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96931B - 一种培育紫红色耐高温杂交苗种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培育紫红色耐高温杂交苗种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96931B
CN109496931B CN201811314641.9A CN201811314641A CN109496931B CN 109496931 B CN109496931 B CN 109496931B CN 201811314641 A CN201811314641 A CN 201811314641A CN 109496931 B CN109496931 B CN 1094969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llop
red
temperature
bohai
gu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1464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96931A (zh
Inventor
刘志刚
姚高友
苏晓盈
张元�
谭杰
李健强
吴羽媛
王春德
廖八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31464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969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96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969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969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969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5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 A01K61/54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of bivalves, e.g. oysters or muss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培育紫红色耐高温杂交苗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以性腺发育成熟的扇贝“渤海红”亲本进行群体混交,混交后代于南方海域进行高温自然选择,得到第一代扇贝“渤海红”耐高温选育系;S2:以成熟墨西哥湾扇贝与S1中耐高温选育系为亲本,得到杂交子代;S3:以S1中耐高温选育系为父本,以S2中杂交子代作为母本进行回交,得回交子代;S4:以S3回交子代为亲本,以紫红壳色、壳高为选育指标,进行连续群体自交纯化选育,即得到紫红壳色耐高温杂交苗种。本发明利用杂交及回交的方法对扇贝“渤海红”对北部湾墨西哥湾扇贝进行遗传改良,得到的杂交扇贝同时具有个体大,生长速度快,耐高温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培育紫红色耐高温杂交苗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贝类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培育紫红色耐高温杂交苗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墨西哥湾扇贝(A.i.concentricus Say)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从美国引进北部湾的扇贝品种。经过20年来近亲繁殖,已出现明显的种质衰退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个体小、肉柱小、寿命短(6~8个月),壳色为一边黑一边白,主要直接取闭壳肌出售,壳被直接丢弃,产品的附加值低,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下滑。严重影响了该产业的经济效益,成为该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引进新种质,改良旧品种,培育新品种,克服种质退化,促进该产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扇贝“渤海红”是青岛农业大学王春德教授团队近几年利用从秘鲁引进的紫扇贝(Argopecten purpuratus,Peruvian scallop)与海湾扇贝(A.irradians irradiansLamarck)杂交,经6年6代纯化选育而并于2015年通过国家级审定的新品种,与未经系统选育的普通海湾扇贝相比,壳高、壳长、壳宽分别大27.3%、25.2%和19.3%,体质量增加107.0%,并且具有靓丽的紫壳色标记,加工产品带壳出售,产品附加值高,深受消费者和养殖户的喜爱。但扇贝“渤海红”对高温具有敏感性,半致死温度为29℃,北方夏季海区温度接近29℃,与扇贝“渤海红”的半致死温度相近,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夏季遇到高温极端天气导致扇贝“渤海红”养殖户大量的减产甚至绝收,存在生产的不稳定性。中国南方海域夏季海区温度最高在32℃以上,夏季平均海区温度超过30℃。扇贝“渤海红”作为优良的新品种,养殖范围仅为辽宁、山东等环渤海湾,无法在福建、广东、广西等大面积南方水域养殖,不利于对扇贝“渤海红”这一优秀的种质资源充分利用。
墨西哥湾扇贝与扇贝“渤海红”同为Argopecten属扇贝,染色体相同,并且性状存在互补,有可能产生杂交子代。为了提升扇贝“渤海红”高温耐受力,提高生产的稳定性以及充分利用扇贝“渤海红”种质资源,扩大养殖范围。同时也为解决北部湾海域墨西哥湾扇贝种质退化问题,扇贝“渤海红”种质资源改良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墨西哥湾扇贝种质退化,疾病频发,存活率降低;扇贝“渤海红”不耐高温,适宜养殖范围小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培育紫红色耐高温杂交苗种的方法。本发明利用杂交及回交的方法对扇贝“渤海红”对北部湾墨西哥湾扇贝进行遗传改良,得到的杂交扇贝同时具有个体大,生长速度快,耐高温的优点;收获时,杂交扇贝具有靓丽的紫红壳色标记且与同期同样养殖条件下的墨西哥湾扇贝相比产量提高30%以上。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培育紫红色耐高温杂交苗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以性腺发育成熟的扇贝“渤海红”亲本进行群体混交,混交后代于南方海域进行高温自然选择,得到第一代扇贝“渤海红”耐高温选育系;
S2:以成熟墨西哥湾扇贝与S1中第一代扇贝“渤海红”耐高温选育系为亲本,得到墨西哥湾扇贝
Figure GDA0002731594510000021
×扇贝“渤海红”♀杂交子代;
S3:以S1所得第一代扇贝“渤海红”耐高温选育系为父本,以S2所得墨西哥湾扇贝
Figure GDA0002731594510000022
×扇贝“渤海红”♀杂交子代作为母本进行回交,得回交子代;
S4:以S3回交子代为亲本,以紫红壳色、壳高为选育指标,进行连续群体自交纯化选育,即得到性状稳定的紫红壳色耐高温杂交苗种。
1)墨西哥湾扇贝壳宽大但壳高/壳长较小,成贝壳高一般在4~5cm之间,而扇贝“渤海红”壳高大/壳长但壳宽小,成贝壳高一般在5~7cm之间,二者表型上存在互补,将墨西哥湾扇贝与扇贝“渤海红”进行杂交,以期获得壳宽、壳高较大、出柱率高的新品种。
2)扇贝“渤海红”对高温具有敏感性,当水体温度达到28℃时,即出现大量死亡现象,无法在南方海域直接进行引种与推广,而墨西哥湾扇贝最高耐受温度可达32℃。因此,杂交有可能提高后代的高温的耐受性,后代适宜在南方海域推广和养殖。
3)扇贝“渤海红”个体大、生长速度快、寿命长、肉柱大,与北部湾墨西哥湾扇贝相比,具有明显生产优势,杂交能够提高后代的生长性状和寿命,为墨西哥湾扇贝遗传改良提供方向。
本发明鉴于墨西哥湾扇贝和扇贝“渤海红”能够进行杂交且两者在生长、表型和温度适应性等方面存在优势互补,因此利用杂交及回交的方法对扇贝“渤海红”对北部湾墨西哥湾扇贝进行遗传改良,以培育出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好、经济效益高的扇贝新品系。最终得到的杂交扇贝同时具有个体大,生长速度快,耐高温的优点;收获时,杂交扇贝具有靓丽的紫红壳色标记且与同期同样养殖条件下的墨西哥湾扇贝相比产量提高30%以上。与扇贝“渤海红”相比,高温耐受能力大幅提升,丰富了扇贝种质资源,提高了高温极端环境的耐受能力。适宜养殖区域从仅为环渤海湾扩展到了广东、广西、福建等大面积南方海区,充分利用了扇贝“渤海红”这一优良的种质资源,同时还将有助于解决我国南方海域墨西哥湾扇贝种质退化问题。
本发明所指的南方是指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进行区分的南方和北方。
优选地,S1中所述南方水域为南方北部湾海域。
优选地,S1中群体混交的亲本大于100个;所述高温自然选择的过程为:将混交后代“渤海红”稚贝装入网袋中,并于南方海域海区进行中间培育及养成,期间定期更换不同目数的网袋;当稚贝的壳高达到15mm以上时,将稚贝从网袋中移入扇贝养成笼暂养,更换养成笼2~3次,得到第一代扇贝“渤海红”耐高温选育系。
网袋的目数可根据“渤海红”稚贝的体积大小进行选取,一般为80目,依次更换为60目、40目、20目、10目。
优选地,S2中所述成熟墨西哥湾扇贝和第一代扇贝“渤海红”耐高温选育系通过如下过程得到:在水流平缓、海区透明度在1.2m以下,水温在20~25℃之间的港口进行同步促熟得到。
本发明所指的水流平缓是指水流速度或潮汐不会对成熟或快成熟的性腺产生自然催产刺激的水流状态。
优选地,S2中所述同步催熟的过程为:采用笼养的方式,养成笼中墨西哥湾扇贝每层放入9~11个,第一代扇贝“渤海红”耐高温选育系每层放入7~8个,相邻养成笼的距离为40~100cm,吊入水深为1~2m,20~30天即得成熟墨西哥湾扇贝和第一代扇贝“渤海红”耐高温选育系。
扇贝“渤海红”促熟处理普遍采用室内升温法促熟,操作繁琐,需大量人力物力。本发明中选择符合条件的港口,进行亲本同步促熟处理,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育苗成本。
优选地,S1中所述群体混交的亲本通过如下过程运输:在冬季气温低于20℃时,挑选扇贝“渤海红”亲本1000只以上,装入泡沫箱中,维持泡沫箱温度在7~10℃之间,运输至北部湾育苗场,放入水温15℃~18℃海水中暂养10~24h,并喂食小球藻。
优选地,S2中对性腺发育成熟的墨西哥湾扇贝和第一代扇贝“渤海红”耐高温选育系采用注射五羟色胺和流水升温刺激的方法进行人工催产后培育得到墨西哥湾扇贝
Figure GDA0002731594510000041
×扇贝“渤海红”♀杂交子代。
采用五羟色胺至闭壳肌并结合升温流水刺进,显著的提高了亲本精卵排放的稳定性,有利于收集亲本精子和卵子。
更为优选地,所述人工催产的过程为:所述人工催产的过程为:注射0.1~0.3ml0.005~0.5mmol/L的五羟色胺至闭壳肌,并用经过砂虑的26~27℃海水进行流水刺激;然后将墨西哥湾扇贝和第一代扇贝“渤海红”耐高温选育系放入单独小池中,排放精子,排精10~15分钟;将单个墨西哥湾扇贝放入装有26℃海水的容器中,收集墨西哥湾扇贝的卵子。
更为优选地,所述五羟色胺的浓度为0.05mmol/L,用量为0.2mL。
优选地,按照10%的选择压力进行连续群体自交纯化选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杂交及回交的方法对扇贝“渤海红”对北部湾墨西哥湾扇贝进行遗传改良,得到的杂交扇贝同时具有个体大,生长速度快,耐高温的优点;收获时,杂交扇贝具有靓丽的紫红壳色标记且与同期同样养殖条件下的墨西哥湾扇贝相比产量提高30%以上。与扇贝“渤海红”相比,高温耐受能力大幅提升,丰富了扇贝种质资源,提高了高温极端环境的耐受能力。适宜养殖区域从仅为环渤海湾扩展到了广东、广西、福建等大面积南方海区,充分利用了扇贝“渤海红”这一优良的种质资源,同时还将有助于解决我国南方海域墨西哥湾扇贝种质退化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例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本领域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建议的条件;所使用的原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可从常规市场等商业途径得到的原料和试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培育紫红色耐高温杂交苗种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雄性耐高温“渤海红”选育系的建立:随机挑选大量性腺发育成熟的扇贝“渤海红”亲本,进行群体混交,混交后代在南方北部湾海域进行自然养成,利用自然环境对混交子代进行自然选择。最后剩余个体作为雄性扇贝“渤海红”耐高温选育系种贝。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扇贝“渤海红”亲本的运输:为降低亲本的基础代谢率,在冬季气温低于20℃时,挑选扇贝“渤海红”亲本1000只以上,每200只放入80cm×60cm×40cm泡沫箱中,并加入3个冰袋,维持箱内温度在7-10℃之间。经过18h空运到达北部湾育苗场,将扇贝“渤海红”亲本放入水温15℃-18℃海水中暂养12h,并喂食少量小球藻,然后采用笼养方式,扇贝“渤海红”每层放入7-8个,每个养成笼相距60cm。
(2)亲本的促熟
扇贝“渤海红”同时放入透明度在1.2m以下,水流平缓,水温为在20-25℃的港口进行同步促熟。采用笼养的方法,吊入水深为1.5m,扇贝“渤海红”每层放入7-8个,每个养成笼相距60cm,定期观察亲本性腺发育情况,约20-30天即可性腺发育成熟。
(3)人工催产
随机挑选大个体紫红壳色扇贝“渤海红”100个以上进行人工催产。注射0.2ml0.05mM/L五羟色胺至闭壳肌,并用经过砂虑的26-27℃海水进行流水刺激1-2h后发现亲本开始排放精子并收集,排精约30min-1h后亲本开始排放卵子,将亲本放入育苗水体中自由排放配子,排放配子完成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以之前收集的精子调整精卵比例,以卵子周围3~4个精子为宜。
(4)育苗水体处理及杂交幼虫培育
育苗水体首先经过50cm细沙过滤后,按照10g/m3水体加入消毒粉,消毒处理8h以上后,利用硫代硫酸钠按照1:1比例进行中和,中和4小时后即可用于育苗。放入受精卵的第2d按照1mg/m3加入复方磺胺甲恶唑片到育苗水体中,以抑制水体微生物的繁殖。前3d不投喂任何饵料,控制水温在23~28℃之间,受精卵经过24~30小时发育到D形幼虫,以小球藻作为开口饵料,每天8.00和18.00各投喂一次,每2天按照1m3育苗水体加入0.1g比例添加水产复合维生素。当30%的幼虫出现眼点时,在育苗水体中放入提前经过蒸煮消毒及清洗过长3m的棕绳用于附着。经过7d~10d后,幼虫全部变态附着成为稚贝,开始投喂虾塘藻(以金藻为主),稚贝壳长达1.5mm时即可放入海中进行中间培育。
(5)杂交苗种的中间培育与海上养殖
稚贝装入80目网袋中,并于海区进行中间培育及养成,期间定期更换网袋(60目、40目、20目、10目)。当稚贝的壳高达到15mm以上时,将稚贝从网袋中移入扇贝暂养、养成笼,每层30个,期间更换扇贝笼2~3次。以南方海域北部湾自然夏季水温对扇贝“渤海红”进行自然的高温选育,最后养成的个体为耐高温第一代选育系,作为雄性扇贝“渤海红”种贝生产群体。
2、雌性杂交群体的建立
(1)亲本的同步促熟:将墨西哥湾扇贝与第一代扇贝“渤海红”耐高温选育系同时放入透明度在1.2m以下,水流平缓,水温为在20-25℃的港口进行同步促熟。采用笼养的方法,吊入水深为1.5m,墨西哥湾扇贝每层放入9-11个,扇贝“渤海红”每层放入7-8个,每个养成笼相距60cm,定期观察亲本性腺发育情况,约20-30天两种亲本即可性腺发育成熟。
(2)亲贝的选择:选取体表无损伤,肥满,壳长大小5-6cm的墨西哥湾扇贝和壳体无伤,壳长大小为6-7cm的第一代扇贝“渤海红”耐高温选育系作为亲本。
(3)产卵与杂交:挑选性腺发育成熟的墨西哥湾扇贝和扇贝第一代扇贝“渤海红”耐高温选育系进行人工催产。注射0.2ml 0.05mM/L五羟色胺至闭壳肌,并用经过砂虑的26~27℃海水进行流水刺激。先将墨西哥湾扇贝与第一代扇贝“渤海红”耐高温选育系放入单独小池中,排放精子,排精10-15分钟后发现亲本开始排卵时,将单个扇贝放入装有26℃海水的2升塑料盆中,收集每个墨西哥湾扇贝的卵子,收集的卵子15分钟后进行镜检。按照此方法最后分别收集10以上的墨西哥湾扇贝与第一代扇贝“渤海红”耐高温选育系的精子和卵子,混匀后分别将各自的精子和卵子平均分成2份,建立自交组合(墨西哥湾扇贝×墨西哥湾扇贝和扇贝“渤海红”×扇贝“渤海红”)和杂交组(墨西哥湾扇贝
Figure GDA0002731594510000071
×扇贝“渤海红”♀、墨西哥湾扇贝♀×扇贝“渤海红”
Figure GDA0002731594510000072
)。
(4)杂交幼虫培育及养成:按照常规的墨西哥湾扇贝育苗及养成方法对双列杂交组合进行养成。期间记录杂交组合生长、存活情况,比较两种杂交组合生长存活差异,以墨西哥湾扇贝
Figure GDA0002731594510000073
×扇贝“渤海红”♀组合作为雌性杂交子一代种贝生产群体。
3、耐高温紫红壳色苗种的制备:
以大个体且壳色呈现紫红壳色的第一代扇贝“渤海红”耐高温选育系作为父本,以第一代橙色壳色墨西哥湾扇贝
Figure GDA0002731594510000077
×扇贝“渤海红”♀杂家子代作为母本进行回交,回交子代按照扇贝“渤海红”的操作进行育苗管理,回交子代即可作为商品苗种。
4、性状自交纯化
回交子代为亲本,以紫红壳色、壳高为选育指标,按照10%的选择压力进行连续群体自交纯化选育,即得到性状稳定的紫红壳色耐高温杂交苗种。
具体培育结果如下:
(1)2016年11月,随机挑选110只性腺发育成熟的个扇贝“渤海红”个体进行群体混交育苗,出苗共计2000g,于2016.11~2017.10于南方北部湾流沙湾海域进行养成,收获时扇贝“渤海红”存活率为15.3%,剩余个体作为雄性扇贝“渤海红”耐高温选育系种贝。
(2)2017年11月,将从青岛引进的扇贝“渤海红”与本课题组培育的墨西哥湾扇贝大闭壳肌品系放在雷州企水港海域同步促熟后,经26℃砂虑海水进行流水2h刺激后,发现亲本先后开始排放精卵,收集墨西哥湾扇贝卵子与扇贝“渤海红”精子和卵子,建立墨西哥湾扇贝
Figure GDA0002731594510000074
×扇贝“渤海红”♀、墨西哥湾扇贝♀×扇贝“渤海红”
Figure GDA0002731594510000075
获得杂交苗种。收获时,经测量杂交扇贝呈现黑白、橙色两种壳色(墨西哥湾扇贝♀×扇贝“渤海红”
Figure GDA0002731594510000076
)的壳高达到5.3厘米,壳长达5.4厘米,体重达28.4g,与同期比墨西哥湾扇贝相比,壳高、壳长、体重分别提高12.31%、16.43%、29.81%。
(3)2018年3月,选取墨西哥湾扇贝
Figure GDA0002731594510000081
×扇贝“渤海红”♀大个体的卵子和扇贝“渤海红”耐高温选育系的精子进行回交,建立回交群体,杂交子代中40%为紫红壳色,2018年8月测量时,产量与同期同环境养殖条件下的墨西哥个湾扇贝提高30%,养成期存活率为91%,后代与扇贝“渤海红”相比,高温耐受性显著提高,很好的适应了南方高温环境。

Claims (9)

1.一种培育紫红色耐高温杂交苗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以性腺发育成熟的扇贝“渤海红”亲本进行群体混交,混交后代于南方海域进行高温自然选择,得到第一代扇贝“渤海红”耐高温选育系;
S2:以成熟墨西哥湾扇贝与S1中第一代扇贝“渤海红”耐高温选育系为亲本,得到墨西哥湾扇贝♂×扇贝“渤海红”♀杂交子代;
S3:以S1所得第一代扇贝“渤海红”耐高温选育系为父本,以S2所得墨西哥湾扇贝♂×扇贝“渤海红”♀杂交子代作为母本进行回交,得回交子代;
S4:以S3回交子代为亲本,以紫红壳色、壳高为选育指标,进行连续群体自交纯化选育,即得到紫红色耐高温杂交苗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南方水域为南方北部湾海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群体混交的亲本大于100个;所述高温自然选择的过程为:将混交后代“渤海红”稚贝装入网袋中,并于南方海域海区进行中间培育及养成,期间定期更换不同目数的网袋;当稚贝的壳高达到15mm以上时,将稚贝从网袋中移入扇贝养成笼暂养,更换养成笼2~3次,得到第一代扇贝“渤海红”耐高温选育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群体混交的亲本通过如下过程进行运输:在冬季气温低于20℃时,挑选扇贝“渤海红”亲本1000只以上,装入泡沫箱中,维持泡沫箱温度在7~10℃之间,运输至北部湾育苗场,放入水温15℃~18℃海水中暂养10~24h,并喂食小球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成熟墨西哥湾扇贝和第一代扇贝“渤海红”耐高温选育系通过如下过程得到:在水流平缓、海区透明度在1.2m以下,水温在20~25℃之间的港口进行同步促熟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同步催熟的过程为:采用笼养的方式,养成笼中墨西哥湾扇贝每层放入9~11个,第一代扇贝“渤海红”耐高温选育系每层放入7~8个,相邻养成笼的距离为40~100cm,吊入水深为1~2m,20~30天即得成熟墨西哥湾扇贝和第一代扇贝“渤海红”耐高温选育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对性腺发育成熟的墨西哥湾扇贝和第一代扇贝“渤海红”耐高温选育系采用注射五羟色胺和流水升温刺激的方法进行人工催产后培育得到墨西哥湾扇贝♂×扇贝“渤海红”♀杂交子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催产的过程为:注射0.1~0.3ml0.005~0.5mmol/L的五羟色胺至闭壳肌,并用经过砂虑的26~27℃海水进行流水刺激;然后将墨西哥湾扇贝和第一代扇贝“渤海红”耐高温选育系放入单独小池中,排放精子,排精10~15分钟;将单个墨西哥湾扇贝放入装有26℃海水的容器中,收集墨西哥湾扇贝的卵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五羟色胺的浓度为0.05mmol/L,用量为0.2mL。
CN201811314641.9A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培育紫红色耐高温杂交苗种的方法 Active CN1094969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14641.9A CN109496931B (zh)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培育紫红色耐高温杂交苗种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14641.9A CN109496931B (zh)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培育紫红色耐高温杂交苗种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96931A CN109496931A (zh) 2019-03-22
CN109496931B true CN109496931B (zh) 2021-01-29

Family

ID=65747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14641.9A Active CN109496931B (zh)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培育紫红色耐高温杂交苗种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969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3969B (zh) * 2022-05-11 2023-04-07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一种紫海杂交扇贝与紫扇贝回交制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319574C (en) * 1988-10-06 1993-06-29 Patrick Edmond Dabinett Scallop aquaculture
US20080229437A1 (en) * 2006-02-28 2008-09-18 Lindell Scott R Intergeneric bivalve shellfish hybrid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CN102301971B (zh) * 2011-08-05 2012-08-08 青岛农业大学 紫海杂交扇贝新品种的培育方法
CN104255587B (zh) * 2014-08-27 2015-08-05 青岛农业大学 海紫杂交扇贝保持系的构建方法与应用
CN106234267B (zh) * 2016-07-29 2019-10-29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杂海回交扇贝耐低温品系的选育方法
CN106508760B (zh) * 2016-11-23 2019-03-1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海湾扇贝耐高温新品系的选育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96931A (zh) 2019-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46467C (zh) 双白壳虾夷扇贝的培育方法
CN105145419B (zh) 一种获得线纹海马杂交优势的育种方法
CN101263780B (zh) 北方海区鼠尾藻大规格苗种提前育成的方法
CN107148928B (zh) 一种虾夷扇贝与风向标扇贝杂交品种的培育方法
CN103120140A (zh) 一种扇贝的养殖方法
CN109804953B (zh) 一种紫伪翼手参人工苗种的繁育方法
CN101884311B (zh) 半滑舌鳎家系构建及优良家系选育方法
CN113179980A (zh) 一种钝缀锦蛤的育苗方法
CN104255599A (zh) 一种韩墨杂交扇贝的培育方法
CN109349176B (zh) 一种紫海杂交扇贝的养殖方法
CN102077790B (zh) 大獭蛤的人工育苗方法
CN109496931B (zh) 一种培育紫红色耐高温杂交苗种的方法
CN101810148B (zh) 牙鲆优良品种的杂交育种方法
CN104957055B (zh) 一种耐低盐刺参苗种的选育方法
CN111165403A (zh) 一种方格星虫和近江牡蛎苗种池塘立体生态培育方法
CN112753627A (zh) 一种单环刺螠苗种培育方法
CN114451335B (zh) 一种三元杂交扇贝商品苗种的培育方法
CN111670847B (zh) 一种日本海神蛤秋季大规格苗种人工培育方法
CN102835341A (zh) 大獭蛤和澳洲獭蛤杂交育种方法
CN101595848A (zh) 一种香螺的人工培育方法
CN111149742B (zh) 一种唐冠螺幼体制备及培养方法
CN106508759A (zh) 一种不同地理群体魁蚶性腺同步发育控制方法
CN108244007B (zh) 雌性虾夷扇贝与雄性阿拉斯加扇贝杂交新品种的培育方法
CN1283141C (zh) 双壳贝类稚贝高密度培育装置及培育方法
CN114793969B (zh) 一种紫海杂交扇贝与紫扇贝回交制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