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21904B - 输入感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入感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21904B
CN109521904B CN201811085878.4A CN201811085878A CN109521904B CN 109521904 B CN109521904 B CN 109521904B CN 201811085878 A CN201811085878 A CN 201811085878A CN 109521904 B CN109521904 B CN 1095219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ing
transmitting
sensor
frame portion
protrus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858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21904A (zh
Inventor
孙浩硕
金宽浒
赵成衍
具泚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5219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219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219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219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8Details of the electrode shape, e.g. for enhancing the detection of touches, for generating specific electric field shapes, for enhancing display qu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7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sets of wires, e.g. crossed wi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输入感测装置,该输入感测装置可包括多个感测器和多个信号线,其中,多个感测器中的每个包括多个突出部,并且多个信号线连接到多个感测器中的一些感测器。包括在连接到多个信号线中的一个信号线的感测器中的突出部的数量可小于包括在连接到多个信号线中的另一信号线的另一感测器中的突出部的数量。

Description

输入感测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17年9月18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7-0119772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配置成感测外部输入信号的输入感测装置以及包括该输入感测装置的显示模块。
背景技术
已经开发了多种类型的电子装置,诸如智能电话、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导航系统和智能电视。显示装置可集成在电子装置中以向用户提供视觉信息。
在最近开发的显示装置中,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上设置有用作输入装置的输入感测装置。输入感测装置可分类为附加型、盖玻璃内置型和显示器内置型。此外,显示器内置型可分类为内嵌(in-cell)式和外挂(on-cell)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构思的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了如下输入感测装置以及包括该输入感测装置的显示模块,即,该输入感测装置配置成减小电容的空间变化。
本发明构思的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了如下输入感测装置以及包括该输入感测装置的显示模块,即,该输入感测装置配置成抑制或防止重影现象(即,难以精确地感测特定区域处的输入)。
本发明构思的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了如下输入感测装置以及包括该输入感测装置的显示模块,即,该输入感测装置配置成实现具有薄边框的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些实施方式,输入感测装置可包括多个接收电极和多个发送电极,其中,多个接收电极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排列,接收电极中的每个包括第一接收感测器和第二接收感测器,多个发送电极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在第一方向上排列,发送电极中的每个包括第一发送感测器和第二发送感测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收感测器可包括第一接收框架部以及从第一接收框架部突出的多个第一接收突出部。第二接收感测器可包括第二接收框架部以及从第二接收框架部突出的多个第二接收突出部,第二接收突出部的数量大于第一接收突出部的数量。第一发送感测器可包括第一发送框架部以及从第一发送框架部突出并且设置在第一接收突出部之间的多个第一发送突出部。第二发送感测器可包括第二发送框架部以及从第二发送框架部突出并且设置在第二接收突出部之间的多个第二发送突出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输入感测装置还可包括连接到多个接收电极的多个接收信号线以及连接到多个发送电极的多个发送信号线。输入感测装置可包括供多个接收电极和多个发送电极设置在其中的感测区域以及供多个接收信号线和多个发送信号线设置在其中的非感测区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收感测器可设置成与感测区域的边界相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接收信号线中的至少一个可连接到第一接收感测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接收信号线可包括多个第一接收信号线和多个第二接收信号线,其中,多个第一接收信号线连接到在第二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接收电极中的奇数编号的接收电极并且设置成与感测区域的第一侧相邻,多个第二接收信号线连接到在第二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接收电极中的偶数编号的接收电极并且设置成与感测区域的第二侧相邻,其中,感测区域的第二侧与感测区域的第一侧相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接收电极中的第一接收电极可连接到多个第一接收信号线中的一个或者连接到多个第二接收信号线中的一个。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接收突出部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从第一接收框架部延伸并具有恒定宽度的部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接收突出部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子突出部和主突出部,其中,子突出部从第一接收框架部延伸并具有第一宽度,主突出部从子突出部延伸并具有大于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接收突出部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从第一接收框架部延伸并具有宽度逐渐变小的形状的部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收感测器、第二接收感测器、第一发送感测器和第二发送感测器中的每个可具有网格形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收感测器和第一发送感测器可设置成具有第一电容,第二接收感测器和第二发送感测器可设置成具有第二电容,并且输入感测装置还可包括驱动电路,其中,驱动电路配置成感测第一电容或第二电容中的变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接收电极中的至少一个还可包括第三接收感测器。第三接收感测器可包括第三接收框架部以及从第三接收框架部突出的第三接收突出部,第三接收突出部的数量大于多个第一接收突出部的数量且小于多个第二接收突出部的数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接收感测器可设置在第一接收感测器与第二接收感测器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收感测器可包括电容耦合部和浮置部,其中,电容耦合部电容耦合到第一发送感测器,浮置部由电容耦合部包围并且与电容耦合部电断开。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些实施方式,显示模块可包括具有多个发光器件的显示面板以及设置在显示面板上的输入感测装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输入感测装置可包括多个接收电极和多个发送电极,其中,多个接收电极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排列,接收电极中的每个包括第一接收感测器和第二接收感测器,多个发送电极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在第一方向上排列,发送电极中的每个包括第一发送感测器和第二发送感测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收感测器可包括第一接收框架部以及从第一接收框架部突出的多个第一接收突出部。第二接收感测器可包括第二接收框架部以及从第二接收框架部突出的多个第二接收突出部,第二接收突出部的数量大于第一接收突出部的数量。第一发送感测器可包括第一发送框架部以及从第一发送框架部突出并且设置在第一接收突出部之间的多个第一发送突出部。第二发送感测器可包括第二发送框架部以及从第二发送框架部突出并且设置在第二接收突出部之间的多个第二发送突出部。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些实施方式,输入感测装置可包括多个电极和多个信号线,其中,多个电极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排列,多个电极包括第一感测器和第二感测器,多个信号线连接到多个电极。输入感测装置包括供多个电极设置在其中的感测区域以及供多个信号线设置在其中的非感测区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感测器中的每个可包括第一框架部以及从第一框架部突出的多个第一突出部。第二感测器中的每个可包括第二框架部以及从第二框架部突出的多个第二突出部,多个第二突出部的数量大于多个第一突出部的数量。多个信号线可包括多个第一信号线和多个第二信号线,其中,多个第一信号线连接到多个电极中的奇数编号的电极并且排列成与感测区域的第一侧相邻,多个第二信号线连接到多个电极中的偶数编号的电极并且排列成与感测区域的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相邻,并且第一感测器中的每个可连接到多个信号线中的相应的一个信号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感测器可设置在感测区域的边界处,并且第二感测器可设置在感测区域的中心处。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的以下简要描述,将更清楚地理解示例性实施方式。附图表示如本文中所述的非限制性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些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示出图1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3为示出图2的显示面板的平面图。
图4为图3的像素的等效电路图。
图5为沿图3的I-I’线取得的剖视图。
图6为示出图2的输入感测装置的平面图。
图7为示出图6的感测区域SA的平面图。
图8为示出图7的区域“AA”的放大平面图。
图9为示出图7的区域“BB”的放大平面图。
图10为示出图7的区域“CC”的放大平面图。
图11、图12、图13和图14为各自示出与图7的区域“AA”对应的区域的平面图。
图15为示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些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应注意,这些附图旨在示出在某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方法、结构和/或材料的一般特性,并且旨在补充下文中提供的书面描述。然而,这些附图不是按比例绘制的,并且可能不会精确地反映任何给定实施方式的精确结构或性能特性,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或限制示例性实施方式所包含的值或属性的范围。例如,为了清楚起见,分子、层、区域和/或结构元件的相对厚度和位置可被减小或放大。相似或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各个附图中的使用旨在指示相似或相同的元件或特征的存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示出了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附图对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然而,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本文中所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并且将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层和区域的厚度可被放大。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并因此它们的重复描述将被省略。
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不旨在对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中另有明确指示,否则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a)”、“一(an)”和“该(the)”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还将理解,如果措辞“包括”、“包括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在本文中使用,则指示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图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些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DD的立体图。
显示装置DD可包括显示表面IS,其中,显示表面IS用于显示图像IM并且被限定为与第一方向轴DR1和第二方向轴DR2两者平行。在下文中,第三方向轴DR3将用于指示与显示表面IS垂直的方向(即,显示装置DD的厚度方向)。每个构件的前表面或顶表面以及后表面或底表面可参照第三方向轴DR3来区分。然而,由第一方向轴DR1、第二方向轴DR2和第三方向轴DR3指示的方向可为相对的,并且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它们可被改变为指示其它方向。在下文中,第一方向至第三方向可分别与由第一方向轴DR1、第二方向轴DR2和第三方向轴DR3指示的方向对应,并且第一方向至第三方向将用与第一方向轴DR1、第二方向轴DR2和第三方向轴DR3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
在本说明书中,措辞“左和右”将参照相关附图相对地限定,并且如果参照物改变则可被不同地限定。
显示装置DD可用于大型电子装置(例如,电视机和显示屏)或者小型或中型电子装置(例如,智能电话、平板电脑、汽车导航系统、游戏机和智能表)。
参照图1,显示装置DD的显示表面IS可包括多个区域。显示表面IS可包括用于显示图像IM的显示区域DD-DA以及设置成与显示区域DD-DA相邻的非显示区域DD-NDA。非显示区域DD-NDA可不用于显示图像。非显示区域DD-NDA可用于限定显示装置DD的边框区域。如图1所示,应用图标可显示为图像IM的一部分。显示区域DD-DA可具有矩形形状。非显示区域DD-NDA可设置成围绕显示区域DD-DA。然而,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本实例,并且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显示区域DD-DA和非显示区域DD-NDA的形状可以以互补的方式进行各种改变。
图2为示出图1的显示装置DD的一部分的剖视图。显示装置DD可包括窗构件WM和显示模块DM。显示模块DM可包括输入感测装置ISD和显示面板DP。
窗构件WM可配置成保护显示模块DM免受外部冲击的影响并且向用户提供输入表面。窗构件WM可由玻璃或塑料材料形成,或者包括玻璃或塑料材料。窗构件WM可设置成具有透明属性,并因此允许由显示面板DP产生的光穿过窗构件WM。
虽未示出,但是窗构件WM与显示模块DM之间可设置有粘合构件。
虽未示出,但是显示装置DD可包括设置在显示模块DM下方的保护膜。保护膜可包括用作基层的塑料膜。用于保护膜的材料不限于塑料树脂,并且各种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可用于保护膜。
图3为示出图2的显示面板DP的平面图。
显示面板DP可包括显示区域DA和非显示区域NDA。显示区域DA可与供像素PX设置在其中的区域对应,并且像素PX可配置成向用户提供图像信息。非显示区域NDA可与位于显示区域DA周围的区域对应,并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非显示区域NDA中可设置有用于驱动像素PX的互连线和电子部件。
非显示区域NDA可包括第一焊盘区域PA1。第一印刷电路板PCB1可联接到第一焊盘区域PA1。
第一电子部件ED1可联接到第一印刷电路板PCB1的端部。第一电子部件ED1可包括第二焊盘区域PA2,并且第一印刷电路板PCB1可通过第二焊盘区域PA2联接到第一电子部件ED1。
第一驱动电路DIC1可安装在第一印刷电路板PCB1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电路DIC1可以以玻璃上芯片(COG)的方式或塑料上芯片(COP)的方式安装在第一印刷电路板PCB1上。
第一驱动电路DIC1可为用于将数据电压施加到显示面板DP的显示区域DA的源驱动器IC、用于将栅极电压施加到显示面板DP的显示区域DA的扫描驱动器IC、或者集成了源驱动器IC和扫描驱动器IC两者的驱动器IC。虽然图1示出了第一驱动电路DIC1单独安装在第一印刷电路板PCB1上的实例,但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并且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个驱动器IC可安装在第一印刷电路板PCB1上。
多个像素PX可排列在两个正交方向(例如,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上或者排列成矩阵形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像素PX中的每个可配置成显示红色、绿色和蓝色中的至少一种颜色。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像素PX中的每个可配置成显示白色、青色和品红色中的至少一种颜色。像素PX可限定为显示面板DP的显示部分。像素PX中的每个可包括用于发出至少一种颜色的光的发光器件。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显示面板DP可为液晶显示(LCD)面板、有机发光显示(OLED)面板和电润湿显示面板中的一种。为了简单起见,以下描述将参照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用作显示面板DP的本实施方式的实例,但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
图4为图3的像素PX的等效电路图。图4示例性地示出了连接到栅极线GL中的一个、数据线DL中的一个和电力线PL的一个像素PX。像素PX的结构不限于该实例,并且可进行各种改变。
像素PX可包括用作显示元件的发光器件OLED。发光器件OLED可为顶部发射型二极管或底部发射型二极管。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发光器件OLED可为双面发射型二极管。像素PX可包括用作驱动发光器件OLED的电路的第一或开关晶体管TFT1、第二或驱动晶体管TFT2和电容器CAP。发光器件OLED可配置成响应于通过晶体管TFT1和TFT2传输的电信号而产生光。
如果扫描信号被施加到栅极线GL,则第一晶体管TFT1可响应于扫描信号而输出向数据线DL施加的数据信号。电容器CAP的一端可被提供第一电源电压ELVDD,并且电容器CAP可被充电以具有与通过第一晶体管TFT1传输的数据信号对应的电压。
第二晶体管TFT2可连接到发光器件OLED。第二晶体管TFT2可基于存储在电容器CAP中的电荷量来控制流过发光器件OLED的驱动电流。发光器件OLED的一端可被提供第二电源电压ELVSS,并且发光器件OLED可配置成当第二晶体管TFT2处于导通时段时发光。
图5为沿图3的I-I’线取得的剖视图。图5为供图4中所示的第二晶体管TFT2和发光器件OLED设置在其中的区域的剖视图。
如图5中所示,电路层CL可设置在基础衬底层SUB上。第二晶体管TFT2可包括设置在基础衬底层SUB上的半导体图案AL2。半导体图案AL2可由非晶硅、多晶硅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形成,或者包括非晶硅、多晶硅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电路层CL可包括有机/无机层BR、BF、12、14和16、第一晶体管TFT1(例如,参见图4)和第二晶体管TFT2。有机/无机层BR、BF、12、14和16可包括功能层BR和BF、第一绝缘层12、第二绝缘层14和第三绝缘层16。
功能层BR和BF可设置在基础衬底层SUB的表面上。功能层BR和BF可包括阻挡层BR和缓冲层BF中的至少一种。半导体图案AL2可设置在阻挡层BR或缓冲层BF上。
第一绝缘层12可设置在基础衬底层SUB上以覆盖半导体图案AL2。第一绝缘层12可包括有机层和/或无机层。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层12可包括多个无机薄膜。多个无机薄膜可包括氮化硅层和氧化硅层。
第二晶体管TFT2的控制电极GE2可设置在第一绝缘层12上。虽未示出,但是第一晶体管TFT1(例如,参见图4)的控制电极也可设置在第一绝缘层12上。控制电极GE2和栅极线GL(例如,参见图4)可使用相同的光刻工艺形成。换言之,控制电极GE2可由与栅极线GL相同的材料形成,并且控制电极GE2和栅极线GL可具有相同的堆叠结构并且可设置在相同的水平处。
第二绝缘层14可设置在第一绝缘层12上以覆盖控制电极GE2。第二绝缘层14可包括有机层和/或无机层。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绝缘层14可包括多个无机薄膜。多个无机薄膜可包括氮化硅层和氧化硅层。
数据线DL(例如,参见图4)可设置在第二绝缘层14上。第二晶体管TFT2的输入电极(或源电极)SE2和输出电极(或漏电极)DE2可设置在第二绝缘层14上。虽未示出,但是第一晶体管TFT1(例如,参见图4)也可包括设置在第二绝缘层14上的输入电极和输出电极。输入电极SE2可与从数据线DL中的相应的一个数据线分支的部分对应。电力线PL(例如,参见图4)和数据线DL可与同一层的不同部分对应。输入电极SE2可与从电力线PL分支的部分对应。
电容器CAP的电极的一部分可设置在第二绝缘层14上。电容器CAP的电极的一部分可使用与用于形成数据线DL和电力线PL的光刻工艺相同的光刻工艺来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电容器CAP的电极的一部分、数据线DL和电力线PL可由相同的材料并在相同的水平处形成,并且可具有相同的堆叠结构。
输入电极SE2和输出电极DE2可通过形成为穿透第一绝缘层12和第二绝缘层14两者的第一通孔CH1和第二通孔CH2连接到半导体图案AL2的相应的部分。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晶体管TFT1和第二晶体管TFT2可配置成具有底栅结构。
第三绝缘层16可设置在第二绝缘层14上以覆盖输入电极SE2和输出电极DE2。第三绝缘层16可包括有机层和/或无机层。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三绝缘层16可包括有机材料并且可形成为具有平坦的顶表面。
根据像素PX的电路结构,能够省略第一绝缘层12、第二绝缘层14和第三绝缘层16中的一个。第二绝缘层14和第三绝缘层16中的每个可限定为层间绝缘层。层间绝缘层可设置在竖直分离的导电图案之间,并且可用于使竖直分离的导电图案彼此电断开。
发光器件层ELL可设置在第三绝缘层16上。发光器件层ELL可包括像素限定层PXL和发光器件OLED。发光器件OLED包括阳极AE、空穴控制层HCL、发光层EML、电子控制层ECL和阴极CE。阳极AE可设置在第三绝缘层16上。阳极AE可通过形成为穿透第三绝缘层16的第三通孔CH3连接到第二晶体管TFT2的输出电极DE2。像素限定层PXL中可限定有开口OP以暴露阳极AE的一部分。
发光器件层ELL可包括发光区域PXA和与发光区域PXA相邻的非发光区域NPXA。非发光区域NPXA可设置成包围发光区域PXA。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区域PXA可限定为与阳极AE对应。然而,发光区域PXA的结构或位置不限于此,并且例如,发光区域PXA可限定为发出光的区域。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发光区域PXA可限定为与阳极AE的由开口OP暴露的部分对应。
空穴控制层HCL可共有地设置在发光区域PXA和非发光区域NPXA中。虽未示出,但是公共层(如空穴控制层HCL)可共有地设置在多个像素PX(例如,参见图4)中。
发光层EML可设置在空穴控制层HCL上。发光层EML可局部地设置在与开口OP对应的区域中。换言之,发光层EML可划分成分别形成在多个像素PX中的多个图案。
发光层EML可包括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
电子控制层ECL可设置在发光层EML上。阴极CE可设置在电子控制层ECL上。阴极CE可共有地放置在多个像素PX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层EML被示出为具有图案化结构,但是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发光层EML可共有地设置成跨越多个像素PX。在这种情况下,发光层EML可配置成发出白色光。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发光层EML可设置成具有多层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薄封装层TFE可设置成直接覆盖阴极CE。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可进一步设置覆盖层来覆盖阴极CE。在这种情况下,薄封装层TFE可设置成直接覆盖覆盖层。薄封装层TFE可包括有机层和无机层中的至少一种。
图6为示出图2的输入感测装置ISD的平面图。图7为示出图6的感测区域SA的平面图。
输入感测装置ISD可包括感测区域SA和非感测区域NSA。换言之,感测区域SA和非感测区域NSA被限定在输入感测装置ISD中。感测区域SA可与显示区域DA重叠,并且非感测区域NSA可与非显示区域NDA重叠。
感测区域SA可与供多个发送电极TXP和多个接收电极RXP设置在其中的区域对应,并且可配置成感测通过用户的手指或触摸笔输入的外部输入。非感测区域NSA可与位于感测区域SA周围的区域对应,并且非感测区域NSA中可设置有用于感测来自发送电极TXP和接收电极RXP的输入的互连线和电子部件。
发送电极TXP和接收电极RXP中的每个可包括多个感测器。例如,发送电极TXP中的每个可包括多个发送感测器SNT,并且接收电极RXP中的每个可包括多个接收感测器SNR。
接收电极RXP可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并且可在第二方向DR2上排列。发送电极TXP可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并且可在第一方向DR1上排列。
接收感测器SNR和发送感测器SNT中的每个可具有网格形状。接收感测器SNR和发送感测器SNT可彼此电容耦合。接收感测器SNR和发送感测器SNT可直接设置在显示面板DP的薄封装层TFE(例如,参见图5)上。此处,表述“感测器SNR和SNT可直接设置在薄封装层TFE上”意味着可直接在薄封装层TFE上执行形成感测器SNR和SNT的工艺。然而,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例如,感测器SNR和SNT可设置在基膜上,并且设置有感测器SNR和SNT的基膜可通过粘合构件附接到显示面板DP。
接收感测器SNR中的每个可配置成用作接收器,并且发送感测器SNT中的每个可配置成用作发送器。然而,接收感测器SNR和发送感测器SNT的功能不限于此,并且可不同地改变接收感测器SNR和发送感测器SNT的形状或功能。
非感测区域NSA可包括多个信号线SL1至SLn和UL1至ULm。在本说明书中,信号线也可称为互连线。
信号线SL1至SLn和UL1至ULm可包括接收信号线SL1至SLn和发送信号线UL1至ULm。接收信号线SL1至SLn可从接收电极RXP延伸,并且发送信号线UL1至ULm可从发送电极TXP延伸。
然而,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并且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接收信号线SL1至SLn和发送信号线UL1至ULm的形状或功能可被不同地改变。
接收信号线SL1至SLn中的奇数编号的接收信号线可排列在感测区域SA的左侧,并且接收信号线SL1至SLn中的偶数编号的接收信号线可排列在感测区域SA的右侧。然而,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并且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接收信号线SL1至SLn中的奇数编号的接收信号线可排列在感测区域SA的右侧,并且接收信号线SL1至SLn中的偶数编号的接收信号线可排列在感测区域SA的左侧。
换言之,接收信号线SL1至SLn中的偶数编号的接收信号线和奇数编号的接收信号线可交替地设置在感测区域SA的两侧。
由于接收信号线SL1至SLn分布式地排列在感测区域SA的两侧,因此能够减小非感测区域NSA的宽度。
参照图6,第二印刷电路板PCB2可联接到非感测区域NSA。第二驱动电路DIC2可安装在第二印刷电路板PCB2上。第二印刷电路板PCB2可联接到第二电子部件ED2。
第二驱动电路DIC2可配置成传输电信号,以用于感测接收感测器SNR与发送感测器SNT之间的电容变化。
图7示出了设置有十二个接收信号线SL1至SL12和九个发送信号线UL1至UL9的实例。换言之,图7示出了图6中的数n和m分别为12和9的实例。
接收信号线SL1至SL12中的奇数编号的接收信号线(例如,SL1、SL3、SL5、SL7、SL9和SL11)中的每个可从接收电极RXP的相应的接收电极向左延伸。接收信号线SL1至SL12中的偶数编号的接收信号线(例如,SL2、SL4、SL6、SL8、SL10和SL12)中的每个可从接收电极RXP的相应的接收电极向右延伸。
供连接到接收信号线SL1至SL12的接收感测器SNR设置在其中的单元感测区域可具有比在第二方向DR2上与其相邻地定位的其它单元感测区域中的电容大的电容。此处,单元感测区域可定义为与图7中由“AA”、“BB”或“CC”描绘的部分对应的区域。
区域“AA”,即,包括连接到第三接收信号线SL3的接收感测器SNR的单元感测区域,可具有比位于单元感测区域“AA”上方或下方的其它单元感测区域的电容大的电容。这可导致电容的竖直变化,并且可在精确地感测外部输入时导致误差(例如,重影现象)。这种误差可通过设置具有将在下文中描述的形状和排列的接收感测器SNR和发送感测器SNT来防止。
图8为示出图7的区域“AA”的放大平面图。图9为示出图7的区域“BB”的放大平面图。图10为示出图7的区域“CC”的放大平面图。
参照图8,区域“AA”可包括左侧第一接收感测器SNR1-1、右侧第一接收感测器SNR1-2、上部第一发送感测器SNT1-1和下部第一发送感测器SNT1-2。
左侧第一接收感测器SNR1-1可包括第一接收框架部FRR1和多个第一接收突出部PTR1。第一接收突出部PTR1可从第一接收框架部FRR1突出。
例如,第一接收框架部FRR1可具有带有四个边缘的棱形形状(或者根据区域“AA”的位置,例如,感测区域的边界,带有两个边缘的半个棱形形状),并且第一接收突出部PTR1可从第一接收框架部FRR1的边缘延伸。
第一接收突出部PTR1可彼此间隔开第二宽度W2,并且它们中的每个可具有第一宽度W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收突出部PTR1中的每个可以以恒定宽度(例如,第一宽度W1)从第一接收框架部FRR1延伸。换言之,第一接收突出部PTR1中的每个可具有矩形或棱形形状。例如,第一接收突出部PTR1可设置成形成Z字形轮廓。
右侧第一接收感测器SNR1-2可通过连接部CP连接到左侧第一接收感测器SNR1-1。右侧第一接收感测器SNR1-2可设置成具有与上述左侧第一接收感测器SNR1-1的结构或形状基本上相同的结构或形状,并因此,为了简洁起见,其重复描述将被省略。
上部第一发送感测器SNT1-1可包括第一发送框架部FRT1和多个第一发送突出部PTT1。第一发送突出部PTT1可从第一发送框架部FRT1突出。
例如,第一发送框架部FRT1可具有带有四个边缘的棱形形状(仅示出带有两个边缘的半个棱形形状),并且第一发送突出部PTT1可从第一发送框架部FRT1的边缘延伸。
第一发送突出部PTT1可彼此间隔开第三宽度W3,并且它们中的每个可具有第四宽度W4。
第一发送突出部PTT1可设置在第一接收突出部PTR1之间。为了实现这种形状或配置,第一宽度W1可小于第三宽度W3,并且第二宽度W2可大于第四宽度W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发送突出部PTT1中的每个可以以恒定宽度(例如,第四宽度W4)从第一发送框架部FRT1延伸。换言之,第一发送突出部PTT1中的每个可具有矩形或棱形形状。第一发送突出部PTT1可设置成形成Z字形轮廓。
下部第一发送感测器SNT1-2可通过以桥接形式设置的连接部(未示出)连接到上部第一发送感测器SNT1-1。下部第一发送感测器SNT1-2可设置成具有与上述上部第一发送感测器SNT1-1的结构或形状基本上相同的结构或形状,并因此,为了简洁起见,其重复描述将被省略。
参照图9,区域“BB”可包括左侧第二接收感测器SNR2-1、右侧第二接收感测器SNR2-2、上部第二发送感测器SNT2-1和下部第二发送感测器SNT2-2。
左侧第二接收感测器SNR2-1可包括第二接收框架部FRR2和多个第二接收突出部PTR2。第二接收突出部PTR2可从第二接收框架部FRR2突出。
例如,第二接收框架部FRR2可具有带有四个边缘的棱形形状(仅示出带有两个边缘的半个棱形形状),并且第二接收突出部PTR2可从第二接收框架部FRR2的边缘延伸。
第二接收突出部PTR2可彼此间隔开第六宽度W6,并且它们中的每个可具有第五宽度W5。
第五宽度W5可小于第一宽度W1,并且第六宽度W6可小于第二宽度W2。因此,从第二接收框架部FRR2突出的第二接收突出部PTR2的数量可大于从第一接收框架部FRR1突出的第一接收突出部PTR1的数量。
接收感测器SNR与发送感测器SNT之间的静电电容可由相邻的感测器之间的边界线的长度确定。边界线的长度越长,对接收感测器SNR与发送感测器SNT之间的电容有贡献的部分越多。
由于区域“AA”的第一接收突出部PTR1的数量小于区域“BB”的第二接收突出部PTR2的数量,因此区域“AA”的感测器SNR1-1、SNR1-2、SNT1-1和SNT1-2之间的边界线的长度可短于区域“BB”的感测器SNR2-1、SNR2-2、SNT2-1和SNT2-2之间的边界线的长度。因此,区域“AA”中的感测器SNR1-1、SNR1-2、SNT1-1和SNT1-2之间的电容可小于区域“BB”中的感测器SNR2-1、SNR2-2、SNT2-1和SNT2-2之间的电容。
已参照图7描述了传统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例如,感测区域SA中的电容的空间变化可由与区域“AA”对应的部分导致)。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些实施方式,感测区域SA中的电容的这种空间变化可通过以图8中所示的形式形成与图7的区域“AA”对应的部分并且通过以图9中所示的形式形成与图7的区域“BB”对应的部分来防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接收突出部PTR2中的每个可以以恒定宽度(例如,第五宽度W5)从第二接收框架部FRR2延伸。换言之,第二接收突出部PTR2中的每个可具有矩形或棱形形状。
右侧第二接收感测器SNR2-2可通过连接部CP连接到左侧第二接收感测器SNR2-1。右侧第二接收感测器SNR2-2可设置成具有与上述左侧第二接收感测器SNR2-1的结构或形状基本上相同的结构或形状,并因此,为了简洁起见,其重复描述将被省略。
上部第二发送感测器SNT2-1可包括第二发送框架部FRT2和多个第二发送突出部PTT2。第二发送突出部PTT2可从第二发送框架部FRT2突出。
例如,第二发送框架部FRT2可具有带有四个边缘的棱形形状(仅示出带有两个边缘的半个棱形形状),并且第二发送突出部PTT2可从第二发送框架部FRT2的边缘延伸。
第二发送突出部PTT2可彼此间隔开第七宽度W7,并且它们中的每个可具有第八宽度W8。
第二发送突出部PTT2可设置在第二接收突出部PTR2之间。为了实现这种形状或配置,第五宽度W5可小于第七宽度W7,并且第六宽度W6可大于第八宽度W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发送突出部PTT2中的每个可以以恒定宽度(例如,第八宽度W8)从第二发送框架部FRT2延伸。换言之,第二发送突出部PTT2中的每个可具有矩形或棱形形状。
下部第二发送感测器SNT2-2可通过以桥接形式设置的连接部(未示出)连接到上部第二发送感测器SNT2-1。下部第二发送感测器SNT2-2可配置成具有与上部第二发送感测器SNT2-1的结构或形状基本上相同的结构或形状,并因此,为了简洁起见,其重复描述将被省略。
参照图10,区域“CC”可包括左侧第三接收感测器SNR3-1、右侧第三接收感测器SNR3-2、上部第三发送感测器SNT3-1和下部第三发送感测器SNT3-2。
左侧第三接收感测器SNR3-1可包括第三接收框架部FRR3和多个第三接收突出部PTR3。第三接收突出部PTR3可从第三接收框架部FRR3突出。
例如,第三接收框架部FRR3可具有带有四个边缘的棱形形状(仅示出带有两个边缘的半个棱形形状),并且第三接收突出部PTR3可从第三接收框架部FRR3的边缘延伸。
第三接收突出部PTR3可彼此间隔开第十宽度W10,并且它们中的每个可具有第九宽度W9。
第九宽度W9可小于第一宽度W1且大于第五宽度W5,并且第十宽度W10可小于第二宽度W2且大于第六宽度W6。因此,从第三接收框架部FRR3突出的第三接收突出部PTR3的数量可大于从第一接收框架部FRR1突出的第一接收突出部PTR1的数量,并且可小于从第二接收框架部FRR2突出的第二接收突出部PTR2的数量。
区域“CC”中的感测器SNR3-1、SNR3-2、SNT3-1和SNT3-2之间的电容可具有区域“AA”中的电容(例如,感测器SNR1-1、SNR1-2、SNT1-1和SNT1-2之间的电容)与区域“BB”中的电容(例如,感测器SNR2-1、SNR2-2、SNT2-1和SNT2-2之间的电容)之间的中间值。
因此,感测器SNR和SNT之间的在第一方向DR1上的电容可被线性地控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接收突出部PTR3中的每个可以以恒定宽度(例如,第九宽度W9)从第三接收框架部FRR3延伸。换言之,第三接收突出部PTR3中的每个可具有矩形或棱形形状。
右侧第三接收感测器SNR3-2可通过连接部CP连接到左侧第三接收感测器SNR3-1。右侧第三接收感测器SNR3-2可设置成具有与上述左侧第三接收感测器SNR3-1的结构或形状基本上相同的结构或形状,并因此,为了简洁起见,其重复描述将被省略。
上部第三发送感测器SNT3-1可包括第三发送框架部FRT3和多个第三发送突出部PTT3。第三发送突出部PTT3可从第三发送框架部FRT3突出。
例如,第三发送框架部FRT3可具有带有四个边缘的棱形形状(仅示出带有两个边缘的半个棱形形状),并且第三发送突出部PTT3可从第三发送框架部FRT3的边缘延伸。
第三发送突出部PTT3可彼此间隔开第十一宽度W11,并且它们中的每个可具有第十二宽度W12。
第三发送突出部PTT3可设置在第三接收突出部PTR3之间。为了实现这种形状或配置,第九宽度W9可小于第十一宽度W11,并且第十宽度W10可大于第十二宽度W1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发送突出部PTT3中的每个可以以恒定宽度(例如,第十二宽度W12)从第三发送框架部FRT3延伸。换言之,第三发送突出部PTT3中的每个可具有矩形或棱形形状。
下部第三发送感测器SNT3-2可通过以桥接形式设置的连接部(未示出)连接到上部第三发送感测器SNT3-1。下部第三发送感测器SNT3-2可设置成具有与上述上部第三发送感测器SNT3-1的结构或形状基本上相同的结构或形状,并因此,为了简洁起见,其重复描述将被省略。
图11、图12、图13和图14为平面图,这些平面图中的每个示出了与图7的区域“AA”对应的单元感测区域AA-1、AA-2、AA-3或AA-4。
参照图11,单元感测区域AA-1可包括左侧第一接收感测器SNR1-3、右侧第一接收感测器SNR1-4、上部第一发送感测器SNT1-3和下部第一发送感测器SNT1-4。
左侧第一接收感测器SNR1-3可包括第一接收框架部FRR1和多个第一接收突出部PTR1-1。第一接收突出部PTR1-1可从第一接收框架部FRR1突出。
例如,第一接收框架部FRR1可具有带有四个边缘的棱形形状(或者根据区域“AA-1”的位置,例如,感测区域的边界,带有两个边缘的半个棱形形状),并且第一接收突出部PTR1-1可从第一接收框架部FRR1的边缘延伸。
第一接收突出部PTR1-1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子突出部PT-S和主突出部PT-M。子突出部PT-S可在维持第十三宽度W13的同时从第一接收框架部FRR1延伸。主突出部PT-M可在维持大于第十三宽度W13的第十四宽度W14的同时从子突出部PT-S延伸。
右侧第一接收感测器SNR1-4可通过连接部CP连接到左侧第一接收感测器SNR1-3。右侧第一接收感测器SNR1-4可设置成具有与上述左侧第一接收感测器SNR1-3的结构或形状基本上相同的结构或形状,并因此,为了简洁起见,其重复描述将被省略。
上部第一发送感测器SNT1-3可包括第一发送框架部FRT1和多个第一发送突出部PTT1-1。第一发送突出部PTT1-1可从第一发送框架部FRT1突出。
例如,第一发送框架部FRT1可具有带有四个边缘的棱形形状(仅示出带有两个边缘的半个棱形形状),并且第一发送突出部PTT1-1可从第一发送框架部FRT1的边缘延伸。
第一发送突出部PTT1-1可设置成具有与上述第一接收突出部PTR1-1的结构或形状基本上相同的结构或形状,并因此,为了简洁起见,其重复描述将被省略。
下部第一发送感测器SNT1-4可通过以桥接形式设置的连接部(未示出)连接到上部第一发送感测器SNT1-3。下部第一发送感测器SNT1-4可设置成具有与上述上部第一发送感测器SNT1-3的结构或形状基本上相同的结构或形状,并因此,为了简洁起见,其重复描述将被省略。
参照图12,单元感测区域AA-2可包括左侧第一接收感测器SNR1-5、右侧第一接收感测器SNR1-6、上部第一发送感测器SNT1-5和下部第一发送感测器SNT1-6。
单元感测区域AA-2可包括突出部PTR1-2和PTT1-2,而突出部PTR1-2和PTT1-2具有与图8和图11中所示的突出部PTR1、PTT1、PTR1-1和PTT1-1的形状不同的形状。
第一接收突出部PTR1-2可从第一接收框架部FRR1延伸,并且第一接收突出部PTR1-2中的至少一个可具有在其延伸方向上减小的第十五宽度W15,或者可具有锥形形状。换言之,第一接收突出部PTR1-2中的每个可具有三角形形状。
第一发送突出部PTT1-2可具有与第一接收突出部PTR1-2的形状对应的形状。
除了上述特征以外,单元感测区域AA-2可配置成与上述那些基本上相同,并因此,其详细描述将被省略。
参照图13,单元感测区域AA-3可包括左侧第一接收感测器SNR1-7、右侧第一接收感测器SNR1-8、上部第一发送感测器SNT1-7和下部第一发送感测器SNT1-8。
左侧第一接收感测器SNR1-7可包括第一接收框架部FRR1-1和多个第一接收突出部PTR1。第一接收突出部PTR1可配置成具有与图8的特征基本上相同的特征,并因此,为了简洁起见,其重复描述将被省略。
第一接收框架部FRR1-1可包括电容耦合部CPC和浮置部FLR。电容耦合部CPC可电容耦合到上部第一发送感测器SNT1-7、下部第一发送感测器SNT1-8或者这两者。浮置部FLR可由电容耦合部CPC包围。浮置部FLR可与电容耦合部CPC电断开。
右侧第一接收感测器SNR1-8可经由连接部CP连接到左侧第一接收感测器SNR1-7。右侧第一接收感测器SNR1-8可设置成具有与上述左侧第一接收感测器SNR1-7的结构或形状基本上相同的结构或形状,并因此,为了简洁起见,其重复描述将被省略。
上部第一发送感测器SNT1-7可包括第一发送框架部FRT1-1和多个第一发送突出部PTT1。第一发送突出部PTT1可配置成具有与图8的特征基本上相同的特征,并因此,为了简洁起见,其重复描述将被省略。
第一发送框架部FRT1-1可包括另一个电容耦合部CPC和另一个浮置部FLR。第一发送框架部FRT1-1的电容耦合部CPC可电容耦合到左侧第一接收感测器SNR1-7、右侧第一接收感测器SNR1-8或者这两者。浮置部FLR可由电容耦合部CPC包围。浮置部FLR可与电容耦合部CPC电断开。
下部第一发送感测器SNT1-8可通过以桥接形式设置的连接部(未示出)连接到上部第一发送感测器SNT1-7。下部第一发送感测器SNT1-8可设置成具有与上述上部第一发送感测器SNT1-7的结构或形状基本上相同的结构或形状,并因此,为了简洁起见,其重复描述将被省略。
参照图14,单元感测区域AA-4可包括左侧第一接收感测器SNR1-9、右侧第一接收感测器SNR1-10、上部第一发送感测器SNT1-9和下部第一发送感测器SNT1-10。
单元感测区域AA-4的感测器SNR1-9、SNR1-10、SNT1-9和SNT1-10可设置成具有限定开口OPP的网格形状。显示面板DP(例如,参见图3)的发光器件OLED(例如,参见图4)可通过开口OPP暴露。
图15为示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些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DD2的立体图。显示装置DD2可具有与上述显示装置DD的特征基本上相同或相似的特征。显示装置DD2的至少一部分或全部可配置成弯曲的或卷起的。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些实施方式,显示模块可包括输入感测装置,其中,输入感测装置配置成在相邻的感测器之间的电容上实现得到改善的均匀性。
通过在电容上得到改善的均匀性,能够提供重影现象得到抑制的输入感测装置以及包括该输入感测装置的显示模块。
另外,连接到感测器的信号线可分开地排列在感测区域的左侧和右侧,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显示模块的输入感测装置可配置成允许显示装置具有薄边框。
虽然已对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示出和描述,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随附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形式和细节上进行改变。

Claims (10)

1.输入感测装置,包括:
多个接收电极,所述多个接收电极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排列,所述接收电极中的每个包括第一接收感测器和第二接收感测器;以及
多个发送电极,所述多个发送电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所述发送电极中的每个包括第一发送感测器和第二发送感测器,
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感测器包括:
第一接收框架部;以及
多个第一接收突出部,所述多个第一接收突出部从所述
第一接收框架部突出,
其中,所述第二接收感测器包括:
第二接收框架部;以及
多个第二接收突出部,所述多个第二接收突出部从所述第二接收框架部突出,所述第二接收突出部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接收突出部的数量,
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感测器包括:
第一发送框架部;以及
多个第一发送突出部,所述多个第一发送突出部从所述
第一发送框架部突出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接收突出部之间,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发送感测器包括:
第二发送框架部;以及
多个第二发送突出部,所述多个第二发送突出部从所述第二发送框架部突出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二接收突出部之间,并且
所述第一接收感测器和所述第一发送感测器之间的第一边界线的长度短于所述第二接收感测器和所述第二发送感测器之间的第二边界线的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感测装置,还包括:
多个接收信号线,所述多个接收信号线连接到所述多个接收电极;以及
多个发送信号线,所述多个发送信号线连接到所述多个发送电极,
其中,所述输入感测装置包括供所述多个接收电极和所述多个发送电极设置在其中的感测区域以及供所述多个接收信号线和所述多个发送信号线设置在其中的非感测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感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感测器设置成与所述感测区域和所述非感测区域之间的边界相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入感测装置,其中,所述多个接收信号线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到所述第一接收感测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入感测装置,其中,所述多个接收信号线包括:
多个第一接收信号线,所述多个第一接收信号线连接到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列的所述多个接收电极中的奇数编号的接收电极,并且设置成与所述感测区域的第一侧相邻;以及
多个第二接收信号线,所述多个第二接收信号线连接到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列的所述多个接收电极中的偶数编号的接收电极,并且设置成与所述感测区域的第二侧相邻,其中,所述感测区域的所述第二侧与所述感测区域的所述第一侧相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入感测装置,其中,所述多个接收电极中的每一个连接到所述多个第一接收信号线中的一个或者连接到所述多个第二接收信号线中的一个。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感测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接收突出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从所述第一接收框架部延伸并具有恒定宽度的部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感测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接收突出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
子突出部,所述子突出部从所述第一接收框架部延伸并具有第一宽度;以及
主突出部,所述主突出部从所述子突出部延伸并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感测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接收突出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从所述第一接收框架部延伸并具有宽度逐渐变小的形状的部分。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感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感测器、所述第二接收感测器、所述第一发送感测器和所述第二发送感测器中的每个具有网格形状。
CN201811085878.4A 2017-09-18 2018-09-18 输入感测装置 Active CN1095219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19772A KR102446437B1 (ko) 2017-09-18 2017-09-18 입력감지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모듈
KR10-2017-0119772 2017-09-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21904A CN109521904A (zh) 2019-03-26
CN109521904B true CN109521904B (zh) 2023-10-13

Family

ID=63787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85878.4A Active CN109521904B (zh) 2017-09-18 2018-09-18 输入感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817117B2 (zh)
EP (1) EP3457267B1 (zh)
KR (1) KR102446437B1 (zh)
CN (1) CN1095219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937358A (zh) 2017-12-22 2019-09-16 加拿大商1004335安大略有限公司 具有機電諧振器之電容式觸控感測器及其方法與控制器
EP4068059B1 (en) 2019-11-28 2024-02-14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electrode structure,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for, touch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220150B (zh) * 2020-01-21 2023-09-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模组、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2805A (zh) * 2004-09-24 2006-03-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接触可检测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JP2013254360A (ja) * 2012-06-07 2013-12-19 Kyocera Display Corp タッチパネル
CN106648207A (zh) * 2015-11-04 2017-05-10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58661B (en) 2007-06-14 2012-02-21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Object location sensor of touch pad
US20110141039A1 (en) * 2009-12-15 2011-06-16 Lee Chun-Yi Touch panel
KR101686092B1 (ko) 2009-12-18 2016-12-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패널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KR20120027956A (ko) 2010-09-14 2012-03-22 하이디스 테크놀로지 주식회사 정전용량식 터치 패널
TW201237717A (en) * 2011-03-04 2012-09-16 Raydium Semiconductor Corp Touch panel and touch pad
US8988086B1 (en) 2011-08-10 2015-03-24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Capacitive sensor array with pattern variation
US9116581B2 (en) 2011-08-24 2015-08-25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Edge accuracy in a capacitive sense array
GB2499388B (en) 2012-02-13 2014-02-12 Touchnetix Ltd Touch sensor for non-uniform panels
TW201337695A (zh) 2012-03-13 2013-09-16 Raydium Semiconductor Corp 位於觸控感測元件上的電極單元
TW201337694A (zh) * 2012-03-13 2013-09-16 Raydium Semiconductor Corp 位於觸控感測元件上的電極單元
KR20130123599A (ko) * 2012-05-03 2013-11-13 한국과학기술원 속도 의존적인 자동 디밍 기술
KR101446722B1 (ko) 2012-05-16 2014-10-07 주식회사 동부하이텍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US9600125B2 (en) 2012-07-18 2017-03-21 Ct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Sensor array with edge pattern
KR102056110B1 (ko) * 2012-10-04 2019-12-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KR102055003B1 (ko) 2012-10-30 2019-12-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정전용량식 터치 감지 패널
KR20140096507A (ko) 2013-01-28 2014-08-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패널 일체형 영상표시장치
JP6054193B2 (ja) 2013-02-06 2016-12-27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
TW201445621A (zh) * 2013-05-24 2014-12-01 Wintek Corp 觸控感測電極結構及觸控裝置
KR102149498B1 (ko) 2013-09-24 2020-09-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JP6384058B2 (ja) * 2014-02-12 2018-09-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タッチパネル、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3955320B (zh) * 2014-04-21 2017-02-15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基板及触摸屏
KR102239861B1 (ko) * 2014-11-26 2021-04-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US10353516B2 (en) * 2015-04-24 2019-07-16 Apple Inc. Merged floating pixels in a touch screen
JP6629011B2 (ja) 2015-08-31 2020-01-15 エルジー ディスプレイ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タッチセンサおよびタッチセンサ内蔵型表示装置
US10120489B2 (en) * 2016-04-28 2018-11-06 Atmel Corporation Touch sensor mesh designs
KR102354247B1 (ko) 2017-04-24 2022-01-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모듈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2805A (zh) * 2004-09-24 2006-03-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接触可检测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JP2013254360A (ja) * 2012-06-07 2013-12-19 Kyocera Display Corp タッチパネル
CN106648207A (zh) * 2015-11-04 2017-05-10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57267A1 (en) 2019-03-20
US10817117B2 (en) 2020-10-27
US20190087033A1 (en) 2019-03-21
KR20190032690A (ko) 2019-03-28
CN109521904A (zh) 2019-03-26
EP3457267B1 (en) 2023-09-13
KR102446437B1 (ko) 2022-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92444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8984014B (zh) 具有集成式触摸屏的显示装置
KR102423476B1 (ko) 표시 장치
US11720193B2 (en) Display module
CN110737348B (zh) 具有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设备
KR102089326B1 (ko) 표시장치
CN109213366B (zh) 具有集成触摸屏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9521904B (zh) 输入感测装置
EP3674839A1 (en) Display device
US11928299B2 (en) Touch sensor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13990182A (zh) 显示面板和包括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11128012A (zh) 显示装置
WO2020173082A1 (en) Touch-sensing display substrate, touch-sensing display apparatus, method of operating touch sens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ouch-sensing display substrate
CN111190499A (zh) 显示模块
US11989602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sensing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30200135A1 (en) Display Device for Improving Displaying Quality and Display Panel Thereof
CN118012284A (zh) 触摸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