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03548A - 装配柱箍筋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装配柱箍筋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03548A
CN109403548A CN201710706584.8A CN201710706584A CN109403548A CN 109403548 A CN109403548 A CN 109403548A CN 201710706584 A CN201710706584 A CN 201710706584A CN 109403548 A CN109403548 A CN 1094035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up
group
lifting apparatus
lifted
column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065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03548B9 (zh
CN109403548B (zh
Inventor
尹衍樑
黄博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entex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entex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entex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entex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0658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03548B9/zh
Publication of CN109403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035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035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035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03548B9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03548B9/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5/00Reinforcing elements, e.g. for concrete; Auxiliary elements therefor
    • E04C5/01Reinforcing elements of metal, e.g. with non-structural coatings
    • E04C5/06Reinforcing elements of metal, e.g. with non-structural coatings of high bending resistance, i.e. of essentially three-dimensional extent, e.g. lattice girders
    • E04C5/0604Prismatic or cylindrical reinforcement cages composed of longitudinal bars and open or closed stirrup r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装配柱箍筋的方法,其包括:提供多个柱主筋以形成柱体;将多个箍筋套设在多个柱主筋外围,所述多个箍筋包含第一箍筋群组及位于所述第一箍筋群组下方的第二箍筋群组;将所述第一箍筋群组抬升到预定高度,并将所述第一箍筋群组中最底部的箍筋假固定到所述多个柱主筋上;将所述第一箍筋群组中的所述箍筋中的每一个依序向上抬升并固定,使得这些箍筋之间存在预定间隙;及将所述第二箍筋群组中的所述箍筋中的每一个依序向上抬升并固定,使得这些箍筋之间存在预定间隙。

Description

装配柱箍筋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箍筋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柱体钢筋笼的箍筋的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以钢筋混凝土结构(RC)工法制造建筑物的柱体,其中混凝土是为了要抗压,钢筋则为可抗拉及承受剪力,在柱体中也可承受一部分压力,两者结合形成兼具刚性以及挠性的可共同承受载重的结构。
建造建筑物中的柱体时,在柱体内部设置钢筋笼后再灌浆,使其具有建筑物内部的支撑作用。如图13所展示,柱体钢筋笼900是由数个柱主筋910、数个箍筋920及数个系筋(图中未示)组成。数个柱主筋910经纵向排列以界定柱体,而箍筋则横向地围束柱体的外围,以围束柱主筋并强化柱体的抗剪力。
传统上,在柱主筋910设置完成后,先将多个箍筋920套设在柱主筋910的外周围底部,然后再由工人依序将每一个箍筋抬起到预定的高度然后进行固定。然而,依照此施工流程,工人必须将最上方的箍筋抬高并固定完成后,才能再处理下一个箍筋,整个施工程序多且繁杂,增加人工成本,且具有费时且不便的缺点。常规技术还将在柱主筋设置完成后,将以系筋预先固定的箍筋笼透过吊车,置放到柱主筋的相对位置后进行柱主筋与箍筋间的绑扎或焊接,然吊车费用以及搬运预先固定的箍筋笼的卡车费用昂贵。有鉴于此,业界急需一种可以克服以上问题的装配箍筋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装配柱箍筋的方法,其可缩短柱体钢筋笼的装配时间,并降低柱体钢筋笼的装配成本。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在一实施例中提出一种装配柱主筋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多个柱主筋以形成柱体;将多个箍筋套设在所述多个柱主筋外围,所述多个箍筋包括第一箍筋群组及位于所述第一箍筋群组下方的第二箍筋群组;将所述第一箍筋群组抬升到预定高度,并将所述第一箍筋群组中最底部的箍筋假固定到所述多个柱主筋上;将所述第一箍筋群组的每一箍筋依序向上抬升并固定,并使各所述箍筋之间存在预定间隙;及将所述第二箍筋群组的每一箍筋依序向上抬升并固定,并使各所述箍筋之间存在预定间隙。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在一实施例中提出将所述第一箍筋群组抬升预定高度的步骤包含:提供抬升装置;将抬升装置的至少一个抬升臂插入所述第一箍筋群组的底部;以及操作所述抬升装置以利用所述至少一个抬升臂将所述第一箍筋群组抬升到所述预定高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在一实施例中提出将所述第一箍筋群组中最底部的箍筋假固定到所述多个柱主筋上的步骤包含:提供至少一个系筋,包括两端,其一端经弯折成第一角度,另一端经弯折成一第二角度;将所述至少一个系筋置于所述第一箍筋群组中最底部的箍筋下方,使得所述两端分别勾固在所述多个柱主筋中的相对柱主筋,借以支撑所述第一箍筋群组。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出所述第一角度大约成直角,所述第二角度大约成四十五度的锐角(即,弯折一百三十五度),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系筋为两个系筋,分别勾固在所述多个柱主筋中间部分的两对相对柱主筋。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出所述第一箍筋群组在抬升前,与所述第二箍筋群组之间存有预留空隙,从而所述抬升装置可将所述至少一个抬升臂插入所述预留空隙中以抬升所述第一箍筋群组。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出所述抬升装置的前端底部具有一对可伸缩平衡支脚,所述对可伸缩平衡支脚间的宽度大于所述柱体的宽度,操作时所述对可伸缩平衡支脚在所述柱体的两侧延伸,从而所述抬升装置可被移动到接近所述柱体进行操作,并平衡所述抬升装置在抬升所述第一箍筋群组时产生的向前力矩,避免所述抬升装置因重心前移而倾倒。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出所述抬升装置的后端底部设置有平衡物,以平衡所述抬升装置在抬升所述第一箍筋群组时产生的向前力矩,避免所述抬升装置因重心前移而倾倒。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出将所述第一箍筋群组抬升预定高度的步骤进一步包含:去除所述抬升装置;及在所述柱体的至少一个侧边搭设鹰架,使工人可立在所述鹰架上抬升所述第一箍筋群组的每一箍筋,所述鹰架的高度与所述预定高度大致相同。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出将所述第一箍筋群组抬升预定高度的步骤进一步包含:去除所述抬升装置;及在所述柱体的至少一个侧边搭设高空作业车,使工人可立在所述高空作业车的载具上并移动到大约所述预定高度,以抬升所述第一箍筋群组的每一箍筋。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出所述第一箍筋群组的每一箍筋与所述第二箍筋群组的每一箍筋同时依序被不同组作业人员向上抬升。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出每一所述多个箍筋是以连续条状钢筋以头端预留有向内折的锚定段向各角落平衡发展方式经特定顺序连续折弯,结束尾端并包括有另一锚定段,从而使各所述箍筋完成时包括有外围箍筋、纵向系筋、横向系筋及二锚定段。
附图说明
图1展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柱体钢筋笼装配前的示意图。
图2展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柱体钢筋笼装配后的示意图。
图3展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装配柱箍筋方法的流程图。
图4展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将第一箍筋群组抬升到预定高度的流程图。
图5展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抬升装置示意图。
图6展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抬升装置的示意图。
图7展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利用抬升装置抬升第一箍筋群组的示意图。
图8展示本发明将实施例的第一箍筋群组中最底部的箍筋假固定到多个柱主筋上的流程图。
图9展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筋勾固在柱主筋的示意图。
图10展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柱体侧边搭设鹰架的示意图。
图11展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箍筋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12A、12B展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柱体钢筋笼装配前的示意图。
图13展示先前技艺的柱体钢筋笼装配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能达成的功效,现在将本发明配合附图,并以实施例的表达形式详细说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的图式,其主旨仅为示意及辅助说明书之用,所以不应就所附的图式的比例与配置关系解读、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
图1展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柱体钢筋笼装配前的示意图。如图所展示,本实施例的柱体钢筋笼100具有多个柱主筋110,并借由这些柱主筋110以形成柱体120,柱体120外围套设有多个箍筋130。此多个箍筋130包括第一箍筋群组132及第二箍筋群组134,第二箍筋群组134位于第一箍筋群组132的下方,且第一箍筋群组132与第二箍筋群组134之间优选地具有预留空隙140,以利于之后的抬升动作的操作。图2则展示本实施例的柱体钢筋笼装配后的示意图,其中第一箍筋群组132与第二箍筋群组134的每一箍筋130均依序向上抬升并固定,并使各箍筋130之间存在预定间隙150,此预定间隙约为10厘米到15厘米。
图3展示本发明装配柱箍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所展示,首先进行步骤S110,提供多个柱主筋110以形成柱体120。接着进行步骤S120,将多个箍筋130套设在多个柱主筋110外围。此多个箍筋130包括第一箍筋群组132及位于第一箍筋群组132下方的第二箍筋群组134。
然后进行步骤S130,将第一箍筋群组132抬升到预定高度,并将第一箍筋群组132中最底部的箍筋130假固定到多个柱主筋110上。图4展示在图3中的步骤S130中将第一箍筋群组132抬升到预定高度的步骤的详细步骤流程图。图4中的步骤S210是提供抬升装置200。如图5所展示,此抬升装置200具有一对抬升臂210,其用于抬升第一箍筋群组132的箍筋130,抬升装置200的前端底部具有一对可伸缩平衡支脚220,可伸缩平衡支脚220之间的宽度大于柱体120的宽度,借以确保抬升装置200操作时,可伸缩平衡支脚220可在柱体120的两侧延伸。图4中的步骤S210之后的步骤S220是将抬升装置200的所述对抬升臂210插入第一箍筋群组132的底部。如前所述,第一箍筋群组132与第二箍筋群组134之间存有预留空隙140,借此抬升装置200的抬升臂210可插入此预留空隙140中以抬升第一箍筋群组132,从而即可进行步骤S230,操作抬升装置200以利用所述对抬升臂210将第一箍筋群组132抬升到预定高度(如图7所展示)。抬升装置200在抬升第一箍筋群组132时,在柱体120的两侧伸出一对平衡支脚220,以平衡抬升装置200在抬升第一箍筋群组132时所产生的向前力矩,从而避免抬升装置200因重心前移而倾倒。在步骤S230之后即可进行步骤S240,即去除抬升装置200,以空出操作空间供后续操作使用。
图6展示本发明抬升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抬升装置200并不具有可伸缩平衡支脚,而是在抬升装置200的后端底部设置平衡物230,例如电动机。借此,当抬升装置200在抬升第一箍筋群组132时,此平衡物230可平衡抬升装置200在抬升第一箍筋群组132时产生的向前力矩,从而避免抬升装置200因重心前移而倾倒。替代地,本发明抬升装置200的平衡效果,还可借由装置本身的配重来达成。即,借由抬升装置200本身的自重,使其重心尽量后移,从而当抬升装置200在进行抬升动作时,不致因重心前移而倾倒。
如图8所展示,在图3中的步骤S130中将第一箍筋群组132中最底部的箍筋130假固定到多个柱主筋110上的详细步骤,其进一步包括步骤S310及步骤320。步骤S310提供至少一个系筋160,此系筋160具有两端,其一端弯折成第一角度162,而另一端则弯折成第二角度164,其中第一角度162大约成直角,第二角度164则大约成四十五度的锐角(如图9所展示)。步骤S320将至少一个系筋160置于第一箍筋群组132中最底部的箍筋130的下方,并以系筋160的两端分别勾固在多个柱主筋110中的一对相对柱主筋110,借以支撑第一箍筋群组132。图9即展示系筋160勾固在柱主筋110的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使用两系筋160来分别勾固在多个柱主筋110的中间部分的两对相对柱主筋110。
待完成图3中的步骤S130后,即可进行步骤S140:将第一箍筋群组132的每一箍筋130依序向上抬升并固定,并使各箍筋130之间存在预定间隙150。然后进行步骤S150,将第二箍筋群组134的每一箍筋130依序向上抬升并固定,并使各箍筋130之间存在预定间隙150。步骤S140可与步骤S150同时进行。也就是可透过不同组的工作人员同时将第一箍筋群组132及第二箍筋群组134的每一箍筋130依序向上抬升并固定。
如图10所展示,柱体120的一侧边可搭设鹰架300,从而当抬升装置200将第一箍筋群组132抬升到预定高度后,工人即可站立在鹰架300上,将第一箍筋群组132的每一箍筋130依序向上抬升并固定。此鹰架300的高度与第一箍筋群组132抬升后的预定高度大致相同,以便利工人工作。当同时进行抬升第一箍筋群组132及第二箍筋群组134时,鹰架300上可安排一组工人来抬升第一箍筋群组132的各个箍筋,而鹰架300下则可安排另一组工人同时将第二箍筋群组134的各个箍筋依序向上抬升。
可替代地,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柱体120的侧边还可搭设高空作业车(图中未展示),此高空作业车具有可升降高度的作业平台,从而当抬升装置200将第一箍筋群组132抬升到预定高度后,工人即可站立在高空作业车的作业平台上,并将此作业平台移动到大约与第一箍筋群组132抬升后的预定高度相同的高度,即可将第一箍筋群组132的每一箍筋130依序向上抬升并固定。
图11展示本发明箍筋的实施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箍筋是以一笔划的方式弯折围束成形,其主要结构是利用连续条状钢筋以头端预留有向内折的锚定段136向各角落平衡发展方式经特定顺序(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连续折弯,结束尾端并包括有锚定段138,其完成时包括有外围箍筋130、纵向系筋166、横向系筋168及二锚定段136、138,为具有良好张力平衡的一笔划弯折围束箍筋。所述一笔划箍筋详细的技术特征可参考台湾新型专利第563710号的说明。本发明的装配柱箍筋的方法,在应用于将所述一笔划箍筋装配于柱主筋时,基于一笔划箍筋的特有形状结构具有优异的施工效率。
以在柱主筋910设置完成后先将多个箍筋920套设在柱主筋910的外周围底部,然后再由工人依序将每一个箍筋抬起到预定的高度然后进行固定的传统人工抬升方式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比较,经实验比较数据如下表一所展示:
表一
由上表可知,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人力以及时间的综合评分上优于传统人工抬升方式约37%(1-80/128)*100%,有显著的不可预期的效果。
图12展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柱体钢筋笼装配前的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操作者先在柱体120外围套设箍筋130(如图12A所展示)。然后利用钢筋续接器170在原柱体120的柱主筋110上再续接柱主筋110',从而形成较长的柱体120。
此时,为缩短柱体钢筋笼的装配时间,可将箍筋130分为第一箍筋群组132、第二箍筋群组134及第三箍筋群组135,第二箍筋群组134位于第一箍筋群组132的下方,而第三箍筋群组135则位于第二箍筋群组134的下方,且各个箍筋群组之间优选地具有预留空隙140(如图12B所展示),以利于之后的抬升动作的操作。后续的箍筋抬升固定步骤即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另赘述。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箍筋群组的数量可多于三组,也可利用更多的钢筋续接器延长柱体的长度。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创作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依本发明所公开的精神所作的均等变化或修饰仍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内。
符号说明
100 柱体钢筋笼
110 柱主筋
110' 柱主筋
120 柱体
130 箍筋
131 外围箍筋
132 第一箍筋群组
134 第二箍筋群组
135 第三箍筋群组
136 锚定段
138 锚定段
140 预定空隙
150 预定间隙
160 系筋
162 第一角度
164 第二角度
166 纵向系筋
168 横向系筋
170 钢筋续接器
200 抬升装置
210 抬升臂
220 可伸缩平衡支脚
230 平衡物
300 鹰架
900 柱体钢筋笼
910 柱主筋
920 箍筋
S110 步骤
S120 步骤
S130 步骤
S140 步骤
S150 步骤
S210 步骤
S220 步骤
S230 步骤
S240 步骤

Claims (11)

1.一种装配柱箍筋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多个柱主筋以形成柱体;
将多个箍筋套设在所述多个柱主筋外围,所述多个箍筋包括第一箍筋群组及位于所述第一箍筋群组下方的第二箍筋群组;
将所述第一箍筋群组抬升到预定高度,并将所述第一箍筋群组中最底部的一箍筋假固定到所述多个柱主筋上;
将所述第一箍筋群组的每一箍筋依序向上抬升并固定,并使各所述箍筋之间存在预定间隙;及
将所述第二箍筋群组的每一箍筋依序向上抬升并固定,并使各所述箍筋之间存在预定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第一箍筋群组抬升预定高度的步骤包含:
提供抬升装置;
将抬升装置的至少抬升臂插入所述第一箍筋群组的底部;及
操作所述抬升装置以利用所述至少一个抬升臂将所述第一箍筋群组抬升到所述预定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第一箍筋群组中最底部的箍筋假固定到所述多个柱主筋上的步骤包含:
提供至少一个系筋,包括两端,其一端经弯折成第一角度,另一端经弯折成第二角度;
将所述至少一个系筋置于所述第一箍筋群组中最底部的箍筋下方,使得所述两端分别勾固在所述多个柱主筋中的相对柱主筋,借以支撑所述第一箍筋群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角度大约成直角,所述第二角度大约成四十五度的锐角,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系筋为两个系筋,分别勾固在所述复数柱主筋中间部分的两对相对柱主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箍筋群组在抬升前,与所述第二箍筋群组之间存有预留空隙,从而所述抬升装置可将所述至少一个抬升臂插入所述预留空隙中以抬升所述第一箍筋群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抬升装置的前端底部具有一对可伸缩平衡支脚,所述对可伸缩平衡支脚间的宽度大于所述柱体的宽度,操作时所述对可伸缩平衡支脚在所述柱体的两侧延伸,从而所述抬升装置可被移动到接近所述柱体进行操作,并平衡所述抬升装置在抬升所述第一箍筋群组时产生的向前力矩,避免所述抬升装置因重心前移而倾倒。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抬升装置的后端底部设置有平衡物,以平衡所述抬升装置在抬升所述第一箍筋群组时产生的向前力矩,避免所述抬升装置因重心前移而倾倒。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包含:
去除所述抬升装置;及
在所述柱体的至少一个侧边搭设鹰架,使工人可立在所述鹰架上抬升所述第一箍筋群组的每一箍筋,所述鹰架的高度与所述预定高度大致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包含:
去除所述抬升装置;及
在所述柱体的至少一个侧边搭设高空作业车,使工人可立在所述高空作业车的载具上并移动到大约所述预定高度,以抬升所述第一箍筋群组的每一箍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箍筋群组的每一箍筋与所述第二箍筋群组的每一箍筋同时依序被不同组作业人员向上抬升。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一所述多个箍筋是以连续条状钢筋以头端预留有向内折的锚定段向各角落平衡发展方式经特定顺序连续折弯,结束尾端并包括有另一锚定段,从而使各所述箍筋完成时包括有外围箍筋、纵向系筋、横向系筋及二锚定段。
CN201710706584.8A 2017-08-17 2017-08-17 装配柱箍筋的方法 Active CN109403548B9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06584.8A CN109403548B9 (zh) 2017-08-17 2017-08-17 装配柱箍筋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06584.8A CN109403548B9 (zh) 2017-08-17 2017-08-17 装配柱箍筋的方法

Public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03548A true CN109403548A (zh) 2019-03-01
CN109403548B CN109403548B (zh) 2021-06-18
CN109403548B9 CN109403548B9 (zh) 2021-11-05

Family

ID=65454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06584.8A Active CN109403548B9 (zh) 2017-08-17 2017-08-17 装配柱箍筋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03548B9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2662A (zh) * 2021-04-20 2021-06-29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用于大型箱梁的钢筋骨架成型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69227A3 (en) * 1997-04-02 1999-04-28 Gray Engineering Limited Concrete reinforcing structures
CN2516288Y (zh) * 2001-11-20 2002-10-16 润弘精密工程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笔划弯折围束箍筋
WO2014126544A1 (en) * 2013-02-15 2014-08-21 Süleyman Bahadir Yüksel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reinforcement used on columns and structural walls in buildings
CN205653982U (zh) * 2016-04-25 2016-10-19 戴云发 预组钢筋结构及其钢筋结构体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69227A3 (en) * 1997-04-02 1999-04-28 Gray Engineering Limited Concrete reinforcing structures
CN2516288Y (zh) * 2001-11-20 2002-10-16 润弘精密工程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笔划弯折围束箍筋
WO2014126544A1 (en) * 2013-02-15 2014-08-21 Süleyman Bahadir Yüksel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reinforcement used on columns and structural walls in buildings
CN205653982U (zh) * 2016-04-25 2016-10-19 戴云发 预组钢筋结构及其钢筋结构体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秀敏,杨力列: "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应用技术", 《广东土木与建筑》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2662A (zh) * 2021-04-20 2021-06-29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用于大型箱梁的钢筋骨架成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03548B9 (zh) 2021-11-05
CN109403548B (zh) 2021-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80812U (zh) 一种大型钢筋笼专用吊具系统
US9469987B2 (en) Panel lifting process
JP2010084490A (ja) 鉄筋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鉄筋籠用半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442853B (zh) 一种大跨度异形钢网架与落地钢结构安装施工方法
CN109403548A (zh) 装配柱箍筋的方法
JP5448523B2 (ja) 梁用配筋工法及びこの工法に用いる架台
CN206065298U (zh) 一种悬挂式钢筋笼加工装置
CN105951668A (zh) 一种高桩码头现浇横梁的底模支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JP6554456B2 (ja) Rc造梁せん断筋ユニット及びrc造梁の施工方法
CN104234210B (zh) 一种预制梁柱节点的钢筋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TWI661109B (zh) 組立柱箍筋的方法
CN101402435B (zh) 用于台阶内孔的专用吊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08906994U (zh) 锚杆吊架
CN107130624A (zh) 一种圆沉箱墙体钢筋笼整体绑扎吊装法
CN209620620U (zh) 一种组合式钢筋绑扎辅助支架
CN114408727A (zh) 锚杆吊架
TWM538057U (zh) 鋼筋預組柱
CN208310300U (zh) 吊装结构及吊装设备
CN210002829U (zh) 一种剪力墙绑扎安装操作平台
RU77298U1 (ru) Свая железобетонная с ненапрягаемой арматурой
CN207211528U (zh) 一种双层钢筋网支撑架
JP7438727B2 (ja) 梁筋とその配筋方法
CN215978518U (zh) 一种钢筋绑扎操作平台
CN215594582U (zh) 一种带吊钩的双皮墙
CN208718397U (zh) 钢结构网架焊接球用提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I03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CI03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Correction item: Claims

Correct: Claims submitted on June 24, 2021

False: Claims filed on October 28, 2020

Number: 25-02

Page: ??

Volume: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