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19380A - 转子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转子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19380A
CN109519380A CN201811610427.8A CN201811610427A CN109519380A CN 109519380 A CN109519380 A CN 109519380A CN 201811610427 A CN201811610427 A CN 201811610427A CN 109519380 A CN109519380 A CN 1095193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ylinder body
hole
rotor compresso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104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鑫
赵旭敏
彭慧明
周艳
白璐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1042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1938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19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193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3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4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56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outer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子压缩机,包括供油装置和缸体,所述缸体中设有用于放置滚子的腔体,所述缸体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吸油孔,所述供油装置与所述吸油孔连通,用于为所述腔体中提供润滑油。使得设置在缸体中的滚子与滑片之间能够得到较好润滑,从而提高转子压缩机的使用可靠性。

Description

转子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压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子压缩机。
背景技术
转子压缩机主要通过滑片和滚子将缸体分为吸气腔和排气腔,滚子连接在曲轴上,在电机的作用下滚子随曲轴转动,滚子在转动的过程中滑片在滚子的表面相对滑动。一般的转子压缩机中通过吸气带油达到滑片与滚子之间润滑的效果,但是当转子压缩机的在高压比情况下运行时,吸气带油量较少,无法对滑片和滚子之间进行较好的润滑,影响转子压缩机使用可靠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转子压缩机,以提高使用可靠性。
一种转子压缩机,包括供油装置和缸体,所述缸体中设有用于放置滚子的腔体,所述缸体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吸油孔,所述供油装置与所述吸油孔连通,用于为所述腔体中提供润滑油。
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转子压缩机,主要通过在所述缸体上设置所述吸油孔,使得供油装置能够通过所述吸油孔向所述腔体中提供润滑油,从而使得设置在缸体中的滚子与滑片之间能够得到较好润滑,从而提高转子压缩机的使用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子压缩机为立式转子压缩机,所述供油装置包括储油部件,所述储油部件中设有用于存储润滑油的储油腔,所述储油腔一端与所述吸油孔连通,所述储油腔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子压缩机的电机上腔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油装置还包括导入管路和导出管路,所述导入管路连通在所述电机上腔体与所述储油腔之间,所述导出管路连通在所述储油腔与所述吸油孔之间,所述导入管路上设有第一开关阀,所述导出管路上设有第二开关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油装置包括导油管路和泵油组件,所述导油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吸油孔连通,所述导油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子压缩机的下腔油池连通,所述泵油组件设置在所述导油管路上,用于将所述下腔油池中的润滑油压入所述腔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缸体上设有供滑片安装的滑槽或滑孔,所述滑片能够在所述滑槽或滑孔中前后移动,所述吸油孔与所述滑槽或滑孔对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缸体为两个,两个缸体分别为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引入通路、第一引出通路和第二引出通路,所述第一引出通路和所述第二引出通路均与所述引入通路连通,所述引入通路与所述供油装置连通,所述第一引出通路与所述第一缸体上的吸油孔连通,所述第二引出通路与所述第二缸体上的吸油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出通路包括第一导油槽和第一引出孔,所述第一导油槽设置在所述隔板上与所述第一缸体相对的端面,且所述第一导油槽的侧壁和底壁与所述第一缸体的端面形成第一导油孔,第一缸体上的吸油孔与所述第一导油孔连通,所述第一引出孔连通在所述第一导油孔与所述引入通路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油槽为环形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引出通路包括第二导油槽和第二引出孔,所述第二导油槽设置在所述隔板上与所述第二缸体相对的端面,且所述第二导油槽的侧壁和底壁与所述第二缸体的端面形成第二导油孔,第二缸体上的吸油孔与所述第二导油孔连通,所述引入通路包括相互连通的安装孔和引入孔,所述供油装置的出口端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第一引出孔和所述第二引出孔连通形成引出孔,所述引出孔贯穿所述隔板的两个端面,且所述引出孔连通所述第一导油孔和所述第二导油孔,所述引入孔贯通所述引出孔的侧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引出通路包括第二导油槽和第二引出孔,所述第二导油槽设置在所述隔板上与所述第二缸体相对的端面,且所述第二导油槽的侧壁和底壁与所述第二缸体的端面形成第二导油孔,第二缸体上的吸油孔与所述第二导油孔连通,所述第二引出孔连通在所述第二导油孔与所述引入通路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油槽为环形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子压缩机还包括曲轴和与所述曲轴对应设置的电机,所述第一缸体、隔板和所述第二缸体沿远离所述电机的方向上依次套设在所述曲轴上,所述电机远离所述隔板的一侧能够与壳体形成电机上腔体,所述第二缸体远离所述隔板的一侧能够与壳体形成下腔油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转子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子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和图2中所述转子压缩机中两个缸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和图2所述转子压缩机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述隔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转子压缩机,11、供油装置,111、储油部件,112、导入管路,1121、第一开关阀,113、导出管路,1131、第二开关阀,114、导油管路,115、泵油组件,12、缸体,121、腔体,122、吸油孔,123、滑孔,124、第一缸体,125、第二缸体,13、隔板,131、引入通路,1311、安装孔,1312、引入孔,132、第一引出通路,1321、第一导油槽,1322、第一引出孔,133、第二引出通路,1331、第二导油槽,1332、第二引出孔,14、滚子,15、滑片,16、电机,17、曲轴,18、电机上腔体,19、下腔油池。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转子压缩机10,包括供油装置11和缸体12,所述缸体12中设有用于放置滚子14的腔体121,如图3所示,所述缸体12设有与所述腔体121连通的吸油孔122,所述供油装置11与所述吸油孔122连通,用于为所述腔体121中提供润滑油。
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转子压缩机10,主要通过在所述缸体12上设置所述吸油孔122,使得供油装置11能够通过所述吸油孔122向所述腔体121中提供润滑油,从而使得设置在缸体12中的滚子14与滑片15之间能够得到较好润滑,从而提高转子压缩机10的使用可靠性。
具体地,所述供油装置11可以存储外界的润滑油,也可以通过收集存储转子压缩机10中的润滑油,在需要的时候再将润滑油导入腔体121中。具体地可以收集转子压缩机10中电机上腔体18中的润滑油,也可以将转子压缩机10中下腔油池19的润滑油循环导入腔体121进行润滑。而所述供油装置11与所述吸油孔122之间的连通过程可以直接连通也可以间接连通。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转子压缩机10为立式转子压缩机10,所述供油装置11包括储油部件111,所述储油部件111中设有用于存储润滑油的储油腔,所述储油腔一端与所述吸油孔122连通,所述储油腔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子压缩机10的电机上腔体18连通。转子压缩机10在运转的过程中,电机上腔体18中的润滑油进入所述储油腔,沉积存储在储油腔中。当需要为所述腔体121中提供润滑油以使得腔体121中的滚子14与滑片15之间较好润滑时,将所述储油腔中的润滑油导入腔体121中。实现转子压缩机10中润滑油的循环利用,节约资源。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供油装置11还包括导入管路112和导出管路113,所述导入管路112连通在所述电机上腔体18与所述储油腔之间,所述导出管路113连通在所述储油腔与所述吸油孔122之间,所述导入管路112上设有第一开关阀1121,所述导出管路113上设有第二开关阀1131。
当转子压缩机10中吸气带油量足够为滑片15和滚子14之间提供润滑时,所述第一开关阀1121开启,第二开关阀1131关闭,进入电机上腔体18中的润滑油通过所述导入管路112进入储油腔中,并存储在所述储油腔中。当需要吸气带油量不足以为滑片15和滚子14之间提供润滑时,将所述第二开关阀1131开启,所述储油腔中的润滑油通过所述导出管路113、吸油孔122进入所述腔体121,为滑片15和滚子14之间提供润滑。
例如,当所述转子压缩机10运行时,系统能够自动检测压比,当压比大于等于4时,转子压缩机10中吸气量较小,且吸气带油量较低,此时所述第一开关阀1121关闭,所述第二开关阀1131开启,所述储油腔中的润滑油进入所述缸体12的腔体121中。当压比小于4时,转子压缩机10中吸气带油量较高,第一开关阀1121开启,第二开关阀1131关闭,储油装置收集所述电机上腔体18中的润滑油,待压比较高时使用。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供油装置11包括导油管路114和泵油组件115,所述导油管路114的一端与所述吸油孔122连通,所述导油管路114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子压缩机10的下腔油池19连通,所述泵油组件115设置在所述导油管路114上,用于将所述下腔油池19中的润滑油压入所述腔体121内,实现下腔油池19中润滑油的循环利用。而所述导油管路114的具体设置则根据所述下腔油池19与腔体121之间的位置而设定。
前述方案中所述供油装置11中的润滑油通过缸体12上的吸油孔122进入腔体121,对滑片15和滚子14之间进行润滑,具体地,所述吸油孔122只要与所述腔体121连通即可。如图3所示,优选的,将所述吸油孔122设置在与用于放置滑片15的滑槽或滑孔123连通的位置,如此润滑油能够顺着滑片15到达滑片15与滚子14接触的端面,进一步快捷高效的提高滑片15与滚子14之间的润滑性。
具体地,所述泵油组件115能够根据转子压缩机10检测到的压比进行运作,正如前述第一开关阀1121和第二开关阀1131的控制过程,当压比大于等于4时所述泵油组件115开启,将所述下腔油池19中的润滑油压入所述腔体121内;当压比小于4时所述泵油组件115关闭,所述导油管路114截止。
例如,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缸体12上设有供滑片15安装的滑槽或滑孔123,所述滑片15能够在所述滑槽或滑孔123中前后移动,所述吸油孔122与所述滑槽或滑孔123对应连通。与所述供油装置11连通的吸油孔122通过设置在与所述滑槽或滑孔123对应连通的位置,使得所述供油装置11提供的润滑油能够通过所述滑槽或滑孔123进入所述腔体121,在滑片15前后移动的过程中,滑槽或滑孔123中的润滑油能够随滑片15到达滚子14的外表面,对滑片15和滚子14之间进行润滑,提高润滑效果。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缸体12为两个,两个缸体12分别为第一缸体124和第二缸体125,第一缸体124和第二缸体125之间设有隔板13,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隔板13上设有引入通路131、第一引出通路132和第二引出通路133,所述第一引出通路132和所述第二引出通路133均与所述引入通路131连通,所述引入通路131与所述供油装置11连通,所述第一引出通路132与所述第一缸体124上的吸油孔122连通,所述第二引出通路133与所述第二缸体125上的吸油孔122连通。
当所述转子压缩机10中包括两个缸体12时,供油装置11提供的润滑油通过所述隔板13上的引入通路131、第一引出通路132和第二引出通路133分别与第一缸体124上的吸油孔122和第二缸体125上的吸油孔122连通,从而分别对所述第一缸体124和第二缸体125内滑片15与滚子14之间进行润滑。
可选地,当所述转子压缩机10中只具有一个缸体12时,则可以直接通过前述供油装置11与缸体12上的吸油孔122连通即实现润滑油的传导。
进一步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引出通路132包括第一导油槽1321和第一引出孔1322,所述第一导油槽1321设置在所述隔板13上与所述第一缸体124相对的端面,且所述第一导油槽1321的侧壁和底壁与所述第一缸体124的端面形成第一导油孔,第一缸体124上的吸油孔122与所述第一导油孔连通,所述第一引出孔1322连通在所述第一导油孔与所述引入通路131之间。
通过所述引入通路131进入所述隔板13中的润滑油在所述第一引出孔1322的引导下进入所述第一导油孔,然后经过所述吸油孔122进入所述腔体121中。而所述第一导油孔由隔板13端面的第一导油槽1321与第一缸体124的端面形成,即所述第一缸体124上的吸油孔122贯穿所述第一缸体124端面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导油槽1321对应,从而所述第一缸体124上的吸油孔122与所述第一导油孔连通。具体地,当如图3所示的第一缸体124和第二缸体125与如图4所示的隔板13安装到位后,所述第一缸体124上的吸油孔122与所述隔板13上对应端面的第一导油槽1321对应。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导油槽为环形槽。则所述第一导油孔为环形孔,从而所述第一引出孔1322进入的润滑油沿着环形孔从两侧均可以流入所述第一缸体124上的吸油孔122中。可选地,所述第一导油槽1321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结构,只要能够实现第一缸体124的吸油孔122与第一引出孔1322之间润滑油的传导即可。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引出通路133包括第二导油槽1331和第二引出孔1332,所述第二导油槽1331设置在所述隔板13上与所述第二缸体125相对的端面,且所述第二导油槽1331的侧壁和底壁与所述第二缸体125的端面形成第二导油孔,第二缸体125上的吸油孔122与所述第二导油孔连通,所述引入通路131包括相互连通的安装孔1311和引入孔1312,所述供油装置11的出口端安装在所述安装孔1311中,所述第一引出孔1322和所述第二引出孔1332连通形成引出孔,所述引出孔贯穿所述隔板13的两个端面,且所述引出孔连通所述第一导油孔和所述第二导油孔,所述引入孔1312贯通所述引出孔的侧壁。
所述供油装置11中的润滑油通过所述引入孔1312进入所述引出孔中,润滑油在所述引出孔中进行分流,分别进入所述第一导油孔和所述第二导油孔中,进而分别进入所述第一缸体124的腔体121和第二缸体125的腔体121中。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与所述第一导油槽1321、第一引出孔1322的设置类似,所述第二引出通路133包括第二导油槽1331和第二引出孔1332,所述第二导油槽1331设置在所述隔板13上与所述第二缸体125相对的端面,且所述第二导油槽1331的侧壁和底壁与所述第二缸体125的端面形成第二导油孔,第二缸体125上的吸油孔122与所述第二导油孔连通,所述第二引出孔1332连通在所述第二导油孔与所述引入通路131之间。
具体地,所述第二导油槽1331可以为环形槽、或者其他形状的槽结构。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转子压缩机10还包括曲轴17和与所述曲轴17对应设置的电机16,所述第一缸体124、隔板13和所述第二缸体125沿远离所述电机16的方向上依次套设在所述曲轴17上,所述电机16远离所述隔板13的一侧能够与壳体形成电机上腔体18,所述第二缸体125远离所述隔板13的一侧能够与壳体形成下腔油池19。
转子压缩机10在运行时润滑油则分别沉积在所述电机上腔体18和所述下腔油池19中,通过所述供油装置11、电机上腔体18和/或所述下腔油池19实现润滑油的循环利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转子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油装置和缸体,所述缸体中设有用于放置滚子的腔体,所述缸体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吸油孔,所述供油装置与所述吸油孔连通,用于为所述腔体中提供润滑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压缩机为立式转子压缩机,所述供油装置包括储油部件,所述储油部件中设有用于存储润滑油的储油腔,所述储油腔一端与所述吸油孔连通,所述储油腔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子压缩机的电机上腔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装置还包括导入管路和导出管路,所述导入管路连通在所述电机上腔体与所述储油腔之间,所述导出管路连通在所述储油腔与所述吸油孔之间,所述导入管路上设有第一开关阀,所述导出管路上设有第二开关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装置包括导油管路和泵油组件,所述导油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吸油孔连通,所述导油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子压缩机的下腔油池连通,所述泵油组件设置在所述导油管路上,用于将所述下腔油池中的润滑油压入所述腔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转子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上设有供滑片安装的滑槽或滑孔,所述滑片能够在所述滑槽或滑孔中前后移动,所述吸油孔与所述滑槽或滑孔对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转子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为两个,两个缸体分别为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引入通路、第一引出通路和第二引出通路,所述第一引出通路和所述第二引出通路均与所述引入通路连通,所述引入通路与所述供油装置连通,所述第一引出通路与所述第一缸体上的吸油孔连通,所述第二引出通路与所述第二缸体上的吸油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子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出通路包括第一导油槽和第一引出孔,所述第一导油槽设置在所述隔板上与所述第一缸体相对的端面,且所述第一导油槽的侧壁和底壁与所述第一缸体的端面形成第一导油孔,第一缸体上的吸油孔与所述第一导油孔连通,所述第一引出孔连通在所述第一导油孔与所述引入通路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子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油槽为环形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子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出通路包括第二导油槽和第二引出孔,所述第二导油槽设置在所述隔板上与所述第二缸体相对的端面,且所述第二导油槽的侧壁和底壁与所述第二缸体的端面形成第二导油孔,第二缸体上的吸油孔与所述第二导油孔连通,所述引入通路包括相互连通的安装孔和引入孔,所述供油装置的出口端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第一引出孔和所述第二引出孔连通形成引出孔,所述引出孔贯穿所述隔板的两个端面,且所述引出孔连通所述第一导油孔和所述第二导油孔,所述引入孔贯通所述引出孔的侧壁。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子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出通路包括第二导油槽和第二引出孔,所述第二导油槽设置在所述隔板上与所述第二缸体相对的端面,且所述第二导油槽的侧壁和底壁与所述第二缸体的端面形成第二导油孔,第二缸体上的吸油孔与所述第二导油孔连通,所述第二引出孔连通在所述第二导油孔与所述引入通路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子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油槽为环形槽。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子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曲轴和与所述曲轴对应设置的电机,所述第一缸体、隔板和所述第二缸体沿远离所述电机的方向上依次套设在所述曲轴上,所述电机远离所述隔板的一侧能够与壳体形成电机上腔体,所述第二缸体远离所述隔板的一侧能够与壳体形成下腔油池。
CN201811610427.8A 2018-12-27 2018-12-27 转子压缩机 Pending CN1095193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0427.8A CN109519380A (zh) 2018-12-27 2018-12-27 转子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0427.8A CN109519380A (zh) 2018-12-27 2018-12-27 转子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19380A true CN109519380A (zh) 2019-03-26

Family

ID=65797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10427.8A Pending CN109519380A (zh) 2018-12-27 2018-12-27 转子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1938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2565A (zh) * 2019-06-18 2019-09-17 江苏德华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柴油机应急消防泵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58002A (ja) * 2005-03-17 2006-09-28 Toshiba Kyaria Kk 密閉形圧縮機
JP2012036862A (ja) * 2010-08-10 2012-02-23 Toshiba Carrier Corp 密閉型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3557160A (zh) * 2013-09-30 2014-02-05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立式旋转压缩机
CN204900245U (zh) * 2015-08-18 2015-12-23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泵体组件、压缩机和换热系统
CN205977674U (zh) * 2016-07-28 2017-02-22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207333191U (zh) * 2017-10-20 2018-05-08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滑片润滑结构及具有该滑片润滑结构的旋转式压缩机
CN207879611U (zh) * 2018-01-08 2018-09-18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泵体结构及压缩机
CN209294046U (zh) * 2018-12-27 2019-08-23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转子压缩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58002A (ja) * 2005-03-17 2006-09-28 Toshiba Kyaria Kk 密閉形圧縮機
JP2012036862A (ja) * 2010-08-10 2012-02-23 Toshiba Carrier Corp 密閉型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3557160A (zh) * 2013-09-30 2014-02-05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立式旋转压缩机
CN204900245U (zh) * 2015-08-18 2015-12-23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泵体组件、压缩机和换热系统
CN205977674U (zh) * 2016-07-28 2017-02-22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207333191U (zh) * 2017-10-20 2018-05-08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滑片润滑结构及具有该滑片润滑结构的旋转式压缩机
CN207879611U (zh) * 2018-01-08 2018-09-18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泵体结构及压缩机
CN209294046U (zh) * 2018-12-27 2019-08-23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转子压缩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2565A (zh) * 2019-06-18 2019-09-17 江苏德华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柴油机应急消防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94046U (zh) 转子压缩机
CN204729896U (zh) 一种气动式自动注油系统
US7509937B2 (en) Piston ring, piston skirt and cylinder liner lubr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0516531C (zh) 双气缸旋转压缩机
JP6197049B2 (ja) ロータリ式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203272134U (zh) 新型旋转式压缩机
CN109519380A (zh) 转子压缩机
JPWO2014054092A1 (ja) 往復動圧縮機
CN103912501A (zh) 单缸旋转式压缩机和双缸旋转式压缩机
CN109595161A (zh) 压缩机
CN106164490B (zh) 螺杆压缩机
JP2011202817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203906296U (zh) 单缸旋转式压缩机和双缸旋转式压缩机
JP2018188986A (ja) 内部中圧型2段圧縮コンプレッサ
CN105822546B (zh) 涡旋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07246009U (zh) 压缩机
CN103104438A (zh) 制冷剂压缩机
CN214036105U (zh) 涡旋压缩机、空调设备及车辆
CN101571124A (zh) 控制给送润滑油量装置的涡旋压缩机
US1934482A (en) Compressor
CN203453066U (zh) 一种卧式压缩机
CN208720570U (zh) 变容压缩组件及变容空调系统
CN209180012U (zh) 一种滚子压缩机和空调器
US6672852B1 (en) Lubricant filling device for scroll compressor
CN201443509U (zh) 控制给送润滑油量装置的涡旋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