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63589B - 一种溺水自救阀、溺水自救系统以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溺水自救阀、溺水自救系统以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63589B
CN109263589B CN201811022162.XA CN201811022162A CN109263589B CN 109263589 B CN109263589 B CN 109263589B CN 201811022162 A CN201811022162 A CN 201811022162A CN 109263589 B CN109263589 B CN 1092635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unit
water
gas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2216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63589A (zh
Inventor
王福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02216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635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635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635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635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635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9/00Ground-engaging vehicle fittings for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the vehicle, wholly or in part, e.g. built-in jacks
    • B60S9/02Ground-engaging vehicle fittings for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the vehicle, wholly or in part, e.g. built-in jacks for only lifting or suppor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021/0002Type of accident
    • B60R2021/0016Fall in wa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溺水自救阀,包括阀体,阀体的底部设置有接口,阀体内设置有与接口相连通的气体通道,阀体上还设置有触发端,触发端的内设置有活动腔、触发腔以及与气体通道相连通的连通腔,触发端上设置有出气嘴;活动腔内设置有弹性单元,连通腔内设置有阻隔单元,触发腔内设置有触发单元,活动腔与触发腔之间设置有用于阻断弹性单元与触发单元接触的水溶性挡片;触发端上设置有可供液体流入,并且与水溶性挡板接触的进水口。本发明结构新颖,实现了溺水自救功能,在遇到严重的涉水意外之后,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可以将设置在汽车底盘上的气囊充气,充气后的气囊在水中将汽车托起,避免意外的发生,有效的保护了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溺水自救阀、溺水自救系统以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落水救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溺水自救阀、溺水自救系统以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的普及率也是越来越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经常会看到汽车落入水中,或者在暴雨中,汽车被雨水淹没的新闻,由于现有的汽车不具备水中自救的功能,所以一旦车中人员没有及时的打开车窗或者车门进行逃脱的话,在巨大的水压下,人根本不可能通过自身的力量将车门打开,人会被困在车内,一旦水浸入车内并且没过人的口鼻,后果不堪设想,虽然一些车内配备了逃生锤,效果欠佳,尤其是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即使逃出了车外,同样也存在危险,所以继续研发一种能够实现快速自救的装置来保证人们的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溺水自救阀、溺水自救系统以及使用方法,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溺水自救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底部设置有接口,阀体内设置有与所述接口相连通的气体通道,所述阀体上还设置有触发端,触发端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活动腔、触发腔以及与所述气体通道相连通的连通腔,触发端上设置有与所述连通腔相连通的出气嘴;
所述活动腔内设置有弹性单元,所述连通腔内设置有用于阻断所述气体通道与出气嘴连通的阻隔单元,所述触发腔内设置有用于解除所述阻隔单元阻隔作用的触发单元,所述活动腔与触发腔之间设置有用于阻断所述弹性单元与触发单元接触的水溶性挡片;
所述触发端上设置有可供液体流入,并且与所述水溶性挡板接触的进水口。
进一步,所述阻隔单元为单向阀,单向阀包括阀芯,所述触发单元为推杆,推杆与阀芯的位置相对应,推杆推动阀芯使得单向阀自身连通。
进一步,所述阻隔单元为膜片,所述触发单元为刺破针,刺破针刺破膜片使得膜片的两侧贯通。
进一步,所述弹性单元包括压缩弹簧与推板。
进一步,所述阀体内设置有与所述气体通道相连通的控制腔,控制腔内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活塞,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腔的顶部相连通的火探管接口,火探管接口上设置有球阀,所述控制腔的底部连通设置有出气接口,所述活塞移动到底端将出气接口与气体通道的连通切断;
所述火探管接口连接有火探管,火探管的端部设置有堵头;
所述出气接口上连通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气管,出气管的端部设置有喷头。
一种具有上述溺水自救阀的溺水自救系统,包括填充有压力气体的储气罐,所述储气罐的罐口与所述接口连接;
所述出气嘴通过主气路连接有气囊。
进一步,所述主气路通过分流器连通设置有若干分气路,每个分气路均连接有一个所述气囊。
一种上述的溺水自救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充气步骤:向储气罐内填充压力气体,在阻隔单元的作用下,压力气体被密封存储在储气罐中;
储气罐放置:将储气罐放置在汽车的后备箱中,并在后备箱上开设过水孔,使得外界的水通过过水孔可以进入后备箱内,并且与触发端接触;
气囊放置:将至少一个气囊安装在汽车底盘的前端,将至少一个气囊安装在汽车底盘的后端,并将主气路与分气路根据实际的车况进行走线的布置;
气囊释放:当由于意外状况,汽车被水浸没的时候,水流入汽车箱中,与触发端接触,通过进水口进入到触发端内与水溶性挡片接触,水将水溶性挡片溶化,弹性单元与触发单元之间的限制解除,弹性单元向触发单元移动,并且推动触发单元向阻隔单元,触发单元解除阻隔单元的阻隔作用,出气嘴与储气罐相连通,储气罐内的压力气体流向各个气囊中,将气囊充气,充气后的气囊在水中将汽车托起。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新颖,实现了溺水自救功能,在遇到严重的涉水意外之后,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可以将设置在汽车底盘上的气囊充气,充气后的气囊在水中将汽车托起,避免意外的发生,有效的保护了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溺水自救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阻隔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火灾自救功能的溺水自救阀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具有火灾自救功能的溺水自救阀另一切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溺水自救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溺水自救阀,包括阀体10,阀体10的底部设置有接口11,阀体10内设置有与接口11相连通的气体通道12,阀体10上还设置有触发端20,触发端20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活动腔21、触发腔22以及与气体通道12相连通的连通腔23,触发端20上设置有与连通腔23相连通的出气嘴24;
活动腔21内设置有弹性单元25,连通腔23内设置有用于阻断气体通道12与出气嘴24连通的阻隔单元26,触发腔22内设置有用于解除阻隔单元26阻隔作用的触发单元27,活动腔21与触发腔22之间设置有用于阻断弹性单元25与触发单元27接触的水溶性挡片29;
触发端20上设置有可供液体流入,并且与水溶性挡板25接触的进水28。
弹性单元25包括压缩弹簧251与推板252。
在本实施例中,触发端20为分体式结构,其包括与阀体10直接连接的连接部201以及与连接部201通过螺纹结构密封连接的头部202,上述活动腔21开设在头部202上,触发腔22、连通腔23以及出气嘴24均设置在连接部201上,进水口28开设在头部202上,推板252的右侧设置有可以伸入触发腔22内并且推动触发单元27移动的杆部2521。
如图2所示,阻隔单元26为单向阀,单向阀包括阀芯261,触发单元27为推杆,推杆与阀芯261的位置相对应,推杆推动阀芯261使得单向阀自身连通,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单向阀的具体结构为:包括阀身260,阀身260的外形轮廓与连通腔23的内腔轮廓相适配,即阀身260的外侧与连通腔23之间为密封连接,阀身260内设置有空腔262,空腔262内设置有固定板263,阀芯261可移动的设置在空腔262内且阀芯261的右侧设置有可以将空腔262的右侧开口堵住的阀板2611,固定板263与阀芯261之间设置有拉簧264,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拉簧264向左拉动阀芯261,使得阀板2611封堵住空腔262的右侧开口,进行完成出气嘴24与气体通道12的连通的阻断效果,在阀身260与固定板263上,分别设置有通气孔265。
在水溶性挡片29挡片遇水溶化之后,弹性单元25失去限制,压缩弹簧251向右推动推板252,推板252向右推动推杆,推杆向右推动阀芯261,使得阀板2611失去对空腔262的密封作用,以此完成出气嘴24与气体通道12的连通效果。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阻隔单元26为膜片(未示出),膜片将连通腔23阻断,触发单元27为刺破针(未示出),刺破针在推板252的作用下刺破膜片使得膜片的两侧贯通。
本发明还具有除上述溺水自救功能的火灾自救功能,关于火灾自救功能以及相关结构,如下:
如图3-6所示,阀体10内设置有与气体通道12相连通的控制腔13,控制腔13内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活塞14,阀体10上设置有与控制腔13的顶部相连通的火探管接口15,火探管接口15上设置有球阀16,控制腔13的底部连通设置有出气接口17,活塞14移动到底端将出气接口17与气体通道12的连通切断;
火探管接口15连接有火探管18,火探管18的端部设置有堵头181;
出气接口17上连通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气管19,出气管19的端部设置有喷头191。
除上述结构之外,阀体10上还设置有其他的辅助结构,辅助结构包括:气瓶泄放口101,气瓶泄放口101与气体通道12相连通,用于进行泄气作用,在内部压力异常升高的时候泄放压力;充气口102,充气口102与气体通道12相连通,用于向内部(储气瓶)中充装压力气体;压力表组件103,压力表组件与控制腔13的顶部的相连通,用于检测控制腔13顶部的压力值,也就是控制腔13顶部的气体给予活塞14的压力值,避免出现压力值匮乏,活塞14密封不严的情况;安全泄放装置104,在火探管18内压力异常升高的情况下,将在规定的范围内自动泄放压力,保护火探管,该安全泄放装置104与火探瓶头阀上的火探管安全泄放装置结构相同,为广泛应用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实现上述火灾自救功能的原理为:打开球阀16,通过火探管接口15向控制腔23内充入压力气体,该压力气体作用在活塞14的顶部,使得活塞14向下移动,并且保持活塞14在最底端将出气接口17与气体通道12的连通切断,然后关闭球阀16,将火探管18与火探管接口15相连接,向火探管18中再补入一定的压力气体,将球阀16打开,利用限位片161将球阀16的阀杆进行限位,避免松动,这样火探管18、球阀16以及控制腔13的顶部便构成了一个带有持续压力的密封空腔,始终给予活塞14一个向下的推力,将火探管18放置到汽车发动机舱或者其他易燃的位置,将出气管19的喷头191对着容易起火的起火点附近,以备预防意外起火;一旦发生火灾,火探管18遇火发生爆裂,控制腔23失去密封,继而解除了对于活塞5的限制,活塞5在储气罐中压力气体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压力气体经出气管19排出,喷射向火源,实现火速灭火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压力气体为二氧化碳压力气体。
本发明中灭火与溺水自救两种功能可同时使用也可单独使用,将球阀16与出气接口17进行封闭,使得本装置只实现溺水自救的功能,将触发端20卸掉并密封相应的气体通道,可使得本装置只实现灭火的功能。
如图5-6所示,一种具有上述溺水自救阀的溺水自救系统,包括填充有压力气体的储气罐30,储气罐30的罐口与接口11连接;
出气嘴24通过主气路40连接有气囊50。
主气路40通过分流器连通设置有若干分气路41,每个分气路41均连接有一个气囊50。
一种上述溺水自救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充气步骤:向储气罐30内填充压力气体,在阻隔单元26的作用下,压力气体被密封存储在储气罐30中;
储气罐放置:将储气罐30放置在汽车的后备箱中,并在后备箱上开设过水孔,使得外界的水通过过水孔可以进入后备箱内,并且与触发端20接触;
气囊放置:将至少一个气囊50安装在汽车底盘的前端,将至少一个气囊50安装在汽车底盘的后端,并将主气路40与分气路41根据实际的车况进行走线的布置;
气囊释放:当由于意外状况,汽车被水浸没的时候,水流入汽车箱中,与触发端20接触,通过进水口28进入到触发端20内与水溶性挡片29接触,水将水溶性挡片29溶化,弹性单元25与触发单元27之间的限制解除,弹性单元25向触发单元27移动,并且推动触发单元27向阻隔单元26,触发单元27解除阻隔单元26的阻隔作用,出气嘴24与储气罐30相连通,储气罐30内的压力气体流向各个气囊50中,将气囊充气,充气后的分气囊在水中将汽车托起。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5)

1.一种溺水自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底部设置有接口,阀体内设置有与所述接口相连通的气体通道,所述阀体上还设置有触发端,触发端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活动腔、触发腔以及与所述气体通道相连通的连通腔,触发端上设置有与所述连通腔相连通的出气嘴;所述阀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气体通道相连通的控制腔,控制腔内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活塞,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腔的顶部相连通的火探管接口,火探管接口上设置有球阀,所述控制腔的底部连通设置有出气接口,所述活塞移动到底端将出气接口与气体通道的连通切断;所述火探管接口连接有火探管,火探管的端部设置有堵头;所述出气接口上连通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气管,出气管的端部设置有喷头;
所述活动腔内设置有弹性单元,所述连通腔内设置有用于阻断所述气体通道与出气嘴连通的阻隔单元,所述阻隔单元为单向阀,单向阀包括阀芯,所述触发腔内设置有用于解除所述阻隔单元阻隔作用的触发单元,所述触发单元为推杆,推杆与阀芯的位置相对应,推杆推动阀芯使得单向阀自身连通所述活动腔与触发腔之间设置有用于阻断所述弹性单元与触发单元接触的水溶性挡片;
所述触发端上设置有可供液体流入,并且与所述水溶性挡板接触的进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溺水自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单元包括压缩弹簧与推板。
3.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溺水自救阀的溺水自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填充有压力气体的储气罐,所述储气罐的罐口与所述接口连接;
所述出气嘴通过主气路连接有气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溺水自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气路通过分流器连通设置有若干分气路,每个分气路均连接有一个所述气囊。
5.一种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溺水自救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充气步骤:向储气罐内填充压力气体,在阻隔单元的作用下,压力气体被密封存储在储气罐中;
储气罐放置:将储气罐放置在汽车的后备箱中,并在后备箱上开设过水孔,使得外界的水通过过水孔可以进入后备箱内,并且与触发端接触;
气囊放置:将至少一个气囊安装在汽车底盘的前端,将至少一个气囊安装在汽车底盘的后端,并将主气路与分气路根据实际的车况进行走线的布置;
气囊释放:当由于意外状况,汽车被水浸没的时候,水流入汽车箱中,与触发端接触,通过进水口进入到触发端内与水溶性挡片接触,水将水溶性挡片溶化,弹性单元与触发单元之间的限制解除,弹性单元向触发单元移动,并且推动触发单元向阻隔单元,触发单元解除阻隔单元的阻隔作用,出气嘴与储气罐相连通,储气罐内的压力气体流向各个气囊中,将气囊充气,充气后的气囊在水中将汽车托起。
CN201811022162.XA 2018-09-04 2018-09-04 一种溺水自救阀、溺水自救系统以及使用方法 Active CN1092635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22162.XA CN109263589B (zh) 2018-09-04 2018-09-04 一种溺水自救阀、溺水自救系统以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22162.XA CN109263589B (zh) 2018-09-04 2018-09-04 一种溺水自救阀、溺水自救系统以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63589A CN109263589A (zh) 2019-01-25
CN109263589B true CN109263589B (zh) 2023-09-08

Family

ID=65187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22162.XA Active CN109263589B (zh) 2018-09-04 2018-09-04 一种溺水自救阀、溺水自救系统以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635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3161B (zh) * 2021-11-09 2022-01-28 滨州市金毅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全地形车备胎的车载急救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203480A1 (de) * 2013-03-01 2014-09-04 Robert Bosch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Aktivieren eines Airbags für ein Fahrzeug sowie Airbagsystem für ein Fahrzeug
CN205059968U (zh) * 2015-10-21 2016-03-02 吕定旭 一种溺水救生手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203480A1 (de) * 2013-03-01 2014-09-04 Robert Bosch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Aktivieren eines Airbags für ein Fahrzeug sowie Airbagsystem für ein Fahrzeug
CN205059968U (zh) * 2015-10-21 2016-03-02 吕定旭 一种溺水救生手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63589A (zh) 2019-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47517U (zh) 救生设备及其充气阀
CN209700600U (zh) 汽车水淹逃生系统
CN109263589B (zh) 一种溺水自救阀、溺水自救系统以及使用方法
CN109319097B (zh) 一种无人机应急浮力装置
CN107933295B (zh) 一种汽车用防泄漏油箱
CN111891059A (zh) 一种车载落水维生自救电子设备
CN204798676U (zh) 一种预贮压式燃气型自动灭火装置
CN209575563U (zh) 一种全氟己酮电动客车动力锂离子电池箱火灾防控装置
CN110101991A (zh) 一种煤矿用车载自喷水灭火系统
CN206678939U (zh) 一种汽车安全装置
CN110901577A (zh) 汽车落水救生气囊
CN102726851A (zh) 一种气囊服气囊启动装置及具有该启动装置的气囊服
CN106310566A (zh) 一种预贮压式燃气型自动灭火装置
CN205168419U (zh) 一种车用救生气囊装置
CN205853875U (zh) 一种汽车防泄漏油箱
CN209290640U (zh) 一种溺水自救阀以及溺水自救系统
CN110302482A (zh) 一种全氟己酮电动客车动力锂离子电池箱火灾防控装置
CN210391046U (zh) 汽车落水救生器
CN210583432U (zh) 一种固体推进剂式的洁净气体自动灭火装置
CN112298494A (zh) 一种水下救生用齿轮式气瓶扎破装置
CN208647160U (zh) 遇水自动充气装置及无人机
CN200999865Y (zh) 七氟丙烷容器阀
CN110420414A (zh) 一种车载手自一体灭火装置
CN206394847U (zh) 一种带安全锤的自救手环
CN219062572U (zh) 一种多用充气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