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60113A - 一种柔性显示屏组件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显示屏组件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60113A
CN109460113A CN201811261175.2A CN201811261175A CN109460113A CN 109460113 A CN109460113 A CN 109460113A CN 201811261175 A CN201811261175 A CN 201811261175A CN 109460113 A CN109460113 A CN 1094601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cover board
side wall
screen assembly
flexible display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6117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60113B (zh
Inventor
程才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6117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601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601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601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601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601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柔性显示屏组件和电子设备,该柔性显示屏组件包括:柔性显示屏,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面以及第一表面,第一表面连接两个侧面;盖板,盖板上设置有容置腔;其中,柔性显示屏容置于容置腔内,侧面与容置腔的侧壁相抵。由此能够通过盖板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对柔性显示屏的侧面和边缘处进行保护,进而可以提高窄边框产品的产品品质和产品良率。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显示屏组件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显示屏组件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日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电子设备采用柔性显示屏已成为一种趋势。但由于柔性显示屏很薄,其强度较低且不耐磨损,电子设备厂商通常将柔性显示屏贴合到硬质盖板,进而增强显示屏组件整体的强度。
但是,如图1和图2所示,为实现窄边框,需要减小柔性显示屏12边缘121与盖板11边缘之间的间距,上述贴合操作可能造成柔性显示屏12的边缘121会凸出于盖板11边缘,导致在整机组装时,柔性显示屏12的边缘121会受到中框13的挤压而出现裂纹,进而影响窄边框产品10的产品品质,降低产品良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屏组件,柔性显示屏组件包括:柔性显示屏,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面以及第一表面,第一表面连接两个侧面;盖板,盖板上设置有容置腔;其中,柔性显示屏容置于容置腔内,两个侧面与容置腔的侧壁相抵。
其中,盖板包括顶壁以及侧壁,侧壁包括设置在顶壁相对两侧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顶壁和第二侧壁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侧壁、顶壁以及第二侧壁配合形成容置腔;其中,柔性显示屏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第一侧壁、第二侧壁抵接,第一表面与顶壁抵接。
其中,柔性显示屏包括第二表面,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相背设置;盖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一侧壁远离顶壁的一端弯折连接,第二连接部与第二侧壁远离顶壁的一端弯折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朝向柔性显示屏弯折;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二表面抵接。
其中,容置腔的深度大于等于柔性显示屏的厚度。
其中,顶壁的厚度范围为0.3-1.0mm;容置腔的深度范围为0.01-0.5mm。
其中,顶壁的厚度范围为0.6-0.7mm;容置腔的深度范围为0.1-0.2mm。
其中,第一表面包括主体面和设置在主体面两侧的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主体面为平面或圆心角不大于180°的圆弧面。
其中,顶壁的形状与第一表面的形状匹配。
其中,柔性显示屏组件进一步包括:光学透明胶层,设置在柔性显示屏和盖板之间,盖板通过光学透明胶层与柔性显示屏贴合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至少包括中框和前文所述的柔性显示屏组件,柔性显示屏组件安装在中框上,中框与柔性显示屏组件中盖板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抵接,中框与柔性显示屏组件的柔性显示屏间隔设置。
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提供的盖板上设有一容置腔,柔性显示屏容置于该容置腔内,柔性显示屏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与容置腔的侧壁相抵。由此本申请将柔性显示屏嵌设在盖板的容置腔内,以通过容置腔的侧壁对柔性显示屏的侧面和边缘处进行保护,柔性显示屏的边缘不会凸出于盖板边缘。因此,在窄边框产品的整机组装时,中框将抵接在盖板的边缘,而柔性显示屏的边缘不再受到中框的挤压,进而可以提高窄边框产品的产品品质和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柔性显示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截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组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B面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盖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组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组件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组件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组件的第五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组件的第六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电子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中C-C截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屏组件和电子设备。以下将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3-5,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组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B面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盖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该柔性显示屏组件20包括:盖板21和柔性显示屏22。柔性显示屏2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面222和第一表面221,两个侧面222通过第一表面221连接。盖板21上设置有容置腔210,柔性显示屏22容置于容置腔210内,两个侧面222与容置腔210的侧壁212相抵。
具体的,柔性显示屏22可以为柔性LCD显示屏或柔性OLED显示屏,优选为柔性OLED显示屏。柔性显示屏22包括第一表面221,第一表面221通常为显示面,第一表面221可以为光滑的平面或光滑的圆弧面。柔性显示屏22进一步包括两个侧面222,两个侧面222为非显示面,两个侧面222与第一表面221邻接。
盖板21为硬质透明盖板21,例如盖板21可以为玻璃、蓝宝石或PMMA等硬质材料制成。在生产时,可以预先在盖板21上通过蚀刻的方式设置一容置腔210,再将柔性显示屏22通过胶层贴设在该容置腔210内,此时,柔性显示屏22的第一表面221(即显示面)朝向该容置腔210设置。其中,柔性显示屏22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222分别与容置腔210的侧壁212抵接。此时,柔性显示屏22嵌设于盖板21的容置腔210中,容置腔210的侧壁212对柔性显示屏22的两个侧面222进行保护。
通过上述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盖板21上设有一容置腔210,柔性显示屏22容置于该容置腔210内,柔性显示屏22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222与容置腔210的侧壁212相抵。由此本实施例将柔性显示屏22嵌设在盖板21的容置腔210内,以通过容置腔210的侧壁212对柔性显示屏22的侧面222和边缘处进行保护,柔性显示屏22的边缘不会凸出于盖板21边缘。因此,在窄边框产品的整机组装时,中框(图未示出)将抵接在盖板21的边缘,而柔性显示屏22的边缘不再受到中框的挤压,进而可以提高窄边框产品的产品品质和产品良率。
在一实施例中,盖板21包括顶壁211以及侧壁212,侧壁212包括设置在顶壁211相对两侧的第一侧壁212A和第二侧壁212B,第一侧壁212A、顶壁211和第二侧壁212B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侧壁212A、顶壁211以及第二侧壁212B配合形成容置腔210。柔性显示屏22贴设于容置腔210内。其中,柔性显示屏22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222分别与第一侧壁212A、第二侧壁212B抵接、柔性显示屏22的第一表面221与顶壁211抵接。
具体的,盖板21的第一侧壁212A和第二侧壁212B均与顶壁211弯折连接,第一侧壁212A和第二侧壁212B相对设置。第一侧壁212A与顶壁211在顶壁211的第一边缘处弯折连接。可选地,第一侧壁212A可与顶壁211垂直弯折连接,即第一侧壁212A可以垂直于顶壁211。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侧壁212A也可以与顶壁211呈其他角度弯折连接,在此不做限定。第二侧壁212B与顶壁211在顶壁211的第二边缘处弯折连接。第二边缘是顶壁211上与第一边缘相对的边缘。可选地,第二侧壁212B可以与顶壁211垂直弯折连接,即第二侧壁212B可以垂直于顶壁211。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侧壁212B也可以与顶壁211呈其他角度弯折连接,在此不做限定。
由于本申请可以通过蚀刻在盖板21上开设容置腔210,因此,配合围设形成容置腔210的第一侧壁212A、顶壁211和第二侧壁212B为一体成型结构,加工工艺简单,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盖板21的第一侧壁212A与顶壁211之间和顶壁211和第二侧壁212B之间光滑弯折过渡。如此,盖板21的外观更具美感。
柔性显示屏22的第一表面221(即显示面)朝向该容置腔210设置且与顶壁211抵接,柔性显示屏22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222分别与第一侧壁212A、第二侧壁212B抵接。此时,柔性显示屏22嵌设于盖板21的容置腔210中,第一侧壁212A和第二侧壁212B对柔性显示屏22的两个侧面222进行保护,顶壁211对柔性显示屏22的第一表面221进行保护。
通过上述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盖板21包括顶壁211以及设置在顶壁211相对两侧的第一侧壁212A和第二侧壁212B,第一侧壁212A、顶壁211以及第二侧壁212B配合形成容置腔210。柔性显示屏22贴设于该容置腔210内,柔性显示屏22相对两个侧面222分别与第一侧壁212A、第二侧壁212B抵接、柔性显示屏22的第一表面221与顶壁211抵接。由此本实施例将柔性显示屏22嵌设在盖板21的容置腔210内,以通过盖板21的第一侧壁212A和第二侧壁212B对柔性显示屏22的侧面222和边缘处进行保护,柔性显示屏22的边缘不会凸出于盖板21边缘。因此,在窄边框产品的整机组装时,中框(图未示出)将抵接在盖板21的边缘,而柔性显示屏22的边缘不再受到中框的挤压,进而可以提高窄边框产品的产品品质和产品良率。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组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柔性显示屏22还包括第二表面223,第一表面221与第二表面223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221和第二表面223通过两个侧面222连接。盖板21包括第一连接部214和第二连接部215,第一连接部214与第一侧壁212A远离顶壁211的一端弯折连接,第二连接部215与第二侧壁212B远离顶壁211的一端弯折连接,第一连接部214和第二连接部215均朝向柔性显示屏22弯折;第一连接部214、第二连接部215与第二表面223抵接。
具体的,第一表面221与第二表面223相背设置于柔性显示屏22的两侧,该第二表面223为非显示面,两个侧面222与第一表面221、第二表面223邻接,且第一表面221和第二表面223通过侧面222连接。
第一连接部214可以与第一侧壁212A垂直弯折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14可以与第一侧壁212A呈其他角度弯折连接,在此不做限定。第二连接部215可以与第二侧壁212B垂直弯折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215可以与第二侧壁212B呈其他角度弯折连接,在此不做限定。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214和第二连接部215均朝向柔性显示屏22弯折,此时,第一连接部214、第一侧壁212A、顶壁211、第二侧壁212B以及第二连接部215共同配合形成一容置腔,柔性显示屏22贴设于该容置腔内。
其中,在柔性显示屏22的第二表面223为平面时,第一连接部214和第二连接部215可以与第二表面223平行设置,且第一连接部214、第二连接部215与第二表面223抵接。盖板21的第一连接部214和第二连接部215可以通过紫外光固化型胶或热固化型胶与柔性显示屏22的第二表面223进行贴合固定。
通过上述方式,本实施例将柔性显示屏22的第一表面221抵接到顶壁211,将第二表面223抵接到第一连接部214和第二连接部215,进而将柔性显示屏22固定在该容置腔内,进一步对柔性显示屏22进行固定和保护。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组件的第三结构示意图。容置腔210的深度h2大于等于柔性显示屏22的厚度h1。
具体的,当容置腔210的深度h2大于等于柔性显示屏22的厚度h1时,无论如何减小柔性显示屏22边缘与盖板21边缘之间的间距,本申请中柔性显示屏22的边缘均不会凸出于盖板21边缘,因此,在窄边框产品的整机组装时,中框将抵接在盖板21的边缘,而柔性显示屏22的边缘不再受到中框的挤压,进而可以提高窄边框产品的产品品质和产品良率。
继续参阅图7,在一实施例中,顶壁211的厚度h3范围可以为0.3-1.0mm(例如0.3mm、0.5mm、0.8mm或1.0mm)。容置腔210的深度h2范围为0.01-0.5mm(例如0.01mm、0.1mm、0.3mm或0.5mm)。
进一步地,顶壁211的厚度h3范围可以为0.6-0.7mm(例如0.6mm、0.65mm或0.7mm)。容置腔210的深度h2范围可以为0.1-0.2mm(例如0.1mm、0.15mm或0.2mm)。
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组件的第四结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表面221包括主体面221B和设置在主体面221B两侧的第一弧面221A和第二弧面221C。其中,主体面221B为平面或圆心角不大于180°的圆弧面。
具体的,第一弧面221A与主体面221B首尾相连,主体面221B与第二弧面221C首尾相连,第一弧面221A、主体面221B以及第二弧面221C共同组成光滑的第一表面221,该第一表面221作为柔性显示屏22的显示区。
请参阅图8和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组件的第五结构示意图。顶壁211的形状与第一表面221的形状匹配。
具体的,在第一表面221为圆心角不大于180°的圆弧面结构时,对应制备得到的盖板21的顶壁211为圆心角不大于180°的圆弧面结构,且盖板21的顶壁211的曲率半径与第一表面221的曲率半径一致,盖板21的顶壁211的弧长与第一表面221的弧长一致。
进一步地,对应第一表面221的第一弧面221A、主体面221B和第二弧面221C,盖板21可以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子盖板21A、第二子盖板21B和第三子盖板21C,第一子盖板21A和第三子盖板21C分别连接于第二子盖板21B的相对两端。
其中,第一子盖板21A的下表面216与第一弧面221A的形状匹配,即,第一子盖板21A的下表面216的曲率半径与第一弧面221A的曲率半径一致,第一子盖板21A的下表面216的弧长与第一弧面221A的弧长一致。
第二子盖板21B的下表面216与主体面221B的形状匹配,即,在主体面221B为平面结构时,对应制备得到的第二子盖板21B的下表面216为平面结构,且第二子盖板21B的下表面216的长度与主体面221B的长度一致,第二子盖板21B的下表面216的宽度与主体面221B的宽度一致;在主体面221B为圆心角不大于180°的圆弧面结构时,对应制备得到的第二子盖板21B的下表面216为圆心角不大于180°的圆弧面结构,且第二子盖板21B的下表面216的曲率半径与主体面221B的曲率半径一致,第二子盖板21B的下表面216的弧长与主体面221B的弧长一致。
第三子盖板21C的下表面216与第二弧面221C的形状匹配,即,第三子盖板21C的下表面216的曲率半径与第二弧面221C的曲率半径一致,第三子盖板21C的下表面216的弧长与第二弧面221C的弧长一致。
在第一表面221为平面结构时,对应制备得到的盖板21的下表面216为平面结构,且盖板21的下表面216的长度与第一表面221的长度一致。
请参阅图8和1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组件的第六局部结构示意图。柔性显示屏组件20进一步包括:光学透明胶层23,设置在柔性显示屏22和盖板21之间,盖板21通过光学透明胶层23与柔性显示屏22贴合连接。
具体的,盖板21通过光学透明胶层23与柔性显示屏22贴合固定连接。即,盖板21的顶壁211可以通过光学透明胶与柔性显示屏22的第一表面221进行贴合固定。在第一表面221包括主体面221B和设置在主体面221B两侧的第一弧面221A和第二弧面221C时,第一子盖板21A可以通过光学透明胶层23与柔性显示屏22的第一弧面221A进行贴合固定,第二子盖板21B可以通过光学透明胶层23与柔性显示屏22的主体面221B进行贴合固定,第三子盖板21C可以通过光学透明胶层(图未示出)与柔性显示屏22的第二弧面221C进行贴合固定。由于光学透明胶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可以确保盖板21的透光率,保证柔性显示屏22的显示效果。
其中,在柔性显示屏22的两个侧面222为非显示面、第二表面223为非显示面时,盖板21的第一侧壁212A和第二侧壁212B可以通过紫外光固化型胶24或热固化型胶24与柔性显示屏22的侧面222进行贴合固定。
请参阅图11-12,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电子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1中C-C截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100至少包括中框35和上述实施例中的柔性显示屏组件30,柔性显示屏组件30安装在中框35上,中框35与柔性显示屏组件30中盖板31的第一侧壁312和第二侧壁313抵接,中框35与柔性显示屏组件30的柔性显示屏32间隔设置。
具体的,电子设备100可以是可为手机、电脑、平板、掌上游戏机或媒体播放器等设备。以电子设备100为手机为例进行说明,但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如图所示,中框35可以为金属中框35,比如镁合金、不锈钢等金属。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框35的材料并不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比如:中框35可以为塑胶中框35。中框35可以通过卡位件与柔性显示屏组件30的盖板31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中框35还可以通过框胶与盖板31进行粘合固定,其中,框胶可为紫外光固化型胶或热固化型胶。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柔性显示屏32嵌设在盖板31的容置腔内,以通过盖板31的第一侧壁312和第二侧壁313对柔性显示屏32的侧面和边缘处进行保护,柔性显示屏32的边缘不会凸出于盖板31边缘。因此,在窄边框的电子设备100的整机组装时,中框35抵接在盖板31的边缘,而柔性显示屏32的边缘不再受到中框35的挤压,进而可以提高窄边框的电子设备100的产品品质和产品良率。
柔性显示屏组件30与中框35之间可以形成一密闭空间,用于收纳电路板组件39。电路板组件39的一端可以与柔性显示屏32连接,另一端与电子设备100的主板38连接,以使柔性显示屏32可以电连接至主板38上,作为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面。
电子设备100还包括后壳36,在后壳36和中框35之间可以设置有电子装置的其他结构,例如,电池37和主板38等。由于本申请不涉及对这些部件的改进,因此此处不做具体说明。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柔性显示屏组件30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柔性显示屏组件20工作原理和结构类似,具体请参阅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柔性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屏组件包括:
柔性显示屏,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面以及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连接两个所述侧面;
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容置腔;
其中,所述柔性显示屏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两个所述侧面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包括顶壁以及所述侧壁,所述侧壁包括设置在所述顶壁相对两侧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顶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侧壁、所述顶壁以及所述第二侧壁配合形成所述容置腔;
其中,两个所述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抵接,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顶壁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
柔性显示屏包括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设置;
所述盖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侧壁远离所述顶壁的一端弯折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顶壁的一端弯折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朝向所述柔性显示屏弯折;
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表面抵接。
4.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置腔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厚度。
5.根据所述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壁的厚度范围为0.3-1.0mm;
所述容置腔的深度范围为0.01-0.5mm。
6.根据所述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壁的厚度范围为0.6-0.7mm;
所述容置腔的深度范围为0.1-0.2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表面包括主体面和设置在所述主体面两侧的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
所述主体面为平面或圆心角不大于180°的圆弧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壁的形状与所述第一表面的形状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屏组件进一步包括:
光学透明胶层,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屏和所述盖板之间,所述盖板通过所述光学透明胶层与所述柔性显示屏贴合连接。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中框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屏组件,所述柔性显示屏组件安装在所述中框上,所述中框与所述柔性显示屏组件中盖板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抵接,所述中框与所述柔性显示屏组件的柔性显示屏间隔设置。
CN201811261175.2A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柔性显示屏组件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094601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61175.2A CN109460113B (zh)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柔性显示屏组件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61175.2A CN109460113B (zh)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柔性显示屏组件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60113A true CN109460113A (zh) 2019-03-12
CN109460113B CN109460113B (zh) 2020-12-04

Family

ID=65608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61175.2A Active CN109460113B (zh)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柔性显示屏组件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60113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8738A (zh) * 2019-07-31 2019-11-0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739413A (zh) * 2020-06-03 2020-10-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柔性屏及柔性显示基板
CN112449033A (zh) * 2019-08-30 2021-03-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显示屏组件及显示屏盖板
CN112700723A (zh) * 2020-12-29 2021-04-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991934A (zh) * 2019-12-16 2021-06-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WO2021147669A1 (zh) * 2020-01-21 2021-07-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01579A (ko) * 2012-06-27 2014-01-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가요성 표시 장치 및 가요성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104850183A (zh) * 2015-05-21 2015-08-1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终端显示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6843387A (zh) * 2017-01-09 2017-06-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其组装方法与电子装置
CN206541232U (zh) * 2017-01-18 2017-10-03 深圳市慧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结构平板电脑
CN107464824A (zh) * 2016-06-03 2017-12-12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01579A (ko) * 2012-06-27 2014-01-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가요성 표시 장치 및 가요성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104850183A (zh) * 2015-05-21 2015-08-1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终端显示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7464824A (zh) * 2016-06-03 2017-12-12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CN106843387A (zh) * 2017-01-09 2017-06-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其组装方法与电子装置
CN206541232U (zh) * 2017-01-18 2017-10-03 深圳市慧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结构平板电脑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8738A (zh) * 2019-07-31 2019-11-0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428738B (zh) * 2019-07-31 2022-01-1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2449033A (zh) * 2019-08-30 2021-03-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显示屏组件及显示屏盖板
CN112449033B (zh) * 2019-08-30 2023-04-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显示屏组件及显示屏盖板
CN112991934A (zh) * 2019-12-16 2021-06-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12991934B (zh) * 2019-12-16 2022-07-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WO2021147669A1 (zh) * 2020-01-21 2021-07-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739413A (zh) * 2020-06-03 2020-10-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柔性屏及柔性显示基板
CN112700723A (zh) * 2020-12-29 2021-04-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60113B (zh) 2020-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60113A (zh) 一种柔性显示屏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03002682B (zh) 具有减小的边界区域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外壳
US854248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for portable terminal
US20100041449A1 (en) Portable terminal equipment and thin-type housing reinforcing structure for use in same
CN105182591A (zh) 一种移动终端
US20140111910A1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display panel thereof
CN211152410U (zh) 电子设备及其壳体组件
CN109765716B (zh) 超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
CN210137348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5120023B (zh) 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10075346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5263281A (zh) 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10137422U (zh) 一种电子设备
JP4802809B2 (ja) 両面表示型液晶モジュール
CN210490937U (zh) 电子设备及其壳体组件
US8541697B2 (en) Dustproof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employing the same
EP3051335B1 (en) Display apparatus
US8934623B2 (en) Housing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08924317A (zh) 一种电子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CN210137344U (zh) 一种电子设备
JP2007171738A (ja) 液晶モジュール
CN109471287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JP5905796B2 (ja) 携帯端末
CN114079679A (zh) 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05425448A (zh) 胶框及其制造方法、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