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28287A - 制冷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冷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28287A
CN109328287A CN201680086642.5A CN201680086642A CN109328287A CN 109328287 A CN109328287 A CN 109328287A CN 201680086642 A CN201680086642 A CN 201680086642A CN 109328287 A CN109328287 A CN 1093282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exchange department
refrigerant
flow path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664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28287B (zh
Inventor
东井上真哉
赤岩良太
中村伸
加藤央平
丹田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3282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282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282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282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5/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evaporator circuits, e.g. for vary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
    • F25B5/04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evaporator circuits, e.g. for vary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 arranged in se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2Evaporators
    • F25B39/028Evaporators having distribu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0/00Subcoolers, desuperheaters or superheaters
    • F25B40/06Super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9Dispositions with two or more expansion means arranged in series, i.e. multi-stage expansion, on a refrigerant line leading to the same evapor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06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for preventing fros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 F25B47/022Defrosting cycles hot gas defros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408Multi-circuit heat exchangers, e.g. integrating different heat exchange sections in the same unit or heat exchangers for more than two fluids
    • F28D1/0426Multi-circuit heat exchangers, e.g. integrating different heat exchange sections in the same unit or heat exchangers for more than two fluids with units having particular arrangement relative to the large body of fluid, e.g. with interleaved units or with adjacent heat exchange units in common air flow or with units extending at an angle to each other or with units arranged around a central element
    • F28D1/0443Combination of units extending one beside or one above the 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5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outdoor units
    • F25B2313/025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outdoor units being defrosted alternate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4Refrigeration circuit bypassing means
    • F25B2400/0409Refrigeration circuit bypassing means for the evapor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4Refrigeration circuit bypassing means
    • F25B2400/0411Refrigeration circuit bypassing means for the expansion valve or capillary tub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06Dam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制冷循环装置具有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以及设置于制冷剂回路并进行制冷剂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具有第1热交换部、第2热交换部和第3热交换部;第2热交换部配置于第1热交换部的下方并与第1热交换部相连;第3热交换部配置于第2热交换部的下方并与第2热交换部相连;在连接第2热交换部和第3热交换部的制冷剂流路,设有对流通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减压的第1减压装置;在第1热交换部和第2热交换部作为蒸发器而动作的运转模式下,第3热交换部配置于制冷剂的流动中的比第2热交换部靠上游侧的位置,温度比室外空气的温度高的制冷剂流通到第3热交换部。

Description

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室外热交换器,其具有多个扁平管、连接着各扁平管的一端的第1集管集合管、以及连接着各扁平管的另一端的第2集管集合管。在该室外热交换器中,上侧的热交换区域为主热交换区域,下侧的热交换区域为辅助热交换区域。主热交换区域被划分为多个主热交换部,辅助热交换区域被划分为与主热交换部相同数量的辅助热交换部。在室外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而动作的情况下,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流入各主热交换部。在各主热交换部,气体制冷剂因向室外空气的放热而冷凝。在各主热交换部冷凝了的制冷剂在与各主热交换部分别对应的辅助热交换部进一步向室外空气放热而被过冷却。在室外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而动作的情况下,二相制冷剂流入各辅助热交换部。在各辅助热交换部,一部分的液体制冷剂因从室外空气的吸热而蒸发。从各辅助热交换部流出了的制冷剂在与各辅助热交换部分别对应的主热交换部进一步从室外空气吸热、蒸发而成为气体单相。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315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具有专利文献1的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进行制热运转的情况下,室外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而动作。因此,在外气温度低的条件下,空气中的水分成为霜而附着于主热交换部和辅助热交换部的翅片。在霜附着于翅片时,会阻碍室外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所以,定期地进行使高压气体制冷剂流入室外热交换器而使霜融化的除霜运转。通过除霜运转而产生的融化水会滞留于室外热交换器的下部。存在着当该状态下再次开始制热运转时,室外热交换器的下部冻结而有室外热交换器破损之虞的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室外热交换器的破损的制冷循环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具有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以及设置于所述制冷剂回路并进行制冷剂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所述室外热交换器具有第1热交换部、第2热交换部和第3热交换部;所述第2热交换部配置于所述第1热交换部的下方并与所述第1热交换部相连;所述第3热交换部配置于所述第2热交换部的下方并与所述第2热交换部相连;在连接所述第2热交换部和所述第3热交换部的制冷剂流路,设有对流通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减压的第1减压装置;在所述第1热交换部和所述第2热交换部作为蒸发器而动作的运转模式下,所述第3热交换部配置于制冷剂的流动中的比所述第2热交换部靠上游侧的位置,温度比所述室外空气的温度高的制冷剂流通到所述第3热交换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第1热交换部和第2热交换部作为蒸发器而动作的运转模式下,温度比室外空气的温度高的制冷剂流通到配置于第1热交换部和第2热交换部的下方的第3热交换部。由此,即使在通过除霜而产生的融化水滞留于第3热交换部的状态下再次开始上述运转模式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室外热交换器的下部冻结。因此,能够防止室外热交换器的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室外热交换器14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室外热交换器14的第2热交换部42相连的分配器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性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室外热交换器14的第2热交换部42相连的分配器的另一例的示意性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室外热交换器14的第2热交换部42相连的分配器的又一例的示意性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室外热交换器14流动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与焓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室外热交换器14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主视图。
图8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室外热交换器14流动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与焓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室外热交换器14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主视图。
图10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室外热交换器14流动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与焓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室外热交换器14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主视图。
图1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室外热交换器14流动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与焓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室外热交换器14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主视图。
图1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室外热交换器14流动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与焓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室外热交换器14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主视图。
图1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室外热交换器14流动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与焓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室外热交换器14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制冷剂回路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包括图1的以下的附图中,各构成部件的相对的尺寸的关系、形状等有时与实际的不同。另外,说明书中的各构成部件彼此的位置关系(例如上下关系等)原则上来说是在制冷循环装置可使用的状态下设置时的关系。
如图1所示,制冷循环装置具有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0。制冷剂回路10具有将压缩机11、流路切换装置15、室内热交换器12、减压装置13和室外热交换器14经由制冷剂配管而连接成环状的结构。另外,制冷循环装置具有设置于例如室外的室外机22和设置于例如室内的室内机21。在室外机22中收容着压缩机11、流路切换装置15、减压装置13和室外热交换器14、以及向室外热交换器14供给室外空气的室外送风风扇32。在室内机21中收容着室内热交换器12和向室内热交换器12供给室内空气的室内送风风扇31。
压缩机11是压缩已吸入的低压制冷剂并将其作为高压制冷剂排出的流体机械。流路切换装置15在制冷运转时和制热运转时切换制冷剂回路10内的制冷剂的流路。作为流路切换装置15,采用例如四通阀。流路切换装置15的流路在制冷运转时被切换成图1中的实线所示那样,在制热运转时被切换成图1中的虚线所示那样。室内热交换器12是在制冷运转时作为蒸发器而动作、在制热运转时作为散热器(例如冷凝器)而动作的负荷侧的热交换器。在室内热交换器12,进行在内部流通的制冷剂与由室内送风风扇31供给的室内空气的热交换。
减压装置13对高压制冷剂进行减压。作为减压装置13,采用例如可由控制部的控制调节开度的电子式膨胀阀等。室外热交换器14是在制冷运转时主要作为散热器(例如冷凝器)而动作、在制热运转时主要作为蒸发器而动作的热源侧的热交换器。在室外热交换器14,进行在内部流通的制冷剂与由室外送风风扇32供给的室外空气之间的热交换。
未图示的控制部具有带CPU、ROM、RAM、I/O端口、计时器等的微机。控制部基于来自检测制冷剂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和检测制冷剂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等,来控制包括压缩机11、减压装置13、流路切换装置15、室内送风风扇31和室外送风风扇32在内的制冷循环装置整体的动作。控制部可以设置于室外机22,也可以设置于室内机21。另外,控制部可以具有设置于室外机22的室外机控制部和设置于室内机21并可与室外机控制部通信的室内机控制部。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4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主视图。在此,室外热交换器14具有在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传热管和与多个传热管分别交叉的多个板状翅片。作为各传热管,采用扁平多孔管或具有6mm以下的内径的细径管(例如圆管)。另外,室外热交换器14可以具有与多个传热管各自的一端和另一端相连的一对集管集合管。
如图2所示,室外热交换器14的热交换区域被分割成在上下方向并列的3个热交换部。室外热交换器14具有配置于热交换区域中的最上方的第1热交换部41、配置于第1热交换部41的下方的第2热交换部42、以及配置于第2热交换部42的下方且热交换区域中的最下方的第3热交换部4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热交换部41、第2热交换部42和第3热交换部43是将1个室外热交换器14的热交换区域分割为区域而成的。因此,第1热交换部41、第2热交换部42和第3热交换部43作为结构是一体化的。
第1热交换部41、第2热交换部42和第3热交换部43在制冷剂回路10的制冷剂的流动中相互串联连接。第1热交换部41经由利用室外热交换器14的集管、制冷剂配管和流路切换装置15等形成的制冷剂流路44而与压缩机11的排出侧或吸入侧相连。第1热交换部41和第2热交换部42经由利用集管和制冷剂配管等形成的制冷剂流路45而连接。第2热交换部42和第3热交换部43经由利用集管和制冷剂配管等形成的制冷剂流路46而连接。第3热交换部43经由利用集管和制冷剂配管等形成的制冷剂流路47而与减压装置13或室内热交换器12相连。
在制冷运转时从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如图2中的虚线箭头所示依次流过第1热交换部41、第2热交换部42和第3热交换部43。另外,在制热运转时被吸入压缩机11的制冷剂,如图2中的实线箭头所示依次流过第3热交换部43、第2热交换部42和第1热交换部41。
在第2热交换部42与第3热交换部43之间的制冷剂流路46,设有流量调整装置80作为对流通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减压的减压装置。作为流量调整装置80,采用由控制部控制的电子式膨胀阀等。
在例如制热运转时,流量调整装置80的开度被控制成使得第1热交换部41的出口(图2的点e)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接近预先设定的目标值。第1热交换部41的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基于检测第1热交换部41的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和检测第1热交换部41的出口处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的压力传感器各自的检测值来运算。也可以代替压力传感器而设置检测第2热交换部42与第1热交换部41之间(点d)的制冷剂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第1热交换部41的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基于点e处的制冷剂温度与点d处的制冷剂温度之差来运算。由此,能够在制热运转时在第1热交换部41使制冷剂完全蒸发。因此,能够有效利用热交换器,从而能够高效地运转制冷循环。
流量调整装置80也可以兼作制冷剂回路10的减压装置13。在此情况下,室外热交换器14中的第3热交换部43在图1所示的制冷剂回路10中位于比减压装置13靠室内热交换器12侧。另外,在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中的第3热交换部43的上游侧,也可以相对于流量调整装置80另设减压装置13。在此情况下,制热运转时的减压装置13的开度被控制成例如流入第3热交换部43的制冷剂的温度比室外空气的温度(以下,有时称为“外气温度”)高。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流量调整装置80,也能够采用固定节流件。
第1热交换部41、第2热交换部42和第3热交换部43分别包括1根或多根传热管。以下,有时将第1热交换部41、第2热交换部42和第3热交换部43各自所包括的传热管的根数称为传热管的层数(日文:段数)。例如,在第1热交换部41所包括的传热管的根数为n根的情况下,第1热交换部41中的传热管的层数为n。另外,第1热交换部41、第2热交换部42和第3热交换部43共有各板状翅片。但是,第1热交换部41和第2热交换部42的板状翅片以及第3热交换部43的板状翅片也可以物理上分离或热分离。由此,能够防止第1热交换部41和第2热交换部42与第3热交换部43之间的热干涉。
图3是表示与本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4的第2热交换部42相连的分配器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性的主视图。图3所示的分配器50具有例如作为集管集合管的一部分的中空集管51、与中空集管51相连的1根流入管52、以及分别与中空集管51相连的多根(在本例中为4根)分支管53。分支管53分别与第2热交换部42的多个传热管各自的一端相连。由此,经由流入管52而流入了中空集管51的制冷剂被分配到第2热交换部42的多个制冷剂路径。
图4是表示与本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4的第2热交换部42相连的分配器的另一例的示意性的主视图。图4所示的分配器60具有分配器本体61、与分配器本体61相连的1根流入管62、以及分别与分配器本体61相连的多根(在本例中为4根)毛细管63。毛细管63分别与第2热交换部42的多个传热管各自的一端相连。由此,经由流入管62而流入了分配器本体61的制冷剂被分配到第2热交换部42的多个制冷剂路径。
图5是表示与本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4的第2热交换部42相连的分配器的又一例的示意性的主视图。图5所示的分配器70是层叠型集管分配器,具有带分配流路的层叠型集管71、与层叠型集管71相连的流入管72、以及与层叠型集管71相连的多根(在本例中为4根)分支管73。层叠型集管71具有层叠多片板状部件而成的结构,该多片板状部件包括形成有S字状或Z字状的贯通槽的板状部件和形成有圆形状的贯通孔的板状部件(例如参照国际公开第2015/063857号)。分支管53分别与第2热交换部42的多个传热管各自的一端相连。由此,经由流入管72而流入了层叠型集管71的制冷剂被分配到第2热交换部42的多个制冷剂路径。
通过设置图3~图5所示的分配器50、60、70的任一个,在第2热交换部42形成相互并列的多个制冷剂路径。在图3~图5所示的结构中,第2热交换部42的制冷剂路径的数量(路径数量)均为4个。例如,在制热运转时,从第1热交换部41流出了的制冷剂在分配器被分配到多个流路而流入第2热交换部42的多个制冷剂路径。通过使制冷剂分流到热交换器的多个制冷剂路径,制冷剂流动的速度变慢,所以,流动损失减少,能够得到能以高效率运转制冷循环的效果。
虽然省略图示,但根据需要也对第1热交换部41和第3热交换部43设置分支数与分配器50、60、70不同的分配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热交换部41中的制冷剂的路径数量最多,第2热交换部42中的制冷剂的路径数量次多,第3热交换部43中的制冷剂的路径数量最少。也就是说,室外热交换器14中的制冷剂的路径数量是第1热交换部41>第2热交换部42>第3热交换部43的关系。在室外热交换器14的第1热交换部41和第2热交换部42作为蒸发器而动作的制热运转中,第1热交换部41内的制冷剂的干度比第2热交换部42内的制冷剂高。因此,在第1热交换部41中的制冷剂的流速与第2热交换部42中的制冷剂的流速相等的情况下,第1热交换部41中的压力损失比第2热交换部42中的压力损失大。而与之相对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热交换部41中的制冷剂的路径数量比第2热交换部42中的制冷剂的路径数量多,所以,能够使第1热交换部41中的压力损失减少,从而能够提高制冷循环的运转效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每条制冷剂路径的传热管的根数相同。因此,第1热交换部41中的传热管的层数最多,第2热交换部42中的传热管的层数次多,第3热交换部43中的传热管的层数最少。也就是说,室外热交换器14中的传热管的层数是第1热交换部41>第2热交换部42>第3热交换部43的关系。如后述那样,在制热运转时,第1热交换部41和第2热交换部42作为蒸发器而动作,第3热交换部43不作为蒸发器而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热交换部43中的传热管的层数比第1热交换部41和第2热交换部42各自中的传热管的层数少,所以,能够抑制室外热交换器14的作为蒸发器的热交换性能下降。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热交换部41中的压力损失最小,第2热交换部42中的压力损失次小,第3热交换部43中的压力损失最大。也就是说,室外热交换器14中的压力损失是第1热交换部41<第2热交换部42<第3热交换部43的关系。
接下来,以室外热交换器14为中心,对制冷剂回路10的动作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4流动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与焓的关系的曲线图。曲线图的纵轴表示制冷剂的饱和温度,横轴表示焓。曲线图中的点a~点e与图2所示的点a~点e对应。在图6中,示出了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动作。
在制热运转时,制冷剂依次流过点a~点e后被吸入压缩机11。第3热交换部43的入口(点a)处的制冷剂具有比外气温度高的温度。该制冷剂是例如在室内热交换器12冷凝了的液体单相的状态。流入了第3热交换部43的制冷剂通过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而被冷却。由此,制冷剂的焓下降(点b)。也就是说,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室外热交换器14的一部分的第3热交换部43不作为蒸发器而是作为散热器而动作。通过了第3热交换部43的制冷剂的压力由于第3热交换部43中的压力损失而下降。
从第3热交换部43流出了的制冷剂流入流量调整装置80。在流量调整装置80,制冷剂被等焓地减压,制冷剂的温度变得比外气温度低(点c)。
从流量调整装置80流出了的制冷剂流入第2热交换部42。在第2热交换部42,制冷剂通过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而被加热。由此,制冷剂的焓增大(点d)。从第2热交换部42流出了的制冷剂流入第1热交换部41。在第1热交换部41,制冷剂通过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而被进一步加热。由此,制冷剂的焓进一步增大(点e)而成为气体制冷剂后从第1热交换部41流出。也就是说,制热运转时的第2热交换部42和第1热交换部41作为蒸发器而动作。从第1热交换部41流出了的气体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11并被压缩。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具有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0、以及设置于制冷剂回路10并进行制冷剂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14。室外热交换器14具有在制冷剂回路10串联连接的第1热交换部41、第2热交换部42和第3热交换部43。第2热交换部42配置于第1热交换部41的下方并与第1热交换部41相连。第3热交换部43配置于第2热交换部42的下方并与第2热交换部42相连。在连接第2热交换部42和第3热交换部43的制冷剂流路46,设有对流通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减压的流量调整装置80(减压装置的一个例子)。在第1热交换部41和第2热交换部42作为蒸发器而动作的运转模式(例如制热运转)下,第3热交换部43配置于制冷剂的流动(例如从由压缩机11排出后到被吸入压缩机11为止的制冷剂的流动)中的比第2热交换部42靠上游侧(例如比第1热交换部41和第2热交换部42的任一个靠上游侧)的位置。另外,在该运转模式下,温度比外气温度高的制冷剂流通到第3热交换部43。
在制热运转时,室外热交换器14中的第1热交换部41和第2热交换部42作为蒸发器而动作。因此,在外气温度低的条件(例如外气温度为2℃以下)下,空气中的水分成为霜而附着于第1热交换部41和第2热交换部42的翅片。因此,在外气温度低的条件下进行制热运转的情况下,暂时中断制热运转而定期地进行使第1热交换部41和第2热交换部42的霜融化的除霜运转。除霜运转通过例如将流路切换装置15切换成形成与制冷运转时同样的流路而使第1热交换部41和第2热交换部42作为冷凝器动作来进行。通过除霜运转而产生的融化水会滞留于比第1热交换部41和第2热交换部42靠下方(例如室外热交换器14的最下部)的第3热交换部43。温度比外气温度高的制冷剂流通到制热运转时的第3热交换部43。由此,即使在融化水滞留于第3热交换部43的状态下再次开始制热运转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室外热交换器14的下部冻结。因此,能够防止室外热交换器14的破损。
实施方式2.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制冷循环装置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4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主视图。在图7中,用箭头表示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需要说明的是,对具有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功能和作用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旁通流路90,该旁通流路90不经由第3热交换部43地连接在制热运转时成为第3热交换部43的入口侧的制冷剂流路47和成为第3热交换部43的出口侧的制冷剂流路46。在旁通流路90,设有使该旁通流路90中的制冷剂的流动阻抗增大的流动阻力体91、以及通过控制部的控制而开关的开关阀92。流动阻力体91例如由毛细管或内径比形成旁通流路90的制冷剂配管小的配管构成。作为开关阀92,也可以采用多级或连续地调整流过旁通流路90的制冷剂的流量的流量调整阀。
图8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4流动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与焓的关系的曲线图。曲线图中的点a~点e、点b1和点b2与图7所示的点a~点e、点b1和点b2对应。在图8中,示出了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动作。
在制热运转时,将开关阀92控制成开状态。流过制冷剂流路47的制冷剂在图7所示的点a处被分流到通过第3热交换部43的流路和旁通流路90。流入了第3热交换部43的制冷剂具有比外气温度高的温度,所以,通过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而被冷却。由此,制冷剂的焓下降(图8的点b1)。另外,通过了第3热交换部43的制冷剂的压力由于第3热交换部43中的压力损失而下降。
另一方面,流入了旁通流路90的制冷剂在流动阻力体91和开关阀92被减压(点b2)。在旁通流路90不进行热交换,所以,该减压为等焓的减压。
通过了第3热交换部43的制冷剂与通过了旁通流路90的制冷剂在流量调整装置80的上游侧合流(点b)。合流了的制冷剂流入流量调整装置80而被等焓地减压。由此,制冷剂的温度变得比外气温度低(点c)。
从流量调整装置80流出了的制冷剂流入第2热交换部42和第1热交换部41,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动作(点d、点e)。
在制冷运转时,可以将开关阀92控制成关状态。由此,制冷剂的所有量依次流过第1热交换部41、第2热交换部42和第3热交换部43。但是,在流过第3热交换部43的制冷剂的温度比外气温度低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开关阀92控制成开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绕过第3热交换部43的旁通流路90,所以,能够防止制冷剂的压力在第3热交换部43过度地下降。由此,能够扩大流量调整装置80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压力差,所以,能够增加流量调整装置80的流量调整余量,并且,能够使流量调整装置80小容量化和小型化。
另外,在制热运转时能够减小第3热交换部43中的放热量,所以,能够防止图8的点c处的焓的过度下降。由此,能够使第2热交换部42和第1热交换部41中的蒸发负荷减少。因此,能够抑制第1热交换部41出口处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下降,所以,能够提高制冷循环的运转效率。
实施方式3.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制冷循环装置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4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主视图。在图9中,用箭头表示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需要说明的是,对具有与实施方式1或2相同的功能和作用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制热运转时的第3热交换部43的上游侧,设有流量调整装置80(减压装置的一个例子)。作为流量调整装置80,采用电子式膨胀阀等。另外,在第3热交换部43与第2热交换部42之间的制冷剂流路46,设有流动阻力体93(减压装置的一个例子)。例如流动阻力体93由毛细管或内径比形成旁通流路90的制冷剂配管小的配管构成。另外,作为流动阻力体93,也能够采用例如图4所示的分配器60或图5所示的分配器70。在此情况下,流动阻力体93具有将制冷剂分配到多个制冷剂路径的制冷剂分配功能。
图10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4流动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与焓的关系的曲线图。曲线图中的点a~点f与图9所示的点a~点f对应。在图10中,示出了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动作。
如图10所示,在制热运转时,温度比外气温度高的制冷剂(图10的点a)流入流量调整装置80。在流量调整装置80,制冷剂被等焓地减压(点b)。从流量调整装置80流出了的制冷剂具有比外气温度高的温度。
从流量调整装置80流出了的制冷剂流入第3热交换部43。流入了第3热交换部43的制冷剂具有比外气温度高的温度,所以,通过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而被冷却。由此,制冷剂的焓下降(点c)。另外,通过了第3热交换部43的制冷剂的压力由于第3热交换部43中的压力损失而下降。
从第3热交换部43流出了的制冷剂流入流动阻力体93而被等焓地减压。由此,制冷剂的温度变得比外气温度低(点d)。
从流动阻力体93流出了的制冷剂流入第2热交换部42和第1热交换部41,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动作(点e、点f)。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实施方式1相比,流入第3热交换部43的制冷剂的温度(点b的温度)与外气温度之差变小。由此,能够减小第3热交换部43中的放热量(点b与点c的焓差),所以,能够减小第2热交换部42和第1热交换部41中的蒸发负荷。因此,能够提高制冷循环的运转效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将流动阻力体93容易地安装于室外热交换器14,并且,能够将流动阻力体93和室外热交换器14容易地单元化。因此,在室外机22的制造工序中,能够提高连接室外热交换器14时的作业性。
在第1热交换部41和第2热交换部42作为冷凝器而动作的制冷运转时,流过第3热交换部43的制冷剂大致为液体状态,所以,压力损失小。另外,制冷剂的温度比外气温度高,所以,由室外空气冷却。
实施方式4.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制冷循环装置进行说明。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4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主视图。在图11中,用箭头表示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需要说明的是,对具有与实施方式1~3的任一个相同的功能和作用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制热运转时的第3热交换部43的上游侧,设有流量调整装置80。另外,在第3热交换部43与第2热交换部42之间的制冷剂流路46,设有流动阻力体93。而且,设有旁通流路90,该旁通流路90不经由第3热交换部43地连接在制热运转时成为第3热交换部43的入口侧的制冷剂流路47和成为第3热交换部43的出口侧的制冷剂流路46。在旁通流路90,设有流动阻力体91和开关阀92。
图12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4流动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与焓的关系的曲线图。曲线图中的点a~点f、点b1和点b2与图11所示的点a~点f、点b1和点b2对应。在图12中,示出了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动作。
如图12所示,在制热运转时,温度比外气温度高的制冷剂(图12的点a)流入流量调整装置80。在流量调整装置80,制冷剂被等焓地减压(点b)。从流量调整装置80流出了的制冷剂具有比外气温度高的温度。
在制热运转时,将开关阀92控制成开状态。由此,从流量调整装置80流出了的制冷剂被分流到通过第3热交换部43的流路和旁通流路90。流入了第3热交换部43的制冷剂具有比外气温度高的温度,所以,通过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而被冷却。由此,制冷剂的焓下降(点b1)。另外,通过了第3热交换部43的制冷剂的压力由于第3热交换部43中的压力损失而下降。
另一方面,流入了旁通流路90的制冷剂在流动阻力体91和开关阀92被减压(点b2)。在旁通流路90不进行热交换,所以,该减压成为等焓的减压。
通过了第3热交换部43的制冷剂与通过了旁通流路90的制冷剂在流量调整装置80的上游侧合流(点c)。合流了制冷剂流入流动阻力体93。在流动阻力体93,制冷剂被等焓地减压。由此,制冷剂的温度变得比外气温度低(点d)。
从流动阻力体93流出了的制冷剂流入第2热交换部42和第1热交换部41,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动作(点e、点f)。
在制冷运转时,可以将开关阀92控制成关状态。由此,制冷剂的所有量依次流过第1热交换部41、第2热交换部42和第3热交换部43。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绕过第3热交换部43的旁通流路90,所以,能够降低第3热交换部43中的压力损失。由此,能够扩大流量调整装置80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压力差,所以,能够增加流量调整装置80的流量调整余量,并且,能够使流量调整装置80小容量化和小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制冷运转时,制冷剂的所有量能够流向第3热交换部43。因此,室外热交换器14中的交换热量增大。但是,在第3热交换部43的压力损失大的情况下,可以将开关阀92控制成开状态而使制冷剂的一部分或所有量流向旁通流路90。
实施方式5.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制冷循环装置进行说明。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4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主视图。在图13中,用箭头表示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需要说明的是,对具有与实施方式1~4的任一个相同的功能和作用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在设有止回阀94来代替开关阀92这一点,与实施方式4不同。止回阀94在旁通流路90中允许制冷剂从流量调整装置80朝向第2热交换部42的流动而阻止制冷剂向相反方向的流动。也就是说,止回阀94在制热运转时允许制冷剂的流动而在制冷运转时阻止制冷剂的流动。
图14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4流动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与焓的关系的曲线图。曲线图中的点a~点f、点b1和点b2与图13所示的点a~点f、点b1和点b2对应。图14所示的曲线图与图12所示的曲线图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止回阀94来代替开关阀92,所以,与实施方式4相比,能够降低制冷剂回路10的制造成本。
实施方式6.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制冷循环装置进行说明。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4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主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对具有与实施方式1~5的任一个相同的功能和作用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实施方式5的结构,还相对于旁通流路90另设旁通流路95。旁通流路95不经由第3热交换部43地连接在制热运转时成为第3热交换部43的入口侧的制冷剂流路47和成为第3热交换部43的出口侧的制冷剂流路46,并与旁通流路90并列设置。
在旁通流路90设有流动阻力体91和止回阀94。在旁通流路95,设有止回阀96。止回阀96在旁通流路95中允许制冷剂从第2热交换部42朝向流量调整装置80的流动而阻止制冷剂向相反方向的流动。也就是说,止回阀96与止回阀94相反地,在制冷运转时允许制冷剂的流动而在制热运转时阻止制冷剂的流动。
图16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4流动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与焓的关系的曲线图。曲线图中的点a~点f与图15所示的点a~点f对应。在图16中,示出了第1热交换部41和第2热交换部42作为冷凝器而动作的除霜运转时或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的动作。需要说明的是,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动作与实施方式5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图16的点f)流入第1热交换部41和第2热交换部42。流入了第1热交换部41和第2热交换部42的制冷剂通过与附着于翅片的霜、或者室外空气之间的热交换而被冷却(点e、点d)。由此,在除霜运转时,通过来自制冷剂的放热,霜融化。从第2热交换部42流出了的制冷剂流入流动阻力体93。在流动阻力体93,制冷剂被等焓地减压(点c)。
从流动阻力体93流出了的制冷剂被分流到通过第3热交换部43的流路和旁通流路95。但是,止回阀96的压力损失比第3热交换部43小,所以,大部分的制冷剂流过旁通流路95(点b)。通过了第3热交换部43的制冷剂与通过了旁通流路95的制冷剂在流量调整装置80的上游侧合流。合流了的制冷剂流入流量调整装置80而被等焓地减压(点a)。
在图16中,用虚线表示并未设置旁通流路95时的制冷剂的动作。在并未设置旁通流路95的情况下,从流动阻力体93流出了的制冷剂的所有量流入第3热交换部43。通过了第3热交换部43的制冷剂的压力由于第3热交换部43中的压力损失而下降(点b2)。因此,流量调整装置80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压力差变小(点a2)。
而与之相对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设有旁通流路95,所以,能够防止制冷剂的压力在第3热交换部43过度地下降。由此,能够扩大流量调整装置80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压力差,所以,能够增加流量调整装置80的流量调整余量,并且,能够使流量调整装置80小容量化和小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防止制冷剂的压力在第3热交换部43过度地下降,所以,能够使在除霜运转时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增大。因此,能够缩短除霜运转时间,所以,能够改善室内空间的舒适性。
实施方式7.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制冷循环装置进行说明。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4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主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对具有与实施方式1~6的任一个相同的功能和作用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17所示,本实施方式在设有三通切换阀97来代替止回阀94、96这一点,与实施方式6不同。三通切换阀97通过控制部的控制来切换制冷剂在旁通流路90或旁通流路95的哪一个流动。三通切换阀97在制热运转时切换成连通流量调整装置80和第3热交换部43及旁通流路90,在制冷运转时切换成连通流量调整装置80和旁通流路95。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三通切换阀97来代替设置姿势的限制大的止回阀94、96,所以,能够使配管周边的结构简单化,并且,会改善产品的生产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三通切换阀97来代替产生颤振(振动音)的止回阀94、96,所以,会提高制冷循环装置的品质。而且,通过采用三通切换阀97,能够切实地切换制冷剂流路。在本实施方式中,举出三通切换阀97的例子,但也能够采用多个二通阀来代替三通切换阀97。
上述各实施方式能相互组合来实施。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制冷剂回路、11压缩机、12室内热交换器、13减压装置、14室外热交换器、15流路切换装置、21室内机、22室外机、31室内送风风扇、32室外送风风扇、41第1热交换部、42第2热交换部、43第3热交换部、44、45、46、47制冷剂流路、50分配器、51中空集管、52流入管、53分支管、60分配器、61分配器本体、62流入管、63毛细管、70分配器、71层叠型集管、72流入管、73分支管、80流量调整装置、90旁通流路、91流动阻力体、92开关阀、93流动阻力体、94止回阀、95旁通流路、96止回阀、97三通切换阀。

Claims (10)

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以及设置于所述制冷剂回路并进行制冷剂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
所述室外热交换器具有第1热交换部、第2热交换部和第3热交换部;
所述第2热交换部配置于所述第1热交换部的下方并与所述第1热交换部相连;
所述第3热交换部配置于所述第2热交换部的下方并与所述第2热交换部相连;
在连接所述第2热交换部和所述第3热交换部的制冷剂流路,设有对流通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减压的第1减压装置;
在所述第1热交换部和所述第2热交换部作为蒸发器而动作的运转模式下,所述第3热交换部配置于制冷剂的流动中的比所述第2热交换部靠上游侧的位置,温度比所述室外空气的温度高的制冷剂流通到所述第3热交换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热交换部中的制冷剂的路径数量比所述第1热交换部中的制冷剂的路径数量少且比所述第3热交换部中的制冷剂的路径数量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热交换部中的传热管的层数比所述第1热交换部中的传热管的层数少且比所述第3热交换部中的传热管的层数多。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回路具有不经由所述第3热交换部地连接所述第3热交换部的入口侧的制冷剂流路和所述第3热交换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流路的第1旁通流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旁通流路,设有流动阻力体和开关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旁通流路,设有流动阻力体和止回阀。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回路设有不经由所述第3热交换部地连接所述第3热交换部的入口侧的制冷剂流路和所述第3热交换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流路的第2旁通流路,该第2旁通流路与所述第1旁通流路并列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回路具有切换制冷剂流过所述第1旁通流路或所述第2旁通流路的哪一个的切换阀。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减压装置具有将制冷剂分配到多个制冷剂路径的制冷剂分配功能。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运转模式下的制冷剂的流动中的所述第3热交换部的上游侧,设有第2减压装置。
CN201680086642.5A 2016-06-27 2016-06-27 制冷循环装置 Active CN1093282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68971 WO2018002983A1 (ja) 2016-06-27 2016-06-27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28287A true CN109328287A (zh) 2019-02-12
CN109328287B CN109328287B (zh) 2021-06-18

Family

ID=60786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6642.5A Active CN109328287B (zh) 2016-06-27 2016-06-27 制冷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883745B2 (zh)
EP (1) EP3477222B1 (zh)
JP (1) JP6723354B2 (zh)
CN (1) CN109328287B (zh)
ES (1) ES2811851T3 (zh)
WO (1) WO201800298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8497A (zh) * 2020-03-09 2021-07-13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646597A (zh) * 2019-03-28 2021-11-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冷冻循环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06207B2 (en) 2017-12-18 2024-02-20 Daikin Industries, Ltd.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US11820933B2 (en) 2017-12-18 2023-11-21 Daikin Industries, Ltd.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US11441802B2 (en) 2017-12-18 2022-09-13 Daikin Industries, Lt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US11365335B2 (en) 2017-12-18 2022-06-21 Daikin Industries, Ltd. Composition comprising refrigerant, use thereof, refrigerating machine having sam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id refrigerating machine
US11441819B2 (en) 2017-12-18 2022-09-13 Daikin Industries, Ltd.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US11493244B2 (en) 2017-12-18 2022-11-08 Daikin Industries, Ltd. Air-conditioning unit
US11506425B2 (en) 2017-12-18 2022-11-22 Daikin Industries, Ltd.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US11549695B2 (en) 2017-12-18 2023-01-10 Daikin Industries, Ltd. Heat exchange unit
WO2019123782A1 (ja) 2017-12-18 2019-06-2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媒を含む組成物、その使用、並びにそれを有する冷凍機及びその冷凍機の運転方法
US11549041B2 (en) 2017-12-18 2023-01-10 Daikin Industries, Ltd. Composition containing refrigerant, use of said composition, refrigerator having said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id refrigerator
BR112020011145A2 (pt) 2017-12-18 2020-11-17 Daikin Industries, Ltd. aparelho de ciclo de refrigeração
US11435118B2 (en) 2017-12-18 2022-09-06 Daikin Industries, Ltd. Heat source unit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JP7184897B2 (ja) * 2018-07-27 2022-12-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7493585B2 (ja) * 2020-03-27 2024-05-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熱交換器ユニット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79073U (zh) * 1981-05-08 1982-11-12
JPS6152564A (ja) * 1984-08-22 1986-03-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冷暖房給湯装置
DE4014436A1 (de) * 1990-05-05 1991-11-07 Peter Huber Umwaelzthermostat mit kompressions-kaelte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s umwaelzthermostaten
US5092138A (en) * 1990-07-10 1992-03-03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Refrigeration system
JP2002372320A (ja) * 2001-06-15 2002-12-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凍装置
CN203785346U (zh) * 2013-03-26 2014-08-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膨胀阀及使用该膨胀阀的制冷循环装置
CN104566678A (zh) * 2013-10-23 2015-04-29 Lg电子株式会社 热泵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79073A (en) * 1981-04-24 1982-11-04 Hiroshi Ishizuka Manufacture of diamond sintered body
JPH0754217B2 (ja) * 1989-10-06 1995-06-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4761790B2 (ja) * 2005-02-28 2011-08-31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蒸発器
JP2008121997A (ja) 2006-11-13 2008-05-29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WO2009111129A1 (en) * 2008-03-07 2009-09-11 Carrier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tube configuration for improved flow distribution
KR101387541B1 (ko) * 2011-10-12 2014-04-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및 공기조화기의 제상방법
WO2013160956A1 (ja) 2012-04-26 2013-10-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用ヘッダ及びこの熱交換器用ヘッダを備えた熱交換器
JP5609916B2 (ja) 2012-04-27 2014-10-2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WO2014155518A1 (ja) 2013-03-26 2014-10-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膨張弁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6091641B2 (ja) 2013-10-29 2017-03-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JP6102811B2 (ja) * 2014-03-26 2017-03-29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16046927A1 (ja) * 2014-09-25 2016-03-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79073U (zh) * 1981-05-08 1982-11-12
JPS6152564A (ja) * 1984-08-22 1986-03-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冷暖房給湯装置
DE4014436A1 (de) * 1990-05-05 1991-11-07 Peter Huber Umwaelzthermostat mit kompressions-kaelte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s umwaelzthermostaten
US5092138A (en) * 1990-07-10 1992-03-03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Refrigeration system
JP2002372320A (ja) * 2001-06-15 2002-12-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凍装置
CN203785346U (zh) * 2013-03-26 2014-08-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膨胀阀及使用该膨胀阀的制冷循环装置
CN104566678A (zh) * 2013-10-23 2015-04-29 Lg电子株式会社 热泵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滕达: "《单元式空调机的运行操作及管理》", 31 January 2005, 中国电力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6597A (zh) * 2019-03-28 2021-11-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冷冻循环装置
CN113108497A (zh) * 2020-03-09 2021-07-13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108497B (zh) * 2020-03-09 2022-05-10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77222B1 (en) 2020-07-29
US20190137146A1 (en) 2019-05-09
EP3477222A1 (en) 2019-05-01
CN109328287B (zh) 2021-06-18
EP3477222A4 (en) 2019-05-22
US10883745B2 (en) 2021-01-05
ES2811851T3 (es) 2021-03-15
JPWO2018002983A1 (ja) 2018-09-27
WO2018002983A1 (ja) 2018-01-04
JP6723354B2 (ja) 2020-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28287A (zh) 制冷循环装置
CN206919454U (zh) 用于空调装置的换热器及空调装置
GB2569898A (en) Air conditioner
US10393418B2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WO2013145006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11102770A (zh) 连续制热的空调系统
CN107763774A (zh) 空调制冷循环系统及空调器
CN107923637A (zh) 空调系统
CN107655233A (zh) 空调器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5683683B (zh) 制冷循环装置
WO2017138108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WO2018029817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8885031A (zh) 排热回收式空气调和装置
WO2021014640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8800668A (zh) 一种节能除湿的制冷换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WO2012085965A1 (ja) 空気調和機
WO2016098195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7975869A (zh) 空调系统
CN107747806A (zh) 空调系统
CN107940636A (zh) 空调系统
CN110325802A (zh) 制冷循环装置
WO2019224944A1 (ja) 空気調和機
KR101872783B1 (ko) 실외 열교환기
JP6549469B2 (ja) 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
CN207702631U (zh) 空调制冷循环系统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