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15222A - 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15222A
CN109515222A CN201811275599.4A CN201811275599A CN109515222A CN 109515222 A CN109515222 A CN 109515222A CN 201811275599 A CN201811275599 A CN 201811275599A CN 109515222 A CN109515222 A CN 1095152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e
discharge
mode
signal
discharge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7559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虹
刘立志
蒋荣勋
魏跃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7559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1522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15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152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涉及高压控制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表征枪头类别的第一信号和表征放电按钮按压状态的第二信号,确定电动汽车当前的充放电模式;当所述充放电模式为V2V放电模式或充电模式时,控制车载双向充电机采集电动汽车的充放电端口的控制导引CP端的检测信号;根据检测信号,确定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是否满足当前的充放电模式;若满足,则控制整车上高压电,若不满足,则将电动汽车的充放电模式在V2V放电模式和充电模式之间切换并返回至控制车载双向充电机采集控制导引CP端的检测信号的步骤。本发明的方案实现了充放电模式的智能跳转,提高了用户操作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压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当前为了满足电动汽车对外供电需求,电动汽车一般具有交流充电功能、V2L(车对负载)放电功能和V2V(车对车)放电功能,但是目前电动汽车的充放电操作并不灵活,一旦用户进行了误操作(如用户意图充电而误按放电按钮),则过程不可逆转,电动汽车无法进行正常的充电,需要用户查明原因重新进行正确操作,这就降低了用户的操作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为电动汽车充放电时,由于用户误操作导致过程不可逆,降低用户操作体验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获取的表征枪头类别的第一信号和表征放电按钮按压状态的第二信号,确定电动汽车当前的充放电模式;其中,所述枪头类别包括:放电枪和充放电枪,所述充放电模式包括:V2L放电模式、V2V放电模式和充电模式;
当所述充放电模式为V2V放电模式或充电模式时,控制车载双向充电机采集所述电动汽车的充放电端口的控制导引CP端的检测信号;
根据所述检测信号,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是否满足当前的充放电模式;若满足,则控制整车上高压电,若不满足,则将所述电动汽车的充放电模式在V2V放电模式和充电模式之间切换并返回至控制车载双向充电机采集控制导引CP端的检测信号的步骤。
其中,根据获取的表征枪头类别的第一信号和表征放电按钮按压状态的第二信号,确定电动汽车的充放电模式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第一信号为表征放电枪的信号,则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为V2L放电模式;
若所述第一信号为表征充放电枪的信号且所述第二信号为表征放电按钮按下的信号,则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为V2V放电模式;
若所述第一信号为表征充放电枪的信号且所述第二信号为表征放电按钮未按下的信号,则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为充电模式。
其中,当所述充放电模式为V2V放电模式或充电模式时,控制车载双向充电机采集控制导引CP端的检测信号的步骤包括:
在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当前为V2V放电模式时,控制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向所述控制导引CP端发送放电CP信号后,采集所述控制导引CP端的第一检测信号;
在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当前为充电模式时,控制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采集所述控制导引CP端的第二检测信号。
其中,根据所述检测信号,确定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是否满足当前的充放电模式的步骤包括:
若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为第一预设电压,则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满足当前的V2V放电模式;否则,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不满足当前的V2V放电模式;
若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为第二预设电压,则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满足充电模式,否则,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不满足当前的充电模式。
其中,根据获取的表征枪头类别的第一信号和表征放电按钮按压状态的第二信号,确定电动汽车的充放电模式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为V2L放电模式后,若接收到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发送的第二信号为表征放电按钮按下的信号,则控制整车上高压电,并发送向外部负载供电的控制信号至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
其中,控制整车上高压电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电动汽车始终处于当前的充放电模式,直至高压下电。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充放电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表征枪头类别的第一信号和表征放电按钮按压状态的第二信号,确定电动汽车当前的充放电模式;其中,所述枪头类别包括:放电枪和充放电枪,所述充放电模式包括:V2L放电模式、V2V放电模式和充电模式;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充放电模式为V2V放电模式或充电模式时,控制车载双向充电机采集所述电动汽车的充放电端口的控制导引CP端的检测信号;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信号,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是否满足当前的充放电模式;若满足,则控制整车上高压电,若不满足,则将所述电动汽车的充放电模式在V2V放电模式和充电模式之间切换并返回至控制车载双向充电机采集控制导引CP端的检测信号的步骤。
其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信号为表征放电枪的信号,则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为V2L放电模式;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信号为表征充放电枪的信号且所述第二信号为表征放电按钮按下的信号,则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为V2V放电模式;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信号为表征充放电枪的信号且所述第二信号为表征放电按钮未按下的信号,则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为充电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控制子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当前为V2V放电模式时,控制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向所述控制导引CP端发送放电CP信号后,采集所述控制导引CP端的第一检测信号;
第二控制子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当前为充电模式时,控制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采集所述控制导引CP端的第二检测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为第一预设电压,则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满足当前的V2V放电模式;否则,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不满足当前的V2V放电模式;
第五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为第二预设电压,则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满足充电模式,否则,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不满足当前的充电模式。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当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为V2L放电模式后,若接收到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发送的第二信号为表征放电按钮按下的信号,则控制整车上高压电,并发送向外部负载供电的控制信号至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动汽车始终处于当前的充放电模式,直至高压下电。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充放电控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充放电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充放电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充放电控制方法通过对插入电动汽车的枪头类别和放电按钮的按压状态的判断,实现了对用户当前的充放电意图的初步判断;通过对采集的控制导引CP端的检测信号的判断,实现了对插入电动汽车的枪头与外部设备连接状态的判断;当初步判断的结果和枪头与外部设备连接状态的判断的结果不一致,如初步判断结果为V2V放电模式,枪头与外部的充电桩连接或未与外部设备连接,则将当前初步判断的结果切换至充电模式,从而避免了用户误操作导致充放电过程不可逆,无法实现充放电,最终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充放电控制方法的基本步骤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充放电控制装置的基本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充放电控制方法的一种应用架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301-电池管理系统,302-车载双向充电机,303-充放电端口,304-动力电池,305-CAN总线,306-硬线,307-高压充电线束,308-高压放电线束,309-仪表,310-放电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中用户在为电动汽车进行充放电时,由于用户误操作,导致充放电过程不可逆,无法进行正常充放电的问题,提供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实现了根据枪头类别和放电按钮的按压状态以及电动汽车通过枪头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实现对用户意图充放电意图的判断,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体验感受。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充放电控制方法的一种应用架构的示意图。包括:电池管理系统301、分别通过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简称:CAN)总线305和硬线306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301连接的车载双向充电机302,分别通过硬线306、高压充电线束307和高压放电线束308与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302连接的充放电端口303;通过硬线306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301连接的动力电池304;通过CAN总线305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301连接的仪表309;以及,通过硬线306与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302连接的放电按钮310。其中,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302还通过高压充电线束307和高压放电线束308与所述动力电池304连接;通过CAN总线与所述仪表309连接。
具体的,所述电池管理系统301通过所述CAN总线305与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302传输表征枪头类别的第一信号、表征放电按钮按压状态的第二信号和控制导引CP端的检测信号,以及所述电池管理系统301根据上述信号确定的充放电模式和充放电控制指令;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302通过所述硬线306向所述电池管理系统301发送唤醒信号;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302通过所述硬线306采集所述充放电端口303的控制导引CP端的检测信号和连接确认CC端的电阻信号,其中,不同的电阻信号对应不同的枪头类别;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302通过与所述充放电端口303连接的所述高压放电线束308为外部设备放电,通过与所述充放电端口303连接的所述高压充电线束307实现外部供电设备为所述电动汽车供电。
另外,所述电池管理系统301通过与所述动力电池304连接的硬线306实现了所述动力电池304的当前参数的传输以及控制命令的传输;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302通过与所述动力电池304连接的高压充电线束307和高压放电线束308实现对所述动力电池304的充放电;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302和所述电池管理系统301分别通过与所述仪表309连接的CAN总线305向所述仪表309上报故障及状态信息,从而提醒用户。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架构为实现本实施例的充放电控制方法的一种架构示意图,当然,实现充放电控制方法的架构还可以是其他形式,如完全由车载双向充电机302实现所述充放电控制方法,即:架构中不包含电池管理系统301。另外,图3中的箭头为信号的传输方向。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1,根据获取的表征枪头类别的第一信号和表征放电按钮按压状态的第二信号,确定电动汽车当前的充放电模式;其中,所述枪头类别包括:放电枪和充放电枪,所述充放电模式包括:V2L放电模式、V2V放电模式和充电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枪头插入电动汽车的充放电端口303后,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302通过与所述充放电端口303连接的硬线306采集所述充放电端口303的连接确认CC端的信号,并判断所述连接确认CC端的信号是否在合理范围内,若在,则通过硬线306向所述电池管理系统301发送唤醒信号,一般的,所述连接确认CC端的信号为一电阻值;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302根据所述电阻值确定当前插入所述充放电端口303的枪头类别,同时,若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302接收到表征放电按钮310按下的信号后,则通过所述CAN总线305发送表征枪头类别的第一信号和表征按点按钮按下的第二信号至所述电池管理系统301,由所述电池管理系统301初步判断所述电动汽车当前的充放电模式。其中,为了确保充放电过程的安全性,所述电池管理系统301接收到所述唤醒信号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301还会接收所述电动汽车的其他控制器发送的信息,在其他控制器无故障且车身部件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301才会判断所述电动汽车当前的充放电模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用于充电的枪头和用于V2V放电的枪头为同一枪头,当所述电阻值为100Ω、220Ω、680Ω或1.5KΩ时,确定所述枪头类别为充放电枪头;当所述电阻值为预设电阻值,如2KΩ时,确定所述枪头类别为放电枪头。其中,在本实施例中,采集的所述电阻值允许有一定的误差,比如±10Ω的误差。
步骤12,当所述充放电模式为V2V放电模式或充电模式时,控制车载双向充电机302采集所述电动汽车的充放电端口的控制导引CP端的检测信号。
在上述步骤11中,所述电池管理系统301确定所述电动汽车的当前充放电模式之后,会根据当前确定的充放电模式向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302发送相应的控制命令,从而控制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302采集所述充放电端口303的控制导引CP端的检测信号。
步骤13,根据所述检测信号,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是否满足当前的充放电模式;若满足,则控制整车上高压电,若不满足,则将所述电动汽车的充放电模式在V2V放电模式和充电模式之间切换并返回至控制车载双向充电机采集控制导引CP端的检测信号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电动汽车通过所述枪头与外部设备连接后,所述电动汽车的控制导引CP端与外部设备的控制导引CP端形成通路,从而实现了通过采集所述控制导引CP端的检测信号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在初步确定所述电动汽车的当前充放电模式后,通过采集的控制导引CP端的检测信号确定与所述电动汽车连接的外部设备的类型,以及所述电动汽车与所述外部设备的连通状态,从而最终确定所述电动汽车的当前充放电模式,避免由于用户误操作(如:用户意图为电动汽车充电而误按放电按钮)导致充放电模式判断错误而无法正常充放电。其中,所述外部设备的类型包括供电设备或负载,其中所述供电设备可以为充电桩,所述负载可以为亏电车辆。
具体的,步骤11,根据获取的表征枪头类别的第一信号和表征放电按钮按压状态的第二信号,确定电动汽车的充放电模式,包括:
若所述第一信号为表征放电枪的信号,则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为V2L放电模式;若所述第一信号为表征充放电枪的信号且所述第二信号为表征放电按钮按下的信号,则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为V2V放电模式;若所述第一信号为表征充放电枪的信号且所述第二信号为表征放电按钮未按下的信号,则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为充电模式。
如上所述,为所述电动汽车充电的枪头和所述电动汽车为其他车辆充电的插头为同一插头,因此,所述电池管理系统301需根据所述放电按钮310的按压状态初步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当前具体为充电模式还是V2V放电模式,即:当所述放电按钮310按下,初步判断所述电动汽车为V2V放电模式;当所述放电按钮310未按下,初步判断所述电动汽车为充电模式。
具体的,步骤12,当所述充放电模式为V2V放电模式或充电模式时,控制车载双向充电机采集控制导引CP端的检测信号的步骤包括:
一方面,在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当前为V2V放电模式时,控制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向所述控制导引CP端发送放电CP信号后,采集所述控制导引CP端的第一检测信号。
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电动汽车为V2V放电模式时,所述电动汽车在充放电过程中起到了充电桩的作用,因此,需要所述电动汽车通过其控制导引CP端发送放电CP信号至外部车辆,并在发送信号后,采集所述控制导引CP端的第一检测信号。优选的,所述电动汽车发送的放电CP信号为+12V。
另一方面,在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当前为充电模式时,控制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采集所述控制导引CP端的第二检测信号。
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电动汽车当前为充电模式时,若所述电动汽车的控制导引CP端与外部供电设备的控制导引CP端连通,则外部供电设备会发送一信号,所述电动汽车的车载双向充电机302只需直接采集所述电动汽车的控制导引CP端的第二检测信号。
具体的,步骤13根据所述检测信号,确定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是否满足当前的充放电模式,包括:
一方面,若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为第一预设电压,则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满足当前的V2V放电模式;否则,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不满足当前的V2V放电模式。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电压为+9V电压。当所述电动汽车的控制导引CP端与外部设备的控制导引CP端连通后,由于两个所述控制导引CP端之间的线路上设置有电子元件,电子元件的分压使得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302发出的+12V电压降低至+9V。因此,当接收到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电压为+9V电压时,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满足V2V放电模式,控制整车上高压电;当接收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不是+9V,如为+12V时,两个所述控制导引CP端之间未形成通路,两个所述控制导引CP端之间的电子元件未分压,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不满足V2V放电模式,自动将当前确定的V2V放电模式切换至充电模式,并返回至控制车载双向充电机采集所述电动汽车的充放电端口的控制导引CP端的检测信号。
另一方面,若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为第二预设电压,则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满足充电模式,否则,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不满足当前的充电模式。
优选的,所述第二预设电压为+9V。同样的,当所述电动汽车的控制导引CP端与外部设备的控制导引CP端连通,两个所述控制导引CP端之间的电子元件分压,使得所述外部设备的控制导引CP端输出的+12V电压降低至+9V。因此,当接收到所述第二检测信号的电压为+9V时,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满足充电模式,控制整车上高压电;当接收到所述第二检测信号的电压不是+9V,如为0V时,确定两个所述控制导引CP端之间未形成通路,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不满足充电模式,自动将当前确定的V2V放电模式切换至充电模式,并返回至控制车载双向充电机采集所述电动汽车的充放电端口的控制导引CP端的检测信号。
进一步的,在步骤11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为V2L放电模式后,若接收到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发送的第二信号为表征放电按钮按下的信号,则控制整车上高压电,并发送向外部负载供电的控制信号至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为V2L放电模式后,仅需在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302接收到所述放电按钮310发送的放电按钮按下的信号后,控制所述动力电池304为负载充电;若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302未接收到所述放电按钮310发送的放电按钮按下的信号,则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302始终处于等待状态,并实时采集所述充放电端口303的连接确认CC端的信号。
进一步的,在步骤13中,控制整车上高压电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电动汽车始终处于当前的充放电模式,直至高压下电。
本步骤中,在整车上高压电后,将所述电动汽车的充放电模式锁定为当前的充放电模式,有效地避免了在充放电过程中由于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302采集的连接确认CC端的电阻值的跳变而造成工作模式的误判断,使得所述电池管理系统301错误切换所述电动汽车的充放电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在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当前为充电模式或V2V放电模式后,通过采集的所述充放电端口303的控制导引CP端的检测信号,进一步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当前为充电模式还是V2V放电模式,若所述检测信号与初步判断的充放电模式不一致,则切换至另一模式,即:若当前的充放电模式为充电模式,而所述检测信号并非充电模式下,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连通时的检测信号,则将所述电动汽车的充放电模式切换至V2V放电模式;避免了由于用户误操作而使电动汽车无法正常进行充放电,实现了智能识别用户意图,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操作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获取的表征枪头类别的第一信号和表征放电按钮按压状态的第二信号,确定电动汽车当前的充放电模式;其中,所述枪头类别包括:放电枪和充放电枪,所述充放电模式包括:V2L放电模式、V2V放电模式和充电模式;当所述充放电模式为V2V放电模式或充电模式时,控制车载双向充电机采集所述电动汽车的充放电端口的控制导引CP端的检测信号;根据所述检测信号,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是否满足当前的充放电模式;若满足,则控制整车上高压电,若不满足,则将所述电动汽车的充放电模式在V2V放电模式和充电模式之间切换并返回至控制车载双向充电机采集控制导引CP端的检测信号的步骤。
可选地,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实现以下步骤:
若所述第一信号为表征放电枪的信号,则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为V2L放电模式;若所述第一信号为表征充放电枪的信号且所述第二信号为表征放电按钮按下的信号,则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为V2V放电模式;若所述第一信号为表征充放电枪的信号且所述第二信号为表征放电按钮未按下的信号,则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为充电模式。
可选地,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实现以下步骤:
在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当前为V2V放电模式时,控制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向所述控制导引CP端发送放电CP信号后,采集所述控制导引CP端的第一检测信号;在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当前为充电模式时,控制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采集所述控制导引CP端的第二检测信号。
可选地,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实现以下步骤:
若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为第一预设电压,则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满足当前的V2V放电模式;否则,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不满足当前的V2V放电模式;若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为第二预设电压,则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满足充电模式,否则,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不满足当前的充电模式。
可选地,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实现以下步骤:
当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为V2L放电模式后,若接收到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发送的第二信号为表征放电按钮按下的信号,则控制整车上高压电,并发送向外部负载供电的控制信号至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
可选地,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实现以下步骤:
控制所述电动汽车始终处于当前的充放电模式,直至高压下电。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放电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21,用于根据获取的表征枪头类别的第一信号和表征放电按钮按压状态的第二信号,确定电动汽车当前的充放电模式;其中,所述枪头类别包括:放电枪和充放电枪,所述充放电模式包括:V2L放电模式、V2V放电模式和充电模式;
第一控制模块22,用于当所述充放电模式为V2V放电模式或充电模式时,控制车载双向充电机采集所述电动汽车的充放电端口的控制导引CP端的检测信号;
第二确定模块23,用于根据所述检测信号,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是否满足当前的充放电模式;若满足,则控制整车上高压电,若不满足,则将所述电动汽车的充放电模式在V2V放电模式和充电模式之间切换并返回至控制车载双向充电机采集控制导引CP端的检测信号的步骤。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充放电控制装置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21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信号为表征放电枪的信号,则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为V2L放电模式;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信号为表征充放电枪的信号且所述第二信号为表征放电按钮按下的信号,则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为V2V放电模式;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信号为表征充放电枪的信号且所述第二信号为表征放电按钮未按下的信号,则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为充电模式。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充放电控制装置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22包括:
第一控制子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当前为V2V放电模式时,控制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向所述控制导引CP端发送放电CP信号后,采集所述控制导引CP端的第一检测信号;
第二控制子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当前为充电模式时,控制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采集所述控制导引CP端的第二检测信号。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充放电控制装置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23包括:
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为第一预设电压,则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满足当前的V2V放电模式;否则,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不满足当前的V2V放电模式;
第五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为第二预设电压,则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满足充电模式,否则,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不满足当前的充电模式。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充放电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当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为V2L放电模式后,若接收到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发送的第二信号为表征放电按钮按下的信号,则控制整车上高压电,并发送向外部负载供电的控制信号至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充放电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动汽车始终处于当前的充放电模式,直至高压下电。
本发明实施例的充放电控制装置,在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当前为充电模式或V2V放电模式时,实现了根据控制导引CP端的检测信号识别用户的充放电意图,使电动汽车在充放电模式下智能跳转,减少了用户误操作带来的模式判断错误,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操作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充放电控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充放电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获取的表征枪头类别的第一信号和表征放电按钮按压状态的第二信号,确定电动汽车当前的充放电模式;其中,所述枪头类别包括:放电枪和充放电枪,所述充放电模式包括:V2L放电模式、V2V放电模式和充电模式;
当所述充放电模式为V2V放电模式或充电模式时,控制车载双向充电机采集所述电动汽车的充放电端口的控制导引CP端的检测信号;
根据所述检测信号,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是否满足当前的充放电模式;若满足,则控制整车上高压电,若不满足,则将所述电动汽车的充放电模式在V2V放电模式和充电模式之间切换并返回至控制车载双向充电机采集控制导引CP端的检测信号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获取的表征枪头类别的第一信号和表征放电按钮按压状态的第二信号,确定电动汽车的充放电模式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第一信号为表征放电枪的信号,则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为V2L放电模式;
若所述第一信号为表征充放电枪的信号且所述第二信号为表征放电按钮按下的信号,则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为V2V放电模式;
若所述第一信号为表征充放电枪的信号且所述第二信号为表征放电按钮未按下的信号,则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为充电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充放电模式为V2V放电模式或充电模式时,控制车载双向充电机采集控制导引CP端的检测信号的步骤包括:
在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当前为V2V放电模式时,控制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向所述控制导引CP端发送放电CP信号后,采集所述控制导引CP端的第一检测信号;
在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当前为充电模式时,控制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采集所述控制导引CP端的第二检测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检测信号,确定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是否满足当前的充放电模式的步骤包括:
若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为第一预设电压,则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满足当前的V2V放电模式;否则,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不满足当前的V2V放电模式;
若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为第二预设电压,则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满足充电模式,否则,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不满足当前的充电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获取的表征枪头类别的第一信号和表征放电按钮按压状态的第二信号,确定电动汽车的充放电模式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为V2L放电模式后,若接收到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发送的第二信号为表征放电按钮按下的信号,则控制整车上高压电,并发送向外部负载供电的控制信号至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整车上高压电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电动汽车始终处于当前的充放电模式,直至高压下电。
7.一种充放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表征枪头类别的第一信号和表征放电按钮按压状态的第二信号,确定电动汽车当前的充放电模式;其中,所述枪头类别包括:放电枪和充放电枪,所述充放电模式包括:V2L放电模式、V2V放电模式和充电模式;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充放电模式为V2V放电模式或充电模式时,控制车载双向充电机采集所述电动汽车的充放电端口的控制导引CP端的检测信号;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信号,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是否满足当前的充放电模式;若满足,则控制整车上高压电,若不满足,则将所述电动汽车的充放电模式在V2V放电模式和充电模式之间切换并返回至控制车载双向充电机采集控制导引CP端的检测信号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放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信号为表征放电枪的信号,则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为V2L放电模式;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信号为表征充放电枪的信号且所述第二信号为表征放电按钮按下的信号,则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为V2V放电模式;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信号为表征充放电枪的信号且所述第二信号为表征放电按钮未按下的信号,则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为充电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放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控制子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当前为V2V放电模式时,控制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向所述控制导引CP端发送放电CP信号后,采集所述控制导引CP端的第一检测信号;
第二控制子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当前为充电模式时,控制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采集所述控制导引CP端的第二检测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放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为第一预设电压,则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满足当前的V2V放电模式;否则,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不满足当前的V2V放电模式;
第五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为第二预设电压,则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满足充电模式,否则,确定所述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不满足当前的充电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放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当确定所述充放电模式为V2L放电模式后,若接收到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发送的第二信号为表征放电按钮按下的信号,则控制整车上高压电,并发送向外部负载供电的控制信号至所述车载双向充电机。
12.根据权利要求7或11所述的充放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动汽车始终处于当前的充放电模式,直至高压下电。
13.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12任一项所述的充放电控制装置。
14.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放电控制方法的步骤。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放电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811275599.4A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Pending CN1095152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5599.4A CN109515222A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5599.4A CN109515222A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15222A true CN109515222A (zh) 2019-03-26

Family

ID=65773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75599.4A Pending CN109515222A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1522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3766A (zh) * 2019-05-05 2019-08-09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车辆的充放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254282A (zh) * 2019-06-26 2019-09-20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555380A (zh) * 2020-04-16 2020-08-18 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逆变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78303A1 (fr) * 2011-07-21 2013-01-25 St Microelectronics Sa Circuit d'interface pour charger une batterie de propulsion de vehicule electrique ou hybride a partir d'une autre batterie
CN106985671A (zh) * 2017-05-31 2017-07-28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双向充电机、车载双向供电方法及装置
JP2017153255A (ja) * 2016-02-25 2017-08-31 株式会社Subaru 車両用電源装置
CN107757401A (zh) * 2017-09-25 2018-03-06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双向充电机工作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07791872A (zh) * 2017-10-27 2018-03-13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充电机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车辆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78303A1 (fr) * 2011-07-21 2013-01-25 St Microelectronics Sa Circuit d'interface pour charger une batterie de propulsion de vehicule electrique ou hybride a partir d'une autre batterie
JP2017153255A (ja) * 2016-02-25 2017-08-31 株式会社Subaru 車両用電源装置
CN106985671A (zh) * 2017-05-31 2017-07-28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双向充电机、车载双向供电方法及装置
CN107757401A (zh) * 2017-09-25 2018-03-06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双向充电机工作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07791872A (zh) * 2017-10-27 2018-03-13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充电机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车辆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3766A (zh) * 2019-05-05 2019-08-09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车辆的充放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254282A (zh) * 2019-06-26 2019-09-20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555380A (zh) * 2020-04-16 2020-08-18 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逆变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1555380B (zh) * 2020-04-16 2023-07-28 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逆变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57401B (zh) 车载双向充电机工作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06515491B (zh) 一种电动汽车车载蓄电池自动充电方法及系统
CN106994910B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之间的电能转换设备及方法
US9358899B2 (en) Method for revitalizing and increasing lithium ion battery capacity
CN107264309B (zh) 一种车辆充放电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
CN102231550B (zh) 一种动力电池主动均衡充放电系统及实现方法
EP2523248B1 (en) Battery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CN108258761A (zh) 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电动汽车
US2012008394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multiple battery packs in a hybrid or electric vehicle
CN106842034A (zh) 估计电动车辆中的电池容量
US1005296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deep discharging of auxiliary battery in association with reprogramming of ECU
JP5334620B2 (ja) 充電装置および充電方法
CN103187771A (zh) 电动汽车及其放电装置
CN107215218A (zh) 用于经由多个充电器对电动车辆充电的设备和方法
CN109515222A (zh) 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03813928A (zh) 电池的处理装置、车辆、电池的处理方法及电池的处理程序
US919085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harging multiple vehicle rechargeable energy storage systems
CN104364116A (zh) 蓄电系统和均衡方法
CN102280918A (zh) 充电控制器和操作该充电控制器的方法
CN109774533A (zh) 电动汽车的充放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06168644B (zh) 手动维护断开器保险丝状态确定系统和方法
CN108909489A (zh)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主控单元ccu、车辆及计算设备
CN109484221A (zh) 电动汽车及电动汽车对外放电方法
CN114696407A (zh) 电力变换装置和电力传送系统
JP2020156119A (ja) 管理装置、及び電源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