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20936A - 一种氧化石墨烯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氧化石墨烯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20936A
CN109320936A CN201811033618.2A CN201811033618A CN109320936A CN 109320936 A CN109320936 A CN 109320936A CN 201811033618 A CN201811033618 A CN 201811033618A CN 109320936 A CN109320936 A CN 1093209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composite material
graphene oxide
obtains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3361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慧
张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Lizhi Jiuchu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Lizhi Jiuchu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Lizhi Jiuchu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s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Lizhi Jiuchu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s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3361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2093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209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2093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13/00Use of mixtures of ingredients not covered by one singl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each of these compounds being essential
    • C08K13/06Pretreated ingredients and ingredients covered by the main groups C08K3/00 - C08K7/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4Carbon
    • C08K3/042Graphene or derivatives, e.g. graphene 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9/00Use of pretreated ingredients
    • C08K9/02Ingredients treated with inorganic substa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9/00Use of pretreated ingredients
    • C08K9/04Ingredients treated with organic substa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4Acids; Salts thereof
    • C08K3/26Carbonates; Bicarbonates
    • C08K2003/265Calcium, strontium or barium carbon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材料制备而成:70‑80份的聚碳酸酯,0.01‑0.1份的改性氧化石墨烯,5‑25份的改性填料,5‑15份的改性助剂;本发明将含有有序活性基团并经过改性剂改性处理的氧化石墨烯与聚碳酸酯材料在平行电场中进行复合处理,得到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韧性,有利于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在更多领域中大规模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氧化石墨烯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石墨烯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氧化石墨烯是石墨烯的氧化材料,具有和石墨烯相似的平面结构,由于表面含有大量的活性基团,如羟基(-OH)、环氧基[-C(O)C-]、羰基(-C=O)、羧基(-COOH)、酯基(-COO-)等,所以氧化石墨烯与大多数材料都具有较好的相容性,且其具有与石墨烯相似的性能,能显著改善多种材料的各项性能,是目前最好的通用复合改性材料之一,在复合材料领域得到广泛使用。氧化石墨烯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是一种采用了氧化石墨烯进行增强改性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由于氧化石墨烯材料自身的缺点和制备方法的不足,导致氧化石墨烯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性能还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尤其是在韧性的增强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而使氧化石墨烯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可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大规模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氧化石墨烯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存在的韧性较差的缺陷,提供一种氧化石墨烯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含有有序活性基团并经过改性剂改性处理的氧化石墨烯与聚碳酸酯材料在平行电场中进行复合处理,得到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韧性,有利于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在更多领域中大规模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石墨烯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材料制备而成:70-80份的聚碳酸酯,0.01-0.1份的改性氧化石墨烯,5-25份的改性填料,5-15份的改性助剂。
其中,所述的改性氧化石墨烯是通过以下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
(1)将石墨粉加入由质量百分数浓度为55%的硫酸溶液和质量百分数浓度为45%的硝酸溶液混合而成的混合酸溶液中搅拌混合得第一悬浊液;
(2)将第一悬浊液置入平行电场中,加入高锰酸钾粉末,加热搅拌,得第二悬浊液;
(3)将第二悬浊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和盐酸溶液,得到第三悬浊液;
(4)将第三悬浊液用去离子水洗涤、滤干后,加入50%的乙醇水溶液进行分散,得到第四悬浊液;
(5)在第四悬浊液中加入质量比为4︰3︰2的羰基二咪唑、苯酚和碳酸氢钠,加热反应完成后,得到第五悬浊液;
(6)将第五悬浊液用去离子水洗涤、离心分离,得到沉淀物;
(7)将沉淀物在恒温条件下进行真空干燥,得到改性氧化石墨烯。
优选的,所述的硫酸溶液和硝酸溶液的体积比为4︰1;优选的比例对石墨的氧化作用更好,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性分子上羧基数量更多,与改性剂的键接能力更强。
优选的,所述石墨粉和混合酸溶液的质量体积比(g︰ml)为2︰100;优选的比例对石墨的氧化作用更好,得到的氧化石墨烯中羧基占比更大,与改性剂的键接能力更强。
其中,在步骤(2)中所述平行电场作用下,石墨分子发生极化作用,延电场方向的石墨电子活性更强,从而在石墨分子被氧化时,活性基团更多的结合在沿电场线的方向上,同时,能降低氧化条件下,使反应条件更温和、安全;优选的,所述的平行电场强度为3.5-6.5KV/m; 在优选的电场强度下,氧化石墨烯分子上的活性基团有序性最好。
优选的,所述高锰酸钾粉末与石墨粉的质量比为1︰2;优选的比例对石墨的氧化作用更好,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性上羧基数量更多,与改性剂的键接能力更强。
优选的,所述加热温度为50-70℃;优选的温度反应速度快,反应彻底,能源消耗小,生产成本低。
其中,步骤(3)中,所述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为1.0-2.5mol/L;所述的盐酸溶液浓度为0.8-1.5mol/L;在上述浓度的过氧化氢和盐酸中,制备得到的氧化石墨烯纯度更高。
优选的,第二悬浊液、过氧化氢溶液和盐酸溶液的体积比为50︰2︰5;在优选的体积比下,制备得到的氧化石墨烯纯度最好。
其中,步骤(4)中,50%的乙醇水溶液与石墨粉的质量体积比(ml︰g)为100︰2;分散更均匀,改性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改性剂与石墨粉的质量之比为0.1-0.3︰1;优选的质量比,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与聚碳酸酯的相容性最好。
其中,优选的,步骤(5)中加热反应的温度为65-80℃;在优选温度范围内,改性效果最好,得到的氧化石墨烯与聚碳酸酯的相容性最好。
其中,所述的改性填料是指现有技术中可对聚碳酸酯材料具有增强改性作用的填料;包括玄武岩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碳酸钙、滑石粉、纳米陶瓷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的助剂是指现有技术中能改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加工性能或赋予特殊功能的材料,包括增塑剂、偶联剂、阻燃剂、抗氧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石墨烯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碳酸酯、改性氧化石墨烯、改性填料和改性助剂进行混合处理,得到混合料;
(2)将混合料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得到氧化石墨烯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复合材料中含有具有有序活性基团的改性氧化石墨烯材料,得到的复合材料韧性更好。
2、本发明复合材料中含有改性氧化石墨烯经过改性剂的处理,与聚碳酸酯的相容性更好,得到的复合材料性能更好。
3、本发明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可靠,适合氧化石墨烯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1)制备改性氧化石墨烯:将2g的石墨粉加入由80ml的质量百分数浓度为55%的硫酸溶液和20ml质量百分数浓度为45%的硝酸溶液混合而成的混合酸溶液中搅拌混合得第一悬浊液;将第一悬浊液置入电场强度为5.0KV/m的直流平行电场中,加入1g高锰酸钾粉末,加热到60℃搅拌,得第二悬浊液;将第二悬浊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4ml的浓度为1.8mol/L过氧化氢溶液和10ml的浓度为1.2mol/L盐酸溶液,得到第三悬浊液;将第三悬浊液用去离子水洗涤、滤干后,加入100ml的50%的乙醇水溶液进行分散,得到第四悬浊液;在第四悬浊液中加入0.4g的质量比为4︰3︰2的羰基二咪唑、苯酚和碳酸氢钠,加热到70℃,反应完成后,得到第五悬浊液;将第五悬浊液用去离子水洗涤、离心分离,得到沉淀物;将沉淀物在恒温条件下进行真空干燥,得到氧化改性石墨烯;
(2)将75份的聚碳酸酯、0.05份的改性氧化石墨烯、15份的纳米陶瓷、5份的硅烷偶联剂和5份的增塑剂进行混合处理,得到混合料;
(3)将混合料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得到氧化石墨烯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
实施例2
(1)制备改性氧化石墨烯:将2g的石墨粉加入由80ml的质量百分数浓度为55%的硫酸溶液和20ml质量百分数浓度为45%的硝酸溶液混合而成的混合酸溶液中搅拌混合得第一悬浊液;将第一悬浊液置入电场强度为3.5KV/m的直流平行电场中,加入1g高锰酸钾粉末,加热到70℃搅拌,得第二悬浊液;将第二悬浊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4ml的浓度为1.0mol/L过氧化氢溶液和10ml的浓度为1.5mol/L盐酸溶液,得到第三悬浊液;将第三悬浊液用去离子水洗涤后,加入100ml的50%的乙醇水溶液进行分散,得到第四悬浊液;在第四悬浊液中加入0.2g的质量比为4︰3︰2的羰基二咪唑、苯酚和碳酸氢钠,加热到80℃,反应完成后,得到第五悬浊液;将第五悬浊液用去离子水洗涤、离心分离,得到沉淀物;将沉淀物在恒温条件下进行真空干燥,得到改性氧化石墨烯;
(2)将70份的聚碳酸酯、0.01份的改性氧化石墨烯、25份的玄武岩纤维、5份的硅烷偶联剂和5份的增塑剂进行混合处理,得到混合料;
(3)将混合料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得到氧化石墨烯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
实施例3
(1)制备氧化改性石墨烯:将2g的石墨粉加入由80ml的质量百分数浓度为55%的硫酸溶液和20ml质量百分数浓度为45%的硝酸溶液混合而成的混合酸溶液中搅拌混合得第一悬浊液;将第一悬浊液置入电场强度为6.5KV/m的交流平行电场中,加入1g高锰酸钾粉末,加热到50℃搅拌,得第二悬浊液;将第二悬浊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4ml的浓度为2.5mol/L过氧化氢溶液和10ml的浓度为0.8mol/L盐酸溶液,得到第三悬浊液;将第三悬浊液用去离子水洗涤后,加入100ml的50%的乙醇水溶液进行分散,得到第四悬浊液;在第四悬浊液中加入0.6g的质量比为4︰3︰2的羰基二咪唑、苯酚和碳酸氢钠,加热到65℃,反应完成后,得到第五悬浊液;将第五悬浊液用去离子水洗涤、离心分离,得到沉淀物;将沉淀物在恒温条件下进行真空干燥,得到改性氧化石墨烯;
(2)将80份的聚碳酸酯、0.1份的改性氧化石墨烯、5份的碳酸钙和5份的偶联剂进行混合处理,得到混合料;
(3)将混合料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得到氧化石墨烯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
对比例1
(1)制备改性氧化石墨烯:将2g的石墨粉加入由80ml的质量百分数浓度为55%的硫酸溶液和20ml质量百分数浓度为45%的硝酸溶液混合而成的混合酸溶液中搅拌混合得第一悬浊液;在第一悬浊液加入1g高锰酸钾粉末,加热到60℃搅拌,得第二悬浊液;将第二悬浊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4ml的浓度为1.8mol/L过氧化氢溶液和10ml的浓度为1.2mol/L盐酸溶液,得到第三悬浊液;将第三悬浊液用去离子水洗涤、滤干后,加入100ml的50%的乙醇水溶液进行分散,得到第四悬浊液;在第四悬浊液中加入0.4g的质量比为4︰3︰2的羰基二咪唑、苯酚和碳酸氢钠,加热到70℃,反应完成后,得到第五悬浊液;将第五悬浊液用去离子水洗涤、离心分离,得到沉淀物;将沉淀物在恒温条件下进行真空干燥,得到氧化改性石墨烯;
(2)将75份的聚碳酸酯、0.05份的改性氧化石墨烯、15份的纳米陶瓷、5份的硅烷偶联剂和5份的增塑剂进行混合处理,得到混合料;
(3)将混合料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得到氧化石墨烯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
对比例2
(1)制备改性氧化石墨烯:将2g的石墨粉加入由80ml的质量百分数浓度为55%的硫酸溶液和20ml质量百分数浓度为45%的硝酸溶液混合而成的混合酸溶液中搅拌混合得第一悬浊液;将第一悬浊液置入电场强度为5.0KV/m的直流平行电场中,加入1g高锰酸钾粉末,加热到60℃搅拌,得第二悬浊液;将第二悬浊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4ml的浓度为1.8mol/L过氧化氢溶液和10ml的浓度为1.2mol/L盐酸溶液,得到第三悬浊液;将第三悬浊液用去离子水洗涤、滤干后,加入100ml的50%的乙醇水溶液进行分散,得到第四悬浊液;将第四悬浊液用去离子水洗涤、离心分离,得到沉淀物;将沉淀物在恒温条件下进行真空干燥,得到氧化改性石墨烯;
(2)将75份的聚碳酸酯、0.05份的改性氧化石墨烯、15份的纳米陶瓷、5份的硅烷偶联剂和5份的增塑剂进行混合处理,得到混合料;
(3)将混合料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得到氧化石墨烯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
对比例3
(1)制备改性氧化石墨烯:将2g的石墨粉加入由80ml的质量百分数浓度为55%的硫酸溶液和20ml质量百分数浓度为45%的硝酸溶液混合而成的混合酸溶液中搅拌混合得第一悬浊液;将第一悬浊液置入电场强度为5.0KV/m的直流平行电场中,加入1g高锰酸钾粉末,加热到60℃搅拌,得第二悬浊液;将第二悬浊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4ml的浓度为1.8mol/L过氧化氢溶液和10ml的浓度为1.2mol/L盐酸溶液,得到第三悬浊液;将第三悬浊液用去离子水洗涤、滤干后,加入100ml的50%的乙醇水溶液进行分散,得到第四悬浊液;在第四悬浊液中加入0.4g的质量比为4︰2的羰基二咪唑和碳酸氢钠,加热到70℃,反应完成后,得到第五悬浊液;将第五悬浊液用去离子水洗涤、离心分离,得到沉淀物;将沉淀物在恒温条件下进行真空干燥,得到氧化改性石墨烯;
(2)将75份的聚碳酸酯、0.05份的改性氧化石墨烯、15份的纳米陶瓷、5份的硅烷偶联剂和5份的增塑剂进行混合处理,得到混合料;
(3)将混合料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得到氧化石墨烯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
将上述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中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注塑成型得到试样(每组10根试样),空白试样为未添加氧化石墨烯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分别对试样进行性能检测,记录数据(平均数据)如下:
对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实施例1-3中制备得到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而对比例1中,添加的改性氧化石墨烯未在平行电场中进行氧化处理,氧化石墨烯上活性基团处于无序状态,得到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显著降低;对比例2中添加的改性氧化石墨烯未添加改性剂,氧化石墨烯与聚碳酸酯的相容性降低,导致得到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均显著降低;对比例3中氧化石墨烯改性时,添加的改性剂不是本发明所规定的,改性氧化石墨烯材料与聚碳酸酯的相容性降低,导致得到份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均有所降低。

Claims (10)

1.一种氧化石墨烯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材料制备而成:70-80份的聚碳酸酯,0.01-0.1份的改性氧化石墨烯,5-25份的改性填料,5-15份的改性助剂;
所述的改性氧化石墨烯是通过以下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
(1)将石墨粉加入由质量百分数浓度为55%的硫酸溶液和质量百分数浓度为45%的硝酸溶液混合而成的混合酸溶液中搅拌混合得第一悬浊液;
(2)将第一悬浊液置入平行电场中,加入高锰酸钾粉末,加热搅拌,得第二悬浊液;
(3)将第二悬浊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和盐酸溶液,得到第三悬浊液;
(4)将第三悬浊液用去离子水洗涤、滤干后,加入50%的乙醇水溶液进行分散,得到第四悬浊液;
(5)在第四悬浊液中加入质量比为4︰3︰2的羰基二咪唑、苯酚和碳酸氢钠,加热反应完成后,得到第五悬浊液;
(6)将第五悬浊液用去离子水洗涤、离心分离,得到沉淀物;
(7)将沉淀物在恒温条件下进行真空干燥,得到改性氧化石墨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硫酸溶液和硝酸溶液的体积比为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粉和混合酸溶液的质量体积比(g︰ml)为2︰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行电场强度为3.5-6.5KV/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锰酸钾粉末与石墨粉的质量比为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加热温度为50-7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为1.0-2.5mol/L;所述的盐酸溶液浓度为0.8-1.5mol/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第二悬浊液、过氧化氢溶液和盐酸溶液的体积比为50︰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与石墨粉的质量之比为0.1-0.3︰1。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氧化石墨烯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碳酸酯、改性氧化石墨烯、改性填料和改性助剂进行混合处理,得到混合料;
(2)将混合料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得到氧化石墨烯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
CN201811033618.2A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氧化石墨烯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ithdrawn CN1093209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33618.2A CN109320936A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氧化石墨烯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33618.2A CN109320936A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氧化石墨烯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20936A true CN109320936A (zh) 2019-02-12

Family

ID=65264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33618.2A Withdrawn CN109320936A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氧化石墨烯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2093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78523A (zh) * 2023-04-27 2023-07-25 东莞市百富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杂化粒子增强聚碳酸酯的制备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78523A (zh) * 2023-04-27 2023-07-25 东莞市百富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杂化粒子增强聚碳酸酯的制备工艺
CN116478523B (zh) * 2023-04-27 2024-02-06 东莞市百富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杂化粒子增强聚碳酸酯的制备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13968B (zh) 一种抗菌性聚丙烯纤维及制备方法
CN110093680B (zh) 一种石墨烯/笼型聚倍半硅氧烷改性聚酯纤维及制备方法
CN108623833B (zh) 一种多功能复合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146007A (zh) 一种石墨烯/芳纶1414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CN110318252B (zh) 一种螺旋纳米碳纤维表面负载氧化锌粒子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KR101279017B1 (ko) 셀룰로스 유도체-그래핀 나노복합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898872B (zh) 功能化石墨烯、其制备方法及在石墨烯/非极性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CN109183170B (zh) 一种纤维素石墨烯复合短纤的制备方法
CN107803329A (zh) 基于纤维素纳米晶须基底的石墨烯/纳米银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81069A (zh) 一种氧化石墨烯增强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16575B (zh) 一种负载重金属离子的碳纳米管改性双极膜的制备方法
CN109320936A (zh) 一种氧化石墨烯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57019B (zh) 碳纳米管/聚砜酰胺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20904A (zh) 一种氧化石墨烯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63519B (zh) 一种高强度耐熔滴的石墨烯/pet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33252A (zh) 一种氧化石墨烯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60547B (zh) 一种木质素基纳米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碳纤维电极
CN109054349A (zh) 一种用于聚氨酯材料的改性氧化石墨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09612A (zh) 一种基于分子组装的聚吡咙/芳香聚酰胺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CN110846925A (zh) 一种石墨烯-纳米纤维素导电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73863B (zh) 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的氧化石墨烯/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20961A (zh) 一种氧化石墨烯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33199A (zh) 一种用于聚醚醚酮材料的改性氧化石墨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09635A (zh) 一种玻纤阻燃的纳米粒子pbt复合材料
CN110105626B (zh) 超分子组装改性聚磷酸铵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2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