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63831A - 一种平台线连接方法及平台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台线连接方法及平台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263831A CN109263831A CN201811152278.5A CN201811152278A CN109263831A CN 109263831 A CN109263831 A CN 109263831A CN 201811152278 A CN201811152278 A CN 201811152278A CN 109263831 A CN109263831 A CN 1092638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bracket
- harbour
- track
- partly latent
- brac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3/00—Launching or hauling-out by landborne slipways; Slipw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 Ship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台线连接方法及平台线,属于船舶制造技术领域。该平台线连接方法包括步骤:S1、半潜驳与码头进行定位;S2、半潜驳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支架,码头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支架,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进行定位;S3、将连接梁安装于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上。平台线,由上述平台线连接方法制成。本发明平台线连接方法在安装平台线的过程中,先将半潜驳和码头进行定位,然后将第二连接支架和码头进行定位,即完成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的定位,之后再进行连接梁的安装,按照该顺序能快速完成平台线的安装,保证了产品船按时下水,对平台线的连接具有指导意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台线连接方法及平台线。
背景技术
小尺寸的船舶在地面上建造然后进入海水中;大尺寸的船舶通常是在干船坞内建造,然后通过往干船坞内充水使产品船下水。然而,建造一个大规模的干船坞需要很高的建造成本以及很大的陆地面积,而且即使是在建成后,大规模的干船坞需要很高的运营费。
平台线作为产品船新的下水方式,其由码头、半潜驳以及码头和半潜驳之间的连接梁组成,其中码头、半潜驳以及连接梁上均铺设有轨道。产品船通过轨道式移船小车被顶起,并沿轨道运送到半潜驳上进行下水。平台线属于新的生产线,下水经验还不成熟,安装技术无储备,导致平台线安装耗费时间长,容易错过下水节点,并且平台线安装过程有缺陷,移船小车易发生脱离轨道,或是移船小车损坏等不可预知的隐患发生。
为此,亟需提供一种平台线连接方法及平台线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台线连接方法及平台线,以实现平台线的高效快速安装,保证产品船按时下水,为平台线的连接提供施工指导。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平台线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半潜驳与码头进行定位;
S2、所述半潜驳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支架,所述码头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进行定位;
S3、将连接梁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上。
在安装平台线的过程中,先将半潜驳和码头进行定位,然后将第二连接支架和码头进行定位,即完成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的定位,之后再进行连接梁的安装,按照该顺序能高效快速且顺利完成平台线的安装,保证了产品船按时下水,对平台线的连接具有施工指导意义。
作为优选,步骤S1中包括:
S11、所述半潜驳上设置有第一主定位工装,所述码头上设置有第二主定位工装,所述第一主定位工装和所述第二主定位工装配合安装用于所述半潜驳和所述码头的初定位;
S12、使用检测装置测量初定位后所述半潜驳与所述码头需调整的距离;
S13、所述第二主定位工装上设置有辅助定位工装,所述辅助定位工装根据步骤S12中的测得的待调整距离设置所述辅助定位工装中的限位件,用于所述半潜驳和所述码头的精定位。
作为优选,在步骤S11后,步骤S12之前,还包括:步骤S111、使用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半潜驳是否满足纵倾小于或等于500mm,横倾小于或等于30mm,且所述半潜驳的上表面对应所述码头的上表面高度差小于或等于100mm,若否,则重复步骤S11。
作为优选,在步骤S13后,步骤S2之前,还包括步骤S131、使用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半潜驳是否满足其靠近所述码头一端的中心线与所述码头的中心线之间的偏差小于或等于5mm,所述半潜驳远离所述码头一端的中心线与所述码头的中心线之间的偏差小于或等于50mm,若否,则重复步骤S13。
作为优选,步骤S2中包括:
S21、所述码头的上表面设置有轨道,通过检测装置确定所述轨道的中心线;
S22、在所述码头的轨道的中心线处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连接梁连接的支撑梁A中心对准所述线锤;
S23、所述码头内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第二连接支架的凹槽,所述第二连接支架能在所述凹槽内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半潜驳的方向移动,调整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的距离L;
S24、将所述第二连接支架与所述码头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在步骤S23之后以及步骤S24之前,还包括:
S231、检测所述第二连接支架的支撑梁A和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支撑梁B的水平度并进行水平度调整;
S232、使用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的实际距离V与所述距离L的偏差是否满足小于或等于2mm,若否,则重复步骤S23;
S233、检查所述第二连接支架与所述凹槽的侧壁和底面是否有离空,如有,则在所述离空处设置垫板。
作为优选,步骤S3中包括:
S31、使用吊运工装将所述连接梁吊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的上方,并以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支撑梁B为基准进行所述连接梁的安装;
S32、检测所述连接梁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支撑梁B之间,以及所述连接梁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的支撑梁A之间是否完全贴紧;若否,则以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支撑梁B为基准,调整所述第二连接支架;
S33、检测所述连接梁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支撑梁B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的支撑梁A后是否存在晃动,若是,则以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支撑梁A为基准,调整所述第二连接支架;
S34、所述连接梁完成安装后,调整所述连接梁上表面的轨道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轨道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的轨道的对接;
S35、对完成对接的轨道进行固定。
作为优选,在步骤S33之后、步骤S34之前,还包括:步骤S331、使用检测装置测量所述半潜驳的中心线与所述码头中心线的偏差,以及所述半潜驳的横倾数据和纵倾数据。
作为优选,步骤S34中,所述连接梁的轨道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轨道对接间隙S,以及所述连接梁的轨道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的轨道的对接间隙V;
所述连接梁的轨道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轨道沿宽度方向的偏差C,所述连接梁的轨道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的轨道沿宽度方向的偏差D;
所述连接梁的轨道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轨道沿高度方向的偏差E,所述连接梁的轨道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的轨道沿高度方向的偏差F;
在步骤S34之后,步骤S35之前还包括:
S341、使用检测装置检测是否满足S小于或等于30mm;V小于或等于30mm,若否,则重复步骤S34。
S342、使用检测装置检测是否满足C小于或等于2mm;D小于或等于2mm;E小于或等于2mm,F小于或等于2mm;若否,则重复步骤S34。
S343、使用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第一连接支架轨道、所述连接梁的轨道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的轨道对接后的轨道坡度P是否满足小于或等于5/1000,若否,则重复步骤S34。
一种平台线,包括半潜驳、码头、以及位于所述半潜驳和所述码头之间的连接梁,所述半潜驳靠近码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支架,所述码头靠近所述半潜驳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支架,通过上述的平台线连接方法,所述连接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连接,所述连接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连接。
上述平台线结构牢固可靠,保证了移船小车顺利移动产品船按时下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在安装平台线的过程中,先将半潜驳和码头进行定位,然后将第二连接支架和码头进行定位,即完成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的定位,之后再进行连接梁的安装,按照该顺序能高效快速且顺利完成平台线的安装,保证了产品船按时下水,对平台线的连接具有施工指导意义。
同时,由上述平台线连接方法制成的平台线结构牢固可靠,保证了移船小车顺利移动产品船按时下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台线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台线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台线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码头和半潜驳定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半潜驳与码头定位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连接支架与码头对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梁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码头;11、钢碰槽;12、凹槽;
2、半潜驳;21、钢碰垫;
3、第一连接支架;31、支撑梁B;4、第二连接支架;41、支撑梁A;5、连接梁;6、缆绳;7、吊运工装;8、压紧板;9、固定板;10、调节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平台线连接方法,如图1-3所示,其用于连接5万吨产品船的平台线。平台线作为产品船新的下水方式,其由码头1、半潜驳2以及码头1和半潜驳2之间的连接梁5组成,其中码头1、半潜驳2以及连接梁5上均铺设有轨道。产品船通过轨道式移船小车被顶起,并沿轨道运送到半潜驳2上进行下水。
平台线连接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半潜驳2与码头1进行定位;
S2、半潜驳2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支架3,码头1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支架4,第一连接支架3和第二连接支架4进行定位;其中第一连接支架3与半潜驳2固定连接,码头1靠近半潜驳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放置第二连接支架4的凹槽12,凹槽12的截面为L形,且凹槽12包括与第二连接支架4连接的底面和侧壁。
S3、将连接梁5安装于第一连接支架3和第二连接支架4。
在安装平台线的过程中,先将半潜驳2和码头1进行定位,然后将第二连接支架4和码头1进行定位,即完成第一连接支架3和第二连接支架4的定位,之后再进行连接梁5的安装,按照该顺序能高效快速且顺利完成平台线的安装,保证了产品船按时下水,对平台线的连接具有施工指导意义。
具体的,如图4和图5所示,步骤S1中包括:
S11、半潜驳2上设置有第一主定位工装,码头1上设置有第二主定位工装,第一主定位工装和第二主定位工装配合安装用于半潜驳2和码头1的初定位;于本实施例中,半潜驳2靠近码头1的一端设置有两个钢碰垫21,且两个钢碰垫21沿半潜驳2自身宽度方向设置,相应的,码头1靠近半潜驳2的一端设置有两个钢碰槽11,钢碰垫21能够与钢碰槽11配合实现半潜驳2和码头1的初定位。具体的,沿半潜驳2的宽度方向,钢碰槽11的长度大于钢碰垫21的长度,即半潜驳2可以在缆绳6的作用下沿其自身宽度方向进行调整,为后续的精定位做准备。
其中,在步骤S11后,步骤S12之前,还包括:步骤S111、使用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半潜驳是否满足纵倾小于或等于500mm,横倾小于或等于30mm,若否,则重复步骤S11。由于半潜驳2处于海水中,先通过缆绳6将半潜驳2调整为基本处于平衡的状态下再将其与码头1进行对位调整,并且还要检测半潜驳2的上表面对应码头1的上表面高度差是否满足小于或等于100mm,若否,则重复步骤S11。
S12、使用检测装置测量初定位后半潜驳2与码头1需调整的距离;于本实施例中检测装置为全站仪,当然检测装置还可以采用其他测量装置。
S13、第二主定位工装上设置有辅助定位工装,辅助定位工装根据步骤S12中的测得的待调整距离设置辅助定位工装中的限位件,用于半潜驳2和码头1的精定位。于本实施例中,钢碰槽1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9,固定板9设置有多个调节杆10,调节杆10与固定板9螺纹连接,调节杆10的一端可以抵接在钢碰垫21上限制半潜驳2沿其自身宽度方向进行移动。具体的,在步骤S12之后,操作人员根据测量出待调整距离对调节杆10进行调整,然后通过缆绳6对半潜驳2进行移动以降低半潜驳2与码头1之间的连接误差,直到半潜驳2上的钢碰垫21抵接到调节杆10的一端,半潜驳2移动到位,此时将缆绳6收紧,防止半潜驳2位置发生变化,即完成半潜驳2和码头1的精定位。并且,由于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钢碰槽11,相应设置两个固定板9和两个调节杆10,其中,两个固定板9和调节杆10分别设置于钢碰槽11的外侧,即沿半潜驳2宽度方向设置的两个钢碰槽11分为左钢碰槽和右钢碰槽,左钢碰槽的左侧设置有一个固定板9和一个调节杆10,用于限制半潜驳2沿其自身宽度方向向左移动;右钢碰槽的右侧设置有一个固定板9和一个调节杆10,用于限制半潜驳2沿其自身宽度方向向右移动。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左钢碰槽的右侧设置固定板9和调节杆10用于限制半潜驳2沿其自身宽度方向向右移动,相应的在右钢碰槽的左侧设置固定板9和调节杆10用于限制半潜驳2沿其自身宽度方向向左移动。本发明在此不作限制。同时为了加强钢碰槽11与码头1的连接强度,以及固定板9与钢碰槽11的连接强度,钢碰槽11与码头1的连接处和固定板9与钢碰槽11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筋板。
于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3后,步骤S2之前,还包括步骤S131、使用检测装置检测半潜驳2是否满足其靠近码头1一端的中心线与码头1的中心线之间的偏差小于或等于5mm,半潜驳2远离码头1一端的中心线与码头1的中心线之间的偏差小于或等于50mm,若否,则重复步骤S13。于其他实施例中,根据产品船的不同需求可以对中心线之间的偏差进行调整。
如图6所示,步骤S2中包括:
S21、码头1的上表面设置有轨道,通过检测装置确定轨道的中心线;于本实施例中,半潜驳2与第一连接支架3固定连接,在完成半潜驳2与码头1的精定位之后,仅需完成第二连接支架4与码头1的定位即可实现第一连接支架3和第二连接支架4的理论定位。
S22、在码头1的轨道的中心线处与第二连接支架4上设置的用于与连接梁5连接的支撑梁41中心对齐;于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码头1的轨道中心线处设置一线锤,第二连接支架4沿半潜驳2的宽度方向进行调整使第二连接支架4的支撑梁A41中心对准线锤。
其中,在步骤S22之后,步骤S23之前,还包括:步骤S221、使用检测装置检测第二连接支架4的支撑梁A41中心与对应的码头1的轨道的中心线是否满足相差小于等于1.5mm,若否,则重复步骤S22。
S23、第二连接支架4能在凹槽12内沿靠近或远离半潜驳2的方向移动,调整第一连接支架3和第二连接支架4的距离L。
S24、将第二连接支架4与码头1固定连接,其中固定连接为点焊,以对完成定位的第二连接支架4进行初步固定。
在步骤S23之后以及步骤S24之前,还包括:S231、检测第二连接支架4的支撑梁A41和第一链接支架的支撑梁B31的水平度并进行水平度调整。连接梁5下表面的两端均设置有卡槽,其中一个卡槽与第一连接支架3的支撑梁B31卡接,另一卡槽与第二连接支架4的支撑梁A41卡接,当第一连接支架3的支撑梁B31和第二连接支架4的支撑梁A41在同一水平面上时,连接梁5与第一连接支架3和第二连接支架4连接后能保证半潜驳2和码头1之间的水平过渡。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支架3的支撑梁B31和第二连接支架4的支撑梁A41均为圆柱型,相应的连接梁5下表面设置的卡槽为圆弧形,圆弧形的卡槽和圆柱型的支撑梁卡合能够使得卡槽与第一连接支架3和第二连接支架4进行自适应调整,避免第一连接支架3上的支撑梁B31和第二连接支架4上的支撑梁A41与连接梁5的卡槽出现卡别,出现集中应力过大,从而导致连接梁5或第一连接支架3以及第二连接支架4损坏。
进一步地,于本实施例中,根据连接梁5的下方设置的两卡槽之间的距离,设定L=2110mm,且在步骤S23之后,步骤S24之前,还包括:步骤S232、使用检测装置检测第一连接支架3和第二连接支架4的实际距离V与距离L的偏差是否满足小于或等于2mm,若否,则重复步骤S23。
在步骤S23之后,步骤S24之前还包括:步骤S232、检查第二连接支架4与凹槽12的侧壁和底面是否有离空,如有,则在离空处设置垫板。在步骤S22和步骤S23中,第二连接支架4存在沿半潜驳2宽度方向的移动,以及靠近或远离半潜驳2方向的移动,即第二连接支架4与凹槽12的侧壁和底面之间可能存在离空,需要在离空处设置垫板来避免后续安装过程中由于此处的离空导致连接梁5安装不稳定。
如图7所示,步骤S3中包括:
S31、使用吊运工装7将连接梁5吊装在第一连接支架3和第二连接支架4的上方,并以第一连接支架3的支撑梁B31为基准进行连接梁5的安装;
S32、检测连接梁5与第一连接支架3的支撑梁B31之间,以及连接梁5与第二连接支架4的支撑梁A41之间是否完全贴紧;若否,则以第一连接支架3的支撑梁B31为基准,调整第二连接支架4;经过步骤S2对第二连接支架4的定位后,理论上此时不需要对第二连接支架4进行调整,但是第二连接支架4的定位过程中存在第一误差,第一误差在允许范围内,连接梁5的卡槽存在第二误差,第二误差也在允许范围内,当连接梁5与第一连接支架3和第二连接支架4后使得第一误差和第二误差累积,导致累积后的误差超过了允许范围,从而连接梁5出现晃动,连接梁5本身无法改变,此时可通过调整第二连接支架4的安装位置来调节。通常来讲,经过步骤S2之后,在步骤S3中安装连接梁5时无需重新调整第二连接支架4;如果需要调整第二连接支架4时,对第二连接支架4进行微调即可满足要求。
S33、检测连接梁5放置于第一连接支架3的支撑梁B31与第二连接支架4的支撑梁A41后是否存在晃动,若是,则以第一连接支架3的支撑梁B31为基准,调整第二连接支架4;步骤S32中的离空可以通过目测检验,当完成离空检测时,可能仍然存在晃动,此时可能由于目测不到的位置存在误差导致的晃动,依然需要对第二连接支架4进行调整。
然后,按照步骤S31、步骤S32和步骤S33进行下一连接梁5的安装;于本实施例中总共需要完成八根连接梁5的安装。
S34、所有连接梁5完成安装后,调整连接梁5上表面的轨道与第一连接支架3的轨道和第二连接支架4的轨道的对接;
其中,连接梁5的轨道与第一连接支架3的轨道对接间隙S,以及连接梁5的轨道与第二连接支架4的轨道的对接间隙V,在步骤S34之后,步骤S35之前还包括:步骤S341、使用检测装置检测是否满足S小于或等于30mm;V小于或等于30mm,若否,则重复步骤S34。于本实施例中,优选S和V均满足小于或等于25mm。
连接梁5的轨道与第一连接支架3的轨道沿宽度方向的偏差C,连接梁5的轨道与第二连接支架4的轨道沿宽度方向的偏差D;连接梁5的轨道与第一连接支架3的轨道沿高度方向的偏差E,连接梁5的轨道与第二连接支架4的轨道沿高度方向的偏差F;在步骤S34之后,步骤S35之前还包括:步骤S342、使用检测装置检测是否满足C小于或等于2mm;D小于或等于2mm;E小于或等于2mm,F小于或等于2mm;若否,则重复步骤S34。
在步骤S34之后,步骤S35之前,还包括:步骤S343、使用检测装置检测第一连接支架3轨道、连接梁5的轨道和第二连接支架4的轨道对接后的轨道坡度P是否满足小于或等于5/1000,若否,则重复步骤S34。
S35、对完成对接的轨道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在步骤S33之后、步骤S34之前,还包括:步骤S331、使用检测装置测量半潜驳2的中心线与码头1中心线的偏差,以及半潜驳2的横倾数据和纵倾数据。经过上述步骤之后,半潜驳2可能发生些许偏移,此时通过再次检测半潜驳2和码头1的偏差并进行调整以确保后续产品船能顺利下水。
步骤S35中,还包括:步骤S351,在第一连接支架3轨道、连接梁5的轨道和第二连接支架4的轨道沿宽度方向的两侧以及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压紧板8对轨道进行压紧。
本实施例的平台线连接方法快速可靠,可以省去提前试装的人工成本,半潜驳2无需提前过多停靠码头1;并且该方法可避免半潜驳2、码头1、第一连接支架3、第二连接支架4和连接梁5的连接处存在间隙过大等问题,从而避免了避免移船小车在行走过程脱轨,或是移船小车损坏等不可预知的巨大隐患发生,给公司造成巨大的损失。
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平台线,参照图2-7,包括半潜驳2、码头1、以及位于半潜驳2和码头1之间的连接梁5,半潜驳2靠近码头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支架3,码头1靠近半潜驳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支架4,通过上述的平台线连接方法,连接梁5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支架3连接,连接梁5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支架4连接。该平台线结构牢固可靠,保证了移船小车顺利移动产品船按时下水,进而确保了相应工程的顺利进行。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平台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半潜驳(2)与码头(1)进行定位;
S2、所述半潜驳(2)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支架(3),所述码头(1)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支架(4),所述第一连接支架(3)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4)进行定位;
S3、将连接梁(5)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3)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包括:
S11、所述半潜驳(2)上设置有第一主定位工装,所述码头(1)上设置有第二主定位工装,所述第一主定位工装和所述第二主定位工装配合安装用于所述半潜驳(2)和所述码头(1)的初定位;
S12、使用检测装置测量初定位后所述半潜驳(2)与所述码头(1)需调整的距离;
S13、所述第二主定位工装上设置有辅助定位工装,所述辅助定位工装根据步骤S12中的测得的待调整距离设置所述辅助定位工装中的限位件,用于所述半潜驳(2)和所述码头(1)的精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台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1后,步骤S12之前,还包括:步骤S111、使用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半潜驳(2)是否满足纵倾小于或等于500mm,横倾小于或等于30mm,且所述半潜驳(2)的上表面对应所述码头(1)的上表面高度差小于或等于100mm,若否,则重复步骤S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台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3后,步骤S2之前,还包括步骤S131、使用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半潜驳(2)是否满足其靠近所述码头(1)一端的中心线与所述码头(1)的中心线之间的偏差小于或等于5mm,所述半潜驳(2)远离所述码头(1)一端的中心线与所述码头(1)的中心线之间的偏差小于或等于50mm;若否,则重复步骤S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包括:
S21、所述码头(1)的上表面设置有轨道,通过检测装置确定所述轨道的中心线;
S22、在所述码头(1)的轨道的中心线处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4)上设置的用于与所述连接梁(5)连接的支撑梁A(41)中心对齐;
S23、所述码头(1)内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第二连接支架(4)的凹槽(12),所述第二连接支架(4)能在所述凹槽(12)内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半潜驳(2)的方向移动,调整所述第一连接支架(3)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4)的距离L;
S24、将所述第二连接支架(4)与所述码头(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台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3之后以及步骤S24之前,还包括:
S231、检测所述第二连接支架(4)的支撑梁A(41)和所述第一连接支架(3)的支撑梁B(31)的水平度并进行水平度调整;
S232、使用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第一连接支架(3)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4)的实际距离V与所述距离L的偏差是否满足小于或等于2mm,若否,则重复步骤S23;
S233、检查所述第二连接支架(4)与所述凹槽(12)的侧壁和底面是否有离空,如有,则在所述离空处设置垫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包括:
S31、使用吊运工装(7)将所述连接梁(5)吊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支架(3)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4)的上方,并以所述第一连接支架(3)的支撑梁B(31)为基准进行所述连接梁(5)的安装;
S32、检测所述连接梁(5)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3)的支撑梁B(31)之间,以及所述连接梁(5)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4)的支撑梁A(41)之间是否完全贴紧;若否,则以所述第一连接支架(3)的支撑梁B(31)为基准,调整所述第二连接支架(4);
S33、检测所述连接梁(5)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3)的支撑梁B(31)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4)的支撑梁A(41)后是否存在晃动,若是,则以所述第一连接支架(3)的支撑梁B(31)为基准,调整所述第二连接支架(4);
S34、所述连接梁(5)完成安装后,调整所述连接梁(5)上表面的轨道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3)的轨道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4)的轨道的对接;
S35、对完成对接的轨道进行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台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3之后、步骤S34之前,还包括:步骤S331、使用检测装置测量所述半潜驳(2)的中心线与所述码头(1)中心线的偏差,以及所述半潜驳(2)的横倾数据和纵倾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台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4中,所述连接梁(5)的轨道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3)的轨道对接间隙S,以及所述连接梁(5)的轨道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4)的轨道的对接间隙V;
所述连接梁(5)的轨道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3)的轨道沿宽度方向的偏差C,所述连接梁(5)的轨道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4)的轨道沿宽度方向的偏差D;
所述连接梁(5)的轨道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3)的轨道沿高度方向的偏差E,所述连接梁(5)的轨道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4)的轨道沿高度方向的偏差F;
在步骤S34之后,步骤S35之前还包括:
S341、使用检测装置检测是否满足S小于或等于30mm;V小于或等于30mm,若否,则重复步骤S34;
S342、使用检测装置检测是否满足C小于或等于2mm;D小于或等于2mm;E小于或等于2mm,F小于或等于2mm;若否,则重复步骤S34;
S343、使用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第一连接支架(3)轨道、所述连接梁(5)的轨道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4)的轨道对接后的轨道坡度P是否满足小于或等于5/1000,若否,则重复步骤S34。
10.一种平台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半潜驳(2)、码头(1)、以及位于所述半潜驳(2)和所述码头(1)之间的连接梁(5),所述半潜驳(2)靠近码头(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支架(3),所述码头(1)靠近所述半潜驳(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支架(4),通过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平台线连接方法,所述连接梁(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3)连接,所述连接梁(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4)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152278.5A CN109263831B (zh) | 2018-09-29 | 2018-09-29 | 一种平台线连接方法及平台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152278.5A CN109263831B (zh) | 2018-09-29 | 2018-09-29 | 一种平台线连接方法及平台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263831A true CN109263831A (zh) | 2019-01-25 |
CN109263831B CN109263831B (zh) | 2020-12-04 |
Family
ID=65196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152278.5A Active CN109263831B (zh) | 2018-09-29 | 2018-09-29 | 一种平台线连接方法及平台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263831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73042A (zh) * | 2020-09-29 | 2021-01-05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移船小车下水的船台及改造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79525B1 (en) * | 1999-05-11 | 2001-01-30 | Schafer Systems Inc. | Floating dock section |
CN102774470A (zh) * | 2012-07-05 | 2012-11-14 | 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 超大重量船舶接载在下水时半潜驳固定方法 |
KR20150127401A (ko) * | 2014-05-07 | 2015-11-17 |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 바지선의 대형 블록을 부유식 도크에 탑재하는 방법 |
CN107489129A (zh) * | 2017-09-26 | 2017-12-19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一种钢碰垫 |
CN206901598U (zh) * | 2017-05-27 | 2018-01-19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一种过桥横梁拆除吊运装置 |
KR20180012462A (ko) * | 2016-07-27 | 2018-02-06 |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 플로터 재입거 장치를 구비하는 수리용 부선거 및 재입거 방법 |
CN207389494U (zh) * | 2017-06-13 | 2018-05-22 | 广东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大型船舶的水下转移船台系统 |
CN108502124A (zh) * | 2018-04-26 | 2018-09-07 | 太重(天津)滨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海洋平台下水装置及方法 |
-
2018
- 2018-09-29 CN CN201811152278.5A patent/CN10926383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79525B1 (en) * | 1999-05-11 | 2001-01-30 | Schafer Systems Inc. | Floating dock section |
CN102774470A (zh) * | 2012-07-05 | 2012-11-14 | 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 超大重量船舶接载在下水时半潜驳固定方法 |
KR20150127401A (ko) * | 2014-05-07 | 2015-11-17 |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 바지선의 대형 블록을 부유식 도크에 탑재하는 방법 |
KR20180012462A (ko) * | 2016-07-27 | 2018-02-06 |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 플로터 재입거 장치를 구비하는 수리용 부선거 및 재입거 방법 |
CN206901598U (zh) * | 2017-05-27 | 2018-01-19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一种过桥横梁拆除吊运装置 |
CN207389494U (zh) * | 2017-06-13 | 2018-05-22 | 广东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大型船舶的水下转移船台系统 |
CN107489129A (zh) * | 2017-09-26 | 2017-12-19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一种钢碰垫 |
CN108502124A (zh) * | 2018-04-26 | 2018-09-07 | 太重(天津)滨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海洋平台下水装置及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葛赛等: "浅谈平地造船工艺流程", 《广东造船》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73042A (zh) * | 2020-09-29 | 2021-01-05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移船小车下水的船台及改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263831B (zh) | 2020-12-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42878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overhead crane rail alignment surveys | |
CN109263831A (zh) | 一种平台线连接方法及平台线 | |
CN109056538A (zh) | 一种适应于spmt车组的模块化支撑系统 | |
CN109629452A (zh) | 预制梁定位装置及其方法 | |
CN105905261A (zh) | 一种集装箱船绑扎桥立式总组胎架 | |
CN112092989A (zh) | 沉管承接装置及其定位安装方法 | |
CN106948228B (zh) | 一种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快速更换方法 | |
CN114275118B (zh) | 一种开体船舶落墩拉靠方法 | |
CN117661456A (zh) | 一种钢箱梁智能步履式多点连续顶推纠偏系统及施工方法 | |
CN107642089B (zh) | 一种狭小空间混凝土浇筑方法 | |
CN104180658A (zh) | 一种烧结机除尘系统的安装方法 | |
CN113833495A (zh) | 一种用于斜坡隧道仰拱施工的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5977889A (zh) | 一种封闭母线的安装方法及辅助调整工装 | |
CN110329427A (zh) | 一种船体环段的对接方法 | |
CN110847936B (zh) | 一种智能隧道断面平整装置 | |
CN109708686A (zh) | 一种封闭条形煤场牵引式监测系统 | |
CN205276140U (zh) | 大跨度连续钢桁梁多点同步自动循环交替滑靴顶推系统 | |
CN115874594A (zh) | 一种海洋升压站平移接载系统及其平移接载方法 | |
CN115370831A (zh) | 一种快速连接管道的卡箍装置 | |
CN102937375B (zh) | 一种烧结机尾部移动装置的安装方法 | |
CN207987775U (zh) | 一种双肢薄壁墩翻模法模板 | |
CN113668605A (zh) | 一种液压式可自动纠偏侧墙移动模板台车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6717295U (zh) | 一种弧形水泥预制板平整度自动检测装置 | |
CN112853977A (zh) | 混凝土摊铺栈桥 | |
CN212500733U (zh) | 一种地铁接触网无轨测量小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