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89356B - 一种烟气除尘滤袋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烟气除尘滤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89356B
CN109289356B CN201811278494.4A CN201811278494A CN109289356B CN 109289356 B CN109289356 B CN 109289356B CN 201811278494 A CN201811278494 A CN 201811278494A CN 109289356 B CN109289356 B CN 1092893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cloth
cloth
layer
base
inner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7849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89356A (zh
Inventor
倪青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FMS R & D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Fms R & D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Fms R & D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Fms R & D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7849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893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89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893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893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893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0001Making filter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9/00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39/08Filter cloth, i.e. woven, knitted or interlaced material
    • B01D39/083Filter cloth, i.e. woven, knitted or interlaced material of organic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02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having hollow filters made of flexibl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02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having hollow filters made of flexible material
    • B01D46/04Cleaning filt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Filter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气除尘滤袋。制备所述滤袋的滤料具有双层结构,所述滤料包括外侧滤布、内侧滤布以及连接在内侧滤布和外侧滤布之间的连接线;所述内侧滤布作为迎尘层,所述内侧滤布包括基布层和纤维网层,所述基布层具有负泊松比,所述纤维网层通过针刺工艺复合在基布层上。本发明的滤袋具有双层结构,既充分利用了烟气自身的压力,也增加了过滤效率。制备本发明滤袋的滤料的基布层具有负泊松比,能够在充分清理二次尘的同时,尽量保护一次尘不被破坏。同时,在清灰时在较小的拍打力度的情况下即可对二次尘进行充分清理。此外,本发明的滤袋还具有制作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方便大批量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烟气除尘滤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气除尘滤袋。
背景技术
袋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及文丘里洗涤器是国际公认的微粒控制三大除尘设备。在不同的工况环境下,三大除尘设备都各有优劣与高下。其中,袋式除尘器是三大除尘设备中应用范围最广、适应性最强、净化效率最高的一种除尘器。
现有的滤袋,通常是采用单层的滤布进行过滤。这种滤袋加工简单,但过滤效果一般,使用寿命不长,且滤袋出现有破洞等情况时,需要人工巡查,工作量大且不易发现。这直接影响滤袋的过滤效率。现在也出现了一些采用双层结构的滤袋,但这些滤袋也存在各种问题。
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0099512.7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的滤袋,包括袋体,袋体包括外袋体和内袋体,外袋体较内袋体长,还包括设置在外袋体和内袋体之间的笼骨等部件。通过设置多层耐高温材料以提高滤布的耐高温性能。但是,这种双层滤袋需要设计复杂的笼骨结构位于内袋体和外袋体之间,且内袋体与外袋体之间的作用力不均匀,安装也不方便。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0224398.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双滤袋的滤袋笼,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0763534.9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耐磨双层滤袋,这类双层过滤都需要设计位于内袋体与外袋体之间的滤袋笼,结构复杂且不方便安装。专利申请号为201520019161.5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层结构的脱硝除尘一体化功能性滤袋,该滤袋包括外侧除尘滤袋和内侧脱硝滤袋,采用外侧除尘滤袋和内侧脱硝滤袋的分体结构,能够克服现有的一体化功能性滤料除尘功能和脱硝功能使用寿命并不一致,导致其一功能剩余浪费的问题。但这种分体式结构同样使得内外层袋体之间的作用力不均匀,安装使用时同样需要在内外层袋体之间设置滤袋笼,结构复杂且不方便安装。总体而言,现有技术中的双层结构的滤袋,基本都是设计复杂的框架结构以分别支撑内外层袋体,或者是将多层滤材紧密贴合在一起,但这样会显著增大过滤阻力,过滤效率大大降低。
此外,在使用滤袋进行烟气除尘过程中,需要不定时地对滤袋进行清灰操作。目前的清灰方式,往往是通过拍打滤袋,使滤袋上的灰尘脱落。然而,新的滤袋在过滤时,需要先积聚一次尘,再在一次尘上堆积需被清除的灰尘(称为二次尘)。因此,滤袋的过滤机理是用灰尘本身来过滤灰尘。为了提高净化效率,就需要将一次尘积聚好。在运行过程中,特别是在清灰时,需要保护好一次尘,一旦一次尘被破坏,净化效率将受到很大的影响。为了保护好一次尘,应在清灰时,只抖落二次尘,滤袋表面的一次尘不宜清理得过分彻底。也即是说,当积灰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对滤袋进行清灰,但同时又要尽量避免破坏一次尘。然而,现有技术中对滤袋进行拍打而进行清灰,这种清理方式若控制不好力度,就会使得一次尘受到破坏。因此,清灰时需要降低拍打的力度,但是降低拍打力度又可能会使得二次尘没有得到充分的清理。由此,如何保护一次尘的同时,还能够对二次尘进行充分清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基于上述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双层滤袋以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烟气除尘滤袋,该滤袋具有双层结构,能够提高过滤效率,同时在进行清灰操作时,能够减少对一次尘的损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烟气除尘滤袋,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滤袋的滤料具有双层结构,所述滤料包括外侧滤布、内侧滤布以及连接在内侧滤布和外侧滤布之间的连接线;所述内侧滤布作为迎尘层,所述内侧滤布包括基布层和纤维网层,所述基布层具有负泊松比,所述纤维网层通过针刺工艺复合在基布层上。
如此设置,滤袋在受到烟气压力作用时,连接线会逐步伸直,使得内侧滤布与外侧滤布之间形成较大的气流空间。对于内侧滤布,纤维网层通过针刺工艺复合在具有负泊松比的基布层上。在针刺复合过程中,纤维网层中的部分纤维会通过针刺作用而穿插于具有负泊松比的基布层中,通过多次针刺作用,纤维网层稳定地复合在基布层上,并且纤维间形成可用于过滤灰尘的空隙。在采用这种滤料进行过滤时,在过滤初期会在滤料上形成一次尘,之后再形成二次尘。当需要对滤袋进行清灰时,拉伸该滤料的基布层,由于基布层具有负泊松比,因此基布层上的空隙会变大。由于针刺纤维网的过程中使得部分纤维网穿插于具有负泊松比的基布层中,因此在拉伸基布层时,会使得纤维网层中的纤维之间的位置发生部分移动,由此使得在纤维网层上沉积的灰尘的位置发生松动,尤其是对于二次尘。而一次尘在纤维上的附着力较大,不易脱落。此时通过轻轻拍打滤袋或施加其他较轻的外力,即可将二次尘进行充分的清理。待清理完毕后,去除对基布层的拉伸力,基布层会由于自身结构以及针刺纤维网中纤维间的作用力,而慢慢恢复原来的结构,使得纤维间的空隙以及基布层上的空隙逐步恢复至较小的状态。在这过程中,即使有少部分一次尘被破坏,由于空隙经过了先变大后恢复的过程,这也能使部分原来附着在一次尘上的二次尘被附着在纤维上而成为一次尘,或者在下次使用时更快地修护破损的一次层。
同时,在对内侧滤布的基布层进行拉伸时,由于内侧滤布上的空隙变大,若采用吹风或鼓风或烟气过滤过程中在线清理等方式进行清灰时,从内侧滤布一侧吹来的空气或烟气增多,使得部分沉积于连接线上的灰尘被吹落而沉积在内侧滤布与外侧滤布之间的空间内。
内侧滤布的基布层具有负泊松比,还能够实现内侧滤布的纤维间空隙可以微调,以适应具有不同粒径灰尘的烟气等的过滤。
在内侧滤布中,纤维网层不仅仅起到了过滤的作用,还起到了稳定负泊松比基布结构以及对负泊松比基布在发生拉伸形变后的恢复作用。若基布层上没有复合纤维网层,则仅有基布层的内侧滤布的过滤效果差,同时该基布由于具有负泊松比,在受到过滤气体(如烟气等)的压力时,基布层的空隙会由于受到较大的气体压力的作用而变大,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内侧滤布的过滤效果。并且,没有通过针刺工艺复合纤维层时,基布层在经过拉伸变形后也不易恢复至原来的形状。因此,需要基布层与纤维网层相互配合协同作用,才能使得过滤效果更好的同时,还易于清灰、保护一次层。
优选的,具有双层结构的所述滤料中,外侧滤布的厚度:内侧滤布的厚度:连接线的长度=(1~2):(1~2):(6~30)。更优选的,所述连接线的长度为8-25mm,所述外侧滤布以及内侧滤布的厚度在0.8~2mm范围内。如此设置,在滤袋受到烟气压力作用时,连接线会伸直,使用与内侧滤布或外侧滤布相比较长连接线,能形成相对较大的气流空间。同时,如此设置,也可避免连接线过短时,在对基布层进行拉伸时,拉伸伸长量受到连接线的长度的影响。
优选的,具有双层结构的所述滤料中,连接线的分布密度为30-120根每平方分米。如此设置,能够使连接线均匀地分布于内侧滤布与外侧滤布之间,分布密度适当,既能保持内侧滤布与外侧滤布之间具有均匀的连接作用力,也不会因为连接线分布过多而对烟气过滤造成阻碍。在滤袋的使用过程中,会有部分烟尘沉积在内侧滤布与外侧滤布之间。若连接线的分布密度过低,则会使得外侧滤布上受到连接线作用的力的点过少,容易造成应力集中,使得外侧滤布以及内侧滤布上连接线的两端部位易于损坏而出现破洞,造成过滤效果下降;若连接线的分布过密,则会使得较多的烟尘沉积在连接线上,且影响烟气在内侧滤布与外侧滤布之间的空间的流动性,也会降低过滤效率。
优选的,所述连接线采用表面光滑的截面呈圆形的化学纤维,如芳族聚酰胺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等。这样能够减少烟尘的附着量。一般情况下,所述连接线不选用玻璃纤维等脆性纤维。在滤袋制备过程中,内侧滤布与外侧滤布之间的连接线会多次弯折,在滤袋进行卷装运输时也会压缩内侧滤布与外侧滤布,因此连接线除了要求强力较高、耐高温等性能外,还需要一定的柔韧性。玻璃纤维较脆,在弯折时易断。
优选的,所述连接线采用截面呈圆形的且表面光滑的粗旦化纤单丝,其细度为9-25dtex。选用粗旦化纤单丝,可以避免通过加捻多根化纤长丝形成的连接线的表面具有沟槽,使其不易附着烟尘。采用较粗的圆形截面的化纤单丝,可以减少烟尘的附着量。
优选的,在所述内侧滤布与外侧滤布之间设置有气体压力传感器。更优选的,在内侧滤布的外侧以及外侧滤布的外侧均设置气体压力传感器。滤袋在正常工作时,烟气在经过内侧滤布后进入内侧滤布与外侧滤布之间,在这过程中,气体压力会降低,之后烟气通过外侧滤布。也即是说,通过内侧滤布之前的烟气压力P1>内侧滤布与外侧滤布之间的烟气压力P2>烟气通过外侧滤布后的压力P3。正常工作时,内侧滤布与外侧滤布之间的烟气压力P2会维持在一定的区间保持不变(将该区间记为X),当内侧滤布和/或外侧滤布发生破损时,内侧滤布与外侧滤布之间的烟气压力P2会发生急剧变化或严重偏离X,由此即可判断滤袋发生破损。若内侧滤布与外侧滤布之间的烟气压力P2发生急剧增大或大于X的最大值,则判断是内侧滤布发生破损;若内侧滤布与外侧滤布之间的烟气压力P2会发生急剧减小或小于X的最小值,则判断是外侧滤布发生破损。
优选的,所述基布层选自具有负泊松比的机织物,所述机织物中选择具有负泊松比的纱线作为经纱。在织造具有负泊松比的机织物时,选择具有负泊松比的纱线作为经纱,能够在经纱方向受到拉伸作用力时,更易发生形变。若将负泊松比的纱线作为纬纱,将不具有负泊松比的纱线作为经纱,那么,由于机织物在织造过程中,纬纱弯曲的程度更大,受到的阻力也就更大,则在对纬纱方向进行拉伸作用时,织物不易发生形变。因此,优选具有负泊松比的纱线作为经纱用于制备机织物。
当然,所述基布层也可以选择具有负泊松比的针织物。只要能够使基布层的空隙以及与基布层复合的纤维网层的空隙发生变化且具有负泊松比结构的基布层能够在形变后恢复即可。
优选的,所述纤维网层中的纤维选用玻璃短纤维、PPS短纤维、玄武岩短纤维、涤纶短纤维、锦纶短纤维、聚四氟乙烯短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外侧滤布具有与内侧滤布相同的结构,也包括基布层与和纤维网层,外侧滤布上的基布层具有或不具有负泊松比,外侧滤布上的纤维网层通过针刺工艺复合在基布层上。当外侧滤布的基布层也具有负泊松比时,在对滤袋进行清灰时,即可同时拉伸外侧滤布的基布层和内侧滤布的基布层,使得清灰过程中完全不受连接线长度的影响。若仅仅内侧滤布的基布层具有负泊松比,则需要合理设置连接线的长度,使基布层的拉伸不受连接线长度的影响。当外侧滤布的基布层也具有负泊松比时,选择不在外侧滤布的外侧覆膜(一般选择为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否则会影响基布层的拉伸。当然,当外侧滤布的基布层不具有负泊松比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过滤效果的需要而选择是否在外侧滤布的外侧覆膜(一般选择为聚四氟乙烯微孔膜)。
优选的,所述外侧滤布中的空隙的平均孔径小于内侧滤布中的空隙的平均孔径。如此设置,能够使内侧滤布过滤较大粒径的灰尘,外侧滤布过滤较小粒径的灰尘。这种方式能够提高过滤效率。
优选的,所述滤料的外侧滤布与内侧滤布均采用耐高温化学纤维制成,包括但不限于玻璃纤维、PPS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玄武岩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
一种烟气除尘滤袋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用于内侧滤布的基布:采用织布机制备具有负泊松比的第一机织物,或采用经编机或电脑横机制备具有负泊松比的第一针织物;并将该第一机织物或第一针织物用作制备内侧滤布的基布;
步骤(2):制备用于外侧滤布的基布:采用织布机制备具有或不具有负泊松比的第二机织物,或采用经编机或电脑横机制备具有或不具有负泊松比的第二针织物;并将该第二机织物或第二针织物用作制备外侧滤布的基布;
步骤(3):缝合:采用截面呈圆形的且表面光滑的粗旦化纤单丝作为连接线将步骤(1)制得的基布和步骤(2)制得的基布连接起来,并使得步骤(1)制得的基布和步骤(2)制得的基布之间的连接线的长度为8-25mm;所述粗旦化纤单丝的细度为9-25dtex;
步骤(4)铺网:在基布的外侧分别铺设多层经过开松梳理后的纤维网;
步骤(5)针刺:对步骤(4)中铺网得到的半成品进行双面针刺并控制针刺深度和针刺密度,形成内侧滤布和外侧滤布,同时使得靠近步骤(1)制得的基布一侧的纤维网的透气率大于靠近步骤(2)制得的基布一侧的纤维网的透气率;
步骤(6)分离:将经过步骤(5)针刺处理的半成品的两面进行拉扯,保证内侧滤布与外侧滤布处于分开状态,避免针刺过程中造成的内侧滤布与外侧滤布粘连在一起;由此制得滤料;
步骤(7)制袋:将步骤(6)得到的产品进行裁剪,缝制,制得滤袋。
优选的,在步骤(7)之前还对步骤(6)制得的产品进行后处理,所述后处理包括烧毛、轧光、热定型和拒水防油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制备具有负泊松比的基布时,采用具有负泊松比的纱线。如此,可以通过具有负泊松比结构的纱线和具有负泊松比结构的机织物或针织物结构的双重作用,增强基布的负泊松比效应。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纤维网中选用的纤维的纤度在0.4旦尼尔以下,所述步骤(6)制得的滤料中内侧滤布和/或外侧滤布的厚度为0.8~2mm之间。
在使用时,可以选择使外侧滤布的厚度和/或平方米克重小于内侧滤布的厚度和/或平方米克重,以使得烟气压力足以使连接线绷直。当烟气压力不足以使连接线绷直时,也可以对待过滤的烟气增压以足以使连接线绷直。
在对滤袋进行清灰时,对具有负泊松比的基布层施加拉力,这使得基布层上的空隙以及纤维网层内部纤维之间的空隙变大,其中的二次尘则易于被清理。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烟气除尘滤袋,该滤袋具有双层结构,能够提高过滤效率,同时在进行清灰操作时,能够减少对一次尘的损伤。
在内侧滤布和外侧滤布之间设置气体压力传感器,还能够方便地检测除尘压力,能够简单方便地判断滤袋是否存在漏洞,无需人工巡检。
采用该双层结构的滤袋进行烟气除尘过滤,无需设计复杂结构的滤袋笼,同时,该双层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空间,在增加过滤效率的同时,不会造成过大的阻力。此外,内侧滤布与外侧滤布之间的连接线属于柔性材质,能够方便卷装运输,不会被压断等,占用空间少;当滤袋安装使用时,在烟气压力的作用下绷直连接线,由此形成一定的夹层空间。也即是说,本发明的双层滤袋,既充分利用了烟气自身的压力,也增加了过滤效率,同时不会造成过大的阻力,并省去了复杂结构的滤袋笼结构,仅用普通结构的滤袋框架即可。
本发明的滤袋还可以对滤料的空隙大小进行微调,同时还能够实现烟气除尘过滤工作中拉伸基布层,部分内侧滤布上的二次尘在烟气压力的作用下会被带入内侧滤布与外侧滤布之间,同时由于拉伸时作用力使得纤维间的位置发生部分相对移动,使得部分二次尘掉落,从而实现在线进行部分清灰工作。
制备本发明滤袋的滤料的基布层具有负泊松比,能够在充分清理二次尘的同时,尽量保护一次尘不被破坏。同时,在清灰时在较小的拍打力度的情况下即可对二次尘进行充分清理。此外,本发明的滤袋还具有制作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方便大批量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滤袋的结构示意图(未示出纤维网层);
图2为本发明的滤袋中的基布层在待清灰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滤袋中的基布层受到拉伸作用力时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1、内侧滤布;2、外侧滤布;3、连接线;4、基布层;5、灰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烟气除尘滤袋,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滤袋的滤料具有双层结构,所述滤料包括外侧滤布2、内侧滤布1以及连接在内侧滤布1和外侧滤布2之间的连接线3;所述内侧滤布1作为迎尘层,所述内侧滤布1包括基布层4和纤维网层,所述基布层4具有负泊松比,所述纤维网层通过针刺工艺复合在基布层4上。
优选的,具有双层结构的所述滤料中,外侧滤布2的厚度:内侧滤布1的厚度:连接线3的长度=(1~2):(1~2):(6~30)。更优选的,所述连接线3的长度为8-25mm,所述外侧滤布2以及内侧滤布1的厚度在0.8~2mm范围内。
优选的,具有双层结构的所述滤料中,连接线3的分布密度为30-120根每平方分米。
优选的,所述连接线3采用表面光滑的截面呈圆形的化学纤维,如芳族聚酰胺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等。这样能够减少烟尘的附着量。一般情况下,所述连接线3不选用玻璃纤维等脆性纤维。
优选的,所述连接线3采用截面呈圆形的且表面光滑的粗旦化纤单丝,其细度为9-25dtex。
优选的,在所述内侧滤布1与外侧滤布2之间设置有气体压力传感器。更优选的,在内侧滤布1的外侧以及外侧滤布2的外侧均设置气体压力传感器。滤袋在正常工作时,烟气在经过内侧滤布1后进入内侧滤布1与外侧滤布2之间,在这过程中,气体压力会降低,之后烟气通过外侧滤布2。也即是说,通过内侧滤布1之前的烟气压力P1>内侧滤布1与外侧滤布2之间的烟气压力P2>烟气通过外侧滤布2后的压力P3。正常工作时,内侧滤布1与外侧滤布2之间的烟气压力P2会维持在一定的区间保持不变(将该区间记为X),当内侧滤布1和/或外侧滤布2发生破损时,内侧滤布1与外侧滤布2之间的烟气压力P2会发生急剧变化或严重偏离X,由此即可判断滤袋发生破损。若内侧滤布1与外侧滤布2之间的烟气压力P2发生急剧增大或大于X的最大值,则判断是内侧滤布1发生破损;若内侧滤布1与外侧滤布2之间的烟气压力P2会发生急剧减小或小于X的最小值,则判断是外侧滤布2发生破损。
优选的,所述基布层4选自具有负泊松比的机织物,所述机织物中选择具有负泊松比的纱线作为经纱。
当然,所述基布层4也可以选择具有负泊松比的针织物。只要能够使基布层的空隙以及与基布层复合的纤维网层的空隙发生变化且具有负泊松比结构的基布层能够在形变后恢复即可。
优选的,所述纤维网层中的纤维选用玻璃短纤维、PPS短纤维、玄武岩短纤维、涤纶短纤维、锦纶短纤维、聚四氟乙烯短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外侧滤布2具有与内侧滤布1相同的结构,也包括基布层与和纤维网层,外侧滤布2上的基布层具有或不具有负泊松比,外侧滤布2上的纤维网层通过针刺工艺复合在基布层上。
优选的,所述外侧滤布2中的空隙的平均孔径小于内侧滤布1中的空隙的平均孔径。如此设置,能够使内侧滤布1过滤较大粒径的灰尘5,外侧滤布2过滤较小粒径的灰尘5。这种方式能够提高过滤效率。
优选的,所述滤料的外侧滤布2与内侧滤布1均采用耐高温化学纤维制成,包括但不限于玻璃纤维、PPS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玄武岩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
一种烟气除尘滤袋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用于内侧滤布1的基布:采用织布机制备具有负泊松比的第一机织物,或采用经编机或电脑横机制备具有负泊松比的第一针织物;并将该第一机织物或第一针织物用作制备内侧滤布1的基布;
步骤(2):制备用于外侧滤布2的基布:采用织布机制备具有或不具有负泊松比的第二机织物,或采用经编机或电脑横机制备具有或不具有负泊松比的第二针织物;并将该第二机织物或第二针织物用作制备外侧滤布2的基布;
步骤(3):缝合:采用截面呈圆形的且表面光滑的粗旦化纤单丝作为连接线3将步骤(1)制得的基布和步骤(2)制得的基布连接起来,并使得步骤(1)制得的基布和步骤(2)制得的基布之间的连接线3的长度为8-25mm;所述粗旦化纤单丝的细度为9-25dtex;
步骤(4)铺网:在基布的外侧分别铺设多层经过开松梳理后的纤维网;
步骤(5)针刺:对步骤(4)中铺网得到的半成品进行双面针刺并控制针刺深度和针刺密度,形成内侧滤布1和外侧滤布2,同时使得靠近步骤(1)制得的基布一侧的纤维网的透气率大于靠近步骤(2)制得的基布一侧的纤维网的透气率;
步骤(6)分离:将经过步骤(5)针刺处理的半成品的两面进行拉扯,保证内侧滤布1与外侧滤布2处于分开状态,避免针刺过程中造成的内侧滤布1与外侧滤布2粘连在一起;由此制得滤料;
步骤(7)制袋:将步骤(6)得到的产品进行裁剪,缝制,制得滤袋。
优选的,在步骤(7)之前还对步骤(6)制得的产品进行后处理,所述后处理包括烧毛、轧光、热定型和拒水防油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制备具有负泊松比的基布时,采用具有负泊松比的纱线。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纤维网中选用的纤维的纤度在0.4旦尼尔以下,所述步骤(6)制得的滤料中内侧滤布1和/或外侧滤布2的厚度为0.8~2mm之间。
在使用时,可以选择使外侧滤布2的厚度和/或平方米克重小于内侧滤布1的厚度和/或平方米克重,以使得烟气压力足以使连接线3绷直。当烟气压力不足以使连接线3绷直时,也可以对待过滤的烟气增压以足以使连接线3绷直。
在使用该滤袋进行烟气处理时,烟气中的烟尘最先接触内侧滤布1一侧进行过滤,部分粒径较大的烟尘被过滤;此时烟气继续通过内侧滤布1,使内侧滤布1与外侧滤布2之间存在一定的烟气压力,该烟气压力使连接线3处于绷直状态,由此形成夹层空间;烟气继续穿过外侧滤布2,进行进一步过滤,使颗粒较小的烟尘被过滤,并排出符合环保要求的烟气。
在对滤袋进行清灰时,对具有负泊松比的基布层施加拉力,这使得基布层上的空隙以及纤维网层内部纤维之间的空隙变大,其中的二次尘则易于被清理。
如图1所示,图1中放大显示了一种负泊松比结构(图1中的负泊松比结构仅仅是一种内凹六边形的负泊松比结构示意图,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负泊松比结构,也可以是其他负泊松比结构,如双箭头的负泊松比结构等等),在滤袋待清灰时,滤料的基布层的空隙中布满了灰尘5(包括一次尘和二次尘)。由于基布层具有负泊松比,因此对基布层施加拉伸作用力,使得基布层发生拉胀作用,基布层上的空隙之间的间隔变大,使得空隙内的灰尘5易于通过,由此使得清灰变得更容易,也就不再需要施加过大的外力而破坏一次尘。当然,图2和图3主要是为了示意位于基布层上的灰尘5在清灰时基布层上空隙的大小变化。实际上,当基布层上的空隙发生变化时,由于基布层与纤维网层通过针刺复合在一起,这就使得纤维网层内部纤维之间的空隙也会变大,使得灰尘5更易通过或脱落。当然,由于纤维网层上的纤维与基布层空隙的边缘上均附着有一次尘,而一次尘在纤维上的附着力较强(如当过滤风速为0.28m/min时,一次尘附着力在不同直径时为:直径10μm粉尘在滤袋上的附着力,可以达到粉尘自重的1000倍;直径5μm粉尘在滤袋上的附着力,可以达到粉尘自重的4200倍),因此,绝大部分一次尘继续附着在纤维上或基布层空隙的边缘上而不会受到较大的破坏。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烟气除尘滤袋,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滤袋的滤料具有双层结构,所述滤料包括外侧滤布、内侧滤布以及连接在内侧滤布和外侧滤布之间的连接线;所述内侧滤布作为迎尘层,所述内侧滤布包括基布层和纤维网层,所述基布层具有负泊松比,所述纤维网层通过针刺工艺复合在基布层上;具有双层结构的所述滤料中,外侧滤布的厚度:内侧滤布的厚度:连接线的长度=(1~2):(1~2):(6~30);所述连接线的长度为8-25mm,所述外侧滤布以及内侧滤布的厚度在0.8~2mm范围内;所述连接线的分布密度为30-120根每平方分米;所述滤料的外侧滤布与内侧滤布均采用耐高温化学纤维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除尘滤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采用截面呈圆形的且表面光滑的粗旦化纤单丝,其细度为9-25dtex。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除尘滤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侧滤布与外侧滤布之间设置有气体压力传感器,在内侧滤布的外侧以及外侧滤布的外侧均设置气体压力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烟气除尘滤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选自具有负泊松比的机织物或针织物,所述机织物中选择具有负泊松比的纱线作为经纱。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烟气除尘滤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滤布具有与内侧滤布相同的结构,也包括基布层与和纤维网层,外侧滤布上的基布层具有或不具有负泊松比,外侧滤布上的纤维网层通过针刺工艺复合在基布层上。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烟气除尘滤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滤布中的空隙的平均孔径小于内侧滤布中的空隙的平均孔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气除尘滤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化学纤维包括玻璃纤维、PPS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玄武岩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
8.一种烟气除尘滤袋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用于内侧滤布的基布:采用织布机制备具有负泊松比的第一机织物,或采用经编机或电脑横机制备具有负泊松比的第一针织物;并将该第一机织物或第一针织物用作制备内侧滤布的基布;
步骤(2):制备用于外侧滤布的基布:采用织布机制备具有或不具有负泊松比的第二机织物,或采用经编机或电脑横机制备具有或不具有负泊松比的第二针织物;并将该第二机织物或第二针织物用作制备外侧滤布的基布;
步骤(3)缝合:采用截面呈圆形的且表面光滑的粗旦化纤单丝作为连接线将步骤(1)制得的基布和步骤(2)制得的基布连接起来,并使得步骤(1)制得的基布和步骤(2)制得的基布之间的连接线的长度为8-25mm;所述粗旦化纤单丝的细度为9-25dtex;
步骤(4)铺网:在基布的外侧分别铺设多层经过开松梳理后的纤维网,纤维网中选用的纤维的纤度在0.4旦尼尔以下;
步骤(5)针刺:对步骤(4)中铺网得到的半成品进行双面针刺并控制针刺深度和针刺密度,形成内侧滤布和外侧滤布,同时使得靠近步骤(1)制得的基布一侧的纤维网的透气率大于靠近步骤(2)制得的基布一侧的纤维网的透气率;
步骤(6)分离:将经过步骤(5)针刺处理的半成品的两面进行拉扯,保证内侧滤布与外侧滤布处于分开状态,避免针刺过程中造成的内侧滤布与外侧滤布粘连在一起;由此制得滤料;
步骤(7)制袋:将步骤(6)得到的产品进行裁剪,缝制,制得滤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烟气除尘滤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7)之前还对步骤(6)制得的产品进行后处理,所述后处理包括烧毛、轧光、热定型和拒水防油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步骤(6)制得的滤料中内侧滤布和/或外侧滤布的厚度为0.8~2mm之间。
CN201811278494.4A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烟气除尘滤袋 Active CN1092893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8494.4A CN109289356B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烟气除尘滤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8494.4A CN109289356B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烟气除尘滤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89356A CN109289356A (zh) 2019-02-01
CN109289356B true CN109289356B (zh) 2019-10-29

Family

ID=65145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78494.4A Active CN109289356B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烟气除尘滤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893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04973B (zh) * 2020-12-23 2022-04-19 江苏庞浙伟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除尘袋
CN113274834B (zh) * 2021-04-19 2022-11-18 安徽峘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合金生产废气自粘黏处理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8261A (zh) * 2007-06-22 2010-03-24 新星Plant株式会社 用在除尘器中的滤袋
CN204582749U (zh) * 2015-02-02 2015-08-26 浙江天台华宇工业用布有限公司 一种机织过滤布
CN106606904A (zh) * 2015-10-26 2017-05-03 南京际华三五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迹涂胶式烟气过滤袋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418759D0 (en) * 2004-08-23 2004-09-22 Auxetix Ltd Uses of auxetic fibre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8261A (zh) * 2007-06-22 2010-03-24 新星Plant株式会社 用在除尘器中的滤袋
CN204582749U (zh) * 2015-02-02 2015-08-26 浙江天台华宇工业用布有限公司 一种机织过滤布
CN106606904A (zh) * 2015-10-26 2017-05-03 南京际华三五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迹涂胶式烟气过滤袋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89356A (zh) 2019-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25642A (en) Raised and fused fabric filt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2979060B2 (ja) 高温濾過フエルト
US7452831B2 (en) Filter medium
CA1282014C (en) Uniform minimum-permeability woven fabric, filter and process therefor
CN109289356B (zh) 一种烟气除尘滤袋
WO2009141899A1 (ja) エアフィルター用のフェルト材
CN109289322B (zh) 一种易清灰滤袋
JPH0723576B2 (ja) フィルターフェルト用繊維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JP2010264430A (ja) バグフィルター用ろ布
JPH01189317A (ja) フィルターエレメントとしての管状の織物、それを使用した微細物含有気体濾過用組立物及び濾過方法
JP2011045848A (ja) 大型のバグフィルター
GB2028229A (en) Filter cloth made of needle felt for bag filter type dust collector
JP3859058B2 (ja) バグフィルター
CN105771420A (zh) 一种超细梯度滤料的生产方法
CN109289323B (zh) 一种烟气处理用双层滤袋
CN105239236A (zh) 一种雪尼尔纱线及其生产方法
JP3877034B2 (ja) 炉頂圧発電用バグフィルター用ろ布
US10688753B2 (en) Laminated polyarylene sulfide heat-resistant filter
Hardman Textiles in filtration
JP2003190720A (ja) バグフィルタ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144142A (ja) 耐熱性フィルター用布帛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108727U (ja) 集塵濾過装置用前置フィルターおよび集塵濾過装置
CN106039837A (zh) 滤布结构体
CN213313793U (zh) Pp长丝空气过滤布
CN107485925A (zh) 一种超细芳纶滤料的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23

Address after: 224400 Fucheng Filter Industrial Park, Funing County,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Jinshi Basalt Fibe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24400 Area B (C) of Fucheng Industrial Park, Funing County,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Jiangsu Zhenzhong Filter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09

Address after: 224400 Jiangsu Province, Yancheng City Funing Aoyang Industrial Park dinglan Road No. 2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FMS R & D Materials Co., Ltd.

Address before: 224400 Fucheng Filter Industrial Park, Funing County,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Jiangsu Jinshi Basalt Fiber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