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05183A - 一种空调温度调节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温度调节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05183A
CN109305183A CN201811617540.9A CN201811617540A CN109305183A CN 109305183 A CN109305183 A CN 109305183A CN 201811617540 A CN201811617540 A CN 201811617540A CN 109305183 A CN109305183 A CN 1093051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target
shell
air
in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1754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05183B (zh
Inventor
杜晓青
金诚
陈王永
仲启端
马丽丽
陈鑫铎
熊文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United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United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United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United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1754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051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05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051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051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051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27/00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air-conditioning
    • B61D27/0018Air-conditioning means, i.e. combining at least two of the following ways of treating or supplying air, namely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调温度调节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利用环境温度、当前目标区域内温度和预设的室内温度设定方法,得到第一室内目标温度,在得到的第一室内目标温度的基础上,获取目标区域内乘客的平均体表温度,并利用平均体表温度和预设的最佳体表温度,得到更为考虑乘客体感的第二室内目标温度,通过结合第一室内目标温度和第二室内温度,得到的目标室内温度,在第二室内目标温度作用下能够随时根据乘客的平均体表温度进行调整,确保目标区域内始终能够保持适宜的温度,同目标区域可以设定不同的目标室内温度,实现分区空温,节约能耗,提高乘客的舒适度,使温度控制更为灵活,提高温控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温度调节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温度调节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列车空调控制方式中当前的温度设置只根据环境因素和相应控制人员个人完成,忽略了大部分乘客的个体感受,且调节模式固定不可变,外界环境因素占主导地位,且目标温度基数较大,相应控制人员也只能在目标温度进行微调,调节效果不能满足大部分乘客的实际需求,用户体验差;整个行车过程中,空调的目标温度几乎不变,忽略了乘客不同状态下的温度需求;不同定员的车厢采用相同的制冷/制暖等级,且固定在较高制冷/制暖等级,用户体验差,能耗多。
因此,需要能够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的空调温度调节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温度调节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提高用户体验。其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空调温度调节方法,包括:
获取车厢外的外部环境的环境温度、车厢内目标区域内乘客的当前平均体表温度和当前目标区域内温度;
利用所述环境温度、当前目标区域内温度和预设的室内温度设定方法,得到第一室内目标温度;
利用当前平均体表温度和预设的最佳体表温度,得到第二室内目标温度;
利用所述第一室内目标温度和所述第二室内目标温度,得到目标室内温度;
发送所述目标室内温度至与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空调,以将所述空调的目标温度设定为所述目标室内温度。
可选的,所述发送所述目标室内温度至与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空调之后,还包括:
利用用户输入的指定温度和预设的人工权重,得到设定温度;
发送所述设定温度至所述空调,以使所述空调将目标温度设定为所述目标室内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之和。
可选的,所述利用当前平均体表温度和预设的最佳体表温度,得到第二室内目标温度的过程,包括:
利用当前平均体表温度和所述最佳体表温度,得到当前平均体表温度和所述最佳体表温度的体表温差;
利用所述体表温差和预设的温度设定方法,得到温度变化幅值;
利用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最佳体表温度,得到温度变化方向;
利用所述温度变化方向、所述温度变化幅值和所述最佳体表温度,得到所述第二室内目标温度。
可选的,所述利用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最佳体表温度,得到温度变化方向的过程,包括:
利用所述最佳体表温度减去所述环境温度,得到环境温差;
判断所述环境温差的正负;
若所述环境温差为正,则所述温度变化方向为升温;
若所述环境温差为负,则所述温度变化方向为降温。
可选的,所述发送所述目标室内温度至与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空调之后,还包括:
获取前一时刻的历史平均体表温度;
利用当前平均体表温度和所述历史平均体表温度,得到体温变化趋势;
利用所述体温变化趋势判断乘客的体表温度是否按照所述温度变化方向变化;
若否,则利用所述温度变化方向和预设的温度调节值,生成调节温度;
发送所述调节温度至所述空调,以使所述空调将目标温度设定为所述目标室内温度与所述调节温度之和。
可选的,所述获取目标区域内乘客的当前平均体表温度的过程,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内每个乘客的当前体表温度;
利用预先获取的每个乘客的个人信息,得到每个乘客的加权系数;
利用每个乘客的加权系数和相应的当前体表温度,得到所述目标区域内乘客的当前平均体表温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温度调节系统,包括:
温度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厢外的外部环境的环境温度、车厢内目标区域内乘客的当前平均体表温度和当前目标区域内温度;
第一温度计算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环境温度、当前目标区域内温度和预设的室内温度设定方法,得到第一室内目标温度;
第二温度计算模块,用于利用当前平均体表温度和预设的最佳体表温度,得到第二室内目标温度;
室内温度计算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一室内目标温度和所述第二室内目标温度,得到目标室内温度;
室内温度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目标室内温度至与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空调,以将所述空调的目标温度设定为所述目标室内温度。
可选的,所述温度数据获取模块,包括:
体表温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内每个乘客的当前体表温度;
加权系数获取单元,用于利用预先获取的每个乘客的个人信息,得到每个乘客的加权系数;
平均温度计算单元,用于利用每个乘客的加权系数和相应的当前体表温度,得到所述目标区域内乘客的当前平均体表温度。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调温度调节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前述的空调温度调节方法。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空调温度调节方法。
本发明中,空调温度调节方法,包括:获取车厢外的外部环境的环境温度、车厢内目标区域内乘客的当前平均体表温度和当前目标区域内温度;利用环境温度、当前目标区域内温度和预设的室内温度设定方法,得到第一室内目标温度;利用当前平均体表温度和预设的最佳体表温度,得到第二室内目标温度;利用第一室内目标温度和第二室内目标温度,得到目标室内温度;发送目标室内温度至与目标区域对应的空调,以将空调的目标温度设定为目标室内温度。
本发明在参考环境温度得到的第一室内目标温度的基础上,获取目标区域内乘客的平均体表温度,并利用平均体表温度和预设的最佳体表温度,得到更为考虑乘客体感的第二室内目标温度,通过结合第一室内目标温度和第二室内温度,得到的目标室内温度,在第二室内目标温度作用下能够随时根据乘客的平均体表温度进行调整,确保目标区域内始终能够保持适宜的温度,同目标区域可以设定不同的目标室内温度,实现分区空温,节约能耗,提高乘客的舒适度,使温度控制更为灵活,提高温控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空调温度调节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空调温度调节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调温度调节方法,参见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1:获取车厢外的外部环境的环境温度、车厢内目标区域内乘客的当前平均体表温度和当前目标区域内温度。
具体的,列车存在多个车厢,每个车厢之间可以通过车门隔离开,因此,车厢之间的温度并不一定相同,且无法相互影响,因此,每个车厢的温度需要单独控制,通过设定目标区域将各车厢进行划分,所以每个目标区域便可对应一个车厢的体积,当然,部分列车车厢长,车厢内整体温度可能不同,同时,车厢内不同类型的乘客分布可能不均,因此,可以将一个车厢内划分为多个目标区域,以达到更好的控温效果。
进一步的,可以利用红外传感器获取目标区域内每个乘客的体温,并求出平均体表温度,以确保控温时能够确保多数乘客保持较高的舒适度。
S12:利用环境温度、当前目标区域内温度和预设的室内温度设定方法,得到第一室内目标温度。
具体的,利用环境温度和预设的室内温度设定方法,确定温度取值范围,利用当前目标区域内温度和室内温度设定方法,确定第一室内目标温度。
其中,预设的室内温度设定方法可以包括温度设定库,温度设定库,记载着各种环境温度和当前目标区域内温度分别对应的温度取值范围,因此,可以利用环境温度直接在温度设定库中进行查询,便可得到对应的温度取值范围,例如,温度设定库中记载了环境温度大于26℃时对应的温度取值范围为22℃至24℃,环境温度大于小于等于0℃时对应的温度取值范围为24℃至28℃,若当前环境温度为28℃,则属于温度设定库中的环境温度大于26℃,所以温度取值范围在22℃至24℃,若当前环境温度为0℃,则温度取值范围为24℃至28℃。
具体的,预设的室内温度设定方法还可以包括相应的室内温度算法,室内温度算法可以为利用预设的最佳体表温度减去环境温度的温差,配合加权系数,在目标区域内温度的基础上,得到第一室内目标温度,例如,当前环境温度为28℃,温度取值范围在22℃至24℃,最佳体表温度为24℃,当前目标区域内温度为25℃,加权系数为0.8,温差为-4℃,利用温差与加权系数相乘,得到-3.2℃,将目标区域内温度与-3.2℃相加,得到第一室内目标温度21.8℃,由于空调的精准度可能无法取小数点后一位,则可以四舍五入,得到第一室内目标温度22℃。
S13:利用当前平均体表温度和预设的最佳体表温度,得到第二室内目标温度。
具体的,利用当前平均体表温度减去最佳体表温度,得到当前平均体表温度和最佳体表温度的体表温差,利用体表温差的正负,则可以判断当前平均体表温度是高于最佳体表温度还是低于最佳体表温度,体表温差若是负,则证明需要控制空调升温,体表温差若是正,则证明需要控制空调降温。
进一步的,利用体表温差和预设的温度设定方法,得到温度变化幅值;其中,预设的温度设定方法可以为加权计算方法,通过设定相应的权重与体表温差相乘,得到温度变化幅值,由于体表温差包括正负,因此,温度变化幅值亦包括正负,即带有温度变化方向,所以通过将最佳体表温度与体表温差求和,便可得到第二室内目标温度。
其中,最佳体表温度为预先推算的人体能够处于舒适状态的温度,当然,最佳体表温度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调整,最佳体表温度本质为预设的温度阈值。
S14:利用第一室内目标温度和第二室内目标温度,得到目标室内温度。
具体的,第一室内目标温度能确保目标室内温度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因极端情况下,利用乘客体表温度得出极端的第二室内目标温度,导致乘客不适的情况,例如,夏天时,气温可能达到40℃,人的体表温度可能会达到极高的水平,如36℃,而通常情况下人体体表温度与最佳体表温度的体表温差差距不大,而此时体表温差大,得到第二室内目标温度可能很低,如,18℃,若乘客从40℃的环境进入18℃的环境巨大的温差,必定导致不适,因此,利用第一室内目标温度能够确保目标室内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减少极端情况的发生。
具体的,利用基于人体体表温度得到的第二室内目标温度,能够得到更为贴近人体感受的温度,同时,引入第二室内目标温度使目标室内温度能够自动跟随人体体表温度进行变化,而不会出现固定在一个温度的情况,更为合理和舒适,例如,当目标区域内大部分乘客睡眠,乘客的当前平均体表温度将会下降,原有的目标室内温度可能会导致当前平均体表温度将会低于最佳体表温度,此时,第二室内目标温度便可以相应的上升,从而提高目标室内温度,确保乘客的体表温度能够接近最佳体表温度。
进一步的,可以通过加权计算的方法将第一室内目标温度和第二室内目标温度结合,得到目标室内温度。
S15:发送目标室内温度至与目标区域对应的空调,以将空调的目标温度设定为目标室内温度。
可以理解的是,目标区域内的当前平均体感温度将会随之时间推移变化, 因此,可以周期性的获取车厢外的外部环境的环境温度、车厢内目标区域内乘客的当前平均体表温度和当前目标区域内温度,以重复执行S12至S14,根据环境温度变化不断调整第一室内目标温度,乘客的体感温度变化不断的调整第二室内目标温度和目标室内温度,从而实现智能化控温,同时,不同目标区域可以设定不同的目标室内温度,实现分区空温。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参考环境温度得到的第一室内目标温度的基础上,获取目标区域内乘客的平均体表温度,并利用平均体表温度和预设的最佳体表温度,得到更为考虑乘客体感的第二室内目标温度,通过结合第一室内目标温度和第二室内温度,得到的目标室内温度,在第二室内目标温度作用下能够随时根据乘客的平均体表温度进行调整,确保目标区域内始终能够保持适宜的温度,同目标区域可以设定不同的目标室内温度,实现分区空温,节约能耗,提高乘客的舒适度,使温度控制更为灵活,提高温控的准确度。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体的空调温度调节方法,相对于上一实施例,本实施例对技术方案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优化。具体的:
具体的,上述S11获取目标区域内乘客的当前平均体表温度的过程,可以具体包括S111至S113;其中,
S111:获取目标区域内每个乘客的当前体表温度;
S112:利用预先获取的每个乘客的个人信息,得到每个乘客的加权系数;
S113:利用每个乘客的加权系数和相应的当前体表温度,得到目标区域内乘客的当前平均体表温度。
具体的,由于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会导致人的体表温度有些差异,因此,为弥补此类差异,需要更加综合的考虑每个乘客的感受,所以,首先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目标区域内每个乘客的当前体表温度,同时,可以通过如票务系统预先获取每个乘客的个人信息,例如,通过乘客订票时的身份证,获取乘客的出生年龄,得到乘客的年龄和性别信息,利用年龄和性别可以分配对应的加权系数,加权系数可以预先设定在加权系数库中,加权系数库中保存了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乘客对应的加权系数,因此利用年龄和性别可以得到相应的加权系数,利用不同的加权系数弥补不同乘客之间年龄和性别的差异,确保对乘客综合进行考虑,例如,大于50岁以上的人的体表温度低于最佳体表温度,25岁至50岁的人的体温接近最佳体表温度,25岁以下的人的体温高于最佳体表温度,则大于50岁以上的人的加权系数可以为1.2,25岁至50岁的人的加权系数可以为1,5岁以下的人的加权系数可以为0.8,以此来平衡年龄上的差异,确保当前平均体表温度能够合理的反映所有乘客的需求。
具体的,上述S15发送目标室内温度至与目标区域对应的空调之后,还可以包括S21至S25;其中,
S21:获取前一时刻的历史平均体表温度。
具体的,每次获取的平均体表温度和乘客的信息均可进行存储,以供后续持续对温度进行调整。
S22:利用当前平均体表温度和历史平均体表温度,得到体温变化趋势。
具体的,利用当前平均体表温度和历史平均体表温作差,判断结果正负,若为正则体温变化趋势为升温,若为负则体温变化趋势为降温。
S23:利用体温变化趋势判断乘客的体表温度是否按照温度变化方向变化。
具体的,判断体温变化趋势升降温与温度变化方向的升降温是否一致,如,体温变化趋势为升温,温度变化方向为升温,则表明一致,说明当前目标区域内温度和目标室内温度能够满足使乘客体温升高的需求,若不同,则表明当前目标区域内温度能够无法满足使乘客体温升高的需求,亦说明目标室内温度需要调整。
S24:若否,则利用温度变化方向和预设的温度调节值,生成调节温度。
具体的,温度调节值为于预先设定的单位调节阈值,其为绝对值,因此,需要利用温度变化方向赋予其是用于对目标室内温度调高还是降低,例如,温度调节值可以为1℃,通过温度变化方向,生成的调节温度可以为+1℃或-1℃。
S25:发送调节温度至空调,以使空调将目标温度设定为目标室内温度与调节温度之和。
具体的,可以周期性的判断体温变化趋势升降温与温度变化方向的升降温是否一致,每当不一致,均会生成调节温度并发送至空调,以改变空调的目标温度;实现对目标室内温度的进一步修正。
具体的,上述S15发送目标室内温度至与目标区域对应的空调之后,还可以包括S26和S27;其中,
S26:利用用户输入的指定温度和预设的人工权重,得到设定温度;
S27:发送设定温度至空调,以使空调将目标温度设定为目标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之和。
具体的,还可以接收列车员或其他有权限的用户输入的指定温度,同样为确保综合考虑,增加相应的人工权重,使空调将目标温度设定为目标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之和。
需要说明的是,指定温度与人工权重计算后得到的设定温度可能较小,例如,指定温度为20℃,人工权重可能为0.15,设定温度为3℃。
进一步的,设定温度和调节温度可同时在一个方案中运行,可以出现空调的目标温度为设定温度、调节温度与目标室内温度之和。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空调温度调节系统,参见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
温度数据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车厢外的外部环境的环境温度、车厢内目标区域内乘客的当前平均体表温度和当前目标区域内温度;
第一温度计算模块12,用于利用环境温度、当前目标区域内温度和预设的室内温度设定方法,得到第一室内目标温度;
第二温度计算模块13,用于利用当前平均体表温度和预设的最佳体表温度,得到第二室内目标温度;
室内温度计算模块14,用于利用第一室内目标温度和第二室内目标温度,得到目标室内温度;
室内温度发送模块15,用于发送目标室内温度至与目标区域对应的空调,以将空调的目标温度设定为目标室内温度。
具体的,还可以包括温度设定模块和设定温度发送模块;其中,
温度设定模块,用于利用用户输入的指定温度和预设的人工权重,得到设定温度;
设定温度发送模块,用于发送设定温度至空调,以使空调将目标温度设定为目标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之和。
具体的,上述第二温度计算模块13,可以具体包括:
体表温差计算单元,用于利用当前平均体表温度和最佳体表温度,得到当前平均体表温度和最佳体表温度的体表温差;
温度幅值计算单元,用于利用体表温差和预设的温度设定方法,得到温度变化幅值;
变化方向计算单元,用于利用环境温度和最佳体表温度,得到温度变化方向;
第二温度计算单元,用于利用温度变化方向、温度变化幅值和最佳体表温度,得到第二室内目标温度。
具体的,上述变化方向计算单元,可以具体包括:
环境温差计算子单元,用于利用最佳体表温度减去环境温度,得到环境温差;
正负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环境温差的正负,若环境温差为正,则温度变化方向为升温,若环境温差为负,则温度变化方向为降温。
具体的,还可以包括历史温度获取模块、变化趋势计算模块、体温趋势判断模块、调节温度生成模块和调节温度发送模块;其中,
历史温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前一时刻的历史平均体表温度;
变化趋势计算模块,用于利用当前平均体表温度和历史平均体表温度,得到体温变化趋势;
体温趋势判断模块,用于利用体温变化趋势判断乘客的体表温度是否按照温度变化方向变化;
调节温度生成模块,用于体温趋势判断模块判定体温变化趋势判断乘客的体表温度是否按照温度变化方向变化,则利用温度变化方向和预设的温度调节值,生成调节温度;
调节温度发送模块,用于发送调节温度至空调,以使空调将目标温度设定为目标室内温度与调节温度之和。
具体的,温度数据获取模块11,包括:
体表温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区域内每个乘客的当前体表温度;
加权系数获取单元,用于利用预先获取的每个乘客的个人信息,得到每个乘客的加权系数;
平均温度计算单元,用于利用每个乘客的加权系数和相应的当前体表温度,得到目标区域内乘客的当前平均体表温度。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空调温度调节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前述的空调温度调节方法。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空调温度调节方法。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空调温度调节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空调温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车厢外的外部环境的环境温度、车厢内目标区域内乘客的当前平均体表温度和当前目标区域内温度;
利用所述环境温度、当前目标区域内温度和预设的室内温度设定方法,得到第一室内目标温度;
利用当前平均体表温度和预设的最佳体表温度,得到第二室内目标温度;
利用所述第一室内目标温度和所述第二室内目标温度,得到目标室内温度;
发送所述目标室内温度至与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空调,以将所述空调的目标温度设定为所述目标室内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温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所述目标室内温度至与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空调之后,还包括:
利用用户输入的指定温度和预设的人工权重,得到设定温度;
发送所述设定温度至所述空调,以使所述空调将目标温度设定为所述目标室内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温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当前平均体表温度和预设的最佳体表温度,得到第二室内目标温度的过程,包括:
利用当前平均体表温度和所述最佳体表温度,得到当前平均体表温度和所述最佳体表温度的体表温差;
利用所述体表温差和预设的温度设定方法,得到温度变化幅值;
利用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最佳体表温度,得到温度变化方向;
利用所述温度变化方向、所述温度变化幅值和所述最佳体表温度,得到所述第二室内目标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温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最佳体表温度,得到温度变化方向的过程,包括:
利用所述最佳体表温度减去所述环境温度,得到环境温差;
判断所述环境温差的正负;
若所述环境温差为正,则所述温度变化方向为升温;
若所述环境温差为负,则所述温度变化方向为降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温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所述目标室内温度至与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空调之后,还包括:
获取前一时刻的历史平均体表温度;
利用当前平均体表温度和所述历史平均体表温度,得到体温变化趋势;
利用所述体温变化趋势判断乘客的体表温度是否按照所述温度变化方向变化;
若否,则利用所述温度变化方向和预设的温度调节值,生成调节温度;
发送所述调节温度至所述空调,以使所述空调将目标温度设定为所述目标室内温度与所述调节温度之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温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区域内乘客的当前平均体表温度的过程,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内每个乘客的当前体表温度;
利用预先获取的每个乘客的个人信息,得到每个乘客的加权系数;
利用每个乘客的加权系数和相应的当前体表温度,得到所述目标区域内乘客的当前平均体表温度。
7.一种空调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温度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厢外的外部环境的环境温度、车厢内目标区域内乘客的当前平均体表温度和当前目标区域内温度;
第一温度计算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环境温度、当前目标区域内温度和预设的室内温度设定方法,得到第一室内目标温度;
第二温度计算模块,用于利用当前平均体表温度和预设的最佳体表温度,得到第二室内目标温度;
室内温度计算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一室内目标温度和所述第二室内目标温度,得到目标室内温度;
室内温度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目标室内温度至与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空调,以将所述空调的目标温度设定为所述目标室内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数据获取模块,包括:
体表温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内每个乘客的当前体表温度;
加权系数获取单元,用于利用预先获取的每个乘客的个人信息,得到每个乘客的加权系数;
平均温度计算单元,用于利用每个乘客的加权系数和相应的当前体表温度,得到所述目标区域内乘客的当前平均体表温度。
9.一种空调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温度调节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空调温度调节方法。
CN201811617540.9A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空调温度调节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3051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7540.9A CN109305183B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空调温度调节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7540.9A CN109305183B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空调温度调节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05183A true CN109305183A (zh) 2019-02-05
CN109305183B CN109305183B (zh) 2019-03-22

Family

ID=65221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17540.9A Active CN109305183B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空调温度调节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0518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74242A (zh) * 2019-04-10 2019-07-05 山东建筑大学 基于热成像的空调系统智能调温方法与系统
CN110641494A (zh) * 2019-07-17 2020-01-03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轨道交通车辆内部空间温度分布的计算机装置及方法
CN110701750A (zh) * 2019-10-23 2020-01-1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13531821A (zh) * 2021-06-22 2021-10-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
CN113606752A (zh) * 2021-06-29 2021-11-05 宁波德业日用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避免跳变的除湿机湿度显示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301751C2 (ru) * 2004-07-08 2007-06-27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унитар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Всероссий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й гигиены Федеральной службы по надзору в сфере защиты прав потребителей и благополучия человека (ФГУП ВНИИЖГ Роспотребнадзора) Способ измерения и гигиенической оценки параметров микроклимата в помещениях пассажирских вагонов и салонов электроподвижного состава, оборудованных системами отопления и конд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воздуха
KR20100031823A (ko) * 2008-09-16 2010-03-25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자동차 공조장치의 제어방법
KR20150143179A (ko) * 2014-06-13 2015-12-23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후석 ir센서를 이용한 차량용 공조 제어장치
CN105627508A (zh) * 2015-12-30 2016-06-01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体表温度的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638790A (zh) * 2018-05-18 2018-10-12 北京首汽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空调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8891223A (zh) * 2018-05-16 2018-11-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空调温度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8954662A (zh) * 2018-08-07 2018-12-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301751C2 (ru) * 2004-07-08 2007-06-27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унитар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Всероссий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й гигиены Федеральной службы по надзору в сфере защиты прав потребителей и благополучия человека (ФГУП ВНИИЖГ Роспотребнадзора) Способ измерения и гигиенической оценки параметров микроклимата в помещениях пассажирских вагонов и салонов электроподвижного состава, оборудованных системами отопления и конд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воздуха
KR20100031823A (ko) * 2008-09-16 2010-03-25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자동차 공조장치의 제어방법
KR20150143179A (ko) * 2014-06-13 2015-12-23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후석 ir센서를 이용한 차량용 공조 제어장치
CN105627508A (zh) * 2015-12-30 2016-06-01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体表温度的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891223A (zh) * 2018-05-16 2018-11-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空调温度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8638790A (zh) * 2018-05-18 2018-10-12 北京首汽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空调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8954662A (zh) * 2018-08-07 2018-12-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74242A (zh) * 2019-04-10 2019-07-05 山东建筑大学 基于热成像的空调系统智能调温方法与系统
CN110641494A (zh) * 2019-07-17 2020-01-03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轨道交通车辆内部空间温度分布的计算机装置及方法
CN110701750A (zh) * 2019-10-23 2020-01-1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13531821A (zh) * 2021-06-22 2021-10-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
CN113606752A (zh) * 2021-06-29 2021-11-05 宁波德业日用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避免跳变的除湿机湿度显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05183B (zh) 2019-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05183B (zh) 一种空调温度调节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076758B2 (en) Controlling devices based on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s
CN111720963B (zh) 一种睡眠环境下的空气调节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16032008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sonalization of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ervices
CN103003637B (zh) 建筑物居住者的热舒适度个性化控制
CN105320118B (zh) 基于云平台的空调系统电力需求响应控制方法
CN108826601B (zh)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人体感应器
CN112378056B (zh) 智能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2679508B (zh) 建筑物设备运作状态评价方法以及装置
CN104990207A (zh) 一种动态自适应空调控制系统
CN113357779B (zh) 用于空气调节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家电设备
CN110529988A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空调和存储介质
WO2020075824A1 (ja) 空気調和機、データ送信方法及び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Baghaee et al. User comfort and energy efficiency in HVAC systems by Q-learning
CN105910224A (zh) 基于环境检测与自主学习的自适应空调调节系统及方法
JP6668010B2 (ja) 空調制御装置、空調制御方法、および空調制御プログラム
Mofidi et al. An integrated model for position-based productivity and energy costs optimization in offices
Nouvel et al. A novel personalized thermal comfort control, responding to user sensation feedbacks
JP2007120889A (ja) 空調制御装置
JP2003074943A (ja) 空調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07883528B (zh) 根据多用户位置动态调温的中央空调系统及方法
JP2020133963A (ja) 空気調和機の最適オン/オフ時刻算出処理を実行するサーバ、および最適オン/オフ時刻算出処理システム
JP2020186873A (ja) 空調制御装置、空調制御システム、空調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3232481A (zh) 基于人体舒适性指标pmv的车辆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860076B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多用户动态调温中央空调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ir conditioner temperature adjusting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1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2

Pledgee: New United Group Co., Ltd.

Pledgor: Xin Yu track traff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19980000550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0030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2

Pledgee: XIN YU GROUP Co.,Ltd.

Pledgor: Xin Yu track traff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19980000550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5

Assignee: Sou beautiful (Be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Assignor: Xin Yu track traff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0980000541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ir conditioner temperature adjusting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2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