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29959A - 一种仿野生天麻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仿野生天麻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29959A
CN109429959A CN201811183884.3A CN201811183884A CN109429959A CN 109429959 A CN109429959 A CN 109429959A CN 201811183884 A CN201811183884 A CN 201811183884A CN 109429959 A CN109429959 A CN 1094299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hizoma gastrodiae
cut
cultural method
green w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838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明俊
杨旭
曾郁珉
李翠萍
陈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Academy of Forestry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Academy of Fore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Academy of Forestry filed Critical Yunnan Academy of Forestry
Priority to CN20181118388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2995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299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99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5Root crops, e.g. potatoes, yams, beet or wasabi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天麻栽培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仿野生天麻栽培方法,在仿野生条件下,本发明通过对天麻种植地、麻种、新材以及种植方法限定,为天麻栽培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支持,采用本发明仿野生天麻栽培方法对天麻进行栽培,天麻的产量和品质均有提高,有助于医疗保健行业发展。

Description

一种仿野生天麻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麻栽培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仿野生天麻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天麻为兰科植物,又名定风草、赤箭草,是名贵且常用的中药材之一,我国药用已有2000多年历史,《神农本草》中将其列为上品,其具有息风镇痉功能,主治风湿腰膝痛、眩晕头痛、半身不遂和小儿惊风等症状。天麻按其块茎形态和大小,可分为箭麻、白麻和米麻,天麻喜凉爽湿润的环境,以腐殖质丰富、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为宜,天麻生长所需适宜温度为20~25℃,当温度持续超过30℃天麻将停止生长,当温度持续低于15℃时,天麻生长较为缓慢,后逐渐停止生长进入越冬休眠状态,天麻无根、无绿色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以其块茎从侵入质体内的蜜环菌菌丝中取得营养,供其生长发育,天麻与蜜环菌营养共生,野生天麻由于长期被采挖,资源逐年减少,为保证野生天麻的品质及增加天麻的产量,相关技术领域人员已总结出仿野生天麻栽培方法,但现有仿野生天麻栽培方法在药用品质和产量上均存在提高空间,为此提出一种仿野生天麻栽培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野生天麻栽培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仿野生天麻栽培方法,其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植地选择
种植地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常年保持湿润、郁闭度为0.4~0.7的乔木林中,种植地海拔高度为1500~1700m,且为南坡;
(2)材料准备
麻种:云南乌杆天麻或云南红杆天麻
菌种:蜜环菌菌株
新材:新鲜白栎树干或枝条
菌棒:将直径为7~13cm白栎树种的新鲜树干或枝条截取为65~75cm的诸多小段,并在截取小段上每隔5~7cm砍出一个破口,破口深度距木质部3mm,将破口处掰开,向每个破口内放入蜜环菌菌株,然后挖坑将白栎小段进行平行单排放置于坑内,相邻白栎小段间距离为4cm,间隙处摆放白栎细枝条,覆盖一层沙壤土将白栎小段盖住即可,此为一层菌材,以此种摆放方式在每个坑内累积摆放4层菌材,浇清水淋湿沙壤土,放置30~45天后制备出菌棒;
(3)种植
在11月至次年4月中旬,在种植地中每隔2m挖平底种植穴,种植穴规格为2m×0.5m×0.2m,在每个种植穴的底部铺设一层5cm厚树叶层,压实,将步骤(2)中准备好的新材和菌棒交替摆放在树叶层上,菌棒与新材的质量比为1:2,然后将间隙用树叶和腐殖土填实,将准备好的麻种均匀撒在菌棒和新材上,每个种植穴内撒种量为0.3kg,撒种完毕后,再铺设一层5cm厚树叶层,覆一层10cm厚的腐殖土,浇透水即可;
(4)田间管理
雨季进行防涝工作,旱季进行喷水保湿工作,种植地土壤湿度保持在40%~50%,当种植地温度超过30℃时,使用遮挡织布对种植穴进行遮挡。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破口方式为鱼鳞口、环形口或条形口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仿野生天麻栽培方法,不同坡向接受日照不同,地温有所不同,土壤中所含水分含量也不同,本发明在种植地选择方面选取,南坡植被生长较好,遮阴度优于其他坡向,土壤中水分含量高于其他坡向,利于蜜环菌和天麻的生长;新材是促进蜜环菌生长的主要营养源,天麻与蜜环菌之间存在特殊的共生关系,蜜环菌生长的好坏,与天麻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关系,蜜环菌侵入新材,吸收树木营养,供天麻生长,不同的新材所提供的营养程度有所不同,本发明采用白栎作为新材,制备菌棒,其材质较硬,蜜环菌侵入较困难,随时间推移,蜜环菌侵入充足后,菌棒逐渐变疏松,容易被蜜环菌消化利用,提供营养物质较多且长效,对比于其他常用新材,如亮叶桦等其提供营养效果更好;在仿野生条件下,本发明通过对天麻种植地、麻种、新材以及种植方法限定,为天麻栽培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支持,采用本发明仿野生天麻栽培方法对天麻进行栽培,天麻的产量和品质均有提高,有助于医疗保健行业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试验地: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内,海拔高速1595~1600m,郁闭度:0.6。
(1)种植地选择
种植地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常年保持湿润、郁闭度为0.4~0.7的乔木林中,种植地海拔高度为1500~1700m,且为南坡;
(2)材料准备
麻种:云南乌杆天麻或云南红杆天麻
菌种:蜜环菌菌株
新材:新鲜白栎树干或枝条
菌棒:将直径为7~13cm白栎树种的新鲜树干或枝条截取为70cm的诸多小段,并在截取小段上每隔6cm砍出一个破口,破口深度距木质部3mm,将破口处掰开,向每个破口内放入蜜环菌菌株,然后挖坑将白栎小段进行平行单排放置于坑内,相邻白栎小段间距离为4cm,间隙处摆放白栎细枝条,覆盖一层沙壤土将白栎小段盖住即可,此为一层菌材,以此种摆放方式在每个坑内累积摆放4层菌材,浇清水淋湿沙壤土,放置40天后制备出菌棒;
(3)种植
在11月至次年4月中旬,在种植地中每隔2m挖平底种植穴,种植穴规格为2m×0.5m×0.2m,在每个种植穴的底部铺设一层5cm厚树叶层,压实,将步骤(2)中准备好的新材和菌棒交替摆放在树叶层上,菌棒与新材的质量比为1:2,然后将间隙用树叶和腐殖土填实,将准备好的麻种均匀撒在菌棒和新材上,每个种植穴内撒种量为0.3kg,撒种完毕后,再铺设一层5cm厚树叶层,覆一层10cm厚的腐殖土,浇透水即可;
(4)田间管理
雨季进行防涝工作,旱季进行喷水保湿工作,种植地土壤湿度保持在40%~50%,当种植地温度超过30℃时,使用遮挡织布对种植穴进行遮挡。
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对种植地坡向、麻种、新材及麻种用量进行替换,试验结果如下:
坡向不同时,分别在7月、9月和11月对新生麻表观性状进行测量,结果如下:
综合比较,选择南坡对新生麻的长度、宽度、厚度及鲜重生长效应最为显著。
坡向不同时,对新生麻药用品质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处理 天麻素含量% 巴利森苷含量%
东坡 0.17 1.56
西坡 0.27 1.36
南坡 0.32 1.71
北坡 0.21 1.50
天麻素和巴利森苷为天麻中两种药用成分,对其药用品质高低起到决定性作用,综合比较,在南坡所栽培的新生麻的药用品质最好。
麻种不同时,在同一时间对新生麻总产量统计结果:
由统计结果可知,云南乌杆天麻中产量最高。
麻种不同时,对新生麻药用品质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处理 天麻素含量% 巴利森苷含量%
云南乌杆 0.24 1.58
大方乌杆 0.16 0.79
云南红杆 0.24 1.57
大方红杆 0.24 1.39
陕西红杆 0.24 1.60
湖北红杆 0.23 1.16
天麻素和巴利森苷为天麻中两种药用成分,对其药用品质高低起到决定性作用,综合比较,采用云南乌杆麻种和云南红杆麻种所栽培的新生麻的药用品质最好。
新材不同时,分别在7月、9月和11月对新生麻表观性状进行测量,结果如下:
综合比较,白栎作为新材并培育菌棒对新生麻的长度、宽度、厚度及鲜重生长效应最为显著。
新材不同时,对新生麻药用品质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处理 天麻素含量% 巴利森苷含量%
白栎 0.43 2.19
漆树 0.43 2.03
旱冬瓜 0.24 1.46
亮叶桦 0.32 1.68
响叶杨 0.25 1.15
天麻素和巴利森苷为天麻中两种药用成分,对其药用品质高低起到决定性作用,综合比较,采用白栎作为新材并培育菌棒所栽培的新生麻的药用品质最好。
麻种用量不同时,分别在7月、9月和11月对新生麻表观性状进行测量,结果如下:
综合比较,麻种用量为0.3kg/种植穴时对新生麻的长度、宽度、厚度及鲜重生长效应最为显著。
麻种用量不同时,对新生麻药用品质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天麻素和巴利森苷为天麻中两种药用成分,对其药用品质高低起到决定性作用,综合比较,麻种用量为0.3kg/种植穴时所栽培的新生麻的药用品质最好。
数据测量方式:
新生麻长度:除去鹰钩嘴,使用游标卡尺测定新生麻肚脐眼至顶端的长度数值;
新生麻宽度:使用游标卡尺测定新生麻最宽位置数值;
新生麻厚度:使用游标卡尺测定新生麻最宽处旋转90°位置数值;
新生麻鲜重:使用电子天平秤称量新生麻重量;
新生麻总产量:使用电子天平秤称量箭麻、白麻和米麻重量总和;
天麻素含量和巴利森苷含量:按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方法中提取和测定。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仿野生天麻栽培方法对天麻进行栽培,天麻的产量和品质均有提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

1.一种仿野生天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植地选择
种植地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常年保持湿润、郁闭度为0.4~0.7的乔木林中,种植地海拔高度为1500~1700m,且为南坡;
(2)材料准备
麻种:云南乌杆天麻或云南红杆天麻
菌种:蜜环菌菌株
新材:新鲜白栎树干或枝条
菌棒:将直径为7~13cm白栎树种的新鲜树干或枝条截取为65~75cm的诸多小段,并在截取小段上每隔5~7cm砍出一个破口,破口深度距木质部3mm,将破口处掰开,向每个破口内放入蜜环菌菌株,然后挖坑将白栎小段进行平行单排放置于坑内,相邻白栎小段间距离为4cm,间隙处摆放白栎细枝条,覆盖一层沙壤土将白栎小段盖住即可,此为一层菌材,以此种摆放方式在每个坑内累积摆放4层菌材,浇清水淋湿沙壤土,放置30~45天后制备出菌棒;
(3)种植
在11月至次年4月中旬,在种植地中每隔2m挖平底种植穴,种植穴规格为2m×0.5m×0.2m,在每个种植穴的底部铺设一层5cm厚树叶层,压实,将步骤(2)中准备好的新材和菌棒交替摆放在树叶层上,菌棒与新材的质量比为1:2,然后将间隙用树叶和腐殖土填实,将准备好的麻种均匀撒在菌棒和新材上,每个种植穴内撒种量为0.3kg,撒种完毕后,再铺设一层5cm厚树叶层,覆一层10cm厚的腐殖土,浇透水即可;
(4)田间管理
雨季进行防涝工作,旱季进行喷水保湿工作,种植地土壤湿度保持在40%~50%,当种植地温度超过30℃时,使用遮挡织布对种植穴进行遮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野生天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破口方式为鱼鳞口、环形口或条形口中的一种。
CN201811183884.3A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仿野生天麻栽培方法 Pending CN1094299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83884.3A CN109429959A (zh)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仿野生天麻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83884.3A CN109429959A (zh)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仿野生天麻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29959A true CN109429959A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46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83884.3A Pending CN109429959A (zh)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仿野生天麻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29959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55264A (zh) * 2014-09-29 2015-01-07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一种滇中地区乌天麻栽培方法
CN104663219A (zh) * 2015-03-09 2015-06-03 昭通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天麻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05638141A (zh) * 2014-10-08 2016-06-08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一种竹林下仿野生天麻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55264A (zh) * 2014-09-29 2015-01-07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一种滇中地区乌天麻栽培方法
CN105638141A (zh) * 2014-10-08 2016-06-08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一种竹林下仿野生天麻栽培方法
CN104663219A (zh) * 2015-03-09 2015-06-03 昭通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天麻仿野生栽培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威等: "不同树种菌材对贵州仿野生栽培天麻的影响", 《北方园艺》 *
李永荷等: "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技术", 《林业科技通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13056B (zh) 一种铁皮石斛的原生态栽培方法
CN102696555B (zh) 一种半野生人工培殖冬虫夏草的方法
CN101524035B (zh) 暗褐网柄牛肝菌人工栽培方法
CN104186287B (zh) 一种原生态种植铁皮石斛树苗的培养方法
CN103004440A (zh) 一种云南红豆杉与核桃的立体生态栽培方法
CN103688697A (zh) 一种葛根的栽培方法
CN103636387A (zh) 一种温热地区绿芦笋的设施栽培方法
CN103314786B (zh) 一种在室内培殖虫草的方法
CN103109727A (zh) 长白山仿野生天麻高产优质栽培方法
CN104541970A (zh) 北方地区室外栽培天麻的方法
CN104663404B (zh) 一种天麻育种方法
CN110663487A (zh) 一种中药材循环种植方法
CN105850481A (zh) 一种茶花扦插快速生根的方法
CN106416655A (zh) 重楼人工育苗方法
CN109122108A (zh) 一种凤梨快速繁育方法
CN103535176A (zh) 大娄山乌杆天麻野生蜜环菌伴栽高产方法
CN106171504A (zh) 一种黄芩人工栽培方法
CN105230345B (zh) 一种林下棘托竹荪与多花黄精的复合种植方法
CN114287305A (zh) 天麻有性繁殖覆膜育种方法
CN102792831B (zh) 红豆杉高效快繁技术
CN105340560B (zh) 卷柏的引种栽培方法
CN106542872A (zh) 青川乌天麻规模化人工种植方法
CN105746124A (zh) 天麻省工高产种植方法
CN103210786A (zh) 一种母苓定点结核种植茯苓的方法
CN112931134B (zh) 一种珙桐迁地保护技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