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51240B - 对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对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51240B
CN109451240B CN201811473455.XA CN201811473455A CN109451240B CN 109451240 B CN109451240 B CN 109451240B CN 201811473455 A CN201811473455 A CN 201811473455A CN 109451240 B CN109451240 B CN 1094512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focusing
camera
shooting
movemen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734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51240A (zh
Inventor
柯海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7345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512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512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512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512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512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对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通过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对第一图像中对焦的被摄物进行特征识别,以得到被摄物的图像特征,进一步的,获取摄像头在第一图像之后采集的第二图像,以及摄像头在采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间的移动信息,根据移动信息对图像特征进行修正,采用修正后的图像特征,识别第二图像中被摄物的位置,进而根据被摄物的位置进行对焦。该方法能够提高被摄物识别的准确性,以及提高了被摄物追踪的成功率,进而提高了对焦的准确度,提升成像质量。并且,无需用户点击对焦即可获取清晰的图像,减少了用户的操作步骤,改善用户的拍摄体验。

Description

对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成像设备具有快速对焦功能,一般情况下,成像设备以取景框的中心位置或指定位置为中心进行自动对焦。但是,在快速拍摄的过程中,对焦中心无法自动快速捕捉,可能出现照片中被摄物模糊的现象,导致成像质量不佳,因此,用户需要多次拍摄才能得到相对满意的照片,操作步骤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一种对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以实现提高被摄物识别的准确性,以及提高了被摄物追踪的成功率,进而提高了对焦的准确度,提升成像质量。并且,无需用户点击对焦即可获取清晰的图像,减少了用户的操作步骤,改善用户的拍摄体验,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焦的准确度不高,从而导致成像质量不佳,且操作步骤繁琐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对焦方法,包括:
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
对所述第一图像中对焦的被摄物进行特征识别,以得到所述被摄物的图像特征;
获取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第一图像之后采集的第二图像,以及所述摄像头在采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之间的移动信息;
根据所述移动信息对所述图像特征进行修正;
采用修正后的图像特征,识别所述第二图像中所述被摄物的位置;
根据所述被摄物的位置进行对焦。
本申请实施例的对焦方法,通过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对第一图像中对焦的被摄物进行特征识别,以得到被摄物的图像特征,进一步的,获取摄像头在第一图像之后采集的第二图像,以及摄像头在采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间的移动信息,根据移动信息对图像特征进行修正,采用修正后的图像特征,识别第二图像中被摄物的位置,进而根据被摄物的位置进行对焦。本申请中,根据摄像头的移动信息修正图像特征,可以提高被摄物识别的准确性,以及提高了被摄物追踪的成功率,进而提高了对焦的准确度,提升成像质量。并且,无需用户点击对焦即可获取清晰的图像,减少了用户的操作步骤,改善用户的拍摄体验。此外,根据图像特征识别被摄物的位置,进而实现对焦,这种对焦方式可以不受限于硬件设备,提升该对焦方法的适用性。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对焦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
第一识别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中对焦的被摄物进行特征识别,以得到所述被摄物的图像特征;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第一图像之后采集的第二图像,以及所述摄像头在采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之间的移动信息;
修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移动信息对所述图像特征进行修正;
第二识别模块,用于采用修正后的图像特征,识别所述第二图像中所述被摄物的位置;
对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被摄物的位置进行对焦。
本申请实施例的对焦装置,通过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对第一图像中对焦的被摄物进行特征识别,以得到被摄物的图像特征,进一步的,获取摄像头在第一图像之后采集的第二图像,以及摄像头在采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间的移动信息,根据移动信息对图像特征进行修正,采用修正后的图像特征,识别第二图像中被摄物的位置,进而根据被摄物的位置进行对焦。本申请中,根据摄像头的移动信息修正图像特征,可以提高被摄物识别的准确性,以及提高了被摄物追踪的成功率,进而提高了对焦的准确度,提升成像质量。并且,无需用户点击对焦即可获取清晰的图像,减少了用户的操作步骤,改善用户的拍摄体验。此外,根据图像特征识别被摄物的位置,进而实现对焦,这种对焦方式可以不受限于硬件设备,提升该对焦方法的适用性。
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出的对焦方法。
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出的对焦方法。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对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所提供的对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所提供的对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所提供的对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拍摄界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所提供的对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六所提供的对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计算机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相关技术中,主要具有以下五种对焦方式:
第一种,成像设备以取景框的中心位置或指定位置为中心进行自动对焦。但是,在快速拍摄的过程中,对焦中心无法自动快速捕捉,可能出现照片中被摄物模糊的现象,导致成像质量不佳,因此,用户需要多次拍摄才能得到相对满意的照片,操作步骤较为繁琐;
第二种,成像设备集成了人脸识别能力,根据人脸进行自动对焦,但是,在被摄物不是人时,需要重新进行模型、目标对象的训练;
第三种,人工对焦,在对同一被摄物进行多角度、多场景拍摄时,由人工进行对焦,这种对焦方式,不仅效率较低,而且成像质量也不理想;
第四种,激光对焦,通过红外激光进行快速对焦,这种对焦方式,对焦距离有限,一般为12米,当被摄物较远时,成像质量较差;
第五种,双目对焦,通过双目摄像头模拟人眼进行景深预估,进而实现对焦,这种对焦方式,仅在双目摄像头的情况下,才可得到应用,而对于普通的单目摄像头,无法应用,适用性较低。
本申请主要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对焦的准确度不高,成像质量较差,以及各种对焦方式适用性不高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对焦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对焦方法,通过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对第一图像中对焦的被摄物进行特征识别,以得到被摄物的图像特征,进一步的,获取摄像头在第一图像之后采集的第二图像,以及摄像头在采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间的移动信息,根据移动信息对图像特征进行修正,采用修正后的图像特征,识别第二图像中被摄物的位置,进而根据被摄物的位置进行对焦。本申请中,根据摄像头的移动信息修正图像特征,可以提高被摄物识别的准确性,以及提高了目标追踪的成功率,进而提高了对焦的准确度,提升成像质量。并且,无需用户点击对焦即可获取清晰的图像,减少了用户的操作步骤,改善用户的拍摄体验。此外,根据图像特征识别被摄物的位置,进而实现对焦,这种对焦方式可以不受限于硬件设备,提升该对焦方法的适用性。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对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对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以该对焦方法被配置于对焦装置中来举例说明,该对焦装置可以应用于任一计算机设备中,以使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执行对焦功能。
其中,计算机设备可以为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简称PC)、云端设备、移动设备等,移动设备例如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穿戴式设备、车载设备等具有各种操作系统、触摸屏和/或显示屏的硬件设备。
如图1所示,该对焦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用户想要拍摄图像时,可以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具体地,可以控制成像设备中的摄像头采集第一图像,当摄像头采集第一图像后,本申请实施例的对焦装置可以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图像可以为用户拍摄的图像,具体地,用户可以触发拍摄操作,当探测到拍摄操作时,可以控制摄像头采集第一图像,当摄像头采集第一图像后,本申请实施例的对焦装置可以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
例如,当用户使用移动设备拍摄图像时,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拍摄按钮,触发拍摄操作,移动设备可以通过侦听方式,对用户触发的拍摄操作进行侦听,当移动设备探测到用户触发的拍摄操作时,可以控制摄像头采集第一图像。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图像可以为预览图像,当用户想要拍摄图像时,可以打开拍摄功能,从而摄像头可以采集第一图像,当摄像头采集第一图像后,本申请实施例的对焦装置可以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
例如,当用户使用移动设备拍摄图像时,用户可以启动拍图类应用程序(Application,简称APP),而后,摄像头可以自动采集第一图像。
步骤102,对第一图像中对焦的被摄物进行特征识别,以得到被摄物的图像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被摄物未处于静止状态,且成像设备对被摄物进行多角度、多位置、多场景拍摄时,将无法进行准确对焦,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对焦方法,可以应用于静物拍摄,即被摄物可以为静止的物体,或者,成像设备可以处于静物拍摄模式。
其中,被摄物可以为人、动物、物体、景物等等,由此,可以不受限于人脸,提升该方法的适用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图像特征可以包括轮廓,可以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确定被摄物的图像特征,例如,可以通过对第一图像进行参数阈值化处理,得到二值化图片,根据获取得到的二值化图片确定第一物图像中各成像对象的轮廓,从而确定被摄物的轮廓,即确定被摄物的图像特征,或者,可以基于边缘特征提取算法,确定第一图像的边缘点,从而根据边缘点确定第一图像中各成像对象的轮廓,进而确定被摄物的轮廓,即确定被摄物的图像特征。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图像特征可以包括轮廓,可以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处理技术,确定被摄物的图像特征,具体地,可以预先获取大量样本图像,并对样本图像中各成像对象的轮廓进行标注,利用标注后的样本图像,对识别模型进行训练,并利用训练后的识别模型,对第一图像进行识别,即可确定第一图像中各成像对象的轮廓,从而可以确定被摄物的轮廓,即确定被摄物的图像特征。
作为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图像特征还可以包括色彩分布,其中,色彩分布用于指示色彩与图像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基于相关技术中的特征提取算法,对第一图像中对焦的被摄物进行特征识别,确定被摄物的图像特征,例如,可以基于颜色直方图特征匹配算法、颜色矩算法、颜色聚合向量算法等算法,确定被摄物的图像特征,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103,获取摄像头在第一图像之后采集的第二图像,以及摄像头在采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间的移动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用户连续拍摄时,或者,当用户快速拍摄多张图像时,或者,当用户进行多角度、多位置、多场景拍摄时,摄像头在采集第一图像之后,可以采集第二图像,此时,对焦装置可以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二图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图像可以为预览图像,具体地,可以控制摄像头在采集第一图像之后,获取用于预览的第二图像,即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为相邻的两帧图像,当第一图像也为预览图像时,此时,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为相邻的两帧预览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所处的空间为三维空间,当用户手持成像设备拍摄时,若用户手部发生抖动,或者,当用户移动时,成像设备的采集位置将发生变化,此时,摄像头在采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间将存在一定的移动信息,其中,移动信息,用于指示摄像头的拍摄视角变化量和转动方向,或者,用于指示摄像头的移动距离和移动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相关传感器,采集拍摄视角变化量、转动方向、移动距离和移动方向,例如,可以通过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检测摄像头的移动距离和移动方向,可以通过三轴陀螺仪检测摄像头的拍摄视角变化量和转动方向,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104,根据移动信息对图像特征进行修正。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摄像头对应的移动信息后,可以根据移动信息,对第一图像中被摄物的图像特征进行修正,从而保证被摄物的位置能够根据摄像头的移动信息进行对应调整,进而保证对焦的准确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图像特征包括轮廓时,可以根据移动信息指示的拍摄时间变化量和转动方向,对图像特征中的轮廓进行形变调整。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图像特征包括色彩分布时,可以根据移动信息指示的移动距离和移动方向,对各色彩对应图像位置进行位置调整,得到调整后的色彩分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仅以分别对色彩分布和轮廓进行调整示例,实际应用时,为了提升图像特征修正的准确性,从而保证对焦的准确性,可以同时对色彩分布和轮廓进行调整。
步骤105,采用修正后的图像特征,识别第二图像中被摄物的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对图像特征进行修正后,由于修正后的图像特征是根据摄像头的移动信息确定的,因此,修正后的图像特征可以指示被摄物的位置信息,因此,本申请中,可以根据修正后的图像特征,识别第二图像中被摄物的位置,可以提升被摄物识别的准确性,以及提升目标追踪的成功率。
步骤106,根据被摄物的位置进行对焦。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被摄物的位置进行对焦,可以提升对焦的准确度。
作为一种应用场景,当用户对被摄物进行多角度、多位置拍摄时,只需根据摄像头的移动信息,自动对第一图像中被摄物的图像特征进行调整,即可实现准确对焦,无需用户进行手动对焦,可以提升用户的拍摄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的对焦方法,通过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对第一图像中对焦的被摄物进行特征识别,以得到被摄物的图像特征,进一步的,获取摄像头在第一图像之后采集的第二图像,以及摄像头在采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间的移动信息,根据移动信息对图像特征进行修正,采用修正后的图像特征,识别第二图像中被摄物的位置,进而根据被摄物的位置进行对焦。本申请中,根据摄像头的移动信息修正图像特征,可以提高被摄物识别的准确性,以及提高了被摄物追踪的成功率,进而提高了对焦的准确度,提升成像质量。并且,无需用户点击对焦即可获取清晰的图像,减少了用户的操作步骤,改善用户的拍摄体验。此外,根据图像特征识别被摄物的位置,进而实现对焦,这种对焦方式可以不受限于硬件设备,提升该对焦方法的适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成像设备所处的空间为三维空间,成像设备受拍摄者的影响,其是在三维空间中进行移动的,因此,对图像特征进行修正时,需要在三维空间中进行调整。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2,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根据移动信息指示的拍摄视角变化量和转动方向,对图像特征中的轮廓进行形变调整,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在三维空间中,生成与设定方向垂直的平面,其中,平面呈现有形变调整前的轮廓。
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定方向为预先指定的方向,可以为三维空间中的任一方向。在确定设定方向后,可以生成与设定方向垂直的平面,并将形变调整前的轮廓呈现在该平面上,即该平面呈现有形变调整前的轮廓。
步骤202,根据拍摄视角变化量,沿转动方向的相反方向转动平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拍摄场景中,拍摄者是移动的,被摄物是静止的,而在模拟的三维空间中,拍摄者是静止的,被摄物是转动的,即模拟的三维空间中的转动方向是和实际拍摄场景中的转动方向相反的,因此,本申请中,可以根据拍摄视角变化量,沿转动方向的相反方向转动平面。
举例而言,假设拍摄者以顺时针转动成像设备,即摄像头的转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则在模拟的三维空间中,被摄物相对拍摄者,是以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因此,在确定摄像头的拍摄视角变化量后,可以根据拍摄视角变化量,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平面。
步骤203,将设定方向上观测到的轮廓,作为形变调整后的轮廓。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对平面进行转动后,可以将设定方向上观测到的轮廓,作为形变调整后的轮廓。由此,可以实现根据摄像头的移动信息,对图像特征中的轮廓进行调整,使得调整后的轮廓与摄像头的移动信息匹配,可以保证被摄物的位置能够根据摄像头的移动信息进行对应调整,进而保证对焦的准确性,提升成像质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3,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根据移动信息指示的移动距离和移动方向,对各色彩对应图像位置进行位置调整,得到调整后的色彩分布,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根据摄像头的内外参数,确定移动距离对应的图像距离。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预先标定在各内外参数下,图像距离与实际的移动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确定移动距离后,可以根据摄像头的内外参数和移动距离,查询上述对应关系,确定匹配的图像距离。
步骤302,沿移动方向,将各色彩对应图像位置移动图像距离,得到调整后的色彩分布指示的各色彩对应图像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图像距离后,可以沿移动方向,将各色彩对应图像位置移动图像距离,得到调整后的色彩分布指示的各色彩对应图像位置。由此,可以实现根据摄像头的移动信息,对图像特征中的色彩分布进行调整,使得调整后的色彩分布与摄像头的移动信息匹配,可以保证被摄物的位置能够根据摄像头的移动信息进行对应调整,进而保证对焦的准确性,提升成像质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了改善用户的拍摄体验,当用户开启拍摄功能后,本申请中,可以自动根据用户的历史拍摄行为,确定拍摄参数,由此,可以实现为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拍摄参数,满足不同用户的实际拍摄需求,并且,无需用户手动选择拍摄参数,可以减少用户的操作步骤,改善用户的拍摄体验。下面结合图4,对上述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该对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根据历史拍摄行为,确定各被摄物类型对应的拍摄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摄物类型可以为人像、物体、景色等类型,历史拍摄行为包括:用户打开拍摄功能时的触控位置、缩放操作行为、快门使用行为、渲染控件操作行为、快门使用情况、正反转取像的使用情况等等。
作为一种示例,参见图5,假设用户之前在对被摄物进行拍摄时,在拍摄界面选择了具体地拍摄模式、未打开闪光灯、打开了后置摄像头等,则可以历史拍摄行为,确定物体对应的拍摄参数为:用户选择的对应拍摄模式、未打开闪光灯、打开后置摄像头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获取用户的历史拍摄行为,根据用户的历史拍摄行为,确定各被摄物类型对应的拍摄参数。举例而言,当被摄物类型为人像时,根据正反转取像的使用情况,可以确定用户平时在拍摄人像时,经常使用前置摄像头还是后置摄像头,进而可以根据用户的拍照喜好,设置对应的拍摄参数。
步骤402,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
步骤402的执行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步骤101的执行过程,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403,识别第一图像中对焦的被摄物所属的类型。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基于相关技术中的目标检测模型,对第一图像进行识别,以确定被摄物,从而根据被摄物确定其所属的类型。例如,根据目标检测模型,确定第一图像中对焦的被摄物为蛋糕,则可以确定其所属的类型为物体。
步骤404,根据第一图像中对焦的被摄物所属的类型,调整拍摄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对焦的被摄物所属的类型后,可以直接查询对应的拍摄参数,并根据查询拍摄参数,对当前的拍摄参数进行调整。由此,可以实现根据用户的拍摄喜好,进行拍摄参数的自动推荐,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步骤405,对第一图像中对焦的被摄物进行特征识别,以得到被摄物的图像特征。
步骤406,获取摄像头在第一图像之后采集的第二图像,以及摄像头在采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间的移动信息。
步骤407,根据移动信息对图像特征进行修正。
步骤408,采用修正后的图像特征,识别第二图像中被摄物的位置,并根据被摄物的位置进行对焦。
步骤405至408的执行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步骤102至106的执行过程,在此不做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对焦方法,通过根据用户的历史拍摄行为,确定各被摄物类型对应的拍摄参数,由此,可以为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拍摄参数,满足不同用户的实际拍摄需求,并且,无需用户手动选择拍摄参数,可以减少用户的操作步骤,改善用户的拍摄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对焦装置。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所提供的对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该对焦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10、第一识别模块120、第二获取模块130、修正模块140、第二识别模块150,以及对焦模块160。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110,用于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
第一识别模块120,用于对第一图像中对焦的被摄物进行特征识别,以得到被摄物的图像特征。
第二获取模块130,用于获取摄像头在第一图像之后采集的第二图像,以及摄像头在采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间的移动信息。
修正模块140,用于根据移动信息对图像特征进行修正。
第二识别模块150,用于采用修正后的图像特征,识别第二图像中被摄物的位置。
对焦模块160,用于根据被摄物的位置进行对焦。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图像特征包括轮廓,修正模块140,具体用于:根据移动信息指示的拍摄视角变化量和转动方向,对图像特征中的轮廓进行形变调整。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修正模块140,具体用于:在三维空间中,生成与设定方向垂直的平面,其中,平面呈现有形变调整前的轮廓;根据拍摄视角变化量,沿转动方向的相反方向转动平面;将设定方向上观测到的轮廓,作为形变调整后的轮廓。
作为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图像特征包括色彩分布;其中,色彩分布用于指示色彩与图像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修正模块140,具体用于:用于根据移动信息指示的移动距离和移动方向,对各色彩对应图像位置进行位置调整,得到调整后的色彩分布。
作为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修正模块140,具体用于:根据摄像头的内外参数,确定移动距离对应的图像距离;沿移动方向,将各色彩对应图像位置移动图像距离,得到调整后的色彩分布指示的各色彩对应图像位置。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获取模块110,具体用于:探测到拍摄操作时,控制摄像头采集第一图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获取模块130,具体用于:控制摄像头在采集第一图像之后,获取用于预览的第二图像。
其中,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为相邻的两帧预览图像。
进一步地,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7,在图6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该对焦装置还可以包括:
确定模块170,用于在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之前,根据历史拍摄行为,确定各被摄物类型对应的拍摄参数。
第三识别模块180,用于在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之后,识别第一图像中对焦的被摄物所属的类型。
调整模块190,用于根据第一图像中对焦的被摄物所属的类型,调整拍摄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对焦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对焦装置,其实现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对焦装置,通过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对第一图像中对焦的被摄物进行特征识别,以得到被摄物的图像特征,进一步的,获取摄像头在第一图像之后采集的第二图像,以及摄像头在采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间的移动信息,根据移动信息对图像特征进行修正,采用修正后的图像特征,识别第二图像中被摄物的位置,进而根据被摄物的位置进行对焦。本申请中,根据摄像头的移动信息修正图像特征,可以提高被摄物识别的准确性,以及提高了被摄物追踪的成功率,进而提高了对焦的准确度,提升成像质量。并且,无需用户点击对焦即可获取清晰的图像,减少了用户的操作步骤,改善用户的拍摄体验。此外,根据图像特征识别被摄物的位置,进而实现对焦,这种对焦方式可以不受限于硬件设备,提升该对焦方法的适用性。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如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出的对焦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出的对焦方法。
图8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计算机设备的框图。图8显示的计算机设备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8所示,计算机设备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计算机设备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系统存储器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以下简称: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以下简称: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Association;以下简称: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ion;以下简称:PCI)总线。
计算机设备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计算机设备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以下简称: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计算机设备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8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8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光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 OnlyMemory;以下简称:CD-ROM)、数字多功能只读光盘(Digital Video Disc Read OnlyMemory;以下简称: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申请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计算机设备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计算机设备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计算机设备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并且,计算机设备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计算机设备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机设备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前述实施例中提及的对焦方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
对所述第一图像中对焦的被摄物进行特征识别,以得到所述被摄物的图像特征;
获取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第一图像之后采集的第二图像,以及所述摄像头在采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之间的移动信息;
根据所述移动信息对所述图像特征进行修正;
采用修正后的图像特征,识别所述第二图像中所述被摄物的位置;
根据所述被摄物的位置进行对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特征包括轮廓;所述根据所述移动信息对所述图像特征进行修正,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信息指示的拍摄视角变化量和转动方向,对所述图像特征中的轮廓进行形变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移动信息指示的拍摄视角变化量和转动方向,对所述图像特征中的轮廓进行形变调整包括:
在三维空间中,生成与设定方向垂直的平面,其中,所述平面呈现有形变调整前的轮廓;
根据所述拍摄视角变化量,沿所述转动方向的相反方向转动所述平面;
将所述设定方向上观测到的轮廓,作为所述形变调整后的轮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特征包括色彩分布;其中,所述色彩分布用于指示色彩与图像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根据所述移动信息对所述图像特征进行修正,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信息指示的移动距离和移动方向,对各色彩对应图像位置进行位置调整,得到调整后的色彩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移动信息指示的移动距离和移动方向,对各色彩对应图像位置进行位置调整,得到调整后的色彩分布,包括:
根据所述摄像头的内外参数,确定所述移动距离对应的图像距离;
沿所述移动方向,将各色彩对应图像位置移动所述图像距离,得到调整后的色彩分布指示的各色彩对应图像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包括:
探测到拍摄操作时,控制所述摄像头采集所述第一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第一图像之后采集的第二图像,包括:
控制所述摄像头在采集所述第一图像之后,获取用于预览的所述第二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为相邻的两帧预览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之前,还包括:
根据历史拍摄行为,确定各被摄物类型对应的拍摄参数;
所述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之后,还包括:
识别所述第一图像中对焦的被摄物所属的类型;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中对焦的被摄物所属的类型,调整拍摄参数。
10.一种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
第一识别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中对焦的被摄物进行特征识别,以得到所述被摄物的图像特征;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第一图像之后采集的第二图像,以及所述摄像头在采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之间的移动信息;
修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移动信息对所述图像特征进行修正;
第二识别模块,用于采用修正后的图像特征,识别所述第二图像中所述被摄物的位置;
对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被摄物的位置进行对焦。
11.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对焦方法。
12.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对焦方法。
CN201811473455.XA 2018-12-04 2018-12-04 对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4512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73455.XA CN109451240B (zh) 2018-12-04 2018-12-04 对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73455.XA CN109451240B (zh) 2018-12-04 2018-12-04 对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51240A CN109451240A (zh) 2019-03-08
CN109451240B true CN109451240B (zh) 2021-01-26

Family

ID=65555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73455.XA Active CN109451240B (zh) 2018-12-04 2018-12-04 对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512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6129A (zh) * 2020-11-09 2022-05-10 哲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269828B (zh) * 2021-04-25 2023-07-1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物品查找方法、装置、空调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125268A (zh) * 2021-10-28 2022-03-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对焦方法及装置
CN114143594A (zh) * 2021-12-06 2022-03-0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视频画面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103105A (zh) * 2022-04-29 2022-09-23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1945A (zh) * 2016-08-01 2016-11-23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拍照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343141A (zh) * 2017-06-16 2017-11-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对焦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8702456A (zh) * 2017-11-30 2018-10-2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焦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77767A (zh) * 2018-08-22 2018-11-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照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83715B2 (ja) * 2010-11-04 2013-04-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US20140240511A1 (en) * 2013-02-25 2014-08-28 Xerox Corporation Automatically focusing a spectral imaging system onto an object in a scene
JP5944055B2 (ja) * 2013-08-01 2016-07-0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CN103780841A (zh) * 2014-01-23 2014-05-07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方法及拍摄装置
CN107517345B (zh) * 2016-06-17 2019-06-1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拍摄预览方法及拍摄设备
CN106506971A (zh) * 2016-11-30 2017-03-1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对焦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496350B (zh) * 2017-09-27 2021-02-02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焦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8540725A (zh) * 2018-05-14 2018-09-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防抖方法、电子装置、成像系统、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1945A (zh) * 2016-08-01 2016-11-23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拍照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343141A (zh) * 2017-06-16 2017-11-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对焦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8702456A (zh) * 2017-11-30 2018-10-2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焦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77767A (zh) * 2018-08-22 2018-11-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照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51240A (zh) 2019-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51240B (zh) 对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7087107B (zh) 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处理装置及方法
US9521311B2 (en) Quick automatic focusing method and image acquisition apparatus
US11562471B2 (en) Arrangement for generating head 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 filters
US1065967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cking a moving subject image based on reliability of the tracking state
CN108737718B (zh) 拍摄方法、装置和智能设备
CN111935393A (zh)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18112788A1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设备
US20200267309A1 (en) Focus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3297696A (zh) 拍摄方法、装置和终端
US10574904B2 (en) Imag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10166680B (zh) 设备成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EP3629570A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cording method
WO2021184341A1 (en) Autofocus method and camera system thereof
CN112995507A (zh) 提示对象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4155839B (zh) 用于提供3维图像的系统和方法
CN107645628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922181B (zh) 方向感知自动聚焦
CN113302908B (zh) 控制方法、手持云台、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6833483B2 (ja) 被写体追尾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撮像装置
JP6483661B2 (ja) 撮像制御装置、撮像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2148119A (zh) 用于在数字图像数据中确定眼睛位置的方法、眼睛追踪器和计算机程序
WO2019137186A1 (zh) 一种食物识别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CN108734065B (zh) 一种手势图像获取设备及方法
CN105467741A (zh) 一种全景拍照方法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