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39529A - 风道件、风机风道组件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风道件、风机风道组件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39529A
CN109539529A CN201811602295.4A CN201811602295A CN109539529A CN 109539529 A CN109539529 A CN 109539529A CN 201811602295 A CN201811602295 A CN 201811602295A CN 109539529 A CN109539529 A CN 1095395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part
air duct
ducting ring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0229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39529B (zh
Inventor
汪先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0229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395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395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395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395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395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3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having two or more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24F2013/205Mounting a ventilator fan there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道件、风机风道组件和空调器,所述风道件包括:导风圈和导风管,导风圈限定出第一出风风道,导风圈的轴向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构造为第一出风风道的入口,第二端构造为第一出风风道的出口,导风管限定出第二出风风道,导风管的两端分别为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端构造为第二出风风道的入口,第四端构造为第二出风风道的出口,其中,定义与所述导风圈的轴线相垂直的平面为预设投影面,所述风道件在所述预设投影面上的正投影中,导风管位于导风圈外,第三端设于导风圈的周壁且与第一出风风道连通,第四端位于第三端的远离导风圈的一侧。根据本发明的风道件,可以提升出风量和出风范围。

Description

风道件、风机风道组件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道件、风机风道组件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一些空调器,通过设置具有微孔的开关门来实现无风感,即在需要实现无风感时,采用具有微孔的开关门关闭出风口,使得气流通过开关门上的微孔送出,从而实现无风感的效果。然而,此种实现无风感的方案中,出风量较小,而且出风范围较小,难以满足快速且有效的换热要求。因此,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器,在无风感模式下的制冷能力、制热能力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可以提升出风量和出风范围。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风道件的风机风道组件。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风道件的空调器。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包括:导风圈,所述导风圈限定出第一出风风道,所述导风圈的轴向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构造为所述第一出风风道的入口,所述第二端构造为所述第一出风风道的出口;导风管,所述导风管限定出第二出风风道,所述导风管的两端分别为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构造为所述第二出风风道的入口,所述第四端构造为所述第二出风风道的出口,其中,定义与所述导风圈的轴线相垂直的平面为预设投影面,所述风道件在所述预设投影面上的正投影中,所述导风管位于所述导风圈外,所述第三端设于所述导风圈的周壁且与所述第一出风风道连通,所述第四端位于所述第三端的远离所述导风圈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可以提升出风量和出风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端的敞口朝向与所述第二端的敞口朝向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导风圈的轴向上,所述第四端位于所述第二端的远离所述第一端的一侧,或者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第二端平齐,或者所述第四端位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端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端的敞口朝向与所述第二端的敞口朝向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的敞口朝前或者朝后,所述第四端的敞口朝上、或者朝左、或者朝右。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所述第二出风风道的出风方向,所述第二出风风道的至少一段的过流面积逐渐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管为等壁厚管或非等壁厚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义与所述导风圈的轴线相垂直的平面为预设投影面,所述风道件在所述预设投影面上的正投影中,所述导风圈的中心与所述第三端的中心的连线为第一连线,所述第三端的中心与所述第四端的中心的连线为第二连线,所述第一连线与所述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a满足:0°≤a≤6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线和所述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a满足:15°≤a≤2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管为多个且沿所述导风圈的周向间隔开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管为两个且关于所述导风圈的轴线中心对称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风风道的入口沿所述第一出风风道的切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圈与所述导风管为一体成型件或者分体装配件。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风机风道组件,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风道件;和风轮,所述风轮设在所述导风圈内且包括叶片;过所述导风圈的轴线和所述第三端的中心点作截面,在所述截面上作平面直角坐标系,所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所述叶片最靠近所述第一端的点,所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轴平行于所述导风圈的轴线,所述X轴的正方向为从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叶片在所述X轴方向上的宽度为h,在所述X轴的正方向上,所述第三端与所述导风圈相交的起始点为P1点,所述第三端与所述导风圈相交的结束点为P2点,所述P1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0.5h~1.5h,所述P2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0.5h~2h。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机风道组件,可以更好地提升出风量和出风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P1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0.5h~h,所述P2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0.5h~1.5h。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机壳部件,所述机壳部件上具有出风口和第一散风区域,所述第一散风区域包括多个第一散风孔,每个所述第一散风孔的面积均小于所述出风口的面积;送风部件,所述送风部件包括第一风道件和第一风轮,所述第一风道件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所述第一风道件的所述导风圈的所述第二端连通至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一风道件的所述导风管的所述第四端连通至所述第一散风区域,所述第一风轮位于所述第一风道件的所述第一出风风道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可以具有多种出风模式,满足用户的不同实际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道件的所述导风管的所述第四端与所述机壳部件衔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出风框部件,所述出风框部件设在所述第一风道件的所述导风圈与所述出风口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壳部件包括后箱体部件和设在所述后箱体部件前侧的面板部件,所述第一散风区域和所述出风口均形成在所述面板部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风区域为两个且分别设在所述出风口的两侧,所述第一风道件所包括的所述导风管为两个,所述第一风道件所包括的两个所述导风管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散风区域对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散风区域分别设在所述出风口的上下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义与所述第一风道件的所述导风圈的轴线相垂直的平面为预设投影面,所述第一风道件在所述预设投影面上的正投影中,所述第一风道件的所述导风圈的中心与所述第一风道件的所述导风管的所述第三端的中心的连线为第一连线,所述第一风道件的所述导风管的所述第三端的中心与所述第一风道件的所述导风管的所述第四端的中心的连线为第二连线,所述第一连线相对所述第二连线沿所述第一风轮的旋向偏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送风部件还包括:第二风道件和第二风轮,所述第二风道件设在所述第一风道件的远离所述面板部件的一侧,所述第二风道件限定出第三出风风道,所述第三出风风道连通在所述第一风道件的所述第一出风风道的上游,所述第二风轮位于所述第三出风风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组成一组对旋风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壳部件上还具有第二散风区域,所述第二散风区域包括多个第二散风孔,每个所述第二散风孔的面积均小于所述出风口的面积,所述送风部件还包括:第二风道件和第二风轮,所述第二风道件设在所述第一风道件的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侧,所述第二风道件也为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所述第二风道件的所述第一出风风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一风道件的所述第一出风风道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风道件的所述第二出风风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散风区域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壳部件包括后箱体部件和设在所述后箱体部件前侧的面板部件,所述后箱体部件包括顶板、底板、以及连接在顶板和底板之间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第一散风区域和所述出风口均形成在所述面板部件上,所述第二散风区域形成在所述顶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中的至少一个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组成一组对旋风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为落地机、或挂机、或移动空调、或窗机。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风道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风道件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风道件的主视图;
图4是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立体图;
图6是图5中所示的空调器的主视图;
图7是沿图6中B-B线的剖视图;
图8是图7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沿图6中C-C线的剖视图;
图10是沿图6中E-E线的剖视图;
图11是图5中所示的空调器的爆炸图;
图12是图11中所示的送风部件的立体图;
图13是图11中所示的送风部件的左视图;
图14是图11中所示的送风部件的主视图;
图15是沿图14中F-F线的剖视图;
图16是图15中所示的第一风道件和第一风机组件的示意图;
图17是沿图14中G-G线的剖视图;
图18是图11中所示的送风部件的爆炸图;
图19是图18中所示的送风部件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的爆炸图;
图20是图19中所示的第一风道件和第一风机组件的爆炸图;
图21是图20中所示的第一风道件和第一风机组件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的爆炸图;
图22是图11中所示的面板部件的立体图;
图23是图22中圈示的H部的放大图;
图24是图22中所示的面板部件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的立体图;
图25是图11中所示的出风框部件的立体图;
图2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风道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2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风道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2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风道件的正面示意图;
图29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风道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30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风道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31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风道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32是根据本发明的风机风道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图3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立体图;
图34是图33中所示的空调器的剖视图;
图3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立体图;
图36是图35中所示的空调器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空调器1;
面板部件11;出风口111;第一散风区域112;第一散风孔113;
第二散风区域114;第二散风孔115;
第一风道件12;
第一风机组件13;第一风轮131;第一电机132;
出风框部件14;横百叶141;连杆142;框圈143;
第二风道件15;第三出风风道150;
第二风机组件16;第二风轮161;第二电机162;
蒸发器部件17;后箱体部件18;
顶板181;底板182;左侧板183;右侧板184;
送风部件19;安装板191;
风道件2;第一连线L1;第二连线L2;
导风圈21;周壁211;连通口2110;轴线212;
第一出风风道2101;第一端2102;第二端2103;
导风管22;第二出风风道2201;第三端2202;第四端2203;
电机支架23;电机盖板24;
风机风道组件3;风轮30;叶片3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照附图1-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1的风道件2。
如图1和图2所示,风道件2可以包括导风圈21和导风管22。如图1和图4所示,导风圈21限定出第一出风风道2101,导风圈21的轴向两端分别为第一端2102和第二端2103,第一端2102构造为第一出风风道2101的入口,第二端2103构造为第一出风风道2101的出口,从而气流可以从导风圈21的第一端2102进入第一出风风道2101,并从导风圈21的第二端2103流出第一出风风道2101。其中,导风圈21可以为圆柱形筒体或者大体圆柱形筒体,从而导风圈21可以具有周壁211和轴线212。
如图1和图2所示,导风管22限定出第二出风风道2201,导风管22的两端分别为第三端2202和第四端2203,第三端2202构造为第二出风风道2201的入口,第四端2203构造为第二出风风道2201的出口,从而气流可以从导风管22的第三端2202进入第二出风风道2201,并从导风管22的第四端2203流出第二出风风道2201。其中,导风管22为管体,从而导风管22具有两端。
如图3和图4所示,定义与导风圈21的轴线212相垂直的平面为预设投影面时,风道件2在预设投影面上的正投影中,导风管22位于导风圈21外,也就是说,导风管22在预设投影面上的正投影、位于导风圈21在预设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外(如图3所示)。
如图4所示,风道件2在预设投影面上的正投影中,第三端2202设于导风圈21的周壁211且与第一出风风道2101连通,也就是说,导风圈21的周壁211上具有连通口2110,第三端2202的管口与连通口2110对接连通,以使第一出风风道2101与第二出风风道2201连通,从而所述第一出风风道2101内的气流除了可以沿着第一出风风道2101的轴线212方向朝向第二端2103送出,第一出风风道2101的内的气流还可以通过连通口2110和第三端2202进入到第二出风风道2201内,然后从第二出风风道2201的第四端2203送出。
如图4所示,风道件2在预设投影面上的正投影中,第四端2203位于第三端2202的远离导风圈21的一侧,也就是说,第四端2203相较于第三端2202来说,与导风圈21的周壁211之间的距离较大,从而当气流从第二出风风道2201的第四端2203送出时,相比于从第一出风风道2101的第二端2103送出时可达的送风范围更大。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道件2,可以有效地提高送风范围和送风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导风圈21与导风管22为一体成型件,也就是说,当在同一注塑模具中注入材料后可获得一个整体部件,该整体部件就包括导风圈21和导风管22。由此,无需导风圈21与导风管22的后续装配连接,从而一来可以避免气流在导风圈21与导风管22的连接处泄漏,二来可以提高导风圈21与导风管22的连接可靠性。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导风圈21与导风管22还可以为分体装配件,即分别单独加工的部件且后续装配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四端2203的敞口朝向与第二端2103的敞口朝向相同,此时,第一出风风道2101的送风方向可以与第二出风风道2201的送风方向相同(例如第二端2103的敞口朝向和第四端2203的敞口朝向均为朝向前方,第一出风风道2101和第二出风风道2201可以均向前送风)。由此,可以增大空调器1在同一送风方向上的送风范围。
另外,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四端2203的敞口朝向与第二端2103的敞口朝向还可以不同。例如,当第二端2103的敞口朝前或者朝后,第四端2203的敞口朝上、或者朝左、或者朝右。由此,空调器1可以在不同方向上送风,从而增大空调器1的整体送风范围。
例如在图26所示的示例中,第二端2103的敞口朝向为朝向前方,上方的导风管22的第四端2203的敞口朝向为朝向上方,此时,第一出风风道2101可以向前送风,上方的第二出风风道2201可以向上送风。
例如在图27所示的示例中,第二端2103的敞口朝向为朝向前方,上方的导风管22的第四端2203的敞口朝向为朝向后方,此时,第一出风风道2101可以向前送风,上方的第二出风风道2201可以向后送风。
例如在图28所示的示例中,第二端2103的敞口朝向为朝向前方,上方的导风管22的第四端2203的敞口朝向为朝向右方,下方的导风管22的第四端2203的敞口朝向为朝向左方,此时,第一出风风道2101可以向前送风,上方的第二出风风道2201可以向右送风,下方的第二出风风道2201可以向左送风。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29所示,在导风圈21的轴向上(即导风圈21的轴线212的延伸方向上),第四端2203可以位于第二端2103的远离第一端2102的一侧(例如第四端2203可以位于第二端2103的前侧)。也就是说,过第四端2203的中心点向导风圈21的轴线212作垂线M,M位于第二端2103的远离第一端2102的一侧。由此,便于风道件2在空调器1内的安装与布局,有效地简化了空调器1的整机结构,降低了加工难度和成本。例如当空调器1的面板部件11为平板结构时,无需改变面板部件11形状,就可以保证第四端2203与面板部件11直接衔接。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图30所示,在导风圈21的轴向上(即导风圈21的轴线212的延伸方向上),第四端2203还可以与第二端2103平齐,也就是说,过第四端2203的中心点向导风圈21的轴线212作垂线M,M与第二端2103平齐。
又例如图31所示,在导风圈21的轴向上(即导风圈21的轴线212的延伸方向上),第四端2203还可以位于第二端2103与第一端2102之间,也就是说,过第四端2203的中心点向导风圈21的轴线212作垂线M,M位于第二端2103与第一端2102之间。由此,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实际要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沿着第二出风风道2201的出风方向,第二出风风道2201的至少一段的过流面积逐渐增大。也就是说,第二出风风道2201的一段、若干段、或者全段构造为渐扩流道段。因此,在气流流经第二出风风道2201的过程中,到达渐扩流道段时可以发散,从而获得较佳的散风效果,降低风阻和噪音。而且,当第二出风风道2201的全段均构造为渐扩流道段时,即从第二出风风道2201的入口到第二出风风道2201的出口、第二出风风道2201的过流面积始终逐渐增大,此时,可以获得更好的散风效果,且可以增大第二出风风道2201的送风范围。
可选地,如图4所示,导风管22为等壁厚管。也就是说,导风管22的壁厚处处相等,从而可以便于导风管22的加工,且导风管22的结构可靠性更佳。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导风管22还可以为非等壁厚管,即导风管22的某些部位的壁厚可以较大、某些部位的壁厚可以较小,例如导风管22的第三端2202的壁厚可以较大,从而提高导风管22与导风圈21的连接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定义与导风圈21的轴线212相垂直的平面为预设投影面时,风道件2在预设投影面上的正投影中,如图3所示,导风圈21的中心与第三端2202的中心的连线为第一连线L1,第三端2202的中心与第四端2203的中心的连线为第二连线L2,第一连线L1与第二连线L2之间的夹角a满足:0°≤a≤60°。也就是说,导风管22可以沿着导风圈21的径向延伸,从而方便加工;导风管22也可以偏离导风圈21的径向延伸,从而在保证导风管22的长度满足要求时,缩短第四端2203与导风圈21之间的最大距离D,降低风道件2整体的结构尺寸,减小风道件2在空调器1内的占用空间,提高空调器1的结构紧凑性。
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连线L1和第二连线L2之间的夹角a可以满足:15°≤a≤25°。由此,在保证导风管22的长度满足要求时,缩短第四端2203与导风圈21之间的最大距离D,降低风道件2整体的结构尺寸,减小风道件2在空调器1内的占用空间,提高空调器1的结构紧凑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导风管22可以为多个且沿导风圈21的周向间隔开分布。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风道件2的送风范围。例如在图3和图4所示的具体示例中,导风管22可以为两个且关于导风圈21的轴线212中心对称布置。由此,不但方便加工,可以实现防呆操作,也就是说,风道件2能够以两种摆放方式且只能够以两种摆放方式安装在空调器1内,从而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装配难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出风风道2201的入口沿第一出风风道2101的切向延伸。也就是说,第二出风风道2201的起始段与第一出风风道2101相切。由此,可以使得第一出风风道2101内的气流更加平稳、顺利地进入第二出风风道2201,从而降低噪音和风阻,提高空调器1的能效。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道件2的构成不限于此,例如图20和图21所示,风道件2还可以包括电机支架23和电机盖板24等,其中,电机支架23用于安装驱动风轮转动的电机,电机支架23可以安装于或一体成型于导风圈21,电机盖板24可以与电机支架23装配相连,以保护电机。
下面,参照图5-图25,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1。
如图5和图1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可以包括:机壳部件、送风部件19和出风框部件14,送风部件19可以包括:第一风道件12和第一风机组件13,第一风道件12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示例的风道件2。
参照图11并结合图22和图23,机壳部件上具有出风口111和第一散风区域112,第一散风区域112包括多个第一散风孔113,每个第一散风孔113的面积均小于出风口111的面积。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散风孔113为微孔,其形状不限,例如可以为小圆孔、小椭圆孔、小方孔等各种形状的孔,也可以是出风格栅限定出的格栅孔。另外,第一散风孔113的孔径尺寸不限,只要能够实现无风感和/或柔风感的送风效果即可。
如图7-图11所示,结合图4,第一风道件12的导风圈21的第二端2103(即第一出风风道2101的出口)连通至出风口111,第一风道件12的导风管22的第四端2203(即第二出风风道2201的出口)连通至第一散风区域112,第一风机组件13包括位于第一风道件12的第一出风风道2101内的第一风轮131,出风框部件14设在第一风道件12的导风圈21与机壳部件上的出风口111之间,也就是说,从第一出风风道2101的出口流出的气流需要穿过出风框部件14后,再从出风口111流出。其中,出风框部件14用于调节出风口111的出风方向,但出风框部件14的具体结构组成不限,例如可以包括横百叶141、竖百叶、连杆142、框圈143等等。
这样,在第一风轮131转动时,从第一出风风道2101的出口流出的气流可以通过出风框部件14的调节后从出风口111送风,从第二出风风道2201的出口流出的气流可以通过第一散风区域112送风。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可以通过选择采用出风口111和第一散风区域112中的至少一个送风,来获得多种送风模式,从而丰富用户体验。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风道件2不限于应用在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1中,例如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风道件2还可以应用在不包括出风框部件14的空调器1中,此时从第一出风风道2101的出口流出的气流可以直接通过出风口111流出,此时可以通过在出风口111处、或者在出风口111的外部设置导风百叶等来调节出风口111的出风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导风管22的第四端2203可以与机壳部件衔接(此处“衔接”指的是:接触或连接),从而使得第二出风风道2201的出口与第一散风区域112可以几乎无缝隙对接连通,从而降低了气流泄漏和流动损失,提高了送风能效,而且可以简化空调器1的结构复杂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机壳部件的构成不限,例如在图11所示的具体示例中,机壳部件可以包括图中所示的面板部件11和后箱体部件18等,面板部件11设在后箱体部件18的前侧,其中,面板部件11除了可以包括面板本体之外,还可以包括显示盒组件等,后箱体部件18可以包括顶板181、底板182、以及连接在顶板181和底板182之间的左侧板183和右侧板184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散风区域112和出风口111均形成在面板部件11上,由此,空调器1可以具有较好的前送风效果。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还可以将出风口111和第一散风区域112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后箱体部件18上。也就是说,出风口111可以形成在面板部件11和后箱体部件18中的至少一个上,第一散风区域112也可以形成在面板部件11和后箱体部件18中的至少一个上。由此,可以满足不同的送风要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8所示,第一散风区域112可以为两个且分别设在出风口111的两侧,第一风道件12包括的导风管22为两个,第一风道件12包括的两个导风管22分别与两个第一散风区域112对应连通,也就是说,其中一个导风管22的出口与其中一个第一散风区域112连通,另外一个导风管22的出口与另外一个第一散风区域112连通。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空调器1的送风范围。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当出风口111为圆形时,“第一散风区域112位于出风口111的两侧”指的是:出风口111的直径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出风口111。
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两个第一散风区域112可以分别设在出风口111的上下两侧。由此,可以提高空调器1在上下方向上的送风范围,从而可以减小房间内上层气流和下层气流的温度差,提升用户体验。
如图3和图14所示,对于第一风道件12来说,按照上文定义的第一连线L1和第二连线L2可以设置为:第一连线L1相对第二连线L2沿第一风轮131的旋向偏斜,由此,可以保证第二出风风道2201的延伸方向大体顺应第一出风风道2101内气流的旋流走向。由此,在第一风轮131朝向出风口111的方向吹送气流时,第一出风风道2101内的气流可以更加顺利地进入到第二出风风道2201内,从而降低气流阻力和噪音,提高空调器1的能效。
其中,“第一风轮131的旋向”指的是:第一风轮131将气流朝向出风口111的方向吹送时,第一风轮131的转动方向(如图14中实心箭头指示的顺时针方向)。另外,“第一连线L1相对第二连线L2沿R方向偏斜”指的是,以第二连线L2和第一连线L1的交点为旋转中心,沿R方向旋转第一连线L1后,第一连线L1可以到达与第二连线L2重合的位置。例如在图4和图14所示的具体示例中,当第一风轮131按照图14中实心箭头指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第一连线L1相对第二连线L2沿顺时针方向偏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5所示,送风部件19还可以包括:第二风道件15和第二风机组件16,第二风道件15设在第一风道件12的远离面板部件11的一侧,第二风道件15限定出第三出风风道150,第三出风风道150连通在第一风道件12的第一出风风道2101的上游(即从第三出风风道150流出的气流可以进入第一出风风道2101),第二风机组件16包括位于第三出风风道150内的第二风轮161。由此,可以通过具体设置第一风轮131和第二风轮161的具体参数和相互配合工作关系,来获得远距离、或无风感、或柔风感等送风效果。
此外,如图14-图19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送风部件19还可以包括安装板191等,此时,可以将第一风道件12和第二风道件15分别安装在安装板191的前后两侧,并将第一风机组件13安装于第一风道件12,将第二风机组件16安装于第二风道件15,从而获得送风部件19。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风道件12和第二风道件15中的至少一个还可以与安装板191一体成型,从而提高装配效率。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3-图36所示,机壳部件上还可以具有第二散风区域114,第二散风区域114包括多个第二散风孔115,每个第二散风孔115的面积均小于出风口111的面积,送风部件19还可以包括:第二风道件15和第二风轮161,第二风道件15设在第一风道件12的远离出风口111的一侧,第二风道件15也为上述用于空调器1的风道件2,第二风道件15的第一出风风道2101的出口与第一风道件12的第一出风风道2101的入口连通,第二风道件15的第二出风风道2201的出口与第二散风区域114连通。由此,空调器1可以具有更大的送风范围和更好的散风效果。
例如在如图35-图36所示的具体示例中,机壳部件可以包括后箱体部件18和设在后箱体部件18前侧的面板部件11,后箱体部件18包括顶板181、底板182、以及连接在顶板181和底板182之间的左侧板183和右侧板184,第一散风区域112和出风口111均形成在面板部件11上,第二散风区域114形成在后箱体部件18的顶板181、左侧板183和右侧板184中的至少一个上。由此,空调器1可以具有更大的送风范围和更好的散风效果。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二散风区域114还可以形成在面板部件11上(如图33所示),或者面板部件11和后箱体部件18上均具有第二散风区域114。由此,空调器1可以具有更大的送风范围和更好的散风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14、图15、图18、图19、图34和图36所示,第二风轮161和第一风轮131可以组成一组对旋风机,也就是说,第二风轮161可以为轴流风轮或斜流风轮等,第一风轮131可以为轴流风轮或斜流风轮等,当第二风轮161和第一风轮131的转动方向相反时,第二风轮161和第一风轮131的出风方向相同。例如在图14和图15所示的具体示例中,如果自后向前观察,第二风轮161和第一风轮131中的一个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二风轮161和第一风轮131中的另一个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第二风轮161可以自后向前送风,使得风吹向第一风轮131,第一风轮131也可以自后向前送风。
由此,当组成对旋风机的第二风轮161和第一风轮131的转动方向相反且转速大体相同时,进入第一出风风道2101的大部分气流可以向前从出风口111送出,以获得远距离的送风效果;而当组成对旋风机的第二风轮161和第一风轮131的转速相差较大时(此时第二风轮161和第一风轮131的转动方向可以相反或者相同),第一出风风道2101中的大部分气流可以进入到第二出风风道2201内,然后通过第一散风区域112送出,以获得无风感或柔风感的送风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风轮161和第一风轮131可以由一个电机驱动,此时,一种情况:其中一级风轮由电机驱动,另一级风轮受气流作用跟转(例如第一风轮131由电机驱动、第二风轮161在第一风轮131引发的气流作用下被带动旋转),另一种情况是:其中一级风轮由电机驱动,另一级风轮通过与该电机相连的具有反转功能的离合器等驱动。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二风轮161和第一风轮131也可以分别由不同的电机驱动,例如在图15所示的示例中,第一风机组件13可以包括用于驱动第一风轮131转动的第一电机132,第二风机组件16可以包括用于驱动第二风轮161转动的第二电机162,此时,第二风轮161和第一风轮131的转速可以相同或者不同,转动方向也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二风轮161和第一风轮131也可以不组成一组对旋风机,即当第二风轮161和第一风轮131的转动方向相同时,第二风轮161和第一风轮131的出风方向可以相同。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送风部件19除了可以包括上述第一风轮131和第二风轮161之外,还可以包括其他风轮,例如还可以包括更多组对旋风机、其他的轴流风轮、其他的斜流风轮等。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的类型不限,例如可以为落地机、或挂机、或移动空调、或窗机等。另外,在空调器1的类型确定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空调器1其他构成,例如蒸发器部件17、后箱体部件18等,因此这里不再详细描述。此外,当空调器1为落地机时,蒸发器部件17的设置方位不限,例如可以竖直或倾斜设置在空调器1内的中上部。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1中,包括由第一风轮131和第二风轮161组成的对旋风机,且在第一风道件12上开设至少一个第二出风风道2201,第二出风风道2201的入口与第一出风风道2101连通,第二出风风道2201的出口与面板部件11上的第一散风区域112连通。空调器1正常送风时(例如空调器1处于正常制冷送风模式下),对旋风机送出的风可以沿直线通过第一出风风道2101和出风口111直接送出,以满足远距离送风效果;空调器1无风感或柔风感送风时(例如空调器1处于无风感或柔风感模式下),对旋风机送出的风在第一出风风道2101内发散,此时,第一出风风道2101中较大一部分风通过第二出风风道2201,从第一散风区域112送出。
简言之,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1,既能够保证正常送风模式下具有足够的送风距离,又能够有效地提高无风感或柔风感送风模式下的送风范围、制冷能力、制热能力,并提高无风感模式或柔风感模式下的舒适性,提升用户体验。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1的风机风道组件3。
如图3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机风道组件3,可以包括风轮30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风道件2,风轮30设在导风圈21内且包括叶片301,其中,风轮30可以为轴流风轮或斜流风轮等,过导风圈21的轴线212和第三端2202的中心点P0作截面,在截面上作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为叶片301最靠近第一端2102的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轴平行于导风圈21的轴线212,X轴的正方向为从第一端2102到第二端2103的方向,叶片301在X轴方向上的宽度为h。
在X轴的正方向上,第三端2202与导风圈21相交的起始点为P1点,第三端2202与导风圈21相交的结束点为P2点,P1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0.5h~1.5h,P2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0.5h~2h。由此,可以提高导风管22的进风量。优选地,P1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0.5h~h,P2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0.5h~1.5h。由此,可以更好地提高导风管22的进风量。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风道件12和第一风轮131可以组成本实施例风机风道组件3,上述第二风道件15和第二风轮161也可以组成本实施例风机风道组件3。由此,可以更好地提高上述空调器1的送风效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8)

1.一种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风圈,所述导风圈限定出第一出风风道,所述导风圈的轴向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构造为所述第一出风风道的入口,所述第二端构造为所述第一出风风道的出口;
导风管,所述导风管限定出第二出风风道,所述导风管的两端分别为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构造为所述第二出风风道的入口,所述第四端构造为所述第二出风风道的出口,
其中,定义与所述导风圈的轴线相垂直的平面为预设投影面,所述风道件在所述预设投影面上的正投影中,所述导风管位于所述导风圈外,所述第三端设于所述导风圈的周壁且与所述第一出风风道连通,所述第四端位于所述第三端的远离所述导风圈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端的敞口朝向与所述第二端的敞口朝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风圈的轴向上,所述第四端位于所述第二端的远离所述第一端的一侧,或者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第二端平齐,或者所述第四端位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端的敞口朝向与所述第二端的敞口朝向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的敞口朝前或者朝后,所述第四端的敞口朝上、或者朝左、或者朝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第二出风风道的出风方向,所述第二出风风道的至少一段的过流面积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为等壁厚管或非等壁厚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定义与所述导风圈的轴线相垂直的平面为预设投影面,所述风道件在所述预设投影面上的正投影中,所述导风圈的中心与所述第三端的中心的连线为第一连线,所述第三端的中心与所述第四端的中心的连线为第二连线,所述第一连线与所述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a满足:0°≤a≤6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线和所述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a满足:15°≤a≤2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为多个且沿所述导风圈的周向间隔开分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为两个且关于所述导风圈的轴线中心对称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风道的入口沿所述第一出风风道的切向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圈与所述导风管为一体成型件或者分体装配件。
14.一种用于空调器的风机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和
风轮,所述风轮设在所述导风圈内且包括叶片;
过所述导风圈的轴线和所述第三端的中心点作截面,在所述截面上作平面直角坐标系,所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所述叶片最靠近所述第一端的点,所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轴平行于所述导风圈的轴线,所述X轴的正方向为从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叶片在所述X轴方向上的宽度为h,在所述X轴的正方向上,所述第三端与所述导风圈相交的起始点为P1点,所述第三端与所述导风圈相交的结束点为P2点,所述P1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0.5h~1.5h,所述P2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0.5h~2h。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风机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1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0.5h~h,所述P2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0.5h~1.5h。
16.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部件,所述机壳部件上具有出风口和第一散风区域,所述第一散风区域包括多个第一散风孔,每个所述第一散风孔的面积均小于所述出风口的面积;
送风部件,所述送风部件包括第一风道件和第一风轮,所述第一风道件为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所述第一风道件的所述导风圈的所述第二端连通至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一风道件的所述导风管的所述第四端连通至所述第一散风区域,所述第一风轮位于所述第一风道件的所述第一出风风道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件的所述导风管的所述第四端与所述机壳部件衔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出风框部件,所述出风框部件设在所述第一风道件的所述导风圈与所述出风口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部件包括后箱体部件和设在所述后箱体部件前侧的面板部件,所述第一散风区域和所述出风口均形成在所述面板部件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风区域为两个且分别设在所述出风口的两侧,所述第一风道件所包括的所述导风管为两个,所述第一风道件所包括的两个所述导风管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散风区域对应连通。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散风区域分别设在所述出风口的上下两侧。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定义与所述第一风道件的所述导风圈的轴线相垂直的平面为预设投影面,所述第一风道件在所述预设投影面上的正投影中,所述第一风道件的所述导风圈的中心与所述第一风道件的所述导风管的所述第三端的中心的连线为第一连线,所述第一风道件的所述导风管的所述第三端的中心与所述第一风道件的所述导风管的所述第四端的中心的连线为第二连线,所述第一连线相对所述第二连线沿所述第一风轮的旋向偏斜。
23.根据权利要求19-21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部件还包括:
第二风道件和第二风轮,所述第二风道件设在所述第一风道件的远离所述面板部件的一侧,所述第二风道件限定出第三出风风道,所述第三出风风道连通在所述第一风道件的所述第一出风风道的上游,所述第二风轮位于所述第三出风风道内。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组成一组对旋风机。
25.根据权利要求16-2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部件上还具有第二散风区域,所述第二散风区域包括多个第二散风孔,每个所述第二散风孔的面积均小于所述出风口的面积,所述送风部件还包括:第二风道件和第二风轮,所述第二风道件设在所述第一风道件的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侧,所述第二风道件也为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所述第二风道件的所述第一出风风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一风道件的所述第一出风风道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风道件的所述第二出风风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散风区域连通。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部件包括后箱体部件和设在所述后箱体部件前侧的面板部件,所述后箱体部件包括顶板、底板、以及连接在顶板和底板之间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第一散风区域和所述出风口均形成在所述面板部件上,所述第二散风区域形成在所述顶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中的至少一个上。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组成一组对旋风机。
2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为落地机、或挂机、或移动空调、或窗机。
CN201811602295.4A 2018-12-26 2018-12-26 风道件、风机风道组件和空调器 Active CN1095395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02295.4A CN109539529B (zh) 2018-12-26 2018-12-26 风道件、风机风道组件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02295.4A CN109539529B (zh) 2018-12-26 2018-12-26 风道件、风机风道组件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39529A true CN109539529A (zh) 2019-03-29
CN109539529B CN109539529B (zh) 2024-05-28

Family

ID=65858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02295.4A Active CN109539529B (zh) 2018-12-26 2018-12-26 风道件、风机风道组件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3952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82316A1 (zh) * 2019-10-30 2021-05-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风道部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8217A (zh) * 2015-10-10 2016-01-20 深圳创维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环抱送风装置及其空调器
CN105333589A (zh) * 2015-10-28 2016-02-17 深圳创维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导风框、空调器机壳以及空调器
CN105841232A (zh) * 2016-03-28 2016-08-1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应用于圆形空调室内机的送风部件和空调室内机
JP2016173223A (ja) * 2015-03-18 2016-09-2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空調装置
CN209445556U (zh) * 2018-12-26 2019-09-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风道件、风机风道组件和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73223A (ja) * 2015-03-18 2016-09-2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空調装置
CN105258217A (zh) * 2015-10-10 2016-01-20 深圳创维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环抱送风装置及其空调器
CN105333589A (zh) * 2015-10-28 2016-02-17 深圳创维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导风框、空调器机壳以及空调器
CN105841232A (zh) * 2016-03-28 2016-08-1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应用于圆形空调室内机的送风部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09445556U (zh) * 2018-12-26 2019-09-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风道件、风机风道组件和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82316A1 (zh) * 2019-10-30 2021-05-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风道部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39529B (zh) 2024-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71056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JP5359458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ケーシング、および化粧パネル
CN203478539U (zh) 立式空调送风装置
CN203823885U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4676747A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JP2012031806A (ja) 送風機
CN109827244A (zh) 空调器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2203430A (zh) 送风机及使用该送风机的热泵装置
CN105841232B (zh) 应用于圆形空调室内机的送风部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07936275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05841233A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送风方向方法
CN104764093B (zh) 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5864887A (zh) 空调室内机
CN105823130A (zh) 空调室内机
CN110657495B (zh) 空调内机
CN104374065A (zh) 风道系统及其送风方法、具有该风道系统的风扇和空调器
CN209445556U (zh) 风道件、风机风道组件和空调器
CN109539529A (zh) 风道件、风机风道组件和空调器
CN106594867A (zh) 空调器
CN104456883A (zh) 风道系统及其送风方法、具有该风道系统的风扇和空调器
CN209689045U (zh) 空调器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8042315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0968903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9558640U (zh) 空调室内机出风格栅及空调室内机
CN104374008A (zh) 空调器及该空调器的送风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