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819A - 盐浴稀土钒硼共渗工艺 - Google Patents

盐浴稀土钒硼共渗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819A
CN1092819A CN 93103384 CN93103384A CN1092819A CN 1092819 A CN1092819 A CN 1092819A CN 93103384 CN93103384 CN 93103384 CN 93103384 A CN93103384 A CN 93103384A CN 1092819 A CN1092819 A CN 10928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ron
vanadium
layer
salt bath
diff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310338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950C (zh
Inventor
刘磊
林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RESEARCH INST OF METALLURGY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RESEARCH INST OF METALLUR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RESEARCH INST OF METALLURGY filed Critical FUJIAN RESEARCH INST OF METALLURGY
Priority to CN 9310338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950C/zh
Publication of CN1092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8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95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95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lid-Phase Diffusion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稀土钒硼共渗工艺,以熔融盐浴为载体,在 盐浴中添加适量稀土并于950℃左右共渗四小时。 这种工艺其渗层要比渗钒及钒硼共渗的渗层厚,其显 微硬度高于单渗硼和钒硼共渗层硬度。稀土钒硼共 渗层具有高硬度的致密组织,克服了单渗硼表面层存 在疏松硼化物的缺点,有效地抑制了单渗硼的硼脆, 改善了组织形态,提高渗层的耐磨性,使渗层具有良 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因此,本发明集中了单渗钒和单 渗硼两种工艺的优点,取得扬长避短的效果。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盐浴稀土钒硼共渗工艺。
当今应用表面工程技术以提高模具使用寿命的工艺技术,正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与研究,其中渗硼及渗钒技术经过二十多年的系统研究,已成功地应用于耐磨件及工模具上,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单一渗硼虽然能得到较厚的渗层,但脆性大,易剥落,致密性差。而单一参钒虽能得到高硬度的渗层,但渗层薄,不能承受较重载荷的使用要求,从而大大限制其应用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盐浴稀土钒硼共渗工艺,该工艺能提供高硬度、高耐磨、低脆性的共渗层组织,以满足承受大载荷的模具服役条件的要求,扩大模具的应用范围,较大幅度地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一、盐浴稀土钒硼共渗理论依据:
以硼砂作为盐浴,硼砂熔点为740℃,熔融后将分解为偏硼酸钠和三氧化二硼:
根据硼、钒和铝生成氧化物的自由能(△F),如图1所示,可知,在800-1200℃范围内,硼负于钒、铝又负于硼,所示铝比硼和钒都易于形成氧化物,而硼又比钒容易形成氧化物,在熔融硼砂浴中,当加入V2O5和Al粉后,铝有充分机会碰到B2O3和V2O5,当铝同时与V2O5和B2O3相遇时,由于热力学条件的缘故,铝将首先置换出钒,如果铝先与B2O3相遇,按热力学条件,同样要置换出元素硼,但由于熔盐中有V2O5存在,所以硼在充分的动力学条件下,最终将与V2O5作用而置换出钒,当V2O5全部作用完毕后,多余的铝才开始置换出B2O3中的硼,并且在熔盐中保持下来。
按化学方程式(1)可算出,当V2O5与Al的重量比为1∶0.5时,V2O5被全部置换,所以在硼砂盐浴中加入V2O5与Al的重量比为1∶0.5时,盐浴中的碳钢工件在相变温度之上转变为奥氏体时,强碳化物形成元素钒就向零件自表而里地扩散,基体材质中碳向表面迁移,从而在工件表面获得碳化钒被覆层。当加入过量还原剂Al时,即V2O5与Al的重量比大于1∶0.5时,盐浴中的Al已将V2O5中的钒全部置换,那么余下的Al就按式(2)置换出B原子,于是工件表面开始渗硼,便可实现钒硼共渗[1、2]
由于稀土元素有4f壳层结构,其化学活性大,与氧的亲合力要比铝的更强[3],因而在熔盐里中温分解的活性稀土原子与V2O5和B2O3进行还原反应,从而增大渗剂的反应,产生更多的活性钒原子和活性硼原子,使吸附在钢表面的活性钒原子和活性硼原子浓度提高,导致渗层中钒原子和硼原子浓度梯度
Figure 931033845_IMG1
u/
Figure 931033845_IMG2
x增加,使表面扩散渗入的钒原子和硼原子通量J=-D
Figure 931033845_IMG3
u/
Figure 931033845_IMG4
x增大[4],加速了钒硼共渗层的生成。
另一方面,由于大尺寸稀土原子首先渗入,在扩散过程中引起晶格的附加畸变,利于碳原子的跃迁[5],此外,稀土原子的渗入在其周围产生空位原子团,使空位和位错密度增大,为钒原子和硼原子扩散提供了更多渠道[6]。所以在钒硼共渗中添加适量稀土,可以起到催渗作用和微合金化,从而实现盐浴稀土钒硼共渗。
图1为氧化物标准生成自由能△F与温度关系曲线。
图2为盐浴成分配比与共渗层厚度及显微硬度关系曲线。
图3为添加不同稀土量所得到的共渗层金相组织(a~e五幅图)。
图4为渗层厚度、硬度与稀土添加量关系曲线。
图5为共渗层截面硬度分布曲线。
表1为共渗温度对渗层厚度和显微硬度的影响。
表2为共渗时间对渗层厚度和显微硬度的影响。
表3为不同基体钢共渗层厚度,组织形态与显微硬度。
表4为盐浴重复使用次数与渗层厚度。
二、盐浴稀土钒硼共渗的具体工艺
1、盐浴成分配比:
用熔融硼砂作为盐浴,在盐浴中添加比例为1∶1~1∶1.6的V2O5∶AL。
当V2O5∶Al为1∶1.3时,获得渗层组织连续致密,渗层也较厚,显微硬度值也较高,而且盐浴流动性较好。而当V2O5∶AL小于1∶1时,获得的渗层主要是渗钒层,渗层薄。而当V2O5∶AL大于1∶1.6时,获得渗层主要是渗B层,渗层虽厚,但组织不够致密,而且盐浴流动性差。其结果如图2所示(实验条件为:材料Cr12MoV950℃×4hV-B共渗,其中Ⅰ为渗层厚度、Ⅱ为显微硬度)。
2、稀土添加量对共渗层组织性能影响:
稀土添加量以4~6%(盐浴总量)为宜。
图3为稀土添加量从零依次递增的共渗层组织金相照片。从这些相片中可以观察到,加入适量稀土(4~6%盐浴总量),得到共渗层厚度(60~75μm)比没有添加稀土的共渗层厚度(40~55μm)来得厚,而且渗层表面硬度也有所提高,见图4(工艺条件:材料Cr12MoV950℃×4h  RE-V-B共渗,其中Ⅰ为渗层厚度、Ⅱ为显微硬度)。
沿着共渗层截面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稀土,使共渗层沿截面硬度梯度比不加稀土的共渗层来得平缓,即硬度分布状态曲线比较理想,见图5(工艺条件:材料  Cr12MoV950℃×4hRE-V-B共渗,其中Ⅰ为添加适量RE,Ⅱ为未加RE。
3、共渗温度、时间对共渗层组织、性能影响。
共渗温度以920℃~1000℃为宜,其中以950℃左右为最佳。共渗时间以4小时左右较适宜。
随着共渗温度和时间的变化,共渗层的厚度和硬度也相应发生变化。表1为在不同温度下,Cr12MoV钢试样共渗4小时后所得到渗层的情况。由表1可见,随共渗温度的提高,共渗层厚度增加。金相组织观察还表明,随共渗温度的提高,渗层前端的梳齿逐渐变短,过渡区的岛状组织明显减少,甚至消失。渗层显微硬度也随共渗温度的提高而有所上升,但这种趋势在950℃以上已经减缓。
Cr12MoV钢共渗时间对渗层组织、性能的影响如表2所示。随共渗时间延长,渗层厚度增加,但其组织形态及显微硬度变化不大。从实际应用考虑RE-V-B共渗时间取4小时就足够了。
从上可见,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在盐浴中添加适量稀土,可以起到明显的催渗作用,可提高渗速30%左右,在同样共渗条件下渗层厚度显著增加,同时改善渗层组织形态,使渗层更加致密,从而提高渗层硬度,并改善渗层截面硬度分布状态。
三、盐浴稀土钒硼共渗层厚度与性能测试结果:
1、共渗层厚度与显微硬度:Cr12MoV钢950℃×4h盐浴单渗V、单渗B、V-B共渗及RE-V-B共渗层厚度与显微硬度测试结果如表3。
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工艺条件下,RE-V-B共渗层厚度要比单渗V的厚度厚得多,比V-B共渗的渗层也厚20μm左右,但比单渗B的要薄。RE-V-B共渗层显微硬度要高于单渗B和V-B共渗层的显微硬度,但低于单渗V。从渗层组织致密度来看,RE-V-B共渗层最表层为VC,次层为(FeCr)2B,Fe2B,具有高硬度的致密组织,克服避免了单渗B表面层存在疏松硼化物的组织,从而也有效地抑制了单渗B的硼脆、改善了组织、提高了渗层的综合机械性能。因此,RE-V-B共渗能够集中单渗V和单渗B两种工艺的优点,取得扬长避短的效果。
2、共渗层脆性对比试验结果
对Cr12MoV钢950℃×4h单渗B、V-B共渗及RE-V-B共渗试样采用维氏硬度压痕法,对比了三种表面渗工艺渗层的脆性,测试结果如表4。
试验结果表明,RE-V-B共渗或V-B共渗都明显地改善了渗层脆性,也就是说,多元渗硼可以有效地抑制单渗B的硼脆,这与资料报道的结果相一致[7]
RE-V-B共渗层脆性的改善是由于共渗层表层主要存在致密的VC和(FeCr)2B、Fe2B组织,脆性相FeB极少,而且VC在共渗层表层又以细粒弥散状态分布,这都对降低渗层脆性起到有益的作用。
(3)、共渗层耐磨性对比试验结果
对Cr12MoV钢经950℃×4h单渗B,V-B共渗及RE-V-B共渗处理后三种表面渗工艺试样进行耐磨性对比试验,结果如表5、表6。
实验结果表明,RE-V-B共渗试样耐磨性高于单渗B和V-B共渗试样。RE-V-B共渗耐磨性约为单渗B耐磨性的2.4倍,为V-B共渗耐磨性的1.2倍。
RE-V-B共渗之所以比渗硼有更高的耐磨性,主要是由于在共渗层的表层形成了硬度比硼化铁更高的钒的碳化物,这样VC以极细小粒状形态弥散分布在渗层表层。其次,共渗层表层组织致密,没有渗硼表层易于出现疏松层,共渗层这些组织因素对耐磨性的提高都起了决定的作用。
实施例一
碳含量及合金元素对共渗层组织、性能影响。
Cr12MoV、Cr12、9CrSi、T8四种钢都是高碳工具钢,其中Cr12MoV及Cr12属于高碳高合金工具钢,9CrSi属于高碳低合金工具钢,T8属于高碳工具钢,这四种钢按含碳量高低顺序为Cr12、Cr12MoV、9CrSi、T8钢,按合金元素含量高低顺序排列为Cr12MoV、Cr12、9CrSi、T8(无合金元素)钢。其结果见表7。
在950℃×4h RE-V-B共渗工艺条件相同情况下,获得共渗层厚度,组织形态及显微硬度随着钢基体中碳和合金元素含量不同而异。经金相观察表明,碳和合金元素含量相对低的9CrSi和T8钢,共渗层相对较厚,组织呈较明显的梳齿状。而高碳高合金的Cr12MoV和Cr12钢共渗层相对较薄,且无明显的梳齿状,过渡区岛状组织增多。但四种钢共渗后表面显微硬度(HV0.1)差别不大。
由于渗硼中不溶解碳,因而随基体碳含量的增加,渗硼层厚度下降,不利于渗硼。但对渗钒而言,碳量愈高,基体中活性碳原子扩散通量亦愈大,容易形成VC被覆层,有利于渗钒。所以基体含碳量对RE-V-B共渗来说,二者是处于对立统一的矛盾之中。
基体合金元素愈多,形成渗硼层时要排除的障碍愈多,不利于渗硼。但扩散流量不均匀性增大,形成空穴增多,这对渗钒有利。若合金元素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如W、Cr、Mo、V则要夺取一部份碳形成稳定的碳化物。这不利于渗钒[8],二者综合考虑,合金元素愈多,对RE-V-B共渗是不利的。
综上所述,盐浴RE-V-B共渗工艺对大量常用的Cr12MoV、Cr12、9CrSi、GCr15、CrWMn、T10、T8冷作模具钢都能获得较满意的共渗层组织和性能。
实施例二
盐浴重复使用次数对共渗层厚度影响
Cr12MoV钢试样在同一个钳埚盐浴内,于950℃×4h稀土钒硼共渗,连续重复使用七炉次,每次测定渗层厚度变化,结果见表8,共渗盐浴在不添加任何新剂的情况下,可以连续使用4~5次,而渗层厚度还能保持40~50um,到使用第六、第七次时,由于连续工作,每次出炉工件表面带出粘附盐浴损失,以及盐浴中活性V、B原子被氧化变成稳定的氧化物,造成盐浴活性逐渐衰减,所以渗层厚度慢慢变薄。此时,按原配比补加一次少量新盐并加上1~2%Al粉再加0.5%稀土(占盐浴总量)予以恢复盐浴活性后,又连续重复使用五次。测定每次渗层厚度变化恢复如初。说明共渗盐浴稳定性较好,可连续重复使用4~5次后,补加一次少量新剂予以活化,又可连续使用。
参考文献
1、李竹君等,锦州工学院学报,1988(4)8-14。
2、刘君立等,硼砂熔盐中渗硼及渗金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1979、2。
3、I  Barin  and  O  Knacke《Thermochemical  prropcrties  of  inorgnic  substances》New  York.1973,217。
4、陈崇伟等,稀土,1990(3)  16-21。
5、彭日升等,热加工工艺,1991(1)  13-16。
6、王世清等,金属热处理,1988(3)  52-59。
7、苏美容等,金属热处理,1991(4)  26-31。
8、张素英等,金属热处理,1986(5)  29-34。
9、王维新,金属热处理,1985(1)  32-38。
表1  共渗温度对渗层厚度和显微硬度的影响
Figure 931033845_IMG5
注:试样硬度值至少为3点平均值。
表2  共渗时间对渗层厚度和显微硬度影响
Figure 931033845_IMG6
表3  四种表面渗工艺渗层厚度与显微硬度对比
Figure 931033845_IMG7
表4  三种表面渗工艺渗层脆性对比
Figure 931033845_IMG8
表8  盐浴重复使用次数与渗层厚度
Figure 931033845_IMG9
表5  单渗B、V-B共渗及RE-V-B共渗磨损量(g)
Figure 931033845_IMG10
表6  单渗B、V-B共渗及RE-V-B共渗相对耐磨性比较
相对耐磨性
Figure 931033845_IMG11
表7  不同基体钢共渗层厚度,组织形态与显微硬度
Figure 931033845_IMG12

Claims (3)

1、一种以熔融硼砂为载体的盐浴稀土钒硼共渗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盐浴中添加V2O5和Al粉,V2O5与Al粉的配比为1∶1~1∶1.6,在该盐浴中再添加4~6%(占盐浴总量)的稀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浴稀土钒硼共渗工艺,其特征在于:共渗温度为920~1000℃之间,以950℃为最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盐浴稀土钒硼共渗工艺,其特征在于:共渗工艺的时间取4小时左右。
CN 93103384 1993-03-19 1993-03-19 盐浴稀土钒硼共渗工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95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3103384 CN1031950C (zh) 1993-03-19 1993-03-19 盐浴稀土钒硼共渗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3103384 CN1031950C (zh) 1993-03-19 1993-03-19 盐浴稀土钒硼共渗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819A true CN1092819A (zh) 1994-09-28
CN1031950C CN1031950C (zh) 1996-06-05

Family

ID=4984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310338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950C (zh) 1993-03-19 1993-03-19 盐浴稀土钒硼共渗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950C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4749A (zh) * 2010-07-20 2010-12-15 阎逸飞 一种新的盐浴渗钒方法及一种新的盐浴渗钒剂
CN101535038B (zh) * 2006-04-18 2013-05-29 菲洛斯·琼贺·高 将钛和氮化物扩散到经涂布材料中的方法
CN103436893A (zh) * 2013-08-14 2013-12-11 徐州工程学院 一种轧辊用稀土硼共渗工艺
CN103589991A (zh) * 2013-10-25 2014-02-19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不锈钢冷冲压模具的稀土渗钒方法
CN103692635A (zh) * 2013-12-18 2014-04-02 章鹏 双螺杆机用高耐磨性能的硼化铁合金螺杆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4195573A (zh) * 2014-09-11 2014-12-10 东莞诚兴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的表面处理工艺
CN105209654A (zh) * 2013-02-06 2015-12-30 安赛乐米塔尔公司 行进中的铁合金板的处理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处理线
CN105239037A (zh) * 2015-11-02 2016-01-13 杭州持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链条销轴表面渗钒强化工艺
CN110218968A (zh) * 2019-06-21 2019-09-10 牡丹江师范学院 一种低温液相扩渗提高钢表面耐腐蚀性的方法
CN113073290A (zh) * 2021-03-26 2021-07-06 长沙特耐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覆有多元复合涂层的金属基材料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5038B (zh) * 2006-04-18 2013-05-29 菲洛斯·琼贺·高 将钛和氮化物扩散到经涂布材料中的方法
CN101914749A (zh) * 2010-07-20 2010-12-15 阎逸飞 一种新的盐浴渗钒方法及一种新的盐浴渗钒剂
CN105209654B (zh) * 2013-02-06 2018-08-31 安赛乐米塔尔公司 行进中的铁合金板的处理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处理线
CN105209654A (zh) * 2013-02-06 2015-12-30 安赛乐米塔尔公司 行进中的铁合金板的处理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处理线
CN103436893A (zh) * 2013-08-14 2013-12-11 徐州工程学院 一种轧辊用稀土硼共渗工艺
CN103589991A (zh) * 2013-10-25 2014-02-19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不锈钢冷冲压模具的稀土渗钒方法
CN103589991B (zh) * 2013-10-25 2016-06-01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不锈钢冷冲压模具的稀土渗钒方法
CN103692635A (zh) * 2013-12-18 2014-04-02 章鹏 双螺杆机用高耐磨性能的硼化铁合金螺杆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4195573A (zh) * 2014-09-11 2014-12-10 东莞诚兴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的表面处理工艺
CN105239037A (zh) * 2015-11-02 2016-01-13 杭州持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链条销轴表面渗钒强化工艺
CN110218968A (zh) * 2019-06-21 2019-09-10 牡丹江师范学院 一种低温液相扩渗提高钢表面耐腐蚀性的方法
CN113073290A (zh) * 2021-03-26 2021-07-06 长沙特耐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覆有多元复合涂层的金属基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073290B (zh) * 2021-03-26 2021-11-02 长沙特耐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覆有多元复合涂层的金属基材料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950C (zh) 1996-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I89014B (fi) Foerfarande foer framstaellning av en metallmatriskomposit
Stroosnijder et al. The effect of niobium ion implantation on the oxidation behavior of a γ-TiAl-based intermetallic
CN1021349C (zh) 金属基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FI91831C (fi) Menetelmä kolmiulotteisesti yhteenliittyneen rinnakkaismatriisin sisältävän metallimatriisikomposiittikappaleen valmistamiseksi
US20060127266A1 (en) Nano-crystal austenitic metal bulk material having high hardness, high strength and toughness,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CN1031950C (zh) 盐浴稀土钒硼共渗工艺
CN107847994A (zh) 钛复合材料以及热轧用钛材
FI91722C (fi) Menetelmä metallimatriisikomposiitin valmistamiseksi
EP0580081B1 (en) A product of a Ti-Al system intermetallic compound having a superior oxidation resistance and wear resistanc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product
FI91494C (fi) Menetelmä metallimatriisikomposiitin valmistamiseksi sekä menetelmän mukaisesti valmistettu komposiitti
CN108531774B (zh) 一种高硬度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US6194088B1 (en) Stainless steel coated with intermetallic compound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DE68917559T2 (de) Verfahren zum Thermoformen von Verbundwerkstoff-Körpern.
CN101921930A (zh) 多元微合金化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FI91491B (fi) Menetelmä metallimatriisikomposiittikappaleen valmistamiseksi uppovalumenetelmää käyttäen
FI91493B (fi) Menetelmä metallimatriisikomposiitin valmistamiseksi
Glasbrenner et al. The influence of alloying elements on the hot-dip aluminizing process and on the subsequent high-temperature oxidation
DE10124250C2 (de) Verfahren zur Bildung einer hochfesten und verschleißbeständigen Verbundschicht
CN1616706A (zh) 表层或局部梯度强化耐磨锰钢复合材料及制备工艺
CN109518124B (zh) 一种轴承滚动体的表面改性方法
DE2149835A1 (de) Verfahren zur Verbesserung der Schwingdauer-und Verschleissfestigkeit,der Gleiteigenschaften und der Korrosionsbestaendigkeit von Werkstueckoberflaechen aus Eisen und Stahl
DE3434616C2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Titan-Bor-Oxinitridschichten auf Sinterhartmetallkörpern
JP3009527B2 (ja) 耐摩耗性に優れたアルミニウム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518710B2 (ja) 鉄合金材料の表面処理方法および処理剤
JP3192914B2 (ja) アルミニウムの表面窒化処理方法、窒化処理用助剤および表面窒化アルミニウム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