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23631B - 一种基于b样条拟合的等高线生成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b样条拟合的等高线生成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23631B
CN109523631B CN201811364179.3A CN201811364179A CN109523631B CN 109523631 B CN109523631 B CN 109523631B CN 201811364179 A CN201811364179 A CN 201811364179A CN 109523631 B CN109523631 B CN 1095236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our
contour line
line
plane
lin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6417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23631A (zh
Inventor
胡正茂
赖松
翟斌斌
杜建设
袁东
邱文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Ruid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Ruid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Ruid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Ruid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6417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236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23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236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236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236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05Geographic mod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20Finite element generation, e.g. wire-frame surface description, tesse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10/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generation 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2210/04Architectural design, interior desig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Image Gene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高线生成方法及装置,属于地理信息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样条拟合的等高线生成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首先建立了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数字高程模型,改善了网形的形态。然后根据各种地形线、断裂线和地物符号对网形进行修正,从而保证了DTM根据实测数据最大程度地还原地形原貌。再根据这个精确的DTM追踪等高线继而保证了等高线的精度。最后,将等高线对地物符号的曲线多边形边界进行断开,较好地解决了等高线遇地物,特别是重叠地物和大面积地物的断开处理问题。本发明建立的DTM不仅能用于追踪等高线,还用于土石方计算和断面处理及工程设计等领域。所以,本发明在斜坡和道路等无需绘制等高线的区域也建立了高程模型。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B样条拟合的等高线生成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高线生成方法及装置,属于地理信息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样条拟合的等高线生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形图中,表示地貌起伏的一种重要手段是等高线,在常规平板测图中,等高线是由人工在野外手工描绘的。在自动化成图中,计算机自动勾绘等高线的算法是相当复杂的,也是自动化制图系统的难点之一。它首先要建立数字高程模型,即把野外采集到的互不相干的离散点进行网络化,即建立起相应离散点之间的联系,然后直接在网络模型上进行内插而勾绘出等高线(也称等值线)。
地图中的等高线,是不同于其它一般的等值线图的,它要求精度较高,同时在建立网络模型时,一定要考虑各种地形线和断裂线,如山脊、山谷和陡坎等。另外,按照地图习惯要求,等高线在遇到地物、注记等时还需要断开,这些,为计算机自动绘制等高线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B样条拟合的等高线生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及装置大量运用了如插入式构网算法、动态增量索引等先进的优化技术,提高了等高线的生成效率,并且较好地解决了等高线遇地物,特别是重叠地物和大面积地物的断开处理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基于B样条拟合的等高线生成方法,包括:
步骤1,生成等高线,确认比例尺和等高距,读入待处理图的点文件,根据图中的已有高程点进行自动构网,在网型中,选择蓝色为普通三角网边,红色和绿色为限定边,其中,限定边即为受限制的边,其与普通边的区别就是不能进行交换边,限定边是为了进行必须的地物断开的需要而指定的边;构网后就进行等高线的追踪;在追踪等高线之前对三角网进行适当的修整,具体包括:
步骤101,在进行三角形构网时,如果三角形的某个角度>=135度,则容易造成该处等高线失真,从而影响数据精度,为避免此种情况,在相邻两钝角三角形构成的四边形中,将该四边形对角线进行交换,从而在不删除三角形的情况下将较大钝角的三角形变成锐角三角形;
步骤102,将不需构网或网型不合格的边删去;
步骤103,添加网型边或将误删除的边重新补回来;
步骤104,增删边界,增删边界具有划定等高线禁区和生成等高线区域两重功能,划定等高线禁区是在整体构网之后,划出增删边界,将该范围内的三角网自动删除,叠加等高线时则该范围内的等高线自动断开;划定等高线禁区是在构网之前,先划定增删的边界,则只有划定的区域内才构网;
步骤2,等高线的叠加及图形处理,打开需叠加等高线的图形,自定义等高线注记间距及其小数位数、散点注记间距及其小数位数,选择是否对等高线进行磨光处理;其中,若选中该项,则生成的等高线平滑美观,但精确度可能会有所降低;若不选中,则等高线较真实,但不一定很平滑;然后,将高线即可自动叠加到图上,对此时的地形图进行以下处理:
步骤201,在图上由高程的方向向底高程的方向划线,在屏幕采线与等高线相交的地方生成注记,再做一次等高线断开处理,则在注记处等高线自动断开;
步骤202,根据需要在自定义的范围内对离散点加以注记,具体做法是:先画出某一区域,对该范围内的散点进行注记,若不画定任何范围,则在全图范围内进行注记。
步骤203,采用等高线光顺方式调整等高线平滑程度,包括:有张力样条插值、H样条插值和B样条拟合及合并近距离点三种方式;
步骤3,采用三角网格法进行土方计算,包括以下选择步骤:
步骤301,采用水平基准面模式进行土方计算,其中,水平基准面模式
是指填挖方的相对参考面是水平面的情况,首先读入参与计算的地形图的eb文件,然后进行区域构网,再输入基准面高程,其中在该对话框中默认的高程是当前图的最高高程与最低高程的平均值,接下来再确定参加土方量计算的区域,然后计算体积;
步骤302,采用倾斜基准面模式进行土方计算,其中,倾斜基准面模式是指填挖方的相对参考面是倾斜的平面的情况,它相对水平面有一个倾角;倾斜基准面模式参数的整体意义是:斜面由基准线和线外一点确定,基准线的高程是基准线所通过的水平面的高程,而线外一点(即定向点)相对水平面的倾角即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其中,倾斜基准面模式需要在参数设置中选择倾斜基准面,然后在输入基准面高程的同时输入基准面倾角;
步骤302,采用任意基准面模式进行土方计算,其中,任意基准面模式是指进行土方量计算的相对基准面是任意的形状的面;包括:构造双层模型,首先读入第一模型即填挖后的目标模型,然后构网,再选择构造第二模型,读入第二模型,即原模型,然后构网,再选择当前模型,回到第一模型,划定工程范围,接下来即可进行土方量计算。
优化的,上述的一种基于B样条拟合的等高线生成方法及装置,采用等高线光顺方式调整等高线平滑程度,包括:有张力样条插值、B样条拟合、H样条插值。
优化的,上述的一种基于B样条拟合的等高线生成方法及装置,还包括步骤4,读入参与计算的地形图的文件,构筑三角网,在需增加断面处划线,根据划线生成断面。
优化的,上述的一种基于B样条拟合的等高线生成方法及装置,还包括步骤5,读入等高线处理文件构网后,屏幕显示分为两部分:平面模型编辑部分和三维效果显示部分。
一种等高线生成装置,包括:
等高线生成模块,确认比例尺和等高距,读入待处理图的点文件,根据图中的已有高程点进行自动构网,在网型中,选择蓝色为普通三角网边,红色和绿色为限定边,其中,限定边即为受限制的边,其与普通边的区别就是不能进行交换边,限定边是为了进行必须的地物断开的需要而指定的边;构网后就进行等高线的追踪;在追踪等高线之前对三角网进行适当的修整,具体包括:
对边交换单元,在进行三角形构网时,如果三角形的某个角度>=135度,则容易造成该处等高线失真,从而影响数据精度,为避免此种情况,在相邻两钝角三角形构成的四边形中,将该四边形对角线进行交换,从而在不删除三角形的情况下将较大钝角的三角形变成锐角三角形;
直线删网单元,将不需构网或网型不合格的边删去;
边插入单元,添加网型边或将误删除的边重新补回来;
边界增删单元,增删边界具有划定等高线禁区和生成等高线区域两重功能,划定等高线禁区是在整体构网之后,划出增删边界,将该范围内的三角网自动删除,叠加等高线时则该范围内的等高线自动断开;划定等高线禁区是在构网之前,先划定增删的边界,则只有划定的区域内才构网;
叠加及图形处理模块,打开需叠加等高线的图形,自定义等高线注记间距及其小数位数、散点注记间距及其小数位数,选择是否对等高线进行磨光处理;其中,若选中该项,则生成的等高线平滑美观,但精确度可能会有所降低;若不选中,则等高线较真实,但不一定很平滑;然后,将高线即可自动叠加到图上,对此时的地形图进行以下处理:
局部等高线标注单元,在图上由高程的方向向底高程的方向划线,在屏幕采线与等高线相交的地方生成注记,再做一次等高线断开处理,则在注记处等高线自动断开;
局部离散点注记单元,根据需要在自定义的范围内对离散点加以注记,具体做法是:先画出某一区域,对该范围内的散点进行注记,若不画定任何范围,则在全图范围内进行注记。
光顺方式选择单元,采用等高线光顺方式调整等高线平滑程度,包括:有张力样条插值、H样条插值和B样条拟合及合并近距离点三种方式;
土方计算模块,采用三角网格法进行土方计算,包括以下选择步骤:
水平模式单元,采用水平基准面模式进行土方计算,其中,水平基准面模式是指填挖方的相对参考面是水平面的情况,首先读入参与计算的地形图的eb文件,然后进行区域构网,再输入基准面高程,其中在该对话框中默认的高程是当前图的最高高程与最低高程的平均值,接下来再确定参加土方量计算的区域,然后计算体积;
倾斜模式单元,采用倾斜基准面模式进行土方计算,其中,倾斜基准面模式是指填挖方的相对参考面是倾斜的平面的情况,它相对水平面有一个倾角;倾斜基准面模式参数的整体意义是:斜面由基准线和线外一点确定,基准线的高程是基准线所通过的水平面的高程,而线外一点(即定向点)相对水平面的倾角即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其中,倾斜基准面模式需要在参数设置中选择倾斜基准面,然后在输入基准面高程的同时输入基准面倾角;
任意模式单元,采用任意基准面模式进行土方计算,其中,任意基准面模式是指进行土方量计算的相对基准面是任意的形状的面;包括:构造双层模型,首先读入第一模型即填挖后的目标模型,然后构网,再选择构造第二模型,读入第二模型,即原模型,然后构网,再选择当前模型,回到第一模型,划定工程范围,接下来即可进行土方量计算。
优化的,上述的一种基于B样条拟合的等高线生成装置,采用等高线光顺方式调整等高线平滑程度,包括:有张力样条插值、B样条拟合、H样条插值。
优化的,上述的等高线生成装置,还包括断面生成模块,读入参与计算的地形图的文件,构筑三角网,在需增加断面处划线,根据划线生成断面。
优化的,上述的等高线生成装置,还包括显示模块,读入等高线处理文件构网后,屏幕显示分为两部分:平面模型编辑部分和三维效果显示部分。
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该方法及装置大量运用了如插入式构网算法、动态增量索引等先进的优化技术,提高了等高线的生成效率,并且较好地解决了等高线遇地物,特别是重叠地物和大面积地物的断开处理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交换对边前的示意图;
附图2是交换对边后的示意图;
附图3是增删边界前的示意图;
附图4是增删边界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图1中,1-被交换的对边。
实施例:
一种等高线生成方法,包括:
步骤1,生成等高线,确认比例尺和等高距,读入待处理图的点文件,根据图中的已有高程点进行自动构网,在网型中,选择蓝色为普通三角网边,红色和绿色为限定边,其中,限定边即为受限制的边,其与普通边的区别就是不能进行交换边,限定边是为了进行必须的地物断开的需要而指定的边;构网后就进行等高线的追踪;在追踪等高线之前对三角网进行适当的修整,具体包括:
步骤101,在进行三角形构网时,如果三角形的某个角度>=135度,则容易造成该处等高线失真,从而影响数据精度,为避免此种情况,在相邻两钝角三角形构成的四边形中,将该四边形对角线进行交换,从而在不删除三角形的情况下将较大钝角的三角形变成锐角三角形;
步骤102,将不需构网或网型不合格的边删去;
步骤103,添加网型边或将误删除的边重新补回来;
步骤104,增删边界,增删边界具有划定等高线禁区和生成等高线区域两重功能,划定等高线禁区是在整体构网之后,划出增删边界,将该范围内的三角网自动删除,叠加等高线时则该范围内的等高线自动断开;划定等高线禁区是在构网之前,先划定增删的边界,则只有划定的区域内才构网;
步骤2,等高线的叠加及图形处理,打开需叠加等高线的图形,自定义等高线注记间距及其小数位数、散点注记间距及其小数位数,选择是否对等高线进行磨光处理;其中,若选中该项,则生成的等高线平滑美观,但精确度可能会有所降低;若不选中,则等高线较真实,但不一定很平滑;然后,将高线即可自动叠加到图上,对此时的地形图进行以下处理:
步骤201,在图上由高程的方向向底高程的方向划线,在屏幕采线与等高线相交的地方生成注记,再做一次等高线断开处理,则在注记处等高线自动断开;
步骤202,根据需要在自定义的范围内对离散点加以注记,具体做法是:先画出某一区域,对该范围内的散点进行注记,若不画定任何范围,则在全图范围内进行注记。
步骤203,采用等高线光顺方式调整等高线平滑程度,包括:有张力样条插值、H样条插值和B样条拟合及合并近距离点三种方式;
步骤3,采用三角网格法进行土方计算,包括以下选择步骤:
步骤301,采用水平基准面模式进行土方计算,其中,水平基准面模式是指填挖方的相对参考面是水平面的情况,首先读入参与计算的地形图的eb文件,然后进行区域构网,再输入基准面高程,其中在该对话框中默认的高程是当前图的最高高程与最低高程的平均值,接下来再确定参加土方量计算的区域,然后计算体积;
步骤302,采用倾斜基准面模式进行土方计算,其中,倾斜基准面模式是指填挖方的相对参考面是倾斜的平面的情况,它相对水平面有一个倾角;倾斜基准面模式参数的整体意义是:斜面由基准线和线外一点确定,基准线的高程是基准线所通过的水平面的高程,而线外一点(即定向点)相对水平面的倾角即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其中,倾斜基准面模式需要在参数设置中选择倾斜基准面,然后在输入基准面高程的同时输入基准面倾角;
步骤302,采用任意基准面模式进行土方计算,其中,任意基准面模式是指进行土方量计算的相对基准面是任意的形状的面;包括:构造双层模型,首先读入第一模型即填挖后的目标模型,然后构网,再选择构造第二模型,读入第二模型,即原模型,然后构网,再选择当前模型,回到第一模型,划定工程范围,接下来即可进行土方量计算;
步骤4,读入参与计算的地形图的文件,构筑三角网,在需增加断面处划线,根据划线生成断面;
步骤5,读入等高线处理文件构网后,屏幕显示分为两部分:平面模型编辑部分和三维效果显示部分。
其中,采用等高线光顺方式调整等高线平滑程度,包括:有张力样条插值、B样条拟合、H样条插值。
有张力样条插值,可调整张力系数,其系数值从1到10,系数越小,等高线越平滑,系数越大,等高线越尖。等高线张力系数与磨光处理的区别是进行磨光处理时,等高线通过的顶点发生变化,而调整等高线张力系数则只调整等高线的平滑度,等高线通过的顶点不变;
B样条拟合,可以使等高线相当平滑,达到十分美观的程度,但由于它是真实等高线的近似拟合,所以其误差相对较大,对此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己选择,如对图形精度要求不高,可进行B样条拟合和磨光处理,但若对精度要求较高,建议只调整张力样条插值即可。
H样条插值,是对等高线进行分段处理,与B样条拟合相比,其刷新速度更快,精度也比B样条拟合更高。
采用上述方法后,本发明首先建立了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数字高程模型,改善了网形的形态。然后根据各种地形线、断裂线和地物符号对网形进行修正,从而保证了DTM根据实测数据最大程度地还原地形原貌。再根据这个精确的DTM追踪等高线继而保证了等高线的精度。最后,将等高线对地物符号的曲线多边形边界进行断开,较好地解决了等高线遇地物,特别是重叠地物和大面积地物的断开处理问题。本发明建立的DTM不仅能用于追踪等高线,还用于土石方计算和断面处理及工程设计等领域。所以,本发明在斜坡和道路等无需绘制等高线的区域也建立了高程模型。
在上述处理过程中,本发明大量运用了如插入式构网算法、动态增量索引等先进的优化技术,提高了等高线生成效率。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

1.一种基于B样条拟合的等高线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等高线生成模块,确认比例尺和等高距,读入待处理图的点文件,根据图中的已有高程点进行自动构网,在网型中,选择蓝色为普通三角网边,红色和绿色为限定边,其中,限定边即为受限制的边,其与普通边的区别就是不能进行交换边,限定边是为了地物必须断开的需要而指定的边;构网后就进行等高线的追踪;在追踪等高线之前对三角网进行适当的修整,具体包括:
对边交换单元,在进行三角形构网时,如果三角形的某个角度>=135度,则容易造成该处等高线失真,从而影响数据精度,为避免此种情况,在相邻两钝角三角形构成的四边形中,将该四边形对角线进行交换,从而在不删除三角形的情况下将较大钝角的三角形变成锐角三角形;
直线删网单元,将不需构网或网型不合格的边删去;
边插入单元,添加网型边或将误删除的边重新补回来;
边界增删单元,增删边界具有划定等高线禁区和生成等高线区域两重功能,划定等高线禁区是在整体构网之后,划出增删边界,将增删边界范围内的三角网自动删除,叠加等高线时则该增删边界范围内的等高线自动断开;划定等高线禁区是在构网之前,先划定增删的边界,则只有划定的区域内才构网;
叠加及图形处理模块,打开需叠加等高线的图形,自定义等高线注记间距及其小数位数、散点注记间距及其小数位数,选择是否对等高线进行磨光处理;其中,若选中对等高线进行磨光处理,则生成的等高线平滑美观,但精确度会有所降低;若不选中,则等高线较真实,但不一定很平滑;然后,将高线即可自动叠加到图上,对此时的地形图进行以下处理:
局部等高线标注单元,在图上由高程的方向向底高程的方向划线,在屏幕采线与等高线相交的地方生成注记,再做一次等高线断开处理,则在注记处等高线自动断开;
局部离散点注记单元,根据需要在自定义的范围内对离散点加以注记,具体做法是:先画出某一区域,对该范围内的散点进行注记,若不画定任何范围,则在全图范围内进行注记;
光顺方式选择单元,采用等高线光顺方式调整等高线平滑程度,包括:有张力样条插值、H样条插值和B样条拟合及合并近距离点三种方式;
土方计算模块,采用三角网格法进行土方计算,包括以下选择步骤:
水平模式单元,采用水平基准面模式进行土方计算,其中,水平基准面模式是指填挖方的相对参考面是水平面的情况,首先读入参与计算的地形图的eb文件,然后进行区域构网,再输入基准面高程,其中在对话框中默认的高程是当前图的最高高程与最低高程的平均值,接下来再确定参加土方量计算的区域,然后计算体积;
倾斜模式单元,采用倾斜基准面模式进行土方计算,其中,倾斜基准面模式是指填挖方的相对参考面是倾斜的平面的情况,它相对水平面有一个倾角;倾斜基准面模式参数的整体意义是:斜面由基准线和线外一点确定,基准线的高程是基准线所通过的水平面的高程,而线外一点相对水平面的倾角即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其中,倾斜基准面模式需要在参数设置中选择倾斜基准面,然后在输入基准面高程的同时输入基准面倾角;
任意模式单元,采用任意基准面模式进行土方计算,其中,任意基准面模式是指进行土方量计算的相对基准面是任意的形状的面;包括:构造双层模型,首先读入第一模型即填挖后的目标模型,然后构网,再选择构造第二模型,读入第二模型,即原模型,然后构网,再选择当前模型,回到第一模型,划定工程范围,接下来即可进行土方量计算;
其中,采用等高线光顺方式调整等高线平滑程度,包括:有张力样条插值、B样条拟合、H样条插值;
其中,还包括断面生成模块,读入参与计算的地形图的文件,构筑三角网,在需增加断面处划线,根据划线生成断面。
CN201811364179.3A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基于b样条拟合的等高线生成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5236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64179.3A CN109523631B (zh)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基于b样条拟合的等高线生成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64179.3A CN109523631B (zh)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基于b样条拟合的等高线生成方法及装置
CN201610454545.9A CN106097450B (zh)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等高线生成方法及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54545.9A Division CN106097450B (zh)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等高线生成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23631A CN109523631A (zh) 2019-03-26
CN109523631B true CN109523631B (zh) 2022-08-02

Family

ID=57238810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64179.3A Active CN109523631B (zh)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基于b样条拟合的等高线生成方法及装置
CN201811364177.4A Active CN109523630B (zh)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基于张力样条插值的等高线生成方法及装置
CN201610454545.9A Active CN106097450B (zh)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等高线生成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64177.4A Active CN109523630B (zh)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基于张力样条插值的等高线生成方法及装置
CN201610454545.9A Active CN106097450B (zh)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等高线生成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095236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7573B (zh) * 2016-11-24 2019-11-19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目录索引结构的不规则三角网数据存储格式定义和数据处理方法
CN106592357B (zh) * 2016-12-14 2018-10-23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一种机场道面弯道过渡面高程设计方法
CN107067446B (zh) * 2017-01-19 2021-01-05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一种等高线邻近关系判断及方向自动调整方法
CN106909740B (zh) * 2017-03-02 2020-04-1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储运站场总图土方工程量的计算方法及计算装置
CN107145669B (zh) * 2017-05-08 2020-07-03 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矿岩量计算方法及其装置
CN109255008B (zh) * 2018-09-28 2020-09-25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0414095B (zh) * 2019-07-11 2023-06-27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流固载荷样条插值转换中的数据预处理方法
CN110489511B (zh) * 2019-08-23 2021-07-30 西南大学 等高线接边高程错误修正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1724402B (zh) * 2020-06-18 2021-07-20 北京小白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影像标注方法、系统及装置
US11618477B2 (en) * 2020-07-16 2023-04-04 Waymo Llc Service area maps for autonomous vehicles
CN112419495B (zh) * 2020-10-26 2022-11-15 天津大学 基于多尺度dem空间模型的高程点自动提取方法
CN114046776B (zh) * 2021-09-22 2023-04-21 北京洛斯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输电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落实的核查系统
CN114329575B (zh) * 2022-03-15 2022-06-10 武汉峰岭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内插山脊线的等高线加密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CN115329622A (zh) * 2022-07-16 2022-11-11 南京尚水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水道地形测深点构建网格生成等值线的方法
CN117635856A (zh) * 2023-11-07 2024-03-01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 一种矿山开采原始数字高程模型重建方法、系统和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66146A (ja) * 1992-03-19 1993-10-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物体形状の表現装置
JP2623449B2 (ja) * 1994-10-29 1997-06-25 雅治 石井 地形モデル作成方法
JP4553601B2 (ja) * 2004-02-18 2010-09-29 芳顯 後藤 可視化プログラム
KR100898617B1 (ko) * 2008-11-20 2009-05-27 주식회사 범아엔지니어링 LiDAR 측량값 및 MBES 측량값의 불규칙삼각망(TIN) 보간 성과 검증을 통한 육상부와 수심부가 함께 공존하는 지역의 수치표고모델을 구축하는 방법
CN101750037A (zh) * 2008-11-28 2010-06-23 中国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大型不规则土方开挖量精确测定方法
KR100916474B1 (ko) * 2009-04-28 2009-09-08 최준수 등고선이 표현하는 지역을 다각형 세부 영역들로 분해하고 수치표고모델 데이터와 지형 표면 구성 데이터를 산출하는 방법과, 그 방법을 실행하기 위한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기록 매체
CN102314711B (zh) * 2010-07-01 2013-07-17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矿产资源评价信息的三维可视化方法及其装置
CN102129712A (zh) * 2011-03-10 2011-07-20 东南大学 基于多地层及三维的土石方数量的三角网模型构建方法
WO2013057760A1 (en) * 2011-10-19 2013-04-25 Hitachi, Ltd.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genera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generating a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CN102682479B (zh) * 2012-04-13 2015-03-11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一种在不规则三角网上进行三维地形特征点生成的方法
CN103226845A (zh) * 2013-03-18 2013-07-31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基于tin的细化地表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3399990A (zh) * 2013-07-18 2013-11-20 北京工业大学 城市排水仿真模拟系统的道路精细离散网格构建方法
CN103530901B (zh) * 2013-10-17 2016-05-04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一种匹配真实三维环境的动态水域可视化方法及装置
CN103871102B (zh) * 2014-03-28 2016-11-16 南京大学 一种基于高程点和道路轮廓面的道路三维精细建模方法
CN104331389B (zh) * 2014-11-21 2017-08-08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基于八点法的等值线追踪算法
CN105303590B (zh) * 2015-11-25 2017-06-3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带属性三维矿体的块体模型切割生成二维剖面图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23630A (zh) 2019-03-26
CN109523631A (zh) 2019-03-26
CN106097450A (zh) 2016-11-09
CN109523630B (zh) 2022-07-29
CN106097450B (zh) 2019-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23631B (zh) 一种基于b样条拟合的等高线生成方法及装置
US11222465B2 (en) Embedded urban design scene emulation method and system
KR100916474B1 (ko) 등고선이 표현하는 지역을 다각형 세부 영역들로 분해하고 수치표고모델 데이터와 지형 표면 구성 데이터를 산출하는 방법과, 그 방법을 실행하기 위한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기록 매체
CN107967713A (zh) 基于空间点云数据的建筑物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和系统
US787068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ising land levelling designs
CN104835202A (zh) 一种三维虚拟场景快速构建方法
CN108335352A (zh) 一种面向多视图大规模三维重建场景的纹理映射方法
CN106934111A (zh) 一种基于地形数据的工程三维实体建模方法及其建模装置
CN110189409B (zh) 一种基于plaxis的快速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及系统
Zeng et al. Region-based bas-relief generation from a single image
CN109636889B (zh) 一种基于动态缝合带的大规模三维地形模型渲染方法
CN115861527A (zh) 实景三维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Zheng et al. A morphologically preserved multi-resolution TIN surface modeling and visualization method for virtual globes
CN112687007B (zh) 一种基于lod技术的立体网格图生成方法
CN109727255A (zh) 一种建筑物三维模型分割方法
CN104850671B (zh) 岩心复杂孔道的网格剖分方法
CN117171855A (zh) 一种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的丘陵区流场模型建模方法
CN104346771B (zh) 一种电子地图分层管理方法
Xiao-Ping et al. An algorithm for generation of DEMs from contour lines considering geomorphic features
Kratochvílová et al. Using the automatic vectorisation method in generating the vector altimetry of the historical Vltava River valley
CN113450441B (zh) 三维虚拟模型的渲染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163967B (zh) 一种支持跨Tile的拓扑连接的三维大型水域修复技术
Glander et al. Concepts for automatic generalization of virtual 3D landscape models
CN111784789A (zh) 一种地貌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Teoh Riverland: An efficient procedural modeling system for creating realistic-looking terrai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430000 No.1 and No.2, 11 / F, block A2, phase 4.1, optics valley software park, No.1 Guanshan 1st Road, Donghu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Wuhan Ruid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00 No.1 and No.2, 11 / F, block A2, phase 4.1, optics valley software park, No.1 Guanshan 1st Road, Donghu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UHAN RUIDE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