CN109541856 B CN 109541856B CN 201811580055 A CN201811580055 A CN 201811580055A CN 109541856 B CN109541856 B CN 1095418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retaining wall
area
frame glue
gold b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8005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41856A (zh
Inventor
吴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8005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418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41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18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418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18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划分为显示区和非显示区,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金球以及框胶,金球导通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金球设置的区域为转接区;框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显示面板还包括挡墙,挡墙设置在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的非显示区,挡墙设置在框胶的一侧,以挡住框胶;挡墙包括弯折部和平坦部,弯折部和平坦部连接,弯折部对应转接区的位置,且弯折部向远离金球的方向凸出于平坦部。本方案中的弯折部对应金球的位置,向远离金球的方向向外扩张,增大了框胶和金球叠加可容纳的区域,可防止框胶和金球的叠加导致显示区边缘的盒厚被垫高,从而减少了漏光的风险,提高显示面板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显示面板中,一般用框胶(Sealant)作为粘接阵列基板(Thin FilmTransistor,TFT)和彩膜基板(Color Filter,CF)的材料,形成液晶盒。先将液体形态的框胶涂布到TFT基板或者CF基板,再将两个基板贴合后形成,然后再将框胶固化。由于框胶在固化前为液态,故需要在框胶两侧设置挡墙,在贴合之前需要在框胶处进行在胶体之中参入金球(Au Ball),金球导通TFT基板和CF基板。
TFT基板和CF基板在压合后,可能导致显示区(Active Area,AA)边缘的盒厚(CellGap)被垫高,出现显示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显示质量的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划分为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对置的第二基板、金球和框胶,所述金球导通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所述金球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非显示区,所述金球设置的区域为转接区;所述框胶位于所述非显示区,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挡墙,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非显示区,所述挡墙设置在所述框胶的一侧,以挡住所述框胶;所述挡墙包括弯折部和平坦部,所述弯折部和所述平坦部连接,所述弯折部对应所述转接区的位置,且所述弯折部向远离所述金球的方向凸出于所述平坦部。
可选的,所述挡墙包括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所述第一挡墙设置在所述框胶靠近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第二挡墙设置在所述框胶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第一挡墙包括第一平坦部,不设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挡墙包括第二平坦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平坦部连接,所述第二弯折部对应所述转接区的位置,且所述第二弯折部向远离所述金球的方向凸出于所述第二平坦部。
可选的,所述挡墙包括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所述第一挡墙设置在所述框胶靠近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第二挡墙设置在所述框胶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第一挡墙包括第一平坦部和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一平坦部连接,所述第一弯折部对应所述转接区的位置,且所述第一弯折部向远离所述金球的方向凸出于所述第一平坦部;所述第二挡墙包括第二平坦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平坦部连接,所述第二弯折部对应所述转接区的位置,且所述第二弯折部向远离所述金球的方向凸出于所述第二平坦部。
可选的,沿着远离所述金球的方向,所述第一弯折部凸出于所述第一平坦部的长度为h1;所述第二弯折部凸出于所述第二平坦部的长度为h2,其中,h1=h2。
可选的,沿着远离所述金球的方向,所述第一弯折部凸出于所述第一平坦部的长度为h1;所述第二弯折部凸出于所述第二平坦部的长度为h2,其中,h1<h2。
可选的,所述弯折部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转接区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所述第一方向为沿着所述平坦部延伸的方向。
可选的,所述第一弯折部在第一方向的长度和所述第二弯折部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方向为沿着所述第一平坦部延伸的方向。
可选的,所述挡墙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挡墙与所述第一基板贴合,所述第一基板形成有凹陷区和凸起区,所述凸起区的高度高于所述凹陷区的高度,所述凹陷区和所述凸起区相邻设置,所述挡墙设置在与所述凸起区对应的位置,所述凹陷区设置在所述挡墙靠近所述金球的一侧位置。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
形成第一基板;
形成第二基板;
通过框胶把形成的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对盒设置,通过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设置的金球,导通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其中,所述金球设置的区域为转接区;
其中,在形成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的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
在衬底上对应所述非显示区形成挡墙,所述挡墙设置在所述框胶的一侧,以挡住所述框胶;
其中,所述挡墙包括弯折部和平坦部,所述弯折部和所述平坦部连接,所述弯折部对应所述转接区的位置,且所述弯折部向远离所述金球的方向凸出于所述平坦部。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相对于挡墙为平坦的,呈一直线,设置在框胶的两侧的方案来说,本申请挡墙包括弯折部和平坦部,弯折部和平坦部连接,且弯折部对应所述转接区的位置,即对应金球的位置,所述弯折部向远离金球的方向凸出于所述平坦部,所述弯折部的区域面积相对于平坦部的区域面积变大。当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贴合后,框胶和金球叠加处的区域会变大,本方案中的弯折部即对应金球的位置,向远离金球的方向向外扩张,增大了框胶和金球叠加可容纳的区域,可防止框胶和金球的叠加导致显示区边缘的盒厚被垫高,从而减少了漏光的风险,提高显示面板的质量。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示例性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局部放大图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挡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挡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A-A’剖面图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流程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二基板的制作方法流程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100、显示装置;110、显示面板;111、显示区;112、非显示区;113、第一基板;114、第二基板;115、金球;116、转接区;117、框胶;118、挡墙;119、弯折部;120、平坦部;121、第一挡墙;122、第一平坦部;123、第一弯折部;124、第二挡墙;125、第二平坦部;126、第二弯折部;127、衬底;128、第一金属层;129、绝缘层;130、第二金属层;131、钝化层;132、凹陷区;133、凸起区;134、金属镂空区;135、压合区;136、透明电极层。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是代表性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应被解释成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除非另有说明,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为不排他的包含,可能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另外,“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相对位置关系描述的,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显示面板中,由于框胶在固化前为液态,故需要在框胶两侧设置挡墙,在贴合之前需要在框胶处进行在胶体之中参入金球(Au Ball)的动作,简称Au打点,金球用以导通TFT基板和CF基板,故此处在压合后,会因为框胶和Au点叠加效应而使得框胶和Au点叠加处会变的很大,可能会导致部分Au点处的胶体会爬到挡墙之上,导致显示区(Active Area,AA)边缘的盒厚(Cell Gap)被垫高,出现显示不良。
下面参考附图和可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110,划分为显示区111和非显示区112,所述显示面板110包括:第一基板113、与所述第一基板113对置的第二基板114、金球115以及框胶117,所述金球115导通第一基板113和第二基板114,所述金球115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110的非显示区112,所述金球115设置的区域为转接区116;所述框胶117位于非显示区112,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113和第二基板114之间;其中,所述显示面板110还包括挡墙118,所述挡墙118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113或第二基板114的非显示区112,所述挡墙118设置在所述框胶117的一侧,以挡住框胶117;所述挡墙118包括弯折部119和平坦部120,所述弯折部119和平坦部120连接,所述弯折部119对应所述转接区116的位置,且所述弯折部119向远离金球115的方向凸出于所述平坦部120。
相对于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方案来说,挡墙118为平坦的,呈一直线,设置在框胶的两侧,在贴合之前需要在框胶117处在胶体之中参入金球115(Au Ball)用以导通第一基板113和第二基板114,故此处在压合后,会因为框胶117和Au点叠加效应而使得框胶117和Au点叠加处的厚度相对于没有Au点的位置的厚度大,这样Au点处的胶体会爬到挡墙118之上,会导致显示区111边缘的盒厚(Cell Gap)被垫高,使得显示面板110显示不良。本方案中,挡墙118包括弯折部119和平坦部120,弯折部119和平坦部120连接,且弯折部119对应所述转接区116的位置,即对应金球115的位置,所述弯折部119向远离金球115的方向凸出于所述平坦部120,所述弯折部的区域面积相对于平坦部的区域面积变大。当第一基板113和第二基板114贴合后,框胶117和金球115叠加处的区域会变大,本方案中的弯折部119即对应金球115的位置,向远离金球115的方向向外扩张,增大了框胶117和金球115叠加可容纳的区域,可防止框胶117和金球115的叠加导致显示区111边缘的盒厚被垫高,从而减少了漏光的风险,提高显示面板110的质量。
其中,第一基板113为阵列基板,第二基板114为彩膜基板。或者第一基板113为彩膜基板,第二基板114为阵列基板也是可以的。弯折部119凸出于平坦部120的距离范围落在1μm至1000μm之间,可选的,特别是在20微米(μm)至200μm的范围,落在该范围内这样可以使得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压合后Au点接近挡墙118的边缘,但是不会使得Au点跨上挡墙118,这样既满足了不会垫高盒厚,又节约了空间,尤其适用于窄边框的设计。
挡墙118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挡墙118数量有两个时,其中一个挡墙118设置在框胶靠近显示区111一侧的位置,另外一个设置在框胶远离显示区111一侧的位置。当挡墙118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时,靠近显示区111一侧的挡墙118既能阻挡在显示区111涂布的配向液,也可以阻挡框胶117,防止配向液和框胶117重叠,进而提高显示面板110的显示质量;而在远离显示区111一侧的挡墙118阻挡框胶117,防止框胶117溢出显示面板110外,起到很好的阻挡作用。
挡墙设置在阵列基板或彩膜基板上,或者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都设置有,也是可以的。在彩膜基板或阵列基板上的材料同层形成挡墙,例如以PS或黑矩阵作为原材料,挡墙和阵列基板或彩膜基板的其他制程同层形成,不需要其他额外的制程,减少工艺制程节约了生产成本。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挡墙118包括第一挡墙121和第二挡墙124,所述第一挡墙121环绕一圈,所述第一挡墙121设置在框胶117靠近显示区111的一侧,所述第二挡墙124环绕一圈,所述第二挡墙124设置在框胶117远离显示区111的一侧,所述第一挡墙121仅包括第一平坦部122,不设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挡墙121为平坦的,所述第一挡墙121与所述框胶117的距离恒定;第二挡墙124包括第二平坦部125和第二弯折部126,第二弯折部126和第二平坦部125连接,第二弯折部126对应所述转接区116的位置,且第二弯折部126向远离金球115的方向凸出于第二平坦部125。
挡墙118包括第一挡墙121和第二挡墙124,其中,第一挡墙121为平坦的,没有向外扩张的部分,第二挡墙124包括第二平坦部125和第二弯折部126,第二弯折部126向外凸出于第二平坦部125,第二弯折部126的面积扩大,使得可容纳框胶117的区域增大,进而防止框胶117和金球115压合的区域被垫高,从而降低漏光的风险;另外,第一挡墙121是靠近显示区111的区域,第一挡墙121没有向着显示区111的方向扩张,使得显示区111的有效面积增大,从而提高用户体验。当然,只有一个挡墙118扩张情况下,靠近显示区111的挡墙118扩张,而远离显示区111的挡墙118扩张也是可以的。第一挡墙包括第一平坦部和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挡墙仅包括平坦部,不设弯折部,所述第二挡墙为平坦的,所述第二挡墙与所述框胶的距离恒定,相对于第二挡墙设置有弯折部的方案来说,第二挡墙的平坦部和边框的距离有富余的空间,当需要设置为窄边框时,第二挡墙和边框的距离是可调的,实现窄边框的设计。
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挡墙118包括第一挡墙121和第二挡墙124,所述第一挡墙121环绕一圈,所述第一挡墙121设置在框胶117靠近显示区111的一侧,所述第二挡墙124环绕一圈,所述第二挡墙124设置在框胶117远离显示区111的一侧,所述第一挡墙121包括第一平坦部122和第一弯折部123,第一弯折部123和第一平坦部122连接,第一弯折部123对应所述转接区116的位置,且第一弯折部123向远离金球115的方向凸出于第一平坦部122;第二挡墙124包括第二平坦部125和第二弯折部126,第二弯折部126和第二平坦部125连接,第二弯折部126对应所述转接区116的位置,且第二弯折部126向远离金球115的方向凸出于第二平坦部125。
第一挡墙包括第一平坦部和第一弯折部,第二挡墙包括第二平坦部和第二弯折部,当框胶和Au点叠加的量一定时,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都设置有弯折部向外扩张。本方案相对于只设置一个挡墙的弯折部向外扩张的方案来说,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向外扩张的宽度就不需要很多,而使得第一弯折部与显示区之间有一定的距离,第二弯折部和边框之间也有一定的距离,从而实现不同的设计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沿着远离所述金球115的方向,所述第一弯折部123凸出于第一平坦部122的长度为h1;所述第二弯折部126凸出于所述第二平坦部125的长度为h2,其中,h1=h2。
因为第一基板113和第二基板114压合时候,压合区135增大,框胶117在固化前为液态,框胶117可以往不同方向扩张。假设沿h1和h2的方向扩张速度相同的话,h1=h2,使得框胶117扩张的区域比较均匀,进而保证整个显示面板110的均一性。当然,h1不等于h2也是可以的,也是可以实现增大了框胶117的容纳空间的功能的,进而防止Cell Gap被垫高。
在一实施例中,沿着远离所述金球115的方向,所述第一弯折部123凸出于第一平坦部122的长度为h1;所述第二弯折部126凸出于所述第二平坦部125的长度为h2,其中,h1<h2。
第一弯折部123凸出于第一平坦部122的长度为h1,第二弯折部126凸出于第二平坦部125的长度为h2。第一挡墙121的第一弯折部123靠近显示区111,第二挡墙124的第二弯折部126远离显示区111,其中,h1小于h2,第一弯折部与显示区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显示区的边界可以根据设计需求的不同,进行调节以满足设计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弯折部119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转接区116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所述第一方向为沿着所述平坦部延伸的方向。
弯折部119的长度大于转接区116的长度,使得框胶117的横向区域变宽,加大了可容纳的空间,防止cell Gap被垫高,提高显示面板110的显示质量。其中,弯折部119的长度范围落在100μm至5000um之间,当弯折部119的长度小于100μm时,区域较小,框胶117还是有可能垫高cell Gap,还是会有漏光的风险;当弯折部119的长度大于5000μm时,由于Au点没那么大,会浪费空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折部123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和所述第二弯折部126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方向为沿着所述第一平坦部122或第二平坦部125延伸的方向,其中所述第一平坦部122和第二平坦部125延伸的方向相同。
第一弯折部123和第二弯折部126的长度相等,即对应转接区116的长度相等。由于框胶117的扩张方向不同,当第一弯折部123和第二弯折部126的长度相等时,限定长度相等,使得两侧的容纳空间相等,框胶117扩张至两侧的量是均匀的,因此使得整体的显示面板110也是均匀的。当然,第一弯折部123和第二弯折部126的长度也可以是不等的,也是可以防止盒厚被垫高的。
第一挡墙121包括第一平坦部122和第一弯折部123,所述第一弯折部123凸出于所述第一平坦部120,第一弯折部123凸出的方向是框胶往远离显示区111的方向;第二挡墙124包括第二平坦部125和第二弯折部126,第二弯折部126延伸的方向是框胶117往远离显示区的方向延伸,第二弯折部126扩张的长度大于第一挡墙121的弯折部扩张的长度。弯折部对应金球的区域面积相对变大,增大了框胶和金球叠加可容纳的区域,可防止框胶和金球的叠加导致显示区边缘的盒厚被垫高,从而减少了漏光的风险,提高显示面板110的质量。另外,第一弯折部向着框胶的方向扩张,相对的第一弯折部与显示区之间的区域位置有富余的可调距离。当然,第一弯折部的延伸区域向着框胶靠近显示区的方向延伸,第二弯折部的延伸区域向着框胶远离显示区的方向延伸,第一弯折部的延伸长度大于第二弯折部的延伸长度,也是可以的。
弯折部119可以为直角弯折形状,或者是圆弧的弯折形状,当为圆弧弯折形状时,框胶117流向挡墙118的方向时,设置为圆弧形,增大了框胶117与挡墙118的接触面积,进而起到缓冲框胶117的冲击力的作用。
如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挡墙118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114上,所述挡墙118与所述第一基板113贴合,所述第一基板113形成有凹陷区132和凸起区133,所述凸起区133的高度高于所述凹陷区132的高度,所述凹陷区132和凸起区133相邻设置,所述挡墙118设置在与所述凸起区133对应的位置,所述凹陷区132设置在挡墙118靠近金球115的一侧位置。
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对盒时,框胶与金球压合的区域变大,流向远离金球的方向,所述第一基板形成有凹陷区和凸起区,所述凸起区的高度高于所述凹陷区的高度,因此框胶流向高度较低的区域,凹陷区也可容纳部分的框胶,从而可减少因框胶的堆积带来垫高盒厚的风险。当然,挡墙设置在与所述凹陷区对应的位置也是可以的。
其中,第一基板包括衬底127、第一金属层128、绝缘层129、第二金属层130、钝化层131以及透明电极层136,所述第一金属层128设置在所述衬底127上,所述绝缘层129设置在第一金属层128上,且所述栅极绝缘层129对应金球的位置为镂空状;所述第二金属层130设置在绝缘层129上,所述第二金属层130为等间隔的镂空状,所述钝化层131覆盖所述第二金属层130,所述钝化层131对应第二金属层130的镂空区域形成所述凹陷区,所述钝化层131对应第二金属层130形成所述凸起区,所述挡墙设置在与所述凸起区对应的位置,所述透明电极层136覆盖栅极绝缘层129的镂空部、第二金属层130以及钝化层131的侧壁,所述透明电极层136上设置有金球,所述金球导通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所述第一基板的非显示区包括金属镂空区134和框胶,所述框胶对应部分所述金属镂空区134,所述第一挡墙设置在所述金属镂空区134的外侧且靠近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二挡墙包括第二平坦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平坦部设置在对应所述金属镂空区134,所述第二弯折部向外扩张至所述金属镂空区134。框胶固化时,是用紫外线光照射金属镂空区134使框胶固化,若挡墙占金属镂空区134的面积过多,会影响框胶的固化效果。本方案中,第一挡墙不设置在对应金属镂空区134,而是设置在金属镂空区134的外侧,第二挡墙的第二弯折部也设置在金属镂空区134的外侧,使金属镂空区134域有效面积增大,从而使框胶固化效果好。
第一挡墙与转接区的距离大于第二挡墙与转接区的距离。第一挡墙与转接区的距离较大,这样设置可以使得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对盒时,框胶和金球压合后,压合后的面积增大,第一挡墙与转接区的距离较大,第一挡墙和转接区之间有一定的可控区域,当框胶流向显示区时,有一定的缓冲空间,使得框胶对显示区的影响较小,提高显示质量。
如图6所示,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
S61:形成第一基板;
S62:形成第二基板;
S63:通过框胶把形成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对盒设置,通过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设置的金球,导通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其中,所述金球设置的区域为转接区;
如图7所示,其中,在形成所述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的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
S621:在衬底上对应非显示区形成挡墙,所述挡墙设置在所述框胶的一侧,以挡住框胶;
其中,所述挡墙包括弯折部和平坦部,所述弯折部和平坦部连接,所述弯折部对应所述转接区的位置,且所述弯折部向远离金球的方向凸出于所述平坦部。
挡墙包括弯折部和平坦部,弯折部和平坦部连接,且弯折部对应所述转接区的位置,即对应金球的位置,所述弯折部向远离金球的方向凸出于所述平坦部,所述弯折部的区域面积相对于平坦部的区域面积增大。当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贴合后,框胶和金球叠加处的区域会变大,本方案中的弯折部即对应金球的位置,向远离金球的方向向外扩张,增大了框胶和金球叠加可容纳的区域,可防止框胶和金球的叠加导致显示区边缘的盒厚被垫高,从而减少了漏光的风险,提高显示面板的质量。
如图8所示,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100,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110。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110,所述显示面板110划分为显示区111和非显示区112,所述显示面板110包括第一基板113、第二基板114、金球115以及框胶,所述金球115导通第一基板113和第二基板114,所述金球115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110的非显示区112,所述金球115对应的区域为转接区116,所述框胶位于非显示区,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113和第二基板114之间;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挡墙,所述挡墙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114的非显示区,所述挡墙设置在所述框胶的一侧,以挡住框胶;所述挡墙118包括第一挡墙121和第二挡墙124,所述第一挡墙121环绕一圈,所述第一挡墙121设置在框胶117靠近显示区111的一侧,所述第二挡墙124环绕一圈,所述第二挡墙124设置在框胶117远离显示区111的一侧,所述第一挡墙121包括第一平坦部122和第一弯折部123,第一弯折部123和第一平坦部122连接,第一弯折部123对应所述转接区116的位置,且第一弯折部123向远离金球115的方向凸出于第一平坦部122;第二挡墙124包括第二平坦部125和第二弯折部126,第二弯折部126和第二平坦部125连接,第二弯折部126对应所述转接区116的位置,且第二弯折部126向远离金球115的方向凸出于第二平坦部125;沿着远离所述金球115的方向,所述第一弯折部123凸出于第一平坦部122的长度为h1;所述第二弯折部126凸出于所述第二平坦部125的长度为h2,其中,h1=h2。
第一挡墙包括第一平坦部和第一弯折部,第二挡墙包括第二平坦部和第二弯折部,当框胶和Au点叠加的量一定时,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都设置有弯折部向外扩张。本方案相对于只设置一个挡墙的弯折部向外扩张的方案来说,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向外扩张的宽度就不需要很多,而使得第一弯折部与显示区之间有一定的距离,第二弯折部和边框之间也有一定的距离,从而实现不同的设计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涉及到的各步骤的限定,在不影响具体方案实施的前提下,并不认定为对步骤先后顺序做出限定,写在前面的步骤可以是在先执行的,也可以是在后执行的,甚至也可以是同时执行的,只要能实施本方案,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广泛用于各种显示面板,如扭曲向列型(TwistedNematic,TN)显示面板、平面转换型(In-Plane Switching,IPS)显示面板、垂直配向型(Vertical Alignment,VA)显示面板、多象限垂直配向型(Multi-Domain VerticalAlignment,MVA)显示面板,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显示面板,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均可适用上述方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可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显示面板,划分为显示区和非显示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对置;
金球,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非显示区,所述金球导通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所述金球设置的区域为转接区;
框胶,位于所述非显示区,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金球设置在所述框胶内;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挡墙,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非显示区,所述挡墙包括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所述第一挡墙环绕一圈,所述第一挡墙设置在所述框胶靠近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第二挡墙环绕一圈,所述第二挡墙设置在所述框胶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第一挡墙包括第一平坦部和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一平坦部连接,所述第一弯折部凸出于所述第一平坦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凸出的方向是所述框胶往远离所述显示区的方向;所述第二挡墙包括第二平坦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平坦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连接,所述第二弯折部延伸的方向是所述框胶往远离所述显示区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对应所述转接区设置,所述第二弯折部扩张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弯折部扩张的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转接区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所述第一方向为沿着所述第一平坦部延伸的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和所述第二弯折部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方向为沿着所述第一平坦部延伸的方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挡墙与所述第一基板贴合,所述第一基板形成有凹陷区和凸起区,所述凸起区的高度高于所述凹陷区的高度,所述凹陷区和所述凸起区相邻设置,所述挡墙设置在与所述凸起区对应的位置,所述凹陷区设置在所述挡墙靠近所述金球的一侧位置。
5.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形成第一基板;
形成第二基板;
通过框胶把形成的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对盒设置,通过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设置的金球,导通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其中,所述金球设置的区域为转接区;所述金球设置在所述框胶内;
其中,在形成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的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
在衬底上对应所述非显示区形成挡墙,所述挡墙设置在所述框胶的一侧,以挡住所述框胶;
其中,所述挡墙包括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所述第一挡墙环绕一圈,所述第一挡墙设置在所述框胶靠近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第二挡墙环绕一圈,所述第二挡墙设置在所述框胶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第一挡墙包括第一平坦部和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一平坦部连接,所述第一弯折部凸出于所述第一平坦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凸出的方向是所述框胶往远离所述显示区的方向;所述第二挡墙包括第二平坦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平坦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连接,所述第二弯折部延伸的方向是所述框胶往远离所述显示区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对应所述转接区设置,所述第二弯折部扩张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弯折部扩张的长度。
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811580055.9A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095418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80055.9A CN109541856B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80055.9A CN109541856B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1856A CN109541856A (zh) 2019-03-29
CN109541856B true CN109541856B (zh) 2021-08-06

Family

ID=65856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80055.9A Active CN109541856B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418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4305B (zh) * 2019-06-11 2020-12-2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675753B (zh) * 2019-09-30 2022-06-03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盖板、盖板的制备方法和柔性显示屏
CN112485949B (zh) * 2020-11-04 2022-07-08 滁州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514987B (zh) * 2021-06-30 2022-09-27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1957A (zh) * 2004-07-15 2006-01-18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屏板及其生产方法
CN1996130A (zh) * 2006-12-18 2007-07-1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JP2009031477A (ja) * 2007-07-26 2009-02-12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1551558A (zh) * 2008-04-03 2009-10-07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CN102200663A (zh) * 2010-03-23 2011-09-28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02584A (ja) * 2002-01-08 2003-07-18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1957A (zh) * 2004-07-15 2006-01-18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屏板及其生产方法
CN1996130A (zh) * 2006-12-18 2007-07-1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JP2009031477A (ja) * 2007-07-26 2009-02-12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1551558A (zh) * 2008-04-03 2009-10-07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CN102200663A (zh) * 2010-03-23 2011-09-28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1856A (zh) 2019-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41856B (zh) 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2707509B (zh) 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9324446B (zh) 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US811134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21164059A1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US20080117377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protrusions formed at non-display area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thereof
JP2001330837A (ja) 気密構造体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US8830438B2 (en) LCD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0549788C (zh) 显示器及制造显示器的方法
CN110376800A (zh) 阵列基板、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和显示面板
KR20120014507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CN208705624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40741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US11494014B2 (en) Touch panel,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JP5191257B2 (ja) 液晶パネル
CN101308292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
WO2020113654A1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4738124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090040452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5807506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KR101499987B1 (ko) 가요성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491118B1 (ko) 표시 패널 어셈블리 및 표시 패널 제조 방법
CN110824759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1685219B (zh) 液晶单元、液晶显示设备和形成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9215823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