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40560B - 卷柏的引种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卷柏的引种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40560B
CN105340560B CN201510889590.2A CN201510889590A CN105340560B CN 105340560 B CN105340560 B CN 105340560B CN 201510889590 A CN201510889590 A CN 201510889590A CN 105340560 B CN105340560 B CN 1053405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
selaginella tamariscina
transplanting
soil
intro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895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40560A (zh
Inventor
王晓楠
朱延明
夏尊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Sciences Daqing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Sciences Daqing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Sciences Daqing Branch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Sciences Daqing Branch
Priority to CN20151088959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405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405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405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405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405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卷柏的引种栽培方法,属于植物培育技术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目前野生卷柏的引种成活率低、栽培管理不当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步骤一、北方地区每年的6月初至10月初,选个体大中型、颜色鲜绿、植株伸展、无残缺的卷柏植株进行采集,采集时带宿土、保留植株的地下部位且避免损伤;二、采集后的3~5天内将带宿土的卷柏植株移栽至盆装培养基质中,置于温室内,栽植深度控制在10~15cm,栽植当天浇透水一次;三、移栽后管理培养:遮荫率控制在65%~75%,培养温度控制在22~28℃,保持土壤微湿润,湿度控制在70%~80%。南方地区一年四季均可采集,采集后的7天内移栽。本发明的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

Description

卷柏的引种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培育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植物引种栽培方法,具体涉及卷柏的一种引种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卷柏是石松纲卷柏科(Selaginellaceae)卷柏属(Selaginella)植物,为世界性分布的一群小型石松类植物,为多年生草本蕨类植物。卷柏属植物全世界有700余种,在我国有60-70种,其中药用植物有20多种。该属中的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ana)其植株矮小,且其枝叶很像柏树,故而得名,主要生于干旱的岩石缝隙或山坡,海拔200-1000m生境,因其在极度缺水环境下依然能够长期存活,并其一旦遇水能够迅速吸水,植株重新呈现绿色恢复生长,能够“死”而复活,故又称“九死还魂草”,是复苏植物或复活植物的典型代表,也成为植物抗性育种与抗旱分析等研究的理想模式植物。
卷柏药用价值极其丰富,古代医书中已有大量入药记载,药用全草,其性平、味微辛。生卷柏可用于活血化瘀,治疗跌打损伤、腹痛等症状,是外伤出血的神奇中草药。炒卷柏可用化瘀止血,对吐血、月经过多和脱肛也有很好的治疗。现代研究表明,卷柏含大量的海藻糖,此外还有黄酮类、氨基酸等成分,具镇痛、抑菌、平滑肌解痉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目前,卷柏用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出血性疾病的治疗,有升高血小板,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调节免疫力的作用,已投放市场的“江南卷柏片”,临床应用疗效确切。最近几年,研究发现含有穗化杉双黄酮的卷柏提取物在化妆品方面具有重要的抗过敏和抗刺激作用,作为特征C-C键的双黄酮,穗花双黄酮具有促进前胶原的生物合成以及抑制胶原酶的表达,显示在抑制胶原蛋白变性引起的皱纹以及紫外线引起的皱纹方面具有非常良好的应用前景,《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将还魂草等三种卷柏的提取物作为化妆品的功能性原料。正因为上述原因,目前市场上对卷柏的需求量急剧加大,大量无序采挖导致野外资源锐减,但通过以往的野外考察和研究表明,卷柏对生境要求苛刻,仅生活在远离尘嚣、空气清新的大山石缝等地,如果周围的自然环境受到工业污染,就会严重影响其发育或致其死亡。
目前,国内外主要对卷柏抗旱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的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以及卷柏的化学成分、提取方式、药用功能等。其中有学者曾对卷柏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研究,但因卷柏属植物是孢子内生长的雄配子体,利用配子体发育进行培养繁殖的方法萌发时间长,萌发率和成苗率均很低。而卷柏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如野外采集引种卷如栽培方法不当,卷柏的引种栽培成活率会极大降低。目前还没有关于卷柏引种栽培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目前野生卷柏的引种成活率低、栽培管理不当的问题;而提供了卷柏的引种栽培方法。
本发明形成一套适宜于卷柏的引种技术,通过控制植株的质量、移栽时间、栽培管理过程中培养基质的选择和培养条件,尤其是水分管理等方面,从而使卷柏引种栽培成功,为卷柏资源的保护和种植资源保存和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本发明中北方地区卷柏的引种栽培方法是由下述步骤完成的:
步骤一、移栽植株的采集:北方地区每年的6月初至10月初,选取山坡林下或岩石缝隙中个体大中型、颜色鲜绿、植株伸展、无残缺的卷柏植株进行采集,采集时带宿土、保留植株的地下部位且避免损伤,同时在原采集地收集林下腐殖土;
步骤二、移栽:在采集后的3-5天内将带宿土的卷柏植株移栽至盆装培养基质中,置于温室内,种植深度控制在10-15cm,栽植当天浇透水一次;
步骤三、移栽后管理培养:利用遮荫网进行遮荫处理,遮荫率控制在65%-75%,培养温度控制在22-28℃,保持土壤微湿润,湿度控制在70%-80%;
其中,步骤二所述的培养基质是由步骤一收集的林下腐殖土、蛭石和沙石按10:1:1体积比组成的,pH值=6.5~7.0。
步骤二中移栽在室外,次年5-6月可逐渐恢复生长发育后进行按步骤三进行管理培养。
步骤三中保证每天光照时间8~10小时,冬季日照时间不足利用60w散射光型补光灯进行补光,光照强度170~200μmol·m-2·s-1,散射型补光灯设置于植物上方2米高度,补光时撤去遮荫网,日光照射时覆盖遮荫网。
本发明中南方地区卷柏的引种栽培方法是由下述步骤完成的:
步骤一、移栽植株的采集:南方地区一年四季均可采集,选取山坡林下或岩石缝隙中个体大中型、颜色鲜绿、植株伸展、无残缺的卷柏植株进行采集,采集时带宿土、保留植株的地下部位且避免损伤,同时收集原采集地的腐叶土;
步骤二、移栽:在采集后的6-8天,将带宿土的卷柏植株移栽至培养基质中,种植深度控制在10-15cm,遮荫率65%-75%,栽植当天浇透水一次;
步骤三、移栽后管理培养:遮荫率控制在65%-75%,培养温度控制在22~28℃,保持土壤微湿润,湿度控制在70%~80%;
其中,步骤二所述的培养基质是由步骤一收集的林下腐殖土、蛭石和沙石按10:1:1体积比组成的,pH值=6.5-7.0。
上述两个方法中,步骤一中采集卷柏植株置于阴凉通风处。采用腐殖土、泥炭藓和细沙组合替换步骤二所述的培养基质,腐殖土、泥炭藓和细沙的体积比为10:2:1。步骤三中在移栽后的6-8个月后,培养基质中的有机质质量含量低于2%时追施长效复合肥,长效复合肥的N:P:K质量比为3:1:1,施肥量为培养基质与长效复合肥的重量配比(150-200):(1-3)。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问题:
一、采集时间:卷柏分布范围广泛,我国南北方均有分布。南方地区一年四季均可采集,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气温较低情况下,大部分植株还处于休眠卷曲状态,因此采集时间为每年的6月初至10月初为最佳,此时采集避开了卷柏的休眠期,植株容易成活、抗性强,10月份前后采集的植株,其部分孢子已成熟,利于孢子的收集和培养。
二、采集方法:选取山坡林下或岩石缝隙中特征典型、个体大中型、颜色鲜绿、植株伸展、无残缺的卷柏植株。
卷柏无根的分化,大中型植株的地下部位(类似须根)分支较多、发育比较强壮、抗性强,利于移栽后深植于培养基质,另外采集时要尽量多保留植株的地下部位,避免损伤,且尽量多带宿土。
三、引种栽培时期:在南方地区,一年四季均可在采集后进行栽培,南方地区在采集后的7天左右均可移栽,并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在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6月初至10月初的野外植株在采集后的3-5天内移栽具有较高的成活率,未能及时移栽的材料要放于阴凉通风处,避免湿度过高通风不畅造成植株腐烂,通常需要7天内完成移栽。卷柏植株具有较高耐旱性,如植株地下部位如未受到明显损伤,地上部位因缺水发生轻度萎蔫对植株后期发育不会产生较大影响。
四、栽培地点:根据卷柏主要分布在具有散射光线条件的山坡林下和具有较好基质的岩石缝隙处的生态环境特点,可选择林下栽培环境也可在具有较浅砂石层的环境下进行栽培,综合卷柏的生长条件,栽培基质成分为混合基质,包括林下林下腐殖土、蛭石和沙石,其中林下腐殖土为卷柏采集地收集的林下根际土壤。混合基质体积比为林下腐殖土:蛭石:沙石=10:1:1,pH=6.5-7.0。该培养基质具有较好的通透性、疏松度和保水保肥性,可适当进行遮荫处理,遮荫率65-75%。
北方地区因气候原因最好选择温室内盆栽处理,冬季日照时间短,光强不足,可适当利用补光灯进行补光处理,如在室外栽植,冬季低温卷柏进入休眠期,于次年5-6月可逐渐恢复生长发育。
可替换为:栽培基质为林下腐殖土、泥炭藓和细沙,比例为林下腐殖土、泥炭藓:细沙=10:2:1,pH=6.5-7.0。
五、植株栽培:种植深度根据植株地下部位的长度,一般10-15cm。卷柏为喜半阴湿耐旱型植株,栽植后需对植株进行适当遮荫处理,遮荫处理同上,栽植当天浇透水一次即可,避免气温过高造成过度蒸腾损害植株,培养期间水分和湿度忌过大,可根据环境情况适当补充水分,除草等其它栽培管理条件同。
六、移栽后管理:因卷柏植株生长发育缓慢,在移栽后的6-8个月后,检测培养基质中的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2%情况下适当追施长效复合肥,N:P:K=3:1:1,施肥量为培养基质与肥料的重量配比(150-200):(1-3)。引种的卷柏未发生明显的病虫害,具有较高抗病虫能力。卷柏具有较高耐旱性但不耐涝,因此移栽后日常管理中要注意水分的控制。北方地区气温较低或缺水时,卷柏地上部位会发生萎蔫卷曲呈球状,气温过低或严重缺水时会进入休眠期,因此温室栽培的卷柏植株在日常管理时要注意温度和水分的控制,一般培养温度22-28℃为宜,最高温度不宜超过33℃,最低温度不低于10℃,保持土壤微湿润即可。发生萎蔫的地上部位尤其是进入休眠期的卷柏整个植株会呈现灰色或灰白的,此时只需移至适宜温度条件或适当浇水,3-5天即可恢复鲜绿状态,最短12小时左右即可恢复,无需对萎蔫部位或整个植株进行特殊处理。
通过上述技术措施可以看出,本发明操作简单易行,通过探索采集方法、引种时间、植株的选择、栽培及后期管理等措施,提供了一套适用于卷柏的引种栽培技术,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植株生长旺盛,能够正常产生孢子,与野外植株无显著差异,为卷柏的保护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附图说明
图1是引种10个月后卷柏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中北方地区卷柏的引种栽培方法是由下述步骤完成的:
步骤一、移栽植株的采集:北方地区每年的9月初,选取山坡林下或岩石缝隙中个体大中型、颜色鲜绿、植株伸展、无残缺的卷柏植株进行采集,采集时带宿土、保留植株的地下部位且避免损伤,同时在原采集地收集林下腐殖土,采集卷柏植株置于阴凉通风处;
步骤二、移栽:在采集后的3-5天内将带宿土的卷柏植株移栽至盆装培养基质中,置于温室内,种植深度控制在10~15cm,栽植当天浇透水一次;
步骤三、移栽后管理培养:利用遮荫网进行遮荫处理,遮荫率控制在65%-75%,培养温度控制在22-28℃,保持土壤微湿润,湿度控制在70%-80%;
其中,步骤二所述的培养基质是由步骤一收集的林下腐殖土、蛭石和沙石按10:1:1体积比组成的,pH值=6.5~7.0。
本实施方式卷柏引种10个月后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移栽后的植株与野外分布植株生长无明显差异。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采用腐殖土、泥炭藓和细沙组合替换步骤二所述的培养基质,腐殖土、泥炭藓和细沙的体积比为10:2:1。其它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步骤三中冬季日照时间不足8小时利用60w散射光型补光灯进行补光使光照时间满10小时,光照强度170μmol·m-2·s-1,散射型补光灯设置于植物上方2米高度,补光时撤去遮荫网,日光照射时覆盖遮荫网。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中卷柏的引种栽培方法是由下述步骤完成的:
步骤一、移栽植株的采集:南方地区一年四季均可采集,选取山坡林下或岩石缝隙中个体大中型、颜色鲜绿、植株伸展、无残缺的卷柏植株进行采集,采集时带宿土、保留植株的地下部位且避免损伤,同时收集原采集地的腐叶土;
步骤二、移栽:在采集后的7天内,将带宿土的卷柏植株移栽至培养基质中,种植深度控制在10-15cm,遮荫率65%-75%,栽植当天浇透水一次;
步骤三、移栽后管理培养:遮荫率控制在65%-75%,培养温度控制在22-28℃,保持土壤微湿润,湿度控制在70%~80%;
其中,步骤二所述的培养基质是由步骤一收集的林下腐殖土、蛭石和沙石按10:1:1体积比组成的,pH值=6.5-7.0。
步骤一中采集卷柏植株置于阴凉通风处。
步骤三中在移栽后的6-8个月后,检测培养基质中的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含量低于2%情况下追施长效复合肥,长效复合肥的N:P:K质量比为3:1:1,施肥量为培养基质与肥料的重量配比(150-200):(1-3)。
采用下述实验验证发明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一中具体的采集地是牡丹江境泊湖和伊春市凉水地区两个地点。
具体实施方式三中具体的采集地是安徽黄山等地区。
具体实施方式一和具体实施方式三中各个采集地均移植了100株,移栽成活率株数分别为96株和97株,植株的颜色鲜绿、伸展,植株生长旺盛,能够正常产生孢子,与野外植株无显著差异。

Claims (6)

1.卷柏的引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卷柏的引种栽培方法是由下述步骤完成的:
步骤一、移栽植株的采集:北方地区每年的6月初至10月初,选取山坡林下或岩石缝隙中个体大中型、颜色鲜绿、植株伸展、无残缺的卷柏植株进行采集,采集时带宿土、保留植株的地下部位且避免损伤,同时在原采集地收集林下腐殖土;
步骤二、移栽:在采集后的3~5天内将带宿土的卷柏植株移栽至盆装培养基质中,置于温室内,种植深度控制在10~15cm,栽植当天浇透水一次;
其中,步骤二所述的培养基质是由步骤一收集的林下腐殖土、蛭石和沙石按10:1:1体积比组成的,或者由步骤一收集的林下腐殖土、泥炭藓和细沙按10:2:1体积比组成,pH值=6.5~7.0;
步骤三、移栽后管理培养:利用遮荫网进行遮荫处理,遮荫率控制在65%~75%,培养温度控制在22~28℃,保持土壤微湿润,湿度控制在70%;
在移栽后的6-8个月后,培养基质中的有机质质量含量低于2%时追施长效复合肥,长效复合肥的N:P:K质量比为3:1:1,施肥量为培养基质与长效复合肥的重量配比(150~200):(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柏的引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采集卷柏植株置于阴凉通风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柏的引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移栽在室外,次年5-6月逐渐恢复生长发育后按步骤三进行管理培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柏的引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保证每天光照时间8~10小时,冬季日照时间不足利用60w散射光型补光灯进行补光,光照强度170~200μmol·m-2·s-1,散射光型补光灯设置于植物上方2米高度,补光时撤去遮荫网。
5.卷柏的引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卷柏的引种栽培方法是由下述步骤完成的:
步骤一、移栽植株的采集:南方地区一年四季均可采集,选取山坡林下或岩石缝隙中个体大中型、颜色鲜绿、植株伸展、无残缺的卷柏植株进行采集,采集时带宿土、保留植株的地下部位且避免损伤,同时收集原采集地的腐叶土;
步骤二、移栽:在采集后的7天内,将带宿土的卷柏植株移栽至培养基质中,种植深度控制在10~15cm,遮荫率65%~75%,栽植当天浇透水一次;
其中,步骤二所述的培养基质是由步骤一收集的林下腐殖土、蛭石和沙石按10:1:1体积比组成的,或者由步骤一收集的林下腐殖土、泥炭藓和细沙按10:2:1体积比组成,pH值=6.5~7.0;
步骤三、移栽后管理培养:遮荫率控制在65%~75%,培养温度控制在22~28℃,保持土壤微湿润,湿度控制在70%;
在移栽后的6-8个月后,培养基质中的有机质质量含量低于2%时追施长效复合肥,长效复合肥的N:P:K质量比为3:1:1,施肥量为培养基质与长效复合肥的重量配比(150~200):(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柏的引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采集卷柏植株置于阴凉通风处。
CN201510889590.2A 2015-12-07 2015-12-07 卷柏的引种栽培方法 Active CN1053405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89590.2A CN105340560B (zh) 2015-12-07 2015-12-07 卷柏的引种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89590.2A CN105340560B (zh) 2015-12-07 2015-12-07 卷柏的引种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40560A CN105340560A (zh) 2016-02-24
CN105340560B true CN105340560B (zh) 2018-03-09

Family

ID=55316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89590.2A Active CN105340560B (zh) 2015-12-07 2015-12-07 卷柏的引种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405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70604A (zh) * 2018-04-25 2018-11-09 覃福裕 九死还魂草的人工栽培方法
CN110800616B (zh) * 2019-12-16 2022-08-02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一种复苏植物垫状卷柏的珠芽繁殖方法
CN110800617B (zh) * 2019-12-16 2022-08-02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一种复苏植物垫状卷柏的组培繁殖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49152B1 (ja) * 2006-05-29 2007-07-25 司 望月 イワヒバ株の植付け方法
CN100596269C (zh) * 2006-08-01 2010-03-31 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裸露岩体坡面低养护的植物护坡方法
CN105027726B (zh) * 2015-08-05 2016-08-31 盛世园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区域种植治理沙漠化荒山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40560A (zh) 2016-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45212B (zh) 一种罗汉果与铁皮石斛的高效套栽方法
CN102613056B (zh) 一种铁皮石斛的原生态栽培方法
CN103999672B (zh) 一种无公害种植铁皮石斛的方法
CN105684708B (zh) 一种在岩溶区退耕地采用立体复合模式套种中药材的方法
CN105309207A (zh) 一种多彩玫瑰与月季盆景的培育方法
CN104488670A (zh) 柑桔苗木的繁育方法
CN102523898A (zh) 桂花嫩枝封闭式扦插的育苗方法
CN101720620A (zh) 一种林下套种金银花的方法
CN104855127A (zh) 一种菊花的栽培方法
CN107242010A (zh) 一种重楼高产高品质的栽培方法
CN106416655A (zh) 重楼人工育苗方法
CN105340560B (zh) 卷柏的引种栽培方法
CN104255252B (zh) 观赏海棠根接繁育方法
CN104823855A (zh) 短毛唇柱苣苔组培快繁方法
CN110810100B (zh) 一种紫楠冬季播种育苗造林的方法
CN104106363A (zh) 一种北方五味子的栽培方法
CN104904555B (zh) 一种实生红枫的盆景制作方法
CN105638141A (zh) 一种竹林下仿野生天麻栽培方法
CN102550271B (zh) 耐寒天竺桂种质容器苗商品化培育方法
CN106613659B (zh) 一种卫矛属植物黄金甲的嫁接栽培方法
CN105875166A (zh) 一种草果仿生育苗方法
CN106069106B (zh) 一种百子莲促芽分株的繁殖方法
CN103598005A (zh) 六瓣石笔木容器扦插育苗的方法
CN105900815A (zh) 铁皮石斛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04641880A (zh) 一种在香樟树林中种植铁皮石斛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