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25153B - 节流装置及冷冻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节流装置及冷冻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425153B CN109425153B CN201810898278.3A CN201810898278A CN109425153B CN 109425153 B CN109425153 B CN 109425153B CN 201810898278 A CN201810898278 A CN 201810898278A CN 109425153 B CN109425153 B CN 10942515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edle member
- guide
- valve port
- communication hole
- valve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3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01369 Brass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51 br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81 Cu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5523 Peganum harmal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95 synerg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afety Valves (AREA)
- Lift Valv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节流装置及冷冻循环系统,在节流装置中,能不使节流装置大型化地可靠避免针部件的摆动以及针部件的尖细部的微振动。通过连通孔的中心轴线相对于针部件的中心轴线以预定量向一方偏移的方式设定,通过与第一内周面对应的阀座的阀口的周缘向固定部的末端宽部流出的制冷剂的压力比基于连续式及伯努利定理通过与第二内周面对应的阀座的阀口的周缘向固定部的末端宽部流出的制冷剂的压力小,作为其结果,作用力沿箭头所示的方向作用于尖细部的作用点,预定的力矩绕针部件的导向轴部的旋转中心沿顺时针方向进行作用,因此,在导致轴部的外周部与导向部的孔的内周缘之间产生滑动阻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流装置及冷冻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压力差式的节流装置即使在为了根据外部空气温度有效地使压缩机进行动作而最适地控制冷凝器出口和蒸发器入口之间的制冷剂的压力,并且能改变压缩机的转数的冷冻循环系统中,从省力化的观点来看,为最适地控制与压缩机的转数相应的制冷剂的压力的装置。这种节流装置例如在导入制冷剂的一端与连接于冷凝器的一次侧配管接合,在制冷剂流出的另一端与连接于蒸发器的二次侧配管接合。压力差式的节流装置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构成为包括配置于一次侧配管与二次侧配管之间的圆筒状的主体壳体、固定于主体壳体内的圆筒状的导向部件以及阀座部件、对阀座部件的阀口进行开闭控制的针阀、固定于与阀座部件中的一次室连通的导通室内且供针阀的端面抵接的限制部件、配置于导向部件内且对针阀向接近阀座部件的阀口的方向加力的螺旋弹簧、在螺旋弹簧的一端部被按压于针阀的凸台部的叶片部件。
导向部件在比阀座部件的阀口靠下游侧位置具有与二次室连通的多个开放孔,沿主体壳体的中心轴线向下游侧并向二次室内延伸。阀座部件在中央部具有供针阀的圆锥状的针部插入的阀口。阀口通过开放孔与导向部件的导向孔及导向部件的外周部与主体壳体的内周部之间连通,并且与向一次室延伸的导通室内连通。插入导向部件的导向孔的针阀的插通部的导向部能沿导向部件的导向孔的圆筒状导向面滑动。另外,形成于叶片部件的叶片的半球状接触部通过叶片自身的弹力与导向部件的导向孔的圆筒状导向面滑动接触。由此,在叶片部件的叶片及针阀受到制冷剂的压力的情况下,在圆筒状导向面与叶片部件的叶片之间产生滑动阻力,因此抑制针阀的摆动。
为了这样抑制针阀的摆动,代替在被导向部件的导向孔引导的针阀的凸台部设置叶片部件的结构,如专利文献2所示,提出了不需要叶片部件,针部件在其主体部离开中心轴线预定距离的位置具有平坦面的结构。通过这种结构,在针部件移动过程中,位于导向管的内周面与针部件的主体部的平坦面之间的制冷剂的动作压力作用于主体部的径向,将主体部的面向平坦面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按压在导向管的内周面。因此,在针部件的主体部的外周面的一部与导向管的内周面之间产生滑动阻力,因此抑制针部件产生摆动。
另外,为了抑制由制冷剂的乱流引起的阀体相对于阀座的阀口的微振动,例如如专利文献3所示,提出了使针部件与尖细部邻接地具备朝向导向管中的二次侧压力室部的内周部突出的鼓出部的方案。鼓出部在距离其中心轴线预定距离的位置具有平坦面。平坦面朝向二次侧压力室的内周面,沿鼓出部的中心轴线从其端形成至端。通过这种结构,利用制冷剂的动作压力,在针部件开始移动后,由于平坦面,在针部件的鼓出部的周围产生压力差,因此尖细部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沿半径方向在一方向上按压在阀座的阀口的周缘的一部分。作为其结果,在阀口内抑制因制冷剂的乱流引起的针部件的微振动及旋转。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4233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16117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7-58081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2及专利文献3所示的节流装置中,还期望实现节流装置的小型化,并且能更可靠地避免上述那样的针部件的振动以及针部件的尖细部的微振动。
但是,为了更可靠地避免针部件的尖细部的微振动,并且也为了使上述那样的针部件的平坦面的面积更大且提高按压力,也存在针部件大型化的可能性,因此具有界限。
发明内容
考虑以上的问题点,本发明是一种节流装置及冷冻循环系统,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节流装置大型化地更可靠地避免针部件的摆动以及针部件的尖细部的微振动的节流装置及冷冻循环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节流装置构成为具备:管主体,其配置于供给制冷剂的配管,并在两端具有与该配管内连通的开口端部;阀座,其配置于上述管主体的内周部,并具有阀口;针部件,其具有尖细部和导向轴部,该尖细部在相对于上述阀口离开的位置具有基部,能相对于上述阀座的阀口接近或离开地配置,并控制该阀口的开口面积,该导向轴部与该尖细部的末端连接,并向上述制冷剂的流的上游侧延伸;导向部,其配置于上述管主体的内周部中的比上述阀座的位置靠上述制冷剂的流的上游侧,能滑动地配置上述针部件的导向轴部;加力部件,其配置于上述导向部与上述管主体的一方的开口端部之间,对上述针部件向接近上述阀座的阀口的方向加力;以及流速控制机构,其以在配置于一次侧的上述导向部与上述阀座之间产生通过上述导向部与上述阀座之间并流入上述针部件的尖细部与上述阀口的内周缘部之间的上述制冷剂的流速差的方式进行控制。
另外,与阀口连通的扩大部面向上述针部件的尖细部形成于比阀座靠下游侧位置。
流速控制机构形成于导向部与阀座之间,与阀口连通且两端开口的连通孔的中心轴线的位置相对于针部件的中心轴线的位置向一方偏离。扩大部形成于与连通孔的中心轴线的位置相对于针部件的中心轴线的位置向一方偏离的方向大致相同的方向,且形成于比阀座靠下游侧位置。
流速控制机构形成于导向部与阀座之间,与阀口连通的连通孔的中心轴线与针部件的中心轴线相交,连通孔的一端开口,连通孔的另一端封闭。
流速控制机构形成于导向部与阀座之间,与阀口连通的连通孔的中心轴线与针部件的中心轴线相交,连通孔的一端具有开口的开口端部,连通孔的另一端具有具备比该开口端部的内径小的内径的开口端部。流速控制机构形成于导向部与阀座之间,与阀口连通的两端开口的连通孔的中心轴线与针部件的中心轴线相交,还包括细孔,细孔具有比连通孔的开口端的内径小的内径,与连通孔连通并面向针部件。
另外,本发明的节流装置还具备限制部件,该限制部件以包围针部件的导向轴部及加力部件的方式设于导向部的端部,并具有制冷剂浸入的中空部,流速控制机构形成于导向部与阀座之间,与阀口连通的两端开口的连通孔的中心轴线与针部件的中心轴线相交,流速控制机构包括流量调整用突起部,该流量调整用突起部在限制部件的外周部与管主体的内周部之间沿限制部件的圆周方向形成,以使从一方的开口端流入连通孔内的制冷剂的流量比从另一方的开口端流入连通孔内的制冷剂的流量少的方式进行限制。
另外,本发明的冷冻循环系统具备蒸发器、压缩机及冷凝器,上述节流装置设于配置在冷凝器的出口与蒸发器的入口之间的配管。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节流装置及冷冻循环系统,通过流速控制机构以在尖细部的周围产生通过导向部与阀座之间并流入针部件的尖细部与阀口的内周缘部之间的制冷剂的流速差的方式进行控制,作用力相对于针部件的尖细部在一方向上进行作用,作为其反作用在针部件的导向轴部与导向部的相互间可靠地产生滑动阻力,因此能不使节流装置大型化地可靠避免针部件的摆动及针部件的尖细部的微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用于本发明的节流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针组件的一例的主视图。
图2是沿图1中的II-II线表示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节流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概略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概略地表示应用本发明的节流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的冷冻循环系统的一例的结构的图。
图5是用于图1所示的针组件的动作说明的剖视图。
图6(A)是表示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使用的针组件的其他一例的剖视图,图6(B)是从(A)中的箭头B所示的方向观察的向视图。
图7(A)是表示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使用的针组件的另一其他例子的剖视图,(B)是从(A)中的箭头B所示的方向观察的向视图。
图8(A)是表示本发明的节流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概略的结构的剖视图,图8(B)是在(A)中沿VIIIB-VIIIB线表示的剖视图。
图9是构成用于图8(A)所示的例子的针组件的其他一例的一部分的导向管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构成用于图8(A)所示的例子的针组件的又一例子的一部分的导向管的局部剖视图。
图11(A)是表示本发明的节流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概略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1(B)是在(A)中沿XIB-XIB线表示的剖视图。
图12(A)是表示本发明的节流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概略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2(B)是在(A)中沿XIIB-XIIB线表示的剖视图。
图13(A)是表示本发明的节流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的概略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3(B)是在(A)中放大XIIIB部表示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0—管主体,12、42—限制部件,14、44—中空部,16—螺旋弹簧,18、28、30、30'、32、34—导向管,18B、28B、30B、34B—导向部,18C、18'C、28C、30C、30'C、32C、34C—连通路,18P、28P、30P、34P—阀口,18V、28V、30V、34V—阀座,20、40—针部件,20P1、40P1—尖细部,20P2、40P2—导向轴部,22—弹簧支撑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3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节流装置的第一实施例。
节流装置例如如图4所示,配置于冷冻循环系统的配管中的冷凝器6的出口与蒸发器2的入口之间。节流装置在后述的管主体10的一端10E1与一次管配管Du1接合,在制冷剂流出的管主体10的另一端10E2与二次侧配管Du2接合。一次侧配管Du1连接冷凝器6的出口和节流装置,二次侧配管Du2连接蒸发器2的入口和节流装置。在蒸发器2的出口与冷凝器6的入口之间,通过与蒸发器2的出口接合的配管Du3和与冷凝器6的入口接合的配管Du4连接压缩机4。压缩机4由省略图示的控制部驱动控制。由此,冷冻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例如沿图4所示的箭头循环。
在图3中,节流装置构成为作为主要单元包括与上述的冷冻循环系统的配管接合的管主体10、固定于管主体10的内周部10a的导向管18、与导向管18一体形成且构成调整制冷剂的流量的制冷剂流量调整部的阀座18V以及针部件20、对针部件20向接近阀座18V的方向加力的螺旋弹簧16、支撑螺旋弹簧16的一端部的弹簧支撑部件22、支撑针部件20的一端的圆筒状的限制部件12。
在管主体10的内周部10a中的距一端10E2预定距离的中间部固定具有比管主体10的内径小的外径的导向管18的固定部18A的外周部。
导向管18例如由铜、黄铜、铝、不锈钢等中的任一个材料通过机械加工制造。导向管18由固定于管主体10的内周部10a的固定部18A、能滑动地引导后述的针部件20的导向轴部20P2的导向部18B构成。
导向管18通过由通过铆接加工形成的由管主体10的凹部10CA1及10CA2形成的突起咬入其固定部18A的外周部的槽18CA1及18CA2而被固定。导向管18在最靠近管主体10的一端10E1的导向部18B的端部的外周部具有金属制的限制部件12。
限制部件12例如利用铜合金薄板材料并利用冲压加工由一样的厚度成形。通过利用冲压成型形成限制部件12,能比较便宜地制作。
限制部件12的一端通过咬入由通过铆接加工形成的限制部件12的凹部12CA1形成的突起咬入导向部18B的端部的槽18CB1,固定于导向部18B。由该铆接加工形成的凹部12CA1沿限制部件12的圆周方向以预定的间隔形成于多处、例如三处。圆筒状的限制部件12在另一端具有封闭端部,覆盖螺旋弹簧16及弹簧支撑部件22。限制部件12的另一端从导向部18B向管主体10的一端10E1侧延伸。另外,其封闭端部具有平坦的内面。该封闭端部的内面支撑后述的调整螺钉20P4的端面20P5。调整螺钉20P4一体形成于针部件20的导向轴部20P2的一端,并拧入弹簧支撑部件22的一端的阴螺纹22A。在限制部件12的内侧形成有液状的制冷剂浸入的中空部14。在限制部件12的凹部12CA1以外的部分的内周面与导向部18B的端部的槽18CB1以外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预定的间隙。因此,沿图3所示的箭头从管主体10的一端10E1侧供给的制冷剂通过该间隙、导向部18B的孔部18b与导向轴部20P2的外周部的间隙流入限制部件12的中空部14内。
在导向管18中的比后述的连通孔18C靠上游侧部分形成有导向部18B。针部件20的导向轴部20P2能滑动地与导向部18B的孔部18b嵌合。
导向管18中的固定部18A的阀座18V的阀口18P、孔部18b形成于共通的中心轴线上。此时,由于导向管18中的导向部18B和固定部18A一体形成,因此,阀座18V的阀口18P、孔部18b以使其中心互相一致的方式在共通的中心轴线上高精度地加工是容易的。
在固定部18A中的阀座18V与导向部18B之间,在阀座18V的正下方形成有大致圆形的连通孔18C。作为制冷剂导入孔发挥功能的连通孔18C如图1及图2放大所示,沿Y坐标轴贯通导向管18。连通孔18C使阀口18P与导向管18及限制部件12的外周部与管主体10的内周部10a之间连通。
在图1及图2中,Y坐标轴以与针部件20的中心轴线CS相交的方式设定,Z坐标轴相对于针部件20的中心轴线CS平行地设定。X坐标轴相对于Y坐标轴及Z坐标轴正交。连通孔18C的中心轴线CO在图1中以相对于针部件20的中心轴线CS以预定量△D向左偏离的方式设定。预定量D(偏离量)例如在0.1mm以上且0.6mm以下的范围设定。由此,如图2所示,形成连通孔18C的沿Y坐标轴的一方的内周面(以下也称为第一内周面18ISa)与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中的面对的外周面之间的相互间距离比形成连通孔18C的沿Y坐标轴的另一方的内周面(以下也称为第二内周面18ISb)与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中的面对的外周面的相互间距离小。因此,制冷剂通过的第一内周面18ISa与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的外周面之间的截面积比制冷剂通过的第二内周面18ISb与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的外周面之间的截面积小,因此,在从连通孔18C的两端流入的制冷剂的流是稳定的流时,通过第一内周面18ISa与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的外周面之间的制冷剂的流速比通过第二内周面18ISb与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的外周面之间的制冷剂的流速快。由此,如图5所示,通过与第一内周面18ISa对应的阀座18V的阀口18P的周缘并向固定部18A的末端宽部18d流出的制冷剂的流速比通过与第二内周面18ISb对应的阀座18V的阀口18P的周缘并向固定部18A的末端宽部18d流出的制冷剂的流速大。通过与第一内周面18ISa对应的阀座18V的阀口18P的周缘并向固定部18A的末端宽部18d流出的制冷剂的压力比基于连续式及伯努利定理通过与第二内周面18ISb对应的阀座18V的阀口18P的周缘并向固定部18A的末端宽部18d流出的制冷剂的压力小。其结果,在图5中,作用力例如为了方便说明,通过沿箭头所示的方向、即图2中的大致X坐标轴方向作用于作为假想的代表的作用点的尖细部20P1的作用点AP,预定的转矩绕作为所假想的代表的旋转中心的针部件20的导向轴部20P2的旋转中心RP作用于逆时针方向,因此,在导向轴部20P2的外周部与导向部18B的孔18b的内周缘之间产生作为反作用的滑动阻力。此时,尖细部20P1的作用点AP与针部件20的导向轴部20P2的旋转中心RP之间的距离L能比较长地设定,因此上述作用力更大。
另外,上述的连通孔18C中的沿图1所示的X坐标轴的剖面形状未限定于大致圆形,例如可以是椭圆等其他形状。在这种情况下,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可以以制冷剂通过的第一内周面18ISa与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的外周面之间的剖面积的大小与制冷剂通过的第二内周面18ISb与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的外周面之间的剖面积的大小不同的方式配置。另外,连通孔18C的中心轴线CO未限定于该领子,例如在图1中,可以以相对于针部件20的中心轴线CS以预定量△D向右侧偏离的方式设定。
导向管18中的阀座18V在内部中央部具有供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插入的阀口18P。阀口18P具有以预定的相同的直径沿阀座18V的中心轴线贯通的圆形的开口。另外,阀口18P并未限定于该例子,例如可以沿阀座18V的中心轴线向一端10E1以末端宽状贯通。
在导向管18中的比阀座18V靠下游侧部分,在固定部18A的内侧形成有内径与阀口18P的直径相比向下游侧逐渐变大的末端宽部18d。末端宽部18d与圆筒形的固定部18A的内周部18e连接。
如图3所示,针部件20例如利用黄铜或不锈钢等材料通过机械加工制作,作为主要单元包括面向阀座18V形成的尖细部20P1、能滑动地与导向部18B中的孔部18b嵌合的导向轴部20P2、形成于导向轴部20P2的前端的弹簧支撑部件连结部20P3及调整螺钉20P4。
具有预定的锥角度的圆锥台状的尖细部20P1的最小径部设定为比导向轴部20P2的直径稍小。尖细部20P1在从阀口18P向末端宽部18d的方向离开预定距离的位置具有基部,即在针部件20的调整螺钉20P4的端面20P5与限制部件12的封闭端的内面抵接时与后述的最端的鼓出部20F的连结部分。另外,上述基部优选具有比阀口18P的直径大的直径的锥部分、或具有直线状部分。另外,尖细部20P1未限定于该例子,例如可以在最端不具有鼓出部20F。
在针部件20的弹簧支撑部件连结部20P3,通过铆接加工固定有弹簧支撑部件22。弹簧支撑部件连结部20P3例如由环状的槽形成。弹簧支撑部件22通过由利用铆接加工形成的弹簧支撑部件22的凹部22CA1形成的突起咬入弹簧支撑部件连结部件20P3的槽而被固定。在面向上述的导向部件18B的弹簧支撑部件22的弹簧支撑部22F支撑有螺旋弹簧16的一端。向侧方鼓出的弹簧支撑部22F在沿相对于导向部18B接近的方向从上述凹部22CA1离开预定距离的位置一体地形成。螺旋弹簧16的另一端被支撑于上述导向部18B的弹簧支撑部18f。与导向部18B的弹簧支撑部18f连接的抵接部的端面18g和弹簧支撑部件22的弹簧支撑部22F的筒状部的端部22G离开预定的距离。在弹簧支撑部件22的弹簧支撑部22F的筒状部卷装螺旋弹簧16。由此,即使在针部件20向另一端10E2移动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由于导向部18B的抵接部的端面18g与弹簧支撑部22F的筒状部的端部22G抵接,因此,限制针部件20的移动。由此,避免螺旋弹簧16被过度地压缩预定值以上。
与针部件20的弹簧支撑部件连结部20P3一体形成的调整螺钉20P4的阳螺纹被拧入弹簧支撑部件22的内周部的阴螺纹22A的孔。该阴螺纹22A的孔从上述凹部22CA1在相对于导向部18B离开的方向上延伸。调整螺钉20P4调整螺旋弹簧16的作用力。
节流装置基于螺旋弹簧16的作用力设定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的外周部由于压力差(一端10E1侧的制冷剂的入口压力与另一端10E2侧的制冷剂的出口压力的差)相对于阀口18P的开口端部的周缘进一步开始离开的离开开始时机。螺旋弹簧16的弹簧常数设定为预定的值。在利用调整螺钉20P4调整了螺旋弹簧16的作用力后,通过由利用铆接加工形成的弹簧支撑部件22的凹部22CA1形成的突起咬入弹簧支撑部件连结部20P3的槽,固定调整螺钉204相对于弹簧支撑部件22的位置。
在调整螺钉20P4的端面20P5与限制部件12的封闭端的平坦的内面抵接时,在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的外周部中的与阀口18P的开口端部对应的位置,以尖细部20P1的外周部相对于阀口18P的开口端部的周缘形成预定的间隙的方式配置。由此,从微小开阀(调整螺钉20P4的端面20P5与限制部件12抵接的状态)直到全开,总是能产生压力差,能防止针部件20振动。此时,在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与阀口18P的开口端部之间形成有节流部。节流部是指从阀口18P的周缘向尖细部20P1的母线的垂线与尖细部20P1的母线的交点距阀口18P的边缘最近的部位(最窄部)。该垂线描绘的圆锥面的面积为节流部的开口面积。
在管主体10内的制冷剂的压力为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调整螺钉20P4的端面20P5利用螺旋弹簧16的作用力与限制部件12的封闭端的内面抵接。
利用相对于这种阀口18P的开口端部的周缘形成的预定的间隙的量设定通过上述节流部的预定的节流量。另外,针部件20的弹簧支撑部件22中的调整螺钉20P4的端面20P5与限制部件12的封闭端的内面抵接,因此,能避免由于螺旋弹簧16的作用力、作用于针部件20的来自二次侧的不期望的压力,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咬入阀座18V的阀口18P的开口端。
利用上述的导向管18、插入导向管18的阀口18P及孔部18b的针部件20、供针部件20的调整螺钉20P4以预定量拧入的弹簧支撑部件22、配置于弹簧支撑部件22与导向管18的导向部18B的端部之间的螺旋弹簧16、限制部件12形成针组件。另外,控制通过阀座18V的阀口18P的周缘流出到固定部18A的末端宽部18d的制冷剂的流速的流速控制机构由导向管18的连通孔18C和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形成。
在该结构中,在由制冷剂的压力产生的作用于针部件20的力未超过螺旋弹簧16的作用力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在制冷剂通过一次侧配管Du1供给时,制冷剂的压力通过在管主体10的一端10E1、管主体10的内周部10a与限制部件12的外周部之间通过连通路18C、上述节流部而减压,之后,制冷剂通过导向管18的固定部18A的内周部18e而从另一端10E2以预定的节流量排出。
另外,在由制冷剂的压力产生的作用于针部件20的力超过螺旋弹簧16的作用力的情况下,通过上述节流部而流动的制冷剂在进一步离开阀口18P的周缘的方向按压针部件20。此时,通过与第一内周面18Isa对应的阀座18V的阀口18P的周缘向固定部18A的末端宽部18d流出的制冷剂的压力比基于连续式及伯努利定理通过与第二内周面18ISb对应的阀座18V的阀口18P的周缘向固定部18A的末端宽部18d流出的制冷剂的压力小。作为其结果,在图5中,通过作用力沿箭头所示的方向、即图2中的大致X坐标轴方向作用于尖细部20P1的作用点AP,可靠地避免针部件20的摆动以及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的微振动。
图6(A)及(B)表示用于图3所示的节流装置的针组件的其他一例。另外,在图6(A)及(B)中,对与图3所示的例子中的结构要素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来表示,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针组件包括固定于管主体10的内周部10a的导向管18'、与导向管18'一体形成并构成调整制冷剂的流量的制冷剂流量调整部的阀座18'V以及针部件20、对针部件20向相对于阀座18V'接近的方向加力的螺旋弹簧16、支撑螺旋弹簧16的一方的端部的弹簧支撑部件22以及支撑针部件20的一端的圆筒状的限制部件12。
导向管18'例如由铜、黄铜或铝、或者不锈钢等中的任一材料通过机械加工制造。导向管18'由固定于管主体10的内周部10a的固定部18'A、能滑动地引导针部件20的导向轴部20P2的导向部18'B构成。
导向管18'通过由利用铆接加工形成的管主体10的凹部10CA1以及10CA2形成的突起咬入其固定部18'A的外周部的槽18'CA1以及18'CA2而被固定。导向管18'在最靠近管主体10的一端10E1的导向部18'B的端部的外周部具有金属制的限制部件12。
在导向管18'中的比后述的连通孔18'C靠上游侧部分形成有导向部18'B。针部件20的导向轴部20P2能滑动地嵌合于导向部18'B的孔部18'b。
导向管18'中的阀座18'V在内部中央部具有供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插入的阀口18'P。阀口18'P具有以预定的相同的直径沿阀座18'V的中心轴线贯通的圆形的开口。另外,阀口18'P未限定于该例子,例如可以沿阀座18'V的中心轴线向一端10E1以末端宽状贯通。
导向管18'中的固定部18'A的阀座18'V的阀口18'P、孔部18'b在共通的中心轴线上形成。此时,由于导向管18'中的导向部18'B与固定部18'A一体形成,因此,阀座18'V的阀口18'P、孔部18'b以使其中心互相一致的方式在共通的中心轴线上高精度地加工是容易的。
在固定部18'A中的阀座18'V与导向部18'B之间,在阀座18'V的正下方形成有大致圆形的连通孔18'C。作为制冷剂导入孔起作用的连通孔18'C如图6(A)所示,沿Y坐标轴贯通导向管18'。连通孔18'C使阀口18'P与导向管18'及限制部件12的外周部与管主体10的内周部10a之间连通。
在图6(A)及(B)中,Y坐标轴以与针部件20的中心轴线CS相交的方式设定,Z坐标轴相对于针部件20的中心轴线CS平行地设定。X坐标轴相对于Y坐标轴及Z坐标轴正交。连通孔18'C的中心轴线CO即使在图6(A)中也与上述的图2所示的例子相同,以相对于针部件20的中心轴线CS以预定量△D向左侧偏移的方式设定。预定量△D(偏移量)例如在0.1mm以上且0.6mm以下的范围设定。由此,形成连通孔18'C的沿Y坐标轴的一方的内周面(以下也称为第一内周面18'ISa)与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中的面对的外周面之间的相互间距离比形成连通孔18'C的沿Y坐标轴的另一方的内周面(以下也称为第二内周面18'ISb)与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中的面对的外周面的相互间距离小。因此,制冷剂通过的第一内周面18'Isa与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的外周面之间的剖面积比制冷剂通过的第二内周面18'ISb与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的外周面之间的剖面积小。因此,在从连通孔18'C的两端流入的制冷剂的流为稳定的流时,通过第一内周面18'Isa与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的外周面之间的制冷剂的流速比通过第二内周面18'ISb与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的外周面之间的制冷剂的流速快。由此,通过与第一内周面18'Isa对应的阀座18'V的阀口18'P的周缘并向固定部18'A的末端宽部18'd流出的制冷剂的流速比通过与第二内周面18'ISb对应的阀座18'V的阀口18'P的周缘并向固定部18'A的末端宽部18'd流出的制冷剂的流速快。通过与第一内周面18'Isa对应的阀座18'V的阀口18'P的周缘并向固定部18'A的末端宽部18'd流出的制冷剂的压力比基于连续式及伯努利定理通过与第二内周面18'ISb对应的阀座18'V的阀口18'P的周缘并向固定部18'A的末端宽部18'd流出的制冷剂的压力小。作为其结果,在图5中,以在阀座18'V的阀口18'P的周缘附近形成的制冷剂的流速差(压力差)为起因的作用力通过沿箭头所示的方向、即图2中的大致X坐标轴方向作用于尖细部20P1的作用点AP,预定的力矩绕针部件20的导向轴部20P2的旋转中心RP沿顺时针方向进行作用,因此,在导向轴部20P2的外周部与导向部18B的孔18b的内周缘之间产生作为反作用的滑动阻力。此时,尖细部20P1的作用点AP与针部件20的导向轴部20P2的旋转中心RP之间的距离L设定得比较长,因此能进一步提高上述作用力。
另外,在导向管18'的比阀座18'V靠下游侧部分,在固定部18'A的内侧形成内径比阀口18'P的直径向下游侧逐渐变大的末端宽部18'd。末端宽部18'd与圆筒形的固定部18'A的内周部18'e连接。如图6(B)所示,扩大部18'EN在与末端宽部18'd连接的内周部18'e的一部分,例如在圆周角大约90度以上且小于180度的范围绕针部件20中的尖细部20P1形成。扩大部18'EN以使在针部件20中的尖细部20P1的外周部与内周部18'e之间形成的制冷剂的流道的横截面积比隔着尖细部20P1面对的部分的横截面积局部地扩大的方式、尤其以扩大通过与上述第二内周面18'ISb对应的阀座18'V的阀口18'P的周缘流出的制冷剂流动的流道的横截面积的方式形成。扩大部18'EN沿针部件20的中心轴线延伸至圆筒形的固定部18'A的内周部18'e的端部。
由此,由于针部件20中的尖细部20P1的周围的制冷剂的流道的横截面积比隔着尖细部20P1面对的部分的横截面积大,因此通过扩大部18'EN的制冷剂的流速比通过隔着尖细部20P1面对的部分的制冷剂的流速慢。因此,基于通过扩大部18'EN的制冷剂的流速与通过隔着尖细部20P1与扩大部18'EN面对的部分的制冷剂的流速的差的作用于针部件20中的尖细部20P1的作用点AP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由在阀座18'V的阀口18'P的周缘附近形成的制冷剂的流速差(压力差)引起的作用力的方向为相同方向,因此,得到基于上述阀座18'V的阀口18'P以及扩大部18'EN的两处中的流速差的作用力的相乘作用。
另外,上述连通孔18'C中的沿图6(A)所示的X坐标轴的剖面形状未限定于大致圆形,例如可以是椭圆等其他形状。在这种情况下,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以制冷剂通过的第一内周面与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的外周面之间的截面积的大小与制冷剂通过的第二内周面与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的外周面之间的截面积的大小不同的方式配置。另外,连通孔18'C的中心轴线CO未限定于该例子,例如可以以相对于针部件20的中心轴线CS以预定量△D向右侧偏移的方式设定。
图7(A)及(B)表示用于图3所示的节流装置的针组件的又一例子。在图7(A)及(B)中,关于与图3所示的例子中的结构要素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针组件包括固定于管主体10的内周部10a的导向管28、一体地形成于导向管28并构成调整制冷剂的流量的制冷剂流量调整部的阀座28V以及针部件20、对针部件20向相对于阀座28V接近的方向加力的螺旋弹簧16、支撑螺旋弹簧16的一端部的弹簧支撑部件22以及支撑针部件20的一端的圆筒状的限制部件12。
导向管28例如由铜、黄铜或铝、或不锈钢等中的任一材料通过机械加工制造。导向管28由固定于管主体10的内周部10a的固定部28A和能滑动地引导针部件20的导向轴部20P2的导向部28B构成。
导向管28通过由利用铆接加工形成的管主体10的凹部10CA1形成的突起咬入该固定部28A的外周部的槽28CA1而被固定。导向管28在最靠近管主体10的一端10E1的导向部28B的端部的外周部具有金属制的限制部件12。
在导向管28中的比后述的连通孔28C靠上游侧部分形成有导向部28B。针部件20的导向轴部20P2能滑动地嵌合于导向部28B的孔部28b。
导向管28中的阀座28V在内部中央部具有供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插入的阀口28P。阀口28P具有以预定的相同的直径沿阀座28V的中心轴线贯通的圆形的开口。另外,阀口28P未限于该例子,例如也可以沿阀座28V的中心轴线向一端10E1以末端宽状贯通。
导向管28中的固定部28A的阀座28V的阀口28P、孔部28b形成于共通的中心轴线上。此时,由于导向管28中的导向部28B与固定部28A一体形成,因此,阀座28V的阀口28P、孔部28b以使其中心相互一致的方式在共通的中心轴线上高精度地进行加工是容易的。
在固定部28A中的阀座28V与导向部28B之间,在阀座28V的正下方形成有大致圆形的连通孔28C。作为制冷剂导入孔起作用的连通孔28C如图7(A)所示,沿Y坐标轴贯通导向管28。连通孔28C使阀口28P与导向管28及限制部件12的外周部与管主体10的内周部10a之间连通。
在图7(A)及(B)中,Y坐标轴以与针部件20的中心轴线CS相交的方式设定,Z坐标轴相对于针部件20的中心轴线CS平行地设定。X坐标轴相对于Y坐标轴及Z坐标轴正交。连通孔28C的中心轴线CO即使在图7(A)中也与上述图2所示的例子相同,以相对于针部件20的中心轴线CS以预定量△D向左侧偏移的方式设定。预定量△D(偏移量)例如在0.1mm以上且0.6mm以下的范围设定。由此,形成连通孔28C的沿Y坐标轴的一方的内周面(以下也称为第一内周面28ISa)与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中的面对的外周面之间的相互间距离比形成连通孔28C的沿Y坐标轴的另一方的内周面(以下也称为第二内周面28ISb)与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中的面对的外周面之间的相互间距离小。因此,制冷剂通过的第一内周面28ISa与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的外周面之间的截面积比制冷剂通过的第二内周面28ISb与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的外周面之间的截面积小。因此,在从连通孔28C的两端流入的制冷剂的流是稳定的流时,通过第一内周面28ISa与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的外周面之间的制冷剂的流速比通过第二内周面28ISb与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的外周面之间的制冷剂的流速快。由此,通过与第一内周面28ISa对应的阀座28V的阀口28P的周缘并向固定部28A的末端宽部28d流出的制冷剂的流速比通过与第二内周面28ISb对应的阀座28V的阀口28P的周缘并向固定部28A的末端宽部28d流出的制冷剂的流速大。通过与第一内周面28ISa对应的阀座28V的阀口28P的周缘并向固定部28A的末端宽部28d流出的制冷剂的压力比基于连续式及伯努利定理通过与第二内周面28ISb对应的阀座28V的阀口28P的周缘并向固定部28A的末端宽部28d流出的制冷剂的压力小。其结果,在图5中,通过由在阀座28V的阀口28P的周缘附近形成的制冷剂的流速差(压力差)引起的作用力沿箭头所示的方向、即图2中的大致X坐标轴方向作用于尖细部20P1的作用点AP,预定的转矩绕针部件20的导向轴部20P2的旋转中心RP作用于顺时针方向,因此,在导向轴部20P2的外周部与导向部28B的孔28b的内周缘之间产生作为反作用的滑动阻力。此时,尖细部20P1的作用点AP与针部件20的导向轴部20P2的旋转中心RP之间的距离L能比较长地设定,因此上述作用力更大。
另外,在导向管28的比阀座28V靠下游侧部分,在固定部28A的内侧形成内径比阀口28P的直径向下游侧逐渐变大的末端宽部28d。末端宽部28d与圆筒形的固定部28A的内周部28e连接。如图7(B)所示,在固定部28A的圆筒状部的内周部28e与针部件20中的尖细部20P1的外周部之间形成有制冷剂通过的环状的流道28R。如图7(A)所示,形成内周部28e的圆筒状部向针部件20中的尖细部20P1的最端的鼓出部20F延伸,具有大致圆形的贯通孔28AH。如图7(B)所示,贯通孔28AH尤其以使通过与上述的连通孔28C的第二内周面28ISb对应的阀座28V的阀口28P的周缘向末端宽部28d流出的制冷剂的流路28R中的流速慢的方式沿X坐标轴的方向、即沿圆筒形的固定部28A的半径方向贯通圆筒状部。
由此,由设有贯通孔28AH的圆筒状部的一部分形成的流道28R中的制冷剂的流速比通过隔着尖细部20P1面对的流道28R的制冷剂的流速慢。因此,基于制冷剂的流速差的作用于针部件20中的尖细部20P1的作用点AP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由在阀座28V的阀口28P的周缘附近形成的制冷剂的流速差(压力差)引起的作用力的方向为相同方向,因此,得到基于上述阀座28V的阀口28P以及贯通孔28AH两处中的流速差的作用力的相乘效果。
另外,上述连通孔28C中的沿图7(A)所示的X坐标轴的剖面形状并未限定于大致圆形,例如可以是椭圆等其他形状。在这种情况下,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可以以制冷剂通过的第一内周面与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的外周面之间的截面积的大小与制冷剂通过的第二内周面与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的外周面之间的截面积的大小不同的方式配置。另外,连通孔28C的中心轴线CO未限定于该例子,例如可以以相对于针部件20的中心轴线CS以预定量△D向右侧偏离的方式设定。
图8(A)及(B)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节流装置的第二实施例。
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导向管18的连通孔18C的中心轴线CO以相对于针部件20的中心轴线CS以预定量△D向左侧偏离的方式设定,但可以代替该结构,在图8(A)所示的例子中,导向管30的连通孔30C的中心轴线CO与针部件20的中心轴线CS相交。另外,在图8(A)及(B)中,关于与图3所示的结构要素和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而表示,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节流装置例如如图4所示,配置于冷冻循环系统的配管中的冷凝器6的出口与蒸发器2的入口之间。节流装置作为主要要素包括与上述冷冻循环系统的配管接合的管主体10、固定于管主体10的内周部10a的导向管30、一体地形成于导向管30且构成调整制冷剂的流量的制冷剂流量调整部的阀座30V以及针部件20、对针部件20向相对于阀座30V接近的方向加力的螺旋弹簧16、支撑螺旋弹簧16的一端部的弹簧支撑部件22以及支撑针部件20的一端的圆筒状的限制部件12。
在管主体10的内周部10a中的距一端10E2预定距离的中间部固定有具有比管主体10的内径小的外径的导向管30的固定部30A的外周部。
导向管30例如由铜、黄铜、或铝、或不锈钢等中的任一材料通过机械加工制造。导向管30由固定于管主体10的内周部10a的固定部30A和能滑动地引导针部件20的导向轴部20P2的导向部30B构成。
导向管30通过由利用铆接加工而形成的管主体10的凹部10CA1以及10CA2形成的突起咬入其固定部30A的外周部的槽30CA1以及30CA2而被固定。导向管30在最靠近管主体10的一端10E1的导向部30B的端部的外周部具有金属制的限制部件12。
在导向管30中的比后述的连通孔30C靠上游侧部分形成有导向部30B。针部件20的导向轴部20P2能滑动地与导向部30B的孔部30b嵌合。
导向管30中的固定部30A的阀座30V的阀口30P、孔部30b形成于共通的中心轴线上。此时,由于导向管30中的导向部30B和固定部30A一体地形成,因此,阀座30V的阀口30P、孔部30b以使其中心相互一致的方式在共通的中心轴线上高精度地加工是容易的。
在固定部30A中的阀座30V与导向部30B之间,在阀座30V的正下方形成有大致圆形的连通孔30C。作为制冷剂导入孔起作用的连通孔30C的一端如图8(A)所示,沿Y坐标轴延伸并在阀座30V的正下方开口,连通孔30C的另一端由连结固定部30A和导向部30B的连结壁形成。其连结壁具有细孔30H,细孔30H具有比连通孔30C的一端的开口直径小的直径。由此,连通孔30C使阀口30P与导向管30以及限制部件12的外周部与管主体10的内周部10a之间连通。
另外,在图8(A)及(B)中,Y坐标轴设定为与针部件20的中心轴线CS相交,Z坐标轴设定为与针部件20的中心轴线CS平行。X坐标轴与Y坐标轴及Z坐标轴正交。连通孔30C的中心轴线CO在图8(B)中设定为与针部件20的中心轴线CS大致正交。
在该结构中,在从连通孔30C的两端向阀口30P流入的制冷剂的流是稳定的流时,由于细孔30H具有比连通孔30C的一端的开口直径小的直径,因此,通过细孔30H流入的一方的制冷剂的流速比从连通孔30C的一端流入的另一方的制冷剂的流速快。由此,上述的一方的制冷剂通过阀座30V的阀口30P的周缘的一部分向固定部30A的末端宽部30d流出的流速比上述的另一方的制冷剂通过阀座30V的阀口30P的周缘的其他部分并向固定部30A的末端宽部30d流出的流速大。作为其结果,在图8(A)中,作用力通过沿箭头所示的方向、即图8(B)中的大致Y坐标轴方向作用于尖细部20P1的作用点AP,预定的力矩绕针部件20的导向轴部20P2的旋转中心RP沿顺时针方向进行作用,因此,在导向轴部20P2的外周部与导向部30B的孔30b的内周缘之间产生作为反作用的滑动阻力。由此,能可靠地避免针部件20的摆动以及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的微振动。
上述的图8(A)所示的例子中的形成导向管30的连通孔30C的连结壁具有细孔30H,该细孔30H具有比连通孔30C的一端的开口直径小的直径,但并未限定于该结构,例如如图9所示,形成导向管30'的连通孔30'C的连结壁可以不具有细孔。在这种情况下,在导向管30'的固定部中的阀座与导向部30'B之间,在阀座的正下方形成大致圆形的连通孔30'C。作为制冷剂导入孔起作用的连通孔30'C的一端如图9所示,沿Y坐标轴延伸并在阀座的正下方开口,连通孔30'C的另一端由连结导向管30'的固定部和导向部30'B的连结壁形成。Y坐标轴设定为与针部件20的中心轴线CS相交,Z坐标轴设定为与针部件20的中心轴线CS平行。X坐标轴与Y坐标轴及Z坐标轴正交。
即使在该结构中,在从连通孔30'C的一端沿箭头所示的方向流向阀口的制冷剂的流为稳定的流时,由于连通孔30'C的另一端封闭,因此连结壁的内壁面与尖细部20P1的外周面之间的一方的制冷剂的流速比从连通孔30'C的一端流入的另一方的制冷剂的流速快。由此,上述的一方的制冷剂通过阀座的阀口的周缘的一部分向固定部的末端宽部流出的流速比上述的另一方的制冷剂通过阀座的阀口的周缘的一部分向固定部的末端宽部流出的流速大。作为其结果,在图9中,通过作用力沿箭头F所示的方向、即图9中的大致Y坐标轴方向作用于尖细部20P1的作用点,预定的力矩绕针部件20的导向轴部20P2的旋转中心沿顺时针方向进行作用,因此,在导向轴部20P2的外周部与导向部30'B的孔的内周缘之间产生作为反作用的滑动阻力。由此,能更可靠地避免针部件20的摆动以及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的微振动。
另外,作为用于上述的图8(A)所示的导向管的变形例,例如如图10所示,可以构成为导向管32的连通孔32C的中心轴线CO与针部件20的中心轴线CS相交,连通孔32C为贯通孔,并且细孔32H与连通孔32C连通。
在这种情况下,导向管32例如由与导向管30的材质相同的材料通过机械加工制造。导向管32包括固定于管主体10的内周部10a的固定部和能滑动地引导针部件20的导向轴部20P2的导向部。在导向管32中的比连通孔32C靠上游侧部分形成有导向部。针部件20的导向轴部20P2能滑动地与导向部的孔部嵌合。
在固定部中的阀座与导向部之间,在阀座的正下方形成大致圆形的连通孔32C。作为制冷剂导入孔起作用的连通孔32C的两端如图10所示,沿Y坐标轴延伸并在阀座的正下方开口。另外,在形成连通孔32C的一方的内周面,细孔32H开口。细孔32H如图10所示,沿X坐标轴延伸并与连通孔32C相交,与连通孔32C的内侧连通。由此,连通孔32C使阀口与导向管32及限制部件12的外周部(未图示)与管主体10的内周部10a之间连通。
另外,在图10中,Y坐标轴设定为与针部件20的中心轴线CS相交,Z坐标轴设定为与针部件20的中心轴线CS平行。X坐标轴与Y坐标轴及Z坐标轴正交。连通孔32C的中心轴线CO在图10中设定为与针部件20的中心轴线CS大致正交。
即使在该结构中,也在从连通孔32C的两端沿箭头所示的方向流向阀口的制冷剂的流为稳定的流时,通过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的一方的外周部与吸孔32H的内侧的开口端之间的一方的制冷剂的流速比通过形成面对的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的另一方的外周部和连通孔32C的内周面之间的另一方的制冷剂的流速慢。由此,上述的一方的制冷剂通过阀座的阀口的周缘的一部分并向固定部的末端宽部流出的流速比上述的另一方的制冷剂通过阀座的阀口的周缘的其他部分并向固定部的末端宽部流出的流速大。作为其结果,在图10中,通过作用力沿箭头F所示的方向、即图10中的大致X坐标轴方向作用于尖细部20P1的作用点,预定的力矩绕针部件20的导向轴部20P2的旋转中心进行作用,因此在导向轴部20P2的外周部与导向部的孔的内周缘之间产生作为反作用的滑动阻力。由此,能更可靠地避免针部件20的摆动及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的微振动。
图11(A)及(B)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节流装置的第三实施例。
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导向管18的连通孔18C的中心轴线CO以相对于针部件20的中心轴线CS以预定量△D向左侧偏离的方式设定,但代替该结构,在图11(A)所示的例子中,导向管34的连通孔34C的中心轴线CO与针部件20的中心轴线CS大致正交。另外,在图11(A)及(B)中,关于与图3所示的例子中的结构要素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表示,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节流装置如图4所示,配置于冷冻循环系统的配管中的冷凝器6的出口与蒸发器2的入口之间。节流装置作为主要的要素包括与上述冷冻循环系统的配管接合的管主体10、固定于管主体10的内周部10a的导向管34、一体地形成于导向管34并构成调整制冷剂的流量的制冷剂流量调整部的阀座34V以及针部件20、对针部件20向接近阀座34V的方向加力的螺旋弹簧16、支撑螺旋弹簧16的一方的端部的弹簧支撑部件22、支撑针部件20的一端的圆筒状的限制部件12。
在管主体10的内周部10a中的距一端10E2预定距离的中间部固定有具有比管主体10的内径小的外径的导向管34的固定部34A的外周部。
导向管34由例如与图8(A)及(B)所示的导向管30的材料相同的材料通过机械加工制造。导向管34包括固定于管主体10的内周部10a的固定部34A、能滑动地引导针部件20的导向轴部20P2的导向部34B。
导向管34通过由利用铆接加工形成的管主体10的凹部10CA1及10CA2形成的突起咬入该固定部34A的外周部的槽34CA1及34CA2而固定。导向管34在最靠近管主体10的一端10E1的导向部34B的端部的外周部具有金属制的限制部件12。
在导向管34中的比后述的连通孔34C靠上游侧部分形成有导向部34B。针部件20的导向轴部20P2能滑动地与导向部34B的孔部34b嵌合。
导向管34中的固定部34A的阀座34V的阀口34P、孔部34b形成在共通的中心轴线上。此时,由于导向管34中的导向部34B与固定部34A一体地形成,因此,阀座34V的阀口34P、孔部34b以使其中心相互一致的方式在共通的中心轴线上高精度地进行加工是容易的。
在固定部34A中的阀座34V与导向部34B之间,在阀座34V的正下方形成有大致圆形的连通孔34C。作为制冷剂导入孔起作用的连通孔34C的两端如图11(A)所示,沿Y坐标轴延伸并在阀座30V的正下方开口。在与连通孔34C的一方的开口端邻接的位置设置有C形的流量调整片36。流量调整片36以使从一方的开口端流入连通孔34C内的制冷剂的流量比从另一方的开口端流入连通孔34C内的流量少的方式进行限制。流量调整片36利用基于其自身的弹性力的保持力固定于导向管34的外周部。由此,连通孔34C使阀口34P与导向管34及限制部件12的外周部与管主体10的内周部10a之间连通。
另外,在图11(A)及(B)中,Y坐标轴以与针部件20的中心轴线CS相交的方式设定,Z坐标轴设定为与针部件20的中心轴线CS平行。X坐标轴与Y坐标轴及Z坐标轴正交。
在该结构中,在从连通孔34C的两端向阀口34P流入的制冷剂的流为稳定的流时,由于流量调整片36设于与连通孔34C的一方的开口端邻接的位置,因此通过一方的开口端流入的一方的制冷剂的流速比从连通孔34C的另一端流入的另一方的制冷剂的流速快。由此,上述的一方的制冷剂通过阀座34V的阀口34P的周缘的一部分向固定部34A的末端宽部34d流出的流速比上述的另一方的制冷剂通过阀座34V的阀口34P的周缘的其他部分向固定部34A的末端宽部34d流出的流速大。作为其结果,在图11(A)中,作用力沿箭头F所示的方向、即图11(B)中的大致Y坐标轴方向作用于尖细部20P1的作用点AP,预定的力矩绕针部件20的导向轴部20P2的旋转中心RP沿顺时针方向进行作用,因此,在导向轴部20P2的外周部与导向部34B的孔34b的内周缘之间产生作为反作用的滑动阻力。由此,能更可靠地避免针部件20的摆动及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的微振动。
图12(A)及(B)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节流装置的第四实施例。
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导向管18的连通孔18C的中心轴线CO以相对于针部件20的中心轴线CS以预定量△D向左侧偏离的方式设定,但代替该结构,在图12(A)所示的例子中,导向管34的连通孔34C的中心轴线CO与针部件20的中心轴线CS大致正交。另外,在图12(A)及(B)中,对图3及图11(A)所示的例子的结构要素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表示,省略其重复的说明。另外,在图12(A)及(B)中,Y坐标轴设定为与针部件20的中心轴线CS相交,Z坐标轴设定为与针部件20的中心轴线CS平行。X坐标轴与Y坐标轴及Z坐标轴正交。
节流装置例如如图4所示,配置于冷冻循环系统的配管中的冷凝器6的出口与蒸发器2的入口之间。节流装置作为主要的要素包括与上述的冷冻循环系统的配管接合的管主体10、固定于管主体10的内周部10a的导向管34、一体地形成于导向管34并构成调整制冷剂的流量的制冷剂流量调整部的阀座34V以及针部件20、对针部件20向相对于阀座34V的方向加力的螺旋弹簧16、支撑螺旋弹簧16的一方的端部的弹簧支撑部件22、支撑针部件20的一端的圆筒状的限制部件42。
在管主体10的内周部10a中的距离一端10E2预定距离的中间部固定有导向管34的固定部34A的外周部,该导向管34具有比管主体10的内径小的外径。
导向管34在最靠近管主体10的一端10E1的导向部34B的端部的外周部具有金属制的限制部件42。
圆筒状的限制部件42例如以铜合金薄板材料利用冲压加工以相同的厚度成形。通过利用冲压成型来形成限制部件42,从而比较便宜地制造。
限制部件42的一端通过由利用铆接加工形成的限制部件42的凹部42CA1形成的突起咬入导向部34B的端部的槽34CB1,固定于导向部34B。由该铆接加工形成的凹部42CA1沿限制部件42的圆周方向以预定的间隔形成于多处、例如三处。圆筒状的限制部件42在另一端具有封闭端部,覆盖螺旋弹簧16以及弹簧支撑部件22。
在限制部件42的外周部中的与凹部42CA1邻接的位置一体地形成有流量调整用突起部42D。流量调整用突起部42D以使从一方的开口端流入连通孔34C内的制冷剂的流量比从另一方的开口端流入连通孔34C内的制冷剂的流量少。流量调整用突起部42D以堵塞限制部件42的外周部与管主体10的内周部10a之间的间隙的方式沿限制部件42的圆周方向以呈优弧的预定的圆周角延伸。
限制部件42的另一端从导向部34B向管主体10的一端10E1侧延伸。另外,其封闭端部具有平坦的内面。该封闭端部的内面支撑后述的调整螺钉20P4的端面20P5。调整螺钉20P4一体地形成于针部件20的导向轴部20P2的一端,被拧入弹簧支撑部件22的一端的阴螺纹22A。在限制部件42的内侧形成有液状的制冷剂浸入的中空部44。
在限制部件42的凹部42CA1以外的部分的内周面与导向部34B的端部的槽34CB1以外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预定的间隙。因此,从管主体10的一端10E1侧供给的制冷剂通过该间隙、导向部34B的孔部34b与导向轴部20P2的外周部的间隙流入限制部件42的中空部44内。
在该结构中,在从连通孔34C的两端向阀口34P流入的制冷剂的流是稳定的流时,流量调整用突起部42D以使从一方的开口端流入连通孔34C内的制冷剂的流量比从另一方的开口端流入连通孔34C内的制冷剂的流量少的方式进行限制,因此,通过一方的开口端流入的一方的制冷剂的流速比从连通孔34C的另一端流入的另一方的制冷剂的流速快。由此,上述的一方的制冷剂通过阀座34V的阀口34P的周缘的一部分向固定部34A的末端宽部34d流出的流速比上述的另一方的制冷剂通过阀座34V的阀口34P的周缘的其他部分向固定部34A的末端宽部34d流出的流速大。其结果,在图12(A)中,作用力沿箭头F所示的方向、即图12(B)中的大致Y坐标轴方向作用于尖细部20P1的作用点AP,从而预定的力矩绕针部件20的导向轴部20P2的旋转中心RP沿顺时针方向进行作用,因此,在导向轴部20P2的外周部与导向部34B的孔34b的内周缘之间产生作为反作用的滑动阻力。由此,能可靠地避免针部件20的摆动以及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1的微振动。
图13(A)及(B)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节流装置的第五实施例。
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导向管18的连通孔18C的中心轴线CO以相对于针部件20的中心轴线CS以预定量△D向左侧偏离的方式设定,但取而代之,在图13(A)所示的例子中,导向管34的连通孔34C的中心轴线CO相对于针部件20的中心轴线CS大致正交。另外,在图13(A)及(B)中,对与图3及图11(A)所示的结构要素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进行表示,省略其重复的说明。在图13(A)及(B)中,Y坐标轴以与针部件40的中心轴线CS相交的方式设定,Z坐标轴与针部件40的中心轴线CS平行地设定。X坐标轴与Y坐标轴及Z坐标轴正交。
节流装置例如如图4所示,配置于冷冻循环系统的配管中的冷凝器6的出口与蒸发器2的入口之间。节流装置作为主要的要素包括与上述的冷冻循环系统的配管接合的管主体10、固定于管主体10的内周部10a的导向管34、一体地形成于导向管34并构成调整制冷剂的流量的制冷剂流量调整部的阀座34V、以及针部件40、对针部件40在相对于阀座34V接近的方向上加力的螺旋弹簧16、支撑螺栓弹簧16的一方的端部的弹簧支撑部件22以及支撑针部件40的一端的圆筒状的限制部件12。
针部件40例如利用与上述的针部件20的材料相同的材料通过机械加工制造,作为主要要素包括面向阀座34V形成的尖细部40P1、能滑动地与导向部34B中的孔部34b嵌合的导向轴部40P2、形成于导向轴部40P2的前端的弹簧支撑部件连结部40P3以及调整螺钉40P4。
具有预定的锥角度的圆锥台状的尖细部40P4的最小径部设定为比导向轴部40P2的直径稍小。尖细部40P1在沿末端宽部34d的方向距离阀口34P预定距离的位置具有在针部件40的调整螺钉40P4的端面40P5与限制部件12的封闭端的内面抵接时具有比阀口34P的直径大的直径的基部、即与后述的最端的鼓出部40F的连结部分。
尖细部40P1在距离中心轴线CS预定距离的位置具有平坦面40PE。平坦面40PE沿尖细部40P1的中心轴线CS从尖细部40P1的下部附近到导向轴部40P2的连结部分以预定的长度形成。由此,位于阀口34P的周缘与平坦面40PE之间的制冷剂的动作压力在图13(A)中尖细部40P1的半径方向且箭头F所示的方向进行作用,将面向平坦面40PE的尖细部40P1的外周面向阀口34P的周缘按压。由此,在针部件40的移动中,在导向轴部40P2的外周部与导向管34的孔34b之间产生滑动阻力。由此,能可靠地避免针部件40的摆动及针部件40的尖细部40P1的微振动。
在针部件40的弹簧支撑部件连结部40P3,利用铆接加工固定有弹簧支撑部件22。弹簧支撑部件连结部40P3例如由环状的槽形成。弹簧支撑部件22通过由利用铆接加工形成的弹簧支撑部件22的凹部22CA1形成的突起咬入弹簧支撑部件连结部40P3的槽而被固定。
针部件40的与弹簧支撑部件40P3一体形成的调整螺钉40P4的阳螺纹被拧入弹簧支撑部件22的内周部的阴螺纹22A的孔。该阴螺纹22A的孔从上述的凹部22CA1向相对于导向部34B离开的方向延伸。调整螺钉40P4调整螺旋弹簧16的作用力。
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针部件的导向轴部形成于相对于阀口在上游侧离开的位置,但并未限定于该例子,例如针部件可以其导向轴部的端部形成于接近阀口的位置、或者其导向轴部的端部插入阀口内。
Claims (14)
1.一种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管主体,其配置于供给制冷剂的配管,并在两端具有与该配管内连通的开口端部;
导向管,其固定于上述管主体的内周部,具备具有阀口的阀座、导向部以及配置于上述阀口与上述导向部之间且连通上述管主体的上游侧部分和上述阀口的连通孔;
针部件,其具有尖细部和导向轴部,该尖细部在相对于上述阀座的阀口离开的位置具有基部,能相对于上述阀座的阀口接近或离开地配置,并控制该阀口的开口面积,该导向轴部与该尖细部的末端连接,并向上述制冷剂的流的上游侧延伸,被上述导向管的导向部能滑动地导向;
加力部件,其配置于上述导向管的导向部与上述管主体的一方的开口端部之间,对上述针部件向接近上述阀座的阀口的方向加力;以及
流速控制机构,其以在配置于一次侧的上述导向部与上述阀座之间产生通过上述导向部与上述阀座之间并流入上述针部件的尖细部与上述阀口的内周缘部之间的上述制冷剂的流速差的方式进行控制,
上述流速控制机构包括与上述阀口连通且两端开口的上述连通孔的中心轴线的位置向与上述针部件的中心轴线平行的一方向偏离的结构,控制流入面向包含上述连通孔的中心轴线且与上述针部件的中心轴线平行的面的上述连通孔的第一以及第二内周面与上述针部件的尖细部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的制冷剂的流速差,
通过基于由上述流速控制机构控制的上述制冷剂的流速差的对上述针部件的尖细部的作用力,预定的力矩作用于上述针部件的导向轴部的旋转中心的周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上述阀口连通的扩大部面向上述针部件的尖细部形成于比上述阀座靠下游侧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扩大部形成于与上述连通孔的中心轴线的位置向与上述针部件的中心轴线平行的一方向偏离的方向大致相同的方向且形成于比上述阀座靠下游侧位置。
4.一种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管主体,其配置于供给制冷剂的配管,并在两端具有与该配管内连通的开口端部;
导向管,其固定于上述管主体的内周部,具备具有阀口的阀座、导向部以及配置于上述阀口与上述导向部之间且连通上述管主体的上游侧部分和上述阀口的连通孔;
针部件,其具有尖细部和导向轴部,该尖细部在相对于上述阀口离开的位置具有基部,能相对于上述阀座的阀口接近或离开地配置,并控制该阀口的开口面积,该导向轴部与该尖细部的末端连接,并向上述制冷剂的流的上游侧延伸,被上述导向管的导向部能滑动地导向;
加力部件,其配置于上述导向管的导向部与上述管主体的一方的开口端部之间,对上述针部件向接近上述阀座的阀口的方向加力;以及
流速控制机构,其控制流入上述阀口的内周缘部与上述针部件的尖细部之间的制冷剂的流速,
上述流速控制机构包括与上述阀口连通的上述连通孔的中心轴线相对于上述针部件的中心轴线相交的结构,以下述方式控制流速:通过与相对于上述针部件的中心轴线的上述连通孔的一方的开口的流路面积相比,减小从上述导向部与上述管主体之间的间隙通过与上述开口对置且相对于上述针部件的中心轴线的另一方的开口到达上述阀口之间的一部分的流路面积,从而与流入上述连通孔的一方的开口侧的上述阀口的内周缘部与上述尖细部之间的制冷剂的流速相比,流入相对于上述针部件的中心轴线与上述连通孔的一方的开口对置的另一方侧的上述阀口的内周缘部与上述针部件的尖细部之间的制冷剂的流速快,
通过基于由上述流速控制机构控制的上述制冷剂的流速差的对上述针部件的尖细部的作用力,预定的力矩作用于上述针部件的导向轴部的旋转中心的周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上述阀口连通的扩大部面向上述针部件的尖细部形成于比上述阀座靠下游侧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通孔的一端开口,该连通孔的另一端封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通孔的一端具有开口的开口端部,该连通孔的另一端具有具备比该开口端部的内径小的内径的开口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通孔的另一端由流量调整片封闭。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限制部件,该限制部件以包围上述针部件的导向轴部及上述加力部件的方式设于上述导向部的端部,并具有上述制冷剂浸入的中空部,
上述流速控制机构包括流量调整用突起部,该流量调整用突起部在上述限制部件的外周部与上述管主体的内周部之间沿该限制部件的圆周方向形成,以使从一方的开口端流入上述连通孔内的制冷剂的流量比从另一方的开口端流入上述连通孔内的制冷剂的流量少的方式进行限制。
10.一种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管主体,其配置于供给制冷剂的配管,并在两端具有与该配管内连通的开口端部;
导向管,其具备固定于上述管主体的内周部的固定部、具有阀口的阀座、导向部以及配置于上述阀口与上述导向部之间且连通上述管主体的上游侧部分和上述阀口的至少一个连通孔;
针部件,其具有尖细部和导向轴部,该尖细部在相对于上述阀口离开的位置具有基部,能相对于上述阀座的阀口接近或离开地配置,并控制该阀口的开口面积,该导向轴部与该尖细部的末端连接,并向上述制冷剂的流的上游侧延伸,被上述导向管的导向部能滑动地导向;
加力部件,其配置于上述导向管的导向部与上述管主体的一方的开口端部之间,对上述针部件向接近上述阀座的阀口的方向加力;以及
流速控制机构,其控制流入上述阀口的内周缘部与上述针部件的尖细部之间的制冷剂的流速,
上述流速控制机构包括与上述阀口连通的上述连通孔的中心轴线与上述针部件的中心轴线相交的结构,以下述方式控制流速:通过具备相对于上述针部件的中心轴线的上述连通孔的一方的开口、在与该开口对置且相对于上述针部件的中心轴线的另一方连结上述固定部和上述导向部的不具有孔的连结壁,从而与流入上述连通孔的一方的开口侧的上述阀口的内周缘部与上述尖细部之间的制冷剂的流速相比,流入相对于上述针部件的中心轴线与上述连通孔的一方的开口对置的另一方侧的上述阀口的内周缘部与上述针部件的尖细部之间的制冷剂的流速快,
通过基于由上述流速控制机构控制的上述制冷剂的流速差的对上述针部件的尖细部的作用力,预定的力矩作用于上述针部件的导向轴部的旋转中心的周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上述阀口连通的扩大部面向上述针部件的尖细部形成于比上述阀座靠下游侧位置。
12.一种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管主体,其配置于供给制冷剂的配管,并在两端具有与该配管内连通的开口端部;
导向管,其固定于上述管主体的内周部,具备具有阀口的阀座、导向部以及配置于上述阀口与上述导向部之间且连通上述管主体的上游侧部分和上述阀口的连通孔;
针部件,其具有尖细部和导向轴部,该尖细部在相对于上述阀口离开的位置具有基部,能相对于上述阀座的阀口接近或离开地配置,并控制该阀口的开口面积,该导向轴部与该尖细部的末端连接,并向上述制冷剂的流的上游侧延伸,被上述导向管的导向部能滑动地导向;
加力部件,其配置于上述导向管的导向部与上述管主体的一方的开口端部之间,对上述针部件向接近上述阀座的阀口的方向加力;以及
流速控制机构,其以在配置于一次侧的上述导向部与上述阀座之间产生通过上述导向部与上述阀座之间并流入上述针部件的尖细部与上述阀口的内周缘部之间的上述制冷剂的流速差的方式进行控制,
上述流速控制机构形成于上述导向管的导向部与上述阀座之间,与上述阀口连通且两端开口的连通孔的中心轴线相对于上述针部件的中心轴线正交,形成有沿上述针部件的中心轴线从尖细部的下部附近到导向轴部的连结部分具有预定的长度的平坦面,
通过基于由上述流速控制机构控制的上述制冷剂的流速差的对上述针部件的尖细部的作用力,预定的力矩作用于上述针部件的导向轴部的旋转中心的周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上述阀口连通的扩大部面向上述针部件的尖细部形成于比上述阀座靠下游侧位置。
14.一种冷冻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蒸发器、压缩机及冷凝器,
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节流装置设于配置在上述冷凝器的出口与上述蒸发器的入口之间的配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63406 | 2017-08-28 | ||
JP2017163406A JP6817914B2 (ja) | 2017-08-28 | 2017-08-28 | 絞り装置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425153A CN109425153A (zh) | 2019-03-05 |
CN109425153B true CN109425153B (zh) | 2021-05-04 |
Family
ID=65514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898278.3A Active CN109425153B (zh) | 2017-08-28 | 2018-08-08 | 节流装置及冷冻循环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817914B2 (zh) |
CN (1) | CN10942515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478846B2 (ja) | 2020-07-15 | 2024-05-07 | 浙江盾安人工環境股▲ふん▼有限公司 | 絞り弁及び熱交換システム |
CN115468338B (zh) * | 2022-09-02 | 2023-11-07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节流装置、节流方法和空调器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43047A (ja) * | 1993-08-03 | 1995-02-10 | Tgk Co Ltd | 膨張弁 |
CN1690600A (zh) * | 2004-03-03 | 2005-11-02 | 奥托.埃杰尔霍夫两合公司 | 膨胀阀及其控制方法 |
JP2007292148A (ja) * | 2006-04-24 | 2007-11-08 | Neriki:Kk | 逆止弁 |
CN103940159A (zh) * | 2014-03-25 | 2014-07-23 |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膨胀阀 |
JP2015137815A (ja) * | 2014-01-23 | 2015-07-30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膨張弁、および蒸気圧縮式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JP2016142335A (ja) * | 2015-02-02 | 2016-08-08 |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 絞り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 |
WO2016136120A1 (ja) * | 2015-02-27 | 2016-09-01 |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 絞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
WO2016194388A1 (ja) * | 2015-06-03 | 2016-12-08 |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 絞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
WO2017038270A1 (ja) * | 2015-09-04 | 2017-03-09 |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 絞り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 |
JP2017058081A (ja) * | 2015-09-17 | 2017-03-23 |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 絞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
CN106895613A (zh) * | 2015-12-21 | 2017-06-27 | 株式会社Tgk | 膨胀阀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61554A (ja) * | 1994-08-17 | 1996-03-08 | Nabco Ltd | 圧力制御弁 |
DE102005003968A1 (de) * | 2004-10-22 | 2006-04-27 | Otto Egelhof Gmbh & Co. Kg | Expansionsventil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Steuerung |
JP6367164B2 (ja) * | 2015-07-17 | 2018-08-01 |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 圧力作動弁及び冷凍サイクル |
JP6356645B2 (ja) * | 2015-09-04 | 2018-07-11 |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 絞り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 |
-
2017
- 2017-08-28 JP JP2017163406A patent/JP6817914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8-08 CN CN201810898278.3A patent/CN10942515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43047A (ja) * | 1993-08-03 | 1995-02-10 | Tgk Co Ltd | 膨張弁 |
CN1690600A (zh) * | 2004-03-03 | 2005-11-02 | 奥托.埃杰尔霍夫两合公司 | 膨胀阀及其控制方法 |
JP2007292148A (ja) * | 2006-04-24 | 2007-11-08 | Neriki:Kk | 逆止弁 |
JP2015137815A (ja) * | 2014-01-23 | 2015-07-30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膨張弁、および蒸気圧縮式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CN103940159A (zh) * | 2014-03-25 | 2014-07-23 |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膨胀阀 |
JP2016142335A (ja) * | 2015-02-02 | 2016-08-08 |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 絞り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 |
WO2016136120A1 (ja) * | 2015-02-27 | 2016-09-01 |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 絞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
JP2016161178A (ja) * | 2015-02-27 | 2016-09-05 |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 絞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
WO2016194388A1 (ja) * | 2015-06-03 | 2016-12-08 |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 絞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
WO2017038270A1 (ja) * | 2015-09-04 | 2017-03-09 |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 絞り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 |
JP2017058081A (ja) * | 2015-09-17 | 2017-03-23 |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 絞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
CN106895613A (zh) * | 2015-12-21 | 2017-06-27 | 株式会社Tgk | 膨胀阀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9039526A (ja) | 2019-03-14 |
CN109425153A (zh) | 2019-03-05 |
JP6817914B2 (ja) | 2021-01-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425153B (zh) | 节流装置及冷冻循环系统 | |
JP6231662B2 (ja) | 絞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 |
CN110582678B (zh) | 节流装置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 |
JP6619879B2 (ja) | 特に車両エアコンまたは熱ポンプ内のスクロール圧縮機のための制御流量調整弁 | |
JP5971871B2 (ja) | 絞り装置 | |
CN107636405B (zh) | 节流装置以及冷冻循环 | |
WO2016125513A1 (ja) | 絞り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 | |
CN106170670B (zh) | 节流装置 | |
JP6404191B2 (ja) | 絞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 |
JP6031078B2 (ja) | 絞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 |
WO2016194388A1 (ja) | 絞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 |
US7059838B2 (en) | Control device for 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 |
JP2015218948A (ja) | 絞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 |
JP2017058081A (ja) | 絞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 |
CN109804210B (zh) | 节流装置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 |
CN111734883B (zh) | 温度式膨胀阀及具备该温度式膨胀阀的冷冻循环系统 | |
JP6364381B2 (ja) | 絞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 |
JP2016142336A (ja) | 絞り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 | |
JP6178374B2 (ja) | 絞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 |
WO2018179909A1 (ja) | 絞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 |
JP2018091619A (ja) | 絞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 |
CN114791051B (zh) | 一种节流阀装置 | |
JP2018063053A (ja) | 絞り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 | |
EP3617615A1 (en) | Valve device and refrigerator refrigerating system having the valve device | |
JPH1199951A (ja) | 動力舵取用作動流体の流量制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