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12873A - 切换阀 - Google Patents

切换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12873A
CN109312873A CN201780035361.1A CN201780035361A CN109312873A CN 109312873 A CN109312873 A CN 109312873A CN 201780035361 A CN201780035361 A CN 201780035361A CN 109312873 A CN109312873 A CN 1093128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passage
passage holes
spool
hole
fl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353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12873B (zh
Inventor
高桥恒吏
望月健
望月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koki Corp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koki Corp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koki Corp,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ko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312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28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128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28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1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 F16K11/2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operated by separate actuating members
    • F16K11/2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operated by separate actuating members with an actuating member for each valve, e.g. interconnected to form multiple-way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 F16K11/07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pivoted closure members
    • F16K11/074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pivoted closure members with flat sealing fa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 F16K11/07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pivoted closure members
    • F16K11/07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pivoted closure members with sealing faces shaped as surfaces of solids of revolu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8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 F16K11/085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with cylindrical plu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8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 F16K11/085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with cylindrical plug
    • F16K11/085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with cylindrical plug having all the connecting conduits situated in more than one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the plu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4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slid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6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taps or coc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4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2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lift valves
    • F16K27/0263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lift valves multiple way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 Valve Housings (AREA)
  • Sliding Valves (AREA)

Abstract

壳体(2)具备:圆柱状的多个阀芯收容孔(21‑23),该圆柱状的多个阀芯收容孔将多个阀芯(3‑5)收容为旋转自如;以及直线状的多个流体通路孔(61‑66),该直线状的多个流体通路孔的一端与上述多个阀芯收容孔(21‑23)中的任意一个阀芯收容孔的周壁面连接,另一端在上述壳体(2)的外壁面开口而使流体流通。上述多个阀芯收容孔(21‑23)的轴线相互平行。上述多个流体通路孔(61‑66)的轴线相互平行,并且与上述多个阀芯收容孔的轴线垂直。上述多个流体通路孔(61‑66)中的各个流体通路孔与上述多个阀芯收容孔(21‑23)中的至少两个阀芯收容孔(21‑23)连接,并且该流体通路孔(61‑66)的轴正交剖面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在上述流体通路孔(61‑66)的轴线方向上与上述至少两个阀芯收容孔(21‑23)重叠。

Description

切换阀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在2016年6月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6-114320号,这里通过参照而编入该记载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多个阀芯的切换阀。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切换阀,存在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结构。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切换阀是连结多个作为基本的阀单元而构成的,通过收容在壳体的阀芯收容孔的多个阀芯,控制两种流体朝向外部的多个设备的流动。
在该切换阀的壳体形成有第一流体通路孔、第二流体通路孔、以及第三流体通路孔。第一流体通路孔沿相对于阀芯收容孔呈大致切线方向延伸而与阀芯收容孔的周壁面连接。第二流体通路孔沿与阀芯收容孔的轴线和第一流体通路孔的轴线都垂直的方向延伸而与阀芯收容孔的周壁面连接。第三流体通路孔与阀芯收容孔的轴向一端侧壁面连接。
第一流体通路孔的轴线与阀芯收容孔的轴线垂直。并且,该第一流体通路孔在第一流体通路孔的轴线方向观察时,轴正交剖面的一部分与阀芯收容孔重叠。
另一方面,第二流体通路孔的轴线与阀芯收容孔的轴线和第一流体通路孔的轴线都垂直。因此,第二流体通路孔在第二流体通路孔的轴线方向观察时,轴正交剖面的全部与阀芯收容孔重叠。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43188号公报
根据本发明者的研究,在以往的切换阀中,与阀芯收容孔的周壁面连接的第一流体通路孔与第二流体通路孔的轴线垂直,因此切换阀的壳体会变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具有多个阀芯的切换阀中,实现壳体的小型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观点,控制两种流体朝向外部的多个设备的流动的切换阀具备:壳体;以及多个阀芯,该多个阀芯收容于上述壳体,通过绕各个轴线旋转而切换上述两种流体的流动。上述壳体具备:圆柱状的多个阀芯收容孔,该圆柱状的多个阀芯收容孔将上述多个阀芯收容为旋转自如;以及直线状的多个流体通路孔,该直线状的多个流体通路孔的一端与上述多个阀芯收容孔中的任意一个阀芯收容孔的周壁面连接,并且另一端在上述壳体的外壁面开口而使上述流体流通。上述多个阀芯收容孔的轴线相互平行。上述多个流体通路孔的轴线相互平行,并且与上述多个阀芯收容孔的轴线垂直。上述多个流体通路孔中的各个流体通路孔与上述多个阀芯收容孔中的至少两个阀芯收容孔连接,并且该流体通路孔的轴正交剖面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在上述流体通路孔的轴线方向上与上述至少两个阀芯收容孔重叠。
由此,在具有多个阀芯的切换阀中,能够使与多个阀芯收容孔的周壁面连接的多个流体通路孔的轴线相互平行。因此,在具有多个阀芯的切换阀中能够实现壳体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一个实施方式的切换阀的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2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切换阀的立体图。
图3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切换阀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IV-IV剖视图。
图5是图3的V-V剖视图。
图6是图3的VI-VI的剖视图。
图7是图3的VII-VII剖视图。
图8是图3的VIII-VIII剖视图。
图9是图3的IX-IX剖视图。
图10是图3的X-X剖视图。
图1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切换阀的第一阀芯的阀特性的图。
图12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切换阀的第二阀芯的阀特性的图。
图13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切换阀的第三阀芯的阀特性的图。
图14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切换阀的第一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切换阀的第二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切换阀的第三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7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切换阀的第四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8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切换阀的第五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9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切换阀的第六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20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切换阀的第七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2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切换阀的第八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22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切换阀的第九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23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切换阀的第十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24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切换阀的第十一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个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所示的热管理系统是为了将车辆所具备的各种设备和车室内调整成适当的温度而使用的。
如图1所示,热管理系统具备:第一泵91、第二泵92、散热器93、加热器芯94、电池温度调节用热交换器95、冷却器芯96、水冷却器97、水加热器98、分配切换阀1a、集合切换阀1b以及制冷循环99。
第一泵91和第二泵92是将水吸入并排出的电动泵。水是作为热介质的流体。
散热器93、加热器芯94、电池温度调节用热交换器95、冷却器芯96、水冷却器97以及水加热器98是供水流通的水流通设备。
制冷循环99是具备压缩机991、水加热器98、膨胀阀992以及水冷却器97的蒸气压缩式制冷机。
压缩机991将制冷循环99的制冷剂吸入并压缩而排出。
水加热器98通过使从压缩机991排出的高压侧制冷剂与水进行热交换而使高压侧制冷剂冷凝。水加热器98通过该热交换而对水进行加热。以下,将由水加热器98加热后的水称为温水。另外,水加热器98构成制冷循环99的冷凝器。
膨胀阀992使从水加热器98流出的液相制冷剂进行减压膨胀。
水冷却器97通过使由膨胀阀992减压膨胀后的低压制冷剂与水进行热交换而使低压制冷剂蒸发。水冷却器97通过该热交换而对水进行冷却。以下,将由水冷却器97冷却后的水称为冷水。另外,水冷却器97构成制冷循环99的蒸发器。
由水冷却器97蒸发后的气相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991而被压缩。
散热器93使由水冷却器97和水加热器98温度调整后的水与车室外空气(以下,称为外气)进行热交换。通过使外气温度以上的温度的水向散热器93流动,能够从水向外气散热。通过使外气温度以下的水向散热器93流动,能够使水从外气吸热。换言之,散热器93能够发挥作为从水向外气散热的散热器的功能、以及作为使水从外气吸热的吸热器的功能。
分配切换阀1a、集合切换阀1b、第一泵91、以及水冷却器97由第一泵用流路81连接。而且,从集合切换阀1b流出的水经由第一泵91和水冷却器97而向分配切换阀1a供给。
分配切换阀1a、集合切换阀1b、第二泵92、以及水加热器98由第二泵用流路82连接。而且,从集合切换阀1b流出的水经由第二泵92和水加热器98而向分配切换阀1a供给。
散热器93、加热器芯94、电池温度调节用热交换器95、以及冷却器芯96连接于分配切换阀1a和集合切换阀1b。
分配切换阀1a使经由第一泵用流路81或者第二泵用流路82而供给的温水、冷水向散热器93、加热器芯94、电池温度调节用热交换器95、以及冷却器芯96适当地供给。另外,关于分配切换阀1a的详细情况,后述进行说明。
集合切换阀1b使从散热器93、加热器芯94、电池温度调节用热交换器95、以及冷却器芯96排出的温水、冷水向第一泵91或者第二泵92适当地返回。另外,关于集合切换阀1b的详细情况,后述进行说明。
加热器芯94使供给的温水与朝向车室内的送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对朝向车室内的送风空气进行加热。
冷却器芯96使供给的冷水与朝向车室内的送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对朝向车室内的送风空气进行冷却。
电池温度调节用热交换器95使供给的温水或者冷水与未图示的电池进行热交换而调整电池的温度。
接下来,关于分配切换阀1a和集合切换阀1b的具体的结构,基于图2~图10进行说明。
如图2~图10所示,图1所示的热管理系统的分配切换阀1a和集合切换阀1b作为切换阀1而一体化。
切换阀1具备壳体2、第一阀芯3、第二阀芯4、以及第三阀芯5。壳体2、第一阀芯3、第二阀芯4、以及第三阀芯5都由金属或者树脂等构成。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3的纸面上下方向称为壳体高度方向A、将图3的纸面左右方向称为壳体宽度方向B、将图3的纸面垂直方向称为壳体进深方向C。另外,壳体高度方向A与壳体宽度方向B正交,壳体进深方向C与壳体高度方向A和壳体宽度方向B都正交。另外,壳体高度方向A为车辆搭载时的上下方向,壳体宽度方向B和壳体进深方向C为车辆搭载时的水平方向。
如图4、图7~图10所示,在壳体2形成有第一阀芯收容孔21、第二阀芯收容孔22、以及第三阀芯收容孔23。第一阀芯收容孔21是将第一阀芯3收容为能够旋转的圆柱状空间。第二阀芯收容孔22是将第二阀芯4收容为能够旋转的圆柱状空间。第三阀芯收容孔23是将第三阀芯5收容为能够旋转的圆柱状空间。
第一阀芯收容孔21、第二阀芯收容孔22、以及第三阀芯收容孔23的各轴线相互平行,沿着壳体高度方向A延伸。另外,第一阀芯收容孔21、第二阀芯收容孔22、以及第三阀芯收容孔23在壳体高度方向A上的位置相同。
第一阀芯收容孔21与第三阀芯收容孔23在壳体宽度方向B上分开规定的距离而配置。
第二阀芯收容孔22在壳体宽度方向B上配置在第一阀芯收容孔21与第三阀芯收容孔23的大致中间,并且相对于第一阀芯收容孔21和第三阀芯收容孔23在壳体进深方向C上错开规定的距离而配置。
如图4、图7和图8所示,在第一阀芯3中,圆筒状的第一分配阀31与圆筒状的第一集合阀32成为一体。另外,从图8可知,在第一阀芯3中,壳体高度方向A的下侧部位构成第一分配阀31,壳体高度方向A的上侧部位构成第一集合阀32。而且,如以下详述的那样,通过使第一阀芯3绕其中心轴线旋转,能够控制流体朝向外部的设备的流动。
作为第一分配阀31内的空间的第一分配阀室310与作为第一集合阀32内的空间的第一集合阀室320被第一阀隔壁33隔开。另外,在第一阀芯3的外圆周侧安装有第一阀密封部件34,该第一阀密封部件34将第一分配阀31侧与第一集合阀32侧密封。该第一阀密封部件34能够采用例如O型环。
在第一分配阀31形成有使其外圆周侧与第一分配阀室310连通的第一分配阀第一孔311。
在第一集合阀32形成有使其外圆周侧与第一集合阀室320连通的第一集合阀第一孔321。
第一阀芯3具备从第一阀隔壁33朝向上方延伸的第一阀轴35。该第一阀轴35的上端侧突出到壳体2的外部。而且,在第一阀轴35的上端侧端部连结有对第一阀芯3进行旋转驱动的未图示的促动器。该促动器可以是例如电动机单体,也可以是电动机与减速机构的组合。
如图4、图7和图9所示,在第二阀芯4中,圆筒状的第二分配阀41与圆筒状的第二集合阀42成为一体。另外,在第二阀芯4中,壳体高度方向A的下侧部位构成第二分配阀41,壳体高度方向A的上侧部位构成第二集合阀42。而且,像以下详述的那样,通过使第二阀芯4绕其中心轴线旋转,能够控制流体朝向外部的设备的流动。
作为第二分配阀41内的空间的第二分配阀室410与作为第二集合阀42内的空间的第二集合阀室420被第二阀隔壁43隔开。另外,在第二阀芯4的外圆周侧安装有第二阀密封部件44,该第二阀密封部件44将第二分配阀41侧与第二集合阀42侧密封。该第二阀密封部件44能够采用例如O型环。
在第二分配阀41形成有使其外圆周侧与第二分配阀室410连通的第二分配阀第一孔411和第二分配阀第二孔412。第二分配阀第一孔411与第二分配阀第二孔412在第二阀芯4的旋转方向上错开90°地配置。
在第二集合阀42形成有使其外圆周侧与第二集合阀室420连通的第二集合阀第一孔421和第二集合阀第二孔422。第二集合阀第一孔421与第二集合阀第二孔422在第二阀芯4的旋转方向上错开90°地配置。
第二阀芯4具备从第二阀隔壁43朝向上方延伸的第二阀轴45。该第二阀轴45的上端侧突出到壳体2的外部。而且,在第二阀轴45的上端侧端部连结有对第二阀芯4进行旋转驱动的未图示的促动器。该促动器可以是例如电动机单体,也可以是电动机与减速机构的组合。
如图4、图7和图10所示,在第三阀芯5中,圆筒状的第三分配阀51与圆筒状的第三集合阀52成为一体。另外,在第三阀芯5中,壳体高度方向A的下侧部位构成第三分配阀51,壳体高度方向A的上侧部位构成第三集合阀52。而且,像以下详述的那样,通过使第三阀芯5绕其中心轴线旋转,能够控制流体朝向外部的设备的流动。
第三阀芯5在第三集合阀52侧的端部被第三阀底壁50封堵。作为第三分配阀51内的空间的第三分配阀室510与作为第三集合阀52内的空间的第三集合阀室520被第三阀隔壁53隔开。
在第三阀芯5的外圆周侧安装有第三阀密封部件54,该第三阀密封部件54将第三分配阀51侧和第三集合阀52侧密封。该第三阀密封部件54能够采用例如O型环。
在第三分配阀51形成有使其内圆周侧与外圆周侧连通的第三分配阀第一孔511和第三分配阀第二孔512。第三分配阀第一孔511与第三分配阀第二孔512在第三阀芯5的旋转方向上错开90°地配置。
在第三集合阀52形成有使其内圆周侧与外圆周侧连通的第三集合阀第一孔521和第三集合阀第二孔522。第三集合阀第一孔521与第三集合阀第二孔522在第三阀芯5的旋转方向上错开90°地配置。
第三阀芯5具备从第三阀底壁50朝向上方延伸的第三阀轴55。该第三阀轴55的上端侧突出到壳体2的外部。而且,在第三阀轴55的上端侧端部连结有对第三阀芯5进行旋转驱动的未图示的促动器。该促动器可以是例如电动机单体,也可以是电动机与减速机构的组合。
如图4~图10所示,在壳体2形成有使流体流通的多个流体通路孔61~72。这些流体通路孔61~72中的、第一~第六流体通路孔61~66相当于本发明的流体通路孔。
第一~第六流体通路孔61~66为直线状的孔,一端与第一~第三阀芯收容孔21~23的周壁面连接,并且另一端在壳体2的外壁面开口。第一~第六流体通路孔61~66的轴线相互平行,与第一~第三阀芯收容孔21~23的轴线垂直,沿着壳体宽度方向B延伸。第一~第六流体通路孔61~66中的各个流体通路孔与第一~第三阀芯收容孔21~23中的至少两个阀芯收容孔连接。
如图4、图8~图10所示,第一流体通路孔61在壳体2中的壳体宽度方向B的左端侧(即,图4的纸面左侧)的外壁面开口,被从图1所示的水加热器98供给温水。第一流体通路孔61与第一阀芯收容孔21中的收纳第一分配阀31的部位、以及第二阀芯收容孔22中的收纳第二分配阀41的部位连接。
更详细地说,第一流体通路孔61以在第一流体通路孔61的轴线方向观察时第一流体通路孔61的轴正交剖面的一部分与第一阀芯收容孔21重叠的方式与第一阀芯收容孔21连接。即,第一流体通路孔61的轴正交剖面的一部分与第一阀芯收容孔21在第一流体通路孔61的轴线方向上重叠。第一流体通路孔61的轴正交剖面是与第一流体通路孔61的轴线正交的面中的、包含于第一流体通路孔61的部分。第一流体通路孔61与第一阀芯收容孔21的周壁面中的、壳体进深方向C上的近前侧(即,图4的纸面下侧)的部位连接。
另外,第一流体通路孔61以在第一流体通路孔61的轴线方向观察时第一流体通路孔61的轴正交剖面的全部与第二阀芯收容孔22重叠的方式与第二阀芯收容孔22连接。即,第一流体通路孔61的轴正交剖面的全部与第二阀芯收容孔22在第一流体通路孔61的轴线方向上重叠。第一流体通路孔61的轴线与第二阀芯收容孔22的轴线正交。
第二流体通路孔62在壳体2中的壳体宽度方向B的右端侧(即,图4的纸面右侧)的外壁面开口,被从图1所示的水冷却器97供给冷水。第二流体通路孔62与第一阀芯收容孔21中的收纳第一分配阀31的部位、以及第三阀芯收容孔23中的收纳第三分配阀51的部位连接。
更详细地说,第二流体通路孔62以在第二流体通路孔62的轴线方向观察时第二流体通路孔62的轴正交剖面的一部分与第一阀芯收容孔21重叠的方式与第一阀芯收容孔21连接。即,第二流体通路孔62的轴正交剖面的一部分与第一阀芯收容孔21在第二流体通路孔62的轴线方向上重叠。第二流体通路孔62的轴正交剖面是与第二流体通路孔62的轴线正交的面中的、包含于第二流体通路孔62的部分。同样,第二流体通路孔62以在第二流体通路孔62的轴线方向观察时第二流体通路孔62的轴正交剖面的一部分与第三阀芯收容孔23重叠的方式与第三阀芯收容孔23连接。即,第二流体通路孔62的轴正交剖面的一部分与第三阀芯收容孔23在第二流体通路孔62的轴线方向上重叠。
另外,第二流体通路孔62与第一阀芯收容孔21的周壁面中的、壳体进深方向C上的里侧(即,图4的纸面上侧)的部位连接。同样,第二流体通路孔62与第三阀芯收容孔23的周壁面中的、壳体进深方向C上的里侧的部位连接。
第三流体通路孔63在壳体2中的壳体宽度方向B的右端侧的外壁面开口,与图1所示的冷却器芯96的流体入口连接。第三流体通路孔63与第二阀芯收容孔22中的收纳第二分配阀41的部位、以及第三阀芯收容孔23中的收纳第三分配阀51的部位连接。
更详细地说,第三流体通路孔63以在第三流体通路孔63的轴线方向观察时第三流体通路孔63的轴正交剖面的一部分与第二阀芯收容孔22重叠的方式与第二阀芯收容孔22连接。即,第三流体通路孔63的轴正交剖面的一部分与第二阀芯收容孔22在第三流体通路孔63的轴线方向上重叠。第三流体通路孔63的轴正交剖面是与第三流体通路孔63的轴线正交的面中的、包含于第二流体通路孔62的部分。
另外,第三流体通路孔63以在第三流体通路孔63的轴线方向观察时第三流体通路孔63的轴正交剖面的全部与第三阀芯收容孔23重叠的方式与第三阀芯收容孔23连接。即,第三流体通路孔63的轴正交剖面的全部与第三阀芯收容孔23在第三流体通路孔63的轴线方向上重叠。第三流体通路孔63的轴线与第三阀芯收容孔23的轴线正交。
在第一流体通路孔61、第二流体通路孔62、以及第三流体通路孔63中的、壳体进深方向C上的最近前侧配置有第一流体通路孔61,在壳体进深方向C上的最里侧配置有第二流体通路孔62。在壳体进深方向C上在第一流体通路孔61与第二流体通路孔62的中间部配置有第三流体通路孔63。另外,第一流体通路孔61、第二流体通路孔62、以及第三流体通路孔63在壳体高度方向A上的位置相同。
如图7~图10所示,第四流体通路孔64在壳体2中的壳体宽度方向B的左端侧的外壁面开口,与图1所示的第二泵92的流体入口连接。第四流体通路孔64与第一阀芯收容孔21中的收纳第一集合阀32的部位、以及第二阀芯收容孔22中的收纳第二集合阀42的部位连接。
更详细地说,第四流体通路孔64以在第四流体通路孔64的轴线方向观察时第四流体通路孔64的轴正交剖面的一部分与第一阀芯收容孔21重叠的方式与第一阀芯收容孔21连接。即,第四流体通路孔64的轴正交剖面的一部分与第一阀芯收容孔21在第四流体通路孔64的轴线方向上重叠。第四流体通路孔64的轴正交剖面是与第四流体通路孔64的轴线正交的面中的、包含于第四流体通路孔64的部分。第四流体通路孔64与第一阀芯收容孔21的周壁面中的、壳体进深方向C上的近前侧的部位连接。
另外,第四流体通路孔64以在第四流体通路孔64的轴线方向观察时第四流体通路孔64的轴正交剖面的全部与第二阀芯收容孔22重叠的方式与第二阀芯收容孔22连接。即,第四流体通路孔64的轴正交剖面的全部与第二阀芯收容孔22在第四流体通路孔64的轴线方向上重叠。第四流体通路孔64的轴线与第二阀芯收容孔22的轴线正交。
第五流体通路孔65在壳体2中的壳体宽度方向B的右端侧的外壁面开口,与图1所示的第一泵91的流体入口连接。第五流体通路孔65与第一阀芯收容孔21中的收纳第一集合阀32的部位、以及第三阀芯收容孔23中的收纳第三集合阀52的部位连接。
更详细地说,第五流体通路孔65以在第五流体通路孔65的轴线方向观察时第五流体通路孔65的轴正交剖面的一部分与第一阀芯收容孔21重叠的方式与第一阀芯收容孔21连接。即,第五流体通路孔65的轴正交剖面的一部分与第一阀芯收容孔21在第五流体通路孔65的轴线方向上重叠。第五流体通路孔65的轴正交剖面是与第五流体通路孔65的轴线正交的面中的、包含于第五流体通路孔65的部分。同样,第五流体通路孔65以在第五流体通路孔65的轴线方向观察时第五流体通路孔65的轴正交剖面的一部分与第三阀芯收容孔23重叠的方式与第三阀芯收容孔23连接。即,第五流体通路孔65的轴正交剖面的一部分与第三阀芯收容孔23在第五流体通路孔65的轴线方向上重叠。
另外,第五流体通路孔65与第一阀芯收容孔21的周壁面中的、壳体进深方向C上的里侧的部位连接。同样,第五流体通路孔65与第三阀芯收容孔23的周壁面中的、壳体进深方向C上的里侧的部位连接。
第六流体通路孔66在壳体2中的壳体宽度方向B的右端侧的外壁面开口,与冷却器芯96的流体出口连接。第六流体通路孔66与第二阀芯收容孔22中的收纳第二集合阀42的部位、以及第三阀芯收容孔23中的收纳第三集合阀52的部位连接。
更详细地说,第六流体通路孔66以在第六流体通路孔66的轴线方向观察时第六流体通路孔66的轴正交剖面的一部分与第二阀芯收容孔22重叠的方式与第二阀芯收容孔22连接。即,第六流体通路孔66的轴正交剖面的一部分与第二阀芯收容孔22在第六流体通路孔66的轴线方向上重叠。第六流体通路孔66的轴正交剖面是与第六流体通路孔66的轴线正交的面中的、包含于第六流体通路孔66的部分。
另外,第六流体通路孔66以在第六流体通路孔66的轴线方向观察时第六流体通路孔66的轴正交剖面的全部与第三阀芯收容孔23重叠的方式与第三阀芯收容孔23连接。即,第六流体通路孔66的轴正交剖面的全部与第三阀芯收容孔23在第六流体通路孔66的轴线方向上重叠。第六流体通路孔66的轴线与第三阀芯收容孔23的轴线正交。
在第四流体通路孔64、第五流体通路孔65、以及第六流体通路孔66中的、壳体进深方向C的最近前侧配置有第四流体通路孔64,在壳体进深方向C上的最里侧配置有第五流体通路孔65。在壳体进深方向C上在第四流体通路孔64与第五流体通路孔65的中间部配置有第六流体通路孔66。另外,第四流体通路孔64、第五流体通路孔65、以及第六流体通路孔66在壳体高度方向A上的位置相同。
如图5、图8~图10所示,第七流体通路孔67由沿壳体宽度方向B延伸的部位671和沿壳体高度方向A延伸的部位672构成。而且,在第七流体通路孔67中,沿壳体宽度方向B延伸的部位671在壳体2中的壳体宽度方向B的左端侧的外壁面开口,与图1所示的散热器93的流体入口连接。另外,在第七流体通路孔67中,沿壳体高度方向A延伸的部位672在第一阀芯收容孔21的端部壁面开口而与第一分配阀室310连接。从图5、图8可知,部位671与部位672相互连通。
第八流体通路孔68由沿壳体宽度方向B延伸的部位681和沿壳体高度方向A延伸的部位682构成。而且,在第八流体通路孔68中,沿壳体宽度方向B延伸的部位681在壳体2中的壳体宽度方向B的左端侧的外壁面开口,与图1所示的加热器芯94的流体入口连接。另外,在第八流体通路孔68中,沿壳体高度方向A延伸的部位682在第二阀芯收容孔22的端部壁面开口而与第二分配阀室410连接。从图5、图9可知,部位681与部位682相互连通。
第九流体通路孔69由沿壳体宽度方向B延伸的部位691和沿壳体高度方向A延伸的部位692构成。而且,在第九流体通路孔69中,沿壳体宽度方向B延伸的部位691在壳体2中的壳体宽度方向B的右端侧的外壁面开口,与图1所示的电池温度调节用热交换器95的流体入口连接。另外,在第九流体通路孔69中,沿壳体高度方向A延伸的部位692与第三流体通路孔63中的使第二阀芯收容孔22与第三阀芯收容孔23连通的部位连接。从图9可知,部位691与部位692相互连通。
如图6、图8~图10所示,第十流体通路孔70由沿壳体宽度方向B延伸的部位701和沿壳体高度方向A延伸的部位702构成。而且,在第十流体通路孔70中,沿壳体宽度方向B延伸的部位701在壳体2中的壳体宽度方向B的左端侧的外壁面开口,与散热器93的流体出口连接。另外,在第十流体通路孔70中,沿壳体高度方向A延伸的部位702与第一集合阀室320连接。从图6可知,部位701与部位702相互连通。
第十一流体通路孔71由沿壳体宽度方向B延伸的部位711和沿壳体高度方向A延伸的部位712构成。而且,在第十一流体通路孔71中,沿壳体宽度方向B延伸的部位711在壳体2中的壳体宽度方向B的左端侧的外壁面开口,与加热器芯94的流体出口连接。另外,在第十一流体通路孔71中,沿壳体高度方向A延伸的部位712与第二集合阀室420连接。从图6可知,部位711与部位712相互连通。
第十二流体通路孔72由沿壳体宽度方向B延伸的部位721和沿壳体高度方向A延伸的部位722构成。而且,在第十二流体通路孔72中,沿壳体宽度方向B延伸的部位721在壳体2中的壳体宽度方向B的右端侧的外壁面开口,与电池温度调节用热交换器95的流体出口连接。另外,在第十二流体通路孔72中,沿壳体高度方向A延伸的部位722与第六流体通路孔66连接。从图6、图9可知,部位721与部位722相互连通。
如图4~图7、图9所示,在壳体2形成有从壳体高度方向A的上端面贯通到下端面的第一隔热空间24和第二隔热空间25。
如图5所示,第一隔热空间24设置在第七流体通路孔67与第八流体通路孔68之间。通过在第一隔热空间24中流通的空气而抑制在第七流体通路孔67中流通的流体与在第八流体通路孔68中流通的流体之间的热移动。
如图6所示,第一隔热空间24设置在第十流体通路孔70与第十一流体通路孔71之间。通过在第一隔热空间24中流通的空气而抑制在第十流体通路孔70中流通的流体与在第十一流体通路孔71中流通的流体之间的热移动。
如图4、图9所示,第二隔热空间25设置在第二流体通路孔62与第三流体通路孔63之间。通过在第二隔热空间25中流通的空气而抑制在第二流体通路孔62中流通的流体与在第三流体通路孔63中流通的流体之间的热移动。
如图7、图9所示,第二隔热空间25设置在第五流体通路孔65与第六流体通路孔66之间。通过在第二隔热空间25中流通的空气而抑制在第五流体通路孔65中流通的流体与在第六流体通路孔66中流通的流体之间的热移动。
接下来,关于第一~第三阀芯3~5的阀特性,基于图4~图13进行说明。另外,图4和图7~图10表示第一~第三阀芯3~5的原位置。
首先,对第一阀芯3的阀特性进行说明。在图11中,实线表示将水加热器98、散热器93和第二泵92连结的流路的开度。在图11中,虚线表示将水冷却器97、散热器93和第一泵91连结的流路的开度。
在第一阀芯3位于原位置时,第一分配阀第一孔311位于与第一流体通路孔61连通的位置,第一流体通路孔61与第一分配阀室310经由第一分配阀第一孔311而连通。另一方面,第二流体通路孔62与第一分配阀室310成为非连通状态。
另外,在第一阀芯3位于原位置时,第一集合阀第一孔321位于与第四流体通路孔64连通的位置,第四流体通路孔64与第一集合阀室320经由第一集合阀第一孔321而连通。另一方面,第五流体通路孔65与第一集合阀室320成为非连通状态。
由此,从水加热器98供给的温水按照第一流体通路孔61、第一分配阀第一孔311、第一分配阀室310、第七流体通路孔67的顺序流动而到达散热器93。而且,通过了散热器93的温水按照第十流体通路孔70、第一集合阀室320、第一集合阀第一孔321、第四流体通路孔64的顺序流动而到达第二泵92。
即,如图11所示,在第一阀芯3位于原位置时,将水加热器98、散热器93和第二泵92连结的流路为全开,将水冷却器97、散热器93和第一泵91连结的流路为全闭。
若第一阀芯3从原位置在图4的纸面上顺时针旋转90°,则第一流体通路孔61和第二流体通路孔62中的任意一方都与第一分配阀第一孔311成为非连通状态。由此,从水冷却器97供给的冷水和从水加热器98供给的温水都不向散热器93流动。
即,如图11所示,若第一阀芯3从原位置在图4的纸面上顺时针旋转90°,则将水加热器98、散热器93和第二泵92连结的流路为全闭,将水冷却器97、散热器93和第一泵91连结的流路也为全闭。
若第一阀芯3从原位置在图4的纸面上顺时针旋转180°,则第一分配阀第一孔311与第二流体通路孔62成为连通状态,第二流体通路孔62与第一分配阀室310经由第一分配阀第一孔311而连通。另一方面,第一流体通路孔61与第一分配阀室310成为非连通状态。
另外,若第一阀芯3从原位置在图4的纸面上顺时针旋转180°,则第一集合阀第一孔321与第五流体通路孔65成为连通状态,第五流体通路孔65与第一集合阀室320经由第一集合阀第一孔321而连通。另一方面,第四流体通路孔64与第一集合阀室320成为非连通状态。
由此,从水冷却器97供给的冷水按照第二流体通路孔62、第一分配阀第一孔311、第一分配阀室310、第七流体通路孔67的顺序流动而到达散热器93。而且,通过了散热器93的冷水按照第十流体通路孔70、第一集合阀室320、第一集合阀第一孔321、第五流体通路孔65的顺序流动而到达第一泵91。
即,如图11所示,若第一阀芯3从原位置在图4的纸面上顺时针旋转180°,则将水加热器98、散热器93和第二泵92连结的流路为全闭。而且,将水冷却器97、散热器93和第一泵91连结的流路为全开。
这样,第一阀芯3能够使两种流体(即,温水和冷水)切换地向一个设备(即,散热器93)流动。
接着,对第二阀芯4的阀特性进行说明。在图12中,实线表示将水加热器98、电池温度调节用热交换器95和第二泵92连结的流路的开度。在图12中,虚线表示将水加热器98、加热器芯94和第二泵92连结的流路的开度。
在第二阀芯4位于原位置时,第二分配阀第一孔411位于与第一流体通路孔61连通的位置,第一流体通路孔61与第二分配阀室410经由第二分配阀第一孔411而连通。另一方面,第三流体通路孔63与第二分配阀室410成为非连通状态。
另外,在第二阀芯4位于原位置时,第二集合阀第一孔421位于与第四流体通路孔64连通的位置,第四流体通路孔64与第二集合阀室420经由第二集合阀第一孔421而连通。另一方面,第六流体通路孔66与第二集合阀室420成为非连通状态。
由此,从水加热器98供给的温水按照第一流体通路孔61、第二分配阀第一孔411、第二分配阀室410、第八流体通路孔68的顺序流动而到达加热器芯94。而且,通过了加热器芯94的温水按照第十一流体通路孔71、第二集合阀室420、第二集合阀第一孔421、第四流体通路孔64的顺序流动而到达第二泵92。
即,如图12所示,在第二阀芯4位于原位置时,将水加热器98、加热器芯94和第二泵92连结的流路为全开,将水加热器98、电池温度调节用热交换器95和第二泵92连结的流路为全闭。
若第二阀芯4从原位置在图4的纸面上顺时针旋转90°,则第二分配阀第一孔411与第三流体通路孔63成为连通状态,第三流体通路孔63与第二分配阀室410经由第二分配阀第一孔411而连通。另外,第二分配阀第二孔412与第一流体通路孔61成为连通状态,第一流体通路孔61与第二分配阀室410经由第二分配阀第二孔412而连通。
若第二阀芯4从原位置在图4的纸面上顺时针旋转90°,则第二集合阀第一孔421与第六流体通路孔66成为连通状态,第六流体通路孔66与第二集合阀室420经由第二集合阀第一孔421而连通。另外,第二集合阀第二孔422与第四流体通路孔64成为连通状态,第四流体通路孔64与第二集合阀室420经由第二集合阀第二孔422而连通。
由此,从水加热器98供给的温水按照第一流体通路孔61、第二分配阀第二孔412、第二分配阀室410、第八流体通路孔68的顺序流动而到达加热器芯94。而且,通过了加热器芯94的温水按照第十一流体通路孔71、第二集合阀室420、第二集合阀第二孔422、第四流体通路孔64的顺序流动而到达第二泵92。
另外,从水加热器98供给的温水按照第一流体通路孔61、第二分配阀第二孔412、第二分配阀室410、第二分配阀第一孔411、第三流体通路孔63、第九流体通路孔69的顺序流动而到达电池温度调节用热交换器95。而且,通过了电池温度调节用热交换器95的温水按照第十二流体通路孔72、第二集合阀第一孔421、第二集合阀室420、第二集合阀第二孔422、第四流体通路孔64的顺序流动而到达第二泵92。
即,如图12所示,若第二阀芯4从原位置在图4的纸面上顺时针旋转90°,则将水加热器98、加热器芯94和第二泵92连结的流路为全开,将水加热器98、电池温度调节用热交换器95和第二泵92连结的流路也为全开。
若第二阀芯4从原位置在图4的纸面上顺时针旋转180°,则第一流体通路孔61与第二分配阀室410成为非连通状态。由此,从水加热器98供给的温水不向加热器芯94和电池温度调节用热交换器95中的任意一方流动。
即,如图12所示,若第二阀芯4从原位置在图4的纸面上顺时针旋转180°,则将水加热器98、加热器芯94和第二泵92连结的流路为全闭。而且,将水加热器98、电池温度调节用热交换器95和第二泵92连结的流路也为全闭。
这样,第二阀芯4能够使温水切换地向多个设备(即,加热器芯94和电池温度调节用热交换器95)流动。
接着,对第三阀芯5的阀特性进行说明。在图13中,实线表示将水冷却器97、电池温度调节用热交换器95和第一泵91连结的流路的开度。在图13中,虚线表示将水冷却器97、冷却器芯96和第一泵91连结的流路的开度。
在第三阀芯5位于原位置时,第三分配阀第一孔511位于与第二流体通路孔62连通的位置,第二流体通路孔62与第三分配阀室510经由第三分配阀第一孔511而连通。
另外,第三分配阀第二孔512位于与第三流体通路孔63中的将第二阀芯收容孔22和第三阀芯收容孔23连接的部位连通的位置。因此,第三流体通路孔63的该部位与第三分配阀室510经由第三分配阀第二孔512而连通。并且,第三分配阀第二孔512和第三分配阀室510与第三流体通路孔63中的比第三阀芯收容孔23靠开口部侧右侧的位置成为非连通状态。
在第三阀芯5位于原位置时,第三集合阀第一孔521位于与第五流体通路孔65连通的位置,第五流体通路孔65与第三集合阀室520经由第三集合阀第一孔521而连通。
另外,第三集合阀第二孔522位于与第六流体通路孔66中的将第二阀芯收容孔22和第三阀芯收容孔23连接的部位连通的位置。第六流体通路孔66的该部位与第三集合阀室520经由第三集合阀第二孔522而连通。并且,第三集合阀第二孔522和第三集合阀室520与第六流体通路孔66中的比第三阀芯收容孔23靠开口部侧右侧的位置成为非连通状态。
由此,从水冷却器97供给的冷水按照第二流体通路孔62、第三分配阀第一孔511、第三分配阀室510、第三分配阀第二孔512、第三流体通路孔63、第九流体通路孔69的顺序流动而到达电池温度调节用热交换器95。而且,通过了电池温度调节用热交换器95的冷水按照第十二流体通路孔72、第六流体通路孔66、第三集合阀第二孔522、第三集合阀室520、第三集合阀第一孔521、第五流体通路孔65的顺序流动而到达第一泵91。
即,如图13所示,在第三阀芯5位于原位置时,将水冷却器97、电池温度调节用热交换器95和第一泵91连结的流路为全开,将水冷却器97、冷却器芯96和第一泵91连结的流路为全闭。
若第三阀芯5从原位置在图4的纸面上顺时针旋转90°,则第三分配阀第一孔511位于与第三流体通路孔63中的比第三阀芯收容孔23靠开口部侧的部位连通的位置。于是,第三流体通路孔63的该部位与第三分配阀室510经由第三分配阀第一孔511而连通。
第三分配阀第二孔512位于与第二流体通路孔62连通的位置。因此,第二流体通路孔62与第三分配阀室510经由第三分配阀第二孔512而连通。另外,第三分配阀第二孔512和第三分配阀室510与第三流体通路孔63中的将第二阀芯收容孔22和第三阀芯收容孔23连接的部位成为非连通状态。
若第三阀芯5从原位置在图4的纸面上顺时针旋转90°,则第三集合阀第一孔521位于与第六流体通路孔66中的比第三阀芯收容孔23靠开口部侧的部位连通的位置。于是,第六流体通路孔66的该部位与第三集合阀室520经由第三集合阀第一孔521而连通。
第三集合阀第二孔522位于与第五流体通路孔65连通的位置。因此,第五流体通路孔65与第三集合阀室520经由第三集合阀第二孔522而连通。另外,第三集合阀第二孔522和第三集合阀室520与第六流体通路孔66中的将第二阀芯收容孔22和第三阀芯收容孔23连接的部位成为非连通状态。
由此,从水冷却器97供给的冷水按照第二流体通路孔62、第三分配阀第二孔512、第三分配阀室510、第三分配阀第一孔511、第三流体通路孔63的顺序流动而到达冷却器芯96。而且,通过了冷却器芯96的冷水按照第六流体通路孔66、第三集合阀第一孔521、第三集合阀室520、第三集合阀第二孔522、第五流体通路孔65的顺序流动而到达第一泵91。
即,如图13所示,若第三阀芯5从原位置在图4的纸面上顺时针旋转90°,则将水冷却器97、电池温度调节用热交换器95和第一泵91连结的流路为全闭。而且,将水冷却器97、冷却器芯96和第一泵91连结的流路为全开。
若第三阀芯5从原位置在图4的纸面上顺时针旋转180°,则第二流体通路孔62和第三流体通路孔63中的任意一方都与第三分配阀第一孔511成为非连通状态。另外,第三分配阀第二孔512与第二流体通路孔62成为非连通状态。由此,从水冷却器97供给的冷水不向电池温度调节用热交换器95和冷却器芯96中的任意一方流动。
即,如图13所示,若第三阀芯5从原位置在图4的纸面上顺时针旋转180°,则将水冷却器97、电池温度调节用热交换器95和第一泵91连结的流路为全闭。而且,将水冷却器97、冷却器芯96和第一泵91连结的流路也为全闭。
这样,第三阀芯5能够使冷水切换地向多个设备(即,电池温度调节用热交换器95和冷却器芯96)流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第三阀芯收容孔21~23的各轴线相互平行。另外,具备直线状的第一~第六流体通路孔61~66,该直线状的第一~第六流体通路孔61~66的一端与第一~第三阀芯收容孔21~23的周壁面连接,并且另一端在壳体2的外壁面开口,第一~第六流体通路孔61~66的轴线与第一~第三阀芯收容孔21~23的轴线垂直。并且,第一~第六流体通路孔61~66中的各个流体通路孔与第一~第三阀芯收容孔21~23中的至少两个阀芯收容孔连接,并且各个流体通路孔的轴正交剖面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在各个流体通路孔的轴线方向观察时与所连接的阀芯收容孔重叠。
而且,通过这样的结构,在具有多个阀芯的切换阀中,能够使与第一~第三阀芯收容孔21~23的周壁面连接的第一~第六流体通路孔61~66的轴线相互平行,因此在具有多个阀芯的切换阀中能够实现壳体2的小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一隔热空间24和第二隔热空间25中流通的空气而抑制在相邻的流体通路孔中流通的流体间的热移动。因此,能够防止基于热移动的冷水温度的上升和基于热移动的温水温度的降低。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各个分配阀室或者各个集合阀室连接有多个流体通路孔。但是,流体通路孔的连接模式能够像以下描述的变形例那样进行各种变更。
另外,第一~第五变形例是在阀室连接有三个流体通路孔的三通阀类型的变形例,第六~第十变形例是在阀室连接有两个流体通路孔的双通阀类型的变形例,第十一变形例是在阀室连接有四个流体通路孔的四通阀类型的变形例。
另外,在以下的变形例的说明中,将分配阀室或者集合阀室称为阀室11、将第一~第三阀芯收容孔称为阀芯收容孔12、将与阀芯收容孔12的端部壁面连接的流体通路孔称为轴线方向流体通路孔13。另外,将与阀芯收容孔12的周壁面连接的流体通路孔中的、流体通路孔的轴正交剖面的一部分在流体通路孔的轴线方向观察时与阀芯收容孔重叠的流体通路孔称为切线方向流体通路孔14。即,将与阀芯收容孔12的周壁面连接的流体通路孔中的、流体通路孔的轴正交剖面的一部分在流体通路孔的轴线方向上与阀芯收容孔重叠的流体通路孔称为切线方向流体通路孔14。流体通路孔的轴正交剖面是与流体通路孔的轴线正交的面中的、包含于流体通路孔的部分。并且,将与阀芯收容孔12的周壁面连接的流体通路孔中的、流体通路孔的轴正交剖面的全部在流体通路孔的轴线方向观察时与阀芯收容孔重叠的流体通路孔称为法线方向流体通路孔15。即,将与阀芯收容孔12的周壁面连接的流体通路孔中的、流体通路孔的轴正交剖面的全部在流体通路孔的轴线方向上与阀芯收容孔重叠的流体通路孔称为法线方向流体通路孔15。
在图14所示的第一变形例中,一个轴线方向流体通路孔13和两个切线方向流体通路孔14连接于阀室11。
在图15所示的第二变形例中,一个轴线方向流体通路孔13、一个切线方向流体通路孔14和一个法线方向流体通路孔15连接于阀室11。
在图16所示的第三变形例中,一个轴线方向流体通路孔13和两个法线方向流体通路孔15连接于阀室11。
在图17所示的第四变形例中,一个切线方向流体通路孔14和两个法线方向流体通路孔15连接于阀室11。
在图18所示的第五变形例中,两个切线方向流体通路孔14和一个法线方向流体通路孔15连接于阀室11。
在图19所示的第六变形例中,一个轴线方向流体通路孔13和一个切线方向流体通路孔14连接于阀室11。
在图20所示的第七变形例中,一个轴线方向流体通路孔13和一个法线方向流体通路孔15连接于阀室11。
在图21所示的第八变形例中,两个法线方向流体通路孔15连接于阀室11。
在图22所示的第九变形例中,一个切线方向流体通路孔14和一个法线方向流体通路孔15连接于阀室11。
在图23所示的第十变形例中,两个切线方向流体通路孔14连接于阀室11。
在图24所示的第十一变形例中,两个切线方向流体通路孔14和两个法线方向流体通路孔15连接于阀室11。
(其他的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车辆搭载时第一~第三阀芯收容孔21~23的各轴线设为上下方向,但也可以将车辆搭载时第一~第三阀芯收容孔21~23的各轴线设为水平方向。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第一~第三阀芯3~5绕其轴线旋转,而对供流体流动的流路进行开闭。但是,也可以伴随着第一~第三阀芯3~5的旋转而使在流路中流动的流体的流量连续地变化。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适当地变更。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构成实施方式的要素,除了特别指明是必须的情况以及原理上明确认为是必须的情况等之外,可以说未必是必须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提到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的个数、数值、量、范围等数值的情况下,除了特别指明是必须的情况以及原理上明确限定于特定的数的情况等之外,并不限于该特定的数。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提到结构要素等的形状、位置关系等时,除了特别指明的情况以及原理上限定于特定的形状、位置关系等的情况等之外,并不限于该形状、位置关系等。
(总结)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所示的第一观点,多个阀芯收容孔的轴线相互平行。多个流体通路孔的轴线相互平行,并且与上述多个阀芯收容孔的轴线垂直。多个流体通路孔中的各个流体通路孔与多个阀芯收容孔中的至少两个阀芯收容孔连接,并且该流体通路孔的轴正交剖面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在流体通路孔的轴线方向上与该至少两个阀芯收容孔重叠。
另外,根据第二观点,多个阀芯中的至少一个阀芯使两种流体切换地向多个设备中的一个上述设备流动。
另外,根据第三观点,多个阀芯中的至少一个阀芯使冷水和温水切换地向一个设备流动,多个阀芯中的至少一个阀芯仅使冷水和温水中的一种水向多个设备流动。
另外,根据第四观点,在流体通路孔中流动的两种流体为冷水和温水,壳体在多个流体通路孔中的相邻的两个流体通路孔间具备隔热空间,该隔热空间抑制在两个流体通路孔中的一个流体通路孔中流通的流体与在两个流体通路孔中的另一个流体通路孔中流通的流体之间的热移动。
由此,能够防止基于热移动的冷水温度的上升和基于热移动的温水温度的降低。

Claims (4)

1.一种切换阀,控制两种流体朝向外部的多个设备(93~96)的流动,该切换阀的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2);以及
多个阀芯(3~5),该多个阀芯收容于所述壳体(2),通过绕各个轴线旋转而切换所述两种流体的流动,
所述壳体具备:圆柱状的多个阀芯收容孔(21~23),该圆柱状的多个阀芯收容孔将所述多个阀芯收容为旋转自如;以及直线状的多个流体通路孔(61~66),该直线状的多个流体通路孔的一端与所述多个阀芯收容孔中的任意一个阀芯收容孔的周壁面连接,并且另一端在所述壳体的外壁面开口而使所述流体流通,
所述多个阀芯收容孔的轴线相互平行,
所述多个流体通路孔的轴线相互平行,并且与所述多个阀芯收容孔的轴线垂直,
所述多个流体通路孔中的各个流体通路孔与所述多个阀芯收容孔中的至少两个阀芯收容孔连接,并且该流体通路孔的轴正交剖面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在所述流体通路孔的轴线方向上与所述至少两个阀芯收容孔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阀芯中的至少一个阀芯使所述两种流体切换地向所述多个设备中的一个设备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种流体为冷水和温水,
所述多个阀芯中的至少一个阀芯使所述冷水和所述温水切换地向所述多个设备中的一个设备流动,
所述多个阀芯中的至少一个阀芯仅使所述冷水和所述温水中的一种水向所述多个设备中的多个设备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种流体为冷水和温水,
所述壳体在所述多个流体通路孔中的相邻的两个流体通路孔之间具备隔热空间(24、25),该隔热空间抑制在所述两个流体通路孔中的一个所述流体通路孔中流通的流体与在所述两个流体通路孔中的另一个所述流体通路孔中流通的流体之间的热移动。
CN201780035361.1A 2016-06-08 2017-06-08 切换阀 Active CN1093128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14320 2016-06-08
JP2016114320A JP6520832B2 (ja) 2016-06-08 2016-06-08 切替弁
PCT/JP2017/021328 WO2017213224A1 (ja) 2016-06-08 2017-06-08 切替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2873A true CN109312873A (zh) 2019-02-05
CN109312873B CN109312873B (zh) 2020-05-26

Family

ID=60577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35361.1A Active CN109312873B (zh) 2016-06-08 2017-06-08 切换阀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55060B2 (zh)
JP (1) JP6520832B2 (zh)
CN (1) CN109312873B (zh)
DE (1) DE112017002894B4 (zh)
WO (1) WO20172132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30943B1 (ko) * 2018-07-25 2023-05-1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열관리 시스템
JP7346927B2 (ja) * 2019-06-17 2023-09-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流路切替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13094A (en) * 1974-10-23 1977-03-22 Erkki Pietari Niskanen 4-Way valve for separating of two liquid supply lines, especially in dairies and similar plants
US4611626A (en) * 1984-09-11 1986-09-16 Logsdon Duane D Fluid control valve
CN103782074A (zh) * 2011-09-06 2014-05-0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选择阀和冷却系统
CN104089053A (zh) * 2014-07-02 2014-10-08 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 水龙头组件
CN104806791A (zh) * 2015-04-11 2015-07-29 欧阳山西 电子智能出水恒温混水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38090B (de) 1907-05-13 1909-07-26 Hugo Schneider Ag Dochtloser Brenner für flüssige Brennstoffe.
ATE38090T1 (de) 1984-02-22 1988-11-15 Lyng Ind As Sanitaeres system zur lieferung von warm- und kaltwasser.
NO155261C (no) * 1984-02-22 1987-03-04 Lyng Ind As Sanitaersystem for levering av varmt og kaldt vann.
US4628962A (en) * 1986-01-06 1986-12-16 United States Brass Corporation Tub-shower diverter valve
JPH05165427A (ja) 1991-12-18 1993-07-02 Fuji Electric Co Ltd 走査線駆動回路
US7475827B2 (en) * 2005-04-19 2009-01-13 Masco Corporation Of Indiana Fluid mixer
US7344088B2 (en) * 2005-05-20 2008-03-18 Tzai-Jen Yang Dual-function valve with pressure adjustment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functions
JP5560006B2 (ja) 2009-08-20 2014-07-23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複合弁
CN106537063B (zh) 2014-07-18 2019-04-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JP6330646B2 (ja) 2014-12-16 2018-05-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13094A (en) * 1974-10-23 1977-03-22 Erkki Pietari Niskanen 4-Way valve for separating of two liquid supply lines, especially in dairies and similar plants
US4611626A (en) * 1984-09-11 1986-09-16 Logsdon Duane D Fluid control valve
CN103782074A (zh) * 2011-09-06 2014-05-0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选择阀和冷却系统
CN104089053A (zh) * 2014-07-02 2014-10-08 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 水龙头组件
CN104806791A (zh) * 2015-04-11 2015-07-29 欧阳山西 电子智能出水恒温混水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955060B2 (en) 2021-03-23
WO2017213224A1 (ja) 2017-12-14
JP2017219128A (ja) 2017-12-14
DE112017002894T5 (de) 2019-02-14
CN109312873B (zh) 2020-05-26
DE112017002894B4 (de) 2023-05-04
JP6520832B2 (ja) 2019-05-29
US20190219181A1 (en) 2019-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65550C (zh) 冷冻装置
JP5911728B2 (ja) 気液分離器及び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CN107089113B (zh) 车辆空调设备及具有其的车辆
JP7031789B2 (ja) 流路切替弁および流体循環回路
US11143443B2 (en) Heat exchanger
EP3666565B1 (en)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1915480B (zh) 热交换器及制冷空调装置
JP6760226B2 (ja) 複合型熱交換器
CN109312873A (zh) 切换阀
EP3071904B1 (en) Heat pump system
JP4211094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17172948A (ja) 熱交換ユニットおよび車両用空調装置
US20240151431A1 (en) Hot water supply tank
JP5310243B2 (ja) 分流器
US20230400229A1 (en) Flow circuitry and valving for reversible hvac heat exchange configurations
CN220541253U (zh) 一种空调器
CN109690225A (zh) 热交换器
CN220429807U (zh) 一种车辆热管理用集成阀组及车辆热管理系统
US20230228336A1 (en) Flow path switching device
JP2014081170A (ja) 空気調和装置
WO2024075715A1 (ja) 車両用温調システム
KR101138634B1 (ko) 열교환기
WO2023079630A1 (ja) 車両用冷凍サイクルユニット
JP2019045051A (ja) 熱交換器
KR20230143451A (ko) 차량용 히트펌프 시스템의 냉매용 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