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15306B - 车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15306B
CN109515306B CN201811573371.3A CN201811573371A CN109515306B CN 109515306 B CN109515306 B CN 109515306B CN 201811573371 A CN201811573371 A CN 201811573371A CN 109515306 B CN109515306 B CN 1095153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light
distance
low beam
run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733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15306A (zh
Inventor
唐先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utong Chel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utong Che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utong Chel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utong Che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7337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153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15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153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153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153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02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 B60Q1/04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 B60Q1/14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having dimming means
    • B60Q1/1415Dimming circuits
    • B60Q1/1423Automatic dimming circuits, i.e. switching between high beam and low beam due to change of ambient light or light level in road traffic
    • B60Q1/143Automatic dimming circuits, i.e. switching between high beam and low beam due to change of ambient light or light level in road traffic combined with another condition, e.g. using vehicle recognition from camera images or activation of wip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尾部设置的光传感器阵列的检测数据;若根据光传感器阵列的检测数据,判断检测到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则确定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根据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控制车辆尾部设置的后向近光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夜间或暗处行车时,前方行驶的车辆通过光传感器阵列检测到后车存在后,通过开启后向近光灯为后方行驶车辆提供照明,让后方行驶车辆在关闭远光的灯情况下仍然能保持良好的视线,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Description

车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夜间行车时,经常会涉及到近远光的切换,在遇到前方有车辆时候,需要将远光灯切换为近光行驶,避免给前方车辆带来炫目影响。
自适应远近光照明系统,是一种能够自动改变远近光照明以适应车辆行驶条件变化的前照灯系统,是目前国际上在车灯照明上的新技术之一,对汽车夜晚行车安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自适应远近光照明系统是利用车辆后视镜部位的摄像头侦测到前方行驶的车辆,探测范围可达400米,如果检测到对面来车,这个系统就会自动将车辆使用的远光灯切换为近光灯,让光束避开对面车辆,避免影响对向来车的行驶,当系统探测到前方没有车辆时又会自动切换回远光灯,因此,驾驶员不再需要频繁手动切换远近光。
现有的自适应远近光照明系统存在的问题是,假设车辆的近光灯作用距离是30米,远光灯作用距离是80米,那么当前方80米内出现同向行驶的车辆时,系统会自动把远光灯切换为近光灯。这样虽然避免了对前方车辆驾驶员的炫目影响,但是,近光灯只能照亮车辆前方30米的区域,缩短了后方车辆驾驶员的视距,影响驾驶员对前方道路状况的预判,增加了行车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远、近光灯交替导致驾驶员视距缩短,增加夜间行车风险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灯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车辆尾部设置的光传感器阵列的检测数据;
若根据光传感器阵列的检测数据,判断检测到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则确定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
根据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控制车辆尾部设置的后向近光灯。
第二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灯控制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尾部设置的光传感器阵列的检测数据;
检测模块,用于若根据光传感器阵列的检测数据,判断检测到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则确定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控制车辆尾部设置的后向近光灯。
第三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灯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灯控制系统,包括:后向近光灯、光传感器阵列和第三方面中的车灯控制装置;
后向近光灯和光传感器阵列设置在车辆尾部;
光传感器阵列用于检测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
第五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种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夜间或暗处行车时,根据光传感器阵列的检测数据判断后方是否有车辆跟随,在确定后方有车辆跟随的情况下,进一步确定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根据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控制车辆尾部设置的后向近光灯,在合适的距离范围内,开启前方行驶车辆的后向近光灯,为后方行驶车辆提供照明,让后方行驶车辆在关闭远光灯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持良好的视线,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介绍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后方行驶车辆使用远光灯时的场景示意图;
图1B为后方行驶车辆从远光灯切换为近光灯后的场景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灯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灯控制系统中的后向近光灯、光传感器阵列以及测距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灯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A为前方行驶车辆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较远时后方行驶车辆的远光灯灯光照射到光传感器阵列上的示意图;
图4B为前方行驶车辆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较近时后方行驶车辆的远光灯灯光照射到光传感器阵列上的示意图;
图5A为前方行驶车辆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较远时后方行驶车辆的近光灯光束照射到光传感器阵列上的示意图;
图5B为前方行驶车辆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较近时后方行驶车辆的近光灯光束照射到光传感器阵列上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进行解释:
汽车的灯光系统主要分为前照灯和尾灯。
传统的前照灯系统是由:近光灯、远光灯、行驶灯和前雾灯组合而成。在城市道路行驶并且限速的情况下,主要采用近光;在乡间道路或者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的时候,主要采用远光。近光灯的照射距离约有30-40米左右。根据实验得知:夜间以55公里/小时速度行驶时,发现情况立即踩制动,停车距离正好30米。即当在近光灯照射范围内发现情况到立即停车,车与物体之间已无间隙。远光灯的照射距离约为60-80米,但远光灯若采用较为明亮的氙气大灯,其照射的有效距离可达到100米左右。远光灯是指车辆夜间行驶时根据灯丝的距离来调整光线的强弱,在其焦点上,发出的光会平行射出,光线较为集中,亮度较大,可以照到很远很高的物体。远光灯可以提高视线,扩大观察视野。
汽车的尾灯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的灯组成:示宽灯,同时也叫示廓灯,是表示车的宽度以提示对方和后车。示宽灯用于在傍晚行驶时,让别的车辆看见。刹车灯,一般安装在车辆尾部,主体颜色为红色的灯,增强光源的穿透性,以便后面行驶的车辆即使在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易于发现前方车辆刹车,起到防止追尾事故发生的目的。转向灯是在机动车辆转向时开启以提示前后左右车辆及行人注意的重要指示灯。转向灯灯管采用氙气灯管,单片机控制电路,左右轮换频闪不间断工作。倒车灯装于汽车尾部,用于警告车后的车辆和行人,表示该车正在倒车,倒车灯全部是白色的。雾灯一般是指汽车雾灯,安装于汽车的前部和后部。因为雾天能见度低,驾驶员视线受到限制。灯光可增大运行距离,特别是黄色防雾灯的光穿透力强,它可提高驾驶员与周围交通参与者的能见度,使来车和行人在较远处发现对方。
由上面的介绍可以知道汽车的前照灯主要用来照亮前方道路和物体,尾灯的主要作用是指示后面的车辆和物体。
附图中的任何元素数量均用于示例而非限制,以及任何命名都仅用于区分,而不具有任何限制含义。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夜间行车时,为了避免给前方车辆造成炫目影响,在遇到前方有车辆时候,需要将远光灯切换为近光行驶。一般车辆的近光灯作用距离是30米,远光灯作用距离是80米,当前方80米内出现同向行驶的车辆时,需要把远光灯切换为近光灯,灯光切换前的情况如图1A所示,灯光切换后的情况如图1B所示,这样虽然避免了对前方车辆驾驶员的炫目影响,但是,近光灯只能照亮车辆前方30米的区域,缩短了后方车辆驾驶员的视距,影响驾驶员对前方道路状况的预判,增加了行车风险。
为此,本发明的发明人考虑到,在车辆尾部增加后向近光灯,如图2A所示,当多辆车辆同向行驶时,由前方行驶车辆打开后向近光灯,从而照亮车辆后方的一段区域,增加了后方车辆驾驶员的视距。此外,还在车辆尾部增加了光传感器阵列,光传感器阵列接收到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后输出检测数据,根据光传感器阵列的检测数据判断后方是否有车辆跟随,在确定后方有车辆跟随的情况下,进一步确定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根据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控制车辆尾部设置的后向近光灯,在合适的距离范围内,开启前方行驶车辆的后向近光灯,为后方行驶车辆照亮照射盲区,增加后方车辆驾驶员的视距。
在介绍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之后,下面具体介绍本发明的各种非限制性实施方式。
参考图2B,车辆20的尾部设置有后向近光灯201、光传感器阵列202,进一步还可设置测距装置204。后向近光灯201的构造与前照灯系统中的近光灯相似,后向近光灯201可照亮车辆后方一定范围的区域,一般照射距离约有30-40米左右。光传感器阵列202设置在车辆尾部,当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照射到光传感器阵列后,传感器阵列202中的光传感器会根据接收到的光强输出对应的电信号,接收的光强越高,输出的电信号越大。测距装置204可以是雷达。
参考图2C,后向近光灯201、光传感器阵列202与车灯控制装置203电连接,车灯控制装置203接收光传感器阵列输出的检测数据,在根据检测数据判断车辆后方是否有车辆跟随后,在确定后方有车辆跟随的情况下,进一步确定与距离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根据与距离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控制前方行驶车辆的后向近光灯201。此外,前方行驶车辆20还可以通过测距装置204辅助测量与距离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
这种应用场景下,车灯控制装置203可通过软件、硬件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车灯控制装置203可以是独立的控制器,也可以是集成在现有车辆控制系统中的功能模块。
下面结合图2A、2B、2C所示的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参考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灯控制方法,该方法可由车灯控制装置实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获取车辆尾部设置的光传感器阵列的检测数据。
本实施中,光传感器阵列包括垂直排列的多个光传感器。具体实施时,参考图2B,光传感器阵列包括设置于车辆尾部两侧的第一光传感器组以及第二光传感器组,第一光传感器组和第二光传感器组分别包括垂直排列的多个光传感器。通过两侧的第一光传感器组和第二光传感器组可提高对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的检测精度。
具体实施时,车灯控制装置可按照设定的检测周期从光传感器阵列获取检测数据,或者按照设定的检测周期,根据光传感器阵列输出的检测数据进行判断以及根据判断结果进行后续处理。
S302、若根据光传感器阵列的检测数据,判断检测到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则确定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
具体实施时,若车辆尾部的光传感器阵列中的至少部分光传感器检测到光强,则表示该车辆后方有车辆尾随,此时可基于光传感器阵列的检测数据或测距装置测量的数据,进一步确定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
S303、根据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控制车辆尾部设置的后向近光灯。
具体实施时,根据前方行驶车辆与后方行驶车辆间的距离,本实施例提供了以下几种后向近光灯的控制方式:
第一种方式、在后向近光灯未开启的情况下,若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大于第一门限,则开启后向近光灯。
本实施例中,第一门限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设定。在后方行驶车辆使用近光灯的情况下,当前方行驶车辆进入近光灯的作用距离内时,后方行驶车辆的驾驶员就能够依靠后方行驶车辆的近光灯灯光获知前方行驶车辆的状况,此时,就不需要前方行驶车辆提供照明了,因此,第一门限可根据近光灯的作用距离确定。一般车辆的近光灯作用距离是30米左右,因此,第一门限可设定为30米或略小于30米。
例如,前方行驶车辆后方一定范围内没有车辆时,光传感器阵列无检测数据输出,此时,前方行驶车辆的后向近光灯处于关闭状态。当后方行驶车辆行驶到前方行驶车辆的光传感器阵列的探测距离内时,光传感器阵列检测到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从而输出检测数据,车灯控制装置即可检测到后方有车辆跟随,此时,如果检测到前方行驶车辆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大于第一门限,则开启前方行驶车辆的后向近光灯,为后方行驶车辆提供照明。
第二种方式、在后向近光灯开启的情况下,若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大于第一门限,则保持后向近光灯开启。
在前方行驶车辆已经开启后向近光灯的情况下,前方行驶车辆依然会周期性地检测后方车辆的行驶状况,当检测到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大于第一门限值时,保持后向近光灯开启,持续为后方行驶车辆提供照明。
第三种方式、在后向近光灯开启的情况下,若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则关闭后向近光灯。
例如,当后方行驶车辆行驶到前方行驶车辆的光传感器阵列的探测距离内时,光传感器阵列检测到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从而输出检测数据,车灯控制装置即可检测到后方有车辆跟随,此时,如果检测到前方行驶车辆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大于第一门限,则开启前方行驶车辆的后向近光灯,为后方行驶车辆提供照明。在后方行驶车辆继续靠近前方行驶车辆的过程中,前方行驶车辆依然会周期性地检测与后方车辆的距离,保持后向近光灯开启,持续为后方行驶车辆提供照明。当检测到前方行驶车辆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时,此时不需要为后方行驶车辆提供照明,关闭后向近光灯。
第四种方式、在后向近光灯未开启的情况下,若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则保持后向近光灯关闭。
例如,后方行驶车辆在靠近前方行驶车辆时,才打开前照灯,此时,如果后方行驶车辆与前方行驶车辆间的距离已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则前方行驶车辆无需开启后向近光灯。又或者,前方行驶车辆直行至路口时,后方行驶车辆转弯驶入前方行驶车辆的后方区域,此时,如果后方行驶车辆与前方行驶车辆间的距离已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则前方行驶车辆无需开启后向近光灯。
本实施例的车灯控制方法,在夜间或暗处行车时,前方行驶的车辆通过光传感器阵列检测到后方一定范围内存在车辆后,开启后向近光灯,为后方行驶车辆提供照明,让后方行驶车辆在关闭远光灯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持良好的视线,提高了行车安全。
具体实施时,还可以设置第二门限,第二门限大于第一门限。在后向近光灯开启的情况下,若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大于第二门限,则关闭后向近光灯;在后向近光灯未开启的情况下,若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且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大于第一门限,则开启后向近光灯。
本实施例中,第二门限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设定。当利用光传感器阵列检测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时,只有当前方行驶车辆进入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的照射范围内,才能检测到后方行驶车辆的存在,而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系统中远光灯的作用距离是最远的,一般可达到80米左右,且在周围环境光较弱时,一般使用远光灯进行照明。为此,第一门限可根据远光灯的作用距离确定,例如,第二门限可设定为80米或略大于80米。
具体实施时,在后向近光灯开启的情况下,若根据光传感器阵列的检测数据,判断未检测到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则开启车辆尾部的测距装置,获取测距装置的检测数据,根据测距装置的检测数据确定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若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大于第二门限,则关闭后向近光灯,否则保持后向近光灯开启。
例如,后方行驶车辆从远处驶入前方行驶车辆尾部的光传感器阵列的探测距离内,光传感器阵列检测到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后,开启后向近光灯,为后方行驶车辆提供照明。随后,后方行驶车辆也会检测到前方行驶车辆,并将远光灯切换为近光灯,如果前后车辆间的距离大于近光灯的作用范围,那么前方行驶车辆的光传感器阵列就检测不到后方行驶车辆的近灯光,在这种情况下,前方行驶车辆可开启车辆尾部的测距装置,获取测距装置的检测数据,根据测距装置的检测数据确定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若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大于第二门限,则关闭后向近光灯,否则保持后向近光灯开启。
进一步地,S302中根据光传感器阵列的检测数据,判断检测到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若光传感器阵列中的至少部分光传感器检测到光强,则根据第一光传感器组和第二光传感器组中垂直排列的光传感器中,检测到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的光传感器在所在传感器组中的位置以及检测到的光强大小,判断检测到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是远光灯还是近光灯。
远光灯灯光的特点是向前方照明,距远光灯越近,光束越强且越集中,距离远光灯越远,光束越弱且越发散。图4A为前方行驶车辆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较远时,后方行驶车辆的远光灯灯光401照射到光传感器阵列202上的示意图,此时,1号到6号光传感器均检测到光强,且各个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强值较弱,1号到6号光传感器的光强值之间的差值较小。图4B为前方行驶车辆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较近时,后方行驶车辆的远光灯灯光401照射到光传感器阵列202上的示意图,此时,1号到6号光传感器均检测到光强,1号到6号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强值较高,同时光传感器阵列中间部位的3号和4号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强明显高于他四个光传感器的光强。
为此,具体实施时,若第一光传感器组和第二光传感器组均检测到后方行驶车辆的灯光,且第一光传感器组和第二光传感器组中垂直排列的多个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强均匀分布,则判断检测到后方行驶车辆的远光灯灯光。
近光灯光束的特点是向前下方照明,距离近光灯越远,光束高度越低。图5A为前方行驶车辆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较远时,后方行驶车辆的近光灯光束501照射到光传感器阵列202上的示意图,此时,光传感器阵列中的1号到4号光传感器均无法探测到光强,5号光传感器探测到的光强微弱,6号光传感器探测到的光强较高。图5B为前方行驶车辆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较近时,后方行驶车辆的近光灯光束501照射到光传感器阵列202上的示意图,此时,1号和2号光传感器无法探测到光强,3号和4号传感器探测到的光强较弱,5号和6号探测到的光强较高。也就是说,后方行驶车辆使用近光灯时,光传感器阵列中仅有部分光传感器能够检测到光强。
为此,具体实施时,若第一光传感器组和第二光传感器组中垂直排列的多个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强分布不均匀,则判断检测到后方行驶车辆的近光灯灯光。例如,第一光传感器组和第二光传感器组中只有排列在下方的部分光传感器检测到光强,则判断检测到后方行驶车辆的近光灯灯光。
本实施例中,前方行驶车辆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确定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
第一种方式、基于光传感器阵列的检测数据确定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
具体实施时,在检测到后方行驶车辆的远光灯灯光时,根据光传感器阵列中垂直排列的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强大小以及不同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强之间的差值,确定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
远光灯灯光的特点是向前方照明,距远光灯源越近,光束越强且越集中,距离远光灯越远,光束越弱且越发散。图4A为前方行驶车辆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较远时,后方行驶车辆的远光灯灯光照射到光传感器阵列上的示意图,此时,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强值较弱,且1号到6号光传感器的光强值之间的差值较小。图4B为前方行驶车辆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较近时,后方行驶车辆的远光灯灯光照射到光传感器阵列上的示意图,此时,1号到6号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强值较高,同时光传感器阵列中间部位的3号和4号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强明显高于他四个光传感器的光强。所以,不同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强之间的差值越大,则前方行驶车辆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越近,光传感器阵列检测到的光强值整体都越高,则前方行驶车辆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越近。基于上述规律,可根据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强值的大小以及不同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强之间的差值,确定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
具体实施时,在检测到后方行驶车辆的近光灯灯光时,根据检测到近光灯灯光的光传感器的数量以及检测到的光强大小,确定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
近光灯光束的特点是向前下方照明,距离近光灯越远,光束高度越低。图5A为前方行驶车辆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较远时,后方行驶车辆的近光灯光束501照射到光传感器阵列202上的示意图,此时,光传感器阵列中的1号到4号光传感器均无法探测到光强,5号光传感器探测到的光强微弱,6号光传感器探测到的光强较高。图5B为前方行驶车辆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较近时,后方行驶车辆的近光灯光束501照射到光传感器阵列202上的示意图,此时,1号和2号光传感器无法探测到光强,3号和4号传感器探测到的光强较弱,5号和6号探测到的光强较高。可见,检测到近光灯灯光的光传感器的数量越多,表明前方行驶车辆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越近,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强越大,表明前方行驶车辆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越近。基于上述规律,可根据检测到近光灯灯光的光传感器的数量以及检测到的光强大小,确定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
由于不同型号的车辆的前照灯角度、光束发散角、亮度等参数均不相同,所以基于光传感器阵列确定距离的方法,仅能确定前后车距的大致范围,或者定性的确定出前后车距是远还是近,即给出远近等级。例如,图4A的情况下,确定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为远距离;图4B的情况下,确定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为中距离;图5A的情况下,确定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为中距离;图5B的情况下,确定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为近距离。
具体实施时,可作以下设定: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为远距离或中距离时,说明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大于第一门限;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为近距离时,说明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小于第一门限。
第二种方式、基于测距装置确定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
具体实施时,在需要确定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时,开启车辆尾部的测距装置,获取测距装置的检测数据,根据测距装置的检测数据确定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测距装置可以是雷达或激光测距仪。通过使用车辆尾部的测距装置,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实际应用中,由于测距装置的功耗远高于光传感器阵列,因此,仅在需要确定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时,才启动测距装置进行测量,一旦获取到准确的距离值后,立即关闭测距装置。
实际应用中,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工况,本实施例的方法还提供了各种工况下控制后向近光灯的方法,以实现更加智能化的车灯控制方法,提高行车安全。
第一种方式、在后向近光灯开启的情况下,若第一光传感器组和第二光传感器组的检测数据不同,则保持后向近光灯开启。
例如,当车辆在弯道上行驶时,前方行驶车辆的行驶方向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行驶方向成一定夹角,导致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照射到第一光传感器组和第二光传感器组的光强不同,甚至其中一个光传感器组检测不到光强,这种情况下,表示后方行驶车辆并未离开,前方行驶车辆需要保持后向灯的开启。或者,当前后两辆车同向行驶在不同车道内时,也可能会导致第一光传感器组和第二光传感器组检测到的光强不相同,此时,表示后方行驶车辆并未离开,前方行驶车辆需要保持后向灯的开启。
具体实施时,当第一光传感器组和第二光传感器组的检测数据不同时,前方行驶车辆还可以通过雷达或激光测距仪等测距装置,来测量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在确定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在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之间后,保持后向近光灯开启。
第二种方式、在后向近光灯开启的情况下,若第一光传感器组和第二光传感器组先后检测不到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则关闭后向近光灯。
此方式是针对后方行驶车辆转弯离开或前方车辆转弯离开的情况设定的。例如,当后方行驶车辆转弯时,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的照射范围会发生偏移,第一光传感器组和第二光传感器组中的一个传感器组会先检测不到光强,随后,另一个传感器组也会检测不到光强,此时,表明后方行驶车辆已经转弯离开,前方行驶车辆可关闭后向近光灯。
具体实施时,当第一光传感器组和第二光传感器组先后检测不到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时,前方行驶车辆还可以通过雷达或激光测距仪等测距装置,来测量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在确定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在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之间后,保持后向近光灯开启。
第三种方式、在后向近光灯开启的情况下,第一光传感器组和第二光传感器组同时检测不到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则保持后向近光灯开启。
例如,当后方行驶车辆从远处驶入前方行驶车辆的光传感器阵列的探测距离内时,前方行驶车辆的光传感器阵列检测到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后,开启后向近光灯,为后方行驶车辆照亮一段区域。随后,后方行驶车辆也会检测到前方行驶车辆,并将远光灯切换为近光灯,此时,如果前后车辆间的距离大于近光灯的作用范围,会导致前方行驶车辆尾部的第一光传感器组和第二光传感器组同时检测不到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在这种情况下,表明后方行驶车辆已经将远光灯切换为近光灯,后方行驶车辆没有离开,前方行驶车辆保持后向近光灯开启,为后方行驶车辆提供照明。
具体实施时,当第一光传感器组和第二光传感器组同时检测不到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时,前方行驶车辆还可以通过雷达或激光测距仪等测距装置,来测量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在确定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在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之间后,保持后向近光灯开启。
第四种方式、在后向近光灯开启的情况下,若光传感器阵列中的检测数据发生波动,则保持后向近光灯开启。
例如,当车辆在起伏路面行驶时,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照射到光传感器阵列上的位置会上下移动,由于前照灯灯光的不均匀性,导致光传感器阵列中输出光强最大值的光传感器的位置会上下移动,或者,光传感器阵列中部分光传感器检测不到光强,甚至偶尔会出现所有光传感器都检测不到光强的现象。因此,若光传感器阵列中的检测数据发生如下波动:输出光强最大值的光传感器的位置上下移动,或者,部分或全部光传感器偶尔检测不到光强,则表明后方行驶车辆和/或前方行驶车辆行驶在起伏路面上,前方行驶车辆保持后向近光灯开启。
具体实施时,当光传感器阵列中的检测数据发生波动时,前方行驶车辆还可以通过雷达或激光测距仪等测距装置,来测量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在确定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在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之间后,保持后向近光灯开启。
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的车灯控制方法会基于多个检测周期的分析结果,综合判断如何控制后向近光灯,以避免单次检测数据错误导致的误判。例如,若根据多个检测周期的检测数据得到的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均大于第一门限,则确定开启后向近光灯或保持后向近光灯开启。
在执行步骤S201之前,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检测车辆周围的环境光强,确定车辆周围的环境光强低于光强阈值后,才启动光传感器阵列,执行步骤S201;若车辆周围的环境光强低于光强阈值,则关闭光传感器阵列。这样,可防止在日间行车时,光传感器阵列持续工作。
如图6所示,基于与上述车灯控制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灯控制装置60,包括:数据获取模块601、检测模块602和控制模块603。
数据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车辆尾部设置的光传感器阵列的检测数据;
检测模块602,用于若根据光传感器阵列的检测数据,判断检测到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则确定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
控制模块603,用于根据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控制车辆尾部设置的后向近光灯。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603具体用于:在后向近光灯未开启的情况下,若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大于第一门限,则开启后向近光灯;或者,在后向近光灯开启的情况下,若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大于第一门限,则保持后向近光灯开启。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603具体用于:在后向近光灯开启的情况下,若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则关闭后向近光灯。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车灯控制装置60还包括测距模块,用于在后向近光灯开启的情况下,若根据光传感器阵列的检测数据,判断未检测到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则开启车辆尾部的测距装置,获取测距装置的检测数据,根据测距装置的检测数据确定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若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大于第二门限,则关闭后向近光灯。
进一步地,光传感器阵列包括设置于车辆尾部两侧的第一光传感器组以及第二光传感器组,第一光传感器组和第二光传感器组分别包括垂直排列的多个光传感器。
进一步地,检测模块602具体用于:若光传感器阵列中的至少部分光传感器检测到光强,则根据第一光传感器组和第二光传感器组中垂直排列的光传感器中,检测到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的光传感器在所在传感器组中的位置以及检测到的光强大小,判断检测到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是远光灯还是近光灯。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603还用于:在后向近光灯开启的情况下,若第一光传感器组和第二光传感器组的检测数据不同,则保持后向近光灯开启。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603还用于:若第一光传感器组和第二光传感器组先后检测不到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则关闭后向近光灯。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603还用于:在后向近光灯开启的情况下,若光传感器阵列中的检测数据发生波动,则保持后向近光灯开启。
进一步地,检测模块602具体用于:在检测到后方行驶车辆的远光灯灯光时,根据至少一个光传感器组中垂直排列的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强大小以及不同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强之间的差值,确定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在检测到后方行驶车辆的近光灯灯光时,根据检测到近光灯灯光的光传感器的数量以及检测到的光强大小,确定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
进一步地,检测模块602具体用于:开启车辆尾部的测距装置,获取测距装置的检测数据,根据测距装置的检测数据确定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
本发明实施例提的车灯控制装置与上述车灯控制方法采用了相同的发明构思,能够取得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与上述车灯控制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灯控制装置,如图7所示,该车灯控制装置70可以包括处理器701和存储器702。
存储器702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并向处理器提供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车灯控制方法的程序。
处理器701可以是CPU(中央处埋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处理器通过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指令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车灯控制方法。
基于与上述灯控制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灯控制系统,如图2C所示,包括:后向近光灯、光传感器阵列和车灯控制装置。
如图2B所示,后向近光灯和光传感器阵列设置在车辆尾部。光传感器阵列用于检测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具体实施时,光传感器阵列包括设置于车辆尾部两侧的第一光传感器组以及第二光传感器组,第一光传感器组和第二光传感器组分别包括垂直排列的多个光传感器。通过两侧的第一光传感器组和第二光传感器组可提高对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的检测精度。
本实施例中,后向近光灯的构造与前照灯系统中的近光灯相似,后向近光灯可照亮车辆后方一定范围的区域,一般照射距离约有30-40米左右。
当车辆在夜间或暗处行驶时,车辆的光传感器阵列实时检测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车灯控制装置获取光传感器阵列的检测数据,若根据光传感器阵列的检测数据,判断检测到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则确定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根据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控制后向近光灯。具体的,车灯控制装置执行的车灯控制方法可参考方法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车灯控制装置所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车灯控制方法的程序。
上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数据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性存储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磁光盘(MO)等)、光学存储器(例如CD、DVD、BD、HVD等)、以及半导体存储器(例如ROM、EPROM、EEPROM、非易失性存储器(NAND FLASH)、固态硬盘(SSD))等。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但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车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车辆尾部设置的光传感器阵列的检测数据;
若根据所述光传感器阵列的检测数据,判断检测到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则确定与所述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
根据与所述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控制所述车辆尾部设置的后向近光灯;
所述根据与所述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控制车辆尾部设置的后向近光灯,包括:
在所述后向近光灯未开启的情况下,若与所述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大于第一门限,则开启所述后向近光灯;
在所述后向近光灯开启的情况下,若与所述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则保持所述后向近光灯开启;以及
在所述后向近光灯开启的情况下,若与所述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则关闭所述后向近光灯;
其中,所述第一门限是根据所述后方行驶车辆的近光灯的作用距离确定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后向近光灯开启的情况下,若根据所述光传感器阵列的检测数据,判断未检测到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则开启所述车辆尾部的测距装置,获取所述测距装置的检测数据,根据所述测距装置的检测数据确定与所述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若与所述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大于第二门限,则关闭所述后向近光灯。
3.如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感器阵列包括设置于车辆尾部两侧的第一光传感器组以及第二光传感器组,所述第一光传感器组和所述第二光传感器组分别包括垂直排列的多个光传感器;
所述根据所述光传感器阵列的检测数据,判断检测到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包括:
若所述光传感器阵列中的至少部分光传感器检测到光强,则根据所述第一光传感器组和所述第二光传感器组中垂直排列的光传感器中,检测到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的光传感器在所在传感器组中的位置以及检测到的光强大小,判断检测到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是远光灯还是近光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后向近光灯开启的情况下,若所述第一光传感器组和所述第二光传感器组的检测数据不同,则保持所述后向近光灯开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光传感器组和所述第二光传感器组先后检测不到所述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则关闭所述后向近光灯。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后向近光灯开启的情况下,若所述光传感器阵列中的检测数据发生波动,则保持所述后向近光灯开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感器阵列包括设置于车辆尾部两侧的第一光传感器组以及第二光传感器组,所述第一光传感器组和所述第二光传感器组分别包括垂直排列的多个光传感器;
所述确定与所述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后方行驶车辆的远光灯灯光时,根据至少一个光传感器组中垂直排列的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强大小以及不同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强之间的差值,确定与所述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
在检测到后方行驶车辆的近光灯灯光时,根据检测到近光灯灯光的光传感器的数量以及检测到的光强大小,确定与所述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
或,所述确定与所述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包括:
开启所述车辆尾部的测距装置,获取所述测距装置的检测数据,根据所述测距装置的检测数据确定与所述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
8.一种车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尾部设置的光传感器阵列的检测数据;
检测模块,用于若根据所述光传感器阵列的检测数据,判断检测到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则确定与所述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与所述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控制所述车辆尾部设置的后向近光灯;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在后向近光灯未开启的情况下,若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大于第一门限,则开启后向近光灯;在后向近光灯开启的情况下,若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大于第一门限,则保持后向近光灯开启;在后向近光灯开启的情况下,若与后方行驶车辆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则关闭后向近光灯;其中,所述第一门限是根据所述后方行驶车辆的近光灯的作用距离确定的。
9.一种车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车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向近光灯、光传感器阵列和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灯控制装置;
所述后向近光灯和所述光传感器阵列设置在车辆尾部;
所述光传感器阵列用于检测后方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灯光。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811573371.3A 2018-12-21 2018-12-21 车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95153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73371.3A CN109515306B (zh) 2018-12-21 2018-12-21 车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73371.3A CN109515306B (zh) 2018-12-21 2018-12-21 车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15306A CN109515306A (zh) 2019-03-26
CN109515306B true CN109515306B (zh) 2020-09-25

Family

ID=65795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73371.3A Active CN109515306B (zh) 2018-12-21 2018-12-21 车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153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2747B (zh) * 2020-12-28 2022-07-15 芜湖雄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前照灯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5042703B (zh) * 2022-08-16 2022-11-01 四川护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安全行驶提醒灯光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50C (zh) * 1996-08-13 2001-07-04 李振东 一种防夜间会车眩目的侧灯
CN105196911B (zh) * 2015-08-31 2017-10-24 陈觉明 一种会车远近光灯自动控制装置
US9956903B2 (en) * 2015-10-19 2018-05-0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rear illumination system
DE102017203893A1 (de) * 2017-03-09 2018-09-13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Beleuchtungsmodul zur Generierung einer Symbolik
CN107891802B (zh) * 2017-10-31 2020-08-14 平潭诚信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gps导航装置的汽车辅助照明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15306A (zh) 2019-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25092B2 (en) Headlamp control device and vehicle headlamp having headlamp control device
US7920250B2 (en) System for the detection by a motor vehicle of a phenomenon that interferes with visibility
EP2537709B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light distribution control method
RU2475382C2 (ru)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системой фар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и система фар для него
US889230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head lamp of vehicle
CN105593061B (zh) 用于在快车道上控制外部车灯的系统和方法
CN105377629A (zh) 车辆用前照灯的配光控制方法及配光控制装置
US20110006685A1 (en) Lighting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lamp
JP5951195B2 (ja) 車両のランプ制御装置
CN109311416B (zh) 具有自适应远光控制的成像系统
US8757853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vehicle headlamp
JPH0769125A (ja) 車両用前照灯装置
CN101934757A (zh) 车辆用前照灯装置
EP2399777A2 (en) Control device, vehicle headlamp, and vehicle headlamp system
JP2012240530A (ja) 画像処理装置
CN109515306B (zh) 车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KR20130052425A (ko) 헤드램프 시스템
CN115135532A (zh) 车辆用灯具
CN115320489A (zh) 一种夜间车辆行驶灯光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JP2012196999A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及び方法
US11325526B2 (en) Headlamp control device
CN114245536A (zh) 用于控制本车辆的外部照明车灯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设备
JP7378673B2 (ja) 前照灯制御装置、前照灯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前照灯制御方法
WO2024042667A1 (ja) 車両用配光制御装置、及び、車両用配光制御方法
WO2023135774A1 (ja) 配光制御装置、前照灯装置、および、配光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