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37701A - 加湿控制方法及加湿器 - Google Patents

加湿控制方法及加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37701A
CN109237701A CN201810914643.5A CN201810914643A CN109237701A CN 109237701 A CN109237701 A CN 109237701A CN 201810914643 A CN201810914643 A CN 201810914643A CN 109237701 A CN109237701 A CN 1092377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idifier
humidity
ambient humidity
humidification
present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146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志华
郑丰周
敬仕林
李俊锴
侯奥龙
关敬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1091464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3770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237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377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12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forming water dispersions in th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湿控制方法及加湿器,其中,方法包括:在接收加湿启动指令时,获取至少两个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分别比较至少两个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与设定湿度;启动至少两个加湿装置中的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小于设定湿度的加湿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湿控制方法及加湿器,由于包括多个联动的加湿装置,改变了现有加湿器仅能在某一固定位置输出水雾的情况,从而解决了现有加湿器存在的加湿效率较低的问题,并且实现了均衡加湿,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体感舒适度。

Description

加湿控制方法及加湿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湿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湿控制方法及加湿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加湿器在雾化加湿过程中,只能在某一固定位置输出水雾,在房间面积较大的情况下,为了达到用户需要的空气湿度,往往需要工作较长时间,加湿效率较低。此外,加湿器位于单一位置还存在加湿不均匀的问题,容易造成房间湿度不均衡,并且无法实现多个房间的同步加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湿控制方法及加湿器,以解决现有加湿器存在的加湿效率较低和加湿不均衡的问题。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湿控制方法,包括:在接收加湿启动指令时,获取至少两个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所述加湿启动指令包括设定湿度;分别比较所述至少两个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与所述设定湿度;启动所述至少两个加湿装置中的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小于所述设定湿度的加湿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湿控制方法,由于在室内设置多个加湿装置,能够在接收加湿启动指令后对多个加湿装置进行统一控制,多个加湿装置联动,改变了现有加湿器仅能在某一固定位置输出水雾的情况,从而解决了现有加湿器存在的加湿效率较低的问题。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湿控制方法,通过将各个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与用户设定的湿度分别进行比较,实现对各个加湿装置加湿功能的启动或关闭,只有在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小于设定湿度时,才会启动该加湿装置的加湿功能,从而提高对应区域的湿度,进而将室内各个区域的湿度提高至设定湿度,实现均衡加湿,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体感舒适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启动所述至少两个加湿装置中的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小于所述设定湿度的加湿装置之后,还包括:获取所启动的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与所述设定湿度之间的差值;根据所述差值控制所启动的加湿装置以不同功率进行加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湿控制方法,对于启动加湿功能的加湿装置,由于将其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引入到对其运行状态的控制,进而使得加湿装置能够根据其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控制其功率及输出的雾化量,可以在环境湿度与环境湿度相差较小时控制加湿装置输出较小的雾化量,在环境湿度与环境湿度相差较大时控制加湿装置输出较大的雾化量,从而使室内湿度能够较为均衡地上升至设定湿度,提高用户的体感舒适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启动所述至少两个加湿装置中的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小于所述设定湿度的加湿装置之后,还包括:比较所启动的各个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控制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较低的加湿装置以较大功率进行加湿,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较高的加湿装置以较小功率进行加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湿控制方法,对于启动加湿功能的加湿装置,由于将其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引入到对其运行状态的控制,进而使得加湿装置能够根据其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控制其功率及输出的雾化量,可以控制环境湿度较小的加湿装置以大功率运行,从而输出较大的雾化量;控制环境湿度较大的加湿装置以小功率运行,从而输出较小的雾化量,从而使室内湿度能够较为均衡地上升至设定湿度,提高用户的体感舒适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三实施方式中,在启动所述至少两个加湿装置中的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小于所述设定湿度的加湿装置之后,还包括:根据加湿启动指令将所述至少两个加湿装置分别设置为主加湿装置或辅加湿装置;分别获取所述辅加湿装置与所述主加湿装置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距离控制所述辅加湿装置以不同功率进行加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湿控制方法,通过距离不同的多个辅加湿装置,可以在主加湿装置的周围形成多层水雾屏障,以避免位于中心区域的主加湿装置输出的水雾快速分散溢出,从而保证主加湿装置附近区域的空气湿度逐渐上升至设定湿度,并保持相对稳定,提高人体舒适度。用户在学习或睡眠前,可以将其身边的加湿装置设置为主加湿装置,而将距离其较远的加湿装置设置为辅加湿装置,从而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区域内湿度长时间稳定。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一至第三中的任一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加湿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未接收到加湿停止指令时,获取所述至少两个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暂停所述至少两个加湿装置中的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达到所述设定湿度的加湿装置,或控制环境湿度达到所述设定湿度的加湿装置以较小功率输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湿控制方法,充分考虑加湿过程中环境湿度的变化,在未接收到加湿停止指令时,反复获取各个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并根据各个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的变化,随时停止环境湿度达到设定湿度的加湿装置,实现对加湿全过程的动态管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加湿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接收加湿启动指令时,分别获取所述至少两个加湿装置的水位信息;分别判断所述至少两个加湿装置的水位信息是否小于预设的水位阈值;暂停所述至少两个加湿装置中的水位信息未达到所述水位阈值的加湿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湿控制方法,充分考虑加湿过程中各个加湿装置的储水损耗,及时停止耗水过多的加湿装置停止加湿,以保护各个加湿装置,避免干烧现象。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湿控制装置,包括:环境湿度获取单元,用于在接收加湿启动指令时,获取至少两个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所述加湿启动指令包括设定湿度;比较单元,用于分别比较所述至少两个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与所述设定湿度;启动控制单元,用于启动所述至少两个加湿装置中的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小于所述设定湿度的加湿装置。
根据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湿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之间互相通信连接,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从而执行如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加湿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加湿装置的一个具体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加湿控制方法的一个具体示例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加湿控制方法的一个具体示例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三种加湿控制方法的一个具体示例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加湿控制装置的一个具体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加湿器的一个具体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第一加湿装置1、第二加湿装置2和第三加湿装置3之间通过路由器4通信连接,共享环境湿度信息。第一加湿装置1、第二加湿装置2和第三加湿装置3可以分散设置在室内不同区域,共同构成一个模块化加湿器。此外,第一加湿装置1、第二加湿装置2和第三加湿装置3还可以通过托盘或卡接等机械结构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具有多个雾化出口的集中设置的加湿器。图1中以三个加湿装置(包括第一加湿装置1、第二加湿装置2和第三加湿装置3)为例进行介绍,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加湿装置的具体数量进行限制。
为了实现各个加湿装置对环境湿度的采集、通信以及联动控制,如图2所示,每个加湿装置可以包括控制器、湿度传感器、通信模块和雾化模块。
其中,湿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本加湿装置所处区域的环境湿度。
通信模块用于发送本加湿装置所处区域的环境湿度,并接收其他加湿装置所处区域的环境湿度,或者接收用于控制雾化模块启动或关闭,以及控制雾化模块输出雾化量大小的运行控制信息。此外,通信模块还可以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加湿启动指令和加湿停止指令。通信模块可以通过WiFi、蓝牙或射频等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控制器用于根据各个加湿装置所处区域的环境湿度,或者通信模块接收的根据运行控制信息对雾化模块的启动或关闭,以及雾化输出量运行控制。
雾化模块用于将加湿装置中的储水转化为水雾输出以加湿。
除了控制器、湿度传感器、通信模块和雾化模块外,为了使加湿装置得功能更为完善,还可以在加湿装置上增设水位检测模块、保护电路和显示模块。其中,水位检测模块可以用于检测加湿装置的储水量,从而在储水不足时能够通过控制器调节雾化模块减小雾化输出量或关闭雾化模块。保护电路可以用于保护加湿装置正常运行,避免溢水、干烧等故障。显示模块可以用于显示加湿装置所处区域的环境湿度和加湿装置内储水水位等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多个加湿装置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加湿:
步骤S100:接收加湿启动指令。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集中管控的方式对多个加湿装置的加湿工作进行管控,例如,从多个加湿装置中任选一个,对包括该加湿装置在内的各个加湿装置进行控制,包括雾化模块的启动或关闭,以及通过控制加湿装置的功率以控制雾化模块输出的雾化量。此外,还可以在多个加湿装置以外,另设一个控制器,对多个加湿装置进行集中管控。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分散管控的方式对多个加湿装置的加湿工作进行管控,例如,通过每个加湿装置中的控制器分别对各自的雾化模块进行控制,包括雾化模块的启动或关闭,以及雾化模块输出雾化量大小的管控。
步骤S101:获取至少两个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具体的,各个加湿装置可以通过各自的通信模块接收用户发送的加湿启动指令,并且用户发送的加湿启动指令中可以包括设定湿度。
步骤S102:分别比较至少两个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与设定湿度。每个加湿装置所处区域的环境湿度可能存在差异,从而使得一些加湿装置所处区域的环境湿度可能大于设定湿度,而另一些加湿装置所处区域的环境湿度可能小于设定湿度。在实际应用中,对于环境湿度大于设定湿度的加湿装置,不宜再启动其加湿功能,以免对应区域的湿度过大,对用户的舒适度造成影响。
步骤S103:启动至少两个加湿装置中的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小于设定湿度的加湿装置。对于环境湿度小于设定湿度的加湿装置,可以启动其加湿功能,以提高对应区域的空气湿度。
可选的,在步骤S103启动至少两个加湿装置中的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小于设定湿度的加湿装置之后,加湿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4:获取所启动的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与设定湿度之间的差值。由于室内不同区域的环境湿度存在差异,使得各个启动的加湿装置对应的环境湿度与设定湿度之间的差值也存在差异。
步骤S105:根据差值控制所启动的加湿装置以不同功率进行加湿。由于各个启动的加湿装置对应的环境湿度与设定湿度之间的差值存在差异,如果为各个启动的加湿装置均设定统一的输出功率,无法消除室内不同区域的环境湿度之间的差异,从而无法实现均衡加湿。因此,根据每个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与设定湿度之间的差值,对每个加湿装置的功率进行不同的管控,能够实现均衡加湿,具体的,可以设置一个参考阈值,当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与设定湿度之间的差值大于该参考阈值时,认为该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与设定湿度差异较大,可以控制该加湿装置以较大功率进行加湿;当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与设定湿度之间的差值小于该参考阈值时,认为该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与设定湿度差异较小,可以控制该加湿装置以较小功率进行加湿。同理,为了实现对加湿装置输出功率的精细化管控,以进一步提高室内加湿的均衡性,还可以同时设置多个参考阈值及多个对应的输出功率,从而使室内湿度能够均衡提高,进而提高用户的舒适度体验。
步骤S106:判断是否接收到加湿停止指令。当接收到加湿停止指令时,关闭各个加湿装置;当未接收到加湿停止指令时,返回步骤S101获取至少两个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并执行步骤S102分别比较至少两个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与设定湿度,对于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达到设定湿度的加湿装置,执行步骤S107。
步骤S107:暂停至少两个加湿装置中的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达到设定湿度的加湿装置,或控制达到设定湿度的加湿装置以较小功率输出。
可选的,在步骤S100接收加湿启动指令及步骤S101获取至少两个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之后,加湿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8:分别获取至少两个加湿装置的水位信息。具体的,可以通过各个加湿装置中的水位检测模块采集各个加湿装置中储水的水位信息。
步骤S109:分别判断至少两个加湿装置的水位信息是否小于预设的水位阈值。对于水位信息小于预设的水位阈值的加湿装置,执行步骤S110;对于水位信息不小于预设的水位阈值的加湿装置,不执行任何操作。
步骤S110:暂停至少两个加湿装置中的水位信息未达到水位阈值的加湿装置。在一具体实时方式中,当加湿装置的水位信息未达到水位阈值时,仅关闭其中的雾化模块,以避免进一步消耗加湿装置的储水,但仍保持其中的湿度传感器继续工作,以持续采集对应区域的环境湿度,从而为其他加湿装置选择输出功率提供数据支持。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多个加湿装置可以利用以下步骤代替图3所示加湿控制方法中的步骤S104至步骤S105,同样可以实现均衡加湿:
步骤S111:比较所启动的各个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对各个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进行排序,根据具体的排序次序对每一个加湿装置进行输出功率管控。
步骤S112:控制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较低的加湿装置以较大功率进行加湿,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较高的加湿装置以较小功率进行加湿。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对各个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进行升序排序后,可以认为排在前一半的加湿装置属于环境湿度较低的加湿装置,可以控制这类加湿装置以较大功率进行加湿;排在后一半的加湿装置属于环境湿度较高的加湿装置,可以控制这类加湿装置以较小功率进行加湿,从而实现室内均衡加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湿控制方法,由于在室内设置多个加湿装置,能够在接收加湿启动指令后对多个加湿装置进行统一控制,多个加湿装置联动,改变了现有加湿器仅能在某一固定位置输出水雾的情况,从而解决了现有加湿器存在的加湿效率较低的问题。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湿控制方法,通过将各个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与用户设定的湿度分别进行比较,实现对各个加湿装置加湿功能的启动或关闭,只有在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小于设定湿度时,才会启动该加湿装置的加湿功能,从而提高对应区域的湿度,进而将室内各个区域的湿度提高至设定湿度,实现均衡加湿,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体感舒适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多个加湿装置可以利用以下步骤代替图3所示加湿控制方法中的步骤S104至步骤S105,以及图4所示加湿控制方法中的步骤S111至步骤S112,同样可以实现均衡加湿:
步骤S113:根据加湿启动指令将至少两个加湿装置分别设置为主加湿装置或辅加湿装置。用户可以通过安装在智能手机中的APP,将位于用户附件的一个或几个加湿装置设置为主加湿装置,对应地,未被用户选定为主加湿装置的其他加湿装置均被自动设置为辅加湿装置。
步骤S114:分别获取辅加湿装置与主加湿装置之间的距离。具体的,针对每一个辅加湿装置,可以同时检测其与各个主加湿装置之间的距离,并将其中的最小值设定为该辅加湿装置与主加湿装置之间的距离。
步骤S115:根据距离控制辅加湿装置以不同功率进行加湿。对于距离主加湿装置较远的辅加湿装置,可以以较大加湿功率进行加湿;对于距离主加湿装置较近的辅加湿装置,可以以较小加湿功率进行加湿。通过距离不同的多个辅加湿装置,可以在主加湿装置的周围形成多层水雾屏障,以避免位于中心区域的主加湿装置输出的水雾快速分散溢出,从而保证主加湿装置附近区域的空气湿度逐渐上升至设定湿度,并保持相对稳定,提高人体舒适度。用户在学习或睡眠前,可以将其身边的加湿装置设置为主加湿装置,而将距离其较远的加湿装置设置为辅加湿装置,从而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区域内湿度长时间稳定。
为了适应用户身边的空气湿度变化并持续对空气进行加湿,还可以对主加湿装置的输出功率进行管控。在主加湿装置的环境湿度小于设定湿度时,可以控制主加湿装置以较大的功率输出水雾;在主加湿装置的环境湿度等于或大于设定湿度时,可以控制主加湿装置以较小的功率输出水雾,从而避免主加湿装置停止雾化后,用户周围的空气湿度出现快速下降,进而保持用户周围的空气湿度基本稳定。需要说明的是,主加湿装置的所有输出功率均应小于辅加湿装置的所有输出功率,从而实现对用户附近空气的缓和加湿,提高用户舒适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加湿控制装置,如图6所示,该加湿控制装置可以包括环境湿度获取单元501、比较单元502和启动控制单元503。
其中,环境湿度获取单元501用于在接收加湿启动指令时,获取至少两个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其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S100至步骤S101所述。
比较单元502用于分别比较至少两个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与设定湿度;其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S102所述。
启动控制单元503用于启动至少两个加湿装置中的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小于设定湿度的加湿装置;其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S103所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由多个加湿装置组成的模块化加湿器,如图7所示,该加湿器可以包括处理器601和存储器602,其中处理器601和存储器602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7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处理器601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处理器601还可以为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芯片,或者上述各类芯片的组合。
存储器602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非暂态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加湿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图6所示的环境湿度获取单元501、比较单元502和启动控制单元503)。处理器6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02中的非暂态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处理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加湿控制方法。
存储器602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处理器601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6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60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60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处理器601。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存储在所述存储器602中,当被所述处理器601执行时,执行如图3至4所示实施例中的加湿控制方法。
上述加湿器具体细节可以对应参阅图3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对应的相关描述和效果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Access Memory,RA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缩写: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所述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作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加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接收加湿启动指令时,获取至少两个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所述加湿启动指令包括设定湿度;
分别比较所述至少两个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与所述设定湿度;
启动所述至少两个加湿装置中的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小于所述设定湿度的加湿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启动所述至少两个加湿装置中的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小于所述设定湿度的加湿装置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启动的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与所述设定湿度之间的差值;
根据所述差值控制所启动的加湿装置以不同功率进行加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启动所述至少两个加湿装置中的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小于所述设定湿度的加湿装置之后,还包括:
比较所启动的各个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
控制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较低的加湿装置以较大功率进行加湿,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较高的加湿装置以较小功率进行加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启动所述至少两个加湿装置中的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小于所述设定湿度的加湿装置之后,还包括:
根据加湿启动指令将所述至少两个加湿装置分别设置为主加湿装置或辅加湿装置;
分别获取所述辅加湿装置与所述主加湿装置之间的距离;
根据所述距离控制所述辅加湿装置以不同功率进行加湿。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未接收到加湿停止指令时,获取所述至少两个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
暂停所述至少两个加湿装置中的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达到所述设定湿度的加湿装置,或控制环境湿度达到所述设定湿度的加湿装置以较小功率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接收加湿启动指令时,分别获取所述至少两个加湿装置的水位信息;
分别判断所述至少两个加湿装置的水位信息是否小于预设的水位阈值;
暂停所述至少两个加湿装置中的水位信息未达到所述水位阈值的加湿装置。
7.一种加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境湿度获取单元,用于在接收加湿启动指令时,获取至少两个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所述加湿启动指令包括设定湿度;
比较单元,用于分别比较所述至少两个加湿装置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与所述设定湿度;
启动控制单元,用于启动所述至少两个加湿装置中的所处位置的环境湿度小于所述设定湿度的加湿装置。
8.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之间互相通信连接,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从而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控制方法。
CN201810914643.5A 2018-08-13 2018-08-13 加湿控制方法及加湿器 Pending CN1092377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4643.5A CN109237701A (zh) 2018-08-13 2018-08-13 加湿控制方法及加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4643.5A CN109237701A (zh) 2018-08-13 2018-08-13 加湿控制方法及加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37701A true CN109237701A (zh) 2019-01-18

Family

ID=65071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14643.5A Pending CN109237701A (zh) 2018-08-13 2018-08-13 加湿控制方法及加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37701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5974A (zh) * 2019-03-21 2019-06-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加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57043A (zh) * 2019-04-30 2019-07-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装置的加湿控制方法、空气调节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567077A (zh) * 2019-09-26 2019-12-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湿器及加湿方法
CN110579002A (zh) * 2019-08-13 2019-12-17 上海朗绿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处理机组的加湿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715409A (zh) * 2019-06-21 2020-01-21 北海飞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未通风下基于周围湿度值和温度值自动调节加湿器运行湿度及其运行方法
CN111256266A (zh) * 2020-01-21 2020-06-09 王英婷 加湿器喷头转向驱动平台及方法
CN112013494A (zh) * 2019-05-31 2020-12-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机房空调系统以及该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2781192A (zh) * 2021-01-29 2021-05-1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加湿的方法、装置和智能家居系统
CN114353269A (zh) * 2021-12-24 2022-04-15 深圳市晨北科技有限公司 加湿器协调工作控制方法、装置、加湿器及存储介质
CN114608188A (zh) * 2022-03-02 2022-06-10 深圳市智岩科技有限公司 加湿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10808A1 (fr) * 1996-07-08 1999-04-28 Perrot S.A. Station bioclimatologique
JP2012107781A (ja) * 2010-11-15 2012-06-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調湿装置及び調湿方法
CN104345747A (zh) * 2013-07-25 2015-02-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湿度控制方法及湿度控制系统
CN205641229U (zh) * 2016-03-22 2016-10-12 武汉华易达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多功能加湿净化器
CN106610092A (zh) * 2016-12-19 2017-05-0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加湿系统及方法
CN106919056A (zh) * 2015-12-25 2017-07-04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自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036254A (zh) * 2017-05-16 2017-08-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加湿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588505A (zh) * 2017-09-15 2018-01-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加湿控制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10808A1 (fr) * 1996-07-08 1999-04-28 Perrot S.A. Station bioclimatologique
JP2012107781A (ja) * 2010-11-15 2012-06-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調湿装置及び調湿方法
CN104345747A (zh) * 2013-07-25 2015-02-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湿度控制方法及湿度控制系统
CN106919056A (zh) * 2015-12-25 2017-07-04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自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5641229U (zh) * 2016-03-22 2016-10-12 武汉华易达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多功能加湿净化器
CN106610092A (zh) * 2016-12-19 2017-05-0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加湿系统及方法
CN107036254A (zh) * 2017-05-16 2017-08-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加湿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588505A (zh) * 2017-09-15 2018-01-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加湿控制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5974A (zh) * 2019-03-21 2019-06-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加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57043A (zh) * 2019-04-30 2019-07-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装置的加湿控制方法、空气调节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013494A (zh) * 2019-05-31 2020-12-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机房空调系统以及该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0715409A (zh) * 2019-06-21 2020-01-21 北海飞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未通风下基于周围湿度值和温度值自动调节加湿器运行湿度及其运行方法
CN110579002A (zh) * 2019-08-13 2019-12-17 上海朗绿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处理机组的加湿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567077A (zh) * 2019-09-26 2019-12-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湿器及加湿方法
CN111256266A (zh) * 2020-01-21 2020-06-09 王英婷 加湿器喷头转向驱动平台及方法
CN112781192A (zh) * 2021-01-29 2021-05-1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加湿的方法、装置和智能家居系统
CN114353269A (zh) * 2021-12-24 2022-04-15 深圳市晨北科技有限公司 加湿器协调工作控制方法、装置、加湿器及存储介质
CN114353269B (zh) * 2021-12-24 2023-09-22 深圳市晨北科技有限公司 加湿器协调工作控制方法、装置、加湿器及存储介质
CN114608188A (zh) * 2022-03-02 2022-06-10 深圳市智岩科技有限公司 加湿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08188B (zh) * 2022-03-02 2024-02-23 深圳市智岩科技有限公司 加湿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37701A (zh) 加湿控制方法及加湿器
US20230003405A1 (en) Temperature Control Method, System and Temperature Controller
US1034576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mart home device
US20160054780A1 (en) Power aware job scheduler and manager for a data processing system
US2014024003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uning a thermal strategy in a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based on location
KR102366778B1 (ko) 가상화 서버 클러스터의 부하 분배 및 전력 관리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5627494B (zh) 一种控制空调运行的方法和系统
CN107036254B (zh) 加湿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444052B (zh)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空调
CN110057035A (zh) 加湿装置的提醒方法、加湿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0410983A (zh) 一种加湿装置的加湿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加湿器
CN105446156A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0007314B2 (en) Power signal interface
EP3819773A1 (en) Data prefetching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6647295B (zh)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的协同运行方法及智能家居系统
CN111133255A (zh) 内置有传感器的遥控器与加湿器联动的智能加湿系统
CN111130105A (zh) 基于恒限功率的用电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控制设备
CN113934152A (zh)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347094A (zh) 变流器及其分配电能的方法、装置及电能分配系统
CN117521905A (zh) 发电设备筛选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9213243B (zh) 智能家居温湿度无线自动控制系统
WO2023159977A1 (zh) 空调节能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632680B (zh) 一种风扇驱动装置
CN109631251A (zh) 空调器加湿控制方法和装置、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09323405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