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07837B -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07837B
CN109507837B CN201710829171.9A CN201710829171A CN109507837B CN 109507837 B CN109507837 B CN 109507837B CN 201710829171 A CN201710829171 A CN 201710829171A CN 109507837 B CN109507837 B CN 1095078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display
display panels
panels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291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07837A (zh
Inventor
邵喜斌
曲莹莹
高玉杰
孙志华
赵合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2917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0783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5485 priority patent/WO2019052503A1/en
Priority to US16/343,752 priority patent/US20190278118A1/en
Priority to EP18855129.5A priority patent/EP3682294B1/en
Publication of CN1095078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078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078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078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7Arrangement of liquid crystal layers or cells in which the final condition of one light beam is achieved by the addition of the effects of two or more layers or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7Arrangement of liquid crystal layers or cells in which the final condition of one light beam is achieved by the addition of the effects of two or more layers or cells
    • G02F1/13471Arrangement of liquid crystal layers or cells in which the final condition of one light beam is achieved by the addition of the effects of two or more layers or cells in which all the liquid crystal cells or layers remain transparent, e.g. FLC, ECB, DAP, HAN, TN, STN, SBE-LC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02F1/133531Polar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polariser or analyser ax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显示装置包括:叠加设置的n个显示面板,n≥2,且n为整数,n个显示面板中的每个显示面板包括像素结构和与像素结构连接的信号线,n个显示面板中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排布方向相同,且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存在夹角。本发明解决了显示装置的对比度较低,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有助于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本发明用于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液晶显示器(英文: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显示装置广泛应用于显示领域,常见的LCD显示装置有例如液晶电视、液晶电脑等。
LCD显示装置通常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源,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对盒成形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填充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设置在阵列基板远离液晶层的一面上的第一偏光片,以及,设置在彩膜基板远离液晶层的一面上的第二偏光片,背光源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偏光片所在侧。LCD显示装置在工作的过程中,背光源发射出的光线依次经过第一偏光片、阵列基板、液晶层和彩膜基板,从第二偏光片射出,且光线在经过液晶层时,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可以对透过液晶层的光线的光通量进行调节,使LCD显示装置能够显示图像。其中,通过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对光线的调节,可以使LCD显示装置呈现亮态(也即是显示装置显示白色画面的状态)和暗态(也即是显示装置显示黑色画面的状态),LCD显示装置的亮态亮度与暗态亮度的比值称为LCD显示装置的对比度,LCD显示装置的对比度越高,其显示的图像的色彩越丰富,显示效果越好。
但是,实际应用中,LCD显示装置的暗态亮度通常较高,导致LCD显示装置的对比度较低,显示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可以解决LCD显示装置的对比度较低,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叠加设置的n个显示面板,n≥2,且n为整数,所述n个显示面板中的每个显示面板包括像素结构和与所述像素结构连接的信号线,所述n个显示面板中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排布方向相同,且所述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存在夹角。
可选地,所述n个显示面板中的每个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所述n个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与所述n个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具有入光侧和出光侧,所述n个显示面板中除第一显示面板之外的每个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不包括彩色滤光层,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为位于所述显示装置出光侧的显示面板。
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源,所述背光源设置在第二显示面板所在侧,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为位于所述显示装置入光侧的显示面板。
可选地,所述n个显示面板中的每个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所述每个显示面板的第一偏光片设置在所述每个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所在侧,所述每个显示面板的第二偏光片设置在所述每个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所在侧;
其中,所述每个显示面板的第一偏光片的偏振方向与所述每个显示面板的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垂直,任意两个相互接触的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平行。
可选地,第二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偏光片,所述n个显示面板中的每个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偏光片,所述第一偏光片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所在侧,所述每个显示面板的第二偏光片设置在所述每个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所在侧,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为位于所述显示装置入光侧的显示面板;
其中,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第一偏光片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垂直,所述n个显示面板中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平行。
可选地,所述n个显示面板中的每个显示面板包括多条信号线,所述多条信号线相互平行。
可选地,所述n个显示面板为两个显示面板,所述两个显示面板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90度。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形成n个显示面板,所述n个显示面板中的每个显示面板包括像素结构和与所述像素结构连接的信号线;
将所述n个显示面板依次叠加,使所述n个显示面板中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排布方向相同,所述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存在夹角。
可选地,所述形成n个显示面板,包括:
形成n个阵列基板和n个彩膜基板;
将所述n个阵列基板中的一个阵列基板与所述n个彩膜基板中的一个彩膜基板相对设置形成一个显示面板,得到n个显示面板;
所述将所述n个显示面板依次叠加,包括:将所述n个显示面板依次叠加,使所述n个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与所述n个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间隔设置。
可选地,形成n个彩膜基板,包括:形成n个彩膜基板,所述n个彩膜基板中除第一彩膜基板之外的每个彩膜基板不包括彩色滤光层;
所述将所述n个阵列基板中的一个阵列基板与所述n个彩膜基板中的一个彩膜基板相对设置形成一个显示面板,得到n个显示面板,包括:
将第一阵列基板与所述第一彩膜基板相对设置,得到第一显示面板,所述第一阵列基板为所述n个阵列基板中的任一阵列基板;
将n-1个阵列基板中的一个阵列基板与n-1个彩膜基板中的一个彩膜基板相对设置形成一个显示面板,得到n-1个显示面板,所述n-1个阵列基板为所述n个阵列基板除所述第一阵列基板之外的所有阵列基板,所述n-1个彩膜基板为所述n个彩膜基板中除所述第一彩膜基板之外的所有彩膜基板;
所述将所述n个显示面板依次叠加,包括:将所述n个显示面板依次叠加,使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位于所述显示装置出光侧。
可选地,在所述将所述n个显示面板依次叠加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提供背光源;
将所述背光源设置在第二显示面板所在侧,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为位于所述显示装置入光侧的显示面板。
可选地,在所述将所述n个显示面板依次叠加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提供n个第一偏光片和n个第二偏光片;
在所述n个显示面板中的每个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所在侧设置一个所述第一偏光片;
在所述n个显示面板中的每个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所在侧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偏光片,所述每个显示面板的第一偏光片的偏振方向与所述每个显示面板的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垂直;
所述将所述n个显示面板依次叠加,包括:将所述n个显示面板依次叠加,使任意两个相互接触的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平行。
可选地,在所述将所述n个显示面板依次叠加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提供一个第一偏光片和n个第二偏光片;
在第二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所在侧设置所述第一偏光片,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为所述n个显示面板中除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之外的任一显示面板;
在所述n个显示面板中的每个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所在侧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偏光片,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第一偏光片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垂直;
所述将所述n个显示面板依次叠加,包括:将所述n个显示面板依次叠加,使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位于所述显示装置入光侧,所述n个显示面板中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平行。
可选地,形成n个显示面板,所述n个显示面板中的每个显示面板包括像素结构和与所述像素结构连接的信号线,包括:形成n个显示面板,所述n个显示面板中的每个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行和多条信号线,所述多条信号线相互平行,所述多个像素行中的每个像素行中包括多个像素结构,所述多条信号线中的每条信号线与所述多个像素行中的一个像素行中的像素结构连接。
可选地,所述n个显示面板为两个显示面板,所述两个显示面板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90度。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由于n个显示面板叠加,每个显示面板都可以对光线进行遮挡,这样可以降低显示装置的暗态亮度,提高显示装置的对比度,解决了显示装置的对比度较低,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有助于提高显示装置的对比度,进而提高显示效果。此外,由于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存在夹角,这样可以使不同显示面板上的信号线对光线进行交错遮挡,使显示装置的整体亮度交错,避免由于叠加设置的n个显示面板对位不准导致显示装置出现亮度不均的问题,提高显示装置亮度的均一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叠加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的位置关系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理想状态下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的位置关系与显示装置的亮度分布的对比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际状态下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的位置关系与显示装置的亮度分布的对比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理想状态下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的位置关系与显示装置的亮度分布的对比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实际状态下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的位置关系与显示装置的亮度分布的对比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形成n个显示面板的方法流程图。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目前,显示装置主要包括LCD显示装置和有机发光二极管(英文: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对比度(英文:contrast ratio;简称:CR)指的是:显示装置的亮态亮度与暗态亮度的比值,显示装置的对比度越高,显示效果越好。目前,对于LCD显示装置,提升亮态亮度相对容易,但是受显示过程的影响,降低暗态亮度较为困难,这使得LCD显示装置的对比度较低,例如,目前垂直配向(英文:VerticalAllgnment;简称:VA)模式的LCD显示装置的对比度为5000:1左右。本发明实施例针对LCD显示装置提出一种新的方案,该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LCD显示装置的暗态亮度,提高LCD显示装置的对比度,提高显示效果。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1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显示装置1包括:叠加设置的n个显示面板11,n≥2,且n为整数,n个显示面板11中的每个显示面板11包括像素结构(图1中未示出)和与像素结构连接的信号线(图1中未示出),n个显示面板11中任意两个显示面板11的像素结构的排布方向相同,且任意两个显示面板11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存在夹角。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由于n个显示面板叠加,每个显示面板都可以对光线进行遮挡,这样可以降低显示装置的暗态亮度,提高显示装置的对比度,解决了显示装置的对比度较低,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有助于提高显示装置的对比度,进而提高显示效果。
此外,由于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存在夹角,这样可以使不同显示面板上的信号线对光线进行交错遮挡,使显示装置的整体亮度交错,避免由于叠加设置的n个显示面板对位不准导致显示装置出现亮度不均的问题,提高显示装置亮度的均一性。
可选地,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1的叠加示意图,该图2以n=2为例对n个显示面板11的叠加进行说明,参见图2,每个显示面板11包括像素结构P和与像素结构P连接的信号线X,每个显示面板11包括多条信号线X,该多条信号线X相互平行,且该信号线X包括数据线和栅极引线中的任意一种,每个显示面板11上的像素结构P的表面为矩形结构,该两个显示面板叠加设置时,该两个显示面板上的像素结构P的长度方向(图2中未示出)平行,且该两个显示面板上的像素结构P的宽度方向(图2中未示出)平行,该两个显示面板上的信号线X在空间交叉,从而,该两个显示面板上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正投影存在夹角。需要说明的是,该图2是以n=2为例进行说明的,实际应用中,当n>2时,n个显示面板11的叠加可以参考图2,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的位置关系图,结合图1至图3,“信号线1”表示任意两个显示面板11中的一个显示面板11上的信号线在某一平面(例如平面A,图1至图3中未示出)内的投影,“信号线2”表示任意两个显示面板11中的另一个显示面板11上的信号线在该某一平面内的投影,由图3可知,任意两个显示面板11在该某一平面内的投影存在相交,也即是,任意两个显示面板11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存在夹角。可选地,该某一平面可以为与任意两个显示面板11中的任一显示面板的板面平行的平面,且任意两个显示面板11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具体可以为任意两个显示面板11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正投影。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线包括数据线和栅极引线中的任意一种。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1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装置1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和图5,叠加设置的n个显示面板11中,每个显示面板11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111和彩膜基板112,以及设置在阵列基板111与彩膜基板112之间的液晶层113,每个显示面板11的信号线位于每个显示面板11的阵列基板111上,n个显示面板11的阵列基板111与n个显示面板11的彩膜基板112间隔设置。其中,n个显示面板11的阵列基板111与n个显示面板11的彩膜基板112间隔设置也即是:n个显示面板11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显示面板11中,一个显示面板11的阵列基板111叠加在另一个显示面板11的彩膜基板112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n个显示面板11中任意两个n个显示面板11的阵列基板111的结构相同,每个阵列基板111可以包括衬底基板(图4和图5中均未示出)以及依次形成在衬底基板上的栅极图形层(包括栅极、栅极引线等,图4和图5中均未示出)、栅绝缘层(图4和图5中均未示出)、数据线(图4和图5中均未示出)、有源层(图4和图5中均未示出)、源漏极金属层(图4和图5中均未示出)、平坦层(图4和图5中均未示出)和像素电极(图4和图5中均未示出)等,该阵列基板111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相关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请继续参考图4和图5,显示装置1具有入光侧(图4和图5中均未标出)和出光侧(图4和图5中均未标出),n个显示面板11中包括第一显示面板,该第一显示面板为位于显示装置1出光侧的显示面板,该第一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112可以包括衬底基板1121以及依次形成在衬底基板上的黑矩阵图形(图4和图5中均未示出)、彩色滤光层1122、隔垫物层(图4和图5中均未示出)等,彩色滤光层1122也可以称为色阻层,其可以包括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滤光单元;n个显示面板11中除第一显示面板之外的每个显示面板11的彩膜基板112不包括彩色滤光层,也即是,n个显示面板11中的第一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112包括衬底基板1121以及依次形成在衬底基板上的黑矩阵图形、彩色滤光层1122、隔垫物层等,其余每个显示面板11的彩膜基板112包括衬底基板以及依次形成在衬底基板上的黑矩阵图形、隔垫物层等。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112为LCD显示装置中常用的彩膜基板,其余显示面板11的彩膜基板112为常用的但不包括彩色滤光层的彩膜基板,因此该彩膜基板112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相关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除第一显示面板之外的每个显示面板11的彩膜基板112不包括彩色滤光层,这样可以简化第一显示面板之外的每个显示面板11的结构,进而简化显示装置1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每个显示面板11还可以包括公共电极(图4和图5中均未示出),根据显示面板11的模式的不同,公共电极可以位于阵列基板111中,也可以位于彩膜基板112中,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考图4和图5,该显示装置1还包括:背光源12,n个显示面板11中还包括第二显示面板,该第二显示面板为位于显示装置1入光侧的显示面板,背光源12设置在第二显示面板所在侧。实际应用中,背光源12可以包括灯管、导光板、扩散片、棱镜片、遮光胶带和反射片等结构,背光源12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相关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显示面板可以为n个显示面板11中距离背光源12最远的显示面板11,第二显示面板可以为n个显示面板11中距离背光源12最近的显示面板11,背光源12发射出的光线依次经过n个显示面板11中的第二显示面板、中间显示面板(除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之外的显示面板)和第一显示面板,并从第一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112射出。其中,背光源12发射出的光线在经过任一显示面板11时,该显示面板11中的液晶层113中的液晶可以对光线进行调制,进而使显示装置1能够显示不同的图像。
可选地,请参考图4,n个显示面板11中的每个显示面板11还包括:第一偏光片114和第二偏光片115,每个显示面板11的第一偏光片114设置在每个显示面板11的阵列基板111所在侧,每个显示面板11的第二偏光片115设置在每个显示面板11的彩膜基板112所在侧。具体地,每个显示面板11的第一偏光片114可以贴附在每个显示面板11的阵列基板111远离液晶层113的一面上,每个显示面板11的第二偏光片115可以贴附在每个显示面板11的彩膜基板112远离液晶层113的一面上。其中,任一显示面板11中的第一偏光片114的偏振方向可以与该任一显示面板11中的第二偏光片115的偏振方向垂直,任意两个相互接触的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平行,以保证光线能够透过n个显示面板11。
可选地,请参考图5,第二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偏光片114,n个显示面板11中的每个显示面板11还包括:第二偏光片115,第一偏光片114设置在第二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111所在侧,每个显示面板11的第二偏光片115设置在每个显示面板11的彩膜基板112所在侧。具体地,第二显示面板的第一偏光片114可以贴附在第二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111远离液晶层113的一面上,每个显示面板11的第二偏光片115可以贴附在每个显示面板11的彩膜基板112远离液晶层113的一面上。其中,第二显示面板的第一偏光片114的偏振方向与第二显示面板的第二偏光片115的偏振方向垂直,n个显示面板11中任意两个显示面板11的第二偏光片115的偏振方向平行。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每个显示面板11的彩膜基板112所在侧设置第二偏光片115,在实现显示装置1的暗态显示时,可以利用第二偏光片115对光线进行遮挡,降低显示装置1的暗态亮度,从而提高显示装置1的对比度。
可选地,如图6所示,n个显示面板11为两个显示面板11,该两个显示面板11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之间的夹角可以为90度,例如,该两个显示面板11的数据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90度。这样一来,可以使两个显示面板11的信号线对光线进行交错遮挡,使显示装置1的整体亮度交错,避免由于叠加设置的两个显示面板11对位不准导致显示装置1出现亮度不均的问题,提高显示装置1亮度的均一性。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在对n个显示面板11进行叠加时,需要先对n个显示面板11进行对位,目前,显示面板11的对位精度通常可以达到0.5mm(毫米)左右,但是,每个显示面板11的像素结构的尺寸通常是百微米级别的,因此n个显示面板11叠加之后,即使显示面板11的对位精度可以达到0.5mm,n个显示面板11的像素结构仍然会存在严重的错位现象,使得n个显示面板11的信号线也存在错位现象。若叠加的n个显示面板11中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不存在夹角(也即是,叠加的n个显示面板11中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平行),则会导致显示装置1出现亮度不均的Mura问题,但是若叠加的n个显示面板11中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存在夹角,则会提高显示装置1亮度的均一性,改善显示装置1的Mura问题。下面结合图7至图10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的效果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7和图8,其分别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叠加的n个显示面板11中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不存在夹角的情况,且图7示出的是理想状态下任意两个显示面板11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的位置关系与显示装置1的亮度分布的对比图,图8示出的是实际状态下任意两个显示面板11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的位置关系与显示装置1的亮度分布的对比图,参见图7和图8,“信号线1”表示任意两个显示面板11中的一个显示面板11上的信号线在某一平面内的投影,“信号线2”表示任意两个显示面板11中的另一个显示面板11上的信号线在该某一平面内的投影。如图7所示,“信号线1”与“信号线2”可以重合,因此任意两个显示面板11上的像素结构精准对位,该任意两个显示面板11上的信号线也精准对位,此时,n个显示面板11的信号线没有对位偏差,显示装置1的亮度规律性均匀分布。但是,实际应用中,在显示面板11对位的过程中,会出现对位偏差,从而如图8所示,“信号线1”与“信号线2”平行,且“信号线1”与“信号线2”错位,因此,任意两个显示面板11上的像素结构错位,该任意两个显示面板11上的信号线也错位,此时,n个显示面板11的信号线存在偏差,显示装置1的亮度分布不均,容易出现亮度Mura问题。
请参考图9和图10,其分别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叠加的n个显示面板11中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存在夹角的情况,且图9示出的是理想状态下任意两个显示面板11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的位置关系与显示装置1的亮度分布的对比图,图10示出的是实际状态下任意两个显示面板11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的位置关系与显示装置1的亮度分布的对比图,参见图9和图10,“信号线1”表示任意两个显示面板11中的一个显示面板11上的信号线在某一平面内的投影,“信号线2”表示任意两个显示面板11中的另一个显示面板11上的信号线在该某一平面内的投影。如图9所示,“信号线1”与“信号线2”存在夹角,任意两个显示面板11上的像素结构精准对位,该任意两个显示面板11上的信号线也精准对位,此时,n个显示面板11的信号线没有对位偏差,显示装置1的亮度分布曲线可以为水平直线,说明显示装置1不同位置的亮度相同,显示装置1的亮度的均一性较好。但是,实际应用中,在显示面板11对位的过程中,会出现对位偏差,从而如图10所示,“信号线1”与“信号线2”存在夹角,且“信号线1”与“信号线2”错位,因此,任意两个显示面板11上的像素结构错位,该任意两个显示面板11上的信号线也错位,但是,由于图10中任意两个显示面板11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存在夹角,因此,即使n个显示面板11的信号线存在偏差,显示装置1的整体亮度分布曲线也为水平直线,说明显示装置1不同位置的亮度相同,显示装置1的亮度的均一性较好,不会出现亮度Mura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大幅度提高显示装置的对比度,且具体可以使显示装置的对比度提升至百万级别,提升显示装置的产品特性,且可以避免显示装置的亮度不均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由于n个显示面板叠加,每个显示面板都可以对光线进行遮挡,这样可以降低显示装置的暗态亮度,提高显示装置的对比度,解决了显示装置的对比度较低,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有助于提高显示装置的对比度,进而提高显示效果。
此外,由于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存在夹角,这样可以使不同显示面板上的信号线对光线进行交错遮挡,使显示装置的整体亮度交错,避免由于叠加设置的n个显示面板对位不准导致显示装置出现亮度不均的问题,提高显示装置亮度的均一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应用于下文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和制造原理可以参见下文各实施例中的描述。
请参考图11,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可以用于制造图1以及图4至图6任一所示的显示装置1。参见图11,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形成n个显示面板,n个显示面板中的每个显示面板包括像素结构和与像素结构连接的信号线。
步骤102、将n个显示面板依次叠加,使n个显示面板中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排布方向相同,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存在夹角。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由于n个显示面板叠加,每个显示面板都可以对光线进行遮挡,这样可以降低显示装置的暗态亮度,提高显示装置的对比度,解决了显示装置的对比度较低,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有助于提高显示装置的对比度,进而提高显示效果。
此外,由于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存在夹角,这样可以使不同显示面板上的信号线对光线进行交错遮挡,使显示装置的整体亮度交错,避免由于叠加设置的n个显示面板对位不准导致显示装置出现亮度不均的问题,提高显示装置亮度的均一性。
可选地,步骤101可以包括:
形成n个阵列基板和n个彩膜基板;
将n个阵列基板中的一个阵列基板与n个彩膜基板中的一个彩膜基板相对设置形成一个显示面板,得到n个显示面板;
步骤102可以包括:将n个显示面板依次叠加,使n个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与n个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间隔设置。
可选地,形成n个彩膜基板,包括:形成n个彩膜基板,n个彩膜基板中除第一彩膜基板之外的每个彩膜基板不包括彩色滤光层;
将n个阵列基板中的一个阵列基板与n个彩膜基板中的一个彩膜基板相对设置形成一个显示面板,得到n个显示面板,包括:
将第一阵列基板与第一彩膜基板相对设置,得到第一显示面板,第一阵列基板为n个阵列基板中的任一阵列基板;
将n-1个阵列基板中的一个阵列基板与n-1个彩膜基板中的一个彩膜基板相对设置形成一个显示面板,得到n-1个显示面板,n-1个阵列基板为n个阵列基板除第一阵列基板之外的所有阵列基板,n-1个彩膜基板为n个彩膜基板中除第一彩膜基板之外的所有彩膜基板;
将n个显示面板依次叠加,包括:将n个显示面板依次叠加,使第一显示面板位于显示装置出光侧。
可选地,在步骤102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提供背光源;
将背光源设置在第二显示面板所在侧,第二显示面板为位于显示装置入光侧的显示面板。
可选地,在步骤102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提供n个第一偏光片和n个第二偏光片;
在n个显示面板中的每个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所在侧设置一个第一偏光片;
在n个显示面板中的每个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所在侧设置一个第二偏光片,每个显示面板的第一偏光片的偏振方向与每个显示面板的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垂直;
将n个显示面板依次叠加,包括:将n个显示面板依次叠加,使任意两个相互接触的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平行。
可选地,在步骤102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提供一个第一偏光片和n个第二偏光片;
在第二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所在侧设置第一偏光片,第二显示面板为n个显示面板中除第一显示面板之外的任一显示面板;
在n个显示面板中的每个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所在侧设置一个第二偏光片,第二显示面板的第一偏光片的偏振方向与第二显示面板的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垂直;
将n个显示面板依次叠加,包括:将n个显示面板依次叠加,使第二显示面板位于显示装置入光侧,n个显示面板中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平行。
可选地,步骤101可以包括:形成n个显示面板,n个显示面板中的每个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行和多条信号线,多条信号线相互平行,多个像素行中的每个像素行中包括多个像素结构,多条信号线中的每条信号线与多个像素行中的一个像素行中的像素结构连接。
可选地,n个显示面板为两个显示面板,两个显示面板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90度。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由于n个显示面板叠加,每个显示面板都可以对光线进行遮挡,这样可以降低显示装置的暗态亮度,提高显示装置的对比度,解决了显示装置的对比度较低,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有助于提高显示装置的对比度,进而提高显示效果。
此外,由于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存在夹角,这样可以使不同显示面板上的信号线对光线进行交错遮挡,使显示装置的整体亮度交错,避免由于叠加设置的n个显示面板对位不准导致显示装置出现亮度不均的问题,提高显示装置亮度的均一性。
请参考图12,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可以用于制造图1以及图4至图6任一所示的显示装置1,本实施例以制造图5所示的显示装置1为例进行说明。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形成n个显示面板,n个显示面板中的每个显示面板包括像素结构和与像素结构连接的信号线。
可选地,如图2所示,n(图2以n=2为例进行说明)个显示面板11中的每个显示面板11包括多个像素行(图2中未标出)和多条信号线X,多条信号线X相互平行,多个像素行中的每个像素行中包括多个像素结构P,多条信号线X中的每条信号线X与多个像素行中的一个像素行中的像素结构P连接,因此,形成n个显示面板可以包括:形成n个显示面板,使n个显示面板中的每个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行和多条信号线,多条信号线相互平行,多个像素行中的每个像素行中包括多个像素结构,多条信号线中的每条信号线与多个像素行中的一个像素行中的像素结构连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线包括数据线和栅极引线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n个显示面板11中的每个显示面板11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111和彩膜基板112,以及设置在阵列基板111与彩膜基板112之间的液晶层113,且n个显示面板11中除第一显示面板之外的每个显示面板11的彩膜基板112不包括彩色滤光层。因此,请参考图13,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形成n个显示面板的方法流程图,参见图13,该方法包括:
子步骤2011、形成n个阵列基板和n个彩膜基板。
可选地,形成n个阵列基板可以包括:形成n个阵列基板,使n个阵列基板中的每个阵列基板上设置有信号线,该信号线包括数据线和栅极引线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n个阵列基板的结构相同,且n个阵列基板中的每个阵列基板可以包括衬底基板以及依次形成在衬底基板上的栅极图形层(包括栅极、栅极引线等)、栅绝缘层、数据线、有源层、源漏极金属层、平坦层和像素电极等。因此,形成每个阵列基板可以包括:提供衬底基板,在衬底基板上依次形成栅极图形层、栅绝缘层、数据线、有源层、源漏极金属层、平坦层和像素电极等。其中,衬底基板可以为透明基板,其具体可以是采用玻璃、石英、透明树脂等具有一定坚固性的导光且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基板,形成栅极图形层、栅绝缘层、数据线、有源层、源漏极金属层、平坦层和像素电极中的任一结构可以包括形成相应的材质层,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对相应的材质层进行处理得到该结构,例如,形成栅极图形层可以包括:采用涂覆、磁控溅射、热蒸发或者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英文: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简称:PECVD)等方法在衬底基板上形成金属材质层,然后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对金属材质层进行处理得到栅极图形层,其中,一次构图工艺包括光刻胶涂覆、曝光、显影、刻蚀和光刻胶剥离,因此,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对金属材质层进行处理得到栅极图形层包括:在金属材质层上涂覆一层光刻胶得到光刻胶层,然后采用掩膜板对光刻胶层进行曝光,使光刻胶层形成完全曝光区和非曝光区,之后通过显影工艺对曝光后的光刻胶层进行处理,使完全曝光区的光刻胶去除,非曝光区的光刻胶保留,之后对完全曝光区在金属材质层上的对应区域进行刻蚀,最后剥离非曝光区的光刻胶,金属材质层上与非曝光区对应的区域形成栅极图形层。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是以形成栅极图形层为例进行说明的,栅绝缘层、数据线、有源层、源漏极金属层、平坦层和像素电极等的形成过程与此类似,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形成n个彩膜基板可以包括:形成n个彩膜基板,n个彩膜基板中除第一彩膜基板之外的每个彩膜基板不包括彩色滤光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n个彩膜基板中除第一彩膜基板之外的彩膜基板的结构相同,第一彩膜基板包括衬底基板以及依次形成在衬底基板上的黑矩阵图形、彩色滤光层和隔垫物层等,n个彩膜基板中除第一彩膜基板之外的每个彩膜基板不包括彩色滤光层,也即是,n个彩膜基板中除第一彩膜基板之外的每个彩膜基板包括衬底基板以及依次形成在衬底基板上的黑矩阵图形和隔垫物层等,因此,形成第一彩膜基板包括:提供衬底基板,在衬底基板上依次形成黑矩阵图形、彩色滤光层和隔垫物层等。形成除第一彩膜基板之外的每个彩膜基板包括:提供衬底基板,在衬底基板上依次形成黑矩阵图形和隔垫物层等。其中,衬底基板可以为透明基板,其具体可以是采用玻璃、石英、透明树脂等具有一定坚固性的导光且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基板,形成黑矩阵图形、彩色滤光层、隔垫物层中的任一结构可以包括形成相应的材质层,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对相应的材质层进行处理得到该结构,具体的实现过程可以参考栅极图形层的形成过程,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子步骤2012、将n个阵列基板中的一个阵列基板与n个彩膜基板中的一个彩膜基板相对设置形成一个显示面板,得到n个显示面板。
形成n个阵列基板和n个彩膜基板之后,可以将n个阵列基板中的一个阵列基板与n个彩膜基板中的一个彩膜基板相对设置形成一个显示面板,得到n个显示面板。具体地,可以将第一阵列基板与第一彩膜基板相对设置,得到第一显示面板,将n-1个阵列基板中的一个阵列基板与n-1个彩膜基板中的一个彩膜基板相对设置形成一个显示面板,得到n-1个显示面板,第一阵列基板为n个阵列基板中的任一阵列基板,n-1个阵列基板为n个阵列基板除第一阵列基板之外的所有阵列基板,n-1个彩膜基板为n个彩膜基板中除第一彩膜基板之外的所有彩膜基板。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之间形成有液晶层。
可选地,在形成每个显示面板时,可以在阵列基板上形成液晶层,然后将彩膜基板设置在阵列基板设置有该液晶层的一侧,使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相对设置,且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之间形成有液晶层;或者,可以在彩膜基板上形成液晶层,然后将阵列基板设置在彩膜基板设置有该液晶层的一侧,使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相对设置,且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之间形成有液晶层;或者,还可以先将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相对设置,然后采用液晶灌注工艺在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之间灌注液晶,使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之间形成有液晶层。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工艺将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相对设置并使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之间形成有液晶层,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仅仅是概括性的描述了将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相对设置得到显示面板的过程,将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相对设置得到显示面板的详细实现过程可以参考相关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2、提供一个第一偏光片和n个第二偏光片。
其中,第一偏光片的结构与第二偏光片的结构可以相同或不同,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相关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3、在第二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所在侧设置第一偏光片,第二显示面板为n个显示面板中除第一显示面板之外的任一显示面板,第一显示面板为彩膜基板包括彩色滤光层的显示面板。
可选地,可以采用偏光片贴附工艺将第一偏光片贴附在第二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远离液晶层的一面上,该第二显示面板可以为n个显示面板中除第一显示面板之外的任一显示面板,第一显示面板为彩膜基板包括彩色滤光层的显示面板。其中,贴附第一偏光片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考相关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4、在n个显示面板中的每个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所在侧设置一个第二偏光片,第二显示面板的第一偏光片的偏振方向与第二显示面板的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垂直。
可选地,可以采用偏光片贴附工艺在每个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远离液晶层的一面贴附一个第二偏光片,使第二显示面板上的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与第二显示面板上的第一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垂直。其中,贴附第二偏光片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考相关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5、将n个显示面板依次叠加,使n个显示面板中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排布方向相同,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存在夹角,且n个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与n个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间隔设置,第一显示面板位于显示装置出光侧,第二显示面板位于显示装置入光侧,n个显示面板中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平行。
可选地,可以先将n个显示面板对位,使n个显示面板中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排布方向相同,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存在夹角,且n个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与n个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间隔设置,第一显示面板位于显示装置出光侧,第二显示面板位于显示装置入光侧,n个显示面板中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平行,然后将n个显示面板依次叠加粘贴。具体地,可以先将除第一显示面板之外的任一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与第二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相对,并对该任一显示面板与第二显示面板进行对位,使该任一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排布方向与第二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排布方向相同,且该任一显示面板的信号线与第二显示面板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存在夹角,该任一显示面板的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与第二显示面板的偏振方向平行,然后将该任一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所在侧叠加粘贴在第二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所在侧,使该任一显示面板与第二显示面板叠加设置;与此同理,将除第一显示面板之外的其他显示面板与该任一显示面板叠加设置;最后,将第一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与距离第二显示面板最远的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相对,并对该第一显示面板与该最远的显示面板进行对位,使该第一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排布方向与该最远的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排布方向相同,且该第一显示面板的信号线与该最远的显示面板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存在夹角,该第一显示面板的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与该最远的显示面板的偏振方向平行,然后将该第一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所在侧叠加粘贴在该最远的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所在侧,使该第一显示面板与该最远的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叠加设置,且该第一显示面板位于显示装置出光侧。
需要说明的是,当n个显示面板为两个显示面板,该两个显示面板叠加之后,该两个显示面板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之间的夹角可以为90度。
步骤206、提供背光源。
其中,背光源可以包括灯管、导光板、扩散片、棱镜片、遮光胶带和反射片等结构,背光源12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相关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7、将背光源设置在第二显示面板所在侧。
可选地,可以采用装配模组将背光源固定设置在第二显示面板所在侧,且背光源具体位于第二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所在侧,第二显示面板为位于显示装置入光侧的显示面板,这样一来,背光源发射出的光线依次经过n个显示面板中的第二显示面板、中间显示面板(除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之外的显示面板)和第一显示面板,并从第一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射出。其中,背光源发射出的光线在经过任一显示面板时,该显示面板中的液晶层中的液晶可以对光线进行调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以制造图5所示的显示装置1为例进行说明的,当制造图4所示的显示装置1时,上述步骤202至步骤205可以采用下述步骤202a至步骤205a代替,具体地:
步骤202a、提供n个第一偏光片和n个第二偏光片。
第一偏光片的结构与第二偏光片的结构可以相同或不同,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相关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3a、在n个显示面板中的每个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所在侧设置一个第一偏光片。
可选地,可以采用偏光片贴附工艺,在n个显示面板中的每个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远离液晶层的一面贴附一个第一偏光片。
步骤204a、在n个显示面板中的每个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所在侧设置一个第二偏光片,每个显示面板的第一偏光片的偏振方向与所述每个显示面板的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垂直。
可选地,可以采用偏光片贴附工艺,在n个显示面板中的每个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远离液晶层的一面贴附一个第二偏光片,使每个显示面板上的第一偏光片的偏振方向与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垂直。
步骤205a、将n个显示面板依次叠加,使n个显示面板中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排布方向相同,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存在夹角,且n个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与n个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间隔设置,第一显示面板位于显示装置出光侧,第二显示面板位于显示装置入光侧,任意两个相互接触的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平行。
可选地,可以先将n个显示面板对位,使n个显示面板中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排布方向相同,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存在夹角,且n个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与n个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间隔设置,第一显示面板位于显示装置出光侧,第二显示面板位于显示装置入光侧,任意两个相互接触的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平行,然后将n个显示面板依次叠加粘贴。具体的实现过程可以参考上述步骤205,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由于n个显示面板叠加,每个显示面板都可以对光线进行遮挡,这样可以降低显示装置的暗态亮度,提高显示装置的对比度,解决了显示装置的对比度较低,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有助于提高显示装置的对比度,进而提高显示效果。
此外,由于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存在夹角,这样可以使不同显示面板上的信号线对光线进行交错遮挡,使显示装置的整体亮度交错,避免由于叠加设置的n个显示面板对位不准导致显示装置出现亮度不均的问题,提高显示装置亮度的均一性。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叠加设置的n个显示面板,n≥2,且n为整数,所述n个显示面板中的每个显示面板包括像素结构和与所述像素结构连接的信号线,所述信号线包括数据线和栅极引线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n个显示面板中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排布方向相同,且所述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相同类型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存在夹角,所述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或等于90度,所述平面为与任一所述显示面板的板面平行的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显示面板中的每个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所述n个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与所述n个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具有入光侧和出光侧,所述n个显示面板中除第一显示面板之外的每个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不包括彩色滤光层,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为位于所述显示装置出光侧的显示面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源,所述背光源设置在第二显示面板所在侧,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为位于所述显示装置入光侧的显示面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显示面板中的每个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所述每个显示面板的第一偏光片设置在所述每个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所在侧,所述每个显示面板的第二偏光片设置在所述每个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所在侧;
其中,所述每个显示面板的第一偏光片的偏振方向与所述每个显示面板的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垂直,任意两个相互接触的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偏光片,所述n个显示面板中的每个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偏光片,所述第一偏光片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所在侧,所述每个显示面板的第二偏光片设置在所述每个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所在侧,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为位于所述显示装置入光侧的显示面板;
其中,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第一偏光片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垂直,所述n个显示面板中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显示面板中的每个显示面板包括多条信号线,所述多条信号线相互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显示面板为两个显示面板,所述两个显示面板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90度。
9.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形成n个显示面板,所述n个显示面板中的每个显示面板包括像素结构和与所述像素结构连接的信号线,其中n≥2,所述信号线包括数据线和栅极引线中的任意一种;
将所述n个显示面板依次叠加,使所述n个显示面板中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排布方向相同,所述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相同类型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存在夹角,所述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或等于90度,所述平面为与任一所述显示面板的板面平行的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形成n个显示面板,包括:
形成n个阵列基板和n个彩膜基板;
将所述n个阵列基板中的一个阵列基板与所述n个彩膜基板中的一个彩膜基板相对设置形成一个显示面板,得到n个显示面板;
所述将所述n个显示面板依次叠加,包括:将所述n个显示面板依次叠加,使所述n个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与所述n个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间隔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形成n个彩膜基板,包括:形成n个彩膜基板,所述n个彩膜基板中除第一彩膜基板之外的每个彩膜基板不包括彩色滤光层;
所述将所述n个阵列基板中的一个阵列基板与所述n个彩膜基板中的一个彩膜基板相对设置形成一个显示面板,得到n个显示面板,包括:
将第一阵列基板与所述第一彩膜基板相对设置,得到第一显示面板,所述第一阵列基板为所述n个阵列基板中的任一阵列基板;
将n-1个阵列基板中的一个阵列基板与n-1个彩膜基板中的一个彩膜基板相对设置形成一个显示面板,得到n-1个显示面板,所述n-1个阵列基板为所述n个阵列基板除所述第一阵列基板之外的所有阵列基板,所述n-1个彩膜基板为所述n个彩膜基板中除所述第一彩膜基板之外的所有彩膜基板;
所述将所述n个显示面板依次叠加,包括:将所述n个显示面板依次叠加,使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位于所述显示装置出光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n个显示面板依次叠加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提供背光源;
将所述背光源设置在第二显示面板所在侧,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为位于所述显示装置入光侧的显示面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n个显示面板依次叠加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提供n个第一偏光片和n个第二偏光片;
在所述n个显示面板中的每个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所在侧设置一个所述第一偏光片;
在所述n个显示面板中的每个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所在侧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偏光片,所述每个显示面板的第一偏光片的偏振方向与所述每个显示面板的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垂直;
所述将所述n个显示面板依次叠加,包括:将所述n个显示面板依次叠加,使任意两个相互接触的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平行。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n个显示面板依次叠加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提供一个第一偏光片和n个第二偏光片;
在第二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所在侧设置所述第一偏光片,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为所述n个显示面板中除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之外的任一显示面板;
在所述n个显示面板中的每个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所在侧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偏光片,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第一偏光片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垂直;
所述将所述n个显示面板依次叠加,包括:将所述n个显示面板依次叠加,使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位于所述显示装置入光侧,所述n个显示面板中任意两个显示面板的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平行。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n个显示面板,所述n个显示面板中的每个显示面板包括像素结构和与所述像素结构连接的信号线,包括:形成n个显示面板,所述n个显示面板中的每个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行和多条信号线,所述多条信号线相互平行,所述多个像素行中的每个像素行中包括多个像素结构,所述多条信号线中的每条信号线与所述多个像素行中的一个像素行中的像素结构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显示面板为两个显示面板,所述两个显示面板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90度。
CN201710829171.9A 2017-09-14 2017-09-14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95078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29171.9A CN109507837B (zh) 2017-09-14 2017-09-14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PCT/CN2018/105485 WO2019052503A1 (en) 2017-09-14 2018-09-13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6/343,752 US20190278118A1 (en) 2017-09-14 2018-09-13 Display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P18855129.5A EP3682294B1 (en) 2017-09-14 2018-09-13 Display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29171.9A CN109507837B (zh) 2017-09-14 2017-09-14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07837A CN109507837A (zh) 2019-03-22
CN109507837B true CN109507837B (zh) 2020-04-24

Family

ID=65723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29171.9A Active CN109507837B (zh) 2017-09-14 2017-09-14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278118A1 (zh)
EP (1) EP3682294B1 (zh)
CN (1) CN109507837B (zh)
WO (1) WO20190525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4669968U (zh) * 2020-11-20 2021-11-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2992095B (zh) * 2021-02-24 2022-09-23 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叠屏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1743A (zh) * 2006-01-30 2009-01-21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机
CN101627334A (zh) * 2007-04-16 2010-01-13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2650779A (zh) * 2011-09-30 2012-08-29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CN103676364A (zh) * 2013-12-20 2014-03-2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09248B2 (en) * 2005-09-30 2011-08-3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JP4772057B2 (ja) * 2005-10-05 2011-09-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表示方法
WO2008114396A1 (ja) * 2007-03-19 2008-09-25 Fujitsu Limited 積層型表示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4109601A1 (ko) * 2013-01-10 2014-07-17 네오뷰코오롱 주식회사 중첩표시시스템의 표시패널 설계데이터 취득방법 및 중첩표시시스템
CN103941493B (zh) * 2014-04-09 2017-03-08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多重显示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102289988B1 (ko) * 2015-01-22 2021-08-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5954947B (zh) * 2016-06-21 2019-01-1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JP2018097155A (ja) * 2016-12-13 2018-06-21 パナソニック液晶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6887259B2 (ja) * 2017-01-30 2021-06-16 パナソニック液晶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1743A (zh) * 2006-01-30 2009-01-21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机
CN101627334A (zh) * 2007-04-16 2010-01-13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2650779A (zh) * 2011-09-30 2012-08-29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CN103676364A (zh) * 2013-12-20 2014-03-2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82294A4 (en) 2021-04-28
US20190278118A1 (en) 2019-09-12
EP3682294B1 (en) 2023-05-10
CN109507837A (zh) 2019-03-22
EP3682294A1 (en) 2020-07-22
WO2019052503A1 (en) 2019-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96208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WO2020207255A1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装置
KR100259182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US10509146B2 (en) Substrat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9085057A1 (zh) 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US815470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US20200209681A1 (en) Reflective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20040183990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structures
US9904096B2 (en)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dual-vis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0365523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based on BOA technology
US9116297B2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liquid crystal panel
KR20080025544A (ko) 액정표시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20210231846A1 (en)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0124896A1 (zh) 液晶显示面板
US20220107528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9507837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KR20050069531A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05652510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WO2018113061A1 (zh) 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及液晶面板
US10795219B2 (en)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KR102067961B1 (ko) 컬러필터기판과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112083605B (zh) 液晶面板、显示装置及液晶面板的配向方法
US8284334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KR101356618B1 (ko) 컬러필터기판, 그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US860523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color filter with color connection on black matrix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