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96089A - 保护壳、电子设备组件和电子设备组件的跌落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保护壳、电子设备组件和电子设备组件的跌落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96089A
CN109496089A CN201811406987.1A CN201811406987A CN109496089A CN 109496089 A CN109496089 A CN 109496089A CN 201811406987 A CN201811406987 A CN 201811406987A CN 109496089 A CN109496089 A CN 1094960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protective shell
driving device
shell
cent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069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96089B (zh
Inventor
杨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0698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960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960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960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960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960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保护壳、电子设备组件和电子设备组件的跌落控制方法,保护壳包括适于套设在电子设备外的壳体和设于壳体的重心调整组件,重心调整组件包括:配重块和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配重块沿第一方向运动。根据本公开的保护壳,可以改变电子设备组件的重心位置及重心的运动状态,丰富了用户的触感体验。

Description

保护壳、电子设备组件和电子设备组件的跌落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护壳、电子设备组件和电子设备组件的跌落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在使用过程中,用户的触觉体验较为单一;而且,电子设备的防摔性较差,当电子设备出现跌落的情况时,电子设备容易损坏,甚至重要的存储信息可能会丢失。
发明内容
本公开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公开提出一种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可以改变电子设备组件的重心位置及重心的运动状态,丰富了用户的触感体验。
本公开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组件。
本公开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组件的跌落控制方法。
根据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包括适于套设在电子设备外的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的重心调整组件,所述重心调整组件包括:配重块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配重块沿第一方向运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保护壳,通过在壳体上设置重心调整组件,使得重心调整组件可以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配重块运动,当保护壳应用于电子设备组件中时,保护壳可以改变电子设备组件的重心位置及重心的运动状态,从而丰富了用户的触感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电子设备组件的抗摔性能。
根据本公开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组件,包括:电子设备;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为根据本公开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套设在所述电子设备外,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电子设备通信。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组件,通过采用上述的保护壳,可有效提升电子设备组件=的抗摔性能,延长了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公开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组件的跌落控制方法,所述电子设备组件包括电子设备和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包括套设在所述电子设备外的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的重心调整组件,所述重心调整组件包括:配重块;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配重块沿第一方向运动,所述跌落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运动状态;当判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跌落状态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配重块运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跌落控制方法,通过电子设备组件的跌落过程中调整电子设备组件的重心位置,以调整电子设备组件的跌落姿态,从而有效降低电子设备的跌落损伤,提升电子设备组件的防摔性能,延长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因跌落问题导致的电子设备售后维修率和客退率,提升了电子设备的品牌形象。
本公开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公开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公开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保护壳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的保护壳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一的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二的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三的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四的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五的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六的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七的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八的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九的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组件的爆炸图;
图1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组件的跌落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组件的跌落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6根据本公开再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组件的跌落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电子设备组件200;电子设备101;
保护壳100;
壳体1;安装空间10;第一直线侧边11;第二直线侧边12;底壁13;侧壁14;重心调整组件2;配重块21;盲孔211;
第一驱动装置22;驱动缸件221;缸体件2211;
伸缩杆件2212;自由端2212a;
第二驱动装置23;第三驱动装置24;
减振组件3;驱动缸31;缸体311;伸缩杆312;弹性件32;
散热组件4;充电组件5;照明组件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公开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公开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公开。此外,本公开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下面参考图1-图11描述根据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保护壳100。保护壳100可以用于套设在电子设备101外,其中,电子设备101可以为手机(如图12所示)、iPad等。
如图1-图11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保护壳100,包括壳体1和设在壳体1内的重心调整组件2。
壳体1可以限定出安装空间10,电子设备101适于安装在安装空间10内,以使壳体1套设在电子设备101外。重心调整组件2包括配重块21和第一驱动装置22,第一驱动装置22用于驱动配重块21沿第一方向运动。
例如,如图1-图11所示,重心调整组件2可以调整配重块21的位置,当保护壳100套设在电子设备101外时,保护壳100与电子设备101可以构成电子设备组件200,保护壳100可以将重力感应融合到电子设备组件200中,给用户提供全新的重力感应体验,例如调整电子设备组件200的重心位置,可以用于用户不同手势持握电子设备组件200时、给用户带来电子设备组件200重心偏移感的场景,从而丰富了用户的触感体验,而且重心调整组件2还可以调整电子设备组件200的重心的运动状态,从而通过调整重心运动状态来让用户体验振感等,当然,重心调整组件2还可以配合电子设备101中的应用程序例如游戏、来电、音乐脉动等,进一步丰富了用户的触觉体验。
此外,在电子设备组件200的跌落过程中,保护壳100可以通过调节配重块21的位置及运动状态(包括运动方向、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调整电子设备组件200的重心,减轻电子设备组件200在跌落过程中的翻转等运动、并将调整电子设备组件200的跌落姿态,使得电子设备组件200以特定姿态落地,以有效降低电子设备101的跌落损伤。当电子设备组件200以特定姿态落地时,电子设备组件200的特定部位最先接触跌落面,电子设备组件200的特定部位可以是电子设备组件200上较为坚固的边或面、或者该特定部位设有柔性材料件以缓冲冲击力,以进一步降低电子设备101的跌落损伤,有效保护电子设备101,避免存储信息的丢失。
具体地,第一驱动装置22用于驱动配重块21沿第一方向(例如,图3-图9中的AA’方向)运动,也就是说,第一驱动装置22可以驱动配重块21在第一方向上正向或反向运动,且第一驱动装置22可以控制配重块21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状态(包括运动方向、速度和加速度),从而配重块21可以运动至在第一方向上任意位置,且配重块21具有一定的运动状态,使得电子设备组件200在不同的使用状态下,其重心可以调整至对应的合适位置、且其重心可以调整为具有对应的运动状态,丰富了用户的触感体验,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驱动装置22的运行状态可以由电子设备101控制,但不限于此。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配重块21”可以理解为质量块,配重块21可以具有较大的密度,从而可以适当减小配重块21的体积,节省配重块21的占用空间;配重块21的质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具体设置,只需保证配重块21的运动可以改变电子设备组件200的重心位置即可。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保护壳100”是指外设于电子设备101的保护壳100、而非电子设备101自身的保护壳100。例如,当电子设备101为手机时,保护壳100可以指为保护手机、另套设在手机外的手机保护壳100,而不是手机自身的后壳等。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驱动装置22的运行状态可以由电子设备101控制,但不限于此。此外,重心调整组件2设于壳体1,可以包括重心调整组件2设在壳体1内、重心调整组件2设在壳体1外和重心调整组件2的一部分位于壳体1外、另一部分位于壳体1内;当重心调整组件2设在壳体1外时,将壳体1套设在电子设备101外,此时重心调整组件2可以位于壳体1与电子设备101之间,也可以位于壳体1的其他位置,而不限于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1,通过在壳体1上设置重心调整组件2,使得重心调整组件2可以通过第一驱动装置22驱动配重块21运动,当保护壳100应用于电子设备组件200中时,保护壳100可以改变电子设备组件200的重心位置及重心的运动状态,从而丰富了用户的触感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电子设备组件200的抗摔性能。
可选地,如图4、图6和图8所示,第一驱动装置22可以包括驱动缸件221,驱动缸件221包括缸体件2211和伸缩杆件2212,伸缩杆件2212相对缸体件2211可伸缩,配重块21设在伸缩杆件2212的自由端2212a。具体地,伸缩杆件2212可以穿设在缸体件2211上,且伸缩杆件2212可以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缸体件2211可伸缩,从而伸缩杆件2212在伸缩过程中可以带动配重块21沿第一方向运动,例如伸缩杆件2212伸出时,配重块21可以跟随伸缩杆件2212的自由端2212a沿第一方向运动以远离缸体件2211,伸缩杆件2212收缩时,配重块21可以跟随伸缩杆件2212的自由端2212a沿第一方向运动以靠近缸体件2211。其中,驱动缸件221可选为电动缸、气动缸或液压缸;配重块21可以与伸缩杆件2212的自由端2212a同步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配重块21还可以设在伸缩杆件2212的其他合适位置,例如配重块21可以邻近伸缩杆件2212的自由端2212a设置等。
可选地,如图4、图6、图8所示,配重块21的中心具有盲孔211,配重块21通过盲孔211套设在伸缩杆件2212的自由端2212a上,即伸缩杆件2212的自由端2212a伸入配重块21的盲孔211内以与盲孔211配合,方便了配重块21与伸缩杆件2212之间的装配。
当然,配重块21的中心还可以形成为通孔,伸缩杆件2212的自由端2212a可以伸入通孔内以与通孔配合,同样方便了配重块21与伸缩杆件2212之间的装配。可以理解的是,盲孔211或通孔与伸缩杆件2212之间可以过盈配合、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盲孔211或通孔内还可以设有内螺纹以与伸缩杆件2212自由端2212a的外螺纹配合,但不限于此。
如图3所示,第一驱动装置22可以形成为电动滑台,配重块21设在电动滑台上以沿电动滑台的延伸方向运动,由此,第一驱动装置22结构简单、便于控制。
在本公开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重心调整组件2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23,第二驱动装置23用于驱动第一驱动装置22沿第二方向运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例如,如图5-图8所示,第二驱动装置23可以驱动第一驱动装置22在第二方向上正向或反向运动,且第二驱动装置23可以控制第一驱动装置22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状态(包括运动方向、速度和加速度),即第二驱动装置23可以间接驱动配重块21在第二方向上正向或反向运动、且第二驱动装置23可以间接控制配重块21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状态(包括运动方向、速度和加速度);由于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从而配重块21可以运动至基准面内的任意位置,则配重块21可以运动至基准面的对应电子设备组件200的部分的任意位置,且配重块21具有一定的运动状态,使得电子设备组件200在不同的使用状态下,其重心可以调整至对应的合适位置、且其重心可以调整为具有对应的运动状态,丰富了用户的触感体验,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效果,此时配重块21的位置及运动状态可以由第一驱动装置22和第二驱动装置23中的至少一个控制,第一驱动装置22和第二驱动装置23的运行状态可以均由电子设备101控制,但不限于此。其中,基准面可以由与第一方向平行的第一直线和与第二方向平行的第二直线共同确定,从而便于在基准面上建立平面坐标系,便于配重块21的控制。
当然,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还可以为锐角,例如第二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为30°、45°或60°等。
可选地,第一驱动装置22为多个,多个第一驱动装置22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开,每个第一驱动装置22均由第二驱动装置23驱动沿第二方向运动。例如,在图7和图8的示例中,配重块21可以为多个,多个配重块21可以与多个第一驱动装置22一一对应设置,即每个第一驱动装置22分别驱动对应的配重块21沿第一方向运动;每个第一驱动装置22均有第二驱动装置23驱动,使得每个第一驱动装置22均可沿第二方向运动,在多个配重块21不发生干涉的前提下、每个配重均可以运动至基准面内对应于电子设备组件200的任意位置,提升了电子设备组件200重心调控的精确性。此时,第二驱动装置23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当第二驱动装置23为一个时,该第二驱动装置23可以驱动多个第一驱动装置22运动,当第二驱动装置23为多个时,多个第二驱动装置23可以分别驱动多个第一驱动装置22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当然,配重块21和第一驱动装置22的数量还可以不相同。配重块21和第一驱动装置22的数量还可以分别为一个,此时该第一驱动装置22与该配重块21对应设置以驱动该配重块21沿第一方向运动。
如图5、图7和图8所示,壳体1具有第一直线侧边11,第二驱动装置23包括设在第一直线侧边11的内侧的第一电动滑台,第一电动滑台沿平行于第一直线侧边11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直线侧边11可以形成为壳体1的部分外边缘,第一直线侧边11的长度方向可以与第二方向平行,第一电动滑台可以设在第一直线侧边11的邻近保护壳100中心的一侧,且第一电动滑台可以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驱动装置22可以设在第一电动滑台上,从而第一电动滑台可以驱动第一驱动装置22沿第二方向运动,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同时便于通过控制第一电动滑台来控制第一驱动装置22的位置及运动状态,使得重心调整组件2具有良好的可操控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方向“内”是指靠近保护壳100的中心的方向,其相反方向被定义为“外”。其中,当壳体1大致形成为矩形板状结构,第一直线侧边11可以为矩形的两个短边中的其中一个、也可以为矩形的两个长边中的其中一个。
在图7和图8的示例中,配重块21和第一驱动装置22的数量相同且配重块21和第一驱动装置22均为多个,多个第一驱动装置22与多个配重块21一一对应设置以对应驱动,即每个第一驱动装置22用于驱动对应的配重块21沿第一方向运动,每个第一驱动装置22均由第一电动滑台驱动,使得每个第一驱动装置22均可沿第二方向运动,从而在多个配重块21不发生干涉的前提下、每个配重块21均可以在保护壳100上运动至基准面内的任意位置,提升了保护壳100重心调控的精确性。此时,第一电动滑台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当第一电动滑台为一个时,该第一电动滑台可以驱动多个第一驱动装置22运动,当第一电动滑台为多个时,多个第一电动滑台可以分别驱动多个第一驱动装置22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进一步地,壳体1具有第二直线侧边12,第二直线侧边12与第一直线侧边11相对且第二直线侧边12与第一直线侧边11平行,第二驱动装置23包括设在第二直线侧边12的内侧的第二电动滑台,第二电动滑台沿平行于第二直线侧边12的长度方向延伸,配重块21和第一驱动装置22的数量相同且配重块21和第一驱动装置22均为多个,多个第一驱动装置22与多个配重块21一一对应设置以对应驱动,至少一个第一驱动装置22由第一电动滑台231驱动,至少一个第一驱动装置22由第二电动滑台232驱动。
例如,如图8所示,第二直线侧边12可以形成为壳体1的部分外边缘,第二直线侧边12的长度方向可以与第二方向平行,第二电动滑台可以设在第二直线侧边12的邻近保护壳100中心的一侧,且第二电动滑台可以沿第二方向延伸,多个第一驱动装置22中的一部分可以设在第一电动滑台上以由第一电动滑台驱动运动,多个第一驱动装置22中的另一部分可以设在第二电动滑台上以由第二电动滑台驱动运动,从而每个第一驱动装置22均可以沿第二方向运动,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同时便于通过控制第一电动滑台和第二电动滑台来控制多个第一驱动装置22的位置及运动状态,进一步提升了重心调整组件2的可操控性。
其中,当壳体1大致形成为矩形板状结构,第一直线侧边11和第二直线侧边可以分别为矩形的两个短边、也可以分别为矩形的两个长边。当然,第一直线侧边11和第二直线侧边12还可以相邻设置,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重心调整组件2进一步包括第三驱动装置24,第三驱动装置24用于驱动第二驱动装置23沿第三方向运动,第三方向与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均垂直。例如,在图9的示例中,第三驱动装置24可以驱动第二驱动装置23在第三方向(例如,图9中的CC’方向)上正向或反向运动,且第三驱动装置24可以控制第二驱动装置23在第三方向上的运动状态,即第三驱动装置24可以间接驱动配重块21在第三方向上正向或反向运动、且第三驱动装置24可以间接控制配重块21在第三方向上的运动状态;由于第三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且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使得配重块21可以在垂直于基准面的方向上相对于基准面在一定范围内运动,使得配重块21可以运动至三维空间的对应于电子设备组件200的任意位置,进一步丰富了配重块21的运动位置及运动状态,提升了保护壳100的适用性,从而提升了电子设备组件200的适用性。
可选地,重心调整组件2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例如壳体1内限定处安装腔,重心调整组件2安装在安装腔内,此时重心调整组件2可以完全收纳在壳体1内部,从而保证了保护壳100的外观美观性。当然,重心调整组件2还可以设在壳体1的其他合适位置,而不限于此。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可以包括底壁13和至少两个侧壁14,侧壁14均沿壳体1的边缘延伸且侧壁14与底壁13共同限定出安装空间10,电子设备101适于置于安装空间10内,底壁13可以限定出上述安装腔以收纳重心调整组件2。其中,“底壁13”是指当壳体1套设在电子设备101外时,壳体1的远离电子设备101的显示屏的一侧的壁面,即底壁13可以与电子设备101的背面相对设置。
例如,在图2的示例中,侧壁14可以为两个,两个侧壁14相对、且平行设置;在图1的示例中,侧壁14可以为四个,四个侧壁14可以环绕底壁13设置。由此,保护壳100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当然,保护壳100的结构不限于此。
在本公开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保护壳100还包括减振组件3,减振组件3在收纳状态和减振状态之间可变换,当减振组件3呈现收纳状态时,减振组件3收纳于壳体1内,当减振组件3呈现减振状态时,减振组件3的至少部分伸出到壳体1外。例如,如图10所示,减振组件3可以设在壳体1上,且减振组件3具有收纳状态和减振状态;当减振组件3呈现收纳状态时,减振组件3收纳于壳体1内,以节省电子设备101的占用空间,避免减振组件3影响用户的使用,同时保证了保护壳100的外观美观性,当减振组件3呈现减振状态时,减振组件3的至少部分伸出到壳体1外,从而在电子设备组件200下落至跌落面时,减振组件3可以首先与跌落面直接弹性接触以缓冲电子设备组件200与跌落面之间的冲击力,进而进一步降低了电子设备101的跌落损伤,有效起到了保护电子设备101的作用,避免电子设备101的损坏,同时避免电子设备101中存储信息的丢失,保证存储安全。
在本公开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减振组件3包括驱动缸31和弹性件32,驱动缸31包括缸体311和相对缸体311可伸缩的伸缩杆312,伸缩杆312通过连接于壳体1,以在减振组件3呈现减振状态时,使缸体311的至少部分伸出到壳体外;伸缩杆312的一端可以连接于壳体体1,伸缩杆312的另一端可以穿设在缸体311上,当伸缩杆312相对于缸体311伸缩时,伸缩杆312可以带动缸体311相对于壳体1移动,以实现减振组件3的状态的切换;例如伸缩杆312可以带动缸体311收纳于壳体1内,此时减振组件3处于收纳状态,伸缩杆312还可以驱动缸31体的至少部分伸出到壳体1外,此时减振组件3处于减振状态。其中,由于缸体311本身具有减振作用,当缸体311的伸出到壳体1外的部分与跌落面接触时,可以缓冲、抵消壳体1与跌落面之间的冲击力,减小了电子设备组件200受到的冲击力。可选地,驱动缸31可选为电动缸、气动缸或液压缸等。
进一步地,弹性件32连接在伸缩杆312与壳体1之间,也就是说,伸缩杆312通过弹性件32连接于壳体1,即弹性件32的一端可以与伸缩杆312的上述一端相连、弹性件32的另一端可以与壳体1相连,从而当减振组件3处于减振状态时,缸体311受到的冲击力还可以通过伸缩杆312传递至弹性件32上以进一步缓冲,进一步提升了电子设备组件200的抗摔性能。
可选地,壳体1为减振材料件,从而当保护壳100应用于电子设备组件200以套设在电子设备101外时,电子设备组件200发生跌落,壳体1与跌落面之间可以为弹性接触,使得壳体1可以吸收电子设备组件200受到的冲击以缓冲跌落面与电子设备101之间的冲击力,有效提升了电子设备组件200的抗摔性能。
可选地,保护壳100还包括散热组件4、充电组件5、照明组件6中的至少一个。例如,在图11的示例中,保护壳100还包括散热组件4、充电组件5和照明组件6,其中散热组件4可以用于对电子设备组件200进行散热,例如散热组件4可以为依次排列的多个散热片、也可以为液冷散热结构;充电组件5可以包括充电线圈,充电线圈可以用于对电子设备101进行充电,例如充电线圈可以为初级线圈,电子设备101上可以对应设有相应的次级线圈,当保护壳100与电子设备101组装完成后,通过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以实现电子设备101的无线充电;照明组件6可以用于照明、补光等,例如保护壳100单独使用或套设在电子设备101外使用时、可以在黑暗环境中照明使用,或者保护壳100套设在电子设备101外使用时、可以在黑暗环境中为电子设备101的拍摄进行补光。由此,保护壳100具有多样功能,有效提升了保护壳100的适用性。
下面参考图1-图13描述根据本公开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组件200,包括电子设备101和保护壳100,保护壳100套设在电子设备101外,第一驱动装置22与电子设备101通信。其中,保护壳100为根据本公开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保护壳100。
其中,“第一驱动装置22与电子设备101通信”可以包括第一驱动装置22与电子设备101之间有线通信、也可以包括第一驱动装置22与电子设备101之间无线通信。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组件200,通过采用上述的保护壳100,可有效提升电子设备组件200的抗摔性能,延长了电子设备101的使用寿命。
下面参考图1-图16描述根据本公开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组件200的跌落控制方法。
电子设备组件200包括电子设备101和保护壳100,保护壳100包括套设在电子设备101外的壳体1和设于壳体1的重心调整组件2,重心调整组件2包括配重块21和第一驱动装置22,第一驱动装置22用于驱动配重块21沿第一方向运动,从而重心调整组件2可以调整电子设备组件200的重心的位置,重心调整组件2还可以调整电子设备组件200的重心的运动状态。
跌落控制方法包括:检测电子设备101的运动状态;当判定电子设备101处于跌落状态时,第一驱动装置22驱动配重块21运动。
具体而言,首先可以实时检测电子设备101的运动状态,即实时检测电子设备组件200的运动状态,以判定电子设备101或电子设备组件200是否处于跌落状态,例如可以通过电子设备101自身内部的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电子设备组件200的加速度,并将电子设备101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相比较,当检测电子设备101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之差小于预设值、且电子设备101的加速度方向与重力加速度的方向相同时,则判定电子设备101处于跌落状态。然后,当判定电子设备101处于跌落状态时,重心调整组件2运行,第一驱动装置22驱动配重块21运动,例如配重块21可以运动至预设位置,使得电子设备组件200以特定姿态落地。其中,预设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置,预设位置可以根据电子设备组件200的具体结构等设置。
在电子设备组件200的跌落过程中,通过重心调整组件2来改变配重块21的位置,从而调整电子设备组件200的重心位置,减轻电子设备组件200在跌落过程中的翻转等运动、并将调整电子设备组件200的跌落姿态,使得电子设备组件200以特定姿态落地,以有效降低电子设备101的跌落损伤。当电子设备组件200以特定姿态落地时,电子设备组件200的特定部位最先接触跌落面,电子设备组件200的特定部位可以是电子设备组件200上较为坚固的边或面、或者该特定部位设有柔性材料件以缓冲冲击力,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电子设备101的跌落损伤。
可以理解的是,判断电子设备101是否处于跌落状态的方法不限于上述检测加速度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1的跌落控制方法,通过电子设备组件200的跌落过程中调整电子设备组件200的重心位置,以调整电子设备组件200的跌落姿态,从而有效降低电子设备101的跌落损伤,提升电子设备组件200的防摔性能,延长电子设备101的使用寿命,减少因跌落问题导致的电子设备101售后维修率和客退率,提升了电子设备101的品牌形象。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6所示,当保护壳100包括减振组件3时,如果判定电子设备组件200处于跌落状态,此时第一驱动装置22可以驱动配重块21朝向减振组件3运动、且减振组件3可以被触发以切换至减振状态,减振组件3的至少部分伸出到壳体1外,使得减振组件3最先直接接触跌落面,而减振组件3与跌落面之间为弹性接触,减振组件3可以以缓冲、抵消电子设备组件200与跌落面之间的冲击力。其中,在配重块21朝向减振组件3运动的过程中,配重块21可以最终运动至预设位置,使得电子设备组件200以特定姿态落地,预设位置可以与减振组件3对应设置,例如预设位置可以邻近减振组件3设置。其中,预设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置。
如图15所示,当重心调整组件2包括第一驱动装置22和第二驱动装置23时,如果判定电子设备101自己处于跌落状态,此时第一驱动装置22和第二驱动装置23中的至少一个驱动配重块21运动;当重心调整组件2包括第一驱动装置22、第二驱动装置23和第三驱动装置24时,如果判定电子设备101自己处于跌落状态,此时第一驱动装置22、第二驱动装置23和第三驱动装置24中的至少一个驱动配重块21运动。其中,重心调整组件2可以与电子设备101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从而重心调整组件2的运行可以由电子设备101控制。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即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公开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包括适于套设在电子设备外的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的重心调整组件,所述重心调整组件包括:配重块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配重块沿第一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心调整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沿第二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开,每个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均由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心调整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沿第三方向运动,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均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心调整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还包括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在收纳状态和减振状态之间可变换,当所述减振组件呈现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减振组件收纳于所述壳体内,当所述减振组件呈现所述减振状态时,所述减振组件的至少部分伸出到所述壳体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组件包括:
驱动缸,所述驱动缸包括缸体和相对所述缸体可伸缩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连接于所述壳体,以在所述减振组件呈现所述减振状态时,使所述缸体的至少部分伸出到所述壳体外;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在所述伸缩杆与所述壳体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减振材料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还包括散热组件、充电组件、照明组件中的至少一个。
10.一种电子设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子设备;
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套设在所述电子设备外,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电子设备通信。
11.一种电子设备组件的跌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组件包括电子设备和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包括套设在所述电子设备外的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的重心调整组件,所述重心调整组件包括:
配重块;
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配重块沿第一方向运动,
所述跌落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运动状态;
当判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跌落状态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配重块运动。
CN201811406987.1A 2018-11-23 2018-11-23 保护壳、电子设备组件和电子设备组件的跌落控制方法 Active CN1094960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06987.1A CN109496089B (zh) 2018-11-23 2018-11-23 保护壳、电子设备组件和电子设备组件的跌落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06987.1A CN109496089B (zh) 2018-11-23 2018-11-23 保护壳、电子设备组件和电子设备组件的跌落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96089A true CN109496089A (zh) 2019-03-19
CN109496089B CN109496089B (zh) 2021-03-23

Family

ID=65696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06987.1A Active CN109496089B (zh) 2018-11-23 2018-11-23 保护壳、电子设备组件和电子设备组件的跌落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9608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0528A (zh) * 2020-04-14 2020-08-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位姿调节组件、电子设备、保护方法、保护装置、介质
CN115580673A (zh) * 2022-09-26 2023-01-06 深圳市中诺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保护壳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47340U (zh) * 2010-11-19 2011-08-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自动防摔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3176478A (zh) * 2011-12-26 2013-06-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调整电子设备重心位置的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3901944A (zh) * 2012-12-24 2014-07-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重心位置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892554A (zh) * 2012-12-29 2014-07-02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保护套
CN104715210A (zh) * 2015-03-30 2015-06-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重心调整装置及其调整重心的方法
CN105162912A (zh) * 2015-08-20 2015-12-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防摔终端及终端防摔方法
CN205725877U (zh) * 2016-03-25 2016-11-2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空中姿态调整装置
CN106231044A (zh) * 2016-09-06 2016-12-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的保护装置
CN106911825A (zh) * 2017-05-05 2017-06-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跌落保护系统
CN107257404A (zh) * 2017-05-17 2017-10-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70311465A1 (en) * 2016-02-01 2017-10-26 Otter Products, Llc Protective case having plurality of external connectors
CN107770301A (zh) * 2016-08-16 2018-03-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防摔的方法和防摔装置
CN108307052A (zh) * 2018-01-18 2018-07-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跌落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47340U (zh) * 2010-11-19 2011-08-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自动防摔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3176478A (zh) * 2011-12-26 2013-06-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调整电子设备重心位置的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3901944A (zh) * 2012-12-24 2014-07-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重心位置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892554A (zh) * 2012-12-29 2014-07-02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保护套
CN104715210A (zh) * 2015-03-30 2015-06-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重心调整装置及其调整重心的方法
CN105162912A (zh) * 2015-08-20 2015-12-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防摔终端及终端防摔方法
US20170311465A1 (en) * 2016-02-01 2017-10-26 Otter Products, Llc Protective case having plurality of external connectors
CN205725877U (zh) * 2016-03-25 2016-11-2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空中姿态调整装置
CN107770301A (zh) * 2016-08-16 2018-03-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防摔的方法和防摔装置
CN106231044A (zh) * 2016-09-06 2016-12-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的保护装置
CN106911825A (zh) * 2017-05-05 2017-06-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跌落保护系统
CN107257404A (zh) * 2017-05-17 2017-10-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307052A (zh) * 2018-01-18 2018-07-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跌落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0528A (zh) * 2020-04-14 2020-08-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位姿调节组件、电子设备、保护方法、保护装置、介质
CN111510528B (zh) * 2020-04-14 2021-10-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位姿调节组件、电子设备、保护方法、保护装置、介质
WO2021208568A1 (zh) * 2020-04-14 2021-10-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位姿调节组件、电子设备、保护方法、保护装置、介质
CN115580673A (zh) * 2022-09-26 2023-01-06 深圳市中诺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保护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96089B (zh) 2021-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96089A (zh) 保护壳、电子设备组件和电子设备组件的跌落控制方法
JP669053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EP2172252A2 (en) Hand-hel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9981938B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US20120142458A1 (en) Basketball practice machine
KR20150137043A (ko) 실시간 진동 피드백을 제공하는 휴대단말용 보호케이스
CN104750249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877726A (zh) 一种虚拟现实组件系统
JP2012141823A (ja) 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CN105072855B (zh) 防摔电子装置
CN110493458A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12221141B (zh) 控制虚拟对象使用虚拟道具的方法及装置
EP2606947A3 (en) Video game controller
US20220032176A1 (e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for application of scope in virtual environment
CN109862234A (zh) 功能组件、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KR20210064378A (ko) 관점 회전 방법 및 장치, 디바이스 및 저장 매체
EP3406313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RU2018101161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истанционн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я
CN105657258A (zh) 一种变焦摄像头模组中的马达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5486161U (zh) 一种虚拟现实头盔的头部运动捕捉装置
CN109981936A (zh)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9327623B (zh)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跌落控制方法
CN105409195B (zh) 拍照方法和装置
CN205826961U (zh) 一种伸缩式头戴式显示装置
CN109302521A (zh)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跌落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