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75346U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75346U
CN210075346U CN201921428908.7U CN201921428908U CN210075346U CN 210075346 U CN210075346 U CN 210075346U CN 201921428908 U CN201921428908 U CN 201921428908U CN 210075346 U CN210075346 U CN 2100753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module
hole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2890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2890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753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753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753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显示模组、后盖板、中框及侧按键,显示模组及后盖板分别与中框连接,显示模组及后盖板中的至少一者与中框连接的至少一个侧边为朝向中框弯曲的结构,中框包括中板及边框,边框与中板连接并朝着远离中板的方向延伸,边框具有朝向后盖板的凸起,后盖板开设有避让槽,避让槽与凸起配合,边框具有凸起的部分开设有通孔,侧按键穿设于通孔。本申请对中框的结构进行差异化设计,使得边框的一部分能够得到增厚,也即是边框具有朝向后盖板的凸起,以便于在边框上具有凸起的部分开设用于放置侧按键的通孔,后盖板相应地开设有与凸起配合的避让槽,从而兼顾中框的超薄化及在中框上设置侧按键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普及,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娱乐工具,人们对于电子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电子设备(例如手机)一般设置有电源键、音量键等实体按键,以实现相应的控制功能。对于手机而言,上述实体按键一般设置在手机边框开设的孔或槽内,俗称侧按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中,电子设备包括显示模组、后盖板、中框及侧按键,显示模组及后盖板分别与中框连接,显示模组及后盖板中的至少一者与中框连接的至少一个侧边为朝向中框弯曲的结构,中框包括中板及边框,边框与中板连接并朝着远离中板的方向延伸,边框具有朝向后盖板的凸起,后盖板开设有避让槽,避让槽与凸起配合,边框具有凸起的部分开设有通孔,侧按键穿设于通孔。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显示模组、后盖板、中框及侧按键,显示模组及后盖板分别与中框连接,显示模组及后盖板中的至少一者与中框连接的至少一个侧边为朝向中框弯曲的结构,中框包括中板及边框,边框与中板连接并朝着远离中板的方向延伸,边框具有朝向后盖板的凸起,后盖板开设有避让槽,避让槽与凸起配合,边框具有凸起的部分开设有通孔,侧按键穿设于通孔。本申请对中框的结构进行差异化设计,使得中框的一部分能够得到增厚,也即是边框具有朝向后盖板的凸起,以便于在边框上具有凸起的部分开设用于放置侧按键的通孔,后盖板相应地开设有与凸起配合的避让槽,从而兼顾中框的超薄化及在中框上设置侧按键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电子设备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电子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C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中侧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3中触控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电子设备沿着IX-IX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目前,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已经不再局限于现有的平板式显示屏,而是更多地聚焦于曲面式显示屏(例如四曲面屏),以使得用户能够获得更大的显示视野及更佳的外观美感、握持手感。与此同时,在手机整机厚度一定的情况下,曲面式显示屏又会使得手机边框变得很薄,致使在手机边框上设置传统的实体按键变得很困难,而传统的触控式按键又存在误触等问题。为此,本申请提出了如下实施例。
共同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电子设备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电子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及可穿戴设备等便携装置。本申请实施例以电子设备10为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其中,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包括显示模组11、后盖板12、中框13及侧按键14。显示模组11及后盖板12分别与中框13连接,以使得三者组装后形成显示模组11与后盖板12一同夹持中框13的基本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例如,显示模组11及后盖板12通过卡接、胶接及焊接等组装方式中的一种及其组合分别盖设于中框13相对的两面。
其中,显示模组11可以是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这类屏幕,也可以是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这类屏幕,还可以是Mini-LED、Micro-LED这类屏幕。一般地,显示模组11包括显示面板111及透明盖板112,如图3所示,透明盖板112贴设于显示面板111。其中,显示面板111主要用于显示画面,并作为用户与电子设备10之间的交互界面;透明盖板112主要用于保护显示面板111,并作为电子设备10的外表面,以便于用户进行点击、按压、滑动等触控操作。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的外表面(也即是透明盖板112的外表面)还可以设置其他诸如钢化膜、磨砂膜、装饰膜、防窥膜、水凝膜等功能膜层中的任意一种,以使得电子设备10为用户提供不同的使用效果。
后盖板12可以是电子设备10的电池盖,它的材质可以是玻璃、金属及硬质塑料等,也可以由其他电致变色材料制成。后盖板12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主要用于与透明盖板112一同保护电子设备10。相应地,中框13的材质也可以是玻璃、金属及硬质塑料等。中框13也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主要用于支撑、固定电子设备10内部的诸如电池、主板、指纹模组及摄像头模组等功能件。进一步地,由于后盖板12及中框13一般会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后盖板12及中框13的材质可以优选地具有一定的耐磨耐蚀防刮等性能,或者在后盖板12及中框13的外表面(也即是电子设备10的外表面)涂布一层用于耐磨耐蚀防刮的功能材料。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后盖板12与中框13可以是两个单独的结构件,如图3所示,两者可以通过卡接、胶接及焊接等组装方式中的一种及其组合进行组装。此时,中框13还可以进一步向电子设备10的内部延伸,从而形成中板、中框等结构。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后盖板12与中框13还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件,例如,通过冲压、注塑等方式制成。
一般地,电子设备10在整体上可以呈类似于盒形的外观结构,也即是显示模组11、后盖板12及中框13均可以为矩形结构。其中,显示模组11具有四个侧边,后盖板12也具有四个侧边,中框13也相应地具有四个侧边;上述每一结构件的两两侧边之间一般采用圆弧过渡,以增加电子设备10的外观美感及握持手感。进一步地,显示模组11及后盖板12中的至少一者与中框13连接的至少一个侧边为朝向中框13弯曲的结构。换句话说,显示模组11的四个侧边中至少有一个朝向中框13弯曲;和/或,后盖板12的四个侧边中至少有一个朝向中框13弯曲。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侧边是一种简单的说法,并没有考虑显示模组11、后盖板12及中框13在电子设备10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进一步地,本申请所述的侧边也不应该简单地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线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模组11的四个侧边及后盖板12的四个侧边均可以为朝向中框13弯曲的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也即是上述侧边均可以为曲面结构,通过四面弯曲达到显示模组11的黑边宽度减小甚至是隐藏的效果,以使得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10时能够获得更大的显示视野。进一步地,显示模组11与后盖板12可以为相对于中框13的对称结构,如图2所示,以使得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10时能够获得更佳的外观美感、握持手感。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模组11及后盖板12还可以是单面曲、双面曲及三面曲的结构形式,也可以是只有显示模组11及后盖板12中的一者采用上述曲面结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10以显示模组11及后盖板12均为四面曲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其中,图1至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10仅描述了显示模组11、后盖板12及中框13的一部分(例如四分之一),其他部分的结构与图示中的相同或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1包括一体成型结构的第一平直部113及第一弯曲部114,第一弯曲部114与第一平直部113平滑过渡。后盖板12包括一体成型结构的第二平直部121及第二弯曲部122,第二弯曲部122与第二平直部121平滑过渡。其中,第一弯曲部114与第二弯曲部122相对弯曲设置,也即是两者的弯曲方向朝向彼此。进一步地,第一弯曲部114与第二弯曲部122可以通过卡接、胶接及焊接等组装方式中的一种及其组合分别与中框13相对的两面连接。
基于上述的详细描述,在电子设备10的整机厚度一定的情况下,显示模组11及后盖板12的曲面结构会严重压缩中框13的厚度,使得中框13至少局部变得很薄,如图1至图3所示,致使很难依照相关技术中的方式在中框13上传统的实体按键。对此,在中框13至少局部变得很薄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对中框13的结构进行差异化设计,使得中框13的一部分能够得到增厚,以便于在增厚部分对应的中框13上开设用于放置电源键、音量键等侧按键14的通孔131,从而兼顾中框13的超薄化及在中框13上放置侧按键14的需求,进而满足显示模组11及后盖板12的曲面结构对空间的需求。
相应地,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10的过程中,也能够通过侧按键14对电子设备10内部的接收元件(例如柔性电路板、压敏薄膜)进行长按、短按等按压操作,以实现相应的控制。其中,侧按键14穿设于通孔131时,侧按键14与中框13之间的单边间隙可以为0.05mm,以便于实现侧按键14与中框13之间的装配。进一步地,侧按键14还可以部分凸出于中框13,以便于用户快速识别侧按键14所在的位置并进行上述按压操作。
进一步地,由于中框13的至少局部变得很薄,可能会因结构强度不足而使得中框13出现变形、断裂等问题。对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中框13包括中板132及边框133,边框133与中板132连接并朝着远离中板132的方向延伸。中板132可以用于安装、固定诸如电池、主板、指纹模组及摄像头模组等功能件,边框133部分暴露于外界环境以与用户接触,并在中板132的支撑下得以强化。其中,边框133与中板132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即是中框13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件,这样能够简化中框13的结构,从而降低中框13的制作成本。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边框133与中板132之间也可以通过卡接、胶接及焊接等组装方式中的一种及其组合实现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边框133具有朝向后盖板12的凸起,以使得中框13的一部分能够得到增厚,且边框133具有该凸起的部分开设有通孔131,如图3所示,以满足在中框13上设置侧按键14的需求。进一步地,通孔131还可以延伸至中板132,并使得中板132形成有联通于通孔131的凹槽1321,侧按键14则穿设于通孔131及凹槽1321。相应地,后盖板12开设有避让槽123,例如避让槽123开设于后盖板12的第二弯曲部122,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避让槽123与边框133上的凸起配合,以使得边框133凸出的部分能够落入避让槽123,从而使得后盖板12能够贴设于中框13。如此设置,既能够满足中框13局部增厚的需求,又能够避免在显示模组11及后盖板12上均设置避让结构,从而简化电子设备10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增加电子设备10的紧凑性,避让槽123的结构可以与边框133上凸起的结构相同或相似。进一步地,为了增加电子设备10的防水性能,还可以在侧按键14与中框13之间设置诸如硅胶的防水件(图中未示出)。
共同参阅图4至图5,图4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B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边框133包括依次连接的外观部1331、配合部1332及封胶部1333。外观部1331远离中板132并形成有外观面,也即是外观部1331至少部分暴露于外界环境,以在用户使用电子设备10时与用户接触。其中,外观部1331的外观面可以呈直平面或弧形凸面设置,以使得电子设备10能够获得更佳的外观美感、握持手感。配合部1332位于外观部1331与封胶部1333之间,主要用于与显示模组11及后盖板12配合,以增加电子设备10的外观美感、握持手感。封胶部1333靠近中板132并用于设置胶体(图中未示出),以使得显示模组11及后盖板12能够与边框133形成密封结构。其中,胶体可以是泡棉、胶水或点胶等中的一种及其组合,主要用于对显示模组11及后盖板12与边框133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以满足电子设备10的防水防尘需求。进一步地,封胶部133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封胶面1334及第二封胶面1335,主要用于设置上述胶体,以使得显示模组11及后盖板12与中框13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外观部1331在电子设备10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或等于1.8mm,优选地外观部1331在电子设备10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4mm并小于或等于1.6mm,以使得显示模组11及后盖板12能够尽可能地朝着边框133弯曲,如图4所示,从而使得电子设备10能够获得更大的显示视野。进一步地,封胶部1333在电子设备10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外观部1331在电子设备10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也即是边框133由电子设备10的内部至外部变薄,如图5所示,以使得中框13能够兼顾超薄化与结构强度两方面的需求,从而增加中框13的可靠性。
基于上述的详细描述,由于显示模组11及后盖板12可以均为朝向中框13弯曲的曲面结构,那么在显示模组11及后盖板12与边框133连接时,显示模组11与后盖板12之间会形成一个弧形空间。因此,第一封胶面1334可以是与后盖板12(具体为第二弯曲部122)的曲率半径相同或相近的曲面,第二封胶面1335也可以是与显示模组11(具体为第一弯曲部114)的曲率半径相同或相近的曲面,如图4所示,以使得边框133能够通过第一封胶面1334与第二弯曲部122贴合以支撑后盖板12,通过第二封胶面1335与第一弯曲部114贴合以支撑显示模组11,从而增加电子设备10整机的结构强度,进而增加电子设备10的可靠性。此时,第一封胶面1334及第二封胶面1335呈弧形凸面设置,显示模组11及后盖板12不仅可以朝向中框13弯曲,而且显示模组11还可以沿着第二封胶面1335延伸,后盖板12也可以沿着第一封胶面1334延伸。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例如在第一弯曲部114及第二弯曲部122的曲率半径较大时,第一封胶面1334及第二封胶面1335还可以呈直平面设置,以简化第一封胶面1334及第二封胶面1335的结构,从而降低中框13的加工难度。
进一步地,配合部1332分别靠近第一封胶面1334及第二封胶面1335的相对两表面可以呈凹陷状设置,如图5所示,也即是配合部1332在电子设备10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外观部1331在电子设备10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以使得后盖板12能够沿着第一封胶面1334延伸至配合部1332,显示模组12也能够沿着第二封胶面1335延伸至配合部1332,如图4所示,从而使得显示模组11及后盖板12能够部分隐藏于边框133,也即是中框13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显示模组11及后盖板12的边缘,进而增加电子设备10的可靠性。
共同参阅图6至图7,图6是图3中C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3中侧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中,边框133上的凸起从外观部1331经配合部1332延伸至封胶部1333,通孔131能够依次贯穿外观部1331、配合部1332及封胶部1333,如图6所示。
侧按键14包括按压部141及耳朵部142,耳朵部142凸出于按压部141,例如耳朵部142位于按压部141的相对两侧,如图7所示,以使得侧按键14与中框13装设之后,封胶部1333能够止挡侧按键14,也即是侧按键14无法沿着其按压方向的反方向脱离于中框13,从而增加电子设备10的可靠性。其中,在侧按键14穿设于通孔131时,按压部141可以凸出于外观部1331,例如凸出约0.3mm,以便于用户识别侧按键14在边框13上的位置;按压部141还可以进行倒直角或圆角处理,以增加侧按键14的外观美感、按压手感。
进一步地,侧按键14的外周形状(如图7所示)可以与通孔131的内壁形状(如图6所示)相同,以使得侧按键14不仅能够穿设于通孔131,还能够与边框133适配。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侧按键14的截面形状也可以与边框133的截面形状存在差异,只要能够实现侧按键14与中框13之间的装配,并能够满足电子设备10的防尘防水需求即可。
共同参阅图8至图9,图9是图3中触控组件15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1中电子设备沿着IX-IX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电子设备10还包括触控组件15,触控组件15主要用于与侧按键14配合以实现对电子设备10的控制。其中,触控组件15设置于中板132的凹槽1321,并与通孔131相对设置,以使得侧按键14经由通孔131在其按压方向上能够触发触控组件15。
触控组件15包括支架151及电路板152,支架151固定于中板132,电路板152铺设于支架151,并与侧按键14相对设置,以使得侧按键14经由通孔131在其按压方向上能够触及电路板152上设置的触点。本申请实施例中,电路板152可以为柔性电路板。
其中,支架151包括承载部1511及固定部1512,承载部1511主要用于铺设电路板152,固定部1512则主要是通过卡接、胶接等方式与中板132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承载部1511在电子设备10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固定部1512在电子设备10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以使得承载部1511部分容置于凹槽1321,固定部1512搭设于中板132,从而使得侧按键14能够抵接于触控组件15的中间区域,进而增加侧按键14与触控组件15在按压过程中的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组件15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粘接件153。粘接件153使得耳朵部142粘接于电路板152或支架151,从而使得侧按键14能够固定于触控组件15,进而增加侧按键14按压触控组件15的可靠性。其中,粘接件153可以是胶带或泡棉等。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手机这类电子设备而言,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USB插座、耳机孔、卡托孔等,在此不再赘述。简而言之,在手机的曲面结构使得边框的整体厚度较薄的情况下,对边框上需要开设USB插座、耳机孔、卡托孔等的区域进行相应的增厚处理,以满足基本的结构需求;并在后盖板上开设相应的避让结构,以使得后盖板与边框能够正常组装,从而兼顾边框的超薄化及在边框上开设上述孔或槽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模组、后盖板、中框及侧按键,所述显示模组及所述后盖板分别与所述中框连接,所述显示模组及所述后盖板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中框连接的至少一个侧边为朝向所述中框弯曲的结构,所述中框包括中板及边框,所述边框与所述中板连接并朝着远离所述中板的方向延伸,所述边框具有朝向所述后盖板的凸起,所述后盖板开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与所述凸起配合,所述边框具有所述凸起的部分开设有通孔,所述侧按键穿设于所述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及所述后盖板均为矩形结构,且所述显示模组及所述后盖板的各自的四个侧边均为朝向所述中框弯曲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包括依次连接的外观部、配合部及封胶部,所述外观部远离所述中板并形成有外观面,所述封胶部靠近所述中板并用于设置胶体,以使得所述显示模组及所述后盖板能够与所述边框形成密封结构,所述配合部位于所述外观部与所述封胶部之间并与所述显示模组及所述后盖板配合,所述凸起从所述外观部的外观面经所述配合部延伸至所述封胶部,所述通孔依次贯穿所述外观部、所述配合部及所述封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胶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封胶面及第二封胶面,所述第一封胶面及所述第二封胶面均呈弧形凸面设置,所述显示模组沿着所述第一封胶面延伸至所述配合部,所述后盖板沿着所述第二封胶面延伸至所述配合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中板,并使得所述中板形成有联通于所述通孔的凹槽,所述侧按键穿设于所述通孔及所述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触控组件,所述触控组件设置于所述凹槽,并与所述通孔相对设置,以使得所述侧按键经由所述通孔能够触发所述触控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组件包括支架及电路板,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中板,所述电路板铺设于所述支架并与所述侧按键相对设置,以使得所述侧按键经由所述通孔能够触及所述电路板上的触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承载部及固定部,所述承载部部分容置于所述凹槽,以使得所述固定部搭设于所述中板,所述电路板铺设于所述承载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中板固定连接,以使得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中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按键包括按压部及耳朵部,所述耳朵部设置于所述按压部靠近所述触控组件的一端并凸出于所述按压部,以使得所述封胶部能够止挡所述侧按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凸出于所述外观部。
CN201921428908.7U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电子设备 Active CN2100753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28908.7U CN210075346U (zh)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28908.7U CN210075346U (zh)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75346U true CN210075346U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29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28908.7U Active CN210075346U (zh)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7534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00959A (zh) * 2020-12-18 2021-04-02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盖板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113301186A (zh) * 2020-02-24 2021-08-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WO2021190626A1 (zh) * 2020-03-27 2021-09-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1197116A1 (zh) * 2020-04-01 2021-10-0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曲面屏幕总成及终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1186A (zh) * 2020-02-24 2021-08-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WO2021190626A1 (zh) * 2020-03-27 2021-09-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1197116A1 (zh) * 2020-04-01 2021-10-0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曲面屏幕总成及终端
CN112600959A (zh) * 2020-12-18 2021-04-02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盖板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75346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0137348U (zh) 一种电子设备
EP3779938A1 (en) Display screen component, electronic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electronic device
WO2016169393A1 (zh) 显示屏组件及终端
CN211152410U (zh) 电子设备及其壳体组件
KR20180118332A (ko) 방수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WO2018120478A1 (zh) 壳体组件、移动终端及壳体组件的组装方法
JP6895524B2 (ja) ディスプレイ画面組立品、ディスプレイ画面組立品の組立て方法、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
KR20200100294A (ko) 센서 키 조립체의 방수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210137422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0694032U (zh) 一种电子设备
US2016033489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2165803A (zh) 电子设备及其壳体组件
CN112153837A (zh) 电子设备及其壳体组件
CN113037894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0490937U (zh) 电子设备及其壳体组件
CN210491417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6060857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0417941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8254958B (zh) 显示屏组件、显示屏组件的组装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11319252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0137344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0401734B (zh) 一种电子设备
US2016033748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EP431818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display support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