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24569A - 通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24569A
CN109424569A CN201710790847.8A CN201710790847A CN109424569A CN 109424569 A CN109424569 A CN 109424569A CN 201710790847 A CN201710790847 A CN 201710790847A CN 109424569 A CN109424569 A CN 1094245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ventilation device
air intake
air
intake 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908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24569B (zh
Inventor
庄英锽
叶仲伟
蔡佳佑
林文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ta Electronics Inc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20171079084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245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245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45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245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45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04D25/1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the unit being adapted for mounting in aper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02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226Fan ca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41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风装置。通风装置包括一机壳以及一风扇。机壳具有一出风口与至少一入风口。风扇设置于机壳内,风扇具有一叶轮与一涡形壳体,叶轮设置于涡形壳体内,且涡形壳体的一出口端连接机壳的出风口;其中,涡形壳体具有一顶面与一侧壁,涡形壳体沿着顶面与侧壁的相切面具有一圆角,该圆角为变化半径圆角。本发明的通风装置可提供较大的入风空间同时兼具较平顺的流场。

Description

通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较平顺流场的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逐渐发展,人们对于生活品质也益趋重视,其中,空气品质的好坏与人们的健康更是息息相关。然而,现今建筑物为了减噪、隔热或防止冷气外泄,常利用建材将室内建构成封闭且不通风的空间,因此换气量不足,使得有害人体的污染物无法有效排除。
为了加强室内的换气量,一般来说,密闭空间通常会利用换气扇或管道扇进行换气或循环,在现有技术中,常因换气扇或管道扇的机体内部空间的限制,或是结构上的阻碍造成内部流场不顺、噪音较大,进而影响效能。为了使气流在机体内部流道的流场可以平顺,现有技术会增加机体内部的入风空间或是尽量避免流场角度突然变化,来使流场较为平顺。
然而,现有的换气扇或管道扇的结构设计虽然能使气流较为平顺而避免流场突然变化,但在顾及风扇特性的同时,所能增加的入风空间相当有限;另一种结构设计虽然可使提供较大的入风空间,但相对的也会牺牲流道内部空间,对流场平顺不利。
另外,为了因应室内空间大小或装潢隔间等原因,现有的换气扇或管道扇有多个入风口的设计,然而,这种多个入风口的产品,因其入风口为固定式,使用上所有的入风口均需安装入风头否则换气扇或管道扇无法被使用,或是无法完全发挥效能,使用者无法依据所需选择入风口的数量与入风方向,在使用选择上无疑造成了相当的困扰与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通风装置,可提供较大的入风空间同时具有较平顺的流场,使通风装置具有较高的效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通风装置,可因应使用上的不同需求而有多样化的入风选择,同时兼具可扩充性。
本发明提出一种通风装置,包括一机壳以及一风扇。机壳具有一出风口与至少一入风口。风扇设置于机壳内,风扇具有一叶轮与一涡形壳体,叶轮设置于涡形壳体内,且涡形壳体的一出口端连接机壳的出风口;其中,涡形壳体具有一顶面与一侧壁,涡形壳体沿着顶面与侧壁的相切面具有一圆角,该圆角为变化半径圆角。另外,该圆角的半径从出口端沿着顶面与侧壁的相切面由小变大后再变小。
本发明提出另一种通风装置,包括一机壳、一风扇以及至少一入风接头。机壳具有一出风口与多个入风口,机壳上邻近于各入风口处还具有多个第一连接部。风扇设置于机壳内。入风接头可拆卸地通过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机壳连接,使外界通过入风接头及多个所述入风口的其中之一与机壳内部连通。其中,未与入风接头连接的入风口通过一档板可拆卸地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以挡住未与入风接头连接的入风口。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入风口分别位于机壳的不同侧面或相同侧面。
在一实施例中,涡形壳体还具有与顶面相对的一底面,涡形壳体沿着底面与侧壁的相切面还具有另一圆角,该另一圆角为变化半径圆角。
在一实施例中,通风装置还可包括至少一入风接头,机壳上邻近于入风口处还具有多个第一连接部,入风接头可拆卸地通过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机壳连接,使外界通过入风接头及入风口与机壳内部连通;或者通风装置还可包括至少一档板,机壳上邻近于入风口处还具有多个第一连接部,档板可拆卸地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以挡住入风口。
在一实施例中,通风装置还可包括一隔板,机壳还具有一上盖与一侧盖,隔板设置于涡形壳体的顶面、上盖与侧盖之间,以围设出一区域。
在一实施例中,通风装置还可包括一出风接头,机壳上邻近于出风口处还具有多个第二连接部,出风接头可拆卸地通过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机壳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或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为一卡勾、一扣件或一滑槽,入风接头、档板或出风接头插入多个所述卡勾、多个所述扣件或多个所述滑槽与机壳之间。
承上所述,在本发明的通风装置中,通过风扇设置于机壳内,且风扇的涡形壳体沿着其顶面与侧壁的相切面有一圆角,该圆角为变化半径圆角的结构设计,可使通风装置的机壳内具有较大的入风空间,同时有较平顺的流场,因此可减少风阻、增加入风量,使得本发明的通风装置具有较高的效能。
另外,本发明的通风装置更通过机壳上邻近于各入风口处有多个第一连接部,且入风接头可拆卸地通过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机壳连接,使外界可通过入风接头及多个所述入风口的其中之一与机壳内部连通,而未与入风接头连接的入风口可通过档板可拆卸地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以挡住未与入风接头连接的入风口的结构设计,使本发明的通风装置可因应使用上的不同需求而有多样化的入风口的数量与入风方向的选择,同时兼具可扩充性。
附图说明
图1A与图1B分别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通风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与分解示意图。
图1C为图1A的通风装置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1D为图1A的通风装置的剖视示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态样的通风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3A至图3D分别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通风装置的不同使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a:通风装置
11:机壳
111:上盖
112:侧盖
113:底盖
12:风扇
121:叶轮
122:马达
123:涡形壳体
1231:顶面
1232:侧壁
1233:出口端
1234:底面
14:入风接头
15:出风接头
16:隔板
17:档板
18:区域
C1:第一连接部
I1、I2、I3:入风口
O:出风口
R、R’:圆角
S1:第一侧面
S2:第二侧面
S3:第三侧面
S4:第四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通风装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请参照图1A至图1D所示,其中,图1A与图1B分别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通风装置1的立体示意图与分解示意图,图1C为通风装置1的另一立体示意图,而图1D为通风装置1的剖视示图。
如图1A至图1D所示,通风装置1包括一机壳11以及一风扇12,风扇12设置于机壳11内。其中,机壳11具有一出风口与至少一入风口。另外,机壳11还具有一第一侧面S1、一第二侧面S2、一第三侧面S3及一第四侧面S4,第一侧面S1的两侧分别连接第二侧面S2与第四侧面S4,第三侧面S3的两侧分别连接第二侧面S2与第四侧面S4。本实施例的机壳11是以一个出风口O及三个入风口I1、I2、I3为例。其中,出风口O是位于机壳11的第一侧面S1,三个入风口I1、I2、I3是对应位于不同的侧面上。于此,入风口I1位于第二侧面S2,入风口I2位于第三侧面S3,入风口I3位于第四侧面S4,然并不以此为限。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入风口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大于三个,并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入风口的位置也可位于机壳11的同一侧面上,本发明均不限制。
另外,通风装置1还可包括至少一个入风接头14及一个出风接头15。本实施例的通风装置1是以具有对应于三个入风口I1、I2、I3的三个入风接头14为例。其中,为了固定入风接头14,机壳11上邻近于入风口I1、I2、I3处还可分别具有多个第一连接部C1,使入风接头14可拆卸地通过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C1与机壳11连接,则外界的气流可通过入风接头14及入风口I1、I2、I3与机壳11内部连通。另外,为了固定出风接头15,机壳11上邻近于出风口O处还可具有多个第二连接部(图未绘示),出风接头15可拆卸地通过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机壳11连接。其中,各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C1或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例如但不限于分别为一卡勾,入风接头14或出风接头15的侧缘可分别插入多个所述卡勾,并位于多个所述卡勾与机壳11之间。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C1或第二连接部也可为其他形式的连接机构,例如可为扣件或滑槽,只要入风接头14可通过第一连接部C1连接在机壳11,出风接头15可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在机壳11即可。此外,第一连接部C1及第二连接部于本实施例中可为相同形式的连接机构或不同形式的连接机构,并不限制。
因此,外界的风(气流)可由三个入风接头14经入风口I1、I2、I3进入机壳11内,经风扇12加压后再经出风口O与出风接头15吹出。通过入风接头14与第一连接部C1的结构设计(与出风接头15与第二连接部)的结构设计,可使入风接头14(与出风接头15)具有快拆与快装的特性。在实际应用上,因应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若不需要同时使用三个入风接头14的话,则未与入风接头14连接的入风口可利用挡板连接第一连接部C1以挡住入风口,以下会再说明。
另外,风扇12具有一叶轮121、一马达122与一涡形壳体123,马达122连接叶轮121,并设置于涡形壳体123内。涡形壳体123的一入口(未标示)与机壳11的内部连通,而涡形壳体123的一出口端1233连通机壳11的出风口O。另外,涡形壳体123具有一顶面1231与一侧壁1232,涡形壳体123沿着顶面1231与侧壁1232的相切面具有一圆角R,且圆角R为一变化半径圆角。于此,圆角(Round)就是"R角"。
在本实施例中,沿着顶面1231与侧壁1232的相切面的圆角R并不是固定半径,而是变化半径,使得涡形壳体123沿着顶面1231与侧壁1232的相切面可形成不等半径圆弧。本实施例的圆角R的半径是从涡形壳体123的出口端1233沿着顶面1231与侧壁1232的相切面由小变大后再变小。其中,变化半径圆角的半径最大值的位置面对位于第二侧面S2的入风口I1(可称为主要入风口),而半径最小值的位置对应于第四侧面S4远离入风口I3的一侧。
本实施例的涡形壳体123沿着涡形流道的顶面1231与侧壁1232的相切面形成不等半径圆弧涡形,在多向入风时,不等半径圆弧涡形中较大的圆弧区域(半径)对应于入风口I1、I2的位置,可提供较大入风空间而且不会牺牲涡形流道的内部空间,同时可提供较平顺的流场;而入风口I3位于不等半径圆弧涡形的前端(半径较小处)也可提供平顺的流场,而且三个入风口I1、I2、I3的位置与叶轮121的转向(图1B为顺时钟方向)一致,可有效帮助气流进入涡形壳体123的内部。因此,使通风装置1有较大的入风空间同时具有较平顺的流场,同时可减少风阻、增加入风量,使通风装置1具有较高的效能。
另外,请再参照图1C所示,为了容易说明起见,图1C的通风装置1的内部结构是以虚线显示。在现有的换气扇或管道扇的结构设计中,常因需要设置或安装其他的零组件(例如控制元件)而需要在机体内部隔出一块区域,这样,常会使机体内部产生崎零区域,或是造成机体内部区域的高低差,影响流场的顺畅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的通风装置1还可包括一隔板16,其中,机壳11还具有一上盖111、一侧盖112与一底盖113,侧盖112是位于第一侧面S1,并分别连接上盖111与底盖113,且隔板16是设置于涡形壳体123的顶面1231与上盖111之间,以与上盖111及侧盖112围设出一区域18。本实施例是利用隔板16、涡形壳体123及机壳11的上盖111与侧盖112形成机体内部的独立区域(区域18),可解决机壳11内部崎零区域的问题。由于涡形壳体123的顶面1231、隔板16与机壳11的上盖111可形成延伸的涡形壁,此延伸涡形壁类似涡形壳体123的形状,对于流经该区域18的流场可产生导流作用,可解决机体内部因零组件安装的崎零区域所造成的流场突然变化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于一些安装使用例中,通风装置1的机壳11的上盖111可朝下,例如面对安装空间的地板,而底盖113可朝上,例如面对安装空间的天花板。
另外,请参照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态样的通风装置1a的剖视示意图。
图2的通风装置1a与图1D的通风装置1主要的不同在于,通风装置1是单侧(上侧)入风,但是,通风装置1a除了上侧入风之外,通风装置1a的涡形壳体123沿着与顶面1231相对的一底面1234与侧壁1232的相切面还具有另一圆角R’,该圆角R’也是一个变化半径圆角,使得通风装置1a为双侧入风。其中,圆角R与圆角R’的变化半径可对应相同,或者也可不同,并不限制。
此外,通风装置1a的其他技术特征可参照通风装置1,于此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3A至图3D所示,其分别为通风装置1的不同使用示意图。
首先,在图1A与图1B的实施例中,通风装置1的三个入风口I1、I2、I3分别连接入风接头14,并没有使用任何挡板挡住入风口。但是,在图3A的实施例中,只有一个入风接头14可拆卸地通过第一连接部C1与机壳11连接,使外界气流(风)可通过入风接头14及入风口I1与机壳11内部连通,而没有与入风接头14连接的两个入风口I2、I3分别通过一个档板17可拆卸地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C1,以挡住入风口I2、I3。
在图3B的实施例中,外界气流一样可通过一个入风接头14及入风口I2与机壳11内部连通,而没有与入风接头14连接的两个入风口I1、I3分别通过一个档板17可拆卸地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C1,以挡住入风口I1、I3。
在图3C的实施例中,外界气流可通过两个入风接头14及两个入风口I1、I2与机壳11内部连通,而没有与入风接头14连接的入风口I3可通过一个档板17可拆卸地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C1,以挡住未与入风接头14连接的入风口I3。
在图3D的实施例中,外界气流一样可通过两个入风接头14及两个入风口I1、I3与机壳11内部连通,而没有与入风接头14连接的入风口I2可通过一个档板17可拆卸地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C1,以挡住未与入风接头14连接的入风口I2。
承上,通风装置1可依据使用者的安装选择,将一个、两个或三个入风接头14连接在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C1,或利用档板17连接在未与入风接头14连接的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C1上,以挡住入风口I1、I2或I3,因此,通风装置1可因应使用上的不同需求而有多样化的入风口的数量与入风方向的选择,同时兼具可扩充性。
上述图3A至图3D的入风接头14或档板17连接壳体11只是举例,并不以此为限,使用者可因应不同需求在使用上选择所需入风接头14(或是挡板17)的数量与入风方向,本发明并不限制。此外,上述的图3A至图3D的实施例也可应用于通风装置1a中。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通风装置中,通过风扇设置于机壳内,且风扇的涡形壳体沿着其顶面与侧壁的相切面有一圆角,该圆角为变化半径圆角的结构设计,可使通风装置的机壳内具有较大的入风空间,同时有较平顺的流场,因此可减少风阻、增加入风量,使得本发明的通风装置具有较高的效能。
另外,本发明的通风装置更通过机壳上邻近于各入风口处有多个第一连接部,且入风接头可拆卸地通过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机壳连接,使外界可通过入风接头及多个所述入风口的其中之一与机壳内部连通,而未与入风接头连接的入风口可通过档板可拆卸地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以挡住未与入风接头连接的入风口的结构设计,使本发明的通风装置可因应使用上的不同需求而有多样化的入风口的数量与入风方向的选择,同时兼具可扩充性。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举例。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后附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中。

Claims (17)

1.一种通风装置,包括:
一机壳,具有一出风口与至少一入风口;以及
一风扇,设置于该机壳内,该风扇具有一叶轮与一涡形壳体,该叶轮设置于该涡形壳体内,且该涡形壳体的一出口端连接该机壳的该出风口;
其中,该涡形壳体具有一顶面与一侧壁,该涡形壳体沿着该顶面与该侧壁的相切面具有一圆角,该圆角为变化半径圆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装置,其中该圆角的半径从该出口端沿着该顶面与该侧壁的相切面由小变大后再变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装置,其中多个所述入风口分别位于该机壳的不同侧面或相同侧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装置,还包括:
至少一入风接头,该机壳上邻近于该入风口处还具有多个第一连接部,该入风接头可拆卸地通过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与该机壳连接,使外界通过该入风接头及该入风口与该机壳内部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装置,还包括:
至少一档板,该机壳上邻近于该入风口处还具有多个第一连接部,该档板可拆卸地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以挡住该入风口。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装置,其中各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为一卡勾、一扣件或一滑槽,该入风接头插入所述卡勾、所述扣件或所述滑槽与该机壳之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风装置,其中各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为一卡勾、一扣件或一滑槽,该档板插入所述卡勾、所述扣件或所述滑槽与该机壳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装置,还包括:
一隔板,该机壳还具有一上盖与一侧盖,该隔板设置于该涡形壳体的该顶面、该上盖与该侧盖之间,以围设出一区域。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装置,其中该涡形壳体还具有与该顶面相对的一底面,该涡形壳体沿着该底面与该侧壁的相切面还具有另一圆角,该另一圆角为变化半径圆角。
10.一种通风装置,包括:
一机壳,具有一出风口与多个入风口,该机壳上邻近于各该入风口处还具有多个第一连接部;
一风扇,设置于该机壳内;以及
至少一入风接头,可拆卸地通过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与该机壳连接,使外界通过该入风接头及多个所述入风口的其中之一与该机壳内部连通;
其中,未与该入风接头连接的入风口通过一档板可拆卸地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以挡住未与该入风接头连接的该入风口。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风装置,其中该风扇具有一叶轮与一涡形壳体,该叶轮设置于该涡形壳体内,该涡形壳体的一出口端连接该出风口,该涡形壳体具有一顶面与一侧壁,该涡形壳体沿着该顶面与该侧壁的相切面具有一圆角,该圆角为变化半径圆角。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风装置,其中该圆角的半径从该出口端沿着该顶面与该侧壁的相切面由小变大后再变小。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风装置,还包括:
一隔板,该机壳还具有一上盖与一侧盖,该隔板设置于该涡形壳体的该顶面、该上盖与该侧盖之间,以围设出一区域。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风装置,其中该涡形壳体还具有与该顶面相对的一底面,该涡形壳体沿着该底面与该侧壁的相切面还具有另一圆角,该另一圆角为变化半径圆角。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风装置,其中多个所述入风口分别位于该机壳的不同侧面。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风装置,还包括:
一出风接头,该机壳上邻近于该出风口处还具有多个第二连接部,该出风接头可拆卸地通过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与该机壳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风装置,其中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或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为一卡勾、一扣件或一滑槽,该入风接头、该档板或该出风接头插入所述卡勾、所述扣件或所述滑槽与该机壳之间。
CN201710790847.8A 2017-09-05 2017-09-05 通风装置 Active CN1094245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90847.8A CN109424569B (zh) 2017-09-05 2017-09-05 通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90847.8A CN109424569B (zh) 2017-09-05 2017-09-05 通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24569A true CN109424569A (zh) 2019-03-05
CN109424569B CN109424569B (zh) 2020-09-08

Family

ID=65514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90847.8A Active CN109424569B (zh) 2017-09-05 2017-09-05 通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24569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28201A (en) * 1969-05-31 1973-08-30 Sutherland Ltd Ag Structures containing blowers for air or other gases
JP2013096622A (ja) * 2011-10-31 2013-05-20 Daikin Industries Ltd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CN203375536U (zh) * 2013-06-04 2014-01-01 杭州华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交换机
KR101522934B1 (ko) * 2014-08-18 2015-05-28 주식회사 이지하임 전열교환장치
CN104747499A (zh) * 2013-12-26 2015-07-01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换气扇的导风罩
CN105650800A (zh) * 2016-03-07 2016-06-08 杭州奥普卫厨科技有限公司 可切换进风方向的换气装置
CN206092469U (zh) * 2016-08-29 2017-04-12 浙江来斯奥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进风换气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28201A (en) * 1969-05-31 1973-08-30 Sutherland Ltd Ag Structures containing blowers for air or other gases
JP2013096622A (ja) * 2011-10-31 2013-05-20 Daikin Industries Ltd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CN203375536U (zh) * 2013-06-04 2014-01-01 杭州华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交换机
CN104747499A (zh) * 2013-12-26 2015-07-01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换气扇的导风罩
KR101522934B1 (ko) * 2014-08-18 2015-05-28 주식회사 이지하임 전열교환장치
CN105650800A (zh) * 2016-03-07 2016-06-08 杭州奥普卫厨科技有限公司 可切换进风方向的换气装置
CN206092469U (zh) * 2016-08-29 2017-04-12 浙江来斯奥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进风换气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24569B (zh) 2020-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51214B1 (en) Wall-mounted air conditioner
WO2018196412A1 (zh) 空调器
US9957978B2 (en) Ventilation system and ventilation fan housing thereof
KR20180081777A (ko) 에어컨 실내기
CN105485764B (zh) 空调器
AU2015326325B2 (en)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CN109424569A (zh) 通风装置
KR101286457B1 (ko) 주차장용 배기가스 다단 유인팬
CN111637549B (zh) 室内空气处理装置
CN207849703U (zh) 一种壳体及除湿机
AU2015326324B2 (en)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KR20060098293A (ko) 환기시스템
JP2008064390A (ja)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CN220135566U (zh) 取暖设备
CN216592216U (zh)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13272863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20303761U (zh) 取暖设备
JP2004293888A (ja) 空調用室内ユニットおよび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JPS5834334Y2 (ja) 空気調和機
JPH04254122A (ja) 天井埋込形空気調和機
CN106931580B (zh) 一种管道式换气装置
JP6686596B2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6132884A (ja) 換気装置
JPH04240346A (ja) 空気調和機
KR100674273B1 (ko) 환기 청정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