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62638A - 一种设备状态管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备状态管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62638A
CN109462638A CN201811243636.3A CN201811243636A CN109462638A CN 109462638 A CN109462638 A CN 109462638A CN 201811243636 A CN201811243636 A CN 201811243636A CN 109462638 A CN109462638 A CN 1094626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target device
status information
sent
application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436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62638B (zh
Inventor
朱平洋
张�浩
朱文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Smart Home System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Smart Home System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Smart Home System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Smart Home System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4363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626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62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626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626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626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5Retrieval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 Track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history
    • H04L41/0859Retrieval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 Track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history by keeping history of different configuration generations or by rolling back to previous configuration versions
    • H04L41/0863Retrieval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 Track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history by keeping history of different configuration generations or by rolling back to previous configuration versions by rolling back to previous configuration ver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7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functio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状态管理方法及系统,涉及设备状态管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应用于目标设备,包括:接收应用端发送的该目标设备的状态获取指令,该状态获取指令包括至少一个目标状态类型;根据该目标状态类型确定该目标设备的状态信息;将该状态信息发送给该应用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系统,能够根据应用端的目标状态类型确定应用端所需的状态信息,而无需以全集格式确定并传输设备状态,不仅能够缩短目标设备的状态信息的确定过程,而且能够显著减少数据的传输量,提高传输速率。

Description

一种设备状态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设备状态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状态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在智慧家居系统中,通常设置有应用端、云端服务器和智能家居设备。在该系统中,应用端能够直接或者通过云端服务器与智能家居设备进行交互,对家居设备进行管理,例如调节智能家居设备的工作状态、获取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信息等。
目前,在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通常以全集格式获取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信息。以智能空调为例,当用户通过应用端调节该智能空调的设置温度之后,通常需要从该智能空调侧获取该智能空调的实际设置温度,以确定该控制指令是否生效,或者将该设置温度显示于应用端,以供用户查验。具体地,在获取该智能空调设置温度的过程中,首先,应用端向该智能空调发送一个状态获取指令,以由智能空调根据该状态获取指令确定其全集格式的状态信息(即智能空调的所有状态信息),如开关机、设置温度、室内温度、工作模式等状态信息。随后,应用端接收智能空调发送的该全集格式的状态信息后,从中筛选即可获得所需的设置温度信息。
由此可见,在上述以全集格式确定设备状态信息的过程中,尤其是当应用端仅需要确定设备的部分状态信息时,家居设备每次都要将其全部的状态信息发送给应用端,导致数据的传输量较大,传输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状态管理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在获取设备状态的过程中,数据传输量大,传输效率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状态管理方法,应用于目标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应用端发送的所述目标设备的状态获取指令,所述状态获取指令包括至少一个目标状态类型;根据所述目标状态类型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状态信息;将所述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应用端。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状态获取指令还包括指令序号;接收应用端发送的所述目标设备的状态获取指令,包括:接收所述应用端直接发送的所述目标设备的状态获取请求;并且,接收所述应用端发送给云端服务器,再由云端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目标设备的状态获取请求。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在接收应用端发送的所述目标设备的状态获取指令之后,在根据所述目标状态类型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状态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预设的指令序号表中是否包括将所述指令序号;如果所述指令序号表中不包括所述指令序号,则根据所述状态获取指令确定所述状态信息,并将所述指令序号添加至所述指令序号表中;如果所述指令序号表中包括所述指令序号,则将所述状态获取指令丢弃。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状态信息的第一版本号;将所述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应用端,包括:将所述状态信息直接发送给所述应用端;并且,将所述状态信息发送给云端服务器,再由所述云端服务器将所述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应用端。
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差异状态类型的第一状态值,其中,所述差异状态类型为第一状态值不等于第二状态值的所述目标状态类型;或者,所述状态信息包括状态指示信息,所述状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每一个所述目标状态类型的第一状态值与第二状态值均完全相同;其中,所述第一状态值为当前时刻与所述目标状态类型对应的状态值,所述第二状态值为所述目标设备上次发送给所述应用端的与所述目标状态类型对应的状态值。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状态管理方法,应用于应用端,所述方法包括:生成目标设备的状态获取指令,所述状态获取指令包括至少一个目标状态类型;将所述状态获取指令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所述状态获取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目标状态类型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状态信息;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所述状态信息。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状态获取指令还包括指令序号;将所述状态获取指令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包括:将所述状态获取指令直接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并且,将所述状态获取指令发送给云端服务器,以由云端服务器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
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接收所述目标设备直接发送的所述状态信息;并且,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给云端服务器,再由云端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状态信息。
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状态信息还包括第一版本号;在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所述状态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第一版本号是否大于应用端的第二版本号;如果所述第一版本号大于所述第二版本号,则保存所述状态信息,并用所述第一版本号替换所述第二版本号;如果所述第一版本号不大于所述第二版本号,则丢弃所述状态信息。
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差异状态类型的第一状态值,其中,所述差异状态类型为第一状态值不等于第二状态值的所述目标状态类型;或者,所述状态信息包括状态指示信息,所述状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每一个所述目标状态类型的第一状态值与第二状态值均完全相同;其中,所述第一状态值为当前时刻与所述目标状态类型对应的状态值,所述第二状态值为所述目标设备上次发送给所述应用端的与所述目标状态类型对应的状态值。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状态管理系统,包括应用端和目标设备;所述应用端用于,生成目标设备的状态获取指令,所述状态获取指令包括至少一个目标状态类型;以及,将所述状态获取指令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所述目标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状态类型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状态信息;以及,将所述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应用端;所述应用端还用于,接收所述状态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状态管理方法及系统,能够根据应用端的目标状态类型确定应用端所需的状态信息,而无需以全集格式传输设备状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系统不仅能够缩短目标设备的状态信息的确定过程,而且能够显著减少数据的传输量,提高传输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智慧家居系统的网络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状态管理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状态管理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状态管理方法的流程图三。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端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设备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状态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状态管理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应用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以及其他智能穿戴设备等,目标设备可以为智慧家居系统内部任意一个智能设备,如智能空调、智能冰箱、空气净化器、热水器等。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201-S204。
步骤S201,应用端生成目标设备的状态获取指令,该状态获取指令包括至少一个目标状态类型。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一个目标设备通常包括多种状态类型,每一种状态类型通常用一个状态序号表示,该状态类型与状态序号的对应关系预先设置于该应用终端及目标设备内。示例性的,以该目标设备是智能空调为例,该智能空调通常包括开关机、设置温度、室内温度、工作模式等多种状态类型,不同的状态类型可以用如表1所示的状态序号来表示。
表1设备状态序号表
状态类型 状态序号
开关机 S-0
设置温度 S-1
室内温度 S-2
工作模式 S-3
该目标状态类型为应用端所需的状态类型。例如,在通过应用端调节该智能空调的设置温度之后,根据应用端预先的配置,通常会需要该智能空调侧反馈其自身实际的设置温度和室内温度。此时,该目标状态类型即为设置温度和室内温度,其对应的状态序号分别为“S-1”和“S-2”。因此,在该示例中,该智能空调的状态获取指令即包括设置温度和室内温度对应的状态序号“S-1”和“S-2”。
步骤S202,应用端将该状态获取指令发送给该目标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该应用端与该目标设备处于同一局域网时,将该状态获取指令直接发送给该目标设备。或者,当该应用端与该目标设备不处于同一局域网时,将该状态获取指令先发送给云端服务器,再由云端服务器发送给目标设备。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状态获取指令还包括指令序号,该指令序号是由应用端随机生成的,并且不同于应用端前期生成的指令序号。在该实现方式中,无论应用端处于何种网络环境下,同时将该状态获取指令直接发送给该目标设备,并且,将该状态获取指令发送给云端服务器,以由云端服务器发送给该目标设备,以便于应用端根据该指令序号确定并处理最先到达的该状态获取指令。
具体地,在该实现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目标设备接收到该状态信息之后,在目标设备根据该目标状态类型确定该目标设备的状态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S301-S303。
步骤S301,判断预设的指令序号表中是否包括该指令序号。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该指令序号表为目标设备在前期处理状态获取指令的过程中,预先存储的之前的状态获取指令中所携带的指令序号。当该状态获取指令同时通过局域网和云端服务器两个途径发送时,不仅状态获取指令所携带的信息相同,而且其到达目标设备的时间必然存在先后次序。因此,目标设备在接收到该状态获取指令之后,将该指令序号与预设的指令序号表进行比较,以确定该指令序号表中是否包括该指令序号,以判断该状态获取指令是否为已被处理过的指令。
步骤S302,如果该指令序号表中不包括该指令序号,则根据该状态获取指令确定该状态信息,并将该指令序号添加至该指令序号表中。
如果该指令序号表中不包括该指令序号,则说明该状态获取指令为未被目标设备处理的指令。因此,目标设备根据该状态获取确定状态信息。并且,将该指令序号添加至指令序号表中,以表示携带该指令序号的状态获取指令已被处理过了。
步骤S303,如果该指令序号表中包括该指令序号,则将该状态获取指令丢弃。
如果该指令序号表中包括该指令序号,则说明该状态获取指令已被为处理过了,因此,丢弃该状态获取指令。
通信网络可能会由于各种原因存在网络异常,如网络中断、网速较低等现象。在该实现方式中,应用端同时通过局域网和云端服务器向目标设备发送状态获取指令,一方面,能够尽可能地避免该过程受到网络异常的影响;另一方面,目标设备能够接收并处理最先到达的一个状态获取指令,以减少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所占用的时间。
步骤S203,目标设备根据该目标状态类型确定该目标设备的状态信息。
目标设备在接收到应用端发送的状态获取指令之后,可以从该状态获取指令中确定出目标状态类型,并根据该状态类型确定该目标设备的状态信息。
示例性的,智能空调在接收到其对应的状态获取指令之后。由于该状态获取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指示目标状态类型的状态序号“S-1”和“S-2”,因此,智能空调可以根据该预设的状态类型与状态序号的对应关系,根据状态序号“S-1”和“S-2”确定该目标状态类型分别为设置温度和室内温度。
在确定出目标状态类型之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如下的方式确定该目标设备的状态信息。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设备根据每一个目标状态类型对应的状态值生成该目标设备的状态信息。例如,以该智能空调为例,当该状态获取指令携带的目标状态类型为设置温度和室内温度时,智能空调确定当前时刻设置温度的具体的数值,即状态值,如25℃,并且确定当前时刻室内温度对应的数值,如30℃。并同时根据这两个状态值生成该目标设备的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可以表示为“S-1=25℃、S-2=30℃”。
与确定全集格式的目标设备的状态信息相比,根据目标状态类型确定应用端所需的状态信息,能够缩短目标设备的状态信息的确定过程,减少数据的传输量,提高传输速率。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设备只根据该目标状态类型中的差异状态类型的第一状态值确定目标设备的状态信息。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该差异状态类型为第一状态值不等于第二状态值的目标状态类型。该第一状态值为当前时刻与该目标状态类型对应的状态值,该第二状态值为该目标设备上次发送给该应用端的与该目标状态类型对应的状态值。在第一种实现方式的基础上,该方法能够进一步减少了数据的传输量,提高传输速率。
例如,当该状态获取指令携带的目标状态类型为设置温度和室内温度时,智能空调先确定设置温度的第一状态值,如25℃,和第二状态值,如26℃。以及该室内温度的第一状态值,如30℃,和第二状态值,如30℃。随后,根据该第一状态值和第一状态值确定该目标状态类型中的差异状态类型。显而易见,该差异状态类型为设置温度。因此,该智能空调只根据该设置温度的第一状态值生成该目标设备的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可以表示为“S-1=25℃”。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该状态获取指令携带的所有目标状态类型的第一状态值与第二状态值完全均相同,不存在任何的差异状态类型。此时,该状态信息包括状态指示信息,该状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每一个该目标状态类型的第一状态值与第二状态值均完全相同,以进一步减少数据的传输量,有提高传输速率。
例如,当该状态获取指令携带的目标状态类型为设置温度和室内温度时,该设置温度的第一状态值和第二状态值均为25℃。该室内温度的第一状态值和第二状态值均为30℃。也就是说,该智能空调已经存储了与当前时刻设置温度和室内温度相同的状态值,因此,无需再发送对应的状态值。此时,生成一个状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智能空调的目标状态类型的状态值与应用端内存储的状态值相同。
步骤S204,应用端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该状态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目标设备发送状态信息的路径,应用端直接接收目标设备通过局域网发送给应用端的状态信息,或者,接收该目标设备发送给云端服务器,再由云端服务器发送的该目标设备的状态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状态信息携带有第一版本号,该第一版本号为目标设备生成的本次发送的该状态信息的版本号。目标设备采用逐渐加“1”的方式生成版本号,也就是说,本次生成的版本号一定比上次生成的版本号大“1”。通常情况下,该版本号用于指示该状态信息的版本的新旧程度,以避免应用端误将旧版本的状态信息当做最新的状态信息应用。然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该状态信息同时通过局域网和云端服务器发送时,该版本号在保留上述用途的基础上,还用于应用端根据该第一版本号确定并处理最先到达的状态获取指令,以便缩短应用端的请求响应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在该实现方式中,如图4所示,应用端在接收该目标设备发送的该状态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S401-S403。
步骤S401,判断该第一版本号是否大于应用端的第二版本号。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通过局域网和云端服务器发送的该状态信息所携带的第一版本号是相同的,并且通过这两个路径发送的状态信息到达应用端的时间必然存在先后次序之分,为了避免对同样的状态信息进行重复处理,应用端会将该状态信息所携带的第一版本号与应用端的第二版本号(即应用端当前使用的状态信息的版本号)进行对比,以判断该状态信息是否已被接收并处理。
步骤S402,如果该第一版本号大于该第二版本号,则保存该状态信息,并用该第一版本号替换该第二版本号。
如果该第一版本号大于该第二版本号,则说明该状态信息为当前最新的状态信息,因此,保存该状态信息。同时,使用该第一版本号替换该第二版本号,使该第二版本号成为应用端当前存储的最大版本号,以便于根据该最大版本号对后续接收到的状态信息进行判断。
步骤S403,如果该第一版本号不大于该第二版本号,则丢弃该状态信息。
如果该第一版本号不大于该第二版本号,例如,第一版本号等于第二版本号,则该状态信息有可能是上述两条发送路径中,晚到达的状态信息。如果该第一版本号小于第二版本号,则该状态信息可能为老状态,即由于网络故障等问题,延迟到达的目标设备之前发送的状态信息。总之,无论是哪种情况,均丢弃该状态信息。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状态管理方法,能够根据应用端的目标状态类型确定应用端所需的状态信息,而无需以全集格式确定并传输设备状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不仅能够缩短目标设备的状态信息的确定过程,而且能够显著减少数据的传输量,提高传输速率。
请参阅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设备的示意图。该目标设备包括如下部件。
第一接收单元51,用于接收应用端发送的该目标设备的状态获取指令,该状态获取指令包括至少一个目标状态类型。
信息确定单元52,用于根据该目标状态类型确定该目标设备的状态信息。
第一发送单元53,用于将该状态信息发送给该应用端。
可选的,该状态获取指令还包括指令序号。该第一接收单元51,还用于接收该应用端直接发送的该目标设备的状态获取请求;并且,接收该应用端发送给云端服务器,再由云端服务器发送的该目标设备的状态获取请求。
可选的,该目标设备还包括第一判断单元54和第一执行单元55。在接收应用端发送的该目标设备的状态获取指令之后,在根据该目标状态类型确定该目标设备的状态信息之前,该第一判断单元54,用于判断预设的指令序号表中是否包括将该指令序号。该第一执行单元55,用于如果该指令序号表中不包括该指令序号,则根据该状态获取指令确定该状态信息,并将该指令序号添加至该指令序号表中;如果该指令序号表中包括该指令序号,则将该状态获取指令丢弃。
可选的,该状态信息还包括该状态信息的第一版本号。该第一发送单元53,还用于将该状态信息直接发送给该应用端;并且,将该状态信息发送给云端服务器,再由该云端服务器将该状态信息发送给该应用端。
可选的,该状态信息包括差异状态类型的第一状态值,其中,该差异状态类型为第一状态值不等于第二状态值的该目标状态类型;或者,该状态信息包括状态指示信息,该状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每一个该目标状态类型的第一状态值与第二状态值均完全相同。其中,该第一状态值为当前时刻与该目标状态类型对应的状态值,该第二状态值为该目标设备上次发送给该应用端的与该目标状态类型对应的状态值。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目标设备,能够根据应用端所需目标状态类型向应用端提供所需的状态信息,而无需提供全集格式的设备状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目标设备不仅能够缩短目标设备的状态信息的确定过程,而且能够显著减少数据的传输量,提高传输速率。
请参阅图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端。该应用端包括如下部件。
指令生成单元61,用于生成目标设备的状态获取指令,该状态获取指令包括至少一个目标状态类型。
第二发送单元62,用于将该状态获取指令发送给该目标设备,该状态获取指令用于指示该目标设备根据该目标状态类型确定该目标设备的状态信息;
第二接收单元63,用于接收该目标设备发送的该状态信息。
可选的,该第二发送单元62,还用于将该状态获取指令直接发送给该目标设备;并且,将该状态获取指令发送给云端服务器,以由云端服务器发送给该目标设备。
可选的,该状态信息还包括第一版本号。该应用端还包括第二判断单元64和第二执行单元65。在接收该目标设备发送的该状态信息之后,该第二判断单元64,用于判断该第一版本号是否大于应用端的第二版本号。该第二执行单元,用于如果该第一版本号大于该第二版本号,则保存该状态信息,并用该第一版本号替换该第二版本号;如果该第一版本号不大于该第二版本号,则丢弃该状态信息。
可选的,该第二接收单元63还用于,接收该目标设备直接发送的该状态信息;并且,接收该目标设备发送给云端服务器,再由云端服务器发送的该状态信息。
可选的,该状态信息包括差异状态类型的第一状态值,其中,该差异状态类型为第一状态值不等于第二状态值的该目标状态类型;或者,该状态信息包括状态指示信息,该状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每一个该目标状态类型的第一状态值与第二状态值均完全相同。其中,该第一状态值为当前时刻与该目标状态类型对应的状态值,该第二状态值为该目标设备上次发送给该应用端的与该目标状态类型对应的状态值。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端,能够根据自身所需目标状态类型向目标设备获取所需的状态信息,而无需获取全集格式的状态信息。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端不仅能够缩短目标设备的状态信息的确定过程,而且能够显著减少数据的传输量,提高传输速率。
请参阅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状态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执行上述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设备状态管理方法。该系统包括应用端和目标设备。该应用端用于,生成目标设备的状态获取指令,该状态获取指令包括至少一个目标状态类型;以及,将该状态获取指令发送给该目标设备。该目标设备用于,根据该目标状态类型确定该目标设备的状态信息;以及,将该状态信息发送给该应用端;该应用端还用于,接收该状态信息。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状态管理系统,能够根据应用端的目标状态类型确定应用端所需的状态信息,而无需以全集格式传输设备状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不仅能够缩短目标设备的状态信息的确定过程,而且能够显著减少数据的传输量,提高传输速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的内容,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1)

1.一种设备状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目标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应用端发送的所述目标设备的状态获取指令,所述状态获取指令包括至少一个目标状态类型;
根据所述目标状态类型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状态信息;
将所述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应用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获取指令还包括指令序号;接收应用端发送的所述目标设备的状态获取指令,包括:
接收所述应用端直接发送的所述目标设备的状态获取请求;并且,
接收所述应用端发送给云端服务器,再由云端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目标设备的状态获取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应用端发送的所述目标设备的状态获取指令之后,在根据所述目标状态类型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状态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预设的指令序号表中是否包括将所述指令序号;
如果所述指令序号表中不包括所述指令序号,则根据所述状态获取指令确定所述状态信息,并将所述指令序号添加至所述指令序号表中;
如果所述指令序号表中包括所述指令序号,则将所述状态获取指令丢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状态信息的第一版本号;将所述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应用端,包括:
将所述状态信息直接发送给所述应用端;并且,
将所述状态信息发送给云端服务器,再由所述云端服务器将所述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应用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差异状态类型的第一状态值,其中,所述差异状态类型为第一状态值不等于第二状态值的所述目标状态类型;或者,
所述状态信息包括状态指示信息,所述状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每一个所述目标状态类型的第一状态值与第二状态值均完全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状态值为当前时刻与所述目标状态类型对应的状态值,所述第二状态值为所述目标设备上次发送给所述应用端的与所述目标状态类型对应的状态值。
6.一种设备状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应用端,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目标设备的状态获取指令,所述状态获取指令包括至少一个目标状态类型;
将所述状态获取指令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所述状态获取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目标状态类型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状态信息;
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所述状态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获取指令还包括指令序号;将所述状态获取指令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包括:
将所述状态获取指令直接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并且,
将所述状态获取指令发送给云端服务器,以由云端服务器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所述状态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设备直接发送的所述状态信息;并且,
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给云端服务器,再由云端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状态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信息还包括第一版本号;在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所述状态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版本号是否大于应用端的第二版本号;
如果所述第一版本号大于所述第二版本号,则保存所述状态信息,并用所述第一版本号替换所述第二版本号;
如果所述第一版本号不大于所述第二版本号,则丢弃所述状态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差异状态类型的第一状态值,其中,所述差异状态类型为第一状态值不等于第二状态值的所述目标状态类型;或者,
所述状态信息包括状态指示信息,所述状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每一个所述目标状态类型的第一状态值与第二状态值均完全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状态值为当前时刻与所述目标状态类型对应的状态值,所述第二状态值为所述目标设备上次发送给所述应用端的与所述目标状态类型对应的状态值。
11.一种设备状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应用端和目标设备;
所述应用端用于,生成目标设备的状态获取指令,所述状态获取指令包括至少一个目标状态类型;以及,将所述状态获取指令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
所述目标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状态类型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状态信息;以及,将所述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应用端;
所述应用端还用于,接收所述状态信息。
CN201811243636.3A 2018-10-24 2018-10-24 一种设备状态管理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94626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43636.3A CN109462638B (zh) 2018-10-24 2018-10-24 一种设备状态管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43636.3A CN109462638B (zh) 2018-10-24 2018-10-24 一种设备状态管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62638A true CN109462638A (zh) 2019-03-12
CN109462638B CN109462638B (zh) 2021-10-29

Family

ID=65608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43636.3A Active CN109462638B (zh) 2018-10-24 2018-10-24 一种设备状态管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6263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41015A (zh) * 2019-12-31 2020-05-12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空调控制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7145A (zh) * 2011-04-21 2011-08-10 深圳大学 一种空调遥控方法
CN103593794A (zh) * 2012-08-14 2014-02-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4158884A (zh) * 2014-08-20 2014-11-19 北京比邻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语音通信方法
CN104601695A (zh) * 2015-01-14 2015-05-06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管控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980257A (zh) * 2015-05-29 2015-10-14 黑色水晶(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通讯方法及装置
CN105635207A (zh) * 2014-10-31 2016-06-01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运行状态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5978851A (zh) * 2016-04-13 2016-09-28 青岛海信传媒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智能设备进行控制的系统及方法
CN107579884A (zh) * 2017-08-28 2018-01-12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智能电器状态同步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智能冰箱
CN107749814A (zh) * 2017-10-25 2018-03-02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更新方法、装置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7145A (zh) * 2011-04-21 2011-08-10 深圳大学 一种空调遥控方法
CN103593794A (zh) * 2012-08-14 2014-02-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4158884A (zh) * 2014-08-20 2014-11-19 北京比邻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语音通信方法
CN105635207A (zh) * 2014-10-31 2016-06-01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运行状态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4601695A (zh) * 2015-01-14 2015-05-06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管控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980257A (zh) * 2015-05-29 2015-10-14 黑色水晶(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通讯方法及装置
CN105978851A (zh) * 2016-04-13 2016-09-28 青岛海信传媒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智能设备进行控制的系统及方法
CN107579884A (zh) * 2017-08-28 2018-01-12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智能电器状态同步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智能冰箱
CN107749814A (zh) * 2017-10-25 2018-03-02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更新方法、装置及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41015A (zh) * 2019-12-31 2020-05-12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空调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62638B (zh) 2021-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84464B2 (en) Connection control device, connection control system,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04301140B (zh) 业务请求响应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586969A (zh) 内容分发网络容灾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67345B (zh) 数据处理方法、服务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533803B (zh) 基于tr069协议的cpe配置方法及装置
US20180164758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loud service platfor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CN109656725A (zh) 消息消费者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934956B (zh) 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US932565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act management in a network
CN110912805B (zh) 消息读取状态的同步方法、终端、服务端及系统
CN109219155A (zh) 移动环境设备中的连接状态优化
CN111812987B (zh) 终端设备和其执行的方法及智能家居设备和其执行的方法
CN113407469B (zh) 一种参数配置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9462638A (zh) 一种设备状态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3019858B (zh) 媒体访问控制老化方法及网络处理器
WO2020073614A1 (zh) 空调器的通讯方法、装置、室外机、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6506212A (zh) 异常信息获取方法及用户终端
EP356521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alizing value-added service, and cloud server
CN109922120B (zh) 提高dns可用性的方法及终端
CN105281944B (zh) 网络协议地址的设定方法及服务管理系统
CN103024097B (zh) 探测网络地址转换服务器老化时间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468337A (zh) 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消息管理中心设备及数据中心
CN113986135B (zh) 处理请求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073322B (zh) 一种网络测试仪的发现方法和装置
CN114422396A (zh) 一种dns服务器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