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77542A - 液压阻尼支承 - Google Patents

液压阻尼支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77542A
CN109477542A CN201780044085.5A CN201780044085A CN109477542A CN 109477542 A CN109477542 A CN 109477542A CN 201780044085 A CN201780044085 A CN 201780044085A CN 109477542 A CN109477542 A CN 1094775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member
hydraulic damping
supports
support
suppor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4408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维尔纳
H·卡尔多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bracoustic SE
Original Assignee
Trelleborg Vibracoustic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elleborg Vibracoustic GmbH filed Critical Trelleborg Vibracoustic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9477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775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3/0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 F16F13/04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 F16F13/06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08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14Units of the bushing type, i.e. loaded predominantly radially
    • F16F13/1463Units of the bushing type, i.e. loaded predominantly radially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passages between working chambers
    • F16F13/1472Valve elements to cope with over-pressure, e.g. lip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压阻尼支承(10),具有芯体(12)、包围芯体(12)的外套管(14)和将芯体(12)连接至外套管(14)的弹性支座(16),其中该支座(16)将第一工作腔(20)和第二工作腔(22)相互分隔,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填充有流体且通过阻尼通道和至少一个过压通道(30a,30b)相连通,设有可摆动的阀件(32a,32b),其在三个侧面接合于支座(16),其中该阀件(32a,32b)在关闭位置上关闭过压通道(30a,30b),且当在工作腔(20,22)内超出预定极限压差时摆动至打开位置以使两个工作腔(20,22)流通相连,并且设有一个单独的支撑机构(40a,40b),其在一侧贴靠阀件(32a,32b)并支撑处于关闭位置的阀件(32a,32b)。

Description

液压阻尼支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阻尼支承尤其是行走机构支承或动力总成支承,具有包围芯体的外套管和将芯体连接至外套管的弹性支座,其中该支座将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分隔开,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填充有流体且通过阻尼通道和至少一个过压通道相互连通。
背景技术
前言所述类型的液压阻尼支承作为行走机构支承或动力总成支承被用在机动车中以阻尼和/或减缓出现的振动。在芯体相对于外套管或反之的相对运动期间,两个工作腔之一被压缩。由此,当前位于其中的流体经阻尼通道流入另一个工作腔。由此获得阻尼效果和/或减震效果。
因为有高的动态受力状况,故可能在工作腔中出现高内压,高内压可能导致高载荷和进而导致支承受损。为了消除高内压,前言所述类型的支承可以具有至少一个过压通道,流体可以在过压情况下流过该过压通道。过压通道也可以被称为溢流通道或解耦通道。
为了在其按照规定的阻尼工作期间阻止流体流过过压通道而知道了,将至少一个阀件加入过压通道中,该阀件关闭过压通道。由此,流体仅流过阻尼通道,从而该支承能阻尼或减缓中等振幅。只有当在工作腔内超出预定极限压差时,阀件摆动到打开位置并开放过压通道。由此,流体可以流过过压通道以实现压力平衡。
这样的支承来自DE4233572C2、DE19503445C2和DE60316914T2。在那里公开的液压阻尼支承具有芯体、包围芯体的外套管和将芯体与外套管相连的弹性支座,其中该支座将内腔分为第一和第二工作腔,它们通过阻尼通道和溢流通道相连通。每个过压通道配设有阀件,其突入过压通道中且关闭它。当超出预定的极限压差时,阀件向预定的方向摆动并因此开放该溢流通道。
另外,从US7,798,477B2中得到一种液压阻尼支承,在其溢流通道内分别装入从支座垂直突出的阀件。为了保证阀件在一侧的工作方式并提高其刚性,在阀件的一侧上一体形成肋筋。当存在相反的压力状况时,该肋筋加强该阀件并且绝大部分地阻止阀件打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以下任务,提供一种液压阻尼支承,其提供一种就其使用寿命和更好的阀特性调谐能力而言改进的阀件。
为完成该任务,提出一种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液压阻尼支承。
液压阻尼支承的有利实施方式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该液压阻尼支承、尤其是行走机构支承或动力总成支承,具有芯体、包围芯体的外套管和将芯体连接至外套管的弹性支座,其中该支座将第一工作腔第二工作腔相互分隔开,第一工作腔第二工作腔填充有流体且通过阻尼通道和至少一个过压通道相互连通,其中,设有可摆动的阀件,其在三个侧面接合于支座,其中该阀件在关闭位置上关闭该过压通道并且当在工作腔内超出预定极限压差时摆动到打开位置以使两个工作腔流体连通,其中设有一个单独的支撑机构,其在一侧贴靠该阀件并且支撑处于关闭位置的阀件。
在一侧贴靠阀件的支撑机构支撑处于其关闭位置的阀件,从而当在关闭位置上影响流体流动的阀件的两侧有压差时防止阀件变形。由此尤其在阀件接合区域内或在其根部未出现高的弯曲应力或拉应力。由此延长阀件和液压阻尼支承的使用寿命。通过在三个侧面接合该阀件,阀件具有高刚性或抵抗由打开决定的弯曲的高抗弯能力。
在此,单独的支撑机构是指分开制造的且未与阀件材料融合联接的支撑机构。在这里,一侧是指仅涉及到阀件的一侧。就是说,该支撑机构仅贴靠阀件的一侧。阀件摆动到其打开位置也可被称为打开方向,阀件摆动到其关闭位置也可被称为锁闭方向。
尤其是,阀件沿流体的流动方向或流向摆动至其打开位置,而阀件在相反的流向上摆动到关闭位置。
该阀件可以具有阀瓣和根部。阀瓣通过根部被接合在支座上。在关闭位置上,阀瓣能以其自由端密封贴靠外边界例如外套管以关闭溢流通道。阀瓣也能被称为阀芯瓣。
阀件优选布置在过压通道内。阀件可以被接合在支座上。为此,阀件且尤其是其根部能以摩擦配合、形状配合和/或材料融合的方式连接至所述支座和/或外套管。
液压阻尼支承可以具有至少两个溢流通道,其中在每个过压通道内设有一个可摆动的阀件,其在三个侧面接合至该支座并且在关闭位置分别关闭其中一个溢流通道,当在工作腔内超出预定的极限压差时摆动到打开位置以使两个工作腔流体连通,其中设有至少一个单独的支撑机构,其在一侧贴靠该阀件且支撑处于关闭位置的阀件。在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分别设有一个单独的支撑机构,其在一侧贴靠各自一个阀件且支撑处于关闭位置的阀件。唯一一个支撑两个阀件的单独的支撑机构最好具有薄膜铰链,从而该支撑机构能任意远地包围该支座。
在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该阀件是斜面阀。斜面阀被如此限定,该阀件在支承的动态不受力状态中不垂直于在动态载荷下所出现的流体流,而是已经在流动方向上具有倾斜度。由此,斜面阀只在打开方向上承受小的应变。支撑机构容许具有大的开启横截面的柔性斜面阀,因为在与流向相反的方向上有压差时所出现的变形通过阀件的机械支撑被显著减小。
在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该阀件侧向接合在该支座的沿径向从内套管突出的托垫。通过将阀件侧向安置在支座上,该阀件且尤其是阀瓣具有大的伸展长度,因为其结构空间不受限制。由此在侧向安置的阀件摆动到打开位置时在其自由端仅出现小的、几乎无害的应变,而没有出现可能导致永久打开的过压通道的裂纹。因此,侧向安置的阀件具有长的使用寿命。此外,侧向固定在支座上的阀件的阀特性可被简单调谐。例如该阀件可以被加厚。此外,侧向阀件对工作腔内的静态内压变化不敏感。另外,侧向设置的阀件具有大的有效面积并且可以简单廉价地制造。侧向就位在支座上的、在三个侧面被接合的阀件也可以被称为浮阀。
侧设在托垫上的阀件可以被布置在工作腔内。在有两个连通两个工作腔的溢流通道的情况下有利的是,至少其中一个阀件侧设在其中一个托垫上。
在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阀件的几何形状在打开方向上如此设计,仅在阀件及其接合部尤其根部和阀瓣自由端出现小应变。
在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阀件在其关闭位置上密封贴靠外套管和/或支撑机构。由此,溢流通道在关闭位置上被可靠密封。尤其是阀瓣的自由端密封贴靠外套管和/或支撑机构。如果阀件密封贴靠支撑机构,则阀件尤其是阀瓣的密封区的设计自由度提高,因为对外套管的严格形状设定条件于是可与阀形状脱离关联。如果阀件在其关闭位置上密封贴靠外套管,则支撑机构最好仅担负支撑功能。
在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该支撑机构布置在该过压通道内。由此获得更好的阀件支撑。
在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该支撑机构至少部分构成该过压通道。
在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该支撑机构具有至少一个流通孔。通过流通孔,该阀件在一侧迎流,同时防止处于关闭位置的阀件的打开。由此在阀件接合部尤其在阀瓣根部处出现的应变被减小,因此该阀件和液压阻尼支承的使用寿命就其按规定的阻尼功能而言延长。该支撑机构可具有多个流通孔,其中该流通孔通过连道被相互分隔。连道比几个大的流通孔的边更有效地支撑阀件尤其阀瓣,因此抵制在关闭位置上被压力冲透。随着连道数量增大,可以在流通孔的总横截面相同的情况下降低冲透危险。
在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阀特性可以通过流通孔的尺寸和/或流通孔相对于阀件的定位被调节。因此,该流通孔可以靠近阀件自由端或阀件根部地定位。因为更靠近阀件根部地定位而需要较大的压差以打开阀。通过改变流通孔的尺寸,可以控制最多有多少流体能在有压差时流过过压通道。
在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该过压通道构成支撑机构。为此,该支撑机构可以尤其以材料一致方式连接至该支座和/或外套管。
在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该支撑机构具有能插入在支座和外套管之间的可插入部分。优选地,该可插入部分径向靠内地贴靠支座且径向靠外地贴靠外壳套。该可插入部分可以由塑料或金属制造。
在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该支撑机构以材料融合方式连接至可插入部分。尤其是该支撑机构以材料一致的方式连接至可插入部分。
在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该支撑机构是壳体件。在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壳体件形成过压通道。过压通道例如可以是矩形的。在此,过压通道通过该壳体件和/或支座构成并且在外周侧由外套管界定。该过压通道的局部最好形成该支撑机构。为此可以采用现有的通道横截面。因此,过压通道的横截面可以被阀件从外面被密封。还可能的是,贴靠阀件的过压通道横截面被缩小,或者按照以下方式被优化,即该阀件在关闭方向上有压力降情况下未在流通孔处受损。在关闭位置上,该阀件且尤其是阀瓣可以被压入该过压通道的开孔中,因为如此形成该过压通道的穿孔,即该阀件尤其是阀瓣被支撑。如果该过压通道中的压力在打开方向上过高,则被阀件关闭的过压通道打开。
在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该支撑机构是格栅。设计成格栅状的支撑机构的制造成本低廉。
在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该支撑机构在外套管和支座之间被固定。当支撑机构具有可插入部分时,该支撑机构最好在外套管和支座之间被固定。该支撑机构有利地以形状配合和/或摩擦配合的方式在所述外套管与支座之间被固定。
在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可插入部分被设计成通道壳体,其中在该通道壳体的外表面中开设所述过压通道和/或阻尼通道,其中该过压通道和/或该阻尼通道通过开设于通道壳体中的流通孔与工作腔相连通,且该阀件在关闭位置上关闭至少一个流通孔。该过压通道和/或阻尼通道最好设计成开设于通道壳体的外表面中的尤其呈槽形的凹道。所述过压通道和/或阻尼通道可以分别通过一个流通入口和一个流通出口连通至两个工作腔。该阀件优选关闭过压通道的流通出口。该通道壳体有利地由塑料或金属制造。
在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在支座和外套管之间设有两个可插入部分,其中,两个可插入部分形成第一通道壳体和第二通道壳体,其中在通道壳体的每个外表面中开设该阻尼通道的和/或至少一个过压通道的一部分,它们通过开设于通道壳体中的流通孔连通至该工作腔,并且第一阀件在关闭位置上关闭至少一个开设于第一通道壳体中的流通孔,而第二阀件在关闭位置上关闭至少一个开设于第二通道壳体中的流通孔。该阻尼通道的两个部分于是在通道壳体组装状态中形成至少阻尼通道的部分。该过压通道和/或阻尼通道可以分别通过流通入口和流通出口连通至这两个工作腔。最好各有一个阀件关闭过压通道的一个流通出口。
在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该可插入部分被设计成通道壳体,其中该阻尼通道开设于该通道壳体的外表面中,其中该阻尼通道配设有设计成过压通道的短路孔,处于关闭位置的阀件关闭它。当超出在阀件区域的阻尼通道内的内压与在阀件中邻接的工作腔内的内压之间的预定压差时,阀件摆动且短路孔打开。由此,阻尼通道可以同时施展过压通道功能。另外,除了在阻尼通道中的设计成过压通道的短路孔外,可以在通道壳体中开设至少另一个过压通道。借助短路孔被打开的作为阻尼通道的一部分的过压通道的长度最好是短的,以便能消除脉冲式压力峰值。
在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可插入部分具有末端止挡。可插入部分可以是末端止挡或末端止挡系统的一部分。末端止挡可由塑料或金属制造。此外,所装入的通道壳体与一体的末端止挡和支撑机构的组合也是可行的。
在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该支座在其两端侧分别具有一个腔壁,其界定两个工作腔。尤其是,该阀件在托垫处和在腔壁处且因此在三个侧面被固定。该阀件能以材料融合且尤其是材料一致的方式连接至该腔壁。腔壁最好被设计成膨胀柔性的弹性膜。另外,该腔壁可以是环形的。
在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该腔壁分别配设有环形支撑结构。该环形支撑结构可以由金属或塑料制造。它们在外周侧界定该腔壁。在环形支撑结构与外套管之间可以将密封集成入该支承中,以便在工作腔与外套管之间提供完整的流体密封的腔室系统。所述密封可以由弹性体构成。另外,所述密封也可以设计成设于环形支撑结构中的焊缝例如激光焊缝。两个环形支撑结构提高弹性支座的刚性。此外,弹性支座可以通过两个环形支撑结构被轴向校准。至少一个支撑机构在轴向校准期间防止阀件隆凸,从而即便在轴向校准猛烈时也能维持在过压通道内的阀件的密封功能。该环形支撑结构能以形状配合、摩擦配合和/或材料融合的方式连接至该腔壁。例如所述环形支撑结构可以被硫化到腔壁上或被硫化到腔壁中。
在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窗口管被加入该支座中。窗口管可以具有两个环,它们通过至少两个连道相互连接。该窗口管可以由金属或塑料制造。窗口管尤其是连道提高支座的刚性,因为它们在外周侧界定该托垫。另外,该窗口管保证了支座和外套管之间的密封功能。该密封例如可以设计成弹性体密封或者在合成材料保持架情况下也被设计成焊缝。
在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该支撑机构具有朝向阀件的安放侧,安放侧对应于阀件表面轮廓。由此获得在阀件关闭位置上的过压通道的充分密封,因为该阀件可大面积地贴靠到该支撑机构。该安放侧可以是倾斜的。
在另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该安放侧具有下述形式的几何形状重叠,即该阀件被预紧并能变形到密封过压通道的形状并且密封封闭该流通孔。通过所述预紧,阀特性即此时阀件开始打开的极限压差和此时阀件全开的极限压差即在阀件上方的对应于过压通道横截面的开通面积可被调节。
在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如此形成该安放侧,当托垫轴向校准时如此支撑该阀件,即该阀件保持其密封形状。由此,阀件在轴向校准时未隆凸,从而阀件保持其密封功能。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如图示意性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液压阻尼支承以及其它的特征和优点,在此示出:
图1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液压阻尼支承的芯体、支座和阀件的透视图;
图2示出具有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撑机构的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液压阻尼支承的横截面;
图3示出图2的细节III的放大图;
图4示出具有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支撑机构的图3的细节;
图5示出具有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支撑机构的图3的细节;
图6示出具有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支撑机构的图3的细节;
图7A示出用于支撑机构用流通孔的几何形状的第一变型;
图7B示出用于支撑机构用流通孔的几何形状的第二变型;
图7C示出用于支撑机构用流通孔的几何形状的第三变型;
图7D示出用于支撑机构用流通孔的几何形状的第四变型;
图8示出窗口管的透视图,其以这种方式或类似方式被用在如图1所示的支承中;
图9示出具有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撑机构的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液压阻尼支承的横截面;
图10示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液压阻尼支承的横截面,其中该支撑机构被省掉;
图11示出图10所示液压阻尼支承的芯体、支座和阀件的透视图;
图12示出图11的芯体、支座和阀件的沿线XII-XII的透视图;
图13示出图10的细节XIII的放大图,其具有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支撑机构,其中该支撑件支撑该阀,但它密封贴靠外套管;
图14示出图13所示细节的变型,其具有阀件不同于图13地未密封贴靠外套管,而是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支撑机构的孔被密封封闭;
图15示出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液压阻尼支承的芯体和支座的透视图,但没有所示的外套管连同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支撑机构;
图16示出图15的芯体、支座和支撑机构的沿线XVI-XVI的横截面,其中该切面延伸经过主阻尼通道;
图17示出图15的芯体、支座和支撑机构的沿线XVII-XVII的横截面,其中该切面延伸经过两个溢流通道;
图18示出具有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支撑机构和根据第七实施方式的支撑机构的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液压阻尼支承的横截面,其短路孔被阀件封闭;
图19示出图18所示的横截面,其中该短路孔被打开。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3中示出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压阻尼支承10,其作为行走机构支承或动力总成支承被投入使用。
支承10具有空心柱形的芯体12、包围芯体的外套管14和将芯体12和外套管14相连接的弹性支座16。
尤其如图2所示,支座16具有两个沿径向R彼此相反地从芯体12突出的托垫18a、18b,其将芯体12和外套管14之间形成的内腔分为第一工作腔20和第二工作腔22。工作腔20、22填充有流体并通过阻尼通道23相连。
如图1所示,支座16具有两个腔壁24a、24b,其最好设计成膨胀柔性的弹性膜。腔壁24a、24b在端侧界定两个工作腔20、22。
另外,支座16具有如图8所示的窗口管26。窗口管26具有两个环27a、27b,它们通过两个连片28a、28b相互连接。环27a、27b最好连接至腔壁24a、24b,尤其是被硫化到其中或其上,而连片28a、28b被装入、尤其被硫化到托垫18a、18b中。
如在图2和图3看到地,在外套管14和托垫18a、18b或者连片28a、28b之间设置多个溢流通道30a、30b,它们将两个工作腔20、22相互连通。
每个溢流通道30a、30b配设有可摆动的阀件32a、32b,其在如图2和图3所示的关闭位置封闭溢流通道30a、30b。
阀件32a、32b被设计成斜面阀且具有阀瓣34和根部36。阀件32a、32b接合至托垫18a、18b和腔壁24a、24b。阀件32a、32b优选以材料融合且材料一致的方式被接合到托垫18a、18b和腔壁24a、24b。在关闭位置上,阀瓣34的自由端38密封贴靠外套管14。
当在工作腔20、22内超出预定的极限压差时,两个阀件32a、32b摆动至未示出的打开位置且开放溢流通道30a、30b,使得流体能流过溢流通道30a、30b。
为了当在关闭位置上造成流体流的阀件32a、32b在两侧有极限压差时防止阀瓣34的变形和进而根部36的应变,各有一个单独的支撑机构40a、40b在一侧贴靠阀件32a、32b并且支撑在其关闭位置上的阀件32a、32b,如在图2和图3中看到的那样。
支撑机构40a、40b被设计成可被安装入溢流通道30a、30b中的壳体件。如图2和图3所示,支撑机构40a、40b具有朝向阀件32a、32b的安放侧42,其对应于阀件32a、32b的表面轮廓。支撑机构40a、40b还有至少一个设计成溢流通道30a、30b的流通孔44。阀件32a、32b通过流通孔44迎流。
支撑机构40a、40b支撑处于其关闭位置的阀件32a、32b,从而当在关闭位置上造成流体流的阀件32a、32b在两侧有压差时防止阀件32a、32b变形。由此尤其在阀件32a、32b的接合区域内且尤其在其根部36没有出现大的弯曲应力或拉应力。由此,阀件32a、32b具有长的使用寿命。通过阀件32a、32b在三个侧面接合至托垫18a、18和腔壁24a、24b,阀件32a、32b具有高刚性或抵抗由开启决定的弯曲的高抗弯能力。
以下描述液压阻尼支承10的以及支撑机构40a、40b的其它实施方式,其中为了其描述采用事先已针对相同的或功能相同的零部件所采用的附图标记。
在图4中示出了支撑机构40a、40b的第二实施方式,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其设计。图4所示的支撑机构40a具有第一支腿48和第二支腿50,它们相互包夹出一个角度。第一支腿48抵靠支座16。第二支腿50在端侧具有接触部52,第二支腿50借此抵靠外套管14。由此,支撑机构40a以形状配合方式在外套管14与支座16之间被固定。流通孔40开设于第二支腿50中。阀件32a相比于如图1-3所示的阀件32a设计成略短,从而阀件32a仅贴靠支撑机构40a以关闭流通孔44。另外也可以想到,阀件32a、32b类似于如图2和图3所示的阀件32a、32b地贴靠外套管14。
在图5中示出了支撑机构40a、40b的第三实施方式,其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流通孔44相对于阀件32a的定位。在图5中,流通孔44设置得更靠近阀件32的根部36。
因为将流通孔42更靠近阀件32a、32b的根部36定位,需要较大的压差来打开阀件32a、32b。因此,可以通过流通孔44相对于阀件32a、32b的定位来调节阀特性。
在图6中示出了支撑机构40a、40b的第四实施方式,其与第二和第三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流通孔42的横截面较大。通过改变流通孔44的尺寸,可以控制最多有多少流体能在存在的压差下流过过压通道30a、30b。
在图7A中示出了用于流通孔44的几何形状的第一变型。流通孔44的横截面被设计成基本为矩形。
在图7B中示出了用于流通孔44的几何形状的第二变型。流通孔44的横截面被设计成基本为矩形,其中流通孔44通过连道46被相互分隔。连道46的任务是居中支撑阀瓣34以防止在关闭位置上被压力冲透。
在图7C中示出了用于流通孔44的几何形状的第三变型。流通孔44的横截面被设计成矩形且流通孔通过许多连道46被相互分隔开。通过渐增的连道46的数量,可以在总横截面不变情况下减小每个所述流通孔44的横截面,使得冲透危险降低。
在图7D中示出了用于流通孔44的几何形状的第四变型。流通孔44的横截面被设计成圆形。在一个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流通孔44的横截面也可以设计成椭圆形或者自由轮廓,只要它们施展支撑作用且没有太妨碍均匀的流体流。
在图8中举例示出了窗口管26,就像其经常用在根据图1和图2的支承10中那样。
在图9中示出了液压阻尼支承10的第二实施方式,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是在支座16中未加入窗口管26,而是腔壁24a、24b配设有未示出的环形支撑结构,其在外周侧界定腔壁24a、24b和托垫18a、18b的一部分。通过两个环形支撑结构,支座16可在轴向上被校准。轴向校准可导致托垫18a、18b压缩和阀件32a、32b隆凸。支撑机构40a、40b且尤其是安放侧42的几何形状设计阻碍阀件32a、32b在支座16轴向校准期间隆凸。由此可以在轴向校准时维持阀件32a、32a的密封功能。环形支撑结构可由金属或塑料制造。环形支撑结构优选被硫化到支座16之中或之上。代替图9所示的支撑机构40a、40b,也可以采用如图4-图9所示的支撑机构40a来支撑阀件32a、32b。
在图10-12中示出了液压阻尼支承10的第三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与前两个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阀件32a、32b的设计。此外在图9中省掉了支撑机构40a、40b。但它们在图13中被示出。阀件32a、32b侧接合于托垫18a、18b上并且突入工作腔20、22中。在这里,阀件32a、32b密封贴靠外套管14以关闭溢流通道30a、30b。在如图10-1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液压阻尼支承10具有窗口管26,如图8举例所示。另外,如图10-12所示的支承10可以代替窗口管地具有前述的环形支撑结构。
在图13中示出了支撑机构40a、40b的第五实施方式,其被用在根据第三和第四实施方式的液压阻尼支承10中。支撑机构40a就像第二至第四实施方式那样包括第一支腿48和第二支腿50,其中,两个支腿48、50相比于第二至第四实施方式包夹形成一个较大的角度。支撑机构40a能以形状配合方式在外套管14与支座16之间被如此固定,第一支腿48抵靠托垫18a,第二支腿50抵靠侧接合在托垫18a上的阀件32a,第二支腿50的接触部52抵靠外套管14。支撑机构40a支撑处于关闭位置的侧向设置的阀件32a。通过开设于第二支腿50中的流通孔44的位置的变化,可以调节阀特性。
如图14所示的阀件32a相比于如图13所示的阀件32a、32b不再被设计成对外套管密封,而是对支撑机构40a密封。支撑机构40a因此虽有支撑功能,但它也是密封功能的一部分。
在图15-17中示出了液压阻尼支承10的第四实施方式以及支撑机构40a、40b的第七实施方式。液压阻尼支承10的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三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代替加入支座中的窗口管26,腔壁24a、24b配设有前述的环形支撑结构。另外,支座16具有从芯体12突出的止挡62a、62b。支撑机构40a、40b的第六实施方式与其它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支撑机构40a、40b具有可插入部分54a、54b,其布置在支座16与外套管14以及腔壁24a、24b之间。可插入部分54a、54b被设计成第一通道壳体56a和第二通道壳体56b。通道壳体56a、56b可以由塑料或金属制造。此外,如图15-17所示的支承10具有前述的环形支撑结构。代替环形支撑结构地,如图15-17所示的支承10也可以配设有窗口管26,就像图8举例示出的那样。
尤其如图15所示,在通道壳体56a、56b的外表面中开设所述溢流通道30a、30b和阻尼通道23。溢流通道30a、30b和阻尼通道23此时以凹道58、尤其是槽形凹道的形式开设在通道壳体56a、56b中。在通道壳体56a、56b中还开设有多个流通孔44以使两个工作腔20、22通过溢流通道30a、30b和阻尼通道23相互连通。
可以在图16中看到通过两个流通孔44与工作腔20、22连通的阻尼通道23。
在图17中示出了溢流通道30a、30b和处于其关闭位置的阀件32a、32b,其中阀件30a、30b贴靠通道壳体56a、56b且分别封闭溢流通道30a、30b的一个流通孔44。当在两个工作腔20、22内超出预定极限压差时,两个阀件32a、32b摆动至其打开位置且因此开放该流通孔44,使得流体可以流过开设于通道壳体56a、56b中的溢流通道30a、30b。
在图18和图19中示出了支撑机构40a的第七实施方式和支撑机构40b的第五实施方式,它们被用在根据第三和第四实施方式的液压阻尼支承10中。第七实施方式与第六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在第一通道壳体56a的外表面中仅开设阻尼通道23,其中阻尼通道23配设有短路孔60。短路孔60此时起到过压通道作用并将阻尼通道23连通至第二工作腔22。
在图18中示出了处于关闭位置的第一阀件32a,其中,第一阀件32a封闭短路孔60。当第一工作腔20内的压力高于第二工作腔22内的压力时就是这种情况。于是,流体经阻尼通道23在工作腔20、22之间流动,就像由箭头所示的那样。
当在阀件30a区域内和在第一工作腔20内的通道内压之间的预定极限压差被超出时,第一阀件32a摆动并开放短路孔60,从而流体经短路孔60流入第二工作腔22,如在图19中由箭头示出的那样。
此外,根据第三和第四实施方式的液压阻尼支承10也可以配设有根据第七实施方式的两个支撑机构40a、40b。另外,如图18和图19所示的支承10具有窗口管26。代替窗口管26,如图18和图19所示的支承10也可以配设有环形支撑结构。
在另一个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支撑机构40a、40b可以是被装入过压通道30a、30b中的格栅。
此外,如图10-12所示的液压阻尼支承10可以具有如图15-17所示的通道壳体56a、56b,阀件32a、32b贴靠该通道壳体,通道壳体于是起到支撑机构的作用。
附图标记列表
10 支承
12 芯体
14 外套管
16 支座
18a 托垫
18b 托垫
20 第一工作腔
22 第二工作腔
23 阻尼通道
24a 腔壁
24b 腔壁
26 窗口管
27a 环
27b 环
28a 连片
28b 连片
30a 过压通道
30b 过压通道
32a 阀件
32b 阀件
34 阀瓣
36 根部
38 自由端
40a 支撑机构
40b 支撑机构
42 安放侧
44 流通孔
46 连道
48 第一支腿
50 第二支腿
52 接触部
54a 可插入部分
54b 可插入部分
56a 第一通道壳体
56b 第二通道壳体
58 凹道
60 短路孔
62a 止挡
62b 止挡
R 径向

Claims (19)

1.一种液压阻尼支承(10),具有芯体(12)、包围该芯体(12)的外套管(14)和将所述芯体(12)和所述外套管(14)相连的弹性支座(16),其中该支座(16)将第一工作腔(20)和第二工作腔(22)相互分隔开,所述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填充有流体并通过阻尼通道和至少一个过压通道(30a,30b)相互连通,其中设有在三个侧面接合于该支座(16)的可摆动的阀件(32a,32b),其中该阀件(32a,32b)在关闭位置上封闭该过压通道(30a,30b)并在该工作腔(20,22)内超出预定极限压差时摆动至打开位置以将这两个工作腔(20,22)流体连通,其特征是,设有一个单独的支撑机构(40a,40b),该支撑机构在一侧贴靠该阀件(32a,32b)并且支撑在关闭位置上的该阀件(32a,32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阻尼支承(10),其特征是,该阀件(32a,32b)是斜面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阻尼支承(10),其特征是,该阀件(32a,32b)侧向接合在该支座(26)的沿径向从内套管突出的托垫(18a,18b)。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液压阻尼支承(10),其特征是,该支撑机构(40a,40b)至少部分形成该过压通道(30a,30b)。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液压阻尼支承(10),其特征是,该支撑机构(40a,40b)具有至少一个流通孔(4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阻尼支承(10),其特征是,阀特性能通过该流通孔(44)的尺寸和/或该流通孔(44)相对于该阀件(32a,32b)的定位来调节。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液压阻尼支承(10),其特征是,该过压通道(30a,30b)形成该支撑机构(40a,40b)。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液压阻尼支承(10),其特征是,该支撑机构(40a,40b)具有能插入所述支座(16)和外套管(18)之间的可插入部分(54a,54b)。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压阻尼支承(10),其特征是,该支撑机构(40a,40b)以材料融合方式连接至可插入部分(54a,54b)。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液压阻尼支承(10),其特征是,该支撑机构(40a,40b)在该外套管(14)和该支座(16)之间被固定。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之一所述的液压阻尼支承(10),其特征是,该可插入部分(54a,54b)被设计成通道壳体(56a,56b),其中该过压通道(30a,30b)和/或该阻尼通道(23)开设于该通道壳体(56a,56b)的外表面中,其中该过压通道(30a,30b)和/或该阻尼通道(23)通过开设于该通道壳体(56a,56b)中的多个流通孔(44)与该工作腔(20,22)连通,其中该阀件(32a,32b)在关闭位置上关闭至少一个流通孔(44)。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之一所述的液压阻尼支承(10),其特征是,该可插入部分(54a,54b)被设计成通道壳体(56a,56b),其中在该通道壳体(56a,56b)的外表面中开设所述阻尼通道(23),且该阻尼通道(23)配设有设计成过压通道(30a,30b)的、被关闭位置上的阀件(32a,32b)封闭的短路孔(60)。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液压阻尼支承(10),其特征是,该可插入部分(54a,54b)具有末端止挡。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液压阻尼支承(10),其特征是,该支座(16)在其两端侧分别具有一个界定这两个工作腔(20,22)的腔壁(24a,24b)。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压阻尼支承(10),其特征是,该腔壁(24a,24b)分别配设有环形支撑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之一所述的液压阻尼支承(10),其特征是,在该支座(16)中加入窗口管(26)。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液压阻尼支承(10),其特征是,该支撑机构(40a,40b)具有朝向该阀件(32a,32b)的且对应于该阀件(32a,32b)的表面轮廓的安放侧(42)。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压阻尼支承(10),其特征是,该安放侧(42)具有下述形式的形状重叠,即该阀件(32a,32b)被预紧并且能变形为密封该过压通道(30a,30b)的形状并密封封闭该流通孔(54)。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液压阻尼支承(10),其特征是,该安放侧(42)如此构成,在该托垫(18a,18b)轴向校准时支撑该阀件(32a,32b),使得该阀件(32a,32b)保持其密封形状。
CN201780044085.5A 2016-07-19 2017-06-07 液压阻尼支承 Pending CN1094775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6113309.4 2016-07-19
DE102016113309.4A DE102016113309B4 (de) 2016-07-19 2016-07-19 Hydraulisch dämpfendes Lager
PCT/EP2017/063880 WO2018015064A1 (de) 2016-07-19 2017-06-07 Hydraulisch dämpfendes lag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77542A true CN109477542A (zh) 2019-03-15

Family

ID=59215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4085.5A Pending CN109477542A (zh) 2016-07-19 2017-06-07 液压阻尼支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488122B1 (zh)
CN (1) CN109477542A (zh)
DE (1) DE102016113309B4 (zh)
WO (1) WO201801506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06236A (zh) * 2019-04-08 2022-01-07 威巴克欧洲股份公司 液压阻尼支承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68760A (en) * 1986-01-22 1988-09-06 Automobiles Peugeot Hydro-elastic articulation
DE4137692C1 (en) * 1991-11-15 1993-07-01 Mercedes-Benz Aktiengesellschaft, 7000 Stuttgart, De Hydraulically damping support mounting with outer and inner portions - has wall part sealing bead between two chambers filled with damping medium.
EP0798487A1 (fr) * 1996-03-29 1997-10-01 Hutchinson Manchons de support antivibratoires hydrauliques
CN1630787A (zh) * 2002-02-12 2005-06-22 沃科Avs股份公司 具有可变横截面的过压力通道的流体弹性连接件
DE102011106435B3 (de) * 2011-07-04 2013-01-10 Carl Freudenberg Kg Buchse mit Ventilelementen
CN103658709A (zh) * 2012-09-16 2014-03-26 湖北意高机械工具有限公司 新型复合夹固式车刀
CN105626690A (zh) * 2014-11-24 2016-06-01 安维斯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水弹性轴承的弹簧功能部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30644A1 (de) * 1989-09-13 1991-03-28 Metzeler Gmbh Hydraulisch daempfende buchse
DE4233705C2 (de) 1992-10-07 1995-06-08 Daimler Benz Ag Hydraulisch dämpfendes Lager
DE19503445C2 (de) 1995-02-03 1998-04-09 Daimler Benz Ag Hydraulisch dämpfendes Lager
GB0600320D0 (en) 2006-01-09 2006-02-15 Avon Vibration Man Syst Ltd Hydraulically damped mounting device
DE102013105326B4 (de) * 2013-05-23 2015-11-12 Trelleborgvibracoustic Gmbh Hydraulische Buchs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68760A (en) * 1986-01-22 1988-09-06 Automobiles Peugeot Hydro-elastic articulation
DE4137692C1 (en) * 1991-11-15 1993-07-01 Mercedes-Benz Aktiengesellschaft, 7000 Stuttgart, De Hydraulically damping support mounting with outer and inner portions - has wall part sealing bead between two chambers filled with damping medium.
EP0798487A1 (fr) * 1996-03-29 1997-10-01 Hutchinson Manchons de support antivibratoires hydrauliques
CN1630787A (zh) * 2002-02-12 2005-06-22 沃科Avs股份公司 具有可变横截面的过压力通道的流体弹性连接件
DE102011106435B3 (de) * 2011-07-04 2013-01-10 Carl Freudenberg Kg Buchse mit Ventilelementen
CN103658709A (zh) * 2012-09-16 2014-03-26 湖北意高机械工具有限公司 新型复合夹固式车刀
CN105626690A (zh) * 2014-11-24 2016-06-01 安维斯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水弹性轴承的弹簧功能部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06236A (zh) * 2019-04-08 2022-01-07 威巴克欧洲股份公司 液压阻尼支承
CN113906236B (zh) * 2019-04-08 2023-05-30 威巴克欧洲股份公司 液压阻尼支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88122A1 (de) 2019-05-29
WO2018015064A1 (de) 2018-01-25
EP3488122B1 (de) 2023-12-06
DE102016113309A1 (de) 2018-01-25
DE102016113309B4 (de) 2020-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4617B (zh) 缓冲器
EP0905408A2 (en)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JP6465983B2 (ja) 緩衝器
CN105387119A (zh) 缓冲器
JP6306940B2 (ja) シリンダ装置
CN105408664A (zh) 通风系统
CN109477542A (zh) 液压阻尼支承
CN105593582A (zh) 中间板
JP5097732B2 (ja) 油圧式ダンパ用油圧弁および油圧式ダンパ
CN103090131B (zh) 油路的连接结构
CN203880163U (zh) 一种无泄漏减压阀
JP4041138B2 (ja)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EP2071218B1 (en) Shock absorber with check valve
CN210566269U (zh) 一种波纹管截止阀
JP5655149B2 (ja) 流体を制御するための弁
US11434970B2 (en) Damping valve for a vibration damper
DE102017129586A1 (de) Druckausgleichseinrichtung für ein Getriebegehäuse
CN201359186Y (zh) 注脂阀
CN105452698B (zh) 用于离合器系统的阀组件
EP3115620B1 (en) Cylinder device
JP5555067B2 (ja) シリンダヘッドカバー
JP3763024B1 (ja)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JP6116294B2 (ja) 空気弁
RU2721505C1 (ru) Вкладыш шарового клапана и узел клапанной части
CN219388577U (zh) 通气管总成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