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35368A - 一种改进型系缆桩及其调节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型系缆桩及其调节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35368A
CN109235368A CN201811175909.5A CN201811175909A CN109235368A CN 109235368 A CN109235368 A CN 109235368A CN 201811175909 A CN201811175909 A CN 201811175909A CN 109235368 A CN109235368 A CN 1092353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slot
pile body
bar
top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7590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35368B (zh
Inventor
张丽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Dao Y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ling Zhi Y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ling Zhi Y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ling Zhi Y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7590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353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353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353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353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353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20Equipment for shipping on coasts, in harbours or on other fixed marine structures, e.g. bollards
    • E02B3/24Mooring pos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型系缆桩及其调节方法,属于系缆设备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系缆桩调节麻烦的问题。本改进型系缆桩包括桩筒和桩体,桩体顶端固定有顶板,桩体外壁设有套槽,还包括套在套槽上的滑套,顶板顶面设有铰接座,铰接座上设有铰接孔,铰接孔内穿有铰接轴,还包括拉手,拉手包括顶杆、底杆和两根侧杆,底杆杆壁设有主调节槽和副调节槽,桩体内设有调节孔,还包括位于调节孔内的主调节块和副调节块,副调节块上设有穿孔,顶板上设有主杆孔和副杆孔,主杆孔和副杆孔内穿有主调节杆和副调节杆,桩体内设有主锁孔和副锁孔,主锁孔和副锁孔内穿有主锁杆和副锁杆。本系缆桩方便调节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型系缆桩及其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系缆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改进型系缆桩及其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系缆桩是设置在码头或甲板上用于系缆的装置,现有系缆桩一般为固定结构,不使用时呈突出结构,会占用空间,而且对来往车辆和行人造成一定安全隐患;
现有申请号为201710489072.0,名称为“一种隐藏式系缆桩”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结构的系缆桩,该系缆桩在正常情况下,调节块置于放置筒内能避免影响车辆和行人,工作时,朝上从放置筒内拉出桩体,通过限位固定装置固定,即可使用桩体。但其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捆绑在桩体上的缆绳受到天气影响会左右摇摆,与桩体摩擦过程中,不仅会导致缆绳扯断,且缆绳还会带动桩体转动,从而使调节杆和桩体相对转动,导致限位固定装置失效,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2、工作前,需要至少两名工作人员配合,一人上拉桩体,另一人旋转调节杆进行限位,因此调节麻烦;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减少占用空间,避免影响行人车辆,且调节更加方便,结构更加稳定,同时更加安全的改进型系缆桩及其调节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进型系缆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嵌在地面下方的圆筒状桩筒,桩筒顶端与地面平齐,桩筒底端同轴固定有底板,还包括配合嵌在桩筒内的圆柱形桩体,桩体顶端同轴固定有圆形顶板,顶板顶面和底面平行,顶板外径大于桩体外径,所述的桩体外壁同轴设有套状套槽,还包括配合套在套槽上的圆套状滑套,所述的滑套外径与桩筒内径相同,且滑套顶端抵在顶板底面上,所述的顶板顶面设有两个铰接座,两个铰接座上分别设有铰接孔,两个铰接孔内分别活动穿设有铰接轴,两根铰接轴同轴设置,且轴线与顶板顶面平行,还包括拉手,拉手包括相互平行的顶杆和底杆,底杆两端分别与两根铰接轴内端同轴固定,还包括两根顶端分别与顶杆两端垂直连接的侧杆,两根侧杆底端分别与两根铰接轴外端固定,所述的底杆杆壁分别设有主调节槽和副调节槽,主调节槽和副调节槽均为沿底杆周向设置的弧形槽状结构,主调节槽沿底杆周向的两端槽深相同,并大于主调节槽中部槽深,且主调节槽两端槽底至中部槽底平滑过渡,副调节槽沿底杆周向的左端槽深大于右端槽深,且副调节槽左端槽底至右端槽底平滑过渡,所述的桩体内同轴设有调节孔,还包括分别滑动配合位于调节孔内的主调节块和副调节块,主调节块位于副调节块下方,所述的副调节块上设有开孔方向与桩体轴线平行的穿孔,所述的顶板上设有开孔方向相互平行,并与顶板底面垂直的主杆孔和副杆孔,主杆孔底端和副杆孔底端均位于调节孔内,主杆孔和副杆孔内分别配合穿设有主调节杆和副调节杆,主调节杆底端穿过穿孔,并与主调节块固定,副调节杆底端与副调节块固定,所述的桩体内分别设有杆状主锁孔和副锁孔,主锁孔开孔方向和副锁孔开孔方向均沿桩体径向设置,所述的主锁孔和副锁孔内分别滑动配合穿设有主锁杆和副锁杆,主锁杆两端和副锁杆两端均为圆头状,主调节块外壁和副调节块外壁分别设有主内锁槽和副内锁槽,桩筒内壁设有一道长度方向与桩筒轴线平行的限位槽,限位槽槽底设有若干沿限位槽长度方向分布的主外锁槽,所述的滑套内壁设有若干沿滑套周向分布的副外锁槽,所述的调节孔孔壁分别同轴设有圆环形主挡环和副挡环,主挡环和副挡环分别位于主调节块下方和副调节块下方,还包括位于调节孔内的主复位弹簧和副复位弹簧,主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主挡环和主调节块底端相抵,并推动主调节块上移,使主调节杆顶端配合顶在主调节槽内,副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副挡环和副调节块底端相抵,并推动副调节块上移,使副调节杆顶端配合顶在副调节槽内;
且当所述的顶杆抵在顶板顶面,并位于铰接轴左侧时,所述的主调节杆顶端和副调节杆顶端分别位于主调节槽左端和副调节槽左端,主调节块外壁顶住主锁杆内端,使主锁杆外端嵌入任意主外锁槽内,并相对固定桩体和桩筒,副调节块外壁顶住副锁杆内端,使副锁杆外端配合嵌在副外锁槽内,并相对固定滑套和桩体;
且当所述的顶杆抵在顶板顶面,并位于铰接轴右侧时,所述的主调节杆顶端和副调节杆顶端分别位于主调节槽右端和副调节槽右端,主调节块外壁顶住主锁杆内端,使主锁杆外端嵌入任意主外锁槽内,并相对固定桩体和桩筒,且能围绕桩体轴线转动滑套,使副锁杆内端配合位于副内锁槽内;
且当所述的顶杆与顶板顶面分离,且顶杆垂直顶板顶面方向的投影位于底杆上时,所述的主调节杆顶端位于主调节槽中部,且能通过拉手上拉桩体,使主外锁槽顶出主锁杆外端,并使主锁杆外端在限位槽上移动,并使主锁杆内端配合位于主内锁槽内;
且当所述的桩体底端抵在底板顶面上时,所述的顶板底面抵在桩筒顶端,且此时所述的顶杆抵在顶板顶面,并位于铰接轴左侧或右侧,且主锁杆外端嵌入最下方主外锁槽内,并相对固定桩体和桩筒。
本系缆桩可以调节桩体状态,使桩体伸出或隐藏在桩筒内,因此隐藏状态下,能避免影响车辆和行人,避免绊脚;当桩体伸出后,还可以调节滑套为固定或活动状态;当滑套为活动状态时,捆绑在桩体上的缆绳受到天气影响左右摇摆,缆绳会和滑套一同转动,而不会使缆绳与桩体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力,因此更加安全;当滑套为固定状态时,能使缆绳稳定捆绑在桩体上,因此本系缆桩具有多种使用方式,可根据具体使用场合进行调整;且只需要通过控制拉手上的顶杆状态,以带动桩体移动或使桩体固定,以及通过控制拉手上的顶杆方位以控制滑套状态,因此调节十分方便,操作更加简单。
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系缆桩中,所述的主调节槽两端和中部分别加深设有凹点状定位槽,且主复位弹簧能推动主调节块上移,使主调节杆顶端配合顶在定位槽内。
因此能在转动拉手到位后,使主调节杆顶端配合顶入定位槽内,以更加便于操作。
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系缆桩中,所述的主调节块靠近底端的外壁和副调节块靠近底端的外壁分别加深设有主环槽和副环槽,且主挡环和副挡环分别配合套在主环槽和副环槽上,且主复位弹簧和副复位弹簧分别位于主环槽和副环槽上。
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系缆桩中,所述的顶板顶面设有手槽,且拉手位于手槽内。
因此避免隐藏系缆桩时,拉手对外侧造成影响。
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系缆桩中,所述的顶板顶面边沿具有倒角或圆角。
一种用于改进型系缆桩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进行使用或隐藏系缆桩的方法,以及调节作为固定或活动系缆桩的方法,
调节进行使用或隐藏系缆桩的方法为:围绕铰接轴旋转拉手,使顶杆与顶板顶面分离,使顶杆垂直顶板顶面方向的投影位于底杆上,此时主调节杆顶端位于主调节槽中部,保持顶杆位置,握住顶杆并沿桩筒轴向移动桩体,使主外锁槽顶出主锁杆外端,并使主锁杆外端在限位槽上移动,并使主锁杆内端配合位于主内锁槽内,移动桩体到位后,围绕铰接轴旋转拉手,使顶杆抵在顶板顶面,并位于铰接轴左侧或右侧,且主锁杆外端嵌入主外锁槽内,并相对固定桩体和桩筒,以控制桩体和桩筒相对位置,从而调节进行使用或隐藏系缆桩;
调节作为固定或活动系缆桩的方法为:围绕铰接轴旋转拉手,并使拉手抵在顶板顶面上,当顶杆位于铰接轴左侧时,副调节杆顶端位于副调节槽左端,副调节块外壁顶住副锁杆内端,使副锁杆外端配合嵌在副外锁槽内,并相对固定滑套和桩体;当顶杆位于铰接轴右侧时,副调节杆顶端位于副调节槽右端,且此时能围绕桩体轴线转动滑套,使副锁杆内端配合位于副内锁槽内,从而调节作为固定或活动系缆桩。
通过上述方法,即可根据具体使用场合进行调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系缆桩可以调节桩体状态,使桩体伸出或隐藏在桩筒内,因此隐藏状态下,能避免影响车辆和行人,避免绊脚;当桩体伸出后,还可以调节滑套为固定或活动状态;当滑套为活动状态时,捆绑在桩体上的缆绳受到天气影响左右摇摆,缆绳会和滑套一同转动,而不会使缆绳与桩体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力,因此更加安全;当滑套为固定状态时,能使缆绳稳定捆绑在桩体上,因此本系缆桩具有多种使用方式,可根据具体使用场合进行调整;且只需要通过控制拉手上的顶杆状态,以带动桩体移动或使桩体固定,以及通过控制拉手上的顶杆方位以控制滑套状态,因此调节十分方便,操作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图1-图7为本系缆桩第一种状态;
图1是本系缆桩主视图和局部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另一视角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4是本系缆桩侧视剖视图;
图5和图6分别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系缆桩俯视图。
图8-图12为本系缆桩第二种状态;
图8是本系缆桩主视图和局部剖视图;
图9是图8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系缆桩侧视剖视图;
图11是图10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本系缆桩俯视图。
图13-图16为本系缆桩第三种状态;
图13是本系缆桩主视图和局部剖视图;
图14是图13的局部放大图;
图15是本系缆桩侧视剖视图;
图16是图15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桩筒;11、底板;12、限位槽;13、主外锁槽;
2、桩体;21、套槽;22、调节孔;23、主挡环;24、副挡环;25、主锁孔;26、副锁孔;27、主锁杆;28、副锁杆;
3、主调节块;31、主内锁槽;32、主环槽;33、主复位弹簧;
4、副调节块;41、副内锁槽;42、副环槽;43、副复位弹簧;44、穿孔;
5、滑套;51、副外锁槽;
6、顶板;61、主杆孔;62、副杆孔;63、主调节杆;64、副调节杆;65、手槽;66、铰接座;67、铰接轴;
7、拉手;71、顶杆;72、底杆;73、侧杆;74、主调节槽;75、定位槽;76、副调节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16所示,本发明一种改进型系缆桩,包括嵌在地面下方的圆筒状桩筒1,桩筒1顶端与地面平齐,桩筒1底端同轴固定有底板11,还包括配合嵌在桩筒1内的圆柱形桩体2,桩体2顶端同轴固定有圆形顶板6,顶板6顶面和底面平行,顶板6外径大于桩体2外径,桩体2外壁同轴设有套状套槽21,还包括配合套在套槽21上的圆套状滑套5,滑套5外径与桩筒1内径相同,且滑套5顶端抵在顶板6底面上,顶板6顶面设有两个铰接座66,两个铰接座66上分别设有铰接孔,两个铰接孔内分别活动穿设有铰接轴67,两根铰接轴67同轴设置,且轴线与顶板6顶面平行,还包括拉手7,拉手7包括相互平行的顶杆71和底杆72,底杆72两端分别与两根铰接轴67内端同轴固定,还包括两根顶端分别与顶杆71两端垂直连接的侧杆73,两根侧杆73底端分别与两根铰接轴67外端固定,底杆72杆壁分别设有主调节槽74和副调节槽76,主调节槽74和副调节槽76均为沿底杆72周向设置的弧形槽状结构,主调节槽74沿底杆72周向的两端槽深相同,并大于主调节槽74中部槽深,且主调节槽74两端槽底至中部槽底平滑过渡,副调节槽76沿底杆72周向的左端槽深大于右端槽深,且副调节槽76左端槽底至右端槽底平滑过渡,桩体2内同轴设有调节孔22,还包括分别滑动配合位于调节孔22内的主调节块3和副调节块4,主调节块3位于副调节块4下方,副调节块4上设有开孔方向与桩体2轴线平行的穿孔44,顶板6上设有开孔方向相互平行,并与顶板6底面垂直的主杆孔61和副杆孔62,主杆孔61底端和副杆孔62底端均位于调节孔22内,主杆孔61和副杆孔62内分别配合穿设有主调节杆63和副调节杆64,主调节杆63底端穿过穿孔44,并与主调节块3固定,副调节杆64底端与副调节块4固定,桩体2内分别设有杆状主锁孔25和副锁孔26,主锁孔25开孔方向和副锁孔26开孔方向均沿桩体2径向设置,主锁孔25和副锁孔26内分别滑动配合穿设有主锁杆27和副锁杆28,主锁杆27两端和副锁杆28两端均为圆头状,主调节块3外壁和副调节块4外壁分别设有主内锁槽31和副内锁槽41,桩筒1内壁设有一道长度方向与桩筒1轴线平行的限位槽12,限位槽12槽底设有若干沿限位槽12长度方向分布的主外锁槽13,滑套5内壁设有若干沿滑套5周向分布的副外锁槽51,调节孔22孔壁分别同轴设有圆环形主挡环23和副挡环24,主挡环23和副挡环24分别位于主调节块3下方和副调节块4下方,还包括位于调节孔22内的主复位弹簧33和副复位弹簧43,主复位弹簧33两端分别与主挡环23和主调节块3底端相抵,并推动主调节块3上移,使主调节杆63顶端配合顶在主调节槽74内,副复位弹簧43两端分别与副挡环24和副调节块4底端相抵,并推动副调节块4上移,使副调节杆64顶端配合顶在副调节槽76内;
且当顶杆71抵在顶板6顶面,并位于铰接轴67左侧时,主调节杆63顶端和副调节杆64顶端分别位于主调节槽74左端和副调节槽76左端,主调节块3外壁顶住主锁杆27内端,使主锁杆27外端嵌入任意主外锁槽13内,并相对固定桩体2和桩筒1,副调节块4外壁顶住副锁杆28内端,使副锁杆28外端配合嵌在副外锁槽51内,并相对固定滑套5和桩体2;
且当顶杆71抵在顶板6顶面,并位于铰接轴67右侧时,主调节杆63顶端和副调节杆64顶端分别位于主调节槽74右端和副调节槽76右端,主调节块3外壁顶住主锁杆27内端,使主锁杆27外端嵌入任意主外锁槽13内,并相对固定桩体2和桩筒1,且能围绕桩体2轴线转动滑套5,使副锁杆28内端配合位于副内锁槽41内;
且当顶杆71与顶板6顶面分离,且顶杆71垂直顶板6顶面方向的投影位于底杆72上时,主调节杆63顶端位于主调节槽74中部,且能通过拉手7上拉桩体2,使主外锁槽13顶出主锁杆27外端,并使主锁杆27外端在限位槽12上移动,并使主锁杆27内端配合位于主内锁槽31内;
且当桩体2底端抵在底板11顶面上时,顶板6底面抵在桩筒1顶端,且此时顶杆71抵在顶板6顶面,并位于铰接轴67左侧或右侧,且主锁杆27外端嵌入最下方主外锁槽13内,并相对固定桩体2和桩筒1。
进一步的,主调节槽74两端和中部分别加深设有凹点状定位槽75,且主复位弹簧33能推动主调节块3上移,使主调节杆63顶端配合顶在定位槽75内。主调节块3靠近底端的外壁和副调节块4靠近底端的外壁分别加深设有主环槽32和副环槽42,且主挡环23和副挡环24分别配合套在主环槽32和副环槽42上,且主复位弹簧33和副复位弹簧43分别位于主环槽32和副环槽42上。顶板6顶面设有手槽65,且拉手7位于手槽65内。顶板6顶面边沿具有倒角或圆角。
本系缆桩可以调节桩体2状态,使桩体2伸出或隐藏在桩筒1内,因此隐藏状态下,能避免影响车辆和行人,避免绊脚;当桩体2伸出后,还可以调节滑套5为固定或活动状态;当滑套5为活动状态时,捆绑在桩体2上的缆绳受到天气影响左右摇摆,缆绳会和滑套5一同转动,而不会使缆绳与桩体2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力,因此更加安全;当滑套5为固定状态时,能使缆绳稳定捆绑在桩体2上,因此本系缆桩具有多种使用方式,可根据具体使用场合进行调整;且只需要通过控制拉手7上的顶杆71状态,以带动桩体2移动或使桩体2固定,以及通过控制拉手7上的顶杆71方位以控制滑套5状态,因此调节十分方便,操作更加简单。
一种用于改进型系缆桩的调节方法,包括调节进行使用或隐藏系缆桩的方法,以及调节作为固定或活动系缆桩的方法,
调节进行使用或隐藏系缆桩的方法为:围绕铰接轴67旋转拉手7,使顶杆71与顶板6顶面分离,使顶杆71垂直顶板6顶面方向的投影位于底杆72上,此时主调节杆63顶端位于主调节槽74中部,保持顶杆71位置,握住顶杆71并沿桩筒1轴向移动桩体2,使主外锁槽13顶出主锁杆27外端,并使主锁杆27外端在限位槽12上移动,并使主锁杆27内端配合位于主内锁槽31内,移动桩体2到位后,围绕铰接轴67旋转拉手7,使顶杆71抵在顶板6顶面,并位于铰接轴67左侧或右侧,且主锁杆27外端嵌入主外锁槽13内,并相对固定桩体2和桩筒1,以控制桩体2和桩筒1相对位置,从而调节进行使用或隐藏系缆桩;
调节作为固定或活动系缆桩的方法为:围绕铰接轴67旋转拉手7,并使拉手7抵在顶板6顶面上,当顶杆71位于铰接轴67左侧时,副调节杆64顶端位于副调节槽76左端,副调节块4外壁顶住副锁杆28内端,使副锁杆28外端配合嵌在副外锁槽51内,并相对固定滑套5和桩体2;当顶杆71位于铰接轴67右侧时,副调节杆64顶端位于副调节槽76右端,且此时能围绕桩体2轴线转动滑套5,使副锁杆28内端配合位于副内锁槽41内,从而调节作为固定或活动系缆桩。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桩筒1、底板11、限位槽12、主外锁槽13、桩体2、套槽21、调节孔22、主挡环23、副挡环24、主锁孔25、副锁孔26、主锁杆27、副锁杆28、主调节块3、主内锁槽31、主环槽32、主复位弹簧33、副调节块4、副内锁槽41、副环槽42、副复位弹簧43、穿孔44、滑套5、副外锁槽51、顶板6、主杆孔61、副杆孔62、主调节杆63、副调节杆64、手槽65、铰接座66、铰接轴67、拉手7、顶杆71、底杆72、侧杆73、主调节槽74、定位槽75、副调节槽7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6)

1.一种改进型系缆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嵌在地面下方的圆筒状桩筒(1),桩筒(1)顶端与地面平齐,桩筒(1)底端同轴固定有底板(11),还包括配合嵌在桩筒(1)内的圆柱形桩体(2),桩体(2)顶端同轴固定有圆形顶板(6),顶板(6)顶面和底面平行,顶板(6)外径大于桩体(2)外径,所述的桩体(2)外壁同轴设有套状套槽(21),还包括配合套在套槽(21)上的圆套状滑套(5),所述的滑套(5)外径与桩筒(1)内径相同,且滑套(5)顶端抵在顶板(6)底面上,所述的顶板(6)顶面设有两个铰接座(66),两个铰接座(66)上分别设有铰接孔,两个铰接孔内分别活动穿设有铰接轴(67),两根铰接轴(67)同轴设置,且轴线与顶板(6)顶面平行,还包括拉手(7),拉手(7)包括相互平行的顶杆(71)和底杆(72),底杆(72)两端分别与两根铰接轴(67)内端同轴固定,还包括两根顶端分别与顶杆(71)两端垂直连接的侧杆(73),两根侧杆(73)底端分别与两根铰接轴(67)外端固定,所述的底杆(72)杆壁分别设有主调节槽(74)和副调节槽(76),主调节槽(74)和副调节槽(76)均为沿底杆(72)周向设置的弧形槽状结构,主调节槽(74)沿底杆(72)周向的两端槽深相同,并大于主调节槽(74)中部槽深,且主调节槽(74)两端槽底至中部槽底平滑过渡,副调节槽(76)沿底杆(72)周向的左端槽深大于右端槽深,且副调节槽(76)左端槽底至右端槽底平滑过渡,所述的桩体(2)内同轴设有调节孔(22),还包括分别滑动配合位于调节孔(22)内的主调节块(3)和副调节块(4),主调节块(3)位于副调节块(4)下方,所述的副调节块(4)上设有开孔方向与桩体(2)轴线平行的穿孔(44),所述的顶板(6)上设有开孔方向相互平行,并与顶板(6)底面垂直的主杆孔(61)和副杆孔(62),主杆孔(61)底端和副杆孔(62)底端均位于调节孔(22)内,主杆孔(61)和副杆孔(62)内分别配合穿设有主调节杆(63)和副调节杆(64),主调节杆(63)底端穿过穿孔(44),并与主调节块(3)固定,副调节杆(64)底端与副调节块(4)固定,所述的桩体(2)内分别设有杆状主锁孔(25)和副锁孔(26),主锁孔(25)开孔方向和副锁孔(26)开孔方向均沿桩体(2)径向设置,所述的主锁孔(25)和副锁孔(26)内分别滑动配合穿设有主锁杆(27)和副锁杆(28),主锁杆(27)两端和副锁杆(28)两端均为圆头状,主调节块(3)外壁和副调节块(4)外壁分别设有主内锁槽(31)和副内锁槽(41),桩筒(1)内壁设有一道长度方向与桩筒(1)轴线平行的限位槽(12),限位槽(12)槽底设有若干沿限位槽(12)长度方向分布的主外锁槽(13),所述的滑套(5)内壁设有若干沿滑套(5)周向分布的副外锁槽(51),所述的调节孔(22)孔壁分别同轴设有圆环形主挡环(23)和副挡环(24),主挡环(23)和副挡环(24)分别位于主调节块(3)下方和副调节块(4)下方,还包括位于调节孔(22)内的主复位弹簧(33)和副复位弹簧(43),主复位弹簧(33)两端分别与主挡环(23)和主调节块(3)底端相抵,并推动主调节块(3)上移,使主调节杆(63)顶端配合顶在主调节槽(74)内,副复位弹簧(43)两端分别与副挡环(24)和副调节块(4)底端相抵,并推动副调节块(4)上移,使副调节杆(64)顶端配合顶在副调节槽(76)内;
且当所述的顶杆(71)抵在顶板(6)顶面,并位于铰接轴(67)左侧时,所述的主调节杆(63)顶端和副调节杆(64)顶端分别位于主调节槽(74)左端和副调节槽(76)左端,主调节块(3)外壁顶住主锁杆(27)内端,使主锁杆(27)外端嵌入任意主外锁槽(13)内,并相对固定桩体(2)和桩筒(1),副调节块(4)外壁顶住副锁杆(28)内端,使副锁杆(28)外端配合嵌在副外锁槽(51)内,并相对固定滑套(5)和桩体(2);
且当所述的顶杆(71)抵在顶板(6)顶面,并位于铰接轴(67)右侧时,所述的主调节杆(63)顶端和副调节杆(64)顶端分别位于主调节槽(74)右端和副调节槽(76)右端,主调节块(3)外壁顶住主锁杆(27)内端,使主锁杆(27)外端嵌入任意主外锁槽(13)内,并相对固定桩体(2)和桩筒(1),且能围绕桩体(2)轴线转动滑套(5),使副锁杆(28)内端配合位于副内锁槽(41)内;
且当所述的顶杆(71)与顶板(6)顶面分离,且顶杆(71)垂直顶板(6)顶面方向的投影位于底杆(72)上时,所述的主调节杆(63)顶端位于主调节槽(74)中部,且能通过拉手(7)上拉桩体(2),使主外锁槽(13)顶出主锁杆(27)外端,并使主锁杆(27)外端在限位槽(12)上移动,并使主锁杆(27)内端配合位于主内锁槽(31)内;
且当所述的桩体(2)底端抵在底板(11)顶面上时,所述的顶板(6)底面抵在桩筒(1)顶端,且此时所述的顶杆(71)抵在顶板(6)顶面,并位于铰接轴(67)左侧或右侧,且主锁杆(27)外端嵌入最下方主外锁槽(13)内,并相对固定桩体(2)和桩筒(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系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调节槽(74)两端和中部分别加深设有凹点状定位槽(75),且主复位弹簧(33)能推动主调节块(3)上移,使主调节杆(63)顶端配合顶在定位槽(75)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系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调节块(3)靠近底端的外壁和副调节块(4)靠近底端的外壁分别加深设有主环槽(32)和副环槽(42),且主挡环(23)和副挡环(24)分别配合套在主环槽(32)和副环槽(42)上,且主复位弹簧(33)和副复位弹簧(43)分别位于主环槽(32)和副环槽(4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系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板(6)顶面设有手槽(65),且拉手(7)位于手槽(65)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系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板(6)顶面边沿具有倒角或圆角。
6.一种用于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型系缆桩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进行使用或隐藏系缆桩的方法,以及调节作为固定或活动系缆桩的方法,
调节进行使用或隐藏系缆桩的方法为:围绕铰接轴(67)旋转拉手(7),使顶杆(71)与顶板(6)顶面分离,使顶杆(71)垂直顶板(6)顶面方向的投影位于底杆(72)上,此时主调节杆(63)顶端位于主调节槽(74)中部,保持顶杆(71)位置,握住顶杆(71)并沿桩筒(1)轴向移动桩体(2),使主外锁槽(13)顶出主锁杆(27)外端,并使主锁杆(27)外端在限位槽(12)上移动,并使主锁杆(27)内端配合位于主内锁槽(31)内,移动桩体(2)到位后,围绕铰接轴(67)旋转拉手(7),使顶杆(71)抵在顶板(6)顶面,并位于铰接轴(67)左侧或右侧,且主锁杆(27)外端嵌入主外锁槽(13)内,并相对固定桩体(2)和桩筒(1),以控制桩体(2)和桩筒(1)相对位置,从而调节进行使用或隐藏系缆桩;
调节作为固定或活动系缆桩的方法为:围绕铰接轴(67)旋转拉手(7),并使拉手(7)抵在顶板(6)顶面上,当顶杆(71)位于铰接轴(67)左侧时,副调节杆(64)顶端位于副调节槽(76)左端,副调节块(4)外壁顶住副锁杆(28)内端,使副锁杆(28)外端配合嵌在副外锁槽(51)内,并相对固定滑套(5)和桩体(2);当顶杆(71)位于铰接轴(67)右侧时,副调节杆(64)顶端位于副调节槽(76)右端,且此时能围绕桩体(2)轴线转动滑套(5),使副锁杆(28)内端配合位于副内锁槽(41)内,从而调节作为固定或活动系缆桩。
CN201811175909.5A 2018-10-10 2018-10-10 一种改进型系缆桩及其调节方法 Active CN1092353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75909.5A CN109235368B (zh) 2018-10-10 2018-10-10 一种改进型系缆桩及其调节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75909.5A CN109235368B (zh) 2018-10-10 2018-10-10 一种改进型系缆桩及其调节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35368A true CN109235368A (zh) 2019-01-18
CN109235368B CN109235368B (zh) 2019-08-16

Family

ID=65055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75909.5A Active CN109235368B (zh) 2018-10-10 2018-10-10 一种改进型系缆桩及其调节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3536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6510A (zh) * 2021-01-26 2021-04-30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系缆桩的液压船岸衔接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82A (zh) * 1992-07-10 1994-02-16 戴维得·柯尔 用于系钢丝缆绳的可旋转的系缆桩
CN2541319Y (zh) * 2002-03-29 2003-03-26 苏州工业园区源清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船用隐藏式系缆桩
KR20120117243A (ko) * 2011-04-14 2012-10-24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선박용 스탠드 볼라드 장치
FR3007385A1 (fr) * 2013-06-20 2014-12-26 Camdib Club Alliance Materiaux Pour Le Dev Des Ind Du Biterrois Borne escamotable constituant barriere ou moyen d amarrage ou mat support
CN104652368A (zh) * 2015-03-06 2015-05-27 任永恒 一种游艇的系泊装置
CN106240746A (zh) * 2016-08-26 2016-12-21 陈节庆 一种船用锚桩
CN107217645A (zh) * 2017-06-23 2017-09-29 黄浩 一种隐藏式系缆桩
CN107254862A (zh) * 2017-06-23 2017-10-17 黄浩 一种可避免缆绳扯断的隐藏式系缆桩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82A (zh) * 1992-07-10 1994-02-16 戴维得·柯尔 用于系钢丝缆绳的可旋转的系缆桩
CN2541319Y (zh) * 2002-03-29 2003-03-26 苏州工业园区源清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船用隐藏式系缆桩
KR20120117243A (ko) * 2011-04-14 2012-10-24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선박용 스탠드 볼라드 장치
FR3007385A1 (fr) * 2013-06-20 2014-12-26 Camdib Club Alliance Materiaux Pour Le Dev Des Ind Du Biterrois Borne escamotable constituant barriere ou moyen d amarrage ou mat support
CN104652368A (zh) * 2015-03-06 2015-05-27 任永恒 一种游艇的系泊装置
CN106240746A (zh) * 2016-08-26 2016-12-21 陈节庆 一种船用锚桩
CN107217645A (zh) * 2017-06-23 2017-09-29 黄浩 一种隐藏式系缆桩
CN107254862A (zh) * 2017-06-23 2017-10-17 黄浩 一种可避免缆绳扯断的隐藏式系缆桩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6510A (zh) * 2021-01-26 2021-04-30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系缆桩的液压船岸衔接装置
CN112726510B (zh) * 2021-01-26 2024-04-19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系缆桩的液压船岸衔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35368B (zh) 2019-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96484B1 (en) Tool-less closure
CN109235368B (zh) 一种改进型系缆桩及其调节方法
US9056701B1 (en) Tool-less closure
KR20010006876A (ko) 원위치 복귀형 회전의자용 높이 조절 조립체
US4750701A (en) Chair height adjustment mechanism
CN106287598B (zh) 灯具底座
CN107021028A (zh) 护盖设备、具有护盖设备的储物屉和用于装配的工具
CN108638927B (zh) 扶手调节机构
CA1050287A (en) Method of deflecting ice at upright columns submerged in water of stationary or floating structures in marine areas in which the occurrence of ice may be expected, and ice deflector assembly therefor
CN201672221U (zh) 球形云台
KR100925676B1 (ko) 송전탑에 설치되는 애자 고정대
CN209705029U (zh) 快速拆装插销
KR102199407B1 (ko) 선박블록 지지용 핀 지그의 받침 캡
US20160341332A1 (en) Handwheel cap
CN203784598U (zh) 用于摄影摄像器材的支架
CN208323904U (zh) 一种穿管机内夹头
CN109113027A (zh) 一种可调式系缆桩及其调节方法
CN109795621A (zh) 一种带可调手扶机构的舱口盖及其使用方法
CN108560604A (zh) 一种市政井盖及其拆卸工具和拆装方法
CN114086577A (zh) 一种可适用多角度类型的土木工程用边坡加固装置
CN220370232U (zh) 一种用于治疗囊肿的引流装置
CN204677997U (zh) 一种遮阳伞的旋转伞座
CN207077403U (zh) 电动工具及其多功能夹头
CN210637585U (zh) 一种带锁防误开阀门
CN107019431A (zh) 一种饮水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24

Address after: 317604 Chenbei Residential District, Damaiyu Street, Yuhuan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Taizhou Dao Y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7521 No. 30 Muchen Road, Wulijing Village, Zeguo Town, Wenling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enling Zhi Y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