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13958A - 车载充电机装置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车载充电机装置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13958A
CN109413958A CN201811464852.0A CN201811464852A CN109413958A CN 109413958 A CN109413958 A CN 109413958A CN 201811464852 A CN201811464852 A CN 201811464852A CN 109413958 A CN109413958 A CN 1094139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board component
group part
component
radiator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6485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13958B (zh
Inventor
郭亚杰
胡蓬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Fute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Fute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Fute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Fute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81146485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139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13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39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139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39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18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充电机装置及汽车,涉及汽车的技术领域,车载充电机装置包括散热器壳体、第一电路板组件、第二电路板组件以及第三电路板组件;第一电路板组件、第二电路板组件以及第三电路板组件均设置在散热器壳体上;散热器壳体包括中间隔板,第一电路板组件和第二电路板组件设置在中间隔板的一面,第三电路板组件设置在中间隔板的另一面;散热器壳体上设置有呈曲线形的用于流通介质的散热流道,以通过散热流道内部的介质调节第一电路板组件、第二电路板组件以及第三电路板组件的温度。上述车载充电装置的设置能够提高散热效果,改善多个零部件在工作过程中温度超标的问题,因此能够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车载充电机装置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充电机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车载充电机是指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上的充电机,具有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自动充满电的能力,充电机依据电池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能动态调节充电电流或电压参数,执行相应的动作,完成充电过程。
目前,车载充电机作为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车载充电机已从传统的大体积、低功率密度向着轻量化、小型化、高功率密度的趋势不断提升。
但是,随着功率密度的不断攀升,受到体积的限制,车载充电机出现了散热难,零部件在工作过程中温度超标的问题。因此,在小型化的基础上,温度的有效控制已成为产品安全、可靠性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充电机装置及汽车,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载充电机散热难,零部件在工作过程中温度超标的问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车载充电机装置,包括散热器壳体、第一电路板组件、第二电路板组件以及第三电路板组件;
第一电路板组件、第二电路板组件以及第三电路板组件均设置在散热器壳体上;散热器壳体包括中间隔板,第一电路板组件和第二电路板组件设置在中间隔板的一面,第三电路板组件设置在中间隔板的另一面;
散热器壳体上设置有呈曲线形的用于流通介质的散热流道,以通过散热流道内部的介质调节第一电路板组件、第二电路板组件以及第三电路板组件的温度。
进一步的,散热流道包括第一流道盖板、第二流道盖板以及设置在散热器壳体上的流道凹槽;
第一流道盖板和第二流道盖板分别与散热器壳体固定连接,第一流道盖板和第二流道盖板用于覆盖在流道凹槽上,以令介质分别与第一电路板组件、第二电路板组件以及第三电路板组件间隔开;
散热器壳体上设置有介质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与流道凹槽的两端连通。
进一步的,流道凹槽内设置有多个导流板。
进一步的,导流板上设置有散热齿。
进一步的,第一电路板组件和第二电路板组件上均设置有焊接铜柱;
第一电路板组件和第二电路板组件均通过焊接铜柱与第三电路板组件连接;
散热器壳体和第二流道盖板上均对应设置有用于穿设焊接铜柱的互连开口孔。
进一步的,第三电路板组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电容;
散热器壳体和第二流道盖板上均设置有用于穿设多个电容的安装开口孔。
进一步的,第一电路板组件和第二电路板组件分别与中间隔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第三电路板组件与第二流道盖板壳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电路板组件和第二电路板组件分别与中间隔板螺栓连接;
第三电路板组件与第二流道盖板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中间隔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凸台和第二定位凸台,第一电路板组件和第二电路板组件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和第二定位凹槽;
第二流道盖板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凸台,第三电路板组件上对应设置有第三定位凹槽。
进一步的,车载充电机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螺栓、第二固定螺栓以及第三固定螺栓;
中间隔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凸台和第二固定凸台,第二流道盖板上设置有第三固定凸台;第一固定凸台、第二固定凸台以及第三固定凸台上均设置有螺纹安装孔;
第一固定螺栓穿过第一电路板组件上的连接孔,并旋入第一固定凸台上的螺纹安装孔中;第二固定螺栓穿过第二电路板组件上的连接孔,并旋入第二固定凸台上的螺纹安装孔中;第三固定螺栓穿过第三电路板组件上的连接孔,并旋入第三固定凸台上的螺纹安装孔中。
进一步的,散热流道内的介质的散热路径为:介质从入口端进入,首先对第二电路板组件上的EMC模块及第三电路板组件上的功率元件进行散热;然后垂直于散热器壳体向下至第三电路板组件上的磁性部件的下方,提供对磁性部件的散热;之后垂直于散热器壳体向上至流经第一电路板组件的下方,对第一电路板组件上的DCDC模块进行散热,同时给第三电路板组件上的部件进行散热;最后经过出口端流出。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汽车包括车载充电机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车载充电机装置,包括散热器壳体、第一电路板组件、第二电路板组件以及第三电路板组件;第一电路板组件、第二电路板组件以及第三电路板组件均设置在散热器壳体上;散热器壳体起支撑作用。散热器壳体包括中间隔板,第一电路板组件和第二电路板组件设置在中间隔板的一面,第三电路板组件设置在中间隔板的另一面,这样能够将三者分开设置,以在有限的范围内扩大三者之间的间距,以便散热。散热器壳体上设置有呈曲线形的用于流通介质的散热流道,以通过散热流道内部的介质调节第一电路板组件、第二电路板组件以及第三电路板组件的温度。散热流道的曲线形设置能够适应第一电路板组件、第二电路板组件以及第三电路板组件的设置位置,以便对三者进行散热。在使用过程中,散热流道里流通介质,以便对第一电路板组件、第二电路板组件以及第三电路板组件进行散热降温。
由上可知,上述车载充电装置的设置能够提高散热效果,改善多个零部件在工作过程中温度超标的问题,因此能够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包括上述的车载充电机装置,车载充电机装置包括散热器壳体、第一电路板组件、第二电路板组件以及第三电路板组件;第一电路板组件、第二电路板组件以及第三电路板组件均设置在散热器壳体上;散热器壳体起支撑作用。散热器壳体包括中间隔板,第一电路板组件和第二电路板组件设置在中间隔板的一面,第三电路板组件设置在中间隔板的另一面,这样能够将三者分开设置,以在有限的范围内扩大三者之间的间距,以便散热。散热器壳体上设置有呈曲线形的用于流通介质的散热流道,以通过散热流道内部的介质调节第一电路板组件、第二电路板组件以及第三电路板组件的温度。散热流道的曲线形设置能够适应第一电路板组件、第二电路板组件以及第三电路板组件的设置位置,以便对三者进行散热。在使用过程中,散热流道里流通介质,以便对第一电路板组件、第二电路板组件以及第三电路板组件进行散热降温。
由上可知,上述汽车的车载充电机装置散热效果较好,能够改善多个零部件在工作过程中温度超标的问题,因此能够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充电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充电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充电装置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壳体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壳体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流道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电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散热器壳体;2-第一电路板组件;3-第二电路板组件;4-第三电路板组件;5-中间隔板;6-散热流道;7-第一流道盖板;8-第二流道盖板;9-流道凹槽;10-入口端;11-出口端;12-导流板;13-散热齿;14-焊接铜柱;15-互连开口孔;16-电容;17-安装开口孔;18-第一定位凸台;19-第二定位凸台;20-第三定位凸台;21-DCDC模块;22-第一接线端;23-EMC模块;24-第二接线端;25-第一接插件;26-第二接插件;27-功率器件;28-磁性部件;29-第一侧墙;30-第二侧墙;31-容纳腔;32-分隔墙;33-电容固定环;34-第一固定凸台;35-第二固定凸台;36-第三固定凸台;37-信号板;38-流道安装定位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充电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充电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充电装置的爆炸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壳体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壳体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充电机装置,包括散热器壳体1、第一电路板组件2、第二电路板组件3以及第三电路板组件4;第一电路板组件2、第二电路板组件3以及第三电路板组件4均设置在散热器壳体1上;散热器壳体1包括中间隔板5,第一电路板组件2和第二电路板组件3设置在中间隔板5的一面,第三电路板组件4设置在中间隔板5的另一面;散热器壳体1上设置有呈曲线形的用于流通介质的散热流道6,以通过散热流道6内部的介质调节第一电路板组件2、第二电路板组件3以及第三电路板组件4的温度。
其中,第一电路板组件2包括DCDC(不同直流电源值的转换)模块21和第一接线端22;第二电路板组件3包括EMC(电磁兼容性)模块23和第二接线端24;车载充电机装置包括与第一接线端22相连的第一接插件25和与第二及接线端相连的第二接插件26。
第三电路板组件4包括功率器件27、多个电容16和磁性部件28。散热器壳体1上设置有第一侧墙29和第二侧墙30,以围设呈用于容纳磁性部件28的容纳腔31。容纳腔31的内部设置有分隔墙32,分隔墙32用于将磁性部件28的多个零部件分隔开。具体的可参阅图5的散热器壳体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磁性部件28在预留安装空间限制范围内,通过双组份灌胶机进行精确灌胶,以达到磁性部件28散热的目的。
较佳地,散热流道6的曲线形状可根据所述第一电路板组件2、所述第二电路板组件3以及所述第三电路板组件4上的零部件的分布来具体设置,以便能够为所有的零部件散热降温。
中间隔板5可以与散热器壳体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充电机装置,包括散热器壳体1、第一电路板组件2、第二电路板组件3以及第三电路板组件4;第一电路板组件2、第二电路板组件3以及第三电路板组件4均设置在散热器壳体1上;散热器壳体1起支撑作用。散热器壳体1包括中间隔板5,第一电路板组件2和第二电路板组件3设置在中间隔板5的一面,第三电路板组件4设置在中间隔板5的另一面,这样能够将三者分开设置,以在有限的范围内扩大三者之间的间距,以便散热。散热器壳体1上设置有呈曲线形的用于流通介质的散热流道6,以通过散热流道6内部的介质调节第一电路板组件2、第二电路板组件3以及第三电路板组件4的温度。散热流道6的曲线形设置能够适应第一电路板组件2、第二电路板组件3以及第三电路板组件4的设置位置,以便对三者进行散热。在使用过程中,散热流道6里流通介质,以便对第一电路板组件2、第二电路板组件3以及第三电路板组件4进行散热降温。
由上可知,上述车载充电装置的设置能够提高散热效果,改善多个零部件在工作过程中温度超标的问题,因此能够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流道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5以及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散热流道6包括第一流道盖板7、第二流道盖板8以及设置在散热器壳体1上的流道凹槽9;第一流道盖板7和第二流道盖板8分别与散热器壳体1固定连接,第一流道盖板7和第二流道盖板8用于覆盖在流道凹槽9上,以令介质分别与第一电路板组件2、第二电路板组件3以及第三电路板组件4间隔开;散热器壳体1上设置有介质的入口端10和出口端11;入口端10和出口端11分别与流道凹槽9的两端连通。
其中,第一流道盖板7可以通过螺钉密封圈式、搅拌摩擦焊式、真空钎焊式等方式中的一种实现与散热器壳体1的密封及固定连接。
同样的,第二流道盖板8可以通过螺钉密封圈式、搅拌摩擦焊式、真空钎焊式等方式中的一种实现与散热器壳体1的密封及固定连接。
第二流道盖板8可通过流道安装定位凸台38与散热器壳体1固定连接。
入口端10、出口端11、第一接插件25、第二接插件26均位于散热器壳体1的同一侧。
流道凹槽9可以为双面立体垂直式水道。
散热流道6内的介质的散热路径为:介质从入口端10进入,在对第二电路板组件3的EMC模块散热23的同时,对第三电路板组件4的功率元件进行散热;然后垂直于散热器壳体1向下至磁性部件28的下方提供对磁性部件28的散热;之后垂直于散热器壳体1向上至流经第一电路板组件2的下方,对DCDC模块21进行散热,同时给第三电路板组件4上的其他部件进行散热;最后经过出口端11流出,将热量带走。具体的,可参阅图5中的箭头指向。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介质从入口端10进入至流道凹槽9中,并沿流道凹槽9流动至出口端11流出,在流道凹槽9的流动过程中,介质将第一电路板组件2、第二电路板组件3和第三电路板组件4上的零部件的热量带走。第一流道盖板7和第二流道盖板8能够起到密封介质的作用。
如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流道凹槽9内设置有多个导流板12。
进一步的,导流板12上设置有散热齿13。
其中,导流板12的设置方向可以根据第一电路板组件2、第二电路板组件3和第三电路板组件4上的零部件的设置位置来具体设置,以便介质能够流经所有的零部件,提高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导流板12的设置能够对流道凹槽9内的介质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提高散热的效果;散热齿13的设置能够增大换热面积,进一步提高散热的效果。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电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图4、图5以及图7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第一电路板组件2、第二电路板组件3与第三电路板组件4通过设置有焊接铜柱14互相连接;如设置在第一电路板组件2上的焊接铜柱14;另,焊接铜柱14可根据需要选择设置在第一电路板组件2、第二电路板组件3和第三电路板组件4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上。散热器壳体1和第二流道盖板8上均对应设置有用于穿设焊接铜柱14的互连开口孔15。
进一步的,第三电路板组件4包括多个电容16;散热器壳体1和第二流道盖板8上均设置有用于穿设多个电容16的安装开口孔17。
具体的,多个电容16之间可通过电容固定环33、电容固定支架、电容固定套等结构完成紧固,从而降低汽车在正常运行时因振动而引起电容16组件失效的概率。
本实施例中,互连开口孔15的设置能够方便第一电路板组件2、第二电路板组件3通过焊接铜柱14与第三电路板组件4连接;安装开口孔17的设置能够以使多个电容16部分位于散热器壳体1的一侧,部分位于散热器壳体1的另一侧,以有效利用有限的空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第一电路板组件2和第二电路板组件3分别与中间隔板5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第三电路板组件4与第二流道盖板8壳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其中,在安装过程中,第一电路板组件2与第二电路板组件3均可采用正放的方式与中间隔板5实现固定连接,而第三电路板组件4采用倒扣的方式与第二水道盖板实现固定连接。
第一电路板组件2和第二电路板组件3可以分别与中间隔板5卡扣连接;第三电路板组件4与第二流道盖板8壳体卡扣连接。
本实施例中,可拆卸地连接方式可以方便使用者拆装和更换。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第一电路板组件2和第二电路板组件3分别与中间隔板5螺栓连接;第三电路板组件4与第二流道盖板8螺栓连接。
如图4和图6所示,其中,中间隔板5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凸台34和第二固定凸台35,第二流道盖板8上设置有第三固定凸台36;第一固定凸台34、第二固定凸台35以及第三固定凸台36上均设置有螺纹安装孔。在安装过程中,第一固定螺栓穿过第一电路板组件2上的连接孔,并旋入第一固定凸台34上的螺纹安装孔中,以令第一电路板组件2与中间隔板5固定连接;第二固定螺栓穿过第二电路板组件3上的连接孔,并旋入第二固定凸台35上的螺纹安装孔中,以令第二电路板组件3与中间隔板5固定连接;第三固定螺栓穿过第三电路板组件4上的连接孔,并旋入第三固定凸台36上的螺纹安装孔中,以令第三电路板组件4与第二流道盖板8固定连接。
较佳地,第一固定凸台34、第二固定凸台35、第三固定凸台36以及连接孔均为多个,这样能够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螺栓连接的方式操作简单,稳定性较高,且制造成本较低。
如图4和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中间隔板5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凸台18和第二定位凸台19,第一电路板组件2和第二电路板组件3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和第二定位凹槽;第二流道盖板8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凸台20,第三电路板组件4上对应设置有第三定位凹槽。
其中,第一定位凸台18、第二定位凸台19、第一定位凹槽、第二定位凹槽、第三定位凸台20以及第三定位凹槽均为多个,这样能够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散热板外壳上还设置有信号板37。
本实施例中,在安装过程中,第一电路板组件2先通过第一定位凹槽与中间隔板5上的第一定位凸台18配合,然后将第一电路板组件2和中间隔板5固定连接;第二电路板组件3先通过第二定位凹槽与中间隔板5上的第二定位凸台19配合,然后将第二电路板组件3和中间隔板5固定连接;第三电路板组件4先通过第三定位凹槽与第二流道盖板8上的第三定位凸台20配合,然后将第一电路板组件2和第二流道盖板8固定连接。这种设置能够在先进行预定位,方便后续的固定连接,提高安装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汽车包括车载充电机装置。
本实施例中,汽车包括上述的车载充电机装置,车载充电机装置包括散热器壳体1、第一电路板组件2、第二电路板组件3以及第三电路板组件4;第一电路板组件2、第二电路板组件3以及第三电路板组件4均设置在散热器壳体1上;散热器壳体1起支撑作用。散热器壳体1包括中间隔板5,第一电路板组件2和第二电路板组件3设置在中间隔板5的一面,第三电路板组件4设置在中间隔板5的另一面,这样能够将三者分开设置,以在有限的范围内扩大三者之间的间距,以便散热。散热器壳体1上设置有呈曲线形的用于流通介质的散热流道6,以通过散热流道6内部的介质调节第一电路板组件2、第二电路板组件3以及第三电路板组件4的温度。散热流道6的曲线形设置能够适应第一电路板组件2、第二电路板组件3以及第三电路板组件4的设置位置,以便对三者进行散热。在使用过程中,散热流道6里流通介质,以便对第一电路板组件2、第二电路板组件3以及第三电路板组件4进行散热降温。
由上可知,上述汽车的车载充电机装置散热效果较好,且体积较小,能在较小体积下,改善多个零部件在工作过程中温度超标的问题,因此能够在小型化的基础上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车载充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壳体、第一电路板组件、第二电路板组件以及第三电路板组件;
所述第一电路板组件、所述第二电路板组件以及所述第三电路板组件均设置在所述散热器壳体上;所述散热器壳体包括中间隔板,所述第一电路板组件和所述第二电路板组件设置在所述中间隔板的一面,所述第三电路板组件设置在所述中间隔板的另一面;
所述散热器壳体上设置有呈曲线形的用于流通介质的散热流道,以通过所述散热流道内部的介质调节所述第一电路板组件、所述第二电路板组件以及所述第三电路板组件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流道包括第一流道盖板、第二流道盖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散热器壳体上的流道凹槽;
所述第一流道盖板和所述第二流道盖板分别与所述散热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流道盖板和所述第二流道盖板用于覆盖在所述流道凹槽上,以令所述介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组件、所述第二电路板组件以及所述第三电路板组件间隔开;
所述散热器壳体上设置有介质的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入口端和所述出口端分别与所述流道凹槽的两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凹槽内设置有多个导流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充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上设置有散热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组件、所述第二电路板组件和所述第三电路板组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上设置有焊接铜柱;
所述第一电路板组件、所述第二电路板组件与所述第三电路板组件通过所述焊接铜柱互相连接;
所述散热器壳体和所述第二流道盖板上均对应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焊接铜柱的互连开口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路板组件包括多个电容;
所述散热器壳体和所述第二流道盖板上均设置有用于穿设多个所述电容的安装开口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组件和所述第二电路板组件分别与所述中间隔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电路板组件与所述第二流道盖板壳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充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组件和所述第二电路板组件分别与所述中间隔板螺栓连接;
所述第三电路板组件与所述第二流道盖板螺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充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隔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凸台和第二定位凸台,所述第一电路板组件和所述第二电路板组件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和第二定位凹槽;
所述第二流道盖板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凸台,所述第三电路板组件上对应设置有第三定位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充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螺栓、第二固定螺栓以及第三固定螺栓;
所述中间隔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凸台和第二固定凸台,所述第二流道盖板上设置有第三固定凸台;所述第一固定凸台、所述第二固定凸台以及所述第三固定凸台上均设置有螺纹安装孔;
所述第一固定螺栓穿过所述第一电路板组件上的连接孔,并旋入所述第一固定凸台上的螺纹安装孔中;所述第二固定螺栓穿过所述第二电路板组件上的连接孔,并旋入所述第二固定凸台上的螺纹安装孔中;所述第三固定螺栓穿过所述第三电路板组件上的连接孔,并旋入所述第三固定凸台上的螺纹安装孔中。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流道内的介质的散热路径为:介质从所述入口端进入,首先对所述第二电路板组件上的EMC模块及所述第三电路板组件上的功率元件进行散热;然后垂直于所述散热器壳体向下至所述第三电路板组件上的磁性部件的下方,提供对所述磁性部件的散热;之后垂直于所述散热器壳体向上至流经所述第一电路板组件的下方,对所述第一电路板组件上的DCDC模块进行散热,同时给所述第三电路板组件上的部件进行散热;最后经过所述出口端流出。
12.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充电机装置。
CN201811464852.0A 2018-12-03 2018-12-03 车载充电机装置及汽车 Active CN1094139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64852.0A CN109413958B (zh) 2018-12-03 2018-12-03 车载充电机装置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64852.0A CN109413958B (zh) 2018-12-03 2018-12-03 车载充电机装置及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13958A true CN109413958A (zh) 2019-03-01
CN109413958B CN109413958B (zh) 2023-11-21

Family

ID=65456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64852.0A Active CN109413958B (zh) 2018-12-03 2018-12-03 车载充电机装置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13958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1311A (zh) * 2019-06-28 2019-08-27 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充电机
CN113330825A (zh) * 2020-06-24 2021-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汽车及车载充电机
WO2022042102A1 (zh) * 2020-08-31 2022-03-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装置及汽车
WO2022188036A1 (zh) * 2021-03-09 2022-09-15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控制器及车辆
US11547026B2 (en) 2020-09-15 2023-01-03 Delta Electronics, Inc. Electric vehicle and power converter thereof
WO2023207482A1 (zh) * 2022-04-28 2023-11-02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封装结构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0495A (zh) * 2008-07-29 2010-02-0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功率转换装置及电动车辆
CN102593919A (zh) * 2012-03-14 2012-07-18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充电机
CN203645358U (zh) * 2013-11-13 2014-06-11 上海科世达-华阳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式车载充电器
US20170182896A1 (en) * 2015-12-24 2017-06-29 Fico Triad, S.A. On board charger for electric vehicles
CN208047124U (zh) * 2018-03-12 2018-11-02 西安特锐德智能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充电机水冷散热机构
CN209402945U (zh) * 2018-12-03 2019-09-17 杭州富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充电机装置及汽车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0495A (zh) * 2008-07-29 2010-02-0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功率转换装置及电动车辆
CN102593919A (zh) * 2012-03-14 2012-07-18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充电机
CN203645358U (zh) * 2013-11-13 2014-06-11 上海科世达-华阳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式车载充电器
US20170182896A1 (en) * 2015-12-24 2017-06-29 Fico Triad, S.A. On board charger for electric vehicles
CN208047124U (zh) * 2018-03-12 2018-11-02 西安特锐德智能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充电机水冷散热机构
CN209402945U (zh) * 2018-12-03 2019-09-17 杭州富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充电机装置及汽车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1311A (zh) * 2019-06-28 2019-08-27 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充电机
CN113330825A (zh) * 2020-06-24 2021-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汽车及车载充电机
WO2022042102A1 (zh) * 2020-08-31 2022-03-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装置及汽车
EP4198679A4 (en) * 2020-08-31 2024-03-13 Huawei Tech Co Ltd COMPUTING DEVICE AND MOTOR VEHICLE
US11547026B2 (en) 2020-09-15 2023-01-03 Delta Electronics, Inc. Electric vehicle and power converter thereof
WO2022188036A1 (zh) * 2021-03-09 2022-09-15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控制器及车辆
WO2023207482A1 (zh) * 2022-04-28 2023-11-02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封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13958B (zh) 2023-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13958A (zh) 车载充电机装置及汽车
CN113015405B (zh) 变换器
CN109606157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及其车载充电机
WO2013018620A1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209402945U (zh) 车载充电机装置及汽车
JP5815063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103956888A (zh) 一种一体式逆变器结构
WO2022068828A1 (zh) 一种中央控制器及汽车
JP2017051061A (ja) 冷媒通路の連結構造
CN113572314B (zh) 多功能控制器和动力总成
CN108091960B (zh) 一种电池箱的风道结构及电池箱
CN211152533U (zh) 一种汽车高压集成控制器
CN112448542B (zh) 电动总成
CN111371289A (zh) 电力转换装置
CN208209321U (zh) 一种带散热器的高功率高压配电盒
CN114126264B (zh) 电机控制器和电动总成
CN115431791A (zh) 带Boost功能的电机控制器及电机
CN211429701U (zh) 电源控制器及电动汽车
JP6364384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210191189U (zh) 车载充电机
CN208987219U (zh) 一种新型驱动电机控制器外壳及新型驱动电机控制器
CN208226626U (zh) 充电机盒体组件和充电装置
CN217902294U (zh) 一种轴向布置的控制器系统
CN215322050U (zh) 充电机及辅助变流系统
CN212277325U (zh) 一种模组安装结构及动力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3300 No. 505, Wenchang Road, Dipu street, Anji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Fut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00 floor 1-5, building 7, No.6 xiyuanjiu Road,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ANGZHOU EV-TECH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