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34761A - 一种机械转向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械转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34761A
CN109334761A CN201811436355.XA CN201811436355A CN109334761A CN 109334761 A CN109334761 A CN 109334761A CN 201811436355 A CN201811436355 A CN 201811436355A CN 109334761 A CN109334761 A CN 1093347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
bar body
steering system
ball stud
c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363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小平
邓保平
顾克超
周云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Prosperous Source Of Huachen Automobile Co Ltd
Huachen Xinyuan Chongq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Prosperous Source Of Huache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Prosperous Source Of Huache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Prosperous Source Of Huache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3635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3476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34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347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7/00Steering linkage; Stub axles or their mountings
    • B62D7/16Arrangement of linkage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转向系统,涉及汽车转向系统领域。机械转向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循环球转向器、第一球头组件、拉杆本体、第二球头组件以及转向摇臂;循环球转向器包括循环球转向器摇臂,第一球头组件包括第一球头座和第一球头销,第一球头座固定连接于循环球转向器摇臂,第一球头销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球头座且能够相对第一球头座旋转,第一球头销的第二端连接于拉杆本体,第二端能够相对拉杆本体沿拉杆本体的轴向方向运动。本机械转向系统调节拉杆长度方便,提高循环球转向器的调试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机械转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转向系统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械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商用汽车转向拉杆的拉杆本体的一端用于通过第一球头组件连接于循环球转向器的摇臂,拉杆本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球头组件连接于转向摇臂,从而自循环球转向器向转向摇臂传递转向运动进而完成汽车的转向动作。
其中,第一球头组件包括第一球头销和第一球头座,第一球头销的一端连接于循环球转向器的摇臂,第一球头销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球头座且能相对第一球头座旋转,当需要对循环球转向器或转向前轮定位调节时,只能拆卸第一球头销连接于循环球转向器的摇臂的一端,使第一球头组件以及后续的拉杆本体等零件脱离循环球转向器摇臂,再调节拉杆长度至需要长度,然后再连接第一球头销和循环球转向器的摇臂以检查循环球转向器是否对准标线,如此反复,直到调节完毕。操作繁琐,调试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机械转向系统,其调节拉杆长度方便,提高循环球转向器的调试效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机械转向系统,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循环球转向器、第一球头组件、拉杆本体、第二球头组件以及转向摇臂;循环球转向器包括循环球转向器摇臂,第一球头组件包括第一球头座和第一球头销,第一球头座固定连接于循环球转向器摇臂,第一球头销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球头座且能够相对第一球头座旋转,第一球头销的第二端连接于拉杆本体,第二端能够相对拉杆本体沿拉杆本体的轴向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端与拉杆本体螺纹连接,当第二端相对于拉杆本体旋转时,第一端远离或者靠近拉杆本体。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端设置外螺纹,拉杆本体设置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球头销包括螺杆,螺杆设置外螺纹,拉杆本体设置有螺孔,螺孔设置内螺纹,螺杆与所述螺孔配合。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球头销与拉杆本体连接处设置紧固件,紧固件用于锁定第一球头销相对于拉杆本体的位置。
进一步地,上述紧固件为紧固螺母,紧固螺母套设于第一球头销。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球头销设置扳手卡口,扳手卡口位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端为球形端,球形端设置于第一球头座内且能够在第一球头座内旋转。
进一步地,上述球形端铆接于第一球头座。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球头组件包括第二球头座和第二球头销,第二球头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拉杆本体,第二球头座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球头销,第二球头销能够相对第二球头座旋转,第二球头销连接于转向摇臂。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机械转向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循环球转向器、第一球头组件、拉杆本体、第二球头组件以及转向摇臂;循环球转向器包括循环球转向器摇臂,第一球头组件包括第一球头座和第一球头销,第一球头座固定连接于循环球转向器摇臂,第一球头销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球头座且能够相对第一球头座旋转,第一球头销的第二端连接于拉杆本体,第二端能够相对拉杆本体沿拉杆本体的轴向方向运动。本机械转向系统通过调换第一球头销与第一球头座的相对位置,使第一球头座固定连接于循环球转向器摇臂,第一球头销连接于拉杆本体,同时借助第一球头销能够相对第一球头座旋转,不仅满足了汽车转向要求,而且在对循环球转向器或转向前轮定位调节时不用拆卸拉杆,调节拉杆长度方便,提高循环球转向器的调试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机械转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机械转向系统的爆炸图。
图标:100-机械转向系统;110-循环球转向器;112-循环球转向器摇臂;114-循环球转向器本体;116-输入轴;120-第一球头组件;122-第一球头座;123-球头座本体;124-第一球头销;125-球头座连杆;126-第一端;127-第二端;129-外螺纹;130-螺杆;134-紧固件;140-拉杆本体;142-螺孔;150-第二球头组件;152-第二球头座;154-第二球头销;160-转向摇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垂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机械转向系统100,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循环球转向器110、第一球头组件120、拉杆本体140、第二球头组件150以及转向摇臂160。循环球转向器110包括循环球转向器摇臂112,第一球头组件120包括第一球头座122和第一球头销124,第一球头座122固定连接于循环球转向器摇臂112,第一球头销124的第一端126连接于第一球头座122且能够相对第一球头座122旋转,第一球头销124的第二端127连接于拉杆本体140,第二端127能够相对拉杆本体140沿拉杆本体140的轴向方向运动。
其中,循环球转向器110包括依次连接的循环球转向器本体114、输入轴116以及循环球转向器摇臂112,汽车转向动作通过输入轴116传递到循环球转向器摇臂112,循环球转向器摇臂112能够围绕输入轴116转动。循环球转向器摇臂112固定连接于循环球转向器本体114。
第一球头组件120包括第一球头座122和第一球头销124。第一球头座122固定连接于循环球转向器摇臂112,第一球头销124连接于第一球头座122且能够相对第一球头座122旋转,第一球头销124连接于拉杆本体140。
具体地,第一球头座122包括相互连接的球头座本体123和球头座连杆125。球头座本体123和球头座连杆125固定连接。球头座本体123与第一球头销124的第一端126连接,球头座连杆125用于与循环球转向器摇臂112连接。球头座本体123内部设置空腔,用于容纳第一球头销124的第一端126。第一球头座122内设置有橡胶衬套,橡胶衬套用于减小球头座本体123与第一球头销124的摩擦。
第一球头销124具有第一端126和第二端12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126为球形端,球形端设置于第一球头座122内且能够在第一球头座122内旋转,球形端铆接于第一球头座122。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端126也可以为椭球形,仅需第一端126能够相对第一球头座122作期望范围内的旋转即可。
第二端127与拉杆本体140螺纹连接,当第二端127相对于拉杆本体140旋转时,第一端126远离或者靠近拉杆本体140,从而能够调节拉杆长度。具体地,第二端127设置外螺纹129,拉杆本体140设置与外螺纹129配合的内螺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球头销124包括螺杆130,螺杆130设置外螺纹129,用于与拉杆本体140配合连接。
拉杆本体140设置有螺孔142,螺孔142设置内螺纹,螺杆130与螺孔142配合。具体地,螺孔142位于拉杆本体140靠近第一球头销124的一端,螺孔142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用于配合螺杆130,以连接第一球头销124。第一球头销124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来调整相对于拉杆本体140的位置,以调节整个拉杆的长度。
此外,第一球头销124的第二端127与拉杆本体140连接处设置紧固件134,紧固件134用于锁定第一球头销124相对于拉杆本体140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134为紧固螺母,紧固螺母套设于第一球头销124,以简便地锁定第一球头销124与拉杆本体140的相对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紧固件134也可以是套设于拉杆本体140上的抱箍等,仅需保证能有效锁定第一球头销124与拉杆本体140的相对位置即可。
应当理解,第一球头销124的第二端127与拉杆本体140的螺纹连接,在保证拉杆强度的前提下,也可以是在第一球头销124设置内螺纹,拉杆本体140设置外螺纹129,同时作为紧固件134的紧固螺母套设于拉杆本体140。
拉杆本体140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球头组件150。第二球头组件150包括第二球头座152和第二球头销154,第二球头座15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拉杆本体140,第二球头座15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球头销154。与第一球头座122和第一球头销124类似,第二球头销154能够相对第二球头座152旋转,第二球头销154连接于转向摇臂160,以传递来自循环球转向器110的转向动作。
机械转向系统100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
当需要调节循环球转向器110位置时,首先松开作为紧固件134的紧固螺母。其次,由于第一球头销124能相对于第一球头座122旋转,利用扳手在大致垂直于拉杆本体140轴向方向的平面内旋转第一球头销124,此时,第一球头座122位置不动。由于第一球头销124与拉杆本体140螺纹连接,因此在旋转过程中,第一球头销124能够相对拉杆本体140沿着拉杆本体140的轴向方向运动以靠近或者远离拉杆本体140,从而改变第一球头销124的第一端126与拉杆本体140之间的距离。由于第一球头销124的第一端126连接于第一球头座122,即改变第一球头座122与第二球头座152之间的距离,即改变了拉杆整体长度。此时,第一球头座122位置随着拉杆整体长度的改变而改变,由于第一球头座122固定于循环球转向器摇臂112,从而带动循环球转向器摇臂112围绕输入轴116转动,直到循环球转向器110位置到达预期位置,停止旋转第一球头销124并利用紧固件134锁死第一球头销124与拉杆本体140的相对位置,至此完成整个循环球转向器110的调节过程。
机械转向系统100通过调换第一球头销124与第一球头座122的相对位置,使第一球头座122固定连接于循环球转向器摇臂112,第一球头销124连接于拉杆本体140,同时借助第一球头销124能够相对第一球头座122旋转,不仅满足了汽车转向要求,而且在对循环球转向器110或转向前轮定位调节时不用拆卸拉杆,调节拉杆长度方便,提高循环球转向器110的调试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机械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循环球转向器、第一球头组件、拉杆本体、第二球头组件以及转向摇臂;所述循环球转向器包括循环球转向器摇臂,所述第一球头组件包括第一球头座和第一球头销,所述第一球头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循环球转向器摇臂,所述第一球头销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球头座且能够相对所述第一球头座旋转,所述第一球头销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拉杆本体,所述第二端能够相对所述拉杆本体沿所述拉杆本体的轴向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拉杆本体螺纹连接,当所述第二端相对于所述拉杆本体旋转时,所述第一端远离或者靠近所述拉杆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设置外螺纹,所述拉杆本体设置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头销包括螺杆,所述螺杆设置所述外螺纹,所述拉杆本体设置有螺孔,所述螺孔设置所述内螺纹,所述螺杆与所述螺孔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头销与所述拉杆本体连接处设置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用于锁定所述第一球头销相对于所述拉杆本体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套设于所述第一球头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头销设置扳手卡口,所述扳手卡口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为球形端,所述球形端设置于所述第一球头座内且能够在所述第一球头座内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械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端铆接于所述第一球头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球头组件包括第二球头座和第二球头销,所述第二球头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拉杆本体,所述第二球头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球头销,所述第二球头销能够相对所述第二球头座旋转,所述第二球头销连接于所述转向摇臂。
CN201811436355.XA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机械转向系统 Pending CN1093347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36355.XA CN109334761A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机械转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36355.XA CN109334761A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机械转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34761A true CN109334761A (zh) 2019-02-15

Family

ID=65318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36355.XA Pending CN109334761A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机械转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3476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5210A (zh) * 2022-09-14 2022-11-04 斯威重庆汽车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球转向器的摇臂限位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41813A1 (en) * 1999-09-15 2002-10-03 Mark Davis Secondary sealing element for a boot seal
CN201856811U (zh) * 2010-10-19 2011-06-08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装有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轻型卡车
DE102011079500A1 (de) * 2011-07-20 2013-01-24 Zf Friedrichshafen Ag Spurstangeninnengelenk für eine Fahrzeuglenkung
CN203005521U (zh) * 2012-11-20 2013-06-1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横拉杆
CN203623774U (zh) * 2013-12-11 2014-06-04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直拉杆球销接头及总成
CN104296907A (zh) * 2014-02-14 2015-01-21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测量回正摩擦阻力矩的方法、装置及回正异常排查方法
CN204210556U (zh) * 2014-09-29 2015-03-18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汽车转向横拉杆球头总成
CN206437059U (zh) * 2016-12-30 2017-08-25 万向钱潮(桂林)汽车底盘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转向拉杆组件
CN207997902U (zh) * 2018-02-12 2018-10-23 江西积裕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拉杆
CN209096815U (zh) * 2018-11-28 2019-07-12 华晨鑫源重庆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转向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41813A1 (en) * 1999-09-15 2002-10-03 Mark Davis Secondary sealing element for a boot seal
CN201856811U (zh) * 2010-10-19 2011-06-08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装有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轻型卡车
DE102011079500A1 (de) * 2011-07-20 2013-01-24 Zf Friedrichshafen Ag Spurstangeninnengelenk für eine Fahrzeuglenkung
CN203005521U (zh) * 2012-11-20 2013-06-1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横拉杆
CN203623774U (zh) * 2013-12-11 2014-06-04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直拉杆球销接头及总成
CN104296907A (zh) * 2014-02-14 2015-01-21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测量回正摩擦阻力矩的方法、装置及回正异常排查方法
CN204210556U (zh) * 2014-09-29 2015-03-18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汽车转向横拉杆球头总成
CN206437059U (zh) * 2016-12-30 2017-08-25 万向钱潮(桂林)汽车底盘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转向拉杆组件
CN207997902U (zh) * 2018-02-12 2018-10-23 江西积裕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拉杆
CN209096815U (zh) * 2018-11-28 2019-07-12 华晨鑫源重庆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转向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姚广涛等: "汽车使用与维修精通800问", 国防工业出版社, pages: 359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5210A (zh) * 2022-09-14 2022-11-04 斯威重庆汽车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球转向器的摇臂限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101174A1 (en) Transformable aerial vehicle
EP3322035B1 (en) Antenna
CN204432743U (zh) 一种乘用车的转向管柱总成
CN109229205A (zh) 一种汽车转向拉杆
CN209096815U (zh) 一种机械转向系统
CN204506376U (zh) 一种水陆空三栖无人侦查装置
CN209096816U (zh) 一种汽车转向拉杆
CN109334761A (zh) 一种机械转向系统
CN106323593A (zh) 一种直升机水上迫降试验装置
CN109573032A (zh) 无人机机载设备垂直收放机构以及无人机
CN107856057A (zh) 一种连杆机构及机器人
US20240166341A1 (en) Landing gear an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N203103512U (zh) 二次雷达天线微型大角度俯仰调节锁紧装置
CN101598946A (zh) 全方位空间指向机构
CN206427277U (zh) 一种控制板托架的安装结构
CN206068137U (zh) 一种舵面控制装置及无人机
CN210526846U (zh) 油电混合六旋翼无人机
WO2020088000A1 (en) An active grille shutter system
CN106240803A (zh) 行程微调刹车手柄
CN107521668B (zh) 一种操纵范围限制机构
CN207942417U (zh) 一种连杆机构及机器人
US20220316521A1 (en) Tie-rod with a swivel end
CN201851483U (zh) 电器的连杆机构
CN203663450U (zh) 遥控模型飞机的螺旋桨矢量控制结构
CN206319456U (zh) 新型不锈钢拉索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