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89738A - 反应釜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反应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89738A
CN109289738A CN201811261345.7A CN201811261345A CN109289738A CN 109289738 A CN109289738 A CN 109289738A CN 201811261345 A CN201811261345 A CN 201811261345A CN 109289738 A CN109289738 A CN 1092897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reaction kettle
layer
heat dissipating
conduc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6134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俊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Qiang Mao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Qiang Mao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Qiang Mao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Qiang Mao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6134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8973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2897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8973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06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06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 B01J19/0013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proc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53Details of the reac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53Details of the reactor
    • B01J19/0066Stirr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18Stationary reactors having moving elements ins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049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 B01J2219/00051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 B01J2219/00074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by indirect heating or cooling employing heat exchange fluids
    • B01J2219/00087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by indirect heating or cooling employing heat exchange fluids with heat exchange elements outside the reactor
    • B01J2219/00094Jacke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反应釜设备,通过设置反应釜装置、支撑组件、输送装置、防护套及搅拌装置。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第一导热件和第二导热件将积蓄在搅拌装置内部的热量传导至第二散热层中,第二散热层再将热量依次传导至第一散热层、缓冲层和防水层中,最终从防水层中排出热量,有效地防止了搅拌装置在其内部积蓄过多的热量而烧毁,导致无法对反应釜体内部的生产原料进行搅拌;此外,上散热槽和下散热槽的开设可以加快第一散热层分别与缓冲层和第二散热层之间的热交换效率,提高散热效果;再者,上散热槽和下散热槽均涂覆有导热胶可以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提高防护套的散热效果,防水层防止搅拌装置受潮短路。

Description

反应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反应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反应釜设备。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
反应釜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反应釜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造。搅拌器有锚式、框式、桨式、涡轮式,刮板式,组合式,转动机构可采用摆线针轮减速机、无级变速减速机或变频调速等,可满足各种物料的特殊反应要求。密封装置可采用机械密封、填料密封等密封结构。加热、冷却可采用夹套、半管、盘管、米勒板等结构,加热方式有:蒸汽、电加热、导热油,以满足耐酸、耐高温、耐磨损、抗腐蚀等不同工作环境的工艺需要。而且可根据用户工艺要求进行设计、制造。
目前,在聚丙烯酸酯的生产需要用到反应釜作为生产原料的载体,生产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好反应釜的化学反应参数,将生产原料进行一定化学反应后,生产聚丙烯酸酯。对于现有的聚丙烯酸酯的生产,为了能够得到纯度以及性能更好的聚丙烯酸酯,在反应釜上会设置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对置于反应釜的生产原料进行搅拌,以便得到更好的聚丙烯酸酯。搅拌装置的驱动部分通常采用的是电机或者其他能够提供动力的部件,但由于驱动部分需要提供动力,因此,必须向驱动部分输入电压,这就容易带来一个问题,驱动部分容易在工作的工作过程中积蓄过多的热量,倘若这些热量无法得到及时的排出,就容易造成驱动部分的烧坏;此外,驱动部分作为电力元件,倘若所处的环境潮湿,就容易受潮而短路,同样无法正常工作。因此,需要设计一款可以对反应釜驱动部分进行有效散热的,防止驱动部分积蓄过多热量的以及可以防止驱动部分受潮的反应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对驱动部分进行有效散热的、防止驱动部分积蓄过多热量的以及防止驱动部分受潮短路的反应釜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反应釜设备,包括:
反应釜装置,所述反应釜装置包括反应釜体和釜盖,所述釜盖设置于所述反应釜体上;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反应釜体上;
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反应釜体上,并且所述输送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反应釜体连通;
防护套,所述防护套设置于所述釜盖上,所述防护套包括防水层、缓冲层、第一散热层、第二散热层、防火层、粘接层、第一导热件和第二导热件,所述防水层、所述缓冲层、所述第一散热层、所述第二散热层、所述防火层和所述粘接层依次堆叠设置,所述缓冲层内设置有多个缓冲软柱,所述第一散热层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上散热槽,所述第一散热层的另一侧面上开设有下散热槽,所述上散热槽和所述下散热槽均涂覆有导热胶,所述防火层内开设有容纳腔体,所述容纳腔体填充有多个灭火单体,所述粘接层上开设有粘接槽,所述粘接槽上涂覆有粘接胶,所述第一导热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散热层连接,所述第二导热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散热层连接;及
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于所述釜盖上,所述搅拌装置位于所述防护套内,并且所述搅拌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热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导热件的第二端相抵持。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热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导热端子,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导热端子之间设置有间隔。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各所述第一导热端子上均开设有第一导热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热件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导热端子,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导热端子之间设置有间隔。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各所述第二导热端子上均开设有第二导热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套还包括防粘层,所述防粘层设置于所述粘接层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管道、流量调节阀和输出头,所述输送管道的输入端与所述反应釜体连通,所述输送管道的输出端与所述流量调节阀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输出头的输入端与所述流量调节阀输出端连通,所述输出头上开设有多个输出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脚和缓冲件,所述支撑脚设置于所述反应釜体上,所述缓冲件设置于所述支撑脚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脚和所述缓冲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每相邻两个所述缓冲软柱之间设置有间隔。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反应釜设备,通过设置反应釜装置、支撑组件、输送装置、防护套及搅拌装置。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第一导热件和第二导热件将积蓄在搅拌装置内部的热量传导至第二散热层中,第二散热层再将热量依次传导至第一散热层、缓冲层和防水层中,最终从防水层中排出热量,有效地防止了搅拌装置在其内部积蓄过多的热量而烧毁,导致无法对反应釜体内部的生产原料进行搅拌;此外,上散热槽和下散热槽的开设可以加快第一散热层分别与缓冲层和第二散热层之间的热交换效率,提高散热效果;再者,上散热槽和下散热槽均涂覆有导热胶可以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提高防护套的散热效果,防水层防止搅拌装置受潮短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反应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防护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防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废料二次处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落料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保护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保护组件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3,反应釜设备10包括反应釜装置100、支撑组件200、输送装置300、防护套400及搅拌装置;反应釜装置100包括反应釜体110和釜盖120,釜盖120设置于反应釜体110上;支撑组件200设置于反应釜体110上;输送装置300设置于反应釜体110上,并且输送装置300的输入端与反应釜体110连通;防护套400设置于釜盖120上,防护套400包括防水层410、缓冲层420、第一散热层430、第二散热层440、防火层450、粘接层460、第一导热件470和第二导热件480,防水层410、缓冲层420、第一散热层430、第二散热层440、防火层450和粘接层460依次堆叠设置,缓冲层420内设置有多个缓冲软柱421,第一散热层430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上散热槽431,第一散热层430的另一侧面上开设有下散热槽432,上散热槽431和下散热槽432均涂覆有导热胶,防火层450内开设有容纳腔体451,容纳腔体451填充有多个灭火单体4511,粘接层460上开设有粘接槽461,粘接槽461上涂覆有粘接胶,第一导热件470的第一端与第二散热层440连接,第二导热件480的第一端与第二散热层440连接;搅拌装置设置于釜盖120上,搅拌装置位于防护套400内,并且搅拌装置分别与第一导热件的第二端和第二导热件的第二端相抵持。如此,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第一导热件470和第二导热件480将积蓄在搅拌装置内部的热量传导至第二散热层440中,第二散热层440再将热量依次传导至第一散热层430、缓冲层420和防水层410中,最终从防水层410中排出热量,有效地防止了搅拌装置在其内部积蓄过多的热量而烧毁,导致无法对反应釜体110内部的生产原料进行搅拌;此外,上散热槽431和下散热槽432的开设可以加快第一散热层430分别与缓冲层420和第二散热层440之间的热交换效率,提高散热效果;再者,上散热槽431和下散热槽432均涂覆有导热胶可以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提高防护套400的散热效果,防水层410防止搅拌装置受潮短路。
需要说明的是,缓冲层420和多个缓冲软柱421均起到缓冲的作用。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3,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热件47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导热端子471,每相邻两个第一导热端子471之间设置有间隔。如此,多个第一导热端子471可以增加第一导热件471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效率,增加第一导热件470的散热性能。具体地,在一实施方式中,各第一导热端子471上均开设有第一导热孔。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3,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热件480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导热端子481,每相邻两个第二导热端子481之间设置有间隔。如此,多个第二导热端子481可以增加第二导热件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效率,增加第二导热件480的散热性能。具体地,在一实施方式中,各第二导热端子481上均开设有第二导热孔。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防护套400还包括防粘层,防粘层设置于粘接层460上。如此,当生产人员要安装防护套400时,撕下防粘层,将粘接层对准釜盖即可完成防护套的安装。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2,在一实施方式中,输送装置300包括输送管道310、流量调节阀320和输出头330,输送管道的输入端与反应釜体连通,输送管道的输出端与流量调节阀的输入端连通,输出头的输入端与流量调节阀输出端连通,输出头上开设有多个输出孔。如此,当生产人员需要调整输送流量时,通过流量调节阀即可完成。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1,在一实施方式中,支撑组件包括支撑脚和缓冲件,支撑脚设置于反应釜体上,缓冲件设置于支撑脚上。如此,支撑脚起到支撑的作用;缓冲件起到缓冲的作用。具体地,在一实施方式中,支撑脚和缓冲件为一体成型结构。如此,支撑脚和缓冲件为一体成型结构可以增加支撑组件的整体机械强度。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2,在一实施方式中,每相邻两个缓冲软柱421之间设置有间隔。
本发明的反应釜设备,通过设置反应釜装置、支撑组件、输送装置、防护套及搅拌装置。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第一导热件和第二导热件将积蓄在搅拌装置内部的热量传导至第二散热层中,第二散热层再将热量依次传导至第一散热层、缓冲层和防水层中,最终从防水层中排出热量,有效地防止了搅拌装置在其内部积蓄过多的热量而烧毁,导致无法对反应釜体内部的生产原料进行搅拌;此外,上散热槽和下散热槽的开设可以加快第一散热层分别与缓冲层和第二散热层之间的热交换效率,提高散热效果;再者,上散热槽和下散热槽均涂覆有导热胶可以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提高防护套的散热效果,防水层防止搅拌装置受潮短路。
需要说明的是,在生产聚丙烯酸酯的生产过程中,为了得到纯度更加高的聚丙烯酸酯,会在反应釜体上设置搅拌装置,在设定好反应釜体的化学反应参数后,对位于反应釜体中的聚丙烯酸酯进行搅拌,使得生产原料可以在搅拌的过程下,生成出纯度更高的聚丙烯酸酯。在对于现有的搅拌装置,不管是聚丙烯酸酯还是生产原料,其粘合性都较强,在搅拌装置在搅拌的过程中,搅拌装置因为长期搅拌而逐渐降低机械强度,导致搅拌装置损坏,无法正常使用;此外,对于现有的搅拌装置,功能较为单一,搅拌装置仅能起到搅拌的作用,除此以外,并没有什么其他功能,但由于在生产聚丙烯酸酯的过程中,生产原料极容易在反应釜体的内侧壁上凝固,形成块状结构,导致一部分生产原料没有办法参与到化学反应中,导致聚丙烯酸酯的转化率低;再者,倘若后期生产人员需要对反应釜体的内部进行清洁,凝固的生产原料也不容易从反应釜体的内侧壁上处理掉,加大了后期生产人员对反应釜体的清洁难度。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搅拌装置的整体机械强度、增加搅拌装置的功能以及后期提高生产人员对反应釜体的清洁效率。请参阅图4,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装置700包括搅拌驱动器710、搅拌套件720和废料处理套件730,所述搅拌驱动器710设置于所述釜盖上,所述搅拌套件720设置于所述反应釜体内,并且所述搅拌套件720与所述搅拌驱动器710的驱动轴连接,所述搅拌套件720包括转动杆721和多个搅拌组件722,所述转动杆721与所述搅拌驱动器710的驱动轴连接,多个所述搅拌组件722分别设置于所述转动杆721上,在一个所述搅拌组件722中,所述搅拌组件722包括安装杆7221、第一搅拌件7222和第二搅拌件7223,所述安装杆7221设置于所述转动杆721上,所述第一搅拌件7222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杆7221的第一端上,所述第一搅拌件7222包括第一转动部、多个第一搅拌叶72221和多个第一加强件72222,所述第一转动部的端部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杆7221的第一端上,多个所述第一搅拌叶72221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部上,多个所述第一加强件7222一一对应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搅拌叶72221之间,所述第二搅拌件7223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杆7221的第二端上,所述第二搅拌件7223包括第二转动部、多个第二搅拌叶72231和多个第二加强件72232,所述第二转动部的端部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杆7221的第二端上,多个所述第二搅拌叶72231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部上,多个所述第二加强件72232一一对应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搅拌叶72231之间,所述废料处理套件730设置于所述转动杆721上,所述废料处理套件730包括多个刮除组件731,多个所述刮除组件731分别设置于所述转动杆721上,在一个所述刮除组件731中,所述刮除组件731包括承载杆7311、第一刮除件7312和第二刮除件7313,所述承载杆7311设置于所述承载杆7311的第一端上开设有第一避位槽,所述承载杆7311的第二端上开设有第二避位槽,所述第一刮除件7312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避位槽内,所述第一刮除件7312包括第一旋转部和多个第一刮刀73121,所述第一旋转部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避位槽内,多个第一刮刀73121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旋转部上,所述第二刮除件7313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避位槽内,所述第二刮除件7313包括第二旋转部和多个第二刮刀73131,所述第二旋转部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避位槽内,多个所述第二刮刀73131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旋转部上。
下面对搅拌装置700的具体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当需要对生产原料进行搅拌时,启动搅拌装置700,搅拌驱动器710输出驱动转动转动杆721,搅拌驱动器710带动转动杆721转动,随着转动杆721,设置在转动杆721上的搅拌套件720也跟随着转动,当第一搅拌件7222与生产原料发生物理接触时,多个第一搅拌叶72221会相对转动杆721转动,对生产原料完成搅拌操作,由于多个第一加强件72222一一对应设置于相邻两个第一搅拌叶72221之间,亦即,每相邻两个第一搅拌叶72221之间就设置有一个第一加强件72222,并且相邻两个第一搅拌叶72221之间分别与第一加强件72222连接,第一加强件72222的设置可以提高第一搅拌件7222的整体机械强度,有效地防止了第一搅拌件7222在长期对生产原料进行搅拌的情况下,第一搅拌件7222的整体机械强度下降,导致第一搅拌件7222损坏;与此同时,在转动杆721的同时,多个刮除组件731相对转动杆721转动,当刮除组件731相对转动杆721转动时,设置在承载杆7311上第一旋转部上的多个第一刮刀7312与凝固在反应釜内侧壁上的生产原料发生物理接触,第一刮刀7312将凝固的生产原料从反应釜体的内侧壁上刮除下来,防止过多的生产原料凝固在反应釜的内侧壁上,导致聚丙烯酸酯的转化率偏低,能够减轻后期生产人员对反应釜体清洁负担,大大提高生产人员的清洁效率以及清洁质量。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搅拌件7223与第一搅拌件7222的工作原理一致,不再对第二搅拌件7223的具体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解释,参考第一搅拌件7222的工作原理即可;第二刮除件7313和第一刮除件7312的工作原理一致,不再对第二刮除件7313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解释,参考第二刮除件7313的工作原理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刮除件7312和第二刮除件7313对凝固在反应釜体内侧壁上的生产原料刮除后,块状生产原料还可能会因为再次粘附在反应釜体的内侧壁上。因此,为了防止刮除的块状生产原料再次粘附在反应釜体的内侧壁上,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装置700还包括废料二次处理组件740,所述废料二次处理组件740设置于所述转动杆721上,所述废料二次处理组件740包括落料盖体741和落料盘742,所述落料盖体741设置于所述转动杆721上,所述落料盖体741上开设有多个落料口7411,所述落料盘742设置于所述落料盖体741上,所述落料盘742内开设有多个引导槽7421,所述落料盘742内还开设有出料孔7422,各所述引导槽7421分别与所述出料孔连通。
下面对废料二次处理组件740的具体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当第一刮除件和第二刮除件对凝固在反应釜体内侧壁上的生产原料刮除后,块状的生产原料会从其中一个落料口7411落入至落料盘742中,进而落入某一个引导槽7421中,当需要对刮除废料进行排出时,启动反应釜体,反应釜体升高其内部温度,将落在引导槽7421中的块状生产原料加热融化,融化后的生产原料变成液体从引导槽7421慢慢流向出料孔,向外排出,进而将反应釜体内侧壁已经凝固的生产原料排出。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落料盖体741和所述落料盘742为一体成型结构,一体成型的结构设计可以增加废料二次处理组件740的整体机械强度,延长废料二次处理组件740的使用寿命。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反应釜为化学容器,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多变化因素,例如,当反应釜因不可控因素发生爆炸时,在反应釜附近的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极容易受到威胁,炸裂的反应釜碎片极其容易伤害到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再者,反应釜虽然在加热时,需要上升到一定的温度,但同样也需要对反应釜进行适当散热,防止反应釜过高的温度而引发不可控的事故;再者,反应釜同样还需要对其进行防火、防静电以及防水处理,防止反应釜在较为恶劣的条件发生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请一并参阅图7、图8和图9,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后期易维护的反应釜还包括保护套800,所述保护套800套设于所述反应釜体上,所述保护套800包括套体810、磁吸体820、金属片和保护组件830,所述套体810套设于所述反应釜体上,所述套体810的一侧开设有容置槽,所述磁吸体820设置于所述套体810的另一侧上,所述金属片设置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部,所述保护组件830设置于所述套体810内,所述保护组件830包括第一防火部831、隔离部832、第二防火部833、防水部834、缓冲部835、散热部836、第一导热部837、第二导热部838和防静电部839,所述第一防火部831、所述隔离部832、所述第二防火部833、所述防水部834、所述缓冲部835、所述散热部836、所述第一导热部837、所述第二导热部838和所述防静电部839依次堆叠设置,所述缓冲部835内设置有多个缓冲气囊8351,所述散热部836内开设有散热腔体8361和多个散热通孔8362,多个所述散热通孔8362均与所述散热腔体8361连通,所述散热腔体8361临近所述缓冲部835的一侧壁上设置有上隔热层,所述散热腔体8361临近所述第一导热部837的一侧壁上设置有下隔热层,并且所述下隔热层位于所述散热腔体8361临近所述第一导热部837的一侧壁的中部位置处,所述第一导热部837内开设有多个导热通孔8371,多个所述导热通孔8371均与所述散热腔体8361连通。
下面对保护套8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当生产人员将保护套800套设于反应釜上时,将磁吸体820对准容置槽,磁吸体820依靠磁吸力吸住金属片,进而将保护套800稳定套设于反应釜体上。上述安装方式简单,且随时可以对保护套800进行更换和拆卸。第一防火部831和第二防火部833均起到防火的作用,需要说明是,当反应釜体所处的环境发生火灾时,当火势蔓延至隔离部832时,隔离部832会受热融化,脱落且着火隔离部832会从第二防火部833脱落,阻碍火势进一步蔓延;防水部834起到防水的作用;缓冲部835起到缓冲作用,当反应釜体发生爆炸时,炸裂的反应釜体碎片会随着撞击到缓冲部835上,设置在缓冲部835内的多个缓冲气囊8351起到缓冲的作用,阻碍炸裂的反应釜体碎片的冲击力,减小对生产人员的伤害;当需要对反应釜体进行散热时,反应釜体的热量会从防静电部慢慢传导至第二导热部838和第一导热部837,需要说明的是,当热量传导至第一导热部837,热量会从导热通孔8371进入至散热腔体8361中,最终散热通孔8362排出,完成对反应釜的散热;防静电部839起到防静电的作用。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散热腔体8361临近所述缓冲部835的一侧壁上设置有上隔热层,由于缓冲部835内设置有多个缓冲气囊8351,气囊在受热时易膨胀,为了杜绝上述情况的发生,所述散热腔体8361临近所述缓冲部835的一侧壁上设置有上隔热层,热量会传导至缓冲部835中,防止多个缓冲气囊8351受热膨胀。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散热腔体8361临近所述第一导热部837的一侧壁上设置有下隔热层,并且所述下隔热层位于所述散热腔体8361临近所述第一导热部837的一侧壁的中部位置处,当热量从导热通孔8371传导至散热部836,由于下隔热层位于所述散热腔体8361临近所述第一导热部837的一侧壁的中部位置处,热量会从左右两边慢慢向散热腔体8361的两边传导,由于散热通孔8362在侧边位置处,可以第一时间将侧边传导过来的热量排出,达到快速散热的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反应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釜装置,所述反应釜装置包括反应釜体和釜盖,所述釜盖设置于所述反应釜体上;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反应釜体上;
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反应釜体上,并且所述输送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反应釜体连通;
防护套,所述防护套设置于所述釜盖上,所述防护套包括防水层、缓冲层、第一散热层、第二散热层、防火层、粘接层、第一导热件和第二导热件,所述防水层、所述缓冲层、所述第一散热层、所述第二散热层、所述防火层和所述粘接层依次堆叠设置,所述缓冲层内设置有多个缓冲软柱,所述第一散热层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上散热槽,所述第一散热层的另一侧面上开设有下散热槽,所述上散热槽和所述下散热槽均涂覆有导热胶,所述防火层内开设有容纳腔体,所述容纳腔体填充有多个灭火单体,所述粘接层上开设有粘接槽,所述粘接槽上涂覆有粘接胶,所述第一导热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散热层连接,所述第二导热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散热层连接;及
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于所述釜盖上,所述搅拌装置位于所述防护套内,并且所述搅拌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热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导热件的第二端相抵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导热端子,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导热端子之间设置有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釜设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导热端子上均开设有第一导热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热件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导热端子,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导热端子之间设置有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釜设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导热端子上均开设有第二导热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还包括防粘层,所述防粘层设置于所述粘接层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管道、流量调节阀和输出头,所述输送管道的输入端与所述反应釜体连通,所述输送管道的输出端与所述流量调节阀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输出头的输入端与所述流量调节阀输出端连通,所述输出头上开设有多个输出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脚和缓冲件,所述支撑脚设置于所述反应釜体上,所述缓冲件设置于所述支撑脚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应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和所述缓冲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设备,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个所述缓冲软柱之间设置有间隔。
CN201811261345.7A 2018-10-26 2018-10-26 反应釜设备 Withdrawn CN1092897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61345.7A CN109289738A (zh) 2018-10-26 2018-10-26 反应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61345.7A CN109289738A (zh) 2018-10-26 2018-10-26 反应釜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89738A true CN109289738A (zh) 2019-02-01

Family

ID=65157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61345.7A Withdrawn CN109289738A (zh) 2018-10-26 2018-10-26 反应釜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8973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82379A (zh) * 2023-11-27 2023-12-26 江苏华岗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固化剂生产用新型反应釜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82379A (zh) * 2023-11-27 2023-12-26 江苏华岗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固化剂生产用新型反应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89738A (zh) 反应釜设备
CN103406085B (zh) 反应釜
CN106669559A (zh) 组合式反应釜
CN109289737A (zh) 具有清洗功能的反应釜
CN109331763A (zh) 具有预热功能的聚丙烯酸酯反应釜
CN109331761A (zh) 具有自动下料功能的聚丙烯酸酯反应釜
CN109482124A (zh) 可快速入料的反应釜
CN107308900A (zh) 一种保温效果好的化工反应釜
CN109289736A (zh) 后期易维护的反应釜
CN106731988A (zh) 一种用于加工胶黏剂的搅拌装置
CN106040154B (zh) 多功能合成装置
CN106240037A (zh) 一种内置石墨纤维的相变填充密封材料
CN115382415A (zh) 一种用于快速固化环氧沥青材料的温拌设备
CN209287296U (zh) 反应釜设备
CN209068778U (zh) 一种橡胶改性沥青的加热装置
CN208161509U (zh) 一种生产用搅拌机
CN205868071U (zh) 太阳能电池密封胶生产设备
CN105964209B (zh) 高效合成设备
CN206982989U (zh) 一种环保型高速压浆料搅拌机
CN105935580B (zh) 搅拌设备
CN210752379U (zh) 环保型粉料混料机
CN106000263B (zh) 化工用搅拌设备
CN110038506A (zh) 一种可降温的反应釜及其保温、降温方法
CN214973783U (zh) 一种三乙酸甘油酯催化剂用混合加热冷却一体化装置
CN216149705U (zh) 一种便于投料的反应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