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16497A - 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16497A
CN109416497A CN201780040148.XA CN201780040148A CN109416497A CN 109416497 A CN109416497 A CN 109416497A CN 201780040148 A CN201780040148 A CN 201780040148A CN 109416497 A CN109416497 A CN 1094164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hotographing element
diffuser plate
lens
interference fri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4014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16497B (zh
Inventor
山下优年
吉村宪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416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64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164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64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5/00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5/00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5/04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of lens shap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1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r clearance between spaced objects or spaced aper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15/02Illuminating scene
    • G03B15/03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lighting apparatus; Flash units
    • G03B15/05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electronic flash apparatus; Electronic flash uni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15/02Illuminating scene
    • G03B15/06Special arrangements of screening, diffusing, or reflecting devices, e.g. in studi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6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provided with illumina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5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optical camera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2215/05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electronic flash units
    • G03B2215/0589Diffusors, filters or refraction means
    • G03B2215/0592Diffusors, filters or refraction means installed in front of light emit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2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using local operat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70Denoising; Smooth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具备:光源;扩散板(3),其具有在给定的平面上相互相邻地配置的多个透镜(30),并将光源射出的光扩散;和摄像元件,其接收由被摄体对通过扩散板(3)扩散的光进行了反射的反射光,并具有多个像素。并且多个透镜(30)配置成扩散的光中的干涉条纹的周期成为摄像元件的三个像素以下。由此,在将由具有多个透镜(30)的扩散板(3)扩散的光照射到被摄体来进行摄像时得到的图像中,抑制了扩散光的干涉条纹的影响。

Description

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装置,其具备对被摄体在视角内扩散照射激光的扩散板。
背景技术
过去,摄像装置具备由多个透镜排列得相互相邻的透镜阵列构成的扩散板。扩散板将从光源射出的光均匀地扩散。
在各透镜被规则地配置为格子状的扩散板的情况下,若在摄像装置中使用激光器二极管等出射相干光的光源,则通过各透镜的光彼此因衍射而干涉,出现干涉条纹。为此有损照射到被摄体的扩散光中的光强度的均匀性。
为此,为了抑制扩散光中的干涉条纹的产生,例如提出配置2种以上的不同的曲面的透镜的扩散板(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由此得到均匀的扩散光强度。
但上述扩散板具有多个透镜。为此在光源射出相干光的情况下,不能完全使扩散光中的干涉条纹完全消失。由此有在摄像装置的摄像元件接收在被摄体反射的扩散光而得到的图像受到干涉条纹的影响的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4-2030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在将由具有多个透镜的扩散板扩散的光照射到被摄体来进行摄像时得到的图像中抑制扩散光的干涉条纹的影响的摄像装置。
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具备:光源;扩散板,其在给定的平面上具有相互相邻配置的多个透镜,并对光源射出的光进行扩散;和摄像元件,其接收由被摄体对通过扩散板扩散的光进行了反射的反射光,并具有多个像素。并且多个透镜配置成扩散的光中的干涉条纹的周期成为摄像元件的三个像素以下。
根据该结构,在摄像元件接收的扩散光(由被摄体反射的扩散光)中的干涉条纹的周期(间隔)成为摄像元件的三个像素以下。由此抑制了由摄像元件得到的图像中的干涉条纹的影响。即,通过扩散板的多个透镜的配置来调整在扩散光出现的干涉条纹的周期。由此,即使在扩散光中产生通过扩散板而引起的干涉条纹,也能抑制由摄像元件得到的图像中的干涉条纹的影响。
另外,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具备:光源;和扩散板,其具有在给定的平面上相互相邻地配置的多个透镜,并将光源射出的光进行扩散。进而,摄像装置具备:摄像元件,其具有接收由被摄体对通过扩散板扩散的光进行了反射的反射光的受光面,并输出与受光面接收到的反射光相应的信号;和处理部,其以由摄像元件的相邻的多个像素构成的像素群为单位对从摄像元件输出的信号进行滤波器处理。并且多个透镜配置成扩散的光中的干涉条纹的周期成为摄像元件的像素群的大小以下。
根据该结构,在摄像元件接收到的扩散光(由被摄体反射的扩散光)中的干涉条纹的周期成为摄像元件的像素群的大小以下。为此,能对干涉条纹引起的摄像元件中的受光强度的不均匀(扩散光中的扩散光强度的不均匀)更可靠地进行滤波器处理。由此能有效地抑制通过摄像元件得到的图像中的干涉条纹的影响。
即,若在通过由摄像元件的处理部被滤波器处理的像素群的单位而干涉条纹的周期大的情况下在扩散光出现干涉条纹,就会在多个像素群间在受光强度(扩散光强度)中产生不均匀(差异)。为此,即使将像素群内的受光强度的不均匀用滤波器处理消除,像素群间的受光强度的不均匀也不会被消除。为此,虽然从摄像元件得到的图像中的干涉条纹的影响大,但如上述结构那样,通过多个透镜的配置使在扩散光中出现的干涉条纹的周期成为摄像元件的像素群的大小以下。由此,即使在摄像元件的像素群内出现干涉条纹引起的受光强度的不均匀,也能通过滤波器处理消除或抑制干涉条纹引起的受光强度的不均匀。其结果,能有效地抑制从摄像元件得到的图像中的干涉条纹的影响。
另外,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以如下状态配置:将多个透镜的各个顶点的位置在给定的平面上,从在第一方向和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空开间隔地排列的多个假想的格子点中对应的格子点沿着给定的平面随机地错开。而且,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的各个透镜的顶点的位置和与顶点的位置对应的格子点的错开量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为相邻的格子点彼此的间隔的20%以下。
根据该结构,扩散板的多个透镜将各自的顶点的位置以从假想的格子点随机地错开的状态配置。由此,与将透镜的顶点的位置配置在假想的格子点上的情况相比,难以在扩散光中出现通过多个透镜引起的干涉条纹。其结果,能更有效地抑制从摄像元件得到的图像中的干涉条纹的影响。进而,将透镜的顶点的位置的错开量抑制在格子点的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的间隔的20%以下。由此易于得到配合视角的矩形的配光。
根据以上的结构,提供摄像装置,能在由具有多个透镜的扩散板扩散的光照射到被摄体来摄像时,在得到的图像中抑制扩散光引起的干涉条纹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该摄像装置的光源以及扩散板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该摄像装置所涉及的扩散板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用于说明求取该摄像装置的基础配置的格子点的间隔的式子的图。
图5是表示该摄像装置的实施例1中的实拍图像的图。
图6是表示该实施例的摄像元件的受光面上的干涉条纹的仿真结果的图。
图7是表示该实施例的配光的仿真结果的图。
图8是表示该摄像装置的实施例2中的实拍图像的图。
图9是表示该实施例的摄像元件的受光面上的干涉条纹的仿真结果的图。
图10是表示该实施例的配光的仿真结果的图。
图11是表示该摄像装置的实施例3中的摄像元件的受光面上的干涉条纹的仿真结果的图。
图12是表示该实施例的配光的仿真结果的图。
图13是表示该摄像装置的实施例4中的摄像元件的受光面上的干涉条纹的仿真结果的图。
图14是表示该实施例的配光的仿真结果图。
图15是表示该摄像装置的实施例5中的摄像元件的受光面上的干涉条纹的仿真结果的图。
图16是表示该实施例的配光的仿真结果的图。
图17是表示同摄像装置的实施例6中的摄像元件的受光面上的干涉条纹的仿真结果的图。
图18是表示该实施例的配光的仿真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
(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以及图2来说明具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扩散板3的摄像装置1。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1的结构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该摄像装置的光源2以及扩散板3的示意图。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例如用于TOF(Time Of Flight,飞行时间)方式的距离图像摄像机等中。TOF方式的距离图像摄像机首先从光源对被摄体扩散照射激光。接着在二维的图像传感器接收来自被摄体的反射光,并测定时间。然后根据光的飞行时间计算到被摄体的距离,来作成三维的距离分布图像。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如图1所示那样具备光源2、扩散板3、摄像元件5、成像透镜4和处理部6等。扩散板3将光源2射出的光扩散。摄像元件5接收由扩散板3扩散的光在被摄体t反射后的反射光(以下简称作“反射光”)。成像透镜4配置在从被摄体t向摄像元件5的反射光的光路上,将反射光在摄像元件5上成像。处理部6将从摄像元件5输出的信号以由在摄像元件5中相邻的多个像素构成的像素群(内核)为单位进行滤波器处理。由此减低在摄像元件5受光的图像的噪声。
光源2例如由半导体激光器二极管等构成,射出相干的激光。具体地,光源2射出激光束的截面形状(照射到与激光的射出方向正交的面的形状)成为椭圆的激光。这时,光源2如图2所示那样配置得椭圆的长径方向D1成为水平方向,椭圆的短径方向D2成为垂直方向。另外,光源2射出的激光束的截面形状并不限定于椭圆,也可以是圆形、方形等。
如以上那样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
接着使用图3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扩散板3的结构。
图3是表示该摄像装置所涉及的扩散板3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如图3所示那样扩散板3具有配置在给定的平面上的多个透镜30。具体地,扩散板3在平面上由包含相互相邻配置的多个透镜30的透镜阵列31构成。各个透镜30具有相同的曲率半径。并且各个透镜30的顶点310配置在共通的平面上。另外,所谓给定的平面上,是指扩散板的表面或背面的任一个。另外,所谓共通的平面上是指同一平面上。在以下的说明中也同样。
这时,在透镜阵列31中,多个透镜30配置得扩散光以及反射光中的干涉条纹的周期成为构成摄像元件5的像素群(进行滤波器处理的单位(内核))的大小以下。在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阵列31中,多个透镜30配制成扩散光(也称作扩散反射光)中的干涉条纹的周期成为摄像元件5的三个像素以下。
多个透镜30基于图3的虚线所示的基础配置(多个假想的格子点40)被配置。另外,多个假想的格子点40在给定的平面上,在第一方向(图3中的左右方向)和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图3中的上下方向)上空开给定的间隔而排列配置。即,多个透镜30以如下状态配置,即各个透镜30的顶点310的位置(以下有记作“顶点位置”的情况)从上述多个假想的格子点40当中各个透镜30所对应的格子点40沿着给定的平面随机地错开。
另外,以下将连结第一方向上相邻的格子点40的假想线称作第一格子线41。同样地,将连结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格子点40的假想线称作第二格子线42。即,配置成格子状的第一格子线41与第二格子线42的各交叉位置相当于格子点40。
另外,透镜30的顶点310的位置和与顶点310对应的格子点40之间的错开量分别由第一方向的错开量和第二方向的错开量规定。这时,第一方向的错开量(间隔)相当于透镜30的顶点310的位置和与顶点310对应的格子点40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错开量。同样地,第二方向的错开量相当于透镜30的顶点310的位置和与顶点310对应的格子点40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的错开量。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的错开量在第一方向上设定成相邻的格子点40彼此的间隔d1的20%以下。同样地,第二方向的错开量在第二方向上设定成相邻的格子点40彼此的间隔d2的20%以下。
进而,上述基础配置中的格子点40的间隔d1、d2被设定为干涉条纹的周期成为构成摄像元件5的多个像素当中相邻的三个像素以下。
这时,干涉条纹的周期成为摄像元件5的三个像素以下的格子点40的间隔d1、d2在图4所示的配置按照以下的式(1)到式(4)决定。
图4是用于说明求取同摄像装置的基础配置的格子点的间隔的式的图。
T1=L×pix/EFL…(1)
T2=L×tan{asin(mλ/d)}…(2)
1/T=|1/T1-1/T2|…(3)
0<T≤3…(4)
在此,T1是位于给定的距离L的被摄体t上的与摄像元件5的一个像素的大小对应的长度(mm)。T2是在位于图4所示的给定的距离L的被摄体t上产生的干涉条纹的周期(mm)。T是摄像元件5上的干涉条纹的周期(像素单位)。另外,pix是图4所示的摄像元件5的一个像素间距(mm)。EFL是成像在摄像元件5的成像透镜4的焦距。L是到图4所示的被摄体t的距离(本实施方式的例中为L=1000mm)。d是图4所示的随机错开前的扩散板3的各个透镜30的顶点间距离(mm),即,是基础配置中的相邻的假想的格子点40间的间隔(距离)。λ是从光源2射出的激光的波长(nm)。mλ表示图4所示的光路差,m是整数。
另外,式(1)是求取位于给定的距离L的被摄体t上的与摄像元件5的一个像素的大小对应的长度T1的公式。式(2)是求取在位于给定的距离L的被摄体t上产生的干涉条纹的周期T2的公式(相当于所谓的杨氏的双狭缝)。式(2)能分开成以下的式(2-1)以及式(2-2)来表征。
T2=L×tanθ…(2-1)
θ=asin(mλ/d)…(2-2)
在此θ是图4所示的交叉角。
即,通过设定假想的格子点40的间隔d1、d2,满足以上的式(1)到式(4),从而干涉条纹的周期T成为摄像元件5的三个像素以下。
如以上那样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扩散板3。这时,在图1所示的姿态的摄像装置1中,扩散板3配置得第一方向成为水平方向,第二方向成为垂直方向。
并且成像透镜4如图1所示那样,使在被摄体t反射的反射光成像在摄像元件5的受光面51。
即,摄像元件5具有由水平方向长的矩形构成的受光面51。受光面51相当于摄像元件5的视角,由大量像素构成。摄像元件5将与在受光面51受光的反射光相应的信号(本实施方式中相当于图像信号)输出到后述的例如处理部6。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摄像元件5能以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例示。
处理部6对通过摄像元件5的受光得到的图像进行滤波器处理。即,处理部6通过滤波器处理将从摄像元件5输出的图像信号中所含的噪声除去。这时,处理部6对从摄像元件5的多个像素输出的图像信号以由相邻的多个像素构成的像素群为单位进行平滑化处理。另外,像素群配制成被称作所谓的内核、蒙版(マスク)等的例如3×3、5×5、7×7等矩阵状而构成。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处理部6以3×3的内核所构成的像素群为单位用例如中值滤波器、移动平均滤波器、高斯滤波器等进行滤波器处理。
如以上那样,被摄体t的反射光入射到摄像元件5的受光面51。然后与反射光对应的图像信号从摄像元件5输出到处理部6,在处理部6进行滤波器处理。
接着使用上述的式(1)到式(4)来说明摄像装置1的扩散板3中的顶点间距离即间隔d的决定方法。详细地说明针对基础配置的第一方向的间隔d1或第二方向的间隔d2的设定方法。
首先决定摄像元件5的尺寸、像素数等规格。由此决定摄像元件5的一个像素间距pix。接着决定使用的光源2。由此决定波长λ。接着决定成像透镜4的规格。由此决定成像透镜4的焦距EFL。
然后任意设定到被摄体t的给定的距离L。在本实施方式中,距离L如上述那样例如设定成1000mm。
根据以上内容,使用式(1)来算出位于给定的距离L(1000mm)的被摄体t上的与摄像元件5的一个像素的大小对应的长度T1。
接着决定满足式(3)以及式(4)的在位于给定的距离L(1000mm)的被摄体t上产生的干涉条纹的周期T2。由此,根据决定的周期T2和式(2-1)来算出要设定的交叉角θ。
接着求取满足式(2-2)的随机错开前的扩散板3的各个透镜30的顶点间距离即间隔d。然后将求得的间隔d作为透镜30的顶点310间的距离(详细地,在基础配置中是相邻的假想的格子点40彼此的间隔)。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扩散板3中,在第一方向即水平方向和第二方向即垂直方向上分别设定不同的间隔d,具体地设定水平方向的间隔d1和垂直方向的间隔d2。由此能配合与摄像元件5的受光面51对应的视角而得到例如横长的配光。
接着,基于以上那样决定的间隔d将各个透镜30作为临时的配置而配置成格子状的基础配置。从各个格子点40在0≤错开量≤(间隔d的20%)的范围设定、配置对应的透镜30的顶点310的位置的错开量。由此各个透镜30的顶点310配置在从与基础配置对应的假想的格子点40随机地错开设定的错开量份的位置。
即,本实施方式的扩散板3在第一方向上,以各个透镜30的顶点310的位置不从对应的假想的格子点40错开,或错开上述错开量份的任意的方法随机分派。同样地,在第二方向上,以各个透镜30的顶点310的位置不从对应的假想的格子点40错开,或错开上述错开量份的任意的方法随机分派。
如以上那样决定摄像装置1的扩散板3中的顶点间距离即间隔d。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在摄像元件5受光的来自被摄体t的反射光中的干涉条纹的周期被设定成进行滤波器处理的像素群的单位的大小以下。为此,能对干涉条纹引起的摄像元件5中的受光强度的不均匀(扩散光中的扩散光强度的不均匀)更可靠地进行滤波器处理。由此能更有效地抑制干涉条纹对由摄像元件5得到的图像的影响。详细在以下进行说明。
即,在摄像元件5中,若在根据滤波器处理的像素群的单位而干涉条纹的周期大的情况下在反射光中出现干涉条纹,就会在多个像素群间出现受光强度(扩散光强度)的不均匀(差异)。在该情况下,虽然像素群内的受光强度的不均匀通过滤波器处理而被消除,但像素群间的受光强度的不均匀未被消除。为此,干涉条纹对从摄像元件5得到的图像的影响变大。
但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配置多个透镜30的顶点310,使得在反射光出现的干涉条纹的周期成为像素群的大小以下。并且在摄像元件5中,使像素群内出现干涉条纹引起的受光强度的不均匀。在该情况下,像素群内的干涉条纹引起的受光强度的不均匀通过处理部6的滤波器处理得以消除或抑制。其结果,有效地抑制了干涉条纹对从摄像元件5得到的图像的影响。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扩散板3配置多个透镜30,使得反射光中的干涉条纹的周期成为摄像元件5的三个像素以下。由此,受光的来自被摄体的反射光中的干涉条纹的周期(间隔)成为摄像元件5的三个像素以下。其结果,抑制了由摄像元件5得到的图像中的干涉条纹的影响。即,通过扩散板3的多个透镜30的配置来调整在扩散光中出现的干涉条纹的周期。由此,即使在扩散光中产生通过扩散板3而引起的干涉条纹,在由摄像元件5得到的图像中,干涉条纹的影响也会通过滤波器处理被抑制。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将多个透镜30的各自的顶点310的位置在给定的平面上以从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空开间隔地排列的多个假想的格子点40当中对应的格子点40随机错开的状态配置。然后,将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的各个透镜30的顶点310的位置和与顶点310的位置对应的格子点40的错开量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设为相邻的假想的格子点40彼此的间隔d1的20%以下。
即,将多个透镜30的各个顶点310的位置以从假想的格子点40随机地错开的状态进行配置。由此,与将透镜30的顶点310的位置配置在假想的格子点40上的情况相比,在扩散光中难以出现通过了多个透镜30引起的干涉条纹。其结果,更加抑制了从摄像元件5得到的图像中的干涉条纹的影响。进而将透镜30的顶点310的位置的错开量抑制在格子点40的间隔d的20%以下。由此,易于得到配合视角的矩形的配光。一般,为了实现矩形的配光而需要以大致矩形(包括矩形)构成各个透镜30的外形。这时,若格子点40的间隔d超过20%来配置透镜30,就难以得到矩形的取向分布。为此如上述那样,将格子点40的间隔d设为20%以下,实现配合矩形的视角的取向。
接着使用实施例1到实施例6来确认上述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的效果。
具体地,改变上述的式(1)到式(4)中的各参数来制作实施例1到实施例6的扩散板3。然后使用具备进行了制作所得到的扩散板3的摄像装置1来确认在扩散光出现的干涉条纹、配光的状态。另外,在实施例1到实施例6中所用的摄像装置1除了改变参数而制作的扩散板3的结构(多个透镜30的配置)以外,其他都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的结构相同。
(实施例1)
说明在以下所示的条件下设计上述实施方式说明的扩散板3的实施例1的摄像装置1的效果。
首先将摄像元件5上的干涉条纹的周期T设为0<T≤3的范围,将透镜30的顶点310的位置从对应的格子点40随机错开。这时,将错开量设为相邻的格子点40彼此的间隔d的10%,来制作扩散板3。
详细地,将摄像元件5的一个像素间距pix设为0.0112mm,将成像透镜4的焦距EFL设为2.09mm,将到被摄体t的距离L设为1000mm,将激光的波长λ设为855nm,将m设为1周期。另外,将位于距离L的被摄体t上的与摄像元件5的一个像素的大小对应的T1设为约5.36mm,将第一方向上的相邻的格子点40间的间隔d1设为0.36mm,将在第一方向上的位于距离L的被摄体t上出现的干涉条纹的周期T2设为约2.4mm。进而,将第一方向上的摄像元件5上的干涉条纹的周期T设为约0.8像素、第二方向上的相邻的格子点40间的间隔d2设为0.23mm,将在位于第二方向上的距离L的被摄体t上出现的干涉条纹的周期T2设为约3.7mm,将第二方向上的摄像元件5上的干涉条纹的周期T设为约2.3像素。
然后制作在以上的条件下设计的实施例1的扩散板3,并装入到摄像装置1来进行评价。将得到的结果在图5到图7示出。
图5是表示该摄像装置的实施例1中的实拍图像的图。图6是表示该实施例的摄像元件的受光面上的干涉条纹的仿真结果的图。图7是表示该实施例的配光的仿真结果的图。另外,图7的左上段图表示取向分布图,右上段图表示取向分布图的纵截面(相当于第二方向的Y方向)的照度分布曲线。同样地,左下段图表示取向分布图的横截面(相当于第一方向的X方向)的照度分布曲线。另外,照度分布曲线的横轴X以及Y表示距取向分布图的中心的距离,纵轴表示光的照度。以下在图10、图12、图14、图16以及图18中也同样。
根据图5到图7所示的结果可知,具备基于上述条件设计的实施例1的扩散板3的摄像装置1能得到充分减低了干涉条纹所引起的不均匀的图像。进而能确认能得到矩形形状的配光。
(实施例2)
说明在以下所示的条件下设计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扩散板3的实施例2的摄像装置1的效果。另外,以下,将实施例1详述的例如摄像元件5的一个像素间距pix仅记作pix,将成像透镜4的焦距EFL仅记作EFL等来进行说明。在以后的实施例中也同样。
首先将摄像元件5上的干涉条纹的周期T设为3<T,将透镜30的顶点310的位置从对应的格子点40随机错开。这时将错开量设为相邻的格子点40彼此的间隔d的10%,来制作扩散板3。
详细地,将pix设为0.0112mm,将EFL设为3.68mm,将L设为1000mm,将λ设为855nm,将m设为1周期。进而,将T1设为约3.04mm,将d1设为0.28mm,将第一方向上的T2设为约3.1mm,将第一方向上的T设为约8像素,将d2设为0.2mm,将第二方向上的T2设为约4.3mm,将第二方向上的T设为约3.5像素。
然后制作在以上的条件下设计的实施例2的扩散板3,装入摄像装置1来进行评价。将得到的结果在图8到图10示出。
图8是表示该摄像装置的实施例2中的实拍图像的图。图9是表示该实施例的摄像元件的受光面上的干涉条纹的仿真结果的图。图10是表示该实施例的配光的仿真结果的图。
从图8到图10所示的结果可知,具备基于上述条件设计的实施例2的扩散板3的摄像装置1得到干涉条纹引起的不均匀显眼的图像。即,确认到,若使用摄像元件5上的干涉条纹的周期T大于摄像元件5的三个像素的扩散板3,则得到的图像中干涉条纹引起的不均匀就会显眼。
(实施例3)
说明在以下所示的条件下设计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扩散板3的实施例3的摄像装置1的效果。
首先将摄像元件5上的干涉条纹的周期T设为0<T≤3的范围,使透镜30的顶点310的位置和对应的格子点40的位置一致来制作扩散板3。
详细地,将pix设为0.0112mm,将EFL设为2.09mm,将L设为1000mm,将λ设为855nm,将m设为1周期。进而,将T1设为约5.36mm,将d1设为0.36mm,将第一方向上的T2设为约2.4mm,将第一方向上的T设为约0.8像素,将d2设为0.23mm,将第二方向上的T2设为约3.7mm,将第二方向上的T设为约2.3像素。另外,上述条件除了使透镜30的顶点310的位置和对应的格子点40的位置一致以外,其他都与实施例1的扩散板相同。
然后制作在以上的条件下设计的实施例3的扩散板3,并装入到摄像装置1来进行评价。将得到的结果在图11以及图12示出。
图11是表示该摄像装置的实施例3中的摄像元件的受光面上的干涉条纹的仿真结果的图。图12是表示该实施例的配光的仿真结果的图。
从图11以及图12所示的结果可知,具备基于上述条件设计的实施例3的扩散板3的摄像装置1产生干涉条纹。但产生的干涉条纹是例如通过在处理部6进行滤波器处理而能抑制到变得不显眼程度的细小周期的干涉条纹。
即,实施例3的扩散板3由于多个透镜30规则地配置成矩阵状,因此产生干涉条纹。但确认到,通过使用在0<T≤3的范围内设计摄像元件5上的干涉条纹的周期T的扩散板,能用处理部6的滤波器处理抑制到不显眼程度的细小周期的干涉条纹为止。
(实施例4)
说明在以下所示的条件下设计上述实施方式所说明的扩散板3的实施例4的摄像装置1的效果。
首先将摄像元件5上的干涉条纹的周期T设为3<T,使透镜30的顶点310的位置和对应的格子点40的位置一致来制作扩散板3。
详细地,将pix设为0.0112mm,将EFL设为3.68mm,将L设为1000mm,将λ设为855nm,将m设为1周期。进而,将T1设为3.04mm,将d1设为0.28mm,将第一方向上的T2设为约3.1mm,将第一方向上的T设为约8像素,将d2设为0.2mm,将第二方向上的T2设为约4.3mm,将第二方向上的T设为约3.5像素。另外,上述条件除了使透镜30的顶点310的位置和对应的格子点40的位置一致以外,都与实施例2的扩散板相同。
然后制作在以上的条件下设计的实施例3的扩散板3,并装入到摄像装置1来进行评价。将得到的结果在图13以及图14示出。
图13是表示该摄像装置的实施例4中的摄像元件的受光面上的干涉条纹的仿真结果的图。图14是表示该实施例的配光的仿真结果的图。
从图13以及图14所示的结果可知,具备基于上述条件设计的实施例4的扩散板3的摄像装置产生显眼的干涉条纹。即,确认到,在摄像元件5上的干涉条纹的周期T大于构成摄像元件5的像素群的三个像素,且多个透镜30规则地配置为矩阵状的扩散板3的情况下,出现显眼的干涉条纹。
(实施例5)
说明在以下所示的条件下设计上述实施方式说明的扩散板3的实施例5的摄像装置1的效果。
首先,将摄像元件5上的干涉条纹的周期T设为0<T≤3的范围,将透镜30的顶点310的位置从对应的格子点40随机错开。这时,将错开量设为相邻的格子点40彼此的间隔d的20%,来制作扩散板3。
详细地,将pix设为0.0112mm,将EFL设为2.09mm,将L设为1000mm,将λ设为855nm,将m设为1周期。进而,将T1设为约5.36mm,将d1设为0.36mm,将第一方向上的T2设为约2.4mm,将第一方向上的T设为约0.8像素,将d2设为0.23mm,将第二方向上的T2设为约3.7mm,将第二方向上的T设为约2.3像素。另外,上述条件除了将透镜30的顶点310的位置的错开量设为相邻的格子点40彼此的间隔d的20%以外,其他都与实施例1的扩散板相同。
然后制作在以上的条件下设计的实施例5的扩散板3,装入到摄像装置1来进行评价。将得到的结果在图15以及图16示出。
图15是表示该摄像装置的实施例5中的摄像元件的受光面上的干涉条纹的仿真结果的图。图16是表示该实施例的配光的仿真结果的图。
从图15以及图16所示的结果可知,具备基于上述条件设计的实施例5的扩散板3的摄像装置能得到矩形的配光。即,能确认到,将各个透镜30的顶点310的位置距格子点40的错开量设为相邻的格子点40彼此的间隔d的20%也能得到矩形的配光。
(实施例6)
说明在以下所示的条件下设计上述实施方式说明的扩散板3的实施例6的摄像装置1的效果。
首先,将摄像元件5上的干涉条纹的周期T设为0<T≤3的范围,将透镜30的顶点310的位置从对应的格子点40随机错开。这时,将错开量设为相邻的格子点40彼此的间隔d的30%来制作扩散板3。
详细地,将pix设为0.0112mm,将EFL设为2.09mm,将L设为1000mm,将λ设为855nm,将m设为1周期。进而,将T1设为约5.36mm,将d1设为0.36mm,将第一方向上的T2设为约2.4mm,将第一方向上的T设为约0.8像素,将d2设为0.23mm,将第二方向上的T2设为约3.7mm,将第二方向上的T设为约2.3像素。另外,上述条件除了将透镜30的顶点310的位置的错开量设为相邻的格子点40彼此的间隔d的30%以外,都与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4的扩散板相同。
然后制作在以上的条件下设计的实施例6的扩散板3,装入到摄像装置1来进行评价。将得到的结果在图17以及图18示出。
图17是表示该摄像装置的实施例6中的摄像元件的受光面上的干涉条纹的仿真结果的图。图18是表示该实施例的配光的仿真结果的图。
从图17以及图18所示的结果可知,具备基于上述条件设计的实施例6的扩散板3的摄像装置得不到矩形的配光。即,若将各个透镜30的顶点310的位置从格子点40的错开量设为相邻的格子点40彼此的间隔d的30%,矩形的配光就会走形到无法实用的程度,能确认得不到充分的矩形的配光。
即,根据上述的实施例1到实施例6可知,通过将摄像元件5上的干涉条纹的周期T设为0<T≤3的范围,使透镜30的顶点310的位置从格子点40的错开量在20%以下随机错开,从而抑制了扩散光的干涉条纹的影响,能得到充分的矩形的配光。
另外,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加入各种变更。
例如能在实施方式的结构追加其他结构。另外,能将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成其他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各个透镜30的顶点310的位置从对应的格子点40随机错开的结构的扩散板3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各个透镜30的顶点310的位置在对应的格子点40上一致来构成扩散板3。即,也可以将多个透镜30在给定的平面上按照基础配置而规则地配置在矩阵方向(矩阵状)上。在该结构的情况下,只要由摄像元件5受光得到的来自被摄体t的反射光中的干涉条纹的周期是滤波器处理中的像素群的单位的大小以下,就能有效地抑制干涉条纹对在摄像元件5得到的图像的影响。在该情况下,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都是优选将滤波器处理的像素群的单位设为配置成3×3的矩阵状的像素,设为摄像元件的三个像素以下。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对在摄像元件5得到的图像进行中值滤波器、移动平均滤波器、高斯滤波器等滤波器处理的摄像装置1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摄像装置1也可以设为不对在摄像元件5得到的图像进行平滑化处理等滤波器处理的结构。在该结构的情况进行,扩散光中的干涉条纹的周期也是设为摄像元件5的三个像素以下即可。由此能在摄像元件5得到的图像中抑制干涉条纹带来的影响。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在将由具有多个透镜的扩散板扩散的光照射到被摄体来进行摄像时,能在得到的图像中抑制扩散光引起的干涉条纹的影响。为此例如能够适用于作成三维的距离分布图像的TOF方式的距离图像摄像机等摄像装置的用途。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摄像装置;
2 光源;
3 扩散板;
4 成像透镜;
5 摄像元件;
6 处理部;
30 透镜;
31 透镜阵列;
40 格子点;
41 第一格子线;
42 第二格子线;
51 受光面;
310 顶点;
D1 长径方向;
D2 短径方向;
d、d1、d2 间隔;
EFL 焦距;
L 距离;
pix 一像素间距;
T、T2 周期;
T1 长度;
t 被摄体。

Claims (3)

1.一种摄像装置,具备:
光源;
扩散板,其具有在给定的平面上相互相邻地配置的多个透镜,并对所述光源射出的光进行扩散;和
摄像元件,其接收由被摄体对通过所述扩散板扩散的光进行了反射的反射光,并具有多个像素,
所述多个透镜配置成所述扩散的光中的干涉条纹的周期成为所述摄像元件的三个像素以下。
2.一种摄像装置,具备:
光源;
扩散板,其具有在给定的平面上相互相邻地配置的多个透镜,并将所述光源射出的光进行扩散;
摄像元件,其具有接收由被摄体对通过所述扩散板扩散的光进行了反射的反射光的受光面,并输出与所述受光面接收到的所述反射光相应的信号;和
处理部,其以由所述摄像元件的相邻的多个像素构成的像素群为单位对从所述摄像元件输出的信号进行滤波器处理,
所述多个透镜配置成所述扩散的光中的干涉条纹的周期成为所述摄像元件的所述像素群的大小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透镜以如下状态配置:各个所述透镜的顶点的位置在所述给定的平面上,从在第一方向和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空开间隔地排列的多个假想的格子点中对应的所述格子点沿着所述给定的平面随机地错开,
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各个所述透镜的顶点的位置和与所述顶点的位置对应的所述格子点的错开量在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上为相邻的所述格子点彼此的间隔的20%以下。
CN201780040148.XA 2016-09-28 2017-09-15 摄像装置 Active CN1094164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89085A JP6799751B2 (ja) 2016-09-28 2016-09-28 撮像装置
JP2016-189085 2016-09-28
PCT/JP2017/033386 WO2018061816A1 (ja) 2016-09-28 2017-09-15 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16497A true CN109416497A (zh) 2019-03-01
CN109416497B CN109416497B (zh) 2021-01-01

Family

ID=61760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0148.XA Active CN109416497B (zh) 2016-09-28 2017-09-15 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66846B2 (zh)
JP (1) JP6799751B2 (zh)
CN (1) CN109416497B (zh)
WO (1) WO201806181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4887A (zh) * 2019-04-15 2020-10-2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光学装置及信息处理装置
WO2021142610A1 (zh) * 2020-01-14 2021-07-22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微透镜阵列、透镜阵列、tof发射模块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13375B2 (ja) * 2018-07-11 2022-08-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WO2020012906A1 (ja) * 2018-07-11 2020-01-1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2020145274A (ja) 2019-03-05 2020-09-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光学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JP2020145275A (ja) 2019-03-05 2020-09-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光学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JP2020155621A (ja) 2019-03-20 2020-09-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光学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JP2020155622A (ja) 2019-03-20 2020-09-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光学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EP3951423A4 (en) 2019-03-25 2022-12-21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LIGHT EMISSION DEVICE, OPTICAL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CN113614562A (zh) 2019-04-02 2021-11-05 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光学装置以及信息处理装置
JP2020174097A (ja) 2019-04-10 2020-10-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光学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WO2021079923A1 (ja) * 2019-10-25 2021-04-29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拡散板、表示装置、投影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JP2021071721A (ja) * 2019-10-25 2021-05-06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拡散板、表示装置、投影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4206A (zh) * 2005-06-09 2008-06-04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电子设备用的闪光装置及操作电子设备用的闪光装置的方法
EP2075630A1 (en) * 2007-12-28 2009-07-01 Varioptic Adaptative illumination device
WO2014036509A1 (en) * 2012-08-31 2014-03-06 Nuoptic, Llc Multi-spectral variable focus illuminator
CN104581142A (zh) * 2015-01-12 2015-04-29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一种ccd像素位置偏差测量装置
US20160072996A1 (en) * 2014-09-05 2016-03-10 Apple Inc. Dual shot strobe lens and flex and stiffener features of a camera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75892B2 (ja) * 2002-05-02 2007-09-1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位置計測システム
JP4307321B2 (ja) * 2004-05-14 2009-08-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動的形状測定装置
JP2005331413A (ja) * 2004-05-20 2005-12-02 Fuji Xerox Co Ltd 距離画像取得システム
US8493496B2 (en) * 2007-04-02 2013-07-23 Primesense Ltd. Depth mapping using projected patterns
JP6424418B2 (ja) * 2012-07-19 2018-11-21 Agc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投影装置および計測装置並びに製造方法
JP2014142338A (ja) * 2012-12-27 2014-08-07 Canon Inc 干渉計及び被検体情報取得システム
JP6043229B2 (ja) 2013-04-09 2016-12-14 リコー光学株式会社 拡散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光学機器
JP2017054017A (ja) * 2015-09-10 2017-03-1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拡散板及び該拡散板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4206A (zh) * 2005-06-09 2008-06-04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电子设备用的闪光装置及操作电子设备用的闪光装置的方法
EP2075630A1 (en) * 2007-12-28 2009-07-01 Varioptic Adaptative illumination device
WO2014036509A1 (en) * 2012-08-31 2014-03-06 Nuoptic, Llc Multi-spectral variable focus illuminator
US20160072996A1 (en) * 2014-09-05 2016-03-10 Apple Inc. Dual shot strobe lens and flex and stiffener features of a camera
CN104581142A (zh) * 2015-01-12 2015-04-29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一种ccd像素位置偏差测量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4887A (zh) * 2019-04-15 2020-10-2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光学装置及信息处理装置
US11973321B2 (en) 2019-04-15 2024-04-30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Light emitting device
WO2021142610A1 (zh) * 2020-01-14 2021-07-22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微透镜阵列、透镜阵列、tof发射模块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99751B2 (ja) 2020-12-16
JP2018054769A (ja) 2018-04-05
WO2018061816A1 (ja) 2018-04-05
US20190335073A1 (en) 2019-10-31
CN109416497B (zh) 2021-01-01
US10666846B2 (en) 2020-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16497A (zh) 摄像装置
CN110140348A (zh) 摄像装置及摄像模块
KR20120008518A (ko) 디지탈 이미징 시스템, 플레놉틱 광학기구 및 이미지 데이타 처리방법
US20120243101A1 (en) Image capturing device with micro-lens array
CN104297930B (zh) 一种集成成像三维立体显示装置及显示系统
US11700362B2 (en) Multi-camera image capture system
KR101441785B1 (ko) 스테레오 홀로그램 기반의 3차원 영상시스템
CN102844785A (zh) 拍摄装置
CN109313807A (zh) 使用光场相机的三维重建方法
Hahne et al. Baseline of virtual cameras acquired by a standard plenoptic camera setup
CN103828346B (zh) 固体摄像装置
CN110248056A (zh) 图像检查装置
CN103430094A (zh) 图像处理装置、拍摄装置以及图像处理程序
Gill et al. Thermal escher sensors: pixel-efficient lensless imagers based on tiled optics
KR102209222B1 (ko) 3차원 스캔 시스템
CN104137532B (zh) 图像处理装置
JP2012203089A (ja) 焦点板及びそれを有するファインダー系
CN108886568A (zh) 光学装置
KR102613608B1 (ko) 고속 이미징을 위한 마이크로 어레이 렌즈 카메라
JP6344996B2 (ja) 撮像装置
JP5840050B2 (ja) 立体映像撮像装置
KR101003858B1 (ko) 초점 배열 영상 검지기를 이용한 다파장 다 시점 영상 획득장치
US9300877B2 (en) Optical zoom imaging system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116538464A (zh) 一种消除逆光效应的光学薄膜组及检测系统
RU2011102643A (ru) Способ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 наблюдения стереоскопического трехмерного изображени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