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63416A - 一种陆空两栖飞行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陆空两栖飞行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263416A CN109263416A CN201811276246.6A CN201811276246A CN109263416A CN 109263416 A CN109263416 A CN 109263416A CN 201811276246 A CN201811276246 A CN 201811276246A CN 109263416 A CN109263416 A CN 10926341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ft unit
- forearm
- left back
- carplane
- eng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F—VEHICLES FOR USE BOTH ON RAIL AND ON ROAD; AMPHIBIOUS OR LIKE VEHICLES; CONVERTIBLE VEHICLES
- B60F5/00—Other convertible vehicles, i.e.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in or on different media
- B60F5/02—Other convertible vehicles, i.e.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in or on different media convertible into aircraf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5/00—Alighting gear
- B64C25/32—Alight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elements which contact the ground or similar surface
- B64C25/52—Skis or runn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04—Helicopters
- B64C27/08—Helicopters with two or more rot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50/00—Propulsion; Power supply
- B64U50/10—Propulsion
- B64U50/19—Propulsion using electrically powered m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陆空两栖飞行车,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包括机身、转臂、左前升力装置、右前升力装置、左后升力装置、右后升力装置、转向机构、左后轮、右后轮、控制器。转臂包括左前臂、右前臂、左后臂和右后臂,它们分别活装在机身的四个支撑架上;左前升力装置、右前升力装置、左后升力装置和右后升力装置分别布置在左前臂、右前臂、左后臂和右后臂上;转向机构连接着左前臂和右前臂,控制器与左前升力装置、右前升力装置、左后升力装置和右后升力装置相连接,左后轮和右后轮通过转轴安装在机身的后下方;飞行车有两种运行模式,分别为地面车模式和四旋翼飞行模式。本发明既能在地面上行驶,也能在空中飞行,灵活机动,变形过程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一种陆空两栖飞行车,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陆空两栖飞行车。
背景技术
汽车是一种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现有汽车的功能比较单一,且目前的汽车通常只能在陆地上行驶,因此,不能应对复杂的地形环境,如道路拥堵;鉴于上述问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多用途汽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陆空两栖飞行车,既能在地面上行驶,也能在空中飞行。
一种陆空两栖飞行车,包括机身、转臂、左前升力装置、右前升力装置、左后升力装置、右后升力装置、转向机构、左后轮、右后轮、控制器;转臂包括左前臂、右前臂、左后臂和右后臂,它们分别活装在机身的前部左侧、前部右侧、后部左侧和后部右侧的支撑架上;
左后轮和右后轮通过转轴安装在机身的后下方,左后轮和右后轮的内圈设有齿形结构;左前升力装置、右前升力装置、左后升力装置和右后升力装置分别布置在左前臂、右前臂、左后臂和右后臂上;左前升力装置、右前升力装置、左后升力装置和右后升力装置均采用发动机带动螺旋转动的形式提供升力;左前升力装置、右前升力装置、左后升力装置和右后升力装置的发动机分别安装在左前臂、右前臂、左后臂和右后臂的上;左前臂、右前臂、左后臂和右后臂能够在机身的支撑架上转动,将左前升力装置、右前升力装置、左后升力装置和右后升力装置调整在水平状态或竖直状态;转向机构连接着左前臂和右前臂,通过转向机构能够在左前升力装置和右前升力装置处于竖直状态时带动左前升力装置和右前升力装置进行左右偏转;转向机构连接左前臂和右前臂部位结构为伸缩杆,通过调整伸缩杆的长度来调整左前臂和右前臂处在水平状态或竖直状态,进而使得左前臂和右前臂带动左后升力装置和右后升力装置进行90度翻转;左后臂和右后臂之间连接有伸缩杆,通过调整伸缩杆的长度来调整左后臂和右后臂处在水平状态或竖直状态,进而使得左后臂和右后臂带动左后升力装置和右后升力装置进行90度翻转;控制器位于机身内,控制器与左前升力装置、右前升力装置、左后升力装置和右后升力装置相连接,通过控制器能够控制左前升力装置、右前升力装置、左后升力装置和右后升力装置的发动机的工作状态。
所述飞行车有两种运行模式,分别为地面车模式和四旋翼飞行模式;在控制器的控制作用下,在所述飞行车变换到地面车模式时,抬高机身,伸长伸缩杆,使得左前臂、右前臂、左后臂和右后臂分别带动左前升力装置、右前升力装置、左后升力装置和右后升力装置进行90度翻转,使得左前升力装置、右前升力装置、左后升力装置和右后升力装置处于竖直状态,将左前升力装置、右前升力装置与地面接触;左前升力装置和右前升力装置充当车轮使用并能在地面上滚转;在地面行驶时,左前升力装置和右前升力装置的发动机处于关机状态,左后升力装置和右后升力装置的发动机处于工作状态,左后升力装置和右后升力装置的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与左后轮和右后轮的齿形结构相齿合;左后升力装置和右后升力装置的发动机驱动左后轮和右后轮,使得飞行车在地面获得行驶的动力;通过转向机构控制左前臂、右前臂带动左前升力装置、右前升力装置进行左右偏转,使得飞行车在地面行走时能够实现转向;在所述飞行车需要变换到四旋翼飞行模式时,抬高机身,使得左前升力装置和右前升力装置离开地面,缩短伸缩杆,使得左前臂、右前臂、左后臂和右后臂分别带动左前升力装置、右前升力装置、左后升力装置和右后升力装置进行90度反向翻转,进而使得左前升力装置、右前升力装置、左后升力装置和右后升力装置处于水平状态,此时左前升力装置、右前升力装置、左后升力装置和右后升力装置同时为飞行车提供竖直向上的升力,通过控制器的协调控制左前升力装置、右前升力装置、左后升力装置和右后升力装置上的发动机的转速,使得飞行车以类似四旋翼飞行器飞行方式进行飞行。在四旋翼飞行模式下,左前升力装置和右前升力装置的发动机的转向相反,左前升力装置和左后升力装置的发动机的转向相反,左后升力装置和右后升力装置的发动机的转向相反,右前升力装置和右后升力装置的发动机的转向相反。
左前升力装置和右前升力装置结构相同;以左前升力装置为例进行介绍,所述左前升力装置包括第一发动机、第一螺旋桨、轮圈、外胎。第一发动机安装在左前臂的末端上,第一螺旋桨安装在第一发动机的转轴上,第一螺旋桨尖端连接到轮圈的内圈;外胎置于轮圈的外圈,起减震作用;在左前升力装置充当车轮使用时,第一螺旋桨充当车轮的辐条,外胎与地面接触。
左后升力装置和右后升力装置机构相同;以左后升力装置为例进行介绍,所述左后升力装置包括第二发动机、第二螺旋桨、齿轮;第二发动机采用双头发动机,一头安装第二螺旋桨,另一头安装齿轮;在左后升力装置处在竖直状态时齿轮与左右轮的齿形结构相齿合。
转向机构包括第一伸缩杆和摆动杆,左前臂和右前臂的结构相同,左前臂和右前臂分别通过万向轴承活接在机身的前部左侧和前部右侧的支撑架上,左前臂和右前臂上端均设有纵向杆,转向机构连接在纵向杆上,使得左前臂和右前臂在竖直状态下获得向左或向右偏转的力矩;同时转向机构通过第一伸缩杆连接在纵向杆上,通过控制第一伸缩杆的长度来调整左前臂和右前臂处于水平状态或竖直状态;摆动杆的中部与第一伸缩杆的中部相固连,摆动杆的前端活接在机身上,通过左右摆动摆动杆带动第一伸缩杆向左或向右运动,进而使得左前臂和右前臂带动左前升力装置和右前升力装置向左或向右偏转。
左后臂和右后臂的结构相同,左后臂和右后臂的中部通过轴承活接在机身后部两个支撑架上,左后臂和右后臂的上端连接着第二伸缩杆,通过控制第二伸缩杆的长度来调整左后臂和右后臂处于水平状态或竖直状态。
飞行车在四旋翼飞行模式时,右前升力装置和左后升力装置的发动机逆时针转动,左前升力装置和右后升力装置的发动机顺时针转动。
在机身的下方还设有能够进行升降的起落架,通过伸长起落架来抬高机身,便于飞行车进行变形,起落架与地面接触部位为雪橇式结构。
第一发动机采用电机或内燃机。
第二发动机采用双头电机。
第一螺旋桨至少拥有三片桨叶,增强左前升力装置充当车轮使用时的结构强度。
本发明的一种陆空两栖飞行车,飞行车拥有地面车模式和四旋翼飞行模式两种运行模式,既能在地面上行驶,也能在空中飞行;升力装置既能为飞行车提供升力也能充当车轮使用;通过转臂带动升力装置转动,使得飞行车在地面上行驶时灵活机动;变形过程均能坐在机身内通过控制器控制来实现,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地面车模式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在地面车模式下显示机身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在四旋翼飞行模式下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左前升力装置部位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左后升力装置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身,2-左前臂,3-右前臂,4-左后臂,5-右后臂,6-左前升力装置,7-右前升力装置,8-左后升力装置,9-右后升力装置,10-控制器,11-第一电机,12-第一螺旋桨,13-轮圈,14-外胎,15-第二电机,16-第二螺旋桨,17-齿轮,18-转向机构,19-第一伸缩杆,20-摆动杆,21-左后轮,22-右后轮,23-第二伸缩杆,24-支撑架,25-纵向杆,26-起落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具体说明。
一种陆空两栖飞行车,包括机身1、转臂、左前升力装置6、右前升力装置7、左后升力装置8、右后升力装置9、转向机构18、左后轮21、右后轮22、控制器10;转臂包括左前臂2、右前臂3、左后臂4和右后臂5,它们分别活装在机身1的前部左侧、前部右侧、后部左侧和后部右侧的支撑架24上;左后轮21和右后轮22通过转轴安装在机身1的后下方,左后轮21和右后轮22的内圈设有齿形结构;左前升力装置6、右前升力装置7、左后升力装置8和右后升力装置9分别布置在左前臂2、右前臂3、左后臂4和右后臂5上;左前升力装置6、右前升力装置7、左后升力装置8和右后升力装置9均采用电机带动螺旋转动的形式提供升力;左前升力装置6、右前升力装置7、左后升力装置8和右后升力装置9的电机分别安装在左前臂2、右前臂3、左后臂4和右后臂5的上;左前臂2、右前臂3、左后臂4和右后臂5能够在机身1的支撑架24上转动,将左前升力装置6、右前升力装置7、左后升力装置8和右后升力装置9调整在水平状态或竖直状态;控制器10位于机身1内,控制器10与左前升力装置6、右前升力装置7、左后升力装置8和右后升力装置9相连接,通过控制器10能够控制左前升力装置6、右前升力装置7、左后升力装置8和右后升力装置9的电机的工作状态。
左前升力装置6和右前升力装置7结构相同;以左前升力装置6为例进行介绍,所述左前升力装置6包括第一电机11、第一螺旋桨12、轮圈13、外胎14。第一电机11安装在左前臂2的末端上,第一螺旋桨12安装在第一电机11的转轴上,第一螺旋桨12尖端连接到轮圈13的内圈;外胎14置于轮圈13的外圈,起减震作用;在左前升力装置6充当车轮使用时,第一螺旋桨12充当车轮的辐条,外胎14与地面接触。
左后升力装置8和右后升力装置9机构相同;以左后升力装置8为例进行介绍,所述左后升力装置8包括第二电机15、第二螺旋桨16和齿轮17;第二电机15采用双头电机,一头安装第二螺旋桨16,另一头安装齿轮17;在左后升力装置8处在竖直状态时齿轮17与左右轮的齿形结构相齿合。
转向机构18包括第一伸缩杆19和摆动杆20,左前臂2和右前臂3的结构相同,左前臂2和右前臂3分别通过万向轴承活接在机身1的前部左侧和前部右侧的支撑架24上,左前臂2和右前臂3上端均设有纵向杆,转向机构18连接在纵向杆上,使得左前臂2和右前臂3在竖直状态下获得向左或向右偏转的力矩;同时转向机构18通过第一伸缩杆19连接在纵向杆上,通过控制第一伸缩杆19的长度来调整左前臂2和右前臂3处于水平状态或竖直状态;摆动杆20的中部与第一伸缩杆19的中部相固连,摆动杆20的前端活接在机身1上,通过左右摆动摆动杆20带动第一伸缩杆19向左或向右运动,进而使得左前臂2和右前臂3带动左前升力装置6和右前升力装置7向左或向右偏转。
左后臂4和右后臂5的结构相同,左后臂4和右后臂5的中部通过轴承活接在机身1后部两个支撑架24上,左后臂4和右后臂5的上端连接着第二伸缩杆23,通过控制第二伸缩杆23的长度来调整左后臂4和右后臂5处于水平状态或竖直状态。
在机身1的下方还设有能够进行升降的起落架25,通过伸长起落架25来抬高机身1,便于飞行车进行变形,起落架25与地面接触部位为雪橇式结构。
第一螺旋桨12拥有四片桨叶,增强左前升力装置6充当车轮使用时的结构强度。
所述飞行车有两种运行模式,分别为地面车模式和四旋翼飞行模式;在控制器10的控制作用下,在所述飞行车变换到地面车模式时,伸长起落架25抬高机身1,伸长第一伸缩杆19和第二伸缩杆23,使得左前臂2、右前臂3、左后臂4和右后臂5分别带动左前升力装置6、右前升力装置7、左后升力装置8和右后升力装置9进行90度翻转,使得左前升力装置6、右前升力装置7、左后升力装置8和右后升力装置9处于竖直状态,缩短起落架25降低机身1高度,使得左前升力装置6、右前升力装置7的外胎14与地面接触;左前升力装置6和右前升力装置7充当车轮使用并能在地面上滚转;在地面行驶时,左前升力装置6和右前升力装置7的电机处于关机状态,左后升力装置8和右后升力装置9的电机处于工作状态,左后升力装置8和右后升力装置9的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17与左后轮21和右后轮22的齿形结构相齿合;左后升力装置8和右后升力装置9的电机驱动左后轮21和右后轮22,使得飞行车在地面获得行驶的动力;通过转向机构18的摆动杆20控制左前臂2、右前臂3带动左前升力装置6和右前升力装置7向左或向右偏转,使得飞行车在地面行走时能够实现转向;在所述飞行车需要变换到四旋翼飞行模式时,伸长起落架25抬高机身1,使得左前升力装置6和右前升力装置7离开地面,缩短第一伸缩杆19和第二伸缩杆23,使得左前臂2、右前臂3、左后臂4和右后臂5分别带动左前升力装置6、右前升力装置7、左后升力装置8和右后升力装置9进行90度反向翻转,进而使得左前升力装置6、右前升力装置7、左后升力装置8和右后升力装置9处于水平状态,此时左前升力装置6、右前升力装置7、左后升力装置8和右后升力装置9同时为飞行车提供竖直向上的升力,通过控制器10的协调控制左前升力装置6、右前升力装置7、左后升力装置8和右后升力装置9上的电机的转速,使得飞行车以类似四旋翼飞行器飞行方式进行飞行。飞行车在四旋翼飞行模式时,右前升力装置7和左后升力装置8的电机逆时针转动,左前升力装置6和右后升力装置9的电机顺时针转动。
Claims (10)
1.一种陆空两栖飞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转臂、左前升力装置(6)、右前升力装置(7)、左后升力装置(8)、右后升力装置(9)、转向机构(18)、左后轮(21)、右后轮(22)、控制器(10);转臂包括左前臂(2)、右前臂(3)、左后臂(4)和右后臂(5),它们分别活装在机身(1)的前部左侧、前部右侧、后部左侧和后部右侧的支撑架(24)上;左后轮(21)和右后轮(22)通过转轴安装在机身(1)的后下方,左后轮(21)和右后轮(22)的内圈设有齿形结构;左前升力装置(6)、右前升力装置(7)、左后升力装置(8)和右后升力装置(9)分别布置在左前臂(2)、右前臂(3)、左后臂(4)和右后臂(5)上;左前升力装置(6)、右前升力装置(7)、左后升力装置(8)和右后升力装置(9)均采用发动机带动螺旋转动的形式提供升力;左前升力装置(6)、右前升力装置(7)、左后升力装置(8)和右后升力装置(9)四者的发动机分别安装在左前臂(2)、右前臂(3)、左后臂(4)和右后臂(5)的上;转向机构(18)连接着左前臂(2)和右前臂(3);转向机构(18)连接左前臂(2)和右前臂(3)部位结构为伸缩杆;左后臂(4)和右后臂(5)之间连接有伸缩杆;控制器(10)位于机身(1)内,控制器(10)与左前升力装置(6)、右前升力装置(7)、左后升力装置(8)和右后升力装置(9)进行电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陆空两栖飞行车,其特征在于:左前升力装置(6)和右前升力装置(7)结构相同;
所述左前升力装置(6)包括第一发动机、第一螺旋桨(12)、轮圈(13)、外胎(14);第一发动机安装在左前臂(2)的末端上,第一螺旋桨(12)安装在第一发动机的转轴上,第一螺旋桨(12)尖端连接到轮圈(13)的内圈;外胎(14)置于轮圈(13)的外圈;在左前升力装置(6)充当车轮使用时,第一螺旋桨(12)充当车轮的辐条,外胎(14)与地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陆空两栖飞行车,其特征在于:左后升力装置(8)和右后升力装置(9)机构相同;以左后升力装置(8)为例进行介绍,所述左后升力装置(8)包括第二发动机、第二螺旋桨(16)、齿轮(17);第二发动机采用双头发动机,一头安装第二螺旋桨(16),另一头安装齿轮(17);在左后升力装置(8)处在竖直状态时齿轮(17)与左右轮的齿形结构相齿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陆空两栖飞行车,其特征在于:转向机构(18)包括第一伸缩杆(19)和摆动杆(20),左前臂(2)和右前臂(3)的结构相同,左前臂(2)和右前臂(3)分别通过万向轴承活接在机身(1)的前部左侧和前部右侧的支撑架(24)上,左前臂(2)和右前臂(3)上端均设有纵向杆(25),转向机构(18)连接在纵向杆(25)上;同时转向机构(18)通过第一伸缩杆(19)连接在纵向杆(25)上;摆动杆(20)的中部与第一伸缩杆(19)的中部相固连,摆动杆(20)的前端活接在机身(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陆空两栖飞行车,其特征在于:左后臂(4)和右后臂(5)的结构相同,左后臂(4)和右后臂(5)的中部通过轴承活接在机身(1)后部两个支撑架(24)上,左后臂(4)和右后臂(5)的上端连接着第二伸缩杆(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陆空两栖飞行车,其特征在于:飞行车在四旋翼飞行模式时,右前升力装置(7)和左后升力装置(8)的发动机逆时针转动,左前升力装置(6)和右后升力装置(9)的发动机顺时针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陆空两栖飞行车,其特征在于:第一发动机采用电机或内燃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陆空两栖飞行车,其特征在于:第二发动机采用双头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陆空两栖飞行车,其特征在于:第一螺旋桨(12)至少拥有三片桨叶。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一种陆空两栖飞行车,其特征在于:在机身(1)的下方还设有能够进行升降的起落架(26),起落架(26)与地面接触部位为雪橇式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276246.6A CN109263416A (zh) | 2018-10-30 | 2018-10-30 | 一种陆空两栖飞行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276246.6A CN109263416A (zh) | 2018-10-30 | 2018-10-30 | 一种陆空两栖飞行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263416A true CN109263416A (zh) | 2019-01-25 |
Family
ID=65194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276246.6A Withdrawn CN109263416A (zh) | 2018-10-30 | 2018-10-30 | 一种陆空两栖飞行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263416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49603A (zh) * | 2019-03-29 | 2019-06-07 | 南昌航空大学 | 一种飞行汽车 |
FR3110894A1 (fr) * | 2020-06-02 | 2021-12-03 | Thales | Drone modulaire multi-mission amélioré |
-
2018
- 2018-10-30 CN CN201811276246.6A patent/CN109263416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49603A (zh) * | 2019-03-29 | 2019-06-07 | 南昌航空大学 | 一种飞行汽车 |
FR3110894A1 (fr) * | 2020-06-02 | 2021-12-03 | Thales | Drone modulaire multi-mission amélioré |
WO2021245054A1 (fr) * | 2020-06-02 | 2021-12-09 | Thales | Drone modulaire multi-mission amélioré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354855B (zh) | 飞行器起落架 | |
CN109532360B (zh) | 一种飞行汽车 | |
US1915886A (en) | Self-propelled vehicle | |
CN110395070A (zh) | 一种应用于水陆空三栖原理战车的多功能车轮及轮轴系统 | |
JP4712810B2 (ja) | 水陸両用車サスペンション | |
CN109249767A (zh) | 一种变形飞行车 | |
CN104773290A (zh) | 双涵道共轴多旋翼飞行摩托 | |
CN109263416A (zh) | 一种陆空两栖飞行车 | |
US1357571A (en) | Land and water engine | |
CN110481674A (zh) | 田间全向移动作业平台 | |
CN207758501U (zh) | 一种水陆空三栖汽车 | |
CN105291737A (zh) | 旋翼车 | |
CN111619798A (zh) | 一种陆空两用轮及两栖飞行器 | |
CN208812909U (zh) | 飞行汽车重心自动调节系统及飞行汽车 | |
CN109249764A (zh) | 一种多用途汽车 | |
DE102006061770A1 (de) | Einrad-Elektroantrieb | |
CN106428552A (zh) | 一种可倾转的多旋翼装置 | |
CN109249765A (zh) | 一种陆空两用飞行车 | |
CN104476994B (zh) | 一种共轴双桨涵道轮子 | |
CN206623639U (zh) | 一种设有倾转旋翼的飞行汽车 | |
CN111532337B (zh) | 一种用于综合双流电传动的控制方法 | |
CN109249768A (zh) | 一种新式汽车 | |
CN109263418A (zh) | 一种陆空两用汽车 | |
CN104648500B (zh) | 八轮铰接越障车 | |
CN207747968U (zh) | 一种自平衡摩托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