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40154B - 多功能合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合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40154B
CN106040154B CN201610514698.8A CN201610514698A CN106040154B CN 106040154 B CN106040154 B CN 106040154B CN 201610514698 A CN201610514698 A CN 201610514698A CN 106040154 B CN106040154 B CN 1060401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ersed
parts
cylinder
paddle
m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1469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40154A (zh
Inventor
吴玲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SHENGDAN BIOCHEMIC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Ou Xiang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Ou Xiang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Ou Xiang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1469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401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40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401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401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401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18Stationary reactors having moving elements ins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05Stirrers
    • B01F27/11Stirr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stirrers
    • B01F27/15Stirrers with tubes for guiding th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8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 B01F27/9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with paddles or a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2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constructed of material selected for its chemically-resistant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4/00Feed or outlet devices; Feed or outlet control devices
    • B01J4/001Feed or outlet devices as such, e.g. feeding tubes
    • B01J4/007Feed or outlet devices as such, e.g. feeding tubes provided with moving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761Details of the reac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2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hemically-resistant properties
    • B01J2219/0204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hemically-resistant properties comprising coatings on the surfaces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reactive components
    • B01J2219/0236Metal bas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18Details relating to the spatial orientation of the reactor
    • B01J2219/185Details relating to the spatial orientation of the reactor vertica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合成装置,包括筒体、混合组件、物料预分散组件及辅助混合组件。筒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封头及下封头。混合组件包括支架、混合电机、混合搅拌轴及混合搅拌桨。物料预分散组件包括加料管体、缓冲筒体、物料容置箱体、安装箱体、预分散混合电机、预分散混合驱动轴、预分散混合驱动桨及支撑架。辅助混合组件包括辅助混合套体及若干辅助混合桨叶。上述多功能合成装置通过设置筒体、混合组件及物料预分散组件,当需要将物料进行预分散混合操作时,只需将物料通入至物料预分散组件的加料管体,并再由预分散混合驱动桨将物料离心甩出即可实现预分散混合操作,且搅拌混合效果较好。

Description

多功能合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合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物料生产领域中,尤其是多种物料混合发生反应后,得到最终产品的情况中,通常需要使用化工合成装置,用于对物料进行搅拌混合,并使其顺利地发生反应,用于得到较高品质的最终产品。
通常的,现有的化工合成装置采用搅拌机构对依次加入或同时加入的物料进行搅拌混合,以得到混合搅拌的目的。
然而,现有的化工合成装置都是在其筒体内直接进行搅拌操作,并未对物料进行预先的分散操作,导致其搅拌混合效果较低,更加费时。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预分散操作以及搅拌混合效果较好的多功能合成装置。
一种多功能合成装置,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封头及下封头;
混合组件,所述混合组件包括支架、混合电机、混合搅拌轴及混合搅拌桨,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封头上,所述混合电机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混合搅拌轴的第一端与所述混合电机的旋转轴连接,所述混合搅拌轴的第二端与所述混合搅拌桨连接,且所述混合搅拌桨位于所述下封头内部;
物料预分散组件,所述物料预分散组件包括加料管体、缓冲筒体、物料容置箱体、安装箱体、预分散混合电机、预分散混合驱动轴、预分散混合驱动桨及支撑架,所述加料管体的第一端与所述上封头连通,所述缓冲筒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加料管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物料容置箱体具有中空结构,且其位于所述上封头内部,所述安装箱体安装在所述物料容置箱体的内侧壁上,并且所述安装箱体的外侧壁与所述物料容置箱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物料容置腔体,所述缓冲筒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物料容置箱体连接,并且所述缓冲筒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物料容置腔体连通,所述支撑架分别与所述上封头的内侧壁及所述物料容置箱体的外侧壁连接,所述预分散混合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箱体内部,所述预分散混合驱动轴的第一端与所述预分散混合电机的旋转轴连接,所述预分散混合驱动轴的第二端依次穿设所述安装箱体及所述物料容置箱体,并且所述预分散混合驱动轴的第二端容置于所述上封头内部,所述预分散混合驱动桨与所述预分散混合驱动轴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物料容置箱体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物料容置腔体连通的漏料孔,且所述漏料孔朝向所述预分散混合驱动桨及所述下封头的方向设置;
辅助混合组件,所述辅助混合组件包括辅助混合套体及若干辅助混合桨叶,所述辅助混合套体套置于所述混合搅拌轴上,且位于所述筒体的中部位置处,若干所述辅助混合桨叶均设置于所述辅助混合套体,且若干所述辅助混合桨叶以所述混合搅拌轴的中心轴线呈放射状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混合桨叶具有扭曲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混合桨叶设置有迎料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迎料面具有扭曲的曲面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混合桨叶焊接于所述辅助混合套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混合组件设置至少四个所述辅助混合桨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混合套体与所述混合搅拌轴螺接。
上述多功能合成装置通过设置筒体、混合组件及物料预分散组件,当需要将物料进行预分散混合操作时,只需将物料通入至物料预分散组件的加料管体,并再由预分散混合驱动桨将物料离心甩出即可实现预分散混合操作,且搅拌混合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多功能合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多功能合成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多功能合成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多功能合成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多功能合成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多功能合成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多功能合成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例如,一种多功能合成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封头及下封头;混合组件,所述混合组件包括支架、混合电机、混合搅拌轴及混合搅拌桨,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封头上,所述混合电机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混合搅拌轴的第一端与所述混合电机的旋转轴连接,所述混合搅拌轴的第二端与所述混合搅拌桨连接,且所述混合搅拌桨位于所述下封头内部;物料预分散组件,所述物料预分散组件包括加料管体、缓冲筒体、物料容置箱体、安装箱体、预分散混合电机、预分散混合驱动轴、预分散混合驱动桨及支撑架,所述加料管体的第一端与所述上封头连通,所述缓冲筒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加料管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物料容置箱体具有中空结构,且其位于所述上封头内部,所述安装箱体安装在所述物料容置箱体的内侧壁上,并且所述安装箱体的外侧壁与所述物料容置箱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物料容置腔体,所述缓冲筒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物料容置箱体连接,并且所述缓冲筒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物料容置腔体连通,所述支撑架分别与所述上封头的内侧壁及所述物料容置箱体的外侧壁连接,所述预分散混合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箱体内部,所述预分散混合驱动轴的第一端与所述预分散混合电机的旋转轴连接,所述预分散混合驱动轴的第二端依次穿设所述安装箱体及所述物料容置箱体,并且所述预分散混合驱动轴的第二端容置于所述上封头内部,所述预分散混合驱动桨与所述预分散混合驱动轴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物料容置箱体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物料容置腔体连通的漏料孔,且所述漏料孔朝向所述预分散混合驱动桨及所述下封头的方向设置;辅助混合组件,所述辅助混合组件包括辅助混合套体及若干辅助混合桨叶,所述辅助混合套体套置于所述混合搅拌轴上,且位于所述筒体的中部位置处,若干所述辅助混合桨叶均设置于所述辅助混合套体,且若干所述辅助混合桨叶以所述混合搅拌轴的中心轴线呈放射状分布。
为了进一步对上述多功能合成装置进行解释说明,例如,又一实施方式的多功能合成装置如下:
请参阅图1,多功能合成装置10包括筒体100、混合组件200及物料预分散组件300,混合组件200及物料预分散组件300均设置于筒体100上。
请参阅图1,筒体1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封头110及下封头120,筒体100用于容置加入的物料,并给物料混合搅拌和发生反应提供场合。例如,上封头110与下封头120连接后形成筒体100。又如,所述筒体为一体成型结构。又如,在所述筒体的安装于外部支架的过程中,所述上封头位于外部支架的上部,所述下封头位于外部支架的下部。
请参阅图1,混合组件200包括支架210、混合电机220、混合搅拌轴230及混合搅拌桨240,支架210固定安装在筒体100的上封头110上,混合电机220设置于支架210上,混合搅拌轴230的第一端与混合电机220的旋转轴连接,混合搅拌轴230的第二端伸入至筒体100内部,如,混合搅拌轴230的第二端伸入至筒体100的下封头120内部,混合搅拌轴230的第二端与混合搅拌桨240连接,如,混合搅拌桨240位于筒体100的下封头120内部。例如,所述混合搅拌桨为锚式搅拌桨或螺旋搅拌桨,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进行选用其他类型的搅拌桨。
请参阅图1,混合电机220用于带动混合搅拌轴230转动,进而带动与混合搅拌轴230固定的混合搅拌桨240转动。当需要对筒体100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混合操作时,控制混合电机220带动混合搅拌轴230转动,进而带动混合搅拌桨240转动,利用混合搅拌桨240的扰流作用,可以起到较好的搅拌混合作用,进而可以对筒体100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混合操作。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物料预分散组件300包括加料管体310、缓冲筒体320、物料容置箱体330、安装箱体340、预分散混合电机350、预分散混合驱动轴360、预分散混合驱动桨370及支撑架380,加料管体310及缓冲筒体320、物料容置箱体330依次连接,安装箱体340容置于物料容置箱体330内部,预分散混合电机350安装在安装箱体340内部,预分散混合驱动轴360分别与预分散混合电机350及预分散混合驱动桨370连接,支撑架380与物料容置箱体330连接,并用于固定支撑物料容置箱体330。
请参阅图2,加料管体310的第一端与筒体100的上封头110连通,即加料管体310的第一端与筒体100的上封头110连接固定。例如,所述加料管体的第二端与物料盛放桶连通,所述物料盛放桶用于向加料管体310内加入或输入物料。
请参阅图2,缓冲筒体320的第一端与加料管体310的第一端连通,这样,从加料管体310内进入的物料能够直接流入至缓冲筒体320内部。
请参阅图2,物料容置箱体330具有中空结构,且物料容置箱体330位于筒体100的上封头110内部,支撑架380分别与上封头110的内侧壁及物料容置箱体330的外侧壁连接,这样,利用支撑架380和缓冲筒体320能够较好地固定和支撑物料容置箱体330,用于提高整体机构的强度。
请参阅图2,安装箱体340安装在物料容置箱体330的内侧壁上,例如,所述安装箱体安装在所述物料容置箱体的底部。安装箱340的外侧壁与物料容置箱体330的内侧壁之间物料容置腔体331,缓冲筒体320的第二端与物料容置箱体330连接,并且缓冲筒体320的第二端与物料容置腔体331连通,这样,物料就能够沿加料管体310-缓冲筒体320-物料容置腔体331的路径进行输送。例如,所述物料容置腔体内部位于所述安装箱体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物料输送通道。
请参阅图2,预分散混合电机350安装在安装箱体340内部,预分散混合驱动轴360的第一端与预分散混合电机350的旋转轴连接,预分散混合驱动轴360的第二端依次穿设安装箱体340及物料容置箱体330,例如,预分散混合驱动轴360的第二端依次穿设安装箱体340的侧壁及物料容置箱体330的侧壁。预分散混合驱动轴360的第二端容置于上封头110内部,预分散混合驱动桨370与预分散混合驱动轴360的第二端连接,例如,所述预分散混合驱动桨朝向所述物料容置箱体的底部设置。
请参阅图2,物料容置箱体330的底部开设有与物料容置腔体331连通的漏料孔332,且漏料孔332朝向预分散混合驱动桨370及所述下封头的方向设置。例如,所述物料容置箱体开设有若干漏料孔,若干所述漏料孔依次间隔设置,若干所述漏料孔均朝向所述预分散混合驱动桨及所述下封头的方向设置。
当需要对加入的物料进行预分散混合操作时,首先向加料管体310加入物料,之后,物料由加料管体310进入至缓冲筒体320内部,接着,物料再由缓冲筒体320流入至物料容置箱体330的物料容置腔体331内部,最后,物料由与物料容置腔体331连通的漏料孔332流出或漏出,此时,开启预分散混合电机350,开启预分散混合电机350带动预分散混合驱动轴360转动,进而带动预分散混合驱动桨370转动,当从漏料孔332流出或漏出的物料经过旋转过程中的预分散混合驱动桨370时,基于预分散混合驱动桨370对物料的离心作用力,能够使得物料分散成物料液滴或物料颗粒或物料团等分散形态的物料,这些经过预分散混合操作的物料被预分散混合驱动桨370甩出,进而与筒体100内的其他物料进行搅拌混合操作,用于提高搅拌混合效果。
上述多功能合成装置10通过设置筒体100、混合组件200及物料预分散组件300,当需要将物料进行预分散混合操作时,只需将物料通入至物料预分散组件300的加料管体310,并再由预分散混合驱动桨370将物料离心甩出即可实现预分散混合操作,且搅拌混合效果较好。
为了防止物料在进行预分散混合操作时,出现过度溅射的问题,例如,请参阅图3,所述多功能合成装置还包括防溅射组件400,所述防溅射组件400包括第一防溅射板体410及第二防溅射板体420,所述第一防溅射板体41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防溅射板体420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物料容置箱体330的底部连接,且所述第一防溅射板体410与所述第二防溅射板体420均露置于所述物料容置箱体330外,所述第一防溅射板体410与所述第二防溅射板体420之间设置于间隔,且所述漏料孔332位于所述第一防溅射板体与所述第二防溅射板体之间;又如,所述第二防溅射板体的第二端与所述上封头的内侧壁连接;又如,所述第一防溅射板体具有第一弧形结构;又如,所述第二防溅射板体具有第二弧形结构;又如,所述第一防溅射板体与所述物料容置箱体底部所在的平面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二防溅射板体与所述物料容置箱体底部所在的平面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度数大于所述第二夹角的度数;又如,所述第一夹角的度数为135度~165度;又如,所述第二夹角的度数为95度~120度,这样,利用第一防溅射板体410及第二防溅射板体420对被溅射出来的物料进行一定程度的阻挡操作,能够防止物料在进行预分散混合操作时,出现过度溅射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加料效率以及预分散混合效果,例如,请参阅图4,所述多功能合成装置还包括加压组件500,所述加压组件500包括加压泵体510、输料管体520及物料盛放桶(图未示),所述加压泵体510的出料端与所述加料管体310的第二端连通,所述加压泵体的进料端与所述输料管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输料管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物料盛放桶连通,所述物料盛放桶用于盛放物料;又如,所述输料管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物料盛放桶的连通位置处设置有防漏胶层;又如,所述物料盛放桶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孔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输料管体的第二端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螺接;又如,所述输料管体具有圆形管状结构;又如,所述输料管体的管径由所述输料管体的第一端向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增大;又如,所述物料盛放桶的位置处设置有盛放平台,所述盛放平台与所述釜体之间设置有高度差;又如,所述盛放平台设置有用于盛放所述物料盛放桶的盛放面,这样,利用加压泵体510对所述物料盛放桶流出的物料进行加压,能够进一步提高加料效率以及预分散混合效果。
为了更牢靠地安装所述物料容置箱体,例如,请参阅图5,所述多功能合成装置还包括辅助固定组件600,所述辅助固定组件600包括连接杆体610及两个支撑杆体620,所述连接杆体610的第一端与所述上封头110的内侧壁连接,所述连接杆体610的第二端与所述物料容置箱体330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杆体的第一端均与所述连接杆体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杆体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物料容置箱体连接,且两个所述支撑杆体之间形成夹角。所述支撑杆体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由所述支撑杆体的第一端向所述支撑杆体的第二端延伸设置;又如,所述支撑杆体具有圆形杆体结构;又如,所述支撑杆体设置有若干加强筋,若干所述加强筋依次间隔设置;又如,所述夹角的度数为90度~130度;又如,两个所述支撑杆体以所述连接杆体的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又如,所述支撑杆体的第一端嵌置于所述连接杆体内部,这样,利用辅助固定组件能够更牢靠地安装所述物料容置箱体。
为了加强对物料的搅拌混合效果,例如,请参阅图6,所述多功能合成装置还包括辅助混合组件700,所述辅助混合组件700包括辅助混合套体710及若干辅助混合桨叶720,所述辅助混合套体710套置于所述混合搅拌轴230上,且位于所述筒体的中部位置处,若干所述辅助混合桨叶均设置于所述辅助混合套体,且若干所述辅助混合桨叶以所述混合搅拌轴的中心轴线呈放射状分布。所述辅助混合桨叶具有扭曲结构;又如,所述辅助混合桨叶设置有迎料面;又如,所述迎料面具有扭曲的曲面结构;又如,所述辅助混合桨叶焊接于所述辅助混合套体上;又如,所述辅助混合组件设置至少四个所述辅助混合桨叶;又如,所述辅助混合套体与所述混合搅拌轴螺接,这样,通过设置辅助混合组件700能够进一步加强扰流效果,以进一步加强对物料的搅拌混合效果。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物料的搅拌混合效果,例如,请参阅图7,所述多功能合成装置还包括强化混合组件800,所述强化混合组件800包括若干强化混合筋组810,所述混合搅拌桨240a具有若干混合搅拌桨叶241a,例如,所述混合搅拌桨包括锚式搅拌桨或螺旋搅拌桨,在此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搅拌桨为螺旋搅拌桨;每一所述强化混合筋组810一一对应设置于一所述混合搅拌桨叶241a,所述强化混合筋组810包括若干强化混合筋811,若干所述强化混合筋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混合搅拌桨叶的一侧面,所述强化混合筋具有弧形结构;又如,所述强化混合筋组设置至少三个所述强化混合筋;又如,所述强化混合筋组设置三个所述强化混合筋;又如,所述强化混合筋具有正多边形结构的横截面;又如,所述强化混合筋具有正三角形结构的横截面;又如,所述强化混合筋具有正六边形结构的横截面;又如,所述强化混合筋具有扭曲的弧形结构,这样,利用所述强化混合组件能够进一步加强扰流效果,以进一步加强对物料的搅拌混合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在所述筒体内部进行搅拌混合操作的各物料进行化合反应时,且大多数的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反应的速率和产品生成的产率也需要依赖反应时放出的热量,用于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率。此外,在搅拌过程中,所述混合组件会对物料做功,即物料在相互混合搅动的过程中,表现为向外界放出热量,尤其是粘稠性较强的物料,其放热现象更明显,因此,基于上述情况,针对一些依赖较高温度的化合反应,如依赖于反应自身放热和搅拌产热的化合反应,且不需要额外加热装置对其进行加热的反应来说,尤其需要确保所述筒体的保温性能。进一步的,为了针对一些酸性物料,需要确保所述筒体的内侧壁,即直接与酸性物料接触的所述筒体的内侧壁具备较高的耐酸蚀性能,用于延生所述筒体的使用寿命和反应的正常进行。更进一步,所述筒体的外侧壁由于经常与腐蚀性物料接触,如,气态或液态等形态的腐蚀性物料接触,因此需要具备较好的耐腐蚀性能,用于更好地保护所述筒体。
为了提高所述筒体的耐酸蚀性能、保温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例如,请参阅图8,所述筒体,如,所述筒体的侧壁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耐酸蚀层130、保温层140、支撑层150、配重层160和保护层170,所述耐酸蚀层位于所述筒体的内侧壁,并且所述耐酸蚀层直接与物料,如,酸性物料接触,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筒体的外侧壁,即所述保护层直接裸露在外部。
例如,一实施方式的所述耐酸蚀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铁75份~88份、钛30份~34份、铬20份~25份、锑2.5~3.4份、铜份2.3~3.4份、锌1.5份~2.7份、铝0.9~1.4份、碳0.15份~0.27份、硅0.25份~0.46份、硼0.12份~0.18份、钴0.04份~0.09份、磷0.001份~0.03份、硫0.001份~0.03份、锶0.02份~0.03份、铋0.03份~0.04份、钪0.01份~0.02份和钆0.001份~0.002份。其中,钪为钪或含钪化合物,其中,含钪化合物内含有钪元素;钆为钆或含钆化合物,其中,含钆化合物内含有钆元素;铋为铋或含铋化合物,其中,铋钆化合物内含有铋元素;锶为锶或含锶化合物,其中,锶钆化合物内含有锶元素。
采用铁75份~88份、钛30份~34份和铬20份~25份作为耐酸蚀层的基础基础元素,从而能够使所述耐酸蚀层具备一定的耐酸蚀性能,此外,通过再加入锑2.5~3.4份、铜2.3份~3.4份、锌1.5份~2.7份、铝0.9~1.4份、钴0.04份~0.09份、锶0.02份~0.03份、铋0.03份~0.04份、钪0.01份~0.02份和钆0.001份~0.002份进行复配,还能够进一步优化所述耐酸蚀层的各项性能,尤其是能够进一步优化所述耐酸蚀层的耐酸蚀性能,从而能够更好地抵抗物料的酸蚀,用于进一步提高所述筒体的使用寿命和确保反应的正常进行。
又如,又一实施方式的所述耐酸蚀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铁75份~80份、钛33份~34份、铬24份~25份、锑2.7~3.4份、铜2.7份~3.4份、锌1.8份~2.5份、铝1.1~1.4份、碳0.18份~0.27份、硅0.27份~0.46份、硼0.13份~0.18份、钴0.04份~0.09份、磷0.001份~0.03份、硫0.001份~0.03份、锶0.02份~0.03份、铋0.03份~0.04份、钪0.01份~0.02份和钆0.001份~0.002份。
又如,又一实施方式的所述耐酸蚀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铁77份、钛33份、铬25份、锑3.4份、铜2.7份、锌1.9份、铝1.3份、碳0.27份、硅0.46份、硼0.18份、钴0.04份、磷0.03份、硫0.001份、锶0.03份、铋0.04份、钪0.01份和钆0.002份。
例如,一实施方式的所述保温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石膏粉15份~22份、白棉8~20份、岩棉8份~15份,玻璃纤维7份~9份、脲醛树脂10份~20份、聚丙烯酰胺3.5份~4.5份,玄武岩纤维1份~3份,橡胶泡棉3~5份、氢氧化镁1份~2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份~2份、氧化铝1份~2份、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甲酯1份~2份、丙纶纤维3~4份、聚硫橡胶1份~2份和十二烷基硫酸钠0.2~0.8份。
采用如上质量份的各组分可以使所述保温层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当所述筒体内部的物料发生放热反应时,并将热量传递至所述耐酸蚀层后,基于所述保温层具有良好的隔热和保温性能,可以限制热量进一步透过所述筒体,进而避免热量直接传递至外界环境中,确保了所述筒体内部的物料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反应,用于提高反应速率和产品的产率。
又如,又一实施方式的所述保温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石膏粉17份~21份、白棉17~20份、岩棉10份~15份,玻璃纤维7份~9份、脲醛树脂10份~20份、聚丙烯酰胺3.5份~4.5份,玄武岩纤维1份~2.5份,橡胶泡棉3.5~5份、氢氧化镁1.5份~2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5份~2份、氧化铝1份~2份、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甲酯1份~1.4份、丙纶纤维3.3~4份、聚硫橡胶1份~2份和十二烷基硫酸钠0.2~0.5份。
又如,又一实施方式的所述保温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石膏粉19份、白棉17~20份、岩棉15份,玻璃纤维9份、脲醛树脂20份、聚丙烯酰胺3.8份,玄武岩纤维2.1份,橡胶泡棉4.6份、氢氧化镁1.7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份、氧化铝1.8份、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甲酯1.4份、丙纶纤维4份、聚硫橡胶1.9份和十二烷基硫酸钠0.4份。
例如,一实施方式的所述支撑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铁95份~98份、锰0.4份~0.95份、钼0.1份~0.5份、钛0.01份~0.05份、铝0.02份~0.1份、碳0.06份~0.25份、硅0.1份~0.3份、磷0.05份~0.1份、硼0.001份~0.01份、铪0.05份~0.5份、钪0.05份~0.3份、铬0.05份~0.3份、镍0.01份~0.05份、铈0.01份~0.05份、钍0.01份~0.05份和锆0.01份~0.05份。其中,铪为铪或含铪化合物,其中,含铪化合物内含有铪元素;钪为钪或含钪化合物,其中,含钪化合物内含有钪元素;钍为钍或含钍化合物,其中,含铈化合物内含有铈元素;铈为铈或含铈化合物,其中,含铈化合物内含有铈元素。
可以理解,为了使所述筒体具备较好的保温性能,需要引入所述保温层,而所述保温层的机械强度较差,为了加强所述筒体整体结构的机械强度,需要引入所述支撑层,使其与所述保温层直接接触,用于提高所述筒体整体结构的机械强度,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基于上述情况,这就必须要求所述支撑层具备较高的机械强度和抗形变性能,通过采用如上质量份的各组份,尤其是所述支撑层含有铪0.05份~0.5份、钪0.05份~0.3份、铬0.05份~0.3份、镍0.01份~0.05份、铈0.01份~0.05份、钍0.01份~0.05份和锆0.01份~0.05份,可以改善传统铁合金的机械强度,使其机械强度和抗形变性能更加优良,能够满足要求。
又如,又一实施方式的所述支撑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铁97份~98份、锰0.55份~0.95份、钼0.35份~0.5份、钛0.01份~0.05份、铝0.02份~0.1份、碳0.17份~0.25份、硅0.1份~0.25份、磷0.05份~0.1份、硼0.008份~0.01份、铪0.1份~0.5份、钪0.1份~0.3份、铬0.1份~0.3份、镍0.02份~0.05份、铈0.02份~0.05份、钍0.02份~0.05份和锆0.02份~0.05份。
又如,又一实施方式的所述支撑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铁97份、锰0.75份、钼0.5份、钛0.05份、铝0.02份、碳0.17份、硅0.25份、磷0.1份、硼0.008份、铪0.5份、钪0.2份、铬0.2份、镍0.05份、铈0.05份、钍0.05份和锆0.05份。
例如,一实施方式的所述配重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钨85份~95份、镍30份~60份、铁15份~40份、铬1.5份~10份、铅1.5份~10份、铜1份~6份和钼0.5份~5份。
可以理解,在生产反应过程中,需要对所述筒体内的物料进行强度较高的搅拌操作,而由于厚度较大且质量较轻的所述保温层的存在,为了避免所述筒体的整体结构的质量过轻,进而减少外力冲击对所述筒体的影响,即可以减少所述筒体发生震荡或位移问题。采用如上质量份的各组分可以使所述配重层具备优良的配重性能,能够有效地增加所述筒体整体结构的重量,使其与传统的筒体的重量相同或适配,从而可以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又如,又一实施方式的所述配重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钨90份~95份、镍30份~45份、铁27份~40份、铬1.5份~2.3份、铅1.5份~3.3份、铜1份~5.5份和钼0.5份~4.9份。
又如,又一实施方式的所述配重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钨92份、镍38份、铁29份、铬2.1份、铅2.1份、铜3.5份和钼3.8份。
例如,一实施方式的所述保护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铁65份~80份、锂16~18份、镍18份~25份、钼3.5份~4份、铬2份~5份、钴1份~5份、钒1份~5份、锰1份~2份、铱0.8份~2.5份、铌0.5份~2.5份、钪0.3份~2.5份、锶0.2份~2.5份、铯0.2份~2.5份、钨0.2份~2.5份和钛0.2份~2.5份。其中,铯为铯或含铯化合物,其中,含铯化合物内含有铯元素;其中,锶为锶或含锶化合物,其中,含锶化合物内含有锶元素;其中,钪为钪或含钪化合物,其中,含钪化合物内含有钪元素;其中,铌为铌或含铌化合物,其中,含铌化合物内含有铌元素;其中,铱为铱或含铱化合物,其中,含铱化合物内含有铱元素。
可以理解,所述筒体的外侧壁由于经常与腐蚀性物料接触,如,气态或液态等形态的腐蚀性物料接触,因此需要具备较好的耐腐蚀性能,用于更好地保护所述筒体。通过如上质量份的各组分,可以使所述保护层具备良好的防腐蚀性能,进而更好地保护所述筒体,用于延长所述筒体的使用寿命。
又如,又一实施方式的所述保护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铁65份~70份、锂16份~16.5份、镍18~21份、钼3.5份~3.9份、铬2份~4.4份、钴1份~3.9份、钒1份~4.5份、锰1份~1.7份、铱0.8份~2.3份、铌0.5份~2.2份、钪0.3份~2.3份、锶0.2份~2.3份、铯0.2份~2.4份、钨0.2份~2.1份和钛0.2份~1.9份。
又如,又一实施方式的所述保护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铁65份、锂16.5份、镍21份、钼3.5份、铬3.5份、钴2.8份、钒3.7份、锰1.5份、铱2.3份、铌2.2份、钪2.3份、锶2.3份、铯2.4份、钨0.2份和钛0.2份。
为了进一步优化所述筒体,如,所述筒体的侧壁的结构,例如,所述耐酸蚀层、所述保温层、所述支撑层、所述配重层和所述保护层的厚度比为(1~1.5):(15~20):(5~5.5):(8~9.8):(0.5~1.2);又如,所述配重层和所述保护层的厚度比为1:15:5:9.5:1.1。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还包括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相互结合所能够形成的,且能够实施的多功能合成装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多功能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封头及下封头;
混合组件,所述混合组件包括支架、混合电机、混合搅拌轴及混合搅拌桨,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封头上,所述混合电机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混合搅拌轴的第一端与所述混合电机的旋转轴连接,所述混合搅拌轴的第二端与所述混合搅拌桨连接,且所述混合搅拌桨位于所述下封头内部;
物料预分散组件,所述物料预分散组件包括加料管体、缓冲筒体、物料容置箱体、安装箱体、预分散混合电机、预分散混合驱动轴、预分散混合驱动桨及支撑架,所述加料管体的第一端与所述上封头连通,所述缓冲筒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加料管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物料容置箱体具有中空结构,且其位于所述上封头内部,所述安装箱体安装在所述物料容置箱体的内侧壁上,并且所述安装箱体的外侧壁与所述物料容置箱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物料容置腔体,所述缓冲筒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物料容置箱体连接,并且所述缓冲筒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物料容置腔体连通,所述支撑架分别与所述上封头的内侧壁及所述物料容置箱体的外侧壁连接,所述预分散混合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箱体内部,所述预分散混合驱动轴的第一端与所述预分散混合电机的旋转轴连接,所述预分散混合驱动轴的第二端依次穿设所述安装箱体及所述物料容置箱体,并且所述预分散混合驱动轴的第二端容置于所述上封头内部,所述预分散混合驱动桨与所述预分散混合驱动轴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物料容置箱体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物料容置腔体连通的漏料孔,且所述漏料孔朝向所述预分散混合驱动桨及所述下封头的方向设置;
辅助混合组件,所述辅助混合组件包括辅助混合套体及若干辅助混合桨叶,所述辅助混合套体套置于所述混合搅拌轴上,且位于所述筒体的中部位置处,若干所述辅助混合桨叶均设置于所述辅助混合套体,且若干所述辅助混合桨叶以所述混合搅拌轴的中心轴线呈放射状分布;
其中,所述多功能合成装置还包括加压组件,所述加压组件包括加压泵体、输料管体及物料盛放桶,所述加压泵体的出料端与所述加料管体的第二端连通,所述加压泵体的进料端与所述输料管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输料管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物料盛放桶连通,所述物料盛放桶用于盛放物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混合桨叶具有扭曲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混合桨叶设置有迎料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迎料面具有扭曲的曲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混合桨叶焊接于所述辅助混合套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混合组件设置至少四个所述辅助混合桨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混合套体与所述混合搅拌轴螺接。
CN201610514698.8A 2016-06-30 2016-06-30 多功能合成装置 Active CN1060401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14698.8A CN106040154B (zh) 2016-06-30 2016-06-30 多功能合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14698.8A CN106040154B (zh) 2016-06-30 2016-06-30 多功能合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40154A CN106040154A (zh) 2016-10-26
CN106040154B true CN106040154B (zh) 2018-09-28

Family

ID=57201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14698.8A Active CN106040154B (zh) 2016-06-30 2016-06-30 多功能合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401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5352B (zh) * 2021-09-26 2023-01-06 江苏新久化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醋酸裂解炉的混合加料结构
CN114904476B (zh) * 2022-06-13 2024-02-20 江苏博汇纸业有限公司 一种抗老化浆料高效反应釜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94619Y (zh) * 2004-12-01 2006-07-12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 一种立式固液混合装置
US7691953B2 (en) * 2007-06-27 2010-04-06 H R D Corporation System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polyvinyl chloride
CN102151538B (zh) * 2011-02-21 2013-07-17 江南大学 用于分散纳米粉末的自吸式反应器
CN203044006U (zh) * 2013-01-30 2013-07-10 柳州长远食品配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蔗糖脂肪酸酯的反应釜
CN204247214U (zh) * 2014-11-27 2015-04-08 天津市国至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高效食品加工用反应釜
CN205146174U (zh) * 2015-09-25 2016-04-13 常州君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反应容器的加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40154A (zh) 2016-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40154B (zh) 多功能合成装置
CN205948881U (zh) 合成装置
CN206046014U (zh) 多功能合成装置
CN105944648B (zh) 合成设备
CN105964208B (zh) 化工合成装置
CN105944649B (zh) 搅拌合成装置
CN206046015U (zh) 搅拌合成装置
CN206046009U (zh) 化工合成装置
CN205948868U (zh) 新型合成装置
CN105964207B (zh) 新型合成装置
CN105964211B (zh) 合成装置
CN205948700U (zh) 新型搅拌装置
CN205965815U (zh) 反应器
CN106040145B (zh) 反应器
CN105964209B (zh) 高效合成设备
CN105935577A (zh) 搅拌混合设备
CN205948879U (zh) 保温反应釜
CN205965816U (zh) 耐酸反应装置
CN105964205B (zh) 反应釜
CN105964212B (zh) 连续式反应设备
CN105964204B (zh) 保温反应釜
CN206046013U (zh) 合成设备
CN205965557U (zh) 物料搅拌装置
CN106040144B (zh) 高效反应装置
CN106040146B (zh) 耐酸反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816

Address after: 314015 Room 201, Xingzhen Road, Xincheng Town, Xiuzhou District, Jiaxing, Zhejiang, China, 525

Applicant after: Jiaxing Ou Xiang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6000 Hualien Industrial Park, Huiyuan Road, Huiyuan Road, Huizhou, Guangdong, No. 16, B 16, Kang Shi Dan county garden,

Applicant before: Huizhou Gregory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3

Address after: 246200 the third floor west of Leichi market, Dongzhou Road, Huayang Town, Wangjiang County, Anqing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angjiang Le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4015 Room 201, Xingzhen Road, Xincheng Town, Xiuzhou District, Jiaxing, Zhejiang, China, 525

Patentee before: Jiaxing Ou Xiang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18

Address after: 246000 No. 63, Wanghua West Street, Huayang Town, Wangjiang County, Anqing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SHENGDAN BIOCHEM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246200 the third floor west of Leichi market, Dongzhou Road, Huayang Town, Wangjiang County, Anqing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angjiang Le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