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39777A - 基于改进qfd的低渗透老油田开发经济潜力评估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改进qfd的低渗透老油田开发经济潜力评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39777A
CN109339777A CN201811305361.1A CN201811305361A CN109339777A CN 109339777 A CN109339777 A CN 109339777A CN 201811305361 A CN201811305361 A CN 201811305361A CN 109339777 A CN109339777 A CN 1093397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rix
technical measures
development
potential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053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世远
苏玉亮
张戈
王文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Priority to CN20181130536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3977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39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397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DRILLING, e.g. DEEP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9/00Testing the nature of borehole walls; Formation testing;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samples of soil or well fluids, specially adapted to earth drilling or we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DRILLING, e.g. DEEP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16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 E21B43/20Displacing by water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改进QFD的低渗透老油田开发经济潜力评估方法。本方法基于QFD的核心思想,提出了低渗透老油田开发潜力评价屋与经济潜力评价屋,并提出了一套可以充分考虑油田当前开发效果、油田储层地质特征、技术应用潜力与技术措施的经济潜力评价方法。基于油田现场实际开发动态数据,结合各技术措施在现场的应用效果和规模,评估技术应用潜力,利用相互关联矩阵可以转化为油田的开发潜力评价,进一步结合技术措施综合成本,为判断水驱低渗透老油田是否具有继续开发的价值提供了参考。本方法实施较为简便,可以充分利用老油田长期生产积累的生产动态数据与专家经验,兼顾了油藏、地质、技术措施与经济成本,对指导矿场实际生产有重要意义。

Description

基于改进QFD的低渗透老油田开发经济潜力评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油气田开发理论与系统工程优化,属于油气田开发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渗透老油田的开发经济潜力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低渗透油田数量较多,储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通过持续不断的开发技术攻关和创新,中国的低渗透资源实现了规模商业开发,低渗透油气在中国油气产量构成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但是低渗透油藏通常具有低丰度、低压、低产“三低”特点,其有效开发难度很大,开采成本较高。一般情况下,低渗透油藏天然能量都不充足,进行衰竭开发会导致地层能量下降较快,因此低渗透油田多采用注水开发的方式补充地层能量。随着注水开发时间的延长,油井的产液中含水率越来越高,到了注水开发后期,含水率可以达到80%甚至90%以上,采油成本相对较高,尤其是近两年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低迷,石油行业的投资从高成本流向低成本区。面对大量成本较高的低渗透老油田,迫切需要对其的经济潜力进行评价,以筛选利润相对较大的低渗透老油田继续进行生产,关停经济潜力较小的低渗透老油田,以降低油田企业损失。
目前对于进入开发后期阶段的低渗透老油田的经济潜力评价并没有一个较为成熟的系统方法。常规的经济潜力计算方法多是针对新油田区块的开发方案进行评价优选,其计算流程繁琐复杂,需要在开发方案设计完成的基础上,首先按照相关公式依次计算①勘探投资费用,如二维地震费用、三维地震费用、探井费用等,②开发投资,包括开发井投资、地面产能投资、独立系统投资等,③地面建设投资,包括设备购置费、建筑工程费等工程费用及土地费用、工程监理费、职工培训费等其他费用;然后计算成本费用,包括操作成本、折旧折耗及期间费用;进一步结合原油出厂价格和产能评估计算销售收入及销售税金等;最后得到不同开发方案的利润,通过综合比较不同方案的内部收益率、净现值、净现值率优选经济效益最大的开发方案。在该方法中进行产能评估中多采用现成的经验公式或类比储层条件相似的油田数据,无法考虑各种技术措施对产能的影响,其评估结果可信度不高,导致经济潜力评价结果有待商榷。针对这一缺点,目前常用的辅助方法是采用数值模拟等方法,考虑不同的技术措施对油田的生产开发动态进行模拟,但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①针对特定的油藏需要建立该油藏区块的地质模型与数值模拟模型,需要大量的现场一线勘探监测数据,才能保证所建立模型的准确性,而很多油藏的现场一线数据获取难度较大;②在准确建立目标油藏地质模型和数值模拟模型的基础上,需要针对大量的技术措施方案进行设计,最后进行模拟预测,工作量非常大,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③该方法并未考虑技术措施的经济成本,需要结合方案设计工作中的技术措施工作量,对技术成本进行评估计算,步骤较为复杂。总体来看传统的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目标区块的地质勘探、生产历史相关数据较为详实,具体实施周期较长,针对处于开发后期的低渗透老油田亟需一种切实可行的经济潜力评估系统方法。
目前在质量控制、产品设计领域中有一种较为成熟且广泛应用的方案优选方法—QFD(质量功能展开)。该方法具有较强的扩展性,是一种进行方案优选的有效方法。该方法最初是在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用于将市场调查得到的顾客需求转化为工程特性,其核心思想是以顾客需求为导向,通过多次转换得到最终目标的工程设计理念,其过程中转换的基本工具是质量屋。传统的质量屋如图1所示,包括顾客需求矩阵、技术特性矩阵、技术特性关系矩阵、技术评估矩阵、顾客需求的重要性矩阵及计划矩阵等,主要实现的功能是根据顾客需求对技术特性进行改进,达到产品设计的要求;后期有学者根据质量屋的基本构架和计算流程方法,对传统的质量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处理,以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如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的优选等。利用质量功能展开方法中多级转换的方法本质,理论上可以实现根据目标需求对多个油田的经济潜力进行优选的功能,但是但目前该方法中传统的质量屋中各部分功能在对水驱开发低渗透油田开发潜力评价方面并不能完全适应,不能实现经济潜力评价的客观需求,主要体现在:①传统的质量屋中顾客需求多根据市场调查、样本统计的方法进行定量表征,油田开发中开发地质指标繁多,相关关系复杂,简单的抽样统计方法难以对油田可继续开发的潜力进行定量表征;②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随着开采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开发技术调整措施多种多样,所针对的开发问题各异,对油田的开发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与油田的各类开发评价指标有着极为复杂的相关关系,如果考虑每一项开发技术调整措施与各项油田开发指标的相关性矩阵,将导致相关性矩阵十分庞大,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应用,且评估的准确性与可信性将大大降低;③针对油田的经济潜力评价,关键是对油田的开发成本与产量进行评估,开发成本与储层的物性条件关系极为密切,储层物性条件较好一般开采成本较低,传统的QFD方法中难以考虑成本与储层地质条件直接的相关关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深入研究QFD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水驱开发低渗透老油田经济潜力评价的系统方法。该方法将QFD传统的质量屋进行改进,首次提出了水驱开发低渗透老油田的开发潜力评价屋、经济潜力评价屋,并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根据油田现场数据与开发生产经验,形成了经济潜力评价方法体系,可准确评估措施前后的吨油成本,可作为判断具体低渗透油田区块是否具有继续进行技术措施调整与继续生产价值的基本依据。
本发明所提出的水驱开发低渗透老油田的开发潜力评价屋A由七部分构成,基本构成如图2所示。分别是开发效果评价方面重要度矩阵、开发效果评价方面矩阵、技术措施分类矩阵、开发效果评价方面与技术措施类型相互关联矩阵、技术措施类型重要度矩阵、技术措施应用潜力评估矩阵、开发潜力评估矩阵。
A-1开发效果评价方面矩阵是对油田开发效果进行分类评价的方面指标。针对处于开发后期的低渗透油田,充分考虑其生产阶段的高含水特征及产量变化特征,能够充分体现其目前开发效果的指标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①反映注采井网适应性的指标,如层系内渗透率级差、注采对应率、多向对应率、开井率;②反映注水利用情况的相关指标,如分注率、存水率;③产油产水变化的综合指标,如压力保持水平、含水上升率、年产油综合递减率。以上列举的这些具体指标可以综合反映一个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动态。
A-2开发效果评价方面矩阵重要度矩阵是对反映油藏开发动态的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三个不同方面进行权重赋值,以突出低渗透油田的开发状况的短板,针对开发效果较差的方面进行大权重赋值,表明该方面亟需改善;而对开发效果较好的评价方面权重赋值较小,表明该方面目前开发状况良好,需要改善的程度不大。三个方面的权重和为1。
A-3措施分类矩阵是对低渗透油藏中目前常用的技术改善措施进行分类。因为目前常用的技术措施种类十分复杂,层系细分、细分重组、井网加密、扶停、侧钻、补孔改层、换大泵(提液)、调剖、堵水、防砂、细分注水、酸化、压裂、CO2驱、化学驱、三元复合驱等可用于油田产量挖潜调整的技术措施种类繁多。针对不同措施所针对的的油田主要开发问题,可以将多种多样的技术措施分为三大类,如表1所示。
表1各种技术措施分类统计表
A-4开发效果评价方面与技术措施类型相互关联矩阵是通过不同的技术措施类型与开发效果评价方面进行关联性分析,再通过1-9进行模糊赋值来表征相关性强弱程度,1表示相关性最弱,9表示相关性最强。根据低渗透老油田多年来的生产实践经验,可以判断层系井网适应性与层系井网调整措施相关性相对较强,而与注采接头结构调整措施、开发方式转变措施相关性相对较弱;注水利用情况则与注采结构调整措施相关性相对较强,而与层系井网调整措施、开发方式转变措施相关性相对较弱;产油产水状况则与开发方式转变措施相关性较强,而与层系井网调整措施、注采结构调整措施相关性相对较弱。根据此相关性分析判断,将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评价方面与技术措施类型相互关联矩阵确定如表2所示。
表2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评价方面与技术措施类型相互关联矩阵
A-5技术措施类型重要度矩阵是依据开发效果评价方面重要度矩阵、开发效果评价方面与技术措施类型相互关联矩阵进行计算,以根据不同方面需求改善的重要度及相关关系,将开发效果评价方面的重要度转化为技术措施类型的重要度,可以体现不同技术措施类型对于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改善的相对重要度。
A-6技术措施类型应用潜力评估矩阵是通过判断不同技术措施对于目标低渗透油藏的可应用规模及效果改善潜力,通过对各种具体的技术措施应用潜力进行判断,并继而计算三大不同类型的技术措施的应用潜力。
A-7开发潜力评估矩阵是基于技术措施类型应用潜力矩阵与相互关联矩阵,将技术措施的应用潜力转化为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改善的相对潜力,所体现的是对不同开发效果评价方面可以改善的相对程度。
本发明所提出的水驱开发低渗透老油田的经济潜力评价屋B由八部分构成,基本构成如图3所示。分别是低渗透油藏平均吨油成本分级矩阵、地质评价分级矩阵、地质评价分级隶属度矩阵、吨油开发成本分级矩阵、技术措施综合成本、开发潜力评估、措施前吨油成本、措施后吨油成本。
B-1低渗透油藏平均吨油成本分级矩阵,是指整体低渗透油藏的平均吨油成本,目前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的平均吨油成本为3100元/吨,该成本与日常油水井的生产维护、劳务人员薪酬等有关;而随着科技进步的发展,如智能油田的信息化建设,无人机巡井等,维护成本、劳工成本会逐渐降低,可以预见整体低渗透油藏的平均吨油成本会逐渐降低。此矩阵反映的是随着科技进步的进步,低渗透油藏的平均吨油成本降低为不同成本后的情形。
B-2地质评价分级矩阵,是指根据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所研究的目标低渗透油藏区块进行等级分类,分为好、较好、中等、较差、差五个等级。
B-3地质评价分级隶属度矩阵,是与地质评价分级矩阵相对应,指不同等级评价结果的隶属度,可更为详细的体现目标区块的地质特征。
B-4吨油成本分级矩阵是指对不同地质等级的平均吨油成本进行评估。根据对低渗透油藏的地质特征认识,地层物性较好区域其平均吨油成本相对较低,而物性越差,开采难度越高,平均吨油成本相对较高。该矩阵是根据低渗透油藏的平均吨油成本,对不同物性等级的低渗透油藏吨油成本进行分级评估。
B-5技术措施综合成本是指对油田将要采用的技术措施进行技术成本进行评估,当目标区块油藏要实施层系细分、细分重组等开发技术调整措施,会产生一定的技术成本,但是不同技术措施的成本各不相同,根据当前油田的技术措施调整生产经验,各类技术措施所产生的技术成本如图4所示。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是不同技术措施会组合使用,需要根据不同技术措施的权重计算技术措施的综合成本。
B-6开发效果改善潜力,是基于A-7开发效果潜力矩阵,根据不同开发效果评价方面的重要度矩阵对整个开发效果的整体改善潜力进行评估,以体现实施不同技术措施后对油田开发的改善程度。
B-7措施前吨油成本是根据不同地质等级的平均吨油成本以及各地质等级的隶属度,对目前区块的吨油成本进行计算,计算低渗透油藏不同平均吨油成本下所研究的目标低渗透油藏区块的平均吨油成本。
B-8措施实施后折合吨油成本是基于技术措施成本、开发效果改善潜力所计算的在低渗透油藏不同平均吨油成本下折合后的平均吨油成本。
本发明在所提出的开发潜力评价屋、经济潜力评价屋的基础上,形成的经济潜力评价方法体系流程如图 5所示。
步骤一: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目标区块开发效果方面进行评价。
步骤101:统计目标区块的开发效果评价指标。针对低渗透油田的注水开发后期的开发特点,可以在注采井网适用性、注水利用情况、产油产水变化三个方面反映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动态反映的包括层系内渗透率级差、注采对应率、多向对应率、开井率、分注率、存水率、压力保持水平、含水上升率、年产油综合递减率,对目标区块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整理。
步骤102:根据低渗透油藏的相关分类标准设定评语集及标准。
结合石油化工行业标准、油田企业标准、生产实践经验及文献数据,确定了低渗透老油田开发后期各开发动态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如表3所示。
表3低渗透老油田开发后期各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
步骤103:根据目标区块的相关指标与评语集,确定不同指标各级评语的隶属度。本发明中按照岭形分布函数来确定各指标的隶属度分布矩阵P,岭形分布如图6所示。
步骤104:针对每个评价方面的不同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赋值,本发明所利用的方法是层次分析法,通过两两对比,按9分位比率排定各评价指标的相对优劣顺序,依次构造出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A。首先计算矩阵A 各行各个元素的乘积,得到一个n行一列的矩阵B;计算矩阵B中每个元素的n次方根得到矩阵C;对矩阵C 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矩阵D;该矩阵D即为所求权重向量。
步骤105:根据各评价指标不同评语的隶属度进行模糊运算,确定三个评价方面在不同评语的隶属度Q。其计算公式为其中为模糊运算符。
步骤二:评估开发效果评价方面矩阵重要度矩阵α。根据步骤一中评价方面的隶属度,可以综合评价每个评价方面的开发效果。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如果评语为好、较好,该评价方面效果较好,该方面的改善需求重要度相对较小,如果某方面的评语为差、较差,该方面开发效果较差,亟需改善,重要度相对较大。
步骤三:基于措施调整经验确定相互关联矩阵β。根据生产过程中措施调整的生产经验及技术所针对的主要开发问题,将措施类型与开发评价方面的相互关联性用1-9模糊矩阵进行赋值,根据低渗透老油田水驱开发的相关生产经验,将该相互关联矩阵设计为表2所示,即
步骤四:计算技术类型的重要度;根据评价方面的重要度矩阵α与相互关联矩阵β,计算技术类型的重要度矩阵γ。
步骤401:首先将相互关联矩阵进行归一化
步骤4-2:计算技术类型的重要度,
步骤五:采用二级展开的方法评估技术措施类型的应用潜力。首先根据层次分析法对表1中每一类技术措施中的各项技术措施进行权重赋值σ,然后对每项技术措施的应用潜力进行分级赋值。各类技术措施的应用潜力λ取值可参考表4,根据油田现场各项技术措施的应用能力和规模进行取值。
表4技术措施应用潜力取值参考表
措施应用潜力取值 措施潜力含义
1.0≤λ<1.3 技术措施应用潜力较小
1.3≤λ<1.6 技术措施应用潜力适中
1.6≤λ<2.0 技术措施应用潜力较大
在对每一项技术措施的应用潜力后,按照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每一类技术措施的应用潜力λtj。其计算公式为
步骤六:根据技术措施应用潜力计算开发潜力,完善开发潜力评估矩阵ξ,公式为
并在此基础上,计算整体油藏区块的开发潜力ζt,其公式为
步骤七: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目标区块地质特征进行分级评价
步骤701:统计目标区块的地质特征评价指标。针对低渗透油田的注水开发后期的开发特点,基于所选取指标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充分考虑油藏目前的开发阶段、剩余油的储量品质、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征及低渗透油藏典型的地质类型特征,选取剩余地质储量丰度、当前油藏含水率、流度、渗透率变异系数、喉道均质系数五个指标建立注水开发后期低渗透油藏的地质特征评价体系,将目标区块以上的五个指标进行统计整理。
步骤702:根据低渗透油藏的相关分类标准设定地质评价指标的评语集及标准。
结合石油化工行业标准、油田企业标准、生产实践经验及文献数据,确定了低渗透老油田开发后期各地质特征指标的分级标准,如表5所示。
表5低渗透老油田开发后期地质指标评价的分级标准
步骤703:根据目标区块的相关指标与评语集,确定不同指标各级评语的隶属度。本发明中按照岭形分布函数来确定各指标的隶属度分布矩阵,岭形分布函数如图6所示。
步骤704:针对每个评价方面的不同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赋值,本发明所利用的方法是层次分析法。通过两两对比确定每一项具体措施的权重,其计算方法可参考步骤104。
步骤八: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目标区块地质特征进行分级评价,根据各评价指标不同评语的隶属度进行模糊运算,确定地质特征的隶属度矩阵,计算方法可参考步骤105。
步骤九:评估低渗透油藏平均吨油开发成本,并计算吨油成本分级矩阵。目前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的平均吨油成本为3100元/吨,考虑目前科技进步的发展,主要是智能油田的信息化建设等工程,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内平均吨油开发成本会逐渐降低,本发明主要计算平均吨油成本为3100元/吨、3050元/吨、3000元/吨、2950 元/吨、2900元/吨五个不同平均水平下的吨油成本分布。不同的平均吨油成本水平下,不同等级的地质储层的吨油开发成本会不同,基于现场经验,不同地质评价等级的开发成本近似成线性分布,如在平均吨油成本为3100 元/吨水平下,地质评语等级为好、较好、中、较差、差的采油成本分别为2900元/吨、3000元/吨、3100元/吨、 3200元/吨、3300元/吨。
步骤十:计算目标区块措施前吨油成本。基于各评语等级的吨油成本及不同等级的隶属度分布,对每一个平均吨油成本水平下目标区块的措施前吨油成本进行计算,其公式为
步骤十一:计算技术措施综合成本ATC。
步骤1101:首先将技术潜力进行归一化,其公式为
步骤1102:然后计算各类调整措施的平均成本TCC。根据各项技术措施成本TCi,如图3所示,可计算各类调整措施的平均成本,每一类技术措施中有n项具体的技术措施,其公式为
步骤11-3计算所有措施的综合成本ATC。其公式为
步骤十二:计算措施折合后的吨油成本。
根据步骤六~步骤十一,完成了经济潜力评价屋中措施前的吨油成本、措施的增产潜力、措施综合成本ATC的相关计算,最后对措施后的吨油成本进行折算,其折算公式为ACi=(BACi+ATC)/ξt
附图说明
图1为QFD方法中传统质量屋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水驱开发低渗透老油田开发潜力评价屋;
图3所示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水驱开发低渗透老油田经济潜力评价屋;
图4所示为各种技术措施的吨油成本;
图5所示为水驱开发低渗透老油田经济潜力评价方法体系流程图;
图6所示为岭形分布函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胜利油田某处于开发后期的水驱开发低渗透油田区块的开发动态及地质数据来详细讲述本发明实施方式。
根据发明内容步骤一,统计目标区块的开发效果评价指标。如表6所示。
表6胜利油田某水驱开发低渗透油田区块的开发动态指标
利用岭形分布函数(图2)与各指标评价标准(表3),可计算各指标的隶属度,如表7所示。
表7各开发指标隶属度矩阵
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每个方面下所对应的开发指标进行计算,权重计算结果如表8所示。
表8各评价方面与开发指标权重统计表
根据步骤105,利用模糊运算对每个评价方面的隶属度进行计算,结果如表9所示。
表9不同开发效果评价方面的隶属度矩阵
评价指标 较好 较差 权重
注采井网 0.000 0.000 0.260 0.319 0.421 0.333
注水产液 0.000 0.000 0.000 0.396 0.594 0.140
综合指标 0.000 0.000 0.455 0.215 0.333 0.528
根据步骤二,基于上述评价结果和最大隶属度原则,可以发现注采井网与注水产液方面开发效均较差,根据比例数值来看,注水产液效果尤其差,而产油产水指标评价适中。相对来看,可以明确注水利用方面是制约目标油田的主要方面,其次是注采井网的适应性较差,而产油产水方面相对较好。因此在开发效果评价方面重要度中,设置注采井网适应性、注水利用情况、产油产水三个方面的重要度分别为0.38、0.39、0.23,即开发效果评价方面矩阵重要度矩阵α=[0.38 0.39 0.23]。
根据步骤三与步骤四,计算各技术类型的重要度矩阵β。根据相应公式,可以计算出层系井网调整措施、注采结构调整措施、开发方式转变调整措施的重要度分别为0.344、0.396、0.260,即γ=[0.344 0.396 0.260]。
根据步骤五,对各类型的技术措施应用潜力进行评估。首先根据对各个技术措施的权重进行赋值,根据低渗透老油田长期的生产调整经验,基于不同技术措施对于开发效果的改善程度进行赋值;然后根据每一项技术措施可以继续施用的规模能力进行应用潜力赋值。首先针对层系井网调整措施,目标区块开井率较低,井网密度较小,层系井网调整措施中,井网加密和扶停、侧钻措施对效果改善较为明显,继续应用的空间较大;然后是注采结构调整措施,低渗透油藏普遍渗透率、孔隙度较低,一般需要对储层进行改造,最有效的调整措施是压裂和酸化,大型的多段水平井压裂,尤其是体积压裂可以在储层中形成水力裂缝,极大的增大泄油面积,增加产量,配合实施酸化增产效果更好,目前研究区块仍有部分油水井未进行压裂改造,具有可以继续应用的空间;针对开发调整措施中,根据现场试验结果来看,CO2驱可以有效降低原油粘度,增大原油流动能力,同时更易注入,比化学驱的增产效果要好,应用潜力较大。根据以上分析,将各项具体技术措施的权重与技术应用潜力进行赋值,如表10所示。
表10各项具体技术措施的权重与技术应用潜力进行赋值
根据步骤五,可以计算每一类技术措施的应用潜力,λt=[1.208 1.213 1.183]。
根据步骤六,计算开发潜力评估矩阵。其计算结果为ξ=[1.21 1.20 1.20],即注采井网适应性、注水利用情况、产油产水方面的开发潜力分别为1.21、1.20、1.20;并进一步结合开发效果评价方面矩阵重要度矩阵α,可计算得到整体油田区块的开发潜力为1.202。
经过以上计算,完成了目标区块的开发潜力评价屋部分的计算,如表11所示。
表11胜利油田某低渗透油藏开发潜力评价屋
根据步骤七,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对目标区块的地质特征进行分级评价。将目标区块的相关指标统计,如表12所示。
表12胜利油田某水驱开发低渗透油田区块的地质特征指标
指标 剩余地质储量丰度 流度 渗透率变异系数 当前油藏含水率% 孔喉均质系数
数据 106.3 12.63 0.57 86.9 0.34
根据步骤7-2中的评价标准及岭形分布函数,可以得到各指标的隶属度矩阵。
表13不同地质特征评价指标的隶属度矩阵
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各指标两两比对,可以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如表14所示。
表14各地质特征指标的权重
指标 剩余地质储量丰度 流度 渗透率变异系数 当前油藏含水率% 孔喉均质系数
数据 0.181 0.246 0.095 0.115 0.364
根据步骤八模糊运算,确定地质特征分级隶属度矩阵为ω=[0.060 0.211 0.4320.214 0.096],如表15所示。
表15目标区块在不同地质评语等级的隶属度
评语等级 较好 较差
隶属度 0.060 0.211 0.432 0.214 0.096
根据步骤九,评估不同地质评语等级的吨油开发成本分级矩阵DCij。根据储层的地质特征与生产历史经验,一般来讲,储层物性特征越差,其开采成本越高,储层物性特征越好,开采成本越低。在目标区块中,普遍认为储层的生产成本与储层物性特征符合线性分布函数,根据低渗油藏的平均成本,可以得出不同储层物性特征等级的生产成本。目前整体胜利油田的低渗透油藏的平均成本为3100元/吨,在这个平均成本下,地质评语等级为好、较好、中、较差、差的采油成本分别为2900元/吨、3000元/吨、3100元/吨、3200元/吨、3300 元/吨;随着油田信息化程度的升级,整个油田的用工成本将会降低,其整体平均成本也会逐步降低,本发明中又分别计算了整体平均成本分别为3050元/吨、3000元/吨、2950元/吨、2900元/吨情况下的采油成本分布DCij,如表16所示。
表16不同地质评语等级的吨油开发成本
根据步骤十,可计算目标区块在不同平均成本下的措施前吨油成本。利用所提出的公式,基于不同地质特征等级的吨油开发成本与各等级隶属度分布,可计算目标区块措施前的吨油成本BAC,当整体低渗透油藏平均吨油开发成本分别为3100、3050、3000、2950、2900元/吨时,目标区块油藏的措施前吨油成本别为3147.80、 3097.15、3046.50、2995.85、2945.20元/吨,即BAC=[3147.80 3097.15 3046.5 2995.85 2945.20]。
根据步骤十一,对技术措施类型综合成本进行计算。首先对每一类技术措施中各项技术措施的技术潜力λ进行归一化,然后根据各项技术措施成本,计算每一类技术措施的平均成本TCC,最后再加权计算措施综合成本ATC,计算过程数据统计表17中。
表17措施综合成本计算相关数据
根据步骤十二,计算措施后的吨油成本。根据计算公式,可以得到不同平均吨油开发成本水平下措施后的吨油成本AC=[3046.81 3004.67 2962.54 2920.41 2878.27];至此,完成了经济潜力评价屋的计算,如表18所示。
表18胜利油田某低渗透油藏经济潜力评价屋
根据以上评价结果,可以分析采用技术措施后,措施后的吨油成本比措施前的吨油成本更小,表明该区块有继续开采的价值,可以投资相应的技术措施,改善目标区块的开发效果,实施技术措施后有更大的利润空间,建议进行技术措施调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本发明结合QFD的核心思想,首次提出了针对水驱开发低渗透老油田的开发潜力评价屋与经济潜力评价屋,并提出了相应的一套经济潜力评价系统方法。可以结合低渗透老油田的开发效果与地质储层特征,对其使用各种技术措施后的开发潜力进行评估,并考虑技术措施综合成本,评估实施技术措施前后的吨油成本,为判断水驱低渗透老油田是否具有实施技术措施继续开发的价值提供较大的参考价值;第二,本发明所提出的水驱开发低渗透老油田的经济潜力评价方法中,充分考虑了油田现场的生产实际,选取可以反映低渗透老油田注采井网适应性、注水利用状况、产油产水方面的特征指标,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明确目前低渗透老油田的开发现状的短板,为后续技术措施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第三,本发明提出的开发潜力评价屋中开发效果评价方面与技术措施类型相互关联矩阵可以充分利用水驱开发后期老油田积累的大量生产动态与措施调整数据,基于专家经验建立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对于现场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针对性与可行性;第四,本发明可以结合油田现场实际各技术措施的实际应用效果与应用规模,对多种技术调整措施进行技术潜力评估,应用范围较广,同时考虑了各技术措施的措施成本,通过实施措施前后的吨油成本进行对比,为判断油田是否具有实施技术措施提供了直观的数据依据,在目前油价低迷期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以上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并提供了使用案例,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6)

1.基于改进QFD的水驱开发低渗透老油田潜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济潜力评价方法的基本工具是开发潜力评价屋与经济潜力评价屋,由开发效果评价指标矩阵、技术措施矩阵、开发效果指标与技术措施相互关联性矩阵、技术措施一级应用潜力矩阵、技术措施二级应用潜力矩阵、技术措施三级应用潜力矩阵、一级开发潜力矩阵、二级开发潜力矩阵、三级开发潜力矩阵九部分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水期整装油田多级开发潜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方法包括五个步骤,依次是完善开发效果评价指标矩阵、完善技术措施矩阵、完善技术措施各级应用潜力矩阵、计算开发潜力矩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发效果指标与技术措施相互关联矩阵,其特征在于,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1-9分级评价,1表示弱相关,3表示一般相关,9表要相关,其数值由专家根据高含水期整装油田的实际生产经验进行模糊赋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技术措施一级应用潜力矩阵、技术措施二级应用潜力矩阵、技术措施三级应用潜力矩阵,分别代表目标区块已经使用过的技术措施的应用潜力、同类区块已经使用过的技术措施的最大应用潜力、处于试验阶段即将使用的有较大进步的技术措施的极限应用潜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开发潜力矩阵,分别与各级技术措施应用潜力矩阵相对应,代表采用各级技术措施后的开发效果潜力。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开发潜力矩阵,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分别是将开发效果指标与技术措施相关矩阵进行归一化、将技术措施分级应用潜力矩阵进行归一化、根据公式计算各级开发潜力。
CN201811305361.1A 2018-11-05 2018-11-05 基于改进qfd的低渗透老油田开发经济潜力评估方法 Pending CN1093397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05361.1A CN109339777A (zh) 2018-11-05 2018-11-05 基于改进qfd的低渗透老油田开发经济潜力评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05361.1A CN109339777A (zh) 2018-11-05 2018-11-05 基于改进qfd的低渗透老油田开发经济潜力评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39777A true CN109339777A (zh) 2019-02-15

Family

ID=65313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05361.1A Pending CN109339777A (zh) 2018-11-05 2018-11-05 基于改进qfd的低渗透老油田开发经济潜力评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3977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6718A (zh) * 2019-10-25 2021-05-1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单井调剖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3554258A (zh) * 2020-04-24 2021-10-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高含水油田全流程绿色开发效果评价方法
CN113673794A (zh) * 2020-05-13 2021-11-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老油田气水电热剂综合循环利用效率评价的方法
CN116066067A (zh) * 2021-12-30 2023-05-0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剩余油潜力的评价方法及其用途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84704A1 (fr) * 2003-06-02 2004-12-08 Institut Francais Du Petrole Méthode d'aide à la prise de décision pour la gestion d'un gisement pétrolier en présence de paramètres techniques et économiques incertains
CN104050547A (zh) * 2014-07-09 2014-09-1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油田开发规划方案非线性优选决策方法
CN104144741A (zh) * 2011-12-05 2014-11-12 斯蒂芬·M·萨菲奥蒂 用于产生均质油田凝胶的系统和方法
CN105046040A (zh) * 2015-05-15 2015-11-1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凝析气田集输工艺系统的能效评价方法
CN107762498A (zh) * 2017-09-27 2018-03-06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一种致密气藏直井体积压裂二区的压力分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84704A1 (fr) * 2003-06-02 2004-12-08 Institut Francais Du Petrole Méthode d'aide à la prise de décision pour la gestion d'un gisement pétrolier en présence de paramètres techniques et économiques incertains
CN104144741A (zh) * 2011-12-05 2014-11-12 斯蒂芬·M·萨菲奥蒂 用于产生均质油田凝胶的系统和方法
CN104050547A (zh) * 2014-07-09 2014-09-1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油田开发规划方案非线性优选决策方法
CN105046040A (zh) * 2015-05-15 2015-11-1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凝析气田集输工艺系统的能效评价方法
CN107762498A (zh) * 2017-09-27 2018-03-06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一种致密气藏直井体积压裂二区的压力分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管虹翔等: "基于质量功能配置原理的海上采油方式评定方法研究", 《中国海上油气》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6718A (zh) * 2019-10-25 2021-05-1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单井调剖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3554258A (zh) * 2020-04-24 2021-10-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高含水油田全流程绿色开发效果评价方法
CN113673794A (zh) * 2020-05-13 2021-11-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老油田气水电热剂综合循环利用效率评价的方法
CN113673794B (zh) * 2020-05-13 2024-04-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老油田气水电热剂综合循环利用效率评价的方法
CN116066067A (zh) * 2021-12-30 2023-05-0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剩余油潜力的评价方法及其用途
CN116066067B (zh) * 2021-12-30 2024-02-0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剩余油潜力的评价方法及其用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39777A (zh) 基于改进qfd的低渗透老油田开发经济潜力评估方法
CN102041995B (zh) 复杂油藏水淹状况监测系统
CN109002574A (zh) 一种多层油藏脉冲周期注水开发指标预测方法
Zargari et al. Fiel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bakken shale formation
CN106894800B (zh) 一种适用于海上稠油油藏的调剖选井决策方法
CN107977749A (zh) 一种油田开发指标的预测分析方法
CN109469478A (zh) 基于改进qfd的高含水期整装油田多级开发潜力评价方法
CN109322649A (zh) 一种浅层超低渗砂岩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评价方法
CN105089585A (zh) 中高渗油藏特高含水后期低成本等效水驱方法
CN107451924A (zh) 一种油藏开发效果评价方法
Li et al. Grey decision-making theory in the optimization of strata series recombination programs of high water-cut oilfields
US20220307356A1 (en) Chemical flooding method for balanced displacement of heterogeneous oil reservoir
CN109209312A (zh) 一种适用聚合物驱的资源开发方法
Ikonnikova et al. Factors influencing shale gas production forecasting: Empirical studies of Barnett, Fayetteville, Haynesville, and Marcellus Shale plays
CN107038516A (zh) 一种中渗复杂断块油藏水驱开发效果定量评价方法
CN110070303A (zh) 一种碎屑岩油藏注烃气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
CN104712328A (zh) 快速评价复杂油藏中单个流动单元动用状况的方法
Lu et al. A study on the fuzzy evaluation system of carbon dioxide flooding technology
Wang et al. Optimization and Analysis of CO 2 Huff-n-Puff Process in Shale Oil Reservoirs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CN105718720A (zh) 一种复杂气藏储量品质分类综合评价方法
Chen et al. Optimization of production performance in a CO2 flooding reservoir under uncertainty
Flores et al. Economics and technology drive development of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reservoirs: lessons learned in the United States
Wen et al. Forecasting oil production in unconventional reservoirs using long 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 coupled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method: A case study
Song et al. Machine Learning Model of Oilfield Productivity Prediction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N109458174A (zh) 基于改进qfd的断块老油田技术措施优选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