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36855B - 一种提高聚唾液酸水解率的间歇连续耦合反应装置及反应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聚唾液酸水解率的间歇连续耦合反应装置及反应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36855B
CN109336855B CN201811364039.6A CN201811364039A CN109336855B CN 109336855 B CN109336855 B CN 109336855B CN 201811364039 A CN201811364039 A CN 201811364039A CN 109336855 B CN109336855 B CN 1093368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lysis
membrane
membrane filtration
acid
polysialic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6403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36855A (zh
Inventor
吴志波
袁丽霞
陈祥松
吴金勇
孙立洁
朱薇薇
李翔宇
王纪
姚建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filed Critical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81136403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368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36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368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368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368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0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309/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no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309/08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no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309/14Nitrogen atoms not forming part of a nitro radica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聚唾液酸水解率的间歇连续耦合反应装置及反应方法,以含有聚唾液酸的料液为原料,在水解装置上进行水解后,利用循环泵打入到膜过滤系统进行过滤,膜截留液再用循环泵打入到水解系统中进行再次水解,再次水解后的水解液再利用循环泵打入到膜过滤系统,膜截留液再用循环泵打入高水解系统中进行再次水解,如此往复循环,直至聚唾液酸完全彻底水解成N‑乙酰神经氨酸。此方法比现有技术方法可提高聚唾液酸水解率30%~50%,水解后的N‑乙酰神经氨酸经除杂浓缩结晶等步骤得到高纯度N‑乙酰神经氨酸,此方法工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工业化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聚唾液酸水解率的间歇连续耦合反应装置及反应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聚唾液酸水解率的间歇连续耦合反应装置及反应方法,主要是对聚唾液酸分离提纯制备N-乙酰神经氨酸过程中水解方法的优化,属于生化分离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唾液酸(Sialic acids)是一族神经氨酸的衍生物,最常见的是N-乙酰神经氨酸,通常以低聚糖,糖脂或者糖蛋白的形式存在。唾液酸的主要食物来源是母乳,在牛奶、鸡蛋和奶酪中也存在唾液酸。近年来,唾液酸及其衍生物在食品、保健品和医药上的应用有着日益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应用,研究发现,可以通过饮食补充外源性唾液酸以增加脑部唾液酸的含量。这也预示着在婴儿奶粉,特别是针对早产儿的婴儿奶粉中添加唾液酸将有效地促进他们的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发育,同时进一步影响他们在生长发育早期的智力发育,并且在抗炎、抗病毒、抗癌、抗识别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唾液酸可以先发酵得到唾液酸的聚合物-聚唾液酸,再由发酵得到的聚唾液酸经过水解得到,此方法是目前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热点。聚唾液酸的水解方法大致包括有酶水解方法和酸水解方法。酶水解聚唾液酸方法的条件温和,但是聚唾液酸水解酶的价格昂贵,大大增加了使用成本,只适用于实验室,而不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而且水解酶也容易残留在水解后的唾液酸中,降低了唾液酸的纯度和品质;酸水解聚唾液酸方法则是直接在聚唾液酸溶液中添加一定量的盐酸等溶液,于一定温度下进行水解,但一般的酸水解的聚唾液酸的水解率不高,且水解不彻底,直接导致水解后的唾液酸中含有部分低聚唾液酸,严重影响后期唾液酸分离提纯过程以及唾液酸产品的纯度和品质。
如何提高聚唾液酸水解率、优化聚唾液酸的水解条件以及设计出优良的聚唾液酸水解装置,是目前相关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提高聚唾液酸水解率的间歇连续耦合反应装置及反应方法,以提高聚唾液的水解率,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N-乙酰神经氨酸提供工艺和方法,满足工业化生产需求。
本发明提高聚唾液酸水解率的间歇连续耦合反应装置,包括膜过滤系统和水解系统,在膜过滤系统中分别设置有清液出料口和浓液出料口,膜过滤系统中从过滤膜透过的清液通过管路汇聚至清液出料口出料,经过滤膜截留的浓液通过管路汇聚至浓液出料口出料;
所述膜过滤系统的浓液出料口与水解系统的进料口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并在管路中设置有膜过滤-水解循环泵,以泵送物料;所述水解系统的出料口与膜过滤系统的进料口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并在管路中设置有水解-膜过滤循环泵,以泵送物料。
膜过滤系统和水解系统采用采用间歇式连续循环的工作方式,即经水解系统水解后的唾液酸水解液通过管路泵送至膜过滤系统,在膜过滤系统内通过过滤膜对水解为单体的N-乙酰神经氨酸和未被水解的聚唾液酸进行分离,从过滤膜中透过的清液通过管路汇聚到清液出料口出料,经过滤膜截留的浓液通过管路泵送至水解系统中,进行二次水解,二次水解完成后,将二次水解液冷却后通过管路泵送至膜过滤系统;重复上述水解、膜过滤过程。水解和膜过滤过程分别交替进行,同时又“首尾”相连,水解反应的结束意味着膜过滤过程的开始,膜过滤过程的结束意味着水解反应的继续,重复交替进行直至聚唾液酸的水解率≥90%。
本发明提高聚唾液酸水解率的间歇连续耦合反应装置的运行流程如下:
启动水解-膜过滤循环泵3,将经水解系统2水解后的唾液酸水解液通过管路泵送至加料桶5,然后启动膜过滤泵6,通过膜过滤泵6将加料桶5中的唾液酸水解液泵送至膜过滤系统1,在膜过滤系统1内进行膜过滤,从过滤膜中透过的清液通过膜过滤系统1上部的管路汇聚到清液出料口8出料,经过滤膜截留的浓液经过膜循环管9循环到加料桶5内,重新过膜或者从浓液出料口7放出;过膜完成后,启动膜过滤-水解循环泵4,将保留在加料桶5内部的截留液通过管路泵送至水解系统2中,启动水解系统2内部的搅拌装置,进行唾液酸溶液的二次水解,二次水解完成后,将二次水解液冷却至合适温度,再次启动水解-膜过滤循环泵3,将二次水解液泵送至加料桶5内部,然后启动膜过滤泵8,通过膜过滤泵6将加料桶5中的唾液酸水解液泵送至膜过滤系统1,进行二次水解的唾液酸溶液的膜过滤;重复上述水解、膜过滤过程,即形成了间歇连续耦合反应,膜过滤和水解时及时监测溶液中唾液酸的含量,当聚唾液酸水解率≥90%时,即可停止设备。
本发明提高聚唾液酸水解率的间歇连续耦合反应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以含有聚唾液酸的料液为原料,通过预处理除去菌体及固形物,得到含有聚唾液酸的清液料液;
步骤2:将步骤1获得的含有聚唾液酸的清液料液通过循环泵送入水解装置中,并加入酸性溶剂调pH值至0.01~4,加热水解;
步骤3:将步骤2获得的水解液通过循环泵送至膜过滤系统,进行膜过滤,对水解为单体的N-乙酰神经氨酸和未被水解的聚唾液酸进行分离;
步骤4:收集步骤3获得的过膜清液待用;膜截留液通过循环泵送入水解系统,进行二次水解;
步骤5:将步骤4获得的水解液通过循环泵送至膜过滤系统,采用步骤3相同的条件进行膜过滤,以使聚唾液酸和N-乙酰神经氨酸进行分离;
步骤6:收集步骤5获得的过膜清液待用;膜截留液通过循环泵送入水解系统,进行再次水解,重复水解、膜过滤步骤直至聚唾液酸的水解率≥90%。
步骤1中,所述预处理包括膜过滤除菌、破碎除杂等方式。
步骤2中,所述酸性溶剂为强酸、中强酸或弱酸水溶液,如盐酸、硫酸、乙酸等。
步骤2中,水解温度为40-60℃,水解时间为10min-2h。
在水解反应与膜过滤的重复循环过程中,多次水解反应均采用相同的温度,即40-60℃,但是水解时间可以采用等梯度递减的方式,如一次加热60min,二次加热50min,三次加热40min,四次加热30min,以此类推;或者采用水解时间相同的方式,直至水解完全。四次水解后,两种水解时间方式的水解率基本相当。应当注意的是,此处举例的多次水解包括但不限于四次,可以是很多次,水解方式的间隔时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方式,可以进行增加或缩短时间,也可以是多样组合方式。
步骤3中,所述膜过滤系统为有机膜过滤系统,采用的过滤膜为截留分子量1000D-8000D的有机膜。
本发明原料中,所述含有聚唾液酸的料液包括以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的聚唾液酸发酵液、燕窝来源或其他来源的聚唾液酸料液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装置将常规的膜过滤系统通过循环泵和循环管与水解系统进行巧妙连接,可以实现水解后的唾液酸的及时分离,防止目标物质的变性,经膜过滤的截留液能够快速、及时地输送至水解系统进行再次水解,以提高水解率。经水解后的水解液也能够输送至膜过滤系统,将聚唾液酸的水解和分离过滤过程连接在一起,实现了聚唾液酸水解-膜过滤的连续化生产,经过一次酸水解的聚唾液酸溶液,能够在设备进行反复多次的水解,有利于提高聚唾液酸溶液的水解率,有利于回收未水解的聚唾液酸,降低了后期唾液酸分离提纯的难度,提高了唾液酸产品的纯度和品质,适合工业化连续大生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本发明采用间歇连续循环的工作方式,不同水解时间条件下,总的四次水解与一次水解相比;以及相同水解总时间的条件下,四次水解与一次水解相比,聚唾液酸的水解率均可提高30-5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膜过滤系统,2水解系统,3水解-膜过滤循环泵,4膜过滤-水解循环泵,5加料桶,6膜过滤泵,7浓液出料口,8清液出料口,9过膜循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但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本发明提高聚唾液酸水解率的间歇连续耦合反应装置,包括膜过滤系统和水解系统,在膜过滤系统中分别设置有清液出料口和浓液出料口,膜过滤系统中从过滤膜透过的清液通过管路汇聚至清液出料口出料,经过滤膜截留的浓液通过管路汇聚至浓液出料口出料;
所述膜过滤系统的浓液出料口与水解系统的进料口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并在管路中设置有膜过滤-水解循环泵,以泵送物料;所述水解系统的出料口与膜过滤系统的进料口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并在管路中设置有水解-膜过滤循环泵,以泵送物料。
膜过滤系统和水解系统采用采用间歇式连续循环的工作方式,即经水解系统水解后的唾液酸水解液通过管路泵送至膜过滤系统,在膜过滤系统内通过过滤膜对水解为单体的N-乙酰神经氨酸和未被水解的聚唾液酸进行分离,从过滤膜中透过的清液通过管路汇聚到清液出料口出料,经过滤膜截留的浓液通过管路泵送至水解系统中,进行二次水解,二次水解完成后,将二次水解液冷却后通过管路泵送至膜过滤系统;重复上述水解、膜过滤过程。水解和膜过滤过程分别交替进行,同时又“首尾”相连,水解反应的结束意味着膜过滤过程的开始,膜过滤过程的结束意味着水解反应的继续,重复交替进行直至聚唾液酸水解率≥90%。
本发明提高聚唾液酸水解率的间歇连续耦合反应装置的运行流程如下:
启动水解-膜过滤循环泵3,将经水解系统2水解后的唾液酸水解液通过管路泵送至加料桶5,然后启动膜过滤泵6,通过膜过滤泵6将加料桶5中的唾液酸水解液泵送至膜过滤系统1,在膜过滤系统1内进行膜过滤,从过滤膜中透过的清液通过膜过滤系统1上部的管路汇聚到清液出料口8出料,经过滤膜截留的浓液经过膜循环管9循环到加料桶5内,重新过膜或者从浓液出料口7放出;过膜完成后,启动膜过滤-水解循环泵4,将保留在加料桶5内部的截留液通过管路泵送至水解系统2中,启动水解系统2内部的搅拌装置,进行唾液酸溶液的二次水解,二次水解完成后,将二次水解液冷却至合适温度,再次启动水解-膜过滤循环泵3,将二次水解液泵送至加料桶5内部,然后启动膜过滤泵8,通过膜过滤泵6将加料桶5中的唾液酸水解液泵送至膜过滤系统1,进行二次水解的唾液酸溶液的膜过滤;重复上述水解、膜过滤过程,即形成了间歇连续耦合反应,膜过滤和水解时及时监测溶液中唾液酸的含量,当聚唾液酸水解率≥90%时,即可停止设备。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提高聚唾液酸水解率的间歇连续耦合反应方法如下:
1、一次水解:聚唾液酸料液加入到水解系统中,加入0.1M盐酸,升高温度至50℃,加热水解时间为60min;
2、一次膜过滤:启动循环泵,将上述一次水解液打入到膜过滤系统;膜规格是截留分子量3000D的有机膜;
3、二次水解:收集膜透过液,膜截留液利用循环泵回到水解系统中,进行二次水解,加热水解时间为50min;
4、二次膜过滤:二次加热水解后的水解液利用循环泵再次打入到膜过滤系统,进行二次膜过滤,并收集膜透过液;
5、三次水解:膜截留液再次回到水解系统中,进行三次水解,加热水解时间为40min;
6、三次膜过滤:三次水解后的水解液再次打入到膜过滤系统,进行聚唾液酸和唾液酸的分离,并收集膜透过液;
7、四次水解:上述膜截留液再次利用循环泵打入到水解系统中,进行第四次水解,水解时间为30min;
8、四次膜过滤:上述四次水解液再次进入膜过滤系统,进行膜过滤,收集膜透过液;
如此循环往复经过四次水解并分离后,聚唾液酸的水解率为95%,比一次水解率提高35%,具体结果见表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提高聚唾液酸水解率的间歇连续耦合反应方法如下:
1、一次水解:聚唾液酸料液加入到水解系统中,加入0.1M盐酸,升高温度至40℃,加热水解时间为60min;
2、一次膜过滤:启动循环泵,将上述一次水解液打入到膜过滤系统;膜规格是截留分子量4000D的有机膜;
3、二次水解:收集膜透过液,膜截留液利用循环泵回到水解系统中,进行二次水解,加热水解时间为50min;
4、二次膜过滤:二次加热水解后的水解液利用循环泵再次打入到膜过滤系统,进行二次膜过滤,并收集膜透过液;
5、三次水解:膜截留液再次回到水解系统中,进行三次水解,加热水解时间为40min;
6、三次膜过滤:三次水解后的水解液再次打入到膜过滤系统,进行聚唾液酸和唾液酸的分离,并收集膜透过液;
7、四次水解:上述膜截留液再次利用循环泵打入到水解系统中,进行第四次水解,水解时间为30min;
8、四次膜过滤:上述四次水解液再次进入膜过滤系统,进行膜过滤,收集膜透过液;
如此循环往复经过四次水解并分离后,聚唾液酸的水解率为91%,比一次水解率提高33%,具体结果见表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提高聚唾液酸水解率的间歇连续耦合反应方法如下:
1、一次水解:聚唾液酸料液加入到水解系统中,加入0.5M盐酸,升高温度至60℃,加热水解时间为30min;
2、一次膜过滤:启动循环泵,将上述一次水解液打入到膜过滤系统;膜规格是截留分子量5000D的有机膜;
3、二次水解:收集膜透过液,膜截留液利用循环泵回到水解系统中,进行二次水解,加热水解时间为30min;
4、二次膜过滤:二次加热水解后的水解液利用循环泵再次打入到膜过滤系统,进行二次膜过滤,并收集膜透过液;
5、三次水解:膜截留液再次回到水解系统中,进行三次水解,加热水解时间为30min;
6、三次膜过滤:三次水解后的水解液再次打入到膜过滤系统,进行聚唾液酸和唾液酸的分离,并收集膜透过液;
7、四次水解:上述膜截留液再次利用循环泵打入到水解系统中,进行第四次水解,水解时间为30min;
8、四次膜过滤:上述四次水解液再次进入膜过滤系统,进行膜过滤,收集膜透过液;
如此循环往复经过四次水解并分离后,聚唾液酸的水解率为92%,比一次水解率提高42%,具体结果见表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提高聚唾液酸水解率的间歇连续耦合反应方法如下:
1、一次水解:聚唾液酸料液加入到水解系统中,加入0.1M硫酸,升高温度至50℃,加热水解时间为60min;
2、一次膜过滤:启动循环泵,将上述一次水解液打入到膜过滤系统;膜规格是截留分子量3000D的有机膜;
3、二次水解:收集膜透过液,膜截留液利用循环泵回到水解系统中,进行二次水解,加热水解时间为50min;
4、二次膜过滤:二次加热水解后的水解液利用循环泵再次打入到膜过滤系统,进行二次膜过滤,并收集膜透过液;
5、三次水解:膜截留液再次回到水解系统中,进行三次水解,加热水解时间为40min;
6、三次膜过滤:三次水解后的水解液再次打入到膜过滤系统,进行聚唾液酸和唾液酸的分离,并收集膜透过液;
7、四次水解:上述膜截留液再次利用循环泵打入到水解系统中,进行第四次水解,水解时间为30min;
8、四次膜过滤:上述四次水解液再次进入膜过滤系统,进行膜过滤,收集膜透过液;
如此循环往复经过四次水解并分离后,聚唾液酸的水解率为96%,比一次水解率提高34%,具体结果见表1。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提高聚唾液酸水解率的间歇连续耦合反应方法如下:
1、一次水解:聚唾液酸料液加入到水解系统中,加入0.1M硫酸,升高温度至40℃,加热水解时间为60min;
2、一次膜过滤:启动循环泵,将上述一次水解液打入到膜过滤系统;膜规格是截留分子量4000D的有机膜;
3、二次水解:收集膜透过液,膜截留液利用循环泵回到水解系统中,进行二次水解,加热水解时间为50min;
4、二次膜过滤:二次加热水解后的水解液利用循环泵再次打入到膜过滤系统,进行二次膜过滤,并收集膜透过液;
5、三次水解:膜截留液再次回到水解系统中,进行三次水解,加热水解时间为40min;
6、三次膜过滤:三次水解后的水解液再次打入到膜过滤系统,进行聚唾液酸和唾液酸的分离,并收集膜透过液;
7、四次水解:上述膜截留液再次利用循环泵打入到水解系统中,进行第四次水解,水解时间为30min;
8、四次膜过滤:上述四次水解液再次进入膜过滤系统,进行膜过滤,收集膜透过液;
如此循环往复经过四次水解并分离后,聚唾液酸的水解率为90%,比一次水解率提高35%,具体结果见表1。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中提高聚唾液酸水解率的间歇连续耦合反应方法如下:
1、一次水解:聚唾液酸料液加入到水解系统中,加入0.5M盐酸,升高温度至60℃,加热水解时间为30min;
2、一次膜过滤:启动循环泵,将上述一次水解液打入到膜过滤系统;膜规格是截留分子量5000D的有机膜;
3、二次水解:收集膜透过液,膜截留液利用循环泵回到水解系统中,进行二次水解,加热水解时间为30min;
4、二次膜过滤:二次加热水解后的水解液利用循环泵再次打入到膜过滤系统,进行二次膜过滤,并收集膜透过液;
5、三次水解:膜截留液再次回到水解系统中,进行三次水解,加热水解时间为30min;
6、三次膜过滤:三次水解后的水解液再次打入到膜过滤系统,进行聚唾液酸和唾液酸的分离,并收集膜透过液;
7、四次水解:上述膜截留液再次利用循环泵打入到水解系统中,进行第四次水解,水解时间为30min;
8、四次膜过滤:上述四次水解液再次进入膜过滤系统,进行膜过滤,收集膜透过液;
如此循环往复经过四次水解并分离后,聚唾液酸的水解率为93%,比一次水解率提高48%,具体结果见表1。
实施例7:
本实施按照实施例1的条件进行,但不进行多次水解,只进行一次水解,水解温度及酸的种类和浓度都相同,只有加热时间改为一次共加热180min,与实施例1四次加热的总时间一样,最后得到的水解率为61%,实施例1四次加热比此实施例一次加热的水解率提高34%。
实施例8:
本实施按照实施例2的条件进行,但不进行多次水解,只进行一次水解,水解温度及酸的种类和浓度都相同,只有加热时间改为一次共加热180min,与实施例2四次加热的总时间一样,最后得到的水解率为55%,实施例2四次加热比此实施例一次加热的水解率提高36%。
实施例9:
本实施按照实施例3的条件进行,但不进行多次水解,只进行一次水解,水解温度及酸的种类和浓度都相同,只有加热时间改为一次共加热120min,与实施例3四次加热的总时间一样,最后得到的水解率为62%,实施例3四次加热比此实施例一次加热的水解率提高30%。
实施例10:
本实施按照实施例4的条件进行,但不进行多次水解,只进行一次水解,水解温度及酸的种类和浓度都相同,只有加热时间改为一次共加热180min,与实施例4四次加热的总时间一样,最后得到的水解率为63%,实施例4四次加热比此实施例一次加热的水解率提高33%。
实施例11:
本实施按照实施例5的条件进行,但不进行多次水解,只进行一次水解,水解温度及酸的种类和浓度都相同,只有加热时间改为一次共加热180min,与实施例1四次加热的总时间一样,最后得到的水解率为52%,实施例5四次加热比此实施例一次加热的水解率提高38%。
实施例12:
本实施按照实施例6的条件进行,但不进行多次水解,只进行一次水解,水解温度及酸的种类和浓度都相同,只有加热时间改为一次共加热120min,与实施例6四次加热的总时间一样,最后得到的水解率为60%,实施例6四次加热比此实施例一次加热的水解率提高30%。
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12提高聚唾液酸水解率的具体效果数据。
表1实施例1-12水解率结果
Figure BDA0001868059780000091
Figure BDA0001868059780000101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酸浓度和加热温度固定时,多次循环水解后总的水解效率比一次水解效率提高很多。此外,在酸浓度及加热温度固定时,且加热水解总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多次循环水解的水解率比一次水解的水解率均有提高,平均可提高30~50%。从这些数据可以推测分析,多次循环水解的效果主要是由单次水解时间不长(目标物质没有变性),且利用过滤膜进行了及时的分离而体现出来的。

Claims (4)

1.一种提高聚唾液酸水解率的间歇连续耦合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以含有聚唾液酸的料液为原料,通过预处理除去菌体及固形物,得到含有聚唾液酸的清液料液;
步骤2:将步骤1获得的含有聚唾液酸的清液料液通过循环泵送入水解装置中,并加入酸性溶剂调pH值至0.01~4,加热水解;
步骤3:将步骤2获得的水解液通过循环泵送至膜过滤系统,进行膜过滤,对水解为单体的N-乙酰神经氨酸和未被水解的聚唾液酸进行分离;
步骤4:收集步骤3获得的过膜清液待用;膜截留液通过循环泵送入水解系统,进行二次水解;
步骤5:将步骤4获得的水解液通过循环泵送至膜过滤系统,采用步骤3相同的条件进行膜过滤,以使聚唾液酸和N-乙酰神经氨酸进行分离;
步骤6:收集步骤5获得的过膜清液待用;膜截留液通过循环泵送入水解系统,进行再次水解,重复水解、膜过滤步骤直至聚唾液酸的水解率≥90%;
步骤2中,水解温度为40-60℃,水解时间为10min-2h;
在水解反应与膜过滤的重复循环过程中,多次水解反应均采用相同的温度,即40-60℃;水解时间采用等梯度递减的方式,或者采用水解时间相同的方式,直至聚唾液酸的水解率≥90%;
所述间歇连续耦合反应方法通过间歇连续耦合反应装置实现;
所述间歇连续耦合反应装置包括膜过滤系统和水解系统,在膜过滤系统中分别设置有清液出料口和浓液出料口,膜过滤系统中从过滤膜透过的清液通过管路汇聚至清液出料口出料,经过滤膜截留的浓液通过管路汇聚至浓液出料口出料;
所述膜过滤系统的浓液出料口与水解系统的进料口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并在管路中设置有膜过滤-水解循环泵,以泵送物料;所述水解系统的出料口与膜过滤系统的进料口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并在管路中设置有水解-膜过滤循环泵,以泵送物料;
膜过滤系统和水解系统采用间歇式连续循环的工作方式,即经水解系统水解后的唾液酸水解液通过管路泵送至膜过滤系统,在膜过滤系统内通过过滤膜对水解为单体的N-乙酰神经氨酸和未被水解的聚唾液酸进行分离,从过滤膜中透过的清液通过管路汇聚到清液出料口出料,经过滤膜截留的浓液通过管路泵送至水解系统中,进行二次水解,二次水解完成后,将二次水解液冷却后通过管路泵送至膜过滤系统;重复上述水解、膜过滤过程,交替进行直至聚唾液酸的水解率≥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预处理包括膜过滤除菌、破碎除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酸性溶剂为强酸、中强酸或弱酸水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所述膜过滤系统为有机膜过滤系统,采用的过滤膜为截留分子量1000D-8000D的有机膜。
CN201811364039.6A 2018-11-16 2018-11-16 一种提高聚唾液酸水解率的间歇连续耦合反应装置及反应方法 Active CN1093368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64039.6A CN109336855B (zh) 2018-11-16 2018-11-16 一种提高聚唾液酸水解率的间歇连续耦合反应装置及反应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64039.6A CN109336855B (zh) 2018-11-16 2018-11-16 一种提高聚唾液酸水解率的间歇连续耦合反应装置及反应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36855A CN109336855A (zh) 2019-02-15
CN109336855B true CN109336855B (zh) 2022-07-05

Family

ID=65315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64039.6A Active CN109336855B (zh) 2018-11-16 2018-11-16 一种提高聚唾液酸水解率的间歇连续耦合反应装置及反应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36855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42576A (en) * 1974-10-22 1977-08-16 Union Cooperative Agricole Laitiere De La Manche Extraction of glycoproteins and sialic acid from whey
JPH0873483A (ja) * 1994-09-01 1996-03-19 Ngk Insulators Ltd シアル酸のクロマト分離方法及び装置
JPH08119986A (ja) * 1994-10-25 1996-05-14 Nissin Food Prod Co Ltd シアル酸またはその類縁体の精製方法
CN102839229A (zh) * 2012-09-14 2012-12-26 武汉工程大学 利用膜分离与木质纤维素酸水解耦合提高还原糖收率的方法
CN103834696A (zh) * 2013-10-23 2014-06-04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发酵与膜分离耦合实现连续批次发酵木质纤维素水解液生产乳酸的方法
CN206508808U (zh) * 2016-11-04 2017-09-22 武汉华科大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淀粉水解液的精制装置
CN107893132A (zh) * 2017-12-06 2018-04-10 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木糖的生产方法及装置
CN208087641U (zh) * 2018-03-08 2018-11-13 无锡绿色分离应用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造纸废水中分离提取木糖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42576A (en) * 1974-10-22 1977-08-16 Union Cooperative Agricole Laitiere De La Manche Extraction of glycoproteins and sialic acid from whey
JPH0873483A (ja) * 1994-09-01 1996-03-19 Ngk Insulators Ltd シアル酸のクロマト分離方法及び装置
JPH08119986A (ja) * 1994-10-25 1996-05-14 Nissin Food Prod Co Ltd シアル酸またはその類縁体の精製方法
CN102839229A (zh) * 2012-09-14 2012-12-26 武汉工程大学 利用膜分离与木质纤维素酸水解耦合提高还原糖收率的方法
CN103834696A (zh) * 2013-10-23 2014-06-04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发酵与膜分离耦合实现连续批次发酵木质纤维素水解液生产乳酸的方法
CN206508808U (zh) * 2016-11-04 2017-09-22 武汉华科大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淀粉水解液的精制装置
CN107893132A (zh) * 2017-12-06 2018-04-10 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木糖的生产方法及装置
CN208087641U (zh) * 2018-03-08 2018-11-13 无锡绿色分离应用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造纸废水中分离提取木糖的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大肠杆菌发酵液中唾液酸的提取;吴剑荣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31231;第34卷(第01期);第8-9页 *
聚唾液酸的水解与唾液酸的纯化;赵慧等;《食品与生物技术》;20040731(第04期);第2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36855A (zh) 2019-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2589B (zh) 一种苏氨酸母液处理的方法
CN108822163B (zh) 一种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综合循环生产方法
CN103073652B (zh) 一种螺旋藻多糖的提取方法
CN1377335A (zh) 生产纯化乳酸溶液的方法
CN102961741B (zh) 一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的制备方法
CN113215210B (zh) 一种采用聚唾液酸发酵液制备唾液酸的方法
CN106316832A (zh) 一种从非钙盐乳酸发酵液分离获取高纯度乳酸的方法
CN108504562A (zh) 一种发酵生产l-苏氨酸的系统及其应用
CN105017360A (zh) 一种维生素b12的制备方法
CN106220521B (zh) 一种全膜提取l‑异亮氨酸的方法
CN101890301A (zh) 一种气升式膜过滤成套装置
CN102603814B (zh) 一种提高木糖母液中木糖结晶效率的方法
CN103130664A (zh) 一种膜分离技术提取γ-氨基丁酸的工艺方法
CN109336855B (zh) 一种提高聚唾液酸水解率的间歇连续耦合反应装置及反应方法
CN1245108C (zh) 一种以菊芋或菊苣为原料制造菊粉的新方法
CN113005161A (zh) 一种聚唾液酸的制备方法及聚唾液酸制品
CN106518700A (zh) 一种谷氨酸膜法生产工艺
CN104789607B (zh) 一种发酵‑分离耦合制备乳酸和/或乳酸盐的方法
CN217556205U (zh) 一种利用玉米淀粉制备赤藓糖醇和聚葡萄糖的系统
CN113980930B (zh) 一种核酸酶p1的制备方法
CN208500992U (zh) 一种发酵生产l-苏氨酸的系统
CN107893095A (zh) 一种海洋来源蛋白制备高f值寡肽的方法
CN103012506A (zh) 从木糖母液中提取结晶木糖和阿拉伯糖的节能工艺
CN217773806U (zh) 一种唾液酸的提取浓缩装置
CN111073926A (zh) 一种从鸡血中提取小分子肽的新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