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18732A -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枪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18732A
CN109318732A CN201811065760.5A CN201811065760A CN109318732A CN 109318732 A CN109318732 A CN 109318732A CN 201811065760 A CN201811065760 A CN 201811065760A CN 109318732 A CN109318732 A CN 1093187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hamber
side wall
protecting seat
telescopic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657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06576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1873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18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873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枪,包括保护座,保护座在左右方向上贯穿插设有两根定位轨,两根定位轨的相对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助推机构的一端与保护座远离固定机构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保护座内设有用于对两根定位轨进行限制的限制机构,保护座靠近固定机构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充电插头,保护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电源线,电源线与充电插头电性连接。优点在于:本发明可在与汽车接口相连接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不易使得充电插头出现松动或脱落的现象,同时可规范用户的插拔姿势并为用户提供指示,以保护充电接口,提高其使用的寿命,间接的减小其使用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枪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枪。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种类很多,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通过综合性能的对比,人们通常会选择使用电混或纯电式的新能源汽车。
对比汽油车来说,电动汽车具有环保,使用代价小的优点,但在对其进行充电时,其能量补充的过程则较为缓慢,通常使用充电桩上端充电插头插入汽车充电口内进行充电,但由于充电时间较长,用户在使用时充电插头时有时会发现插头变松或者直接脱落,导致使用不便,同时长时间不正确的插拔姿势也易导致充电接口的损坏,减少其使用的寿命,间接的增加其使用的成本。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枪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在充电时保持稳固不易脱落和规范用户插拔习惯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枪。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枪,包括保护座,所述保护座在左右方向上贯穿插设有两根定位轨,两根所述定位轨的相对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定位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助推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助推机构的一端与保护座远离固定机构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座内设有用于对两根定位轨进行限制的限制机构,所述限制机构与两条第一齿条均配合连接,所述保护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保护座靠近固定机构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充电插头,所述所述保护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与充电插头电性连接。
在上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枪中,所述助推机构包括竖直设置于两根定位轨一侧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侧壁与两根定位轨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上套设有抓握套,所述连接板靠近保护座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助推件,多个所述助推件远离连接板的一端与保护座的侧壁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枪中,所述助推件包括固定连接于连接板侧壁上的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远离连接板的一端与保护座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
在上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枪中,所述限制机构包括设置于保护座内的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顶面和底部均设有与定位轨贯穿位置相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一端贯穿第一腔室的内壁并延伸至其外部。
在上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枪中,所述限位件包括水平设置于第一腔室内的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缩杆位于两个第一齿轮之间,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与第一腔室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第二伸缩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左右两端分别与限位板的侧壁和第一腔室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与两个第一齿轮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板远离第二伸缩杆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抽动杆,所述抽动杆靠近连接板的一端贯穿第一腔室的内壁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抽动杆位于第一腔室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抽动板。
在上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枪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于两根定位轨一侧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与两根定位轨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所述电磁铁与电源线电性连接,所述电磁铁远离定位轨的一端粘接有指示标识,所述指示标识远离电磁铁的一端贴设有带有胶水的保护膜。
在上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枪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于定位轨侧壁上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内设有上下连通的条形开口,所述第二腔室的顶面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与之相匹配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触发板,所述触发板远离第二齿条的一端贯穿条形开口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第二腔室内设有吸附机构,所述吸附机构与第二齿条活动连接,所述定位轨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吸盘与上设有与第二腔室左右连通的出气口。
在上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枪中,所述吸附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二腔室左右两端内壁上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活动连接,所述转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卷筒,所述卷筒上固定绕设有绳索,所述绳索远离卷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与第二腔室的内壁活动密封连接,所述活塞远离绳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伸缩杆,所述第三伸缩杆远离活塞的一端与第二腔室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伸缩杆上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活塞的侧壁和第二腔室的内壁固定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新能源汽车充电枪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定位轨和固定机构的配合,以达到可在用户使用充电插头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时,使得充电插头与汽车连接更加紧固,使其不易在长时间充电时发生松动脱落等情况,便于用户的日常使用。
2、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助推机构和定位轨及把手的配合,以达到可在用户使用充电插头时,可使其只能沿着定位轨的方向进行插拔动作,防止用户因长期使用错误的姿势进行插拔,导致充电插头或汽车插口损坏,提高了其使用的寿命,间接的增加了其使用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枪的实施例1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右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透视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枪的实施例2的透视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保护座、2定位轨、3第一齿条、4助推机构、5固定机构、6限制机构、7把手、8充电插头、9电源线、10连接板、11抓握套、12助推件、13第一伸缩杆、14第一弹簧、15第一腔室、16第一齿轮、17限位件、18第二伸缩杆、19限位板、20第二弹簧、21电磁铁、22指示标识、23第二腔室、24滑槽、25滑块、26第二齿条、27触发板、28吸盘、29绳索、30活塞、31第三伸缩杆、32第三弹簧、33抽动杆、34抽动板、35第二齿轮、36吸附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枪,包括保护座1,保护座1在左右方向上贯穿插设有两根定位轨2,定位轨2与保护座1活动连接,两根定位轨2的相对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3,定位轨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助推机构4和固定机构5,助推机构4包括竖直设置于两根定位轨2一侧的连接板10,连接板10的一端侧壁与两根定位轨2的侧壁均固定连接,连接板10上套设有抓握套11,抓握套11为符合人体工学的曲面形,以便于在使用人员抓握时更加轻松方便。
连接板10靠近保护座1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助推件12,多个助推件12远离连接板10的一端与保护座1的侧壁固定连接,助推件12包括固定连接于连接板10侧壁上的第一伸缩杆13,第一伸缩杆13远离连接板10的一端与保护座1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杆13上套设有第一弹簧14,第一伸缩杆13可对第一弹簧14进行保护,第一弹簧14的左右两端分别与连接板10的侧壁和保护座1的侧壁相抵接触,第一弹簧14用于用户使用充电插头8时,给与其一个推动力,使其有插合的运动趋势,同时使其在卡紧状态下保持抵紧,防止松动,助推机构4的一端与保护座1远离固定机构5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
保护座1内设有用于对两根定位轨2进行限制的限制机构6,限制机构6与两条第一齿条3均配合连接,固定机构5包括设置于两根定位轨2一侧的电磁铁21,电磁铁21与两根定位轨2的侧壁均固定连接,电磁铁21与电源线9电性连接,电磁铁21远离定位轨2的一端粘接有指示标识22,指示标识22的大小与电磁铁21相匹配,为定位柱2和电磁铁21指示位置,提高充电插头8和汽车充电接口的吻合程度,指示标识22远离电磁铁21的一端贴设有带有胶水的保护膜,在初次使用时应撕下保护膜后使用。
限制机构6包括设置于保护座1内的第一腔室15,第一腔室15的顶面和底部均设有与定位轨2贯穿位置相连通的通孔,通孔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16,第一齿轮16与第一齿条3啮合,第一腔室15内设有限位件17,限位件17的一端贯穿第一腔室15的内壁并延伸至其外部,限位件17包括水平设置于第一腔室15内的第二伸缩杆18,第二缩杆18位于两个第一齿轮16之间,第二伸缩杆18的一端与第一腔室15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杆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9,第二伸缩杆18上套设有第二弹簧20,第二缩杆18用于对第二弹簧20提供保护,第二弹簧20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腔室15的内壁和限位板19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弹簧20用于将限位板19保持与第一齿轮16处于卡紧状态,限位板19与两个第一齿轮16活动连接,限位板19远离第二伸缩杆18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抽动杆33,抽动杆33靠近连接板10的一端贯穿第一腔室15的内壁并延伸至其外部,抽动杆33位于第一腔室15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抽动板34。
保护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7,把手7可方便使用者控制保护座1,保护座1靠近固定机构5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充电插头8,保护座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电源线9,电源线9与外部汽车供电设备相连接,电源线9与充电插头8电性连接,充电插头8和电磁铁21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本发明,在首次使用时,操作人员先将电磁铁21对准汽车充电接口的周边区域,使得充电插头可以保持水平与汽车充电接口相连接,随后将保护膜撕下,将指示标识22贴附在该区域,再将其与电磁铁21进行分离以便后续进行使用,在日后使用时,操作人员先将电磁铁21对准该指示标识22,随后启动电磁铁21,电磁铁21与汽车侧壁进行吸附,待吸附牢固后,使用人员再用一只手的拇指扣住连接板10上的抓握套11,剩下四指再将抽动板34抽离,另一只手再握住把手7,随后将抽动板34完全抽动到底,使得限位板19与两个第一齿轮16完全脱离,此时第一弹簧14推动保护座1配合第一齿条3在两根定位轨2上移动,使用人员配合把手7直到充电插头8插入至汽车充电接口中进行充电,防止因充电插头8插入的姿势不正确导致充电接口变形的现象发生,随后使用人员再松开抽动板34,抽动板34在第二弹簧20的作用下开始回复,使得限位板19再次卡紧两个第一齿轮16,使得保护座1卡在定位轨2上不易脱落,使得充电插头8在使用时不易与汽车充电接口出现松动脱落的现象,提高其使用可靠性,待充电完毕后,使用人员先抽动抽动板34使得限位板19与两个第一齿轮16分离,再通过把手7将保护座1移动至原位,使得充电插头8在退出时依旧保持水平状态,随后松开抽动板34使得限位板19再将两个第一齿轮16卡紧限位,随后再关闭电磁铁21,将定位轨2与汽车分离,以待下次使用。
实施例2
参照图4-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固定机构5包括设置于定位轨2侧壁上的第二腔室23,第二腔室23内设有上下连通的条形开口,第二腔室23的顶面设有滑槽24,滑槽24内设有与之相匹配的滑块25,滑块2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26,第二齿条2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触发板27,触发板27远离第二齿条26的一端贯穿条形开口并延伸至其外部,触发板27伸出的部分与保护座1的侧壁相接触,触发板27同时可为保护座1提供缓冲,第二腔室23内设有吸附机构36,吸附机构36与第二齿条26活动连接,定位轨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吸盘28,吸盘28在使用时先与汽车侧壁吸附连接,吸盘28与上设有与第二腔室23左右连通的出气口,吸附机构36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二腔室23左右两端内壁上的转轴,转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35,第二齿轮35与第二齿条26活动连接,转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卷筒,卷筒上固定绕设有绳索29,绳索29远离卷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30,绳索29收卷带动活塞30发生位移将吸盘28内的空气继续抽吸形成负压,增大其与汽车侧壁的吸附力,活塞30与第二腔室23的内壁活动密封连接,活塞30远离绳索2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伸缩杆31,第三伸缩杆31远离活塞30的一端与第二腔室23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三伸缩杆31上套设有第三弹簧32,第三伸缩杆31用于保护第三弹簧32,第三弹簧3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活塞30的侧壁和第二腔室23的内壁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相比于实施例1的优点在于:在使用电磁铁21时,某些汽车的充电接口处材料为不含铁钴镍成分的材料制作,导致其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吸盘28相较于电磁铁21其可靠性更高,成本更加低廉。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保护座1、定位轨2、第一齿条3、助推机构4、固定机构5、限制机构6、把手7、充电插头8、电源线9、连接板10、抓握套11、助推件12、第一伸缩杆13、第一弹簧14、第一腔室15、第一齿轮16、限位件17、第二伸缩杆18、限位板19、第二弹簧20、电磁铁21、指示标识22、第二腔室23、滑槽24、滑块25、第二齿条26、触发板27、第二齿轮28、绳索29、活塞30、第三伸缩杆31、第三弹簧32、抽动杆33、抽动板34、第二齿轮35和吸附机构3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8)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枪,包括保护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座(1)在左右方向上贯穿插设有两根定位轨(2),两根所述定位轨(2)的相对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3),所述定位轨(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助推机构(4)和固定机构(5),所述助推机构(4)的一端与保护座(1)远离固定机构(5)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座(1)内设有用于对两根定位轨(2)进行限制的限制机构(6),所述限制机构(6)与两条第一齿条(3)均配合连接,所述保护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7),所述保护座(1)靠近固定机构(5)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充电插头(8),所述所述保护座(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电源线(9),所述电源线(9)与充电插头(8)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推机构(4)包括竖直设置于两根定位轨(2)一侧的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的一端侧壁与两根定位轨(2)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0)上套设有抓握套(11),所述连接板(10)靠近保护座(1)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助推件(12),多个所述助推件(12)远离连接板(10)的一端与保护座(1)的侧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推件(12)包括固定连接于连接板(10)侧壁上的第一伸缩杆(13),所述第一伸缩杆(13)远离连接板(10)的一端与保护座(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13)上套设有第一弹簧(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枪,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机构(6)包括设置于保护座(1)内的第一腔室(15),所述第一腔室(15)的顶面和底部均设有与定位轨(2)贯穿位置相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16),所述第一齿轮(16)与第一齿条(3)啮合,所述第一腔室(15)内设有限位件(17),所述限位件(17)的一端贯穿第一腔室(15)的内壁并延伸至其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枪,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17)包括水平设置于第一腔室(15)内的第二伸缩杆(18),所述第二缩杆(18)位于两个第一齿轮(16)之间,所述第二伸缩杆(18)的一端与第一腔室(15)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9),所述第二伸缩杆(18)上套设有第二弹簧(20),所述第二弹簧(20)的左右两端分别与限位板(19)的侧壁和第一腔室(15)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19)与两个第一齿轮(16)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板(19)远离第二伸缩杆(18)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抽动杆(33),所述抽动杆(33)靠近连接板(10)的一端贯穿第一腔室(15)的内壁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抽动杆(33)位于第一腔室(15)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抽动板(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设置于两根定位轨(2)一侧的电磁铁(21),所述电磁铁(21)与两根定位轨(2)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所述电磁铁(21)与电源线(9)电性连接,所述电磁铁(21)远离定位轨(2)的一端粘接有指示标识(22),所述指示标识(22)远离电磁铁(21)的一端贴设有带有胶水的保护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设置于定位轨(2)侧壁上的第二腔室(23),所述第二腔室(23)内设有上下连通的条形开口,所述第二腔室(23)的顶面设有滑槽(24),所述滑槽(24)内设有与之相匹配的滑块(25),所述滑块(2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26),所述第二齿条(2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触发板(27),所述触发板(27)远离第二齿条(26)的一端贯穿条形开口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第二腔室(23)内设有吸附机构(36),所述吸附机构(36)与第二齿条(26)活动连接,所述定位轨(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吸盘(28),所述吸盘(28)与上设有与第二腔室(23)左右连通的出气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机构(36)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二腔室(23)左右两端内壁上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35),所述第二齿轮(35)与第二齿条(26)活动连接,所述转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卷筒,所述卷筒上固定绕设有绳索(29),所述绳索(29)远离卷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30),所述活塞(30)与第二腔室(23)的内壁活动密封连接,所述活塞(30)远离绳索(2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伸缩杆(31),所述第三伸缩杆(31)远离活塞(30)的一端与第二腔室(2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伸缩杆(31)上套设有第三弹簧(32),所述第三弹簧(3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活塞(30)的侧壁和第二腔室(23)的内壁固定连接。
CN201811065760.5A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枪 Withdrawn CN1093187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65760.5A CN109318732A (zh)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65760.5A CN109318732A (zh)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8732A true CN109318732A (zh) 2019-02-12

Family

ID=65265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65760.5A Withdrawn CN109318732A (zh)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1873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9318A (zh) * 2020-08-24 2020-11-20 湖北省电力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检测及充电装置
CN112977111A (zh) * 2019-12-17 2021-06-18 河南美力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快充接口的锁紧机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77111A (zh) * 2019-12-17 2021-06-18 河南美力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快充接口的锁紧机构
CN112977111B (zh) * 2019-12-17 2022-08-26 河南美力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快充接口的锁紧机构
CN111959318A (zh) * 2020-08-24 2020-11-20 湖北省电力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检测及充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8732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枪
CN204427948U (zh) 扫地机器人
CN202699032U (zh) 具有可拆卸式电池的手持式吸尘器
WO2008126685A3 (en) Cordless power tool with fuel cell battery and accommodation case therefor
CN113611954B (zh) 一种应用于交通工具的电池包安装机构
CN203738747U (zh) 一种集尘附件
CN114520619A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可调节光储充能设备以及调节方法
CN20940192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线束
CN207474533U (zh) 一种电池用固定盛放箱
CN113659657A (zh) 用于吸尘器的充电座及吸尘器充电系统
CN208707354U (zh) 带汽车启动户外移动电源
CN208510930U (zh) 手持式吸尘器系统
CN10876756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枪及其使用方法
CN20965005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枪用防漏电装置
CN110758637A (zh) 一种具有充气功能的便携式水上动力总成
CN108189679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系统
CN209269536U (zh) 一种手提式枪形吸尘器
CN20735334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电极片
CN218579358U (zh) 电线的收纳装置
CN107962967A (zh) 一种清洁能源充电桩
CN220076707U (zh) 一种自动充电无人机自动方舱
CN201193020Y (zh) 摩托车车载充气装置
CN212154946U (zh) 一种军用便于移动的发电机组
CN109094406A (zh) 一种便携式方便固定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装置
CN209217998U (zh) 光伏发电安装支架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