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48735A - 电线的连接构造以及辅助端子 - Google Patents

电线的连接构造以及辅助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48735A
CN109348735A CN201880000848.0A CN201880000848A CN109348735A CN 109348735 A CN109348735 A CN 109348735A CN 201880000848 A CN201880000848 A CN 201880000848A CN 109348735 A CN109348735 A CN 1093487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wire
deposition
piece
auxiliary terminal
insulating wrap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08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48735B (zh
Inventor
安部广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ract Society
Original Assignee
Fu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ract Socie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ract Society filed Critical Fu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ract Society
Publication of CN109348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487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487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487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02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 H01R4/023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between cables or wires and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28Fixed electrical connections, i.e. not intended for dis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02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 H01R4/027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comprising means for positioning or holding the parts to be soldered or weld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1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 H01R4/1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 H01R4/183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1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 H01R4/1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 H01R4/183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 H01R4/184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comprising a U-shaped wire-receiving por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1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 H01R4/1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 H01R4/183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 H01R4/184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comprising a U-shaped wire-receiving portion
    • H01R4/185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comprising a U-shaped wire-receiving portion combined with a U-shaped insulation-receiving por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 H01R43/0263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for positioning or holding parts during soldering or welding proces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3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inter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5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busb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14Methods for interconnecting adjacent batteries or cells
    • H01M50/516Methods for interconnecting adjacent batteries or cells by welding, soldering or braz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21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522Inorganic materi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电线的连接构造,将在具有绝缘包覆部3的包覆电线1的端部侧从绝缘包覆部3露出的芯线2连接于汇流条5,所述绝缘包覆部3将芯线2的外周包覆,并且,在包覆电线1的端部侧安装有辅助端子T1,所述辅助端子T1具有:对包覆电线1的绝缘包覆部3进行把持的电线把持部8、以及从电线把持部8的一个端部延伸设置的芯线保护部10,芯线保护部10具有:载置绝缘包覆部3的基部11、从基部11延伸设置且在从绝缘包覆部3露出的芯线2的附近配置的熔敷片12、12,对汇流条5的一个面熔敷露出的芯线2和熔敷片12、12。

Description

电线的连接构造以及辅助端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线的连接构造以及辅助端子,例如涉及将电线连接于汇流条等导电性金属板的电线的连接构造、以及为了将电线连接于汇流条等导电性金属板而使用的辅助端子。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将多个电池单元重叠而构成的电池模块的上表面安装的电池内布线模块的结构。该电池内布线模块具备:连接于电池单元的电极柱的汇流条、一端连接于该汇流条的电压监视线、以及连接有电压监视线的另一端的电压监视单元。
此外,在上述的电池内布线模块中,对于针对汇流条的电压监视线的连接,使用电阻焊或光纤激光焊、超声波焊接等熔敷方法。
再有,关于上述那样的电压监视线,通常使用具有芯线和将该芯线的外周包覆的绝缘包覆部的包覆电线。然后,关于电压监视线,在其端部侧剥皮绝缘包覆部而使芯线露出之后,对汇流条仅熔敷从绝缘包覆部露出的芯线部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499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可是,上述的现有技术那样的“对汇流条仅熔敷从绝缘包覆部露出的芯线的电线的连接构造”具有不会得到充分的抗拉强度这样的技术课题。特别地,对于上述那样的电压监视线而通常使用比电源线细的包覆电线,因此,在仅熔敷从绝缘包覆部露出的芯线的连接构造中,不会得到充分的抗拉强度。其结果是,根据上述的现有技术,存在芯线与汇流条的熔敷部分脱落的可能性。例如,根据上述的现有技术,正在在电池模块的上表面安装将从电压监视单元引出的电压监视线的端部侧的芯线熔敷连接于汇流条的状态下的结构的作业的时候,存在芯线从汇流条脱落的可能性。
再有,作为消除上述的课题的连接方法,也存在以下的方法:将圆形端子压接连接于在电压监视线的端部侧露出的芯线,将圆形端子位置对准于在汇流条中设置的贯通孔(螺钉孔),将螺钉插入到贯通孔中,在螺钉安装螺帽,拧紧螺钉和螺帽,将圆形端子与汇流条连接,由此,将电压监视线与汇流条连接。
可是,使用了圆形端子以及螺钉和螺帽的电线的连接方法除了设置螺钉和螺帽的作业之外还需要将螺钉和螺帽拧紧的作业,产生在连接作业中花费工夫这样的另外的问题。特别是,在使用了螺钉和螺帽的电线的连接方法被采用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池内布线模块那样的“连接处有许多的制品”的情况下,招致连接作业的工时的大幅度的增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技术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使连接作业的负担较大地增加的情况下将电线坚固地连接于导电性金属板的电线的连接构造、以及用于对导电性金属板进行电线的连接的辅助端子。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是,一种电线的连接构造,将在具有绝缘包覆部的包覆电线的端部侧从该绝缘包覆部露出的芯线连接于导电性金属板,所述绝缘包覆部将芯线的外周包覆,所述电线的连接构造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包覆电线的端部侧安装有辅助端子,所述辅助端子具有:对该包覆电线的绝缘包覆部进行把持的电线把持部、以及从该电线把持部的一个端部延伸设置的芯线保护部,所述芯线保护部具有:载置所述绝缘包覆部的基部、从该基部延伸设置且在从所述绝缘包覆部露出的芯线的附近配置的熔敷片,对所述导电性金属板的一个面熔敷所述露出的芯线和所述熔敷片。
像这样,在本发明的电线的连接构造中,在包覆电线的端部侧安装有辅助端子,所述辅助端子具有:对包覆电线的绝缘包覆部进行把持的电线把持部、以及在露出的芯线的附近配置的熔敷片。此外,在本发明的电线的连接构造中,在导电性金属板熔敷露出的芯线和熔敷片。根据该结构,与上述的现有技术那样的“仅使从绝缘包覆部露出的芯线熔敷于汇流条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相比,能够更坚固地将包覆电线连接于汇流条等导电性连接构件。
此外,本发明是利用熔敷将“包覆电线的芯线”和“辅助端子的熔敷片”连接于导电性金属板的发明,因此,没有如使用了螺钉和螺帽的电线的连接方法那样大幅度地增加连接作业的工夫的情况。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熔敷片由从所述基部的一个端部的左右两侧朝向一个方向延伸设置的一对板状片形成,所述一对板状片被配置在所述露出的芯线的左右两侧。
像这样,在本发明中,与露出的芯线一起对导电性金属板的一个面熔敷的熔敷片被配置在该芯线的左右两侧。根据该结构,与上述的现有技术那样的“仅使从绝缘包覆部露出的芯线熔敷于汇流条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相比,能够使向包覆电线的芯线与汇流条的熔敷部分施加的力减少,减轻熔敷于汇流条后的芯线从汇流条脱落的可能性。
此外,本发明是一种电线的连接构造,将在具有绝缘包覆部的包覆电线的端部侧从该绝缘包覆部露出的芯线连接于导电性金属板,所述绝缘包覆部将芯线的外周包覆,所述电线的连接构造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包覆电线的端部侧安装有辅助端子,所述辅助端子具有:对该包覆电线的绝缘包覆部进行把持的电线把持部、以及从该电线把持部的一个端部延伸设置的芯线保护部,所述芯线保护部具有从所述电线把持部延伸设置的板状的熔敷片,在所述熔敷片中形成将所述露出的芯线插入配置的芯线保护孔,对所述导电性金属板的一个面熔敷所述露出的芯线和所述熔敷片。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熔敷片在其前端部形成有弯曲成大致直角且沿与所述导电性金属板垂直方向延伸的竖立设置片。
像这样,在本发明的电线的连接构造中,为对汇流条等导电性金属板的一个面熔敷从包覆电线的绝缘包覆部露出的芯线和对该包覆电线的端部侧进行把持的辅助端子的熔敷片后的结构。此外,在熔敷片中形成将露出的芯线插入配置的芯线保护孔。根据该结构,为利用熔敷片包围露出的芯线的外周部的状态。即,在本发明中,对导电性金属板熔敷在包覆电线的端部侧露出的芯线和将该芯线的外周部包围的熔敷片。
根据该结构,与上述的现有技术那样的“仅使从绝缘包覆部露出的芯线熔敷于汇流条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相比,能够更坚固地将包覆电线连接于导电性金属板。此外,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向包覆电线的芯线与导电性金属板的熔敷部分施加的力减少,减轻熔敷于导电性金属板后的芯线从导电性金属板脱落的可能性。
此外,优选的是,在所述芯线保护部中形成有在所述导电性金属板的另一个面侧熔敷的背面熔敷片,利用所述熔敷片和所述背面熔敷片夹持所述导电性金属板。
如该结构所示那样,导电性金属板的表背面(上下表面)以被辅助端子的熔敷片和背面熔敷片夹持的状态被熔敷,因此,与上述的现有技术相比,减轻芯线与导电性金属板的熔敷部分脱落的可能性。此外,根据该结构,在将芯线与导电性金属板熔敷之前,能够利用辅助端子的熔敷片和背面熔敷片夹持导电性金属板的表背面来进行临时固定。因此,根据该结构,能容易进行针对导电性金属板的辅助端子的定位。此外,不需要用于进行定位的夹具或用于校正位置的夹具。即,根据该结构,能够进行上述那样的临时固定,因此,熔敷作业的作业性提高。
此外,优选的是,熔敷于所述导电性金属板的一个面的、所述芯线的厚度尺寸为与熔敷于该一个面的所述熔敷片的厚度尺寸大致相同的尺寸,并且,所述芯线的两个侧部与所述熔敷片抵接。
利用该结构,能够将熔敷于导电性金属板的“芯线和熔敷片”形成为整体的形状,谋求物理上较弱的芯线的焊接边界面的弯曲耐力的提高。
此外,本发明是一种辅助端子,所述辅助端子是为了将在具有绝缘包覆部的包覆电线的端部侧从该绝缘包覆部露出的芯线连接于导电性金属板而使用的辅助端子,所述绝缘包覆部将芯线的外周包覆,辅助端子的特征在于,具备:对所述包覆电线的绝缘包覆部进行把持的电线把持部;以及从所述电线把持部的一个端部延伸设置的芯线保护部,所述电线把持部具有底面部,所述底面部载置所述包覆电线的绝缘包覆部,在该底面部的两侧形成有卷绕到所述绝缘包覆部来把持该包覆电线的把持片,所述芯线保护部被形成为大致双叉形状,所述大致双叉形状具有:从所述电线把持部的底面部延伸设置的板状的基部、以及从该基部的一个端部的左右两侧朝向一个方向延伸设置的一对熔敷片,在一个所述熔敷片与另一个所述熔敷片之间形成的空隙部为芯线保护沟,在所述底面部和所述基部载置所述包覆电线的绝缘包覆部的端部侧并且利用所述把持片把持所述绝缘包覆部时,在所述芯线保护沟的位置配置所述露出的芯线,所述熔敷片与所述露出的芯线一起被熔敷于所述导电性金属板的一个面。
根据本发明的辅助端子,在利用把持片把持包覆电线的绝缘包覆部时,能够在一对熔敷片之间的形成的芯线保护沟的位置配置包覆电线的露出的芯线。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辅助端子,能够将一对熔敷片与在芯线保护沟的位置配置的包覆电线的露出的芯线一起熔敷于汇流条等导电性金属板。因此,根据本发明,通过在导电性金属板与包覆电线的连接中使用本发明的辅助端子,从而能够坚固地将包覆电线连接于导电性连接构件。
此外,本发明是一种辅助端子,所述辅助端子是为了将在具有绝缘包覆部的包覆电线的端部侧从该绝缘包覆部露出的芯线连接于导电性金属板而使用的辅助端子,所述绝缘包覆部将芯线的外周包覆,辅助端子的特征在于,具备:对所述包覆电线的绝缘包覆部进行把持的电线把持部;以及从所述电线把持部的一个端部延伸设置的芯线保护部,所述电线把持部具有底面部,所述底面部载置所述包覆电线的绝缘包覆部,在该底面部的两侧形成有卷绕到所述绝缘包覆部来把持该包覆电线的把持片,所述芯线保护部由从所述电线把持部的底面部延伸设置的板状的熔敷片形成,在所述熔敷片中形成有将所述露出的芯线插入配置的芯线保护孔,在所述底面部载置有所述包覆电线的绝缘包覆部的端部侧并且利用所述把持片把持所述绝缘包覆部时,在所述芯线保护孔配置所述露出的芯线,所述熔敷片与所述露出的芯线一起被熔敷于所述导电性金属板的一个面。
根据本发明的辅助端子,在利用把持片把持包覆电线的绝缘包覆部时,能够在形成于熔敷片后的芯线保护孔配置包覆电线的露出的芯线。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辅助端子,熔敷片与在芯线保护沟配置的包覆电线的露出的芯线一起能够熔敷于汇流条等导电性金属板。因此,根据本发明,通过在导电性金属板与包覆电线的连接中使用本发明的辅助端子,从而能够坚固地将包覆电线连接于导电性连接构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在不使连接作业的负担较大地增加的情况下将电线坚固地连接于导电性金属板的电线的连接构造、以及用于对导电性金属板进行电线的连接的辅助端子。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斜上方观察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图1的A-A线剖面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的平面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的侧面的示意图。
图5是从斜上方观察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中使用的辅助端子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了图5的B-B线剖面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了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中使用的辅助端子的平面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了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中使用的辅助端子的侧面的示意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的连接工序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了图9的C-C线剖面图和熔敷用的电极的示意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的连接工序的示意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的连接工序的示意图。
图13是从斜上方观察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的示意图。
图14是示出了图13的D-D线剖面的示意图。
图15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的平面的示意图。
图16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的侧面的示意图。
图17是从斜上方观察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中使用的辅助端子的示意图。
图18是示出了图17的E-E线剖面的示意图。
图19是示出了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中使用的辅助端子的平面的示意图。
图20是示出了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中使用的辅助端子的侧面的示意图。
图2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的连接工序的示意图。
图22是示出了图21的F-F线剖面图和熔敷用的电极的示意图。
图2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的连接工序的示意图。
图2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的连接工序的示意图。
图25是从斜上方观察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的示意图。
图26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的平面的示意图。
图27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的侧面的示意图。
图28是从斜上方观察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中使用的包覆电线和辅助端子的示意图。
图29是示出了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中使用的包覆电线和辅助端子的平面的示意图。
图30是示出了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中使用的包覆电线和辅助端子的侧面的示意图。
图31是从斜上方观察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的示意图。
图32是本发明的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的平面的示意图。
图33是本发明的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的侧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第一~四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和在该连接构造中使用的辅助端子的结构。
再有,本实施方式(第一~四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能够用于各种用途,但是,在以下,将用于汇流条(bus bar)与验电线(包覆电线)的连接的情况举出为例子来进行说明,所述汇流条连接于具有将多个电池单元重叠而构成的电池模块的、车辆用电池的电池单元的电极柱(electrode post)。
《第一实施方式》
在最初一边参照图1~4一边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4所示那样,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为在使芯线2露出后的包覆电线1安装有辅助端子T1并且对汇流条5熔敷露出的芯线2和辅助端子T1后的结构。
上述的汇流条5由形成为平板状的导电性金属板构成,例如,使用铜制或铝制的汇流条。
此外,包覆电线1具有由铜线或铝线形成的芯线2和将芯线2的外周包覆的绝缘包覆部3。再有,绝缘包覆部3由橡胶等绝缘材料形成。
此外,辅助端子T1由铜合金等金属材料形成。
具体地,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中,在去除(剥皮)包覆电线1的端部侧的绝缘包覆部3而使芯线2露出之后,在包覆电线1的端部侧安装辅助端子T1。该辅助端子T1具备:对包覆电线1的端部侧的绝缘包覆部3进行把持的电线把持部8、以及从电线把持部8的一个端部延伸设置的芯线保护部10。
此外,上述的芯线保护部10具有:载置绝缘包覆部3的端部3a的基部11、以及从基部11朝向前方延伸设置且配置在露出的芯线2的附近的熔敷片(一对熔敷片12、12、熔敷片(背面熔敷片)13)。
而且,上述的电线的连接构造为在辅助端子T1被安装于包覆电线1的状态下对汇流条5的一个面(表面)熔敷露出的芯线2和辅助端子T1的熔敷片12、12后的结构。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为对汇流条5的另一个面(背面)熔敷了熔敷片13后的结构。
再有,对于熔敷,使用电阻焊、光纤激光焊(fiber laser welding)、超声波焊接等熔敷方法。
像这样,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辅助端子T1以将绝缘包覆部3把持后的状态(保持后的状态)被安装在包覆电线1的端部侧。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对汇流条5的一个面(表面)熔敷在包覆电线1的端部侧露出的芯线2和配置在该芯线2的附近的、辅助端子T1的1对熔敷片12、12。
根据该结构,与上述的现有技术那样的“仅使从绝缘包覆部露出的芯线熔敷于汇流条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相比,能够更坚固地将包覆电线1连接于汇流条5。此外,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向包覆电线1的芯线2与汇流条5的熔敷部分施加的力减少,减轻熔敷于汇流条5后的芯线2从汇流条5脱落的可能性。
进而,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中,在汇流条5的另一面(背面)熔敷有辅助端子T1的熔敷片13。即,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汇流条5的表背面以被辅助端子T1的熔敷片12、12和熔敷片13夹持的状态被熔敷。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与上述的现有技术相比,减轻芯线2与汇流条5的熔敷部分脱落的可能性。
接着,一边参照上述的图1~4和图5~8一边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辅助端子T1的结构进行说明。
再有,图5是从斜上方观察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中使用的辅助端子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了图5的B-B线剖面的示意图。图7是示出了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中使用的辅助端子的平面的示意图。图8是示出了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中使用的辅助端子的侧面的示意图。
如图5~8所示那样,辅助端子T1具备:对包覆电线1的绝缘包覆部3进行把持的电线把持部8、以及从电线把持部8的一个端部(前端部)延伸设置的芯线保护部10。
上述的电线把持部8具有:载置包覆电线1的绝缘包覆部3的板状的底面部8a。此外,在底面部8a的左右两侧形成有用于卷绕到绝缘包覆部3来把持包覆电线1的把持片8b、8b。
此外,芯线保护部10具有:从电线把持部8的底面部8a延伸设置的板状的基部11、从基部11的一个端部(前端部)的左右两侧朝向一个方向(Y1方向(参照图5))延伸设置的一对熔敷片12、12、以及从基部11的一个端部(前端部)的中央部(横向(X方向)上的中央部)朝向一个方向(Y1方向)延伸设置的熔敷片(背面熔敷片)13。
上述的熔敷片12被形成为在平面视中矩形的长尺板状,具有:从基部11朝向前方(Y1方向)向斜上方延伸的斜片部12a、以及在斜片部12a的顶端向与基部11平行方向弯曲而朝向前方延伸的水平片部12b。
此外,将一对熔敷片12、12规定间隔分离来并排配置。此外,在一个熔敷片12与另一个熔敷片12之间形成的空隙部成为芯线保护沟12c。而且,在辅助端子T1被安装于包覆电线1时,在该芯线保护沟12c的位置配置有在包覆电线1的端部侧露出的芯线2(参照图1~3)。
再有,芯线保护沟12c的宽度尺寸(短尺寸方向(X方向)的尺寸)为比熔敷于汇流条5之前的芯线2的直径尺寸大的尺寸(参照图9、10),并且,被设计为成为在芯线2被熔敷于汇流条5时熔敷的芯线2的两侧与芯线保护沟12c抵接的尺寸(参照图1、2)。此外,芯线保护沟12c的长度尺寸(长尺寸方向的尺寸)被设计为成为比从绝缘包覆部3露出的芯线大规定尺寸(例如,几mm)的尺寸。
此外,上述的熔敷片13被形成为在平面视中矩形的长尺板状,具有:从基部11朝向前方(Y1方向(参照图5))向斜下方延伸的斜片部13a、以及在斜片部13a的顶端向与基部11平行方向弯曲而朝向前方延伸的水平片部13b。再有,熔敷片13被配置在芯线保护沟12c的下方。
此外,关于熔敷片13,在从熔敷片12的水平片部12b起下方汇流条5的厚度尺寸的量处配置水平片部13b。然后,在熔敷片13的水平片部13b的上表面与熔敷片12的水平片部12b的下表面之间插入嵌入汇流条5,由此,汇流条5被“熔敷片13的水平片部13b”和“熔敷片12的水平片部12b”夹持(参照图2、4)。
此外,电线把持部8如上述那样具备:底面部8a、以及在底面部8a的左右两侧形成的1对把持片8b、8b,并且被形成为剖面视大致U字状。此外,将1对把持片8b、8b朝向从底面部8a的左右两侧起的底面部8a的外侧方向且斜上方沿彼此分离的方向延伸设置。
接着,对将辅助端子T1安装于包覆电线1的顺序进行说明。
在将辅助端子T1安装于包覆电线1的情况下,首先,去除包覆电线1的端部侧的绝缘包覆部3来使芯线2露出。接着,将使芯线2露出后的包覆电线1的绝缘包覆部3的端部3a位置对准并载置于辅助端子T1的芯线保护部10的基部11的上表面的前端部。由此,在基部11和电线把持部8的底面部8a载置绝缘包覆部3。进而,将从绝缘包覆部3露出的芯线2配置于在1对熔敷片12、12之间形成的芯线保护沟12c的位置。
之后,将电线把持部8的把持片8b、8b卷绕到在基部11和电线把持部8的底面部8a载置的绝缘包覆部3的外周部分并捆紧(敛缝)。利用该工序来在包覆电线1安装辅助端子T1。
接着,一边参照上述的图1~4和图9~12一边对将安装有辅助端子T1的包覆电线1熔敷于汇流条5的工序进行说明。
再有,图9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的连接工序的示意图,是从斜上方观察在使芯线露出后的包覆电线的端部侧安装有辅助端子并且针对汇流条定位芯线和辅助端子的、熔敷前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0是示出了图9的C-C线剖面图和熔敷用的电极的示意图。图11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的连接工序的示意图,是示出了在使芯线露出后的包覆电线的端部侧安装辅助端子之后针对汇流条定位芯线和辅助端子的、熔敷前的状态的平面的示意图。图12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的连接工序的示意图,是示出了在使芯线露出后的包覆电线的端部侧安装辅助端子之后针对汇流条定位芯线和辅助端子的、熔敷前的状态的侧面的示意图。
在将安装有辅助端子T1的包覆电线1熔敷于汇流条的工序中,首先,如图9、11所示那样,在汇流条5的规定的熔敷位置设置安装有辅助端子T1的包覆电线1。
具体地,准备安装有辅助端子T1的包覆电线1,在辅助端子T1的熔敷片12的下表面与熔敷片13的上表面之间插入汇流条5的端部5a,并将其塞入直到汇流条5的端部5a被配置到熔敷片12的斜片部12a的顶端部的位置。此外,将在包覆电线1的端部侧露出的芯线2位置对准并配置于在辅助端子T1的“1对熔敷片12、12”之间形成的芯线保护沟12c的位置,设置成图9所示的状态。由此,“辅助端子T1的熔敷片12”和“包覆电线1的露出的芯线2”被配置在汇流条5的上表面侧,“辅助端子T1的熔敷片13”被配置在汇流条5的下表面侧。此外,汇流条5为被“辅助端子T1的熔敷片12”和“辅助端子T1的熔敷片13”夹持的状态。
接着,如图10、12所示那样,在设置了安装有辅助端子T1的包覆电线1的、汇流条5的上表面的上方侧配置熔敷用的上电极101,在汇流条5的下表面的下方侧配置熔敷用的下电极102。再有,将上电极101和电极102相对地配置。然后,在下电极102之上载置“汇流条5的下表面”和“辅助端子T1的熔敷片13”之后,将上电极101向下方下降而推碰(抵接)到“露出的芯线2”和“辅助端子T1的熔敷片12”,一边利用上电极101进行加压一边进行超声波振动。由此,对汇流条5的一个面(表面)熔敷露出的芯线2和辅助端子T1的熔敷片12、12,对汇流条5的另一个面(背面)熔敷熔敷片13,成为图1~4所示的状态。
此外,如图2所示那样,熔敷于汇流条5的上表面后的芯线2在配置于其两侧的1对熔敷片12、12之间形成的芯线保护沟12c内为与熔敷片12的剖面形状同样的矩形剖面形状。此外,熔敷于汇流条5的上表面后的芯线2为其两个侧面与1对熔敷片12、12抵接后的状态。
像这样,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使芯线2露出后的包覆电线1安装辅助端子T1,将“辅助端子T1的一对熔敷片12、12”和“露出的芯线2”配置在汇流条5的上表面侧,在该状态下由上电极101和下电极102夹持来进行超声波振动,由此,将“一对熔敷片12、12”和“露出的芯线2”熔敷于汇流条5。即,第一实施方式是利用熔敷将包覆电线1连接于汇流条5的方法,因此,没有如使用了螺钉和螺帽的电线的连接方法那样大幅度地增加连接作业的工夫的情况。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辅助端子T1以将包覆电线1的端部侧的绝缘包覆部3把持后的状态(保持后的状态)与从绝缘包覆部3露出的芯线2一起被熔敷于汇流条5。根据该结构,与上述的现有技术那样的“仅使从绝缘包覆部露出的芯线熔敷于汇流条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相比,能够使向包覆电线1的芯线2与汇流条5的熔敷部分施加的力大幅度地减少,防止熔敷于汇流条5后的芯线2从汇流条5脱落。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将芯线2熔敷于汇流条5的工序中,在一对熔敷片12、12被配置在露出的芯线2的左右两侧的状态下对该芯线2和熔敷片12、12一边从它们的上方按压上电极101来进行加压一边施加超声波振动。由此,“露出的芯线2”被压缩到“一对熔敷片12、12”的厚度尺寸,芯线2的工作高度(work height)H(熔敷剖面的高度尺寸(参照图2))变小。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芯线2的工作高度H设定为成为与“一对熔敷片12、12”相同的高度尺寸,因此,“露出的芯线2”和“一对熔敷片12、12”为整体的长方体的稳定形状。由此,谋求物理上较弱的芯线2的焊接边界面的弯曲耐力的提高和包含绝缘包覆部3的抗拉强度的提高。
再有,整体地形成“露出的芯线2”和“一对熔敷片12、12”的情况下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上述那样的长方体形状。整体地形成“露出的芯线2”和“一对熔敷片12、12”的情况下的形状也可以为例如倒梯形剖面形状,在该情况下,抑制芯线2散开而从芯线保护沟12c露出。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在将芯线2和汇流条5熔敷之前,能够为利用辅助端子T1的“一对熔敷片12、12”和“熔敷片13”夹持汇流条5的端部5a侧的表背面来进行临时固定后的状态。
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能容易进行针对汇流条5的芯线2的定位。此外,不需要用于进行定位的夹具或用于校正位置的夹具。此外,如上述那样能够临时固定,因此,在熔敷前,能够容易将汇流条5和芯线2设置在下电极102之上,熔敷作业的作业性提高。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将作为验电线的包覆电线1的芯线2直接连接于汇流条5的结构,因此,能够从电池单元的电极柱最短且直接地引出验电信号,高精度地测量电位差。
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构造,与经由连接端子将包覆电线1和汇流条5连接的连接构造相比,能够进行更正确的电位测量。再有,对于经由连接端子将包覆电线1和汇流条5连接的连接构造,例如有“准备用于连接于汇流条5的连接端子并且将该连接端子压接连接于从包覆电线1露出的芯线2的顶端来将该连接端子熔敷于汇流条5的构造”。在该情况下,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电阻部分变多,因此,存在不能进行正确的电位测量的情况。
像这样,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构造,能够达成“高精度地引出验电信号这样的作用效果”和“能够将包覆电线1与汇流条5坚固地连接这样的作用效果”两者。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辅助端子T1的板状的熔敷片12、12之间配置芯线2而熔敷于汇流条5,因此,上电极101、下电极102的按压面能够形成为大致平面,不需要设置特殊的形状的电极。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和在该连接构造中使用的辅助端子进行说明。
再有,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代替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辅助端子T1而使用辅助端子T2,包覆电线1和汇流条5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以下,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简化(或省略)说明。
首先,一边参照图13~16一边对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
在此,图13是从斜上方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的示意图。图14是示出了图13的D-D线剖面的示意图。图15是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的平面的示意图。图16是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的侧面的示意图。
如图13~16所示那样,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中,在使芯线2露出后的包覆电线1安装辅助端子T2,对汇流条5熔敷露出的芯线2和辅助端子T2。
具体地,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中,在去除包覆电线1的端部侧的绝缘包覆部3而使芯线2露出之后,在包覆电线1的端部侧安装辅助端子T2。该辅助端子T2具备:对包覆电线1的端部侧的绝缘包覆部3进行把持的电线把持部8、以及从电线把持部8的一个端部延伸设置的芯线保护部20。
此外,上述的芯线保护部20被形成为大致双叉形状(大致U字形状),所述大致双叉形状具有:载置绝缘包覆部3的端部侧的基部21、以及从基部21的一个端部(前端部)的左右两侧朝向一个方向(前方)延伸设置的一对熔敷片22、22。再有,一对熔敷片22、22被并排配置在从绝缘包覆部3露出的芯线2的两侧。
而且,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为在辅助端子T2被安装于包覆电线1的状态下对汇流条5的一个面(表面)熔敷露出的芯线2和辅助端子T2的熔敷片22、22后的构造。
再有,对于熔敷,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使用电阻焊、光纤激光焊、超声波焊接等熔敷方法。
像这样,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辅助端子T2以将绝缘包覆部3把持后的状态(保持后的状态)被安装在包覆电线1的端部侧。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汇流条5的一个面(表面)熔敷在包覆电线1的端部侧露出的芯线2和并排配置在该芯线2的两侧的、辅助端子T2的1对熔敷片22、22。根据该结构,与上述的现有技术那样的“仅使从绝缘包覆部露出的芯线熔敷于汇流条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相比,能够更坚固地将包覆电线1连接于汇流条5。此外,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向包覆电线1的芯线2与汇流条5的熔敷部分施加的力大幅度地减少,减轻熔敷于汇流条5后的芯线2从汇流条5脱落的可能性。
接着,一边参照上述的图13~16和图17~24一边对第二实施方式的辅助端子T2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此,图17是从斜上方观察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中使用的辅助端子的示意图。图18是示出了图17的E-E线剖面的示意图。图19是示出了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中使用的辅助端子的平面的示意图。图20是示出了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中使用的辅助端子的侧面的示意图。
此外,图21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的连接工序的示意图,是从斜上方观察在包覆电线的端部侧安装有辅助端子并且针对汇流条定位芯线和辅助端子的、熔敷前的状态的示意图。图22是示出了图21的F-F线剖面图和熔敷用的电极的示意图。图23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的连接工序的示意图,是示出了在包覆电线的端部侧安装辅助端子之后针对汇流条定位芯线和辅助端子的、熔敷前的状态的平面的示意图。图24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的连接工序的示意图,是示出了在包覆电线的端部侧安装辅助端子之后针对汇流条定位芯线和辅助端子的、熔敷前的状态的侧面的示意图。
如图17~20所示那样,第二实施方式的辅助端子T2具备:对包覆电线1的绝缘包覆部3进行把持的电线把持部8、以及从电线把持部8的一个端部延伸设置的芯线保护部20。再有,电线把持部8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此外,芯线保护部20具有:从电线把持部8的底面部8a延伸设置的板状的基部21、以及从基部21的一个端部(前端部)的左右两侧朝向一个方向(Y1方向(参照图17))延伸设置的一对的一对熔敷片22、22。
熔敷片22被形成为在平面视中矩形的长尺板状,从基部21朝向前方(Y1方向)且沿与基部21水平方向延伸设置。
此外,将一对熔敷片22、22规定间隔分离来并排配置,在一个熔敷片22与另一个熔敷片22之间形成的空隙部成为芯线保护沟22c。而且,在将辅助端子T2安装于包覆电线1时,在平面视上,在包覆电线1的端部侧露出的芯线2能够配置在该芯线保护沟22c的位置(参照图21~24)。此外,在芯线2被熔敷于汇流条5时,芯线2的左右两侧与一对熔敷片22、22抵接(参照图13~15)。
再有,芯线保护沟22c的宽度尺寸(短尺寸方向的尺寸)为比熔敷于汇流条5之前的芯线2的直径尺寸大的尺寸(参照图21、22),并且,被设计为成为在熔敷于汇流条5时熔敷的芯线2的两侧与芯线保护沟22c抵接的尺寸(参照图13、14)。此外,芯线保护沟22c的长度尺寸(长尺寸方向的尺寸)被设计为成为比从绝缘包覆部3露出的芯线2大规定尺寸(例如,几mm)的尺寸。
接着,对将辅助端子T2安装于包覆电线1的顺序进行说明。
在将辅助端子T2安装于包覆电线1的情况下,首先,去除包覆电线1的端部侧的绝缘包覆部3来使芯线2露出。接着,将使芯线2露出后的包覆电线1的绝缘包覆部3的端部3a位置对准并载置于辅助端子T2的芯线保护部20的基部21的上表面侧的前端部。由此,成为在基部21和把持部8的底面部8a载置绝缘包覆部3的状态。此外,此时,将从绝缘包覆部3露出的芯线2位置对准并配置于在1对熔敷片22、22之间形成的芯线保护沟22c的位置。
之后,将电线把持部8的把持片8b、8b卷绕到在基部21和电线把持部8的底面部8a载置的绝缘包覆部3的外周部分并捆紧(敛缝),由此,在包覆电线1安装辅助端子T2。
接着,一边参照图13~16和图21~24一边对将安装有辅助端子T2的包覆电线1熔敷于汇流条5的工序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21、23所示那样,在汇流条5的规定的熔敷位置设置安装有辅助端子T2的包覆电线1。
具体地,准备安装有辅助端子T2的包覆电线1,将辅助端子T2的芯线保护部20(由基部21和熔敷片22形成的芯线保护部20)的下表面位置对准并载置于汇流条5的一个面(表面)的熔敷位置,设置成图21、23所示的状态。由此,“辅助端子T2的熔敷片22”和“包覆电线1的露出的芯线2”被配置在汇流条5的上表面侧。
接着,如图22、24所示那样,在设置了安装有辅助端子T2的包覆电线1的、汇流条5的表面(上表面)的上方侧配置熔敷用的上电极101,在汇流条5的背面(下表面)的下方侧配置熔敷用的下电极102。再有,将上电极101和电极102相对地配置。然后,在下电极102之上载置“汇流条5的背面”之后,将上电极101向下方下降而推碰(抵接)到“露出的芯线2”和“辅助端子T2的熔敷片22”,一边利用上电极101进行加压一边进行超声波振动。由此,对汇流条5的表面熔敷露出的芯线2和辅助端子T2的熔敷片22、22(成为图13~16所示的状态)。
再有,如图14所示那样,熔敷于汇流条5的表面(上表面)后的芯线2在配置于其两侧的1对熔敷片22、22之间形成的芯线保护沟22c内为与熔敷片22的剖面形状同样的矩形剖面形状。此外,熔敷于汇流条5的表面(上表面)后的芯线2为其两个侧面与1对熔敷片22、22抵接后的状态。
像这样,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使芯线2露出后的包覆电线1安装辅助端子T2,将“辅助端子T2的一对熔敷片22、22”和“露出的芯线2”配置在汇流条5的上方,在该状态下由上电极101和下电极102夹持来进行超声波振动,由此,对汇流条5熔敷“一对熔敷片22、22”和“露出的芯线2”。即,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没有如使用了螺钉和螺帽的电线的连接方法那样大幅度地增加连接作业的工夫的情况。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辅助端子T2以将包覆电线1的端部侧的绝缘包覆部3把持后的状态(保持后的状态)与从绝缘包覆部3露出的芯线2一起被熔敷于汇流条5。根据该结构,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与上述的现有技术相比,能够使向包覆电线1的芯线2与汇流条5的熔敷部分施加的力减少,防止熔敷于汇流条5后的芯线2从汇流条5脱落。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将芯线2熔敷于汇流条5时,在平面视中,在一对熔敷片22、22被配置在芯线2的左右两侧的状态下对芯线2和熔敷片22、22一边从它们的上方按压上电极101来进行加压一边施加超声波振动。由此,芯线2被压缩到“一对熔敷片22、22”的厚度尺寸,芯线2的工作高度H(熔敷剖面的高度尺寸)变小(参照图14)。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芯线2的工作高度H被设定为成为与“一对熔敷片22、22”相同的高度尺寸。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露出的芯线2”和“一对熔敷片22、22”为整体的形成长方体的稳定形状。由此,谋求物理上较弱的芯线2的焊接边界面的弯曲耐力的提高和包含绝缘包覆部3的抗拉强度的提高。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辅助端子T2的板状的“熔敷片22、22”之间配置芯线2并熔敷于汇流条5,因此,上电极101、下电极102的按压面能够形成为大致平面,不需要设置特殊的形状的电极。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和在该连接构造中使用的辅助端子进行说明。
再有,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代替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辅助端子T1而使用辅助端子T3,包覆电线1和汇流条5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以下,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简化(或省略)说明。
首先,一边参照图25~27一边对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
在此,图25是从斜上方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的示意图。此外,图26是示出了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的平面的示意图。图27是示出了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的侧面的示意图。
如图25~27所示那样,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中,在使芯线2露出后的包覆电线1安装辅助端子T3,对汇流条5熔敷露出的芯线2和辅助端子T3。
具体地,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中,在包覆电线1的端部侧去除绝缘包覆部3而使芯线2露出之后,在包覆电线1的端部侧安装辅助端子T3。此外,辅助端子T3具备:对包覆电线1的端部侧的绝缘包覆部3进行把持的电线把持部8、以及从电线把持部8的一个端部(前端部)延伸设置的芯线保护部30。
上述的芯线保护部30由从电线把持部8延伸设置的板状的熔敷片32形成。此外,熔敷片32被配置在露出的芯线2的附近。更具体地,在熔敷片2中形成插入配置有露出的芯线2的芯线保护孔32c,该熔敷片32包围芯线2的外周部(左右两个侧部和前端部)。
而且,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为在辅助端子T3被安装于包覆电线1的状态下对汇流条5的一个面(表面)熔敷露出的芯线2和辅助端子T3的熔敷片32后的构造。
再有,对于熔敷,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使用电阻焊、光纤激光焊、超声波焊接等熔敷方法。
像这样,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辅助端子T3以将绝缘包覆部3把持后的状态(保持后的状态)被安装在包覆电线1的端部侧。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对汇流条5的一个面(表面)熔敷在包覆电线1的端部侧露出的芯线2和包围该芯线2的外周部(两个侧部和前端部)的熔敷片32。根据该结构,与上述的现有技术那样的“仅使从绝缘包覆部露出的芯线熔敷于汇流条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相比,能够更坚固地将包覆电线1连接于汇流条5。此外,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向包覆电线1的芯线2与汇流条5的熔敷部分施加的力大幅度地减少,减轻熔敷于汇流条5后的芯线2从汇流条5脱落的可能性。
接着,一边参照上述的图25~27和图28~30一边对第三实施方式的辅助端子T3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此,图28是从斜上方观察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中使用的包覆电线和辅助端子的示意图。图29是示出了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中使用的包覆电线和辅助端子的平面的示意图。图30是示出了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中使用的包覆电线和辅助端子的侧面的示意图。
再有,图28~30都示出了将辅助端子T3安装于包覆电线1之前的状态即将包覆电线1位置对准于辅助端子T2的安装位置后的状态。
如图28~30所示那样,第三实施方式的辅助端子T3具备:对包覆电线1的绝缘包覆部3进行把持的电线把持部8、以及从电线把持部8的一个端部延伸设置的芯线保护部30。再有,电线把持部8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此外,芯线保护部30具有从电线把持部8的底面部8a延伸设置的板状的熔敷片32。该熔敷片32形成有配置从绝缘包覆部3露出的芯线2的芯线保护孔32c,为矩形框状。
而且,在将辅助端子T3安装于包覆电线1时,在平面视上,在芯线保护孔32c的位置配置有在包覆电线1的端部侧露出的芯线2。此外,在芯线2被熔敷于汇流条5时,利用芯线保护孔32c的内周侧面覆盖芯线2的左右两个侧部和前端部。
再有,芯线保护孔32c的宽度尺寸(短尺寸方向的尺寸)为比熔敷于汇流条5之前的芯线2的直径尺寸大的宽度尺寸(参照图28、29),并且,被设计为成为在熔敷于汇流条5时熔敷的芯线2的两侧与芯线保护孔32c抵接的大小的宽度尺寸(参照图25、26)。
此外,芯线保护孔32c的纵向宽度尺寸(长尺寸方向的尺寸)被设计为成为比从绝缘包覆部3露出的芯线2大规定尺寸(例如,几mm)的尺寸。
接着,对将辅助端子T3安装于包覆电线1的顺序进行说明。
在将辅助端子T3安装于包覆电线1的情况下,首先,去除包覆电线1的端部侧的绝缘包覆部3来使芯线2露出。接着,将使芯线2露出后的包覆电线1的绝缘包覆部3的端部3a位置对准并载置于辅助端子T3的熔敷片32的上表面侧的芯线保护孔32c的另一端(后端)部的缘部。由此,在熔敷片32的后端部和把持部8的底面部8a载置绝缘包覆部3。此外,此时,将从绝缘包覆部3露出的芯线2位置对准并配置于芯线保护孔32c的位置。
之后,将电线把持部8的把持片8b、8b卷绕到在把持部8的底面部8a载置的绝缘包覆部3的外周部分并捆紧(敛缝),由此,在包覆电线1安装辅助端子T2。
然后,安装有辅助端子T3的包覆电线1按照与上述的第一、二实施方式同样的工序被熔敷于汇流条5,成为上述的图25~27所示的状态。
即,成为对汇流条5的上表面熔敷露出的芯线2和辅助端子T3的熔敷片32后的状态。
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熔敷于汇流条5的一个面(表面)后的芯线2在熔敷片32的芯线保护孔32c内也为矩形剖面形状(未图示)。此外,熔敷于汇流条5的上表面后的芯线2为其两个侧面与芯线保护孔32c的长尺寸方向的内周侧面抵接后的状态。
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将芯线2熔敷于汇流条5时,在平面视上,成为配置有将芯线2的左右两个侧部和前端部包围的熔敷片32的状态。然后,在该状态下对芯线2和熔敷片32一边从它们的上方按压上电极101来进行加压一边施加超声波振动。由此,与上述的第一、二实施方式同样,芯线3被压缩到熔敷片32的厚度法,芯线2的工作高度H(熔敷剖面的高度尺寸)变小。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也与第一、二实施方式同样,芯线2的工作高度H被设定为成为与“熔敷片32”相同的高度尺寸,“露出的芯线2”和“熔敷片32”为整体的形成长方体的稳定形状。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一边参照图31~33一边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此,第四实施方式为将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辅助端子T3的芯线保护部30的结构一部分变形后的方式。因此,在以下,仅说明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对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简化(或省略)说明。
在此,图31是从斜上方观察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的示意图。图32是示出了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的平面的示意图。图33是示出了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电线的连接构造的侧面的示意图。
如图31~33所示那样,第四实施方式的电线连接构造的辅助端子T4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具备:对包覆电线1的绝缘包覆部3进行把持的电线把持部8、以及从电线把持部8的一个端部延伸设置的芯线保护部40。
此外,辅助端子T4的芯线保护部40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具备从电线把持部8的底面部8a延伸设置的板状的熔敷片32。此外,在熔敷片32中与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同样设置有芯线保护孔32c。
进而,在芯线保护部40中,在上述的熔敷片32的前端部形成有相对于熔敷片32弯曲成大致直角且沿垂直方向延伸的竖立设置片32d。
再有,辅助端子T4的在熔敷片32中设置有竖立设置片32d以外的结构与第三实施方式的辅助端子T3相同。
像这样,第四实施方式的辅助端子T4为在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辅助端子T3中追加竖立设置片32d后的结构。因此,第四实施方式的电线的连接构造得到与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此外,在工厂等生产现场中,存在从将辅助端子T4安装于包覆电线1到将安装有辅助端子T4的包覆电线1熔敷于汇流条5伴随着移动的情况。例如,存在以下情况:进行将辅助端子T4安装于包覆电线1的安装工序的作业区域与进行将安装有辅助端子T4的包覆电线1熔敷于汇流条5的熔敷工序的作业区域分离。在这样的情况下,使安装有辅助端子T4的包覆电线1从安装工序的作业区域移动到熔敷工序的作业区域,但是,由于在辅助端子T4中设置有竖立设置片32d,所以在移动时以芯线3不变形的方式进行保护。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第一~第四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在不使连接作业的负担较大地增加的情况下将包覆电线1坚固地连接于汇流条5等导电性金属板的、电线的连接构造、以及用于对导电性金属板进行电线的连接的辅助端子T1~T4。
再有,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第一~第四实施方式),能够在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仅在上述的第一~四实施方式之中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辅助端子T1中设置有熔敷于汇流条5的下表面的熔敷片(背面熔敷片13),但是,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也可以在第二~四实施方式的辅助端子T2~4中设置相当于熔敷片(背面熔敷片)13的结构。
此外,例如,也可以采用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辅助端子T1中未设置熔敷片(背面熔敷片)13的结构。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包覆电线
2…芯线
3…绝缘包覆部
3a…端部(绝缘包覆部)
5…汇流条
5a…端部(汇流条)
T1…辅助端子
8…电线把持部
8a…底面部
8b…把持片
10…芯线保护部
11…基部
12…熔敷片
12a斜片部
12b…水平片部
12c…芯线保护沟
13…熔敷片
13a…斜片部
13b…水平部
T2…辅助端子
20…芯线保护部
21…基部
22…熔敷片
22c…芯线保护沟
T3…辅助端子
30…芯线保护部
32…熔敷片
32c…芯线保护孔
T4…辅助端子
40…芯线保护部
32d…竖立设置片
101…上电极
102…下电极。

Claims (8)

1.一种电线的连接构造,将在具有绝缘包覆部的包覆电线的端部侧从该绝缘包覆部露出的芯线连接于导电性金属板,所述绝缘包覆部将芯线的外周包覆,所述电线的连接构造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包覆电线的端部侧安装有辅助端子,所述辅助端子具有:对该包覆电线的绝缘包覆部进行把持的电线把持部、以及从该电线把持部的一个端部延伸设置的芯线保护部,
所述芯线保护部具有:载置所述绝缘包覆部的基部、从该基部延伸设置且在从所述绝缘包覆部露出的芯线的附近配置的熔敷片,
对所述导电性金属板的一个面熔敷所述露出的芯线和所述熔敷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熔敷片由从所述基部的一个端部的左右两侧朝向一个方向延伸设置的一对板状片形成,
所述一对板状片被配置在所述露出的芯线的左右两侧。
3.一种电线的连接构造,将在具有绝缘包覆部的包覆电线的端部侧从该绝缘包覆部露出的芯线连接于导电性金属板,所述绝缘包覆部将芯线的外周包覆,所述电线的连接构造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包覆电线的端部侧安装有辅助端子,所述辅助端子具有:对该包覆电线的绝缘包覆部进行把持的电线把持部、以及从该电线把持部的一个端部延伸设置的芯线保护部,
所述芯线保护部具有从所述电线把持部延伸设置的板状的熔敷片,
在所述熔敷片中形成将所述露出的芯线插入配置的芯线保护孔,
对所述导电性金属板的一个面熔敷所述露出的芯线和所述熔敷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线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敷片在其前端部形成有弯曲成大致直角且沿与所述导电性金属板垂直方向延伸的竖立设置片。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电线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芯线保护部中形成有在所述导电性金属板的另一个面侧熔敷的背面熔敷片,
利用所述熔敷片和所述背面熔敷片夹持所述导电性金属板。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电线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熔敷于所述导电性金属板的一个面的、所述芯线的厚度尺寸为与熔敷于该一个面的所述熔敷片的厚度尺寸大致相同的尺寸,并且,所述芯线的两个侧部与所述熔敷片抵接。
7.一种辅助端子,所述辅助端子是为了将在具有绝缘包覆部的包覆电线的端部侧从该绝缘包覆部露出的芯线连接于导电性金属板而使用的辅助端子,所述绝缘包覆部将芯线的外周包覆,辅助端子的特征在于,具备:
对所述包覆电线的绝缘包覆部进行把持的电线把持部;以及
从所述电线把持部的一个端部延伸设置的芯线保护部,
所述电线把持部具有底面部,所述底面部载置所述包覆电线的绝缘包覆部,在该底面部的两侧形成有卷绕到所述绝缘包覆部来把持该包覆电线的把持片,
所述芯线保护部被形成为大致双叉形状,所述大致双叉形状具有:从所述电线把持部的底面部延伸设置的板状的基部、以及从该基部的一个端部的左右两侧朝向一个方向延伸设置的一对熔敷片,
在一个所述熔敷片与另一个所述熔敷片之间形成的空隙部为芯线保护沟,
在所述底面部和所述基部载置所述包覆电线的绝缘包覆部的端部侧并且利用所述把持片把持所述绝缘包覆部时,在所述芯线保护沟的位置配置所述露出的芯线,所述熔敷片与所述露出的芯线一起被熔敷于所述导电性金属板的一个面。
8.一种辅助端子,所述辅助端子是为了将在具有绝缘包覆部的包覆电线的端部侧从该绝缘包覆部露出的芯线连接于导电性金属板而使用的辅助端子,所述绝缘包覆部将芯线的外周包覆,辅助端子的特征在于,具备:
对所述包覆电线的绝缘包覆部进行把持的电线把持部;以及
从所述电线把持部的一个端部延伸设置的芯线保护部,
所述电线把持部具有底面部,所述底面部载置所述包覆电线的绝缘包覆部,在该底面部的两侧形成有卷绕到所述绝缘包覆部来把持该包覆电线的把持片,
所述芯线保护部由从所述电线把持部的底面部延伸设置的板状的熔敷片形成,
在所述熔敷片中形成有将所述露出的芯线插入配置的芯线保护孔,
在所述底面部载置有所述包覆电线的绝缘包覆部的端部侧并且利用所述把持片把持所述绝缘包覆部时,在所述芯线保护孔配置所述露出的芯线,所述熔敷片与所述露出的芯线一起被熔敷于所述导电性金属板的一个面。
CN201880000848.0A 2017-05-31 2018-02-07 电线的连接构造以及辅助端子 Active CN1093487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07909 2017-05-31
JP2017-107909 2017-05-31
PCT/JP2018/004125 WO2018220902A1 (ja) 2017-05-31 2018-02-07 電線の接続構造及び補助端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48735A true CN109348735A (zh) 2019-02-15
CN109348735B CN109348735B (zh) 2021-03-23

Family

ID=64455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0848.0A Active CN109348735B (zh) 2017-05-31 2018-02-07 电线的连接构造以及辅助端子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48735B (zh)
DE (1) DE112018002823B4 (zh)
WO (1) WO201822090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8310A (zh) * 2020-02-10 2021-08-1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线连接结构和连接方法
CN115176394A (zh) * 2020-03-11 2022-10-1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流分支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127314A (ja) * 2019-02-05 2020-08-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構造体、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23158464A (ja) * 2022-04-18 2023-10-3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接続機構及び接続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03559A (en) * 1946-05-01 1950-04-11 Bell Telephone Labor Inc Electrical terminal
EP0333039A2 (en) * 1988-03-16 1989-09-20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Connector terminal
JPH0757790A (ja) * 1993-08-20 1995-03-03 Tokai Rika Co Ltd ターミナルと電線の接続構造
EP0651463A2 (en) * 1993-10-28 1995-05-03 Nec Corporation Method of soldering an electric cable to a circuit board
CN2579006Y (zh) * 2002-11-05 2003-10-08 慧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插头导电端子的接线端结构
CN101118990A (zh) * 2006-05-08 2008-02-06 M/A-Com公司 线缆附接夹
CN104218424A (zh) * 2013-05-31 2014-12-17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线的连接方法和电线的连接装置
CN104852168A (zh) * 2014-02-14 2015-08-1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端子及该端子的电线连接构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21013A (ja) 2004-10-25 2006-05-11 Tdk Corp コイル部品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03559A (en) * 1946-05-01 1950-04-11 Bell Telephone Labor Inc Electrical terminal
EP0333039A2 (en) * 1988-03-16 1989-09-20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Connector terminal
JPH0757790A (ja) * 1993-08-20 1995-03-03 Tokai Rika Co Ltd ターミナルと電線の接続構造
EP0651463A2 (en) * 1993-10-28 1995-05-03 Nec Corporation Method of soldering an electric cable to a circuit board
CN2579006Y (zh) * 2002-11-05 2003-10-08 慧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插头导电端子的接线端结构
CN101118990A (zh) * 2006-05-08 2008-02-06 M/A-Com公司 线缆附接夹
CN104218424A (zh) * 2013-05-31 2014-12-17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线的连接方法和电线的连接装置
CN104852168A (zh) * 2014-02-14 2015-08-1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端子及该端子的电线连接构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8310A (zh) * 2020-02-10 2021-08-1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线连接结构和连接方法
CN115176394A (zh) * 2020-03-11 2022-10-1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流分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48735B (zh) 2021-03-23
DE112018002823T5 (de) 2020-02-13
WO2018220902A1 (ja) 2018-12-06
DE112018002823B4 (de) 2024-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48735A (zh) 电线的连接构造以及辅助端子
CN105580202B (zh) 用于在电线路与导电构件之间建立导电连接的方法
US862799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rminating aluminum conductors
CN106953060B (zh) 汇流条模块和汇流条模块制造方法
WO2008053599A1 (fr) Borne et dispositif de bobine l'utilisant
JP2007134307A (ja) 電線接続方法
US10971878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erminal-equipped electrical wire, terminal-equipped electrical wire, and ultrasonic welding device
CN105210237A (zh) 端子、带端子电线以及带端子电线的制造方法
JP2015153604A (ja) 端子および該端子の電線接続構造
JP2016213089A (ja) 熱収縮チューブ取付治具、熱収縮チューブ付電線の製造方法及び熱収縮チューブ付電線
JP2017162708A (ja) 端子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及び端子付き電線
CN112074993B (zh) 电线的连接结构及电线的连接方法
CN108233283B (zh) 线束
US20140212726A1 (en) Device for detecting electrical voltage
JP5023728B2 (ja) ケーブル半田付け型コネクタ
JP2009123451A (ja) 電線と端子のスポット溶接方法
JP6356376B1 (ja) 電線の接続構造及び補助端子
CN104682048B (zh) 一种通过超声波熔融捆扎方式与电缆连接的电连接器及其连接方法
KR20130056274A (ko) 급전선용 접속 장치
JP6865717B2 (ja) バスバと電線との接続構造、及び、バスバモジュール
JP6310763B2 (ja) 端子接続構造及び端子接続方法
JP2015111509A (ja) 端子金具
EP3863120B1 (en) Electric wire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connection method
JP2016024923A (ja) 半田接合構造
JPH0992348A (ja) 電線固定部付きブスバー及びブスバーへの電線接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