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36411A - 一种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36411A
CN109536411A CN201811556031.XA CN201811556031A CN109536411A CN 109536411 A CN109536411 A CN 109536411A CN 201811556031 A CN201811556031 A CN 201811556031A CN 109536411 A CN109536411 A CN 1095364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trichoderma atroviride
composite bacteria
bacteria agent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5603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36411B (zh
Inventor
于俊杰
刘永锋
张荣胜
陈志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81155603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364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36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364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364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364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icroorganisms, viruses, microbial fungi, animals or substances produced by, or obtained from, microorganisms, viruses, microbial fungi or animals, e.g. enzymes or ferment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icroorganisms, viruses, microbial fungi, animals or substances produced by, or obtained from, microorganisms, viruses, microbial fungi or animals, e.g. enzymes or fermentates
    • A01N63/30Microbial fungi; Substances produced thereby or obtained therefro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14Fungi; Culture media there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yc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水稻病害防治技术领域,所述复合菌剂中,深绿木霉TA‑9与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的活菌数之比为1:10~10:1,总活菌数不低于8×108个/克。深绿木霉TA‑9对病原真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均具有突出定殖和促生效果,本发明所述深绿木霉TA‑9与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能够互相兼容并在1:10~10:1的活菌数比例范围内对稻曲病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本发明试验还表明,将本发明所述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用于水稻种子浸种,种子萌发率和苗期株高均有显著提高,可用于促进水稻种子萌发和苗期生长。

Description

一种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 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木霉菌(Trichoderma spp.)是土壤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有益真菌,木霉菌可通过缠绕、重寄生以及分泌拮抗物质等方式对其它病原真菌进行竞争或抑制,并且可通过诱导植物产生局部或全局的抗病性,从而进行植物病害防治。深绿木霉(T.atroviride)作为木霉属中具有生防潜力的一个种,已有一些菌株被分离并开发成为真菌生防菌剂。
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是一类可产生芽孢的革兰氏阳性杆状细菌。广泛分布在土壤、植物表面和根际,并可产生一系列代谢产物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如低分子量具有抗生作用的肽类、脂肽类以及高分子量蛋白类抗菌物质,且快速在土壤或病害侵染部位预先占领生态位,从而达到防治植物病害的作用;同时该类菌能与植物互作,促进植物生长。因此,解淀粉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防治领域也受到广泛应用。
木霉菌和芽孢杆菌作为生防微生物,在国际上被开发成为生防菌剂应用于农业病害的防治。但二者都有一定优势和局限性:木霉生防菌剂通常用来防控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但其在土壤和植物叶片上定殖易受到环境中细菌的影响;芽孢杆菌在防控真菌引起的植物土传病害的效果通常不如木霉,但其抗逆和定殖能力较为突出。但目前没有将深绿木霉与解淀粉芽孢杆菌复配水分散粒剂用于防治水稻病害的报道。
稻曲病在我国各大稻区均有发生,已成为水稻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其病原菌为稻绿核菌(Ustilaginoidea virens),可侵入水稻花器形成稻曲球,并产生对人畜有毒的毒素,导致水稻产量损失,同时影响食品安全。目前,尚未有大面积推广的抗稻曲病水稻品种,生产上也长期主要使用井冈霉素进行防治。生物防治作为一项重要的病害防控措施已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关注,亟待更多具有前景的相关生物农药的开发和替代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稻曲病防治菌剂作用单一、存在局限性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深绿木霉与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复配的深绿木霉与解淀粉芽孢杆菌能够相互兼容并在防治水稻稻曲病方面存在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深绿木霉TA-9与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的活菌数之比为1:10~10:1;所述复合菌剂的总活菌数不低于8×108个/克;
所述深绿木霉TA-9,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株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9698;
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株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3789。
优选的,所述深绿木霉TA-9与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的活菌数之比为1:1~1:3。
优选的,所述复合菌剂中,深绿木霉TA-9的活菌数不低于2×108个/g。
优选的,所述复合菌剂中,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的活菌数不低于4×108个/g。
优选的,所述复合菌剂的剂型包括片剂、种衣剂、干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或可湿性粉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含有不低于5.4×107个/mL的厚垣孢子和不低于1.6×108个/mL分生孢子的深绿木霉TA-9发酵液;
(2)收集步骤(1)得到的深绿木霉TA-9发酵液的固体部分,将所得深绿木霉TA-9发酵液的固体部分与辅料按照质量比1:8~10混合,干燥,得到深绿木霉TA-9母粉;
(3)制备含有不低于107个芽孢/mL的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发酵液;
(4)收集步骤(2)得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发酵液的菌体,将所得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的菌体与辅料按照质量比1:8~10混合,干燥,得到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母粉;
(5)将深绿木霉TA-9母粉与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母粉按照活菌数之比1:10~10:1混合,得到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
所述步骤(1)~(2)与步骤(3)~(4)之间无顺序上的限制。
优选的,所述步骤(2)或(4)中的辅料独立地包括分散剂、润湿剂、表面活性剂和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包括木质素、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和聚羧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润湿剂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前述技术方案所述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在防治水稻稻曲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前述技术方案所述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或前述技术方案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在促进水稻种子萌发及苗期生长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深绿木霉TA-9与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的活菌数之比为1:10~10:1;所述复合菌剂的总活菌数不低于8×108个/克;所述深绿木霉TA-9保藏编号为CGMCC No.9698;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Lx-1保藏编号为CGMCC No.3789。深绿木霉TA-9对病原真菌具有较明显的重寄生和竞争作用,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也具有突出定殖和促生效果,本发明所述深绿木霉TA-9与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能够互相兼容并在1:10~10:1的活菌数比例范围内对稻曲病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本发明试验还表明,将本发明所述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用于水稻种子浸种,种子萌发率和苗期株高均有显著提高,可用于促进水稻种子萌发和苗期生长。
生物保藏信息
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TA-9,于2014年9月2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9698;
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Lx-11,于2010年4月3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3789。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深绿木霉和各芽孢杆菌共培养的菌落图片,其中图左上角为图下方矩形框的放大图;
图2为实施例4中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复配水分散粒剂浸种处理后的苗期生长情况;图左为使用本发明所述复配水分散粒剂浸种后的水稻种子生长情况;图右为清水浸种的对照组水稻种子生长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深绿木霉TA-9与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的活菌数之比为1:10~10:1;
所述深绿木霉TA-9,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株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9698;
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株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3789。
所述深绿木霉TA-9对立枯丝核菌和稻绿核菌具有较强的寄生能力;对立枯丝核菌引起的水稻纹枯病和由稻绿核菌引起的稻曲病有防治作用,深绿木霉TA-9对稻曲病的平均防效为63.4%(参见中国专利CN 104630072 B)。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的抑菌谱较广,对多种水稻病原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可在土壤和植物表面定植并形成优势种群,对于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水稻纹枯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参见CN103749542A和CN 101985608A)。
本发明研究发现,深绿木霉TA-9与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能够相互兼容,可以同时发挥作用。并不是所有的木霉与芽孢杆菌均能够相互兼容,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解淀粉芽孢杆菌JT84、枯草芽孢杆菌Bs-916和枯草芽孢杆菌T429均与深绿木霉TA-9存在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如图1所示)。本发明进一步试验表明,深绿木霉TA-9与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在活菌数比为1:10~10:1的范围内协同增效,对水稻稻曲病防治效果可以达到56.57%~78.69%。
本发明试验还表明,在深绿木霉TA-9与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的活菌数1:10~10:1复配范围内还能够有效提高水稻种子的萌发率以及水稻苗期生长情况。
在本发明中,所述深绿木霉TA-9与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的活菌数之比优选为1:1~1:3,在这一复配范围内协同增效作用更为显著,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效可达到70.17%~78.69%。
在本发明中,所述复合菌剂的总活菌数优选的不低于8×108个/克,更优选为1×109个/克~2×109个/克。在本发明中,所述复合菌剂中的深绿木霉TA-9的活菌数优选的不低于2×108个/克,更优选的不低于2.5×108个/克。在本发明中,所述复合菌剂中的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的活菌数优选的不低于4×108个/克,更优选的不低于4.5×108个/克。
在本发明中,所述复合菌剂的剂型包括但不限于片剂、种衣剂、干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或可湿性粉剂,本发明对将复合菌剂制成特定剂型的方式无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已知的制剂方法即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含有不低于5.4×107个/mL的厚垣孢子和不低于1.6×108个/mL分生孢子的深绿木霉TA-9发酵液;
(2)收集步骤(1)得到的深绿木霉TA-9发酵液的固体部分,将所得深绿木霉TA-9发酵液的固体部分与辅料按照质量比1:8~10混合,干燥,得到深绿木霉TA-9母粉;
(3)制备含有不低于107个芽孢/mL的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发酵液;
(4)收集步骤(2)得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发酵液的菌体,将所得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的菌体与辅料按照质量比1:8~10混合,干燥,得到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母粉;
(5)将深绿木霉TA-9母粉与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母粉按照活菌数之比1:10~10:1混合,得到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
所述步骤(1)~(2)与步骤(3)~(4)之间无时间顺序上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所述深绿木霉TA-9发酵液按照中国专利CN 104630072 A中记载的方法发酵即可,本发明在此不再赘述。
得到深绿木霉TA-9发酵液后,本发明优选的采用pH值调节、离心沉淀的方式收集其中固体部分,得到深绿木霉TA-9的固体部分;所述固体部分包括深绿木霉TA-9的厚垣孢子、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本发明中,所述离心沉淀前优选的将所述深绿木霉TA-9发酵液的pH值调节至4.2~4.8,更优选的调节pH值为4.5。在本发明中,所述离心的离心力优选为3500~4500g,更优选为4000g;所述离心的时间优选为3~8min,更优选为5min。
在本发明中,所述深绿木霉TA-9发酵液的固体部分与辅料按照质量比1:8~10的比例混合,得到深绿木霉TA-9母粉;质量比优选为1:9~9.2。
在本发明中,所述辅料优选的包括分散剂和/或润湿剂;更优选的,所述分散剂包括木质素木质素、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和聚羧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的,所述润湿剂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优选的,当辅料包括分散剂和润湿剂时,分散剂与润湿剂的质量比为85~95:1~3。
在本发明中,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发酵液按照中国专利CN 101985608 A中记载的方法发酵即可,本发明在此不再赘述。
得到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发酵液后,本发明优选的采用pH值调节、离心沉淀的方式收集其中菌体,得到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的菌体。在本发明中,所述离心沉淀前优选的将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的pH值调节至4.2~4.8,更优选的调节pH值为4.5。在本发明中,所述离心的离心力优选为7000~8500g,更优选为8000g;所述离心的时间优选为10~20min,更优选为15min。
在本发明中,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的菌体与辅料按照质量比1:8~10的比例混合,得到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母粉;质量比优选为1:9~9.2。
在本发明中,所述辅料优选的包括分散剂和/或润湿剂;更优选的,所述分散剂包括木质素、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和聚羧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的,所述润湿剂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优选的,当辅料包括分散剂和润湿剂时,分散剂与润湿剂的质量比为85~95:1~3。
得到深绿木霉TA-9母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母粉后,本发明将二者按照所含活菌数之比1:10~10:1的比例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与辅料混合,得到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
在本发明中,所述混合物与辅料的质量比优选为1:8~10,更优选为1:9。在本发明中,所述辅料优选的包括分散剂、润湿剂、表面活性剂和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分散剂优选的包括木质素、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和聚羧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润湿剂优选的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消泡剂优选的包括有机硅1522和聚醚消泡剂B-299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辅料包括木质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有机硅1522和水。
本发明还提供了前述技术方案所述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在防治水稻稻曲病中的应用。如本发明的实施例所示,本发明所述深绿木霉TA-9与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复配比例1:10~10:1范围内,共毒系数大于1,即表明二者在防治水稻稻曲病中存在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
在本发明中,所述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用于防治水稻稻曲病时,优选的稀释300~600倍后喷施,稀释倍数更优选为500倍。在本发明中,所述复合菌剂优选的在水稻孕穗期进行喷施,所述水稻孕穗期以剑叶和倒二叶叶枕距3~5mm为标志。
本发明还提供了前述技术方案所述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在促进水稻种子萌发及苗期生长中的应用。如本发明的实施例所示,以本发明所述复合菌剂稀释200~300倍后浸泡水稻种子后,水稻种子的出苗率达88.33%~89.17%,有显著提高;同时水稻苗期的株高有显著提高,表明本发明所述复合菌剂具有促进水稻种子萌发以及水稻苗期生长的作用。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深绿木霉TA-9与芽孢杆菌亲和性
1、将深绿木霉TA-9接种于PSA培养基(每升含200g马铃薯煮沸液、20g蔗糖和18g琼脂),28℃黑暗培养2天,在菌落边缘打取直径为5mm的菌碟备用。
2、将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解淀粉芽孢杆菌JT84(王亚会,孟祥坤,刘永锋,etal.八株芽孢杆菌的鉴定及其生物活性差异比较[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4,30(3):376-384.)、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s-916(CN102732542A)、枯草芽孢杆菌菌株T429(孟祥坤,于俊杰,尹小乐,etal.拮抗细菌枯草芽孢杆菌T429喷雾干燥工艺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4,30(1):101-106.)分别涂布于YPGA培养基(每升含酵母膏5g,胰蛋白胨5g;葡萄糖5g,琼脂18g)上,28℃黑暗培养2天,挑取单菌落。
3、将步骤1制备的深绿木霉TA-9菌碟与步骤2培养的各芽孢杆菌菌株同时接种在PSA培养基上,28℃黑暗培养3天。结果如图1和表1所示。
如图1所示,为深绿木霉与步骤2培养的四种芽孢杆菌共同培养的结果,可以看出,LX-11与TA-9的菌落可以重叠生长,相容性最好,而其它的三个菌株与TA-9均有较明显的拮抗作用或相互拮抗作用。
如表1所示,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与深绿木霉TA-9相容性最好,并且,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具有定殖和促生效果较好的特点。
表1深绿木霉TA-9与多个芽孢杆菌菌株相容性测定
芽孢杆菌菌株 对深绿木霉TA-9的拮抗程度
Lx-11 0
Bs-916 +
T429 ++
JT84 +++
备注:(1)无拮抗带:0;(2)0<拮抗带<2mm:+;(3)2≤拮抗带<4mm:++(4)拮抗带≥4mm:+++
实施例2深绿木霉TA-9与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复配水分散粒剂的制备
1、深绿木霉TA-9母粉的制备
按照中国专利CN201410808854.2记载的方法发酵得到厚垣孢子>5×107个/mL并且分生孢子1.5×108个/mL的深绿木霉TA-9发酵液,以剪切机在8000r/min速率下剪切5min,调节pH至4.5,随后4000g离心5min,收集底部固体部分。按照固体部分:木质素(分散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润湿剂)=10:90:2的质量比混合拌匀,用烘箱45℃干燥30min,得到深绿木霉TA-9母粉。
2、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母粉的制备
按照中国专利CN201010518034.1记载的方法发酵得到109个芽孢/mL以上活菌浓度的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发酵液。调节pH至4.5,8000g离心15min,收集底部沉淀的菌体。按照菌体:木质素(分散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润湿剂)=10:90:2的质量比混合拌匀,用烘箱45℃干燥30min,得到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母粉。
3、深绿木霉TA-9与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复配水分散粒剂的制备
将步骤1、2制备得到的深绿木霉TA-9母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母粉按照活菌数比10:1的比例混合得到混合物,随后按照混合物:木质素(分散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润湿剂):有机硅1522(消泡剂):水=10:72:2:1:15的质量比混匀,使用挤压造粒机造粒,随后用烘箱45℃干燥30min,得到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复配水分散粒剂,其中总活菌数为1.01×109个/g,深绿木霉TA-9的活菌数为9.1×107个/g,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的活菌数为9.1×108个/g。
实施例3
除了步骤3中深绿木霉TA-9母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母粉的活菌数比为3:1外,其他均与实施例2相同。得到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复配水分散粒剂,其中总活菌数为1×109个/g,深绿木霉TA-9的活菌数为7.5×108个/g,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的活菌数为2.5×108个/g。
实施例4
除了步骤3中深绿木霉TA-9母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母粉的活菌数比为1:1外,其他均与实施例2相同。得到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复配水分散粒剂,其中总活菌数为1×109个/g,深绿木霉TA-9的活菌数为5×108个/g,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的活菌数为5×108个/g。
实施例5
除了步骤3中深绿木霉TA-9母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母粉的活菌数比为1:3外,其他均与实施例2相同。得到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复配水分散粒剂,其中总活菌数为1×109个/g,深绿木霉TA-9的活菌数为2.5×108个/g,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的活菌数为7.5×108个/g。
实施例6
除了步骤3中深绿木霉TA-9母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母粉的活菌数比为1:10外,其他均与实施例2相同。得到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复配水分散粒剂,其中总活菌数为1.01×109个/g,深绿木霉TA-9的活菌数为9.1×107个/g,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的活菌数为9.1×108个/g。
对比例1
除了步骤3中深绿木霉TA-9母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母粉的活菌数比为1:0外,其他均与实施例2相同。得到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复配水分散粒剂,其中总活菌数为1×109个/g,深绿木霉TA-9的活菌数为1×109个/g,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的活菌数为0个/g。
对比例2
除了步骤3中深绿木霉TA-9母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母粉的活菌数比为0:1外,其他均与实施例2相同。得到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复配水分散粒剂,其中总活菌数为1×109个/g,深绿木霉TA-9的活菌数为0个/g,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的活菌数为1×109个/g。
实施例7深绿木霉TA-9和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复配水分散粒剂对稻曲病的防治
田间种植对稻曲病易感水稻品种两优培九。分别将实施例2~6制备的深绿木霉TA-9与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复配水分散粒剂稀释500倍,在水稻孕穗期(剑叶和倒二叶叶枕距3-5mm)使用电动喷雾器喷施叶面。设置清水处理作为空白对照;设置设置井岗霉素作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为10%井冈霉素水剂,稀释500倍使用;分别将对比例1、对比例2制备的水分散粒剂稀释500倍,在水稻孕穗期(剑叶和倒二叶叶枕距3-5mm)使用电动喷雾器喷施叶面,作为对比组。每个处理重复4次,每个小区20m2。待水稻成熟后调查结果,分级标准参考标准《水稻抗稻曲病鉴定技术规程》(DB21/T 2793-2017)。
调查结果(表2)表明:在深绿木霉TA-9与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复配比例为1:10~10:1时共毒系数>1,表明在这范围内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当复配比例为1:3时共毒系数最高1.4791,此时为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
表2深绿木霉TA-9与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复配水分散粒剂对稻曲病防效及其配比共毒系数
注:*新复极差方差分析
实施例4深绿木霉TA-9与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复配水分散粒剂浸种促进水稻种子萌发及苗期生长
1、对水稻种子萌发的促进
将实施例5制备的深绿木霉与解淀粉芽孢杆菌复配水分散粒剂(比例1:3)分别稀释100倍、200倍、300倍、400倍和500倍。将两优陪九水稻种子分别使用药剂浸种24h,设清水处理为对照,浸种结束后倒掉浸种剂,种子放在定性滤纸上滤干,再放入培养皿中进行催芽,每个培养皿30粒种子,每个处理4次重复。3d后考察水稻种子出芽率。
结果如表3所示,实施例5所得复配水分散粒剂稀释200倍和300倍处理水稻种子出芽率最高,平均出芽率分别为88.33%和89.17%。鉴于二者种子萌发率相近,选择使用300倍稀释进行种子处理。
表3深绿木霉TA-9与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复配水分散粒剂浸种处理种子萌发率及二叶期株高
注:*新复极差方差分析
2、对水稻苗期生长的促进
将300倍稀释的实施例5所得复配水分散粒剂处理后的种子和清水处理种子(对照)分别撒施于盛于中等肥力的秧盘中,每个处理4次重复。在温室中28℃培养至水稻二叶期量,每个秧盘中随机挑选20株水稻量取株高。
结果如表3和图2所示,药剂处理种子后水稻二叶期株高显著高于清水处理,深绿木霉TA-9与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复配水分散粒剂300倍稀释处理水稻种子对水稻苗期具有促生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深绿木霉TA-9与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的活菌数之比为1:10~10:1;所述复合菌剂的总活菌数不低于8×108个/克;
所述深绿木霉TA-9,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株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9698;
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株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378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深绿木霉TA-9与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的活菌数之比为1:1~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中,深绿木霉TA-9的活菌数不低于2×108个/g。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中,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的活菌数不低于4×108个/g。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的剂型包括片剂、种衣剂、干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或可湿性粉剂。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含有不低于5.4×107个/mL的厚垣孢子和不低于1.6×108个/mL分生孢子的深绿木霉TA-9发酵液;
(2)收集步骤(1)得到的深绿木霉TA-9发酵液的固体部分,将所得深绿木霉TA-9发酵液的固体部分与辅料按照质量比1:8~10混合,干燥,得到深绿木霉TA-9母粉;
(3)制备含有不低于107个芽孢/mL的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发酵液;
(4)收集步骤(2)得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发酵液的菌体,将所得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的菌体与辅料按照质量比1:8~10混合,干燥,得到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母粉;
(5)将深绿木霉TA-9母粉与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母粉按照活菌数之比1:10~10:1混合,得到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
所述步骤(1)~(2)与步骤(3)~(4)之间无时间顺序上的限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或(4)中的辅料独立地包括分散剂、润湿剂、表面活性剂和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包分散剂包括木质素、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和聚羧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润湿剂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或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9.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或权利要求6~8任意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在防治水稻稻曲病中的应用。
10.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或权利要求6~8任意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在促进水稻种子萌发及苗期生长中的应用。
CN201811556031.XA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95364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56031.XA CN109536411B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56031.XA CN109536411B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36411A true CN109536411A (zh) 2019-03-29
CN109536411B CN109536411B (zh) 2020-10-16

Family

ID=65855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56031.XA Active CN109536411B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3641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2948A (zh) * 2019-12-18 2020-03-06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在防治水稻稻曲病中的应用
CN111073833A (zh) * 2019-12-27 2020-04-28 北京工商大学 解淀粉芽孢杆菌、菌剂及其应用和降解甲醛的方法
WO2022268093A1 (zh) * 2021-06-23 2022-12-29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木霉-芽孢杆菌顺序接种共生培养发酵液的生物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9542A (zh) * 2014-02-21 2014-04-30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解淀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复配生物杀菌剂及其应用
WO2014147528A1 (en) * 2013-03-20 2014-09-25 Basf Corporation Synergistic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a bacillus subtilis strain and a biopesticide
CN104531533A (zh) * 2014-06-20 2015-04-22 中农绿康(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植物重茬病害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4630072A (zh) * 2014-12-19 2015-05-20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株深绿木霉ta-9菌株及其在水稻病害防控中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47528A1 (en) * 2013-03-20 2014-09-25 Basf Corporation Synergistic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a bacillus subtilis strain and a biopesticide
CN103749542A (zh) * 2014-02-21 2014-04-30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解淀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复配生物杀菌剂及其应用
CN104531533A (zh) * 2014-06-20 2015-04-22 中农绿康(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植物重茬病害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4630072A (zh) * 2014-12-19 2015-05-20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株深绿木霉ta-9菌株及其在水稻病害防控中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曹智淳等: "一株拮抗香蕉枯萎病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初步研究",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袁玉娟等: "生防枯草芽孢杆菌和木霉的研究应用现状", 《现代园艺》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2948A (zh) * 2019-12-18 2020-03-06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在防治水稻稻曲病中的应用
CN111073833A (zh) * 2019-12-27 2020-04-28 北京工商大学 解淀粉芽孢杆菌、菌剂及其应用和降解甲醛的方法
CN111073833B (zh) * 2019-12-27 2021-08-10 北京工商大学 解淀粉芽孢杆菌、菌剂及其应用和降解甲醛的方法
WO2022268093A1 (zh) * 2021-06-23 2022-12-29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木霉-芽孢杆菌顺序接种共生培养发酵液的生物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36411B (zh) 2020-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23812B (zh) 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50495B (zh) 一株植物病原真菌拮抗菌及其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CN102851243A (zh) 一株多粘类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10079483A (zh) 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02839131B (zh) 一株绿色木霉菌及其应用
CN106119155B (zh) 用于防治花生根腐病的菌株wxx-2及菌剂
CN104673705B (zh) 一株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09536411A (zh) 一种深绿木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018388A (zh) 一种多粘类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11647518B (zh) 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及制备方法
CN113249242B (zh) 一株多粘类芽孢杆菌及其在防治多种土传病害中的应用
CN112725218B (zh) 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
CN115058358B (zh) 一株耐盐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05176894A (zh) 一种防治番茄灰霉病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微生物菌剂
CN106967635A (zh) 一种防治苹果树真菌性病害的生防菌剂的制备方法
CN102154178B (zh) 一种防治辣椒疫病的短芽孢杆菌及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749542B (zh) 解淀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复配生物杀菌剂及其应用
CN116987615B (zh) 一株阿氏普里斯特氏菌yz-151及其应用
JP3665295B2 (ja) 新規のトリコデルマ属微生物菌株を利用した生物学的防除用微生物製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440349A (zh) 一株防治温室刺吸式害虫的高效菌株及其制剂
CN110396477B (zh) 一株适宜与恶霉灵复配防治瓜类枯萎病的木霉突变菌株、菌剂及其应用
CN104164382B (zh) 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生防菌株g58及其菌剂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456900A (zh) 一种复合生物制剂及其用途
CN113652381B (zh)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的沙氏芽孢杆菌及应用
CN113773126B (zh) 一种防治大白菜根肿病的生物有机肥料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