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79091B - Ptz照相机拍摄影像的设置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Ptz照相机拍摄影像的设置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79091B
CN109479091B CN201780043508.1A CN201780043508A CN109479091B CN 109479091 B CN109479091 B CN 109479091B CN 201780043508 A CN201780043508 A CN 201780043508A CN 109479091 B CN109479091 B CN 1094790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sd
mode
setting
image
maint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435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79091A (zh
Inventor
李命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nm Systems Inc
Original Assignee
Ynm System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nm Systems Inc filed Critical Ynm System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9479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790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790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790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4Computer-aided capture of images, e.g. transfer from script file into camera, check of taken image quality, advice or proposal for image composition or decision on when to take im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3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single remote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Control of means for changing angle of the field of view, e.g. optical zoom objectives or electronic zoo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5Control of camera direction for changing a field of view, e.g. pan, tilt or based on tracking of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28Alteration of picture size, shape,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e.g. zooming, rotation, rolling, perspective, trans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揭示了PTZ照相机拍摄影像的设置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装置。作为用于设置针对多个拍摄区域的拍摄影像的技术,涉及一种通过维持用于拍摄影像设置的OSD模式的同时变更PTZ照相机的拍摄区域,使迅速地针对多个拍摄影像进行影像设置成为可能的PTZ照相机拍摄影像的设置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Description

PTZ照相机拍摄影像的设置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PTZ照相机拍摄影像的设置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该部分中记述的内容仅用于提供针对本实施例的背景信息,而非用于实施背景技术。
PTZ(Pan-Tilt-Zoom)照相机具有在可上下左右旋转的平转(Pan)/倾斜(Tilt)驱动装置上结合安装有全自动缩放透镜的照相机的结构,通过外部控制可旋转照相机及放大/缩小透镜。因此,相比于一般的固定式照相机,PTZ照相机虽然价格高昂,但是通过控制照相机的旋转,可监视照相机周围的广阔区域,具有通过控制缩放透镜,可进行远距离/近距离的监视以及通过放大观察感兴趣的对象的优点。
通常,为了控制PTZ照相机的摄影区域,使用者在观察用于显示基于照相机拍摄的拍摄影像的显示器的同时通过控制控制器装置控制拍摄区域,所述控制器装置如附着有操纵杆的控制器或者具有方向键的遥控器等。
对于PTZ照相机系统,为了针对拍摄影像分别处理调焦(Focus)、白色平衡(WhiteBalance)、自动曝光模式(AE模式)等影像设置,可使用在屏显示(OSD,On Screen Display)菜单。
在PTZ照相机系统中,当设置拍摄影像时,控制器装置的操纵杆或者方向键可在PTZ照相机的移动(平转/倾斜/缩放)控制或者设置OSD菜单时使用,但是进入OSD菜单并设置菜单的途中,为了控制PTZ照相机的拍摄区域,只有脱离提供OSD菜单的OSD模式,才能控制PTZ照相机的拍摄区域。
这种情况下,PTZ照相机针对拍摄影像的OSD菜单的子菜单越多,为了结束一个拍摄影像的设置需要经过多次的子菜单选择过程。当结束一个拍摄影像的设置之后并针对另一拍摄影像进行相同设置时,需要解除OSD模式并从针对另一拍摄影像的主菜单开始中进行繁琐操作调整OSD菜单。即,利用PTZ照相机拍摄的区域分块越多,就会增加用于针对各自的拍摄影像进行OSD菜单设置的操作的困难程度。例如,为了将第一拍摄区域的调焦模式设置为自动,第二拍摄区域的调焦模式设置为手动需要经过以下繁琐过程,如“1)利用控制器装置将PTZ照相机移至第一拍摄区域->2)调出OSD菜单->3)选择调焦/缩放->4)进入调焦模式->5)选择自动->6)去激活OSD菜单->7)利用控制器装置将PTZ照相机移至第二拍摄区域->8)调出OSD菜单->9)选择调焦/缩放->10)进入调焦模式->11)选择手动”。针对多个拍摄区域设置拍摄模式时,存在针对每个拍摄区域为了选择OSD菜单需要反复进行进入并退出OSD模式的动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实施例作为用于针对多个拍摄区域的拍摄影像的设置的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维持用于设置拍摄影像的OSD模式的同时通过变更PTZ照相机的拍摄区域可迅速地针对多个拍摄影像进行影像设置的PTZ照相机的拍摄影像设置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影像拍摄装置,该装置与控制器装置及影像显示装置进行联动且基于模式控制拍摄影像的设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PTZ照相机,其通过拍摄至少一个以上区域的影像并生成所述拍摄影像;信号获取部,其从所述控制器装置获得操作信号;模式控制部,其根据所述操作信号判断是否进入控制PTZ(Pan-Tilt-Zoom)照相机的PTZ模式或者设置在屏显示(OSD,On Screen Display)菜单的OSD设置模式,并基于判断的模式控制所述PTZ照相机使所述PTZ照相机变更所述拍摄影像的拍摄区域,或者设置所述OSD菜单;影像显示部,其将所述拍摄影像及所述OSD菜单中至少一个以上的影像向所述影像显示装置显示,所述模式控制部基于所述操作信号进入维持所述OSD设置模式的OSD维持模式时,通过维持所述OSD设置模式的同时控制所述PTZ照相机,从而使所述拍摄影像的拍摄区域发生变更。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PTZ照相机拍摄影像的设置方法,该方法通过影像拍摄装置与控制器装置及影像显示装置进行联动且根据模式控制拍摄影像的设置,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过程:信号获取过程,其从所述控制器装置获得操作信号;模式进入过程,其根据所述操作信号,进入控制PTZ(Pan-Tilt-Zoom)照相机的PTZ模式或者设置OSD(On Screen Display)菜单的OSD设置模式;以及模式控制过程,在进入所述OSD设置模式的状态下,当接收到OSD维持信号时,在通过进入用于维持所述OSD设置模式的OSD维持模式以维持所述OSD设置模式的状态下,通过控制所述PTZ照相机,变更所述拍摄影像的拍摄区域。
技术效果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实施例,利用OSD菜单可具有迅速地执行多个拍摄影像的影像设置的效果。而且,可显著地减少使用者针对多个拍摄影像的影像设置而需要进行的操作步骤,从而具有可简化设置作业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本实施例涉及的拍摄影像控制系统的概略图;
图2是概略地图示本实施例涉及的拍摄影像控制系统中包括的模式控制模块的方块结构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涉及的OSD维持模式中用于控制PTZ照相机拍摄影像的设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4a和图4b是用于说明现有的拍摄影像的设置动作和本实施例涉及的拍摄影像的设置动作的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图示本实施例涉及的拍摄影像控制系统的概略图。
本实施例涉及的拍摄影像控制系统包括影像拍摄装置110、控制器装置140及影像显示装置150。影像拍摄装置110包括PTZ(Pan-Tilt-Zoom)照相机120及模式控制模块130。其中,虽然影像拍摄装置110被记述为必须包括PTZ照相机120和模式控制模块130,但是也可以以只包括PTZ照相机120的形式实施,而模式控制模块130以另外的模式控制装置(未图示)的形式实施。
影像拍摄装置110可对多个区域进行拍摄,并通过影像显示装置150显示拍摄的拍摄影像或者针对拍摄影像的在屏显示(OSD,On Screen Display)菜单。其中,影像拍摄装置110控制以下模式,如根据控制器装置140的操作信号用于调整拍摄影像的区域的PTZ模式、用于设置针对各拍摄影像的OSD菜单的OSD设置模式、维持OSD设置模式的同时用于调整拍摄影像的区域的OSD维持模式等。以下,对影像拍摄装置110中包括的各组成要素进行说明。
PTZ照相机120作为具有平转(Pan)、倾斜(Tilt)、缩放(Zoom)等功能的照相机,通过上下调整、左右调整、放大或者缩小可对使用者想要拍摄的场所或者区域进行拍影。PTZ照相机120可指定想要拍摄的位置,因此相比于通常只能拍摄固定位置的一般照相机,照相机的摄影区域(可监视的区域)比较大。
PTZ照相机120可以是由管理员在预先设定的特定场所的固定位置上布置的快速变焦照相机。PTZ照相机120利用有线或者无线通信与控制器装置140连接并根据接收操作信号,利用平转(Pan)、倾斜(Tilt)、缩放(Zoom)等功能对拍摄区域进行调整。其中,PTZ照相机120的调整优选基于模式控制模块130而进行控制。
PTZ照相机120将拍摄的拍摄影像向影像显示装置150传送并显示,拍摄的拍摄影像可经由模式控制模块130向影像显示装置150传送。
模式控制模块130从控制器装置140获取用于控制影像拍摄装置110模式的操作信号,基于获取的操作信号进入PTZ模式、OSD设置模式、OSD维持模式等其中一种模式,并执行进入的模式所对应的控制。其中,操作信号可以是PTZ操作信号、OSD操作信号、OSD维持信号等。例如,PTZ操作信号是指用于控制(变更)PTZ照相机120的拍摄区域的信号,OSD操作信号是指用于显示及控制OSD菜单的信号,所述OSD菜单用于拍摄影像的影像设置,OSD维持信号是指用于维持OSD菜单的同时用于变更PTZ照相机120的拍摄区域的信号。这种操作信号可以是各自独立的信号,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结合一个以上信号的操作信号。
模式控制模块130当进入PTZ模式时,基于PTZ操作信号控制PTZ照相机120的拍摄区域。换而言之,在PTZ模式中,模式控制模块130基于PTZ操作信号控制PTZ照相机120的平转(Pan)、倾斜(Tilt)、变焦(Zoom)等功能,并使拍摄区域发生变更。
模式控制模块130进入OSD设置模式时,基于OSD操作信号控制OSD菜单。当拍摄的影像已显示时,模式控制模块130使OSD菜单覆盖(Overlay)在拍摄影像上并显示,并基于OSD操作信号执行OSD菜单的设置。
模式控制模块130进入OSD维持模式时,基于OSD维持信号控制OSD设置模式。即,在维持OSD菜单的状态下控制PTZ照相机120的拍摄区域。换而言之,OSD维持模式作为用于迅速地进行针对多个拍摄区域的影像设置的模式,模式控制模块130在进入OSD维持模式的状态下,当追加接收到PTZ操作信号时,在基于OSD设置模式显示的OSD菜单被显示的状态下,通过控制PTZ照相机120使拍摄影像的拍摄区域发生变更,并在变更后的拍摄影像上设置针对变更后的拍摄影像的OSD菜单。
其中,模式控制模块130被记述为在OSD维持模式中维持OSD菜单被显示的状态的同时使拍摄区域发生变更,但并不限于此。例如,模式控制模块130在OSD维持模式中为了准确地变更拍摄区域,将基于OSD设置模式显示的OSD菜单储存后只显示拍摄影像。以后,模式控制模块130可基于PTZ操作信号控制PTZ照相机120,并变更拍摄区域,拍摄区域的变更结束后,将储存的OSD菜单显示在变更后的拍摄影像上。
控制器装置140与影像拍摄装置110进行联动,基于使用者的操作将各种操作信号向影像拍摄装置110传送。控制器装置140可实施为基于使用者操作操纵杆、按钮等传送操作信号的控制器、基于使用者的按键而传送操作信号的遥控器等,只要能够将操作信号向影像拍摄装置110传送,可实施为各种形态的装置。
控制器装置140将操作信号向影像拍摄装置110传送,所述操作信号包括用于控制PTZ照相机120的拍摄区域的PTZ操作信号、用于控制拍摄影像的影像设置用OSD菜单的OSD操作信号、维持拍摄影像的OSD菜单的同时用于变更拍摄区域的OSD维持信号等。
其中,控制器装置140可基于操纵杆的上下左右调整或者可基于上下左右按钮的输入传送PTZ操作信号,基于预先设置的OSD菜单按钮的输入传送OSD操作信号。而且,控制器装置140可基于预先设置的OSD维持按钮的输入传送OSD维持信号。其中,输入OSD维持按钮后,如果还存在操纵杆的上下左右调整或者上下左右调整按钮输入,则可向影像拍摄装置110传递OSD维持信号,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如果在按住OSD维持按钮的状态下,存在操纵杆的上下左右调整或者上下左右调整按钮的输入,则还可向影像拍摄装置110传送OSD维持信号。
另外,控制器装置140可具有外部输入装置(未图示),如用于传送OSD维持信号的另外的触控输入部(未图示)或者鼠标、触控笔、手写笔、外置键盘等。
控制器装置140可将OSD维持信号以独立的信号的形式向影像拍摄装置110传送,但不限于此,也能够以包括OSD维持信号的PTZ操作信号的形态进行传送。
影像显示装置150是指从影像拍摄装置110获取各种影像有关的数据,并进行显示的装置。影像显示装置150利用有线和无线通信,如有线通信、无线网络信号、蓝牙(Bluetooth)、无线个域网(Zigbee)等可获取影像有关的数据。其中,影像有关数据可包括拍摄影像、OSD菜单信息、拍摄影像的属性信息等。
本实施例涉及的影像显示装置150从影像拍摄装置110获取拍摄特定区域的拍摄影像,并显示获取的拍摄影像。其中,影像显示装置150在已显示的拍摄影像被显示的状态下,当获取变更后拍摄区域的拍摄影像时显示变更后的拍摄影像。
另外,影像显示装置150从影像拍摄装置110接收到OSD菜单信息时在已显示的拍摄影像上显示OSD菜单信息。其中,影像显示装置150基于影像拍摄装置110的输入信号显示OSD菜单的移动状态。
图2是概略地图示本实施例涉及的拍摄影像控制系统中包括的模式控制模块的方块结构图。
本实施例涉及的模式控制模块130包括信号获取部210、模式控制部220、预设(Preset)设置部230及影像显示部240。
信号获取部210与控制器装置140进行联动并获取各种信号。信号获取部210从控制器装置140接收操作信号,所述操作信号基于使用者的操作或者输入控制影像拍摄装置110的模式。其中,操作信号可以是PTZ操作信号、OSD操作信号、OSD维持信号等。例如,PTZ操作信号是指用于控制(变更)PTZ照相机120的拍摄区域的信号,OSD操作信号是指用于显示及控制OSD菜单的信号,所述OSD菜单用于拍摄影像的影像设置,OSD维持信号是指用于维持OSD菜单的同时用于变更PTZ照相机120的拍摄区域的信号。这种操作信号可以是各自独立的信号,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结合一个以上信号的操作信号。
模式控制部220基于从信号获取部210获取的操作信号判断动作模式,并执行判断的模式所对应的控制。
模式控制部220基于操作信号进行判断并进入PTZ模式、OSD设置模式、OSD维持模式等其中一个模式。例如,模式控制部220在接收到PTZ操作信号时,决定进入PTZ模式,接收到OSD操作信号时决定进入OSD设置模式。而且,模式控制部220在接收到OSD维持信号时决定进入OSD维持模式。其中,OSD维持信号可以以包含在PTZ操作信号的形态接收。
模式控制部220在进入PTZ模式时,基于PTZ操作信号控制PTZ照相机120的拍摄区域。换而言之,在PTZ模式中模式控制部220基于PTZ操作信号控制PTZ照相机120的平转(Pan)、倾斜(Tilt)、缩放(Zoom)等功能,从而变更拍摄区域。例如,模式控制部220最初进入PTZ模式时,PTZ照相机120对0°至120°范围的第一区域的拍摄影像进行拍摄,基于拍摄第一区域之后输入的PTZ操作信号,进行控制并拍摄120°至240°范围的第二区域的拍摄影像,拍摄第二区域之后,基于输入的PTZ操作信号进行控制并拍摄240°至360°范围的第三区域的拍摄影像。
模式控制部220在进入OSD设置模式时,基于OSD操作信号控制OSD菜单。当拍摄影像已显示时,模式控制部220使OSD菜单覆盖(Overlay)在拍摄影像上并显示,并基于OSD操作信号执行OSD菜单的设置。例如,进入OSD设置模式时,模式控制部220显示主菜单,基于OSD操作信号可进入第一子菜单,第二子菜单等。OSD菜单的结构可构成如下[表1]。
[表1]
Figure BDA0001941407110000071
Figure BDA0001941407110000081
例如,模式控制部220在OSD维持模式中针对一个拍摄影像进行OSD菜单设置时,通过显示主菜单;在显示的主菜单中选择一个菜单(例如:调焦/缩放(Focus/Zoom));在选择的菜单的第一子菜单中选择用于变更的菜单(例如:Focus模式);之后在第二子菜单中选择一个菜单(例如:自动(Auto));从而可结束针对拍摄影像的OSD菜单设置。
模式控制部220当进入OSD维持模式时,基于OSD维持信号控制OSD设置模式即,在维持OSD菜单的状态下控制PTZ照相机120的拍摄区域。换而言之,OSD维持模式作为用于迅速地处理针对多个拍摄区域的影像设置的模式,如果模式控制部220在进入OSD维持模式的状态下,当新增接收PTZ操作信号时,则在基于OSD设置模式显示的OSD菜单被显示的状态下,通过控制PTZ照相机120变更拍摄影像的拍摄区域,并在变更的拍摄影像上设置针对变更的拍摄影像的OSD菜单。
其中,模式控制部220被记述为在OSD维持模式中维持OSD菜单被显示的状态的同时变更拍摄区域,但并不限于此。例如,模式控制部220在OSD维持模式中为了准确地变更拍摄区域,将基于OSD设置模式显示的OSD菜单储存后只显示拍摄影像。以后,模式控制部220可基于PTZ操作信号控制PTZ照相机120,并变更拍摄区域,拍摄区域的变更结束后,将储存的OSD菜单在变更的拍摄影像上显示。
模式控制部220在OSD维持模式中在显示一次OSD菜单后可针对多个区域进行拍摄影像的变更,相比于针对各自的拍摄影像重新插入OSD菜单的一般的OSD设置方式,可迅速且方便地对拍摄影像进行设置。
在OSD维持模式中,模式控制部220虽然被记述为在基于OSD维持信号或者OSD维持模式中接收的PTZ操作信号而维持OSD模式的状态下,变更拍摄影像的拍摄区域,但是,还可以设置为基于使用者的设置自动变更拍摄影像。换而言之,模式控制部220可在OSD维持模式中基于使用者的设置,以已设置的时间自动变更PTZ照相机120的拍摄区域。其中,PTZ照相机120的拍摄区域自动变更的时间可基于使用者设置的所需时间而变更。例如,模式控制部220在OSD维持模式中被设置为以每1分钟变更拍摄影像的拍摄区域时,模式控制部220基于使用者的操作针对0°至120°范围的第一区域的拍摄影像在1分钟内进入OSD菜单设置,经过1分钟之后自动变更为120°至240°范围的第二区域的拍摄影像。以后,模式控制部220基于使用者的操作,针对第二区域的拍摄影像在1分钟内进入OSD菜单设置,经过1分钟之后,自动变更为240°至360°范围的第三区域的拍摄影像。以后,模式控制部220可基于使用者的操作,在1分钟内针对第三区域的拍摄影像设置OSD菜单。
预设设置部230对在多个区域中拍摄的针对各自拍摄影像的设置进行储存及管理。如果基于模式控制部220结束针对多个区域各自拍摄影像的OSD设置,则预设设置部230对各自的OSD设置信息进行储存。储存的OSD设置信息可在PTZ照相机120进行拍摄或者监视所述区域时提供。
影像显示部240将由PTZ照相机120拍摄的拍摄影像向影像显示装置150传送并显示,基于由模式控制部220决定的模式,如果需要显示OSD菜单,则显示OSD菜单。
图3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涉及的OSD维持模式中用于控制PTZ照相机的拍摄影像设置方法的流程图。
影像拍摄装置110利用PTZ照相机120拍摄所指定区域并生成拍摄影像(S310)。
影像拍摄装置110从控制器装置140接收到PTZ操作信号时,进入PTZ模式并调整PTZ照相机120的拍摄区域(S320),通过影像显示装置150显示拍摄区域经调整后的第一区域的拍摄影像(S322)。其中,影像拍摄装置110基于PTZ操作信号可控制PTZ照相机120的平转(Pan),倾斜(Tilt),缩放(Zoom)等功能。
影像拍摄装置110在显示第一区域的拍摄影像的状态下,如果接收到OSD操作信号,则进入OSD设置模式(S330),并显示OSD设置模式所对应的OSD菜单(S332)。其中,优选地,OSD菜单覆盖(Overlay)在显示第一区域的拍摄影像的画面上并显示。
影像拍摄装置110在显示OSD菜单的状态下,基于OSD操作信号进入OSD菜单设置(S334)。
如果影像拍摄装置110从控制器装置140接收到OSD维持信号,则判断为针对其他区域需要新增设置(S346),并基于OSD维持信号进入OSD维持模式(S352)。其中,OSD维持模式作为用于迅速处理针对多个拍摄区域的影像设置的模式,在维持OSD设置模式的OSD菜单的状态下,可控制PTZ照相机120的拍摄区域。
如果影像拍摄装置110在OSD维持模式中接收到PTZ操作信号,则在维持OSD设置模式的同时基于PTZ操作信号调整PTZ照相机120的拍摄区域(S352)。
影像拍摄装置110在维持OSD设置模式的状态下,通过影像显示装置150显示拍摄区域经调整的第二区域的拍摄影像(S354)。
影像拍摄装置110在接收到解除OSD维持信号时,解除OSD维持模式(S360)。其中,影像拍摄装置110由OSD维持模式转换为OSD设置模式。
影像拍摄装置110从控制器装置140接收OSD操作信号,并设置针对第二区域的拍摄影像的OSD菜单(S362)。
影像拍摄装置110当执行针对第二区域的拍摄影像以外的新增区域的拍摄影像的设置(S364)时,通过反复步骤S350至步骤S362的过程,可针对新增区域的拍摄影像设置OSD菜单。
图3中记载了依次执行步骤S310至步骤S364的过程,但是这仅仅是用于举例说明本实施例的技术思想而已,对于本实施例所属的技术领域的具有一般技术知识的技术人员而已,在不超出本实施例的本质技术特征的范围内,通过改变图3中记载的顺序并执行,或者以并列地执行步骤S310至步骤S364中一个以上的步骤的方式进行各种形式的修改及变形而使用,图3不限于时间序列。
图4a和图4b是用于说明现有的拍摄影像的设置动作和本实施例涉及的拍摄影像的设置动作的示例图。
图4a是图示利用现有的拍摄影像的设置方式分别执行针对第一拍摄影像410、第二拍摄影像420的影像设置的过程的示例图。
如图4a所示,现有的影像拍摄装置在显示第一拍摄影像410的状态下,基于控制器装置的菜单按钮的输入,进入OSD模式,并显示OSD菜单(主菜单画面),选择针对调焦/缩放(Focus/Zoom)的子菜单之后,进入调焦模式(Focus mode)并选择半自动(Semi auto)之后,结束针对第一拍摄影像410的影像设置。
然后,现有的影像拍摄装置解除OSD模式,通过控制PTZ照相机将第一拍摄影像410变换为第二拍摄影像420,并在显示第二拍摄影像420的状态下,基于控制器装置的菜单按钮输入进入OSD模式。OSD模式上设置子菜单的动作如同第一拍摄影像410的影像设置,故省略其说明。如上所述,现有的影像拍摄装置具有过多的用于针对多个拍摄影像的影像设置的操作。
图4是图示利用本实施例涉及的拍摄影像设置方式分别进行针对第一拍摄影像410、第二拍摄影像420、第三拍摄影像430的影像设置的过程的示例图。
如图4b所示,影像拍摄装置110在显示第一拍摄影像410的状态下,从控制器装置140获取OSD操作信号并进入OSD设置模式并显示OSD菜单(S410),基于OSD操作信号在OSD菜单上选择白色平衡菜单(S412),将白色平衡的模式由默认设置的室内(Indoor)变换为室外(Outdoor)(S414、S416)。
以后,影像拍摄装置110通过从控制器装置140获取OSD维持信号并进入OSD维持模式,在OSD维持模式中通过控制PTZ照相机将第一拍摄影像410变换为第二拍摄影像420(S420)。
影像拍摄装置110维持第一拍摄影像410中正在设置的白色平衡的模式,并基于使用者的操作信号将针对第二拍摄影像420的白色平衡的模式由室内(Indoor)变换为室外(Outdoor)(S422)。其中,虽然在拍摄影像发生变更时,图示了影像拍摄装置110,提供该OSD菜单的默认设置的画面,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4b所示,影像拍摄装置110在第一拍摄影像410中将白色平衡的模式由室内(Indoor)变换为室外(Outdoor)之后,在OSD维持模式中变更为第二拍摄影像420时,可提供作为白色平衡模式的默认设置的室内(Indoor)设置状态,但并不限于此。
影像拍摄装置110如同在OSD维持模式中通过将第一拍摄影像410变换为第二拍摄影像420并执行影像设置的方式,可将第二拍摄影像420变换为第三拍摄影像430,并将针对第三拍摄影像430的白色平衡的模式由室内(Indoor)变换为室外(Outdoor)(S430、S432)。如图4b所示,影像拍摄装置110相比于现有的影像拍摄装置,可迅速且方便地针对多个拍摄影像进行OSD菜单设置。
以上说明,只是用于举例说明本实施例的技术思想,对于本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具有一般技术知识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超出本实施例的本质特征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修改及变形。因此,本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施例的技术思想而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的技术思想的范围不受限于所述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基于权利要求书而进行解释,且与其处于等同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思想皆应属于本实施例的权利范围。
<附图标记说明>
110:影像拍摄装置 120:PTZ照相机
130:模式控制模块 140:控制器装置
150:影像显示装置
210:信号获取部 220:模式控制部
230:预设设置部 240:影像显示部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依据美国专利法119(a)条(35U.S.C.119(a)),本专利申请要求对2016年05月10日向韩国专利局提交的专利申请10-2016-0056884号的优先权,其所有内容作为参考文献包含在本专利申请中。同时,根据上述理由本专利申请同样可以在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要求优先权,因此其所有内容作为参考文献也包含在本专利申请中。

Claims (11)

1.一种影像拍摄装置,该装置与控制器装置及影像显示装置进行联动且基于模式控制拍摄影像的设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PTZ照相机,其通过拍摄至少一个以上区域的影像并生成所述拍摄影像;
信号获取部,其从所述控制器装置获得操作信号;
模式控制部,其根据所述操作信号判断是否进入控制PTZ(Pan-Tilt-Zoom)照相机的PTZ模式或者设置在屏显示(OSD,On Screen Display)菜单的OSD设置模式,并根据判断的模式基于PTZ操作信号控制所述PTZ照相机使所述PTZ照相机变更所述PTZ照相机的拍摄区域,或者基于OSD操作信号设置所述OSD菜单;
影像显示部,其使所述拍摄影像及所述OSD菜单中至少一个以上的影像向所述影像显示装置显示,
所述模式控制部基于所述操作信号进入维持所述OSD设置模式的OSD维持模式时,通过维持响应于所述OSD操作信号的所述OSD设置模式的同时控制所述PTZ照相机,从而基于所述PTZ操作信号变更所述PTZ照相机的所述拍摄区域,并设置针对所述变更的拍摄影像的OSD菜单,
当用户设置时间间隔时,所述模式控制部还用于在所述OSD维持模式下,在维持所述OSD设置模式的同时,根据所述时间间隔自动调整所述PTZ照相机的所述拍摄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预设设置部,其基于控制所述PTZ照相机,针对多个拍摄影像分别存在OSD设置信息时,利用另外的预设保存各自的OSD设置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式控制部从所述控制器装置接收到所述PTZ操作信号时,进入所述PTZ模式,从所述控制器装置接收到所述OSD操作信号时,进入所述OSD设置模式,
在所述OSD设置模式状态下接收到OSD维持信号时,维持所述OSD设置模式的同时进入所述OSD维持模式以能够控制所述PTZ照相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影像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式控制部在获取包括所述OSD维持信号的所述PTZ操作信号时,基于所述PTZ操作信号,进入所述OSD维持模式并变更所述PTZ照相机的拍摄区域。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影像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式控制部在从用于维持OSD的另外的接口获取所述OSD维持信号时,进入所述OSD维持模式,基于在所述OSD维持模式中新增接收PTZ操作信号,维持所述OSD设置模式的同时控制所述PTZ照相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式控制部在将所述OSD维持模式中基于所述OSD设置模式而显示的OSD菜单维持在所述影像显示装置画面上的状态下,为了变更所述PTZ照相机的拍摄区域而非进行控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式控制部储存所述OSD维持模式中基于所述OSD设置模式而显示的OSD菜单,并从所述影像显示装置画面消除所述OSD菜单之后,使所述拍摄影像发生变更,如果所述拍摄影像的变更结束,则将储存的所述OSD菜单显示在所述变更的拍摄影像上。
8.一种PTZ照相机拍摄影像的设置方法,该方法通过影像拍摄装置与控制器装置及影像显示装置进行联动且基于模式控制拍摄影像的设置,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信号获取过程,其从所述控制器装置获得操作信号;
模式进入过程,其根据所述操作信号进入控制PTZ(Pan-Tilt-Zoom)照相机的PTZ模式以变更所述PTZ照相机的拍摄区域或者设置在屏显示(OSD,On Screen Display)菜单的OSD设置模式;以及
模式控制过程,其在进入所述OSD设置模式的状态下,当接收到OSD维持信号时,在通过进入用于维持所述OSD设置模式的OSD维持模式以维持响应于OSD操作信号的所述OSD设置模式的状态下,通过控制所述PTZ照相机,基于PTZ操作信号变更所述PTZ照相机的所述拍摄区域,设置针对所述发生变更的拍摄影像的OSD菜单,
当用户设置时间间隔时,所述模式控制部还用于在所述OSD维持模式下,在维持所述OSD设置模式的同时,根据所述时间间隔自动调整所述PTZ照相机的所述拍摄区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PTZ照相机的拍摄影像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预设设置过程,其基于控制所述PTZ照相机,当针对多个拍摄影像分别存在OSD设置信息时,利用另外的预设保存各自的OSD设置信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PTZ照相机的拍摄影像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式控制过程在将所述OSD维持模式中基于所述OSD设置模式而显示的OSD菜单维持在所述影像显示装置的画面上的状态下,为了变更所述PTZ照相机的拍摄区域进行控制,使所述PTZ照相机的所述拍摄区域发生变更。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PTZ照相机的拍摄影像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式控制过程储存所述OSD维持模式中基于所述OSD设置模式而显示的OSD菜单,并在所述影像显示装置的画面上消除所述OSD菜单之后,使所述拍摄影像发生变更,如果所述拍摄影像的变更结束,则将储存的所述OSD菜单显示在所述发生变更的拍摄影像上。
CN201780043508.1A 2016-05-10 2017-05-08 Ptz照相机拍摄影像的设置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Active CN1094790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056884 2016-05-10
KR1020160056884A KR101674586B1 (ko) 2016-05-10 2016-05-10 Ptz 카메라의 촬영영상 설정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장치
PCT/KR2017/004739 WO2017196026A2 (ko) 2016-05-10 2017-05-08 Ptz 카메라의 촬영영상 설정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79091A CN109479091A (zh) 2019-03-15
CN109479091B true CN109479091B (zh) 2021-04-13

Family

ID=57484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3508.1A Active CN109479091B (zh) 2016-05-10 2017-05-08 Ptz照相机拍摄影像的设置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38050B2 (zh)
KR (1) KR101674586B1 (zh)
CN (1) CN109479091B (zh)
WO (1) WO2017196026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38270B2 (ja) 2017-08-09 2021-09-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JP6965085B2 (ja) * 2017-10-05 2021-11-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操作装置、システム、および撮像装置
US11336831B2 (en) * 2018-07-06 2022-05-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storage medium
JP7120110B2 (ja) * 2019-03-25 2022-08-17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7307643B2 (ja) 2019-09-25 2023-07-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システム、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21052325A (ja) 2019-09-25 2021-04-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システム、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7328849B2 (ja) * 2019-09-25 2023-08-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システム、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12631476B (zh) * 2020-12-29 2022-04-12 杭州晨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dl库的摄像机功能菜单显示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3458A (zh) * 2004-09-24 2006-03-29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摄影装置及摄影方法
CN101742105A (zh) * 2008-11-19 2010-06-16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照相机以及照相机的显示方法
WO2015056379A1 (en) * 2013-10-18 2015-04-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ickup apparatus, image capturing system, method of controlling image pickup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ing system, and program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86938A (ja) * 2004-12-28 2006-07-13 Canon Marketing Japan Inc 情報処理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20060256201A1 (en) * 2005-05-10 2006-11-16 Ge Security,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camera movement
JP2008098961A (ja) * 2006-10-12 2008-04-24 Sony Corp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9055478A (ja) * 2007-08-28 2009-03-12 Sony Corp 監視装置、監視方法及び監視システム
KR101050960B1 (ko) 2009-10-26 2011-07-20 김재은 Cctv 카메라 원격제어 송수신장치
US20130021433A1 (en) * 2011-07-21 2013-01-24 Robert Bosch Gmbh Overview configuration and control method for ptz cameras
KR20140055486A (ko) * 2012-10-31 2014-05-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KR101443125B1 (ko) * 2014-02-25 2014-09-26 주성주 개별제어가 가능한 원격 의료실습교육 시스템
EP2950285B1 (en) * 2014-05-26 2016-10-05 Axis AB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a replacement camera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3458A (zh) * 2004-09-24 2006-03-29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摄影装置及摄影方法
CN101742105A (zh) * 2008-11-19 2010-06-16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照相机以及照相机的显示方法
WO2015056379A1 (en) * 2013-10-18 2015-04-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ickup apparatus, image capturing system, method of controlling image pickup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ing system, and progra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96026A2 (ko) 2017-11-16
US10638050B2 (en) 2020-04-28
KR101674586B1 (ko) 2016-11-10
CN109479091A (zh) 2019-03-15
WO2017196026A3 (ko) 2018-08-09
US20180227499A1 (en) 2018-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79091B (zh) Ptz照相机拍摄影像的设置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JP5473551B2 (ja)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システム
WO2015098418A1 (ja) 撮像装置及びタイムラプス撮像方法
CN106031152A (zh) 摄像装置
JP2009284452A (ja) ハイブリッドビデオカメラ撮像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JP2010124120A (ja)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システム
JP2017138478A (ja)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JP2010093783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システム
JP5846921B2 (ja) 撮影システム
JP2013179708A (ja) 撮像システムおよび撮像方法
JP2010041365A (ja) 撮像装置
JP5799194B2 (ja) 表示制御装置
JP5081133B2 (ja)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システム
JP6956380B2 (ja) 情報処理装置
JP2014039166A (ja) 自動追尾カメラの制御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る自動追尾カメラ
JP6766100B2 (ja) 表示装置、撮像装置、及びこれら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撮像システム
JP6819404B2 (ja) 撮影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230871A (ja)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システム
KR20100104194A (ko) 카메라 촬영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US11516404B2 (en)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JP5115018B2 (ja) モニタリングシステム
JP2010164637A (ja) Af枠自動追尾システム
KR200481796Y1 (ko) Ptz 카메라 컨트롤러
JP5648080B2 (ja) 死角地帯が撮影可能な監視カメラ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9050551A (ja) 撮像装置、画像処理装置、撮像方法、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