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20770B - 一种用于海参资源养护的大型海藻增殖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海参资源养护的大型海藻增殖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20770B
CN109220770B CN201811357868.1A CN201811357868A CN109220770B CN 109220770 B CN109220770 B CN 109220770B CN 201811357868 A CN201811357868 A CN 201811357868A CN 109220770 B CN109220770 B CN 1092207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ef
sea cucumber
reefs
collector
s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5786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20770A (zh
Inventor
徐智广
吴红艳
严芳
高光
徐军田
佟善英
臧纱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dong University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ology
Original Assignee
Ludong University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dong University,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ology filed Critical Lu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35786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207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20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20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20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207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3/00Cultivation of seaweed or alga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3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ponges, sea urchins or sea cucumb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70Artificial fishing banks or reef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海参资源养护的大型海藻增殖装置及方法。大型海藻增殖装置可包括:藻礁,所述藻礁包括母礁和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母礁的子礁;收集器,所述收集器具有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母礁通过支架安装于所述收集器的上侧,且处于所述收集器的上开口的上侧;海参礁,设置于所述收集器的下开口的下侧;和集光装置,安装于所述收集器的下开口处。可在增殖大型海藻的同时,在增殖海藻下方设海参养护区,通过收集器收集断裂藻体为海参提供饵料。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海参资源养护的大型海藻增殖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藻增殖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海参资源养护的大型海藻增殖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海藻主要分布在近海潮间带和潮下带浅水区,对大气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氮、磷营养盐具有快速的吸收能力,是近海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近海环境的净化者。同时,大型海藻成片分布形成的海藻场又能够为近海各种海洋动物提供觅食、栖息和产卵孵化的场所,进而形成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典型生态系统,因而,大型海藻在近海生态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同时也进一步决定着近海的渔业资源种类和总量。
近些年,由于填海造地、港口建设、人为采集等人类活动的破坏,大型海藻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因而,对大型海藻的资源恢复和增殖技术的研究正逐渐引起大家的关注。已公布关于大型海藻增殖的专利技术主要有“一种海黍子增殖礁及使用方法”、“一种海黍子的海底增殖方法”、“海藻增殖放流设备及海藻增殖放流方法”、“一种具有护苗功能的海藻增殖装置”等,这些现有技术采用水泥块、聚乙烯绳等增殖礁人工附苗后投放入海,或辅以浮漂、缆绳等使幼苗处于适宜水层从而保护海藻幼苗存活生长。这些技术所增殖海藻种类单一、难以形成常年稳定的生态群落,如处于悬浮水层则难以为底栖动物提供栖息觅食场所,同时藻体季节性衰退腐败可能造成海水水质恶化。因而难以发挥大型海藻的近海基础性生态功能,缺乏资源修复的生态性、持续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海参养殖及海藻增殖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海参资源养护的大型海藻增殖装置及方法。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海参资源养护的大型海藻增殖装置,其包括:
藻礁,所述藻礁包括母礁和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母礁的子礁;
收集器,所述收集器具有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母礁通过支架安装于所述收集器的上侧,且处于所述收集器的上开口的上侧;
海参礁,设置于所述收集器的下开口的下侧;和
集光装置,安装于所述收集器的下开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器的周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海参礁为多个,且包括多个第一海参礁,多个所述第一海参礁首尾临近地设置依次,以形成一圈所述第一海参礁;且
所述第一海参礁具有:
第一底板;
第一侧板,从所述第一底板的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外侧边缘处向上且所述第一底板的中部延伸出;和
第二侧板,从所述第一底板的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内侧边缘处向上且所述第一底板的中部延伸出;且
所述第二侧板上开设有多个海参进出通孔;所述第一侧板的上边缘与所述第二侧板的上边缘间隔设置,以形成藻体进敞口。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海参礁还包括多个第二海参礁,设置于一圈所述第一海参礁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海参礁具有:
第二底板;
第三侧板,从所述第二底板的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外侧边缘处向上且所述第二底板的中部延伸出;和
第四侧板,从所述第二底板的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内侧边缘处向上且所述第二底板的中部延伸出;且
所述第三侧板和/或所述第四侧板上开设有多个海参进出通孔;所述第三侧板的上边缘与所述第四侧板的上边缘间隔设置,以形成藻体进敞口。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二海参礁首尾临近地设置依次,以形成一圈所述第二海参礁;
多个所述海参礁还包括多个第三海参礁,设置于一圈所述第二海参礁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母礁为圆柱块,所述子礁为圆饼;所述母礁上设置有多个预留栓;所述子礁上设置有多个预留孔,且通过所述预留孔套装于所述预留栓。
进一步地,所述子礁的表面粗糙度在800-1600μm之间;且
所述子礁由水泥和粗砂按体积比1:3.5至1:3加水混匀硬化制成;
所述藻礁设置于8m至10m的水深处。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海参资源养护的大型海藻增殖方法,其使用上述任一种大型海藻增殖装置。且所述用于海参资源养护的大型海藻增殖方法包括:
筛选增殖海藻目标种,所述目标种包括至少两种不同生长季节的目标种;
对所述目标种进行种菜促熟,在生殖细胞成熟比例达到预设数值以上时,对种菜采取阴干刺激;
将所述子礁设置于采苗池内,在所述采苗池内形成附苗子礁,并培养预设时间;
将所述附苗子礁安装于已投入海底的所述母礁上。
进一步地,所述目标种为多年生的固生大型海藻种类,成体垂直长度在60cm以上;
挑选生殖托/孢子成熟度良好的目标海藻野生或人工养殖成体作为采苗种菜;在车间水泥池进行促熟培养,且使用砂滤海水,水深50~60cm,水温控制在临近目标海藻生长适宜温度区间的上限值,光照控制在临近目标海藻生长适宜光照强度区间的下限值,并向培养海水中添加营养盐和微量元素,所述营养盐包括:NO3 --N,80~100μmol/L和PO4 3--P,15~20μmol/L;
促熟培养3天-10天,并利用显微镜镜检生殖细胞成熟比例达到预设数值,所述预设数值为65%;阴干过程温度在15~22℃之间,光照强度在1500lx以下。
本发明的用于海参资源养护的大型海藻增殖装置及方法中,可在增殖大型海藻的同时,在增殖海藻下方设海参养护区,通过收集器收集断裂藻体为海参提供饵料。进一步地,可利用海参礁的形状设计获得缓慢上升流把海参养护区的富营养海水带至上层为增殖海藻提供更多生长所需营养物质,同时实现水质的净化,从而通过植物和动物之间的生态互利,建立一个动植物生态互利、相对稳定的生态群落,增加了增殖效果的持续性,充分发挥增殖海藻的生态功能,增强资源修复的持续性。而以往技术往往是针对单一海洋动植物的增殖,不易形成稳定的生态群落,难以维持增殖区的生态平衡和增殖的可持续性。解决了以往海洋动植物增殖方法中功能单一、生态稳定性差、缺乏可持续性的问题。
进一步地,增殖目标海藻可选择多年生海藻种类,通过人工采苗后投放增殖海区,可实现特定海藻的增殖,构建特定品种的海藻场,并达到一次增殖、多年持续的目的。而以往技术通过单纯藻礁投放,依靠自然海区的海藻附着实现增殖,无法形成特定的海藻场资源。
进一步地,选择至少两种以上具有季节交替生长的海藻作为目标种,可维持所增殖海区全年维持一定的海藻生物量,对于海参资源的养护和海水环境的净化具有全年不间断的效果。而以往技术所增殖海藻品种单一,只能在其生长季节维持一定的生物量。
进一步地,子礁表面粗糙度Ra控制在800-1600μm之间,可大大提高增殖海藻的人工附苗率。
进一步地,采用集光装置提高所增殖海藻能够接受的光照强度,从而可以将增殖海区从以往技术的4~6米水深延伸至8~10米,而这个深度正是海参生存、活动的区域,因而有利于对海底的海参资源养护。
进一步地,可在收集器和集光器表面涂有防海洋生物附着涂料,成功避免了杂藻、贝类、藤壶等其他海洋生物的附着,从而保证了收集器和集光器不被附着物堵塞,确保了二者在整个增殖系统中的作用。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海参资源养护的大型海藻增殖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用于海参资源养护的大型海藻增殖装置的示意性局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海参资源养护的大型海藻增殖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所示并参考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海参资源养护的大型海藻增殖装置。该大型海藻增殖装置可包括藻礁20、收集器30、海参礁40和集光装置。藻礁20包括母礁21和可拆卸地安装于母礁21的一个或多个子礁22。收集器30具有上开口和下开口。至少一个母礁21可通过支架安装于收集器30的上侧,且处于收集器30的上开口的上侧。海参礁40设置于收集器30的下开口的下侧。集光装置安装于收集器30的下开口处。在海藻需要增殖时,可通过在子礁22上附苗,然后将附苗子礁22安装于母礁21即可,使用非常方便。收集器30用于断裂藻体的收集,即用于收集所增殖海藻的自然脱落或其他机械损伤后掉落的藻体,并将所收集藻体作为饵料输导至底部海参礁40区域。海参礁40为底栖海参提供栖息、觅食的场所。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地实施例中,子礁22由水泥和粗砂按体积比1:3.5至1:3加水混匀硬化制成,且子礁22的表面粗糙度在800-1600μm之间,以便于附苗。母礁21为圆柱块,子礁22为圆饼;母礁21上设置有多个预留栓23;子礁22上设置有多个预留孔,且通过预留孔套装于预留栓23。母礁21为直径60cm、厚度20cm的饼状,礁体上固有直径1.2cm的钢筋作为子礁22固定的预留栓23。子礁22为直径20cm、厚4cm的饼状,子礁22预留3个直径1.4cm的预留孔。采苗后的子礁22可通过预留孔固定在母礁21预留栓23上,然后投入选定的增殖海区海底。可选地,采苗后的子礁22可通过预留孔固定在母礁21预留栓23上,然后通过水下工作固定于已投入海水中的母礁21上。
进一步地,收集器30的周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水孔31。收集器30可为上口直径120cm、下口直径80cm、高1m的半漏斗形状,通过金属连接臂(即支架)固定在藻礁20下方50cm处,收集器30壁上每隔50cm设有直径30cm的通水孔31,以降低水流对其的冲击,收集器30内壁涂有防海洋生物附着涂料,确保收集器30不被附着生物堵塞。
在收集器30下口外壁处设计集光装置用于增加增殖海藻所需的光照条件。集光装置可包括5个或6个集光器,均匀分布在收集器30外壁周围,与收集器30成50°角安装。集光器50的聚光面为直径50cm的玻璃凹面镜,凹面镜表面涂有一层1mm厚、透明的防海洋生物附着涂料。通过集光装置的设置,可使藻礁20设置于8m至10m的水深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海参礁40为多个可设置于集光器50下方50cm处。多个海参礁40可包括多个第一海参礁41,多个第一海参礁41首尾临近地设置依次,以形成一圈第一海参礁41。第一海参礁41具有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从第一底板的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外侧边缘处向上且第一底板的中部延伸出。第二侧板从第一底板的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内侧边缘处向上且第一底板的中部延伸出。第二侧板上开设有多个海参进出通孔;第一侧板的上边缘与第二侧板的上边缘间隔设置,以形成藻体进敞口。第一海参礁41可呈近似中空三棱柱。第一海参礁41的第一底板的宽度可为40cm,长度可为200cm。处于外侧的海参礁40侧面为由下向上的斜面,在海底正面水流作用下可产生缓慢的上升流,带动海底海参排泄物、残饵等富营养物质带到海水上层,供给所增殖大型海藻生长所需。进一步地,多个第一海参礁41的首尾可相接设置。例如,第一海参礁41的数量可为4个,构成一正方形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海参礁40还包括多个第二海参礁42,设置于一圈第一海参礁41的内侧。第二海参礁42可包括第二底板、第三侧板和第三侧板。第三侧板从第二底板的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外侧边缘处向上且第二底板的中部延伸出。第四侧板从第二底板的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内侧边缘处向上且第二底板的中部延伸出。第三侧板和/或第四侧板上开设有多个海参进出通孔;第三侧板的上边缘与第四侧板的上边缘间隔设置,以形成藻体进敞口。进一步地,多个第二海参礁42首尾临近地设置依次,以形成一圈第二海参礁42。多个海参礁40还包括多个第三海参礁43,设置于一圈第二海参礁42的内侧。多个第三海参礁43首尾临近地设置依次,以形成一圈第三海参礁43。第二底板的长度可为140cm。第三海参礁43的结构与第二海参礁42的结构相同,然而,第三海参礁43的的底板的长度可为80cm。
进一步地,第一海参礁41、第二海参礁42和第三海参礁43的相应侧壁上每隔30cm均匀分布直径12cm的上述海参进出通孔,可作为水流和海参进出的通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海参资源养护的大型海藻增殖方法,其使用上述任一种大型海藻增殖装置。且用于海参资源养护的大型海藻增殖方法包括:
筛选增殖海藻目标种,目标种包括至少两种不同生长季节的目标种。目标种为多年生的固生大型海藻种类,成体垂直长度在60cm以上。确保一次增殖可在海底形成持续多年的海藻场资源。增殖时选择至少两种以上不同生长季节的目标种,保证不同目标种海藻成体在自然海区的存活期在时间上交替出现,维持全年保有一定的海藻生物量。
对目标种进行种菜促熟,在生殖细胞成熟比例达到预设数值以上时,对种菜采取阴干刺激。挑选生殖托/孢子成熟度良好的目标海藻野生或人工养殖成体作为采苗种菜。在车间水泥池进行促熟培养,且使用砂滤海水,水深50~60cm,水温控制在临近目标海藻生长适宜温度区间的上限值,光照控制在临近目标海藻生长适宜光照强度区间的下限值,并向培养海水中添加营养盐和微量元素,营养盐包括:NO3 --N,80~100μmol/L和PO4 3--P,15~20μmol/L。微量元素按照PES海藻培养基浓度添加。促熟培养3天-10天,并利用显微镜镜检生殖细胞成熟比例达到预设数值,预设数值为65%。阴干过程温度在15~22℃之间,光照强度在1500lx以下,避免阳光直射。维持失水量不超过80%,以免致死。
将子礁22设置于采苗池内,在采苗池内形成附苗子礁22,并培养预设时间。阴干刺激后的种菜立刻悬挂于车间采苗池中,水深20~40cm,池底预先平铺采苗子礁22,采苗水温和光照控制在目标海藻最适生长值,24~48小时后捞出种菜。此时幼苗已完成在采苗子礁22上的附着。
将附苗子礁22安装于未投入或已投入海底的母礁21上。在一些实施例中,附苗子礁22在采苗池继续中间培育2~7天后组装到藻礁20母礁21上投入海底。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需要海藻增殖时,可从海底的母礁21上取下子礁22,进行附苗后在水底安装于母礁21上。
进一步地,可选择海区风浪较小、海水透明度大于5米、海底坡度小于5%的硬泥或礁石等较硬底质的自然海域作为大型海藻增殖海区。将母礁21、收集器30、集光器50、海参礁40和底座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通过金属连接臂组装后投放入选定增殖海区8~10水深处,相邻两组礁体投放间隔距离在10~12米之间。每种增殖目标海藻完成人工采苗后,将附苗的藻礁20子礁22经水下作业固定到藻礁20母礁21的预留栓23上。投礁后每半个月水下监测海藻增殖和海参养护效果,连续记录所增殖海藻的生长和海参养护区海参的聚集、生长情况,并清理收集器30和集光器50上面的附泥,保证不被附着物堵塞。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选择海带和海黍子作为增殖目标海藻,两种均为多年生褐藻,野生海带成体长度一般可达3~4米,海黍子成体长度一般可达2~3米,自然海域中海带生长旺季为12月份至来年7月份,而海黍子生长旺季为6月份至12月份。选择这两种海藻进行增殖,可以保证增殖海区全年保有较大的海藻生物量。
进一步地,海带采苗用子礁22由水泥和粗砂按照体积比1:3加水混匀硬化制成,表面粗糙度Ra在800~1000μm之间。采苗前(8~10月份),挑选孢子成熟度良好的野生或人工养殖海带成体作为种菜,从根部往上50cm处剪下、在车间水泥池促熟培养,培养使用砂滤海水,水深60cm,促熟培养水温控制在18℃、光照800lx,并向培养海水中添加营养盐浓度如下:NO3 --N,100μmol/L,PO4 3--P,20μmol/L;其他微量元素按照PES海藻培养基浓度添加。促熟培养3~4天,显微镜镜检生殖细胞成熟比例达到85%以上时,对种菜采取阴干刺激,阴干过程温度15~18℃之间,避免阳光直射,维持光照强度在1200lx以下,维持失水量不超过80%。阴干刺激后的种菜悬挂于车间采苗池中,水深20cm,池底预先平铺采苗子礁22,水温12℃、光照1500lx,24时后捞出种菜。此时幼苗已完成在采苗子礁22上的附着。附苗子礁22在采苗池继续中间培育2~3天后组装到藻礁20母礁21上投入海底。
海黍子采苗用子礁22由水泥和粗砂按照体积比1:3.5加水混匀硬化制成,表面粗糙度Ra在1400~1600μm之间。采苗前(3~5月份),挑选生殖托成熟度良好的野生海黍子成体作为种菜,于车间水泥池促熟培养,培养使用砂滤海水,水深50cm,促熟培养水温控制在22℃、光照1000lx,并向培养海水中添加营养盐浓度如下:NO3 --N,80μmol/L,PO4 3--P,15μmol/L;其他微量元素按照PES海藻培养基浓度添加。促熟培养8~10天,显微镜镜检生殖细胞成熟比例达到65%以上时,对种菜采取阴干刺激,阴干过程温度、20~22℃之间,避免阳光直射,维持光照强度在1500lx以下,维持失水量不超过70%。阴干刺激后的种菜立刻悬挂于车间采苗池中,水深40cm,池底预先平铺采苗子礁22,水温20℃、光照2000lx,48小时后捞出种菜。此时幼苗已完成在采苗子礁22上的附着。附苗子礁22在采苗池继续中间培育5~7天后组装到藻礁20母礁21上投入海底。
海带和海黍子完成人工采苗后,分别于11月份和5月份将附苗的藻礁20子礁22经水下作业固定到藻礁20母礁21的预留栓23上。
投礁后每半个月利用水下相机海藻增殖和海参养护效果,连续记录所增殖海带和海黍子的生长及海参养护区海参的聚集情况。结果显示,增殖的海带藻体长度两个月后1~3cm,四个月后40~50cm,半年后100~120cm;增殖海黍子两个月后6~7cm,四个月后50~60cm,半年后,180~200cm;每个增殖系统养护区海参数量两个月后4~6头,四个月后18~21头,半年后35~38头,且海参生长速度较未使用本技术增殖海藻的海区增加了5%。
本发明的用于海参资源养护的大型海藻增殖装置及方法中,可在增殖大型海藻的同时,在增殖海藻下方设海参养护区,通过收集器30收集断裂藻体为海参提供饵料。进一步地,可利用海参礁40的形状设计获得缓慢上升流把海参养护区的富营养海水带至上层为增殖海藻提供更多生长所需营养物质,同时实现水质的净化,从而建立一个动植物生态互利、相对稳定的生态群落,增加了增殖效果的持续性。
进一步地,增殖目标海藻可选择多年生海藻种类,通过人工采苗后投放增殖海区,可实现特定海藻的增殖,构建特定品种的海藻场,并达到一次增殖、多年持续的目的。而以往技术通过单纯藻礁投放,依靠自然海区的海藻附着实现增殖,无法形成特定的海藻场资源。
进一步地,选择至少两种以上具有季节交替生长的海藻作为目标种,可维持所增殖海区全年维持一定的海藻生物量,对于海参资源的养护和海水环境的净化具有全年不间断的效果。而以往技术所增殖海藻品种单一,只能在其生长季节维持一定的生物量。
进一步地,子礁22表面粗糙度Ra控制在800-1600μm之间,可大大提高增殖海藻的人工附苗率。
进一步地,采用集光装置提高所增殖海藻能够接受的光照强度,从而可以将增殖海区从以往技术的4~6米水深延伸至8~10米,而这个深度正是海参生存、活动的区域,因而有利于对海底的海参资源养护。
进一步地,可在收集器30和集光器50表面涂有防海洋生物附着涂料,成功避免了杂藻、贝类、藤壶等其他海洋生物的附着,从而保证了收集器30和集光器50不被附着物堵塞,确保了二者在整个增殖系统中的作用。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8)

1.一种用于海参资源养护的大型海藻增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藻礁,所述藻礁包括母礁和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母礁的子礁;
收集器,所述收集器具有上开口和下开口,收集器为上口直径120cm、下口直径80cm、高1m的半漏斗形状;所述母礁通过支架安装于所述收集器的上侧,且处于所述收集器的上开口的上侧;所述收集器的周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水孔,具体为收集器壁上每隔50cm设有直径30cm的通水孔;
海参礁,设置于所述收集器的下开口的下侧;所述海参礁为多个,且包括多个第一海参礁,多个所述第一海参礁首尾临近地依次设置,以形成一圈所述第一海参礁;且所述第一海参礁具有:第一底板;第一侧板,从所述第一底板的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外侧边缘处向上且沿所述第一底板的中部延伸出;和第二侧板,从所述第一底板的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内侧边缘处向上且沿所述第一底板的中部延伸出;且所述第二侧板上开设有多个海参进出通孔;所述第一侧板的上边缘与所述第二侧板的上边缘间隔设置,以形成藻体进敞口;处于外侧的海参礁侧面为由下向上的斜面;
集光装置,安装于所述收集器的下开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海藻增殖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海参礁还包括多个第二海参礁,设置于一圈所述第一海参礁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海藻增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海参礁具有:
第二底板;
第三侧板,从所述第二底板的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外侧边缘处向上且沿所述第二底板的中部延伸出;和
第四侧板,从所述第二底板的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内侧边缘处向上且沿所述第二底板的中部延伸出;且
所述第三侧板和/或所述第四侧板上开设有多个海参进出通孔;所述第三侧板的上边缘与所述第四侧板的上边缘间隔设置,以形成藻体进敞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海藻增殖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二海参礁首尾临近地依次设置,以形成一圈所述第二海参礁;
多个所述海参礁还包括多个第三海参礁,设置于一圈所述第二海参礁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海藻增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母礁为圆柱块,所述子礁为圆饼;所述母礁上设置有多个预留栓;所述子礁上设置有多个预留孔,且通过所述预留孔套装于所述预留栓。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海藻增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礁的表面粗糙度在800-1600μm之间;且
所述子礁由水泥和粗砂按体积比1:3.5至1:3加水混匀硬化制成;
所述藻礁设置于8m至10m的水深处。
7.一种用于海参资源养护的大型海藻增殖方法,其使用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大型海藻增殖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海参资源养护的大型海藻增殖方法包括:
筛选增殖海藻目标种,所述目标种包括至少两种不同生长季节的目标种;
对所述目标种进行种菜促熟,在生殖细胞成熟比例达到预设数值以上时,对种菜采取阴干刺激;
将所述子礁设置于采苗池内,在所述采苗池内形成附苗子礁,并培养预设时间;
将所述附苗子礁安装于未投入或已投入海底的所述母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型海藻增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种为多年生的固生大型海藻种类,成体垂直长度在60cm以上;
挑选生殖托/孢子成熟度良好的目标海藻野生或人工养殖成体作为采苗种菜;在车间水泥池进行促熟培养,且使用砂滤海水,水深50~60cm,水温控制在临近目标海藻生长适宜温度区间的上限值,光照控制在临近目标海藻生长适宜光照强度区间的下限值,并向培养海水中添加营养盐和微量元素,所述营养盐包括:
Figure 592534DEST_PATH_IMAGE001
Figure 987744DEST_PATH_IMAGE002
促熟培养3天-10天,并利用显微镜镜检生殖细胞成熟比例达到预设数值,所述预设数值为65%;阴干过程温度在15~22℃之间,光照强度在1500lx以下。
CN201811357868.1A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用于海参资源养护的大型海藻增殖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92207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57868.1A CN109220770B (zh)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用于海参资源养护的大型海藻增殖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57868.1A CN109220770B (zh)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用于海参资源养护的大型海藻增殖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20770A CN109220770A (zh) 2019-01-18
CN109220770B true CN109220770B (zh) 2021-01-05

Family

ID=65075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57868.1A Active CN109220770B (zh)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用于海参资源养护的大型海藻增殖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207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8510B (zh) * 2021-12-23 2022-12-09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用于深海养殖网箱保护鱼和发电的装置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99087A (en) * 1984-11-07 1987-10-13 Kei Mori Concentrated fish feeding device
US4703719A (en) * 1984-11-15 1987-11-03 Kei Mori Fish feeding device
KR200411496Y1 (ko) * 2005-12-27 2006-03-15 이주석 인공어초
CN101627735A (zh) * 2009-07-24 2010-01-20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浅海底播增养殖的多层组合式海珍礁
KR200448134Y1 (ko) * 2009-11-23 2010-03-18 이재우 어린해삼 양육용 인공어초
CN202565905U (zh) * 2012-05-04 2012-12-05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人工藻礁
KR20130025213A (ko) * 2011-09-01 2013-03-11 김용진 인공 해삼양식장용 유니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인공 해삼양식장
KR20130039160A (ko) * 2011-10-11 2013-04-19 박송범 해삼양식용 인공어초
KR20130004765U (ko) * 2012-01-30 2013-08-07 정용운 전복 및 해삼 양식용 쉘터
KR20130117617A (ko) * 2012-04-18 2013-10-28 박송범 해삼양식용 인공어초
CN103548668A (zh) * 2013-11-22 2014-02-05 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 一种海黍子的海底增殖方法
KR20140019110A (ko) * 2012-08-03 2014-02-14 전남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해삼용 인공어초
KR200477010Y1 (ko) * 2013-07-12 2015-04-24 이창엽 해삼 등의 어패류 및 해조류용 인공어초
KR20150090989A (ko) * 2014-01-29 2015-08-07 주식회사 현진기업 해삼 대량생산을 위한 양식용 인공어초
KR200478898Y1 (ko) * 2013-11-22 2015-11-27 김수민 해삼 차광 생태 양식초
KR20160126599A (ko) * 2015-04-24 2016-11-02 주식회사 연안생태기술연구소 먹이 공급기능을 갖는 해삼어초
KR20170065263A (ko) * 2015-12-03 2017-06-13 주식회사 서진건설 계단식 피라미드형 해중림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51545B2 (en) * 2014-04-24 2023-09-12 Jason Licamele Integrated multi-trophic farming process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99087A (en) * 1984-11-07 1987-10-13 Kei Mori Concentrated fish feeding device
US4703719A (en) * 1984-11-15 1987-11-03 Kei Mori Fish feeding device
KR200411496Y1 (ko) * 2005-12-27 2006-03-15 이주석 인공어초
CN101627735A (zh) * 2009-07-24 2010-01-20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浅海底播增养殖的多层组合式海珍礁
KR200448134Y1 (ko) * 2009-11-23 2010-03-18 이재우 어린해삼 양육용 인공어초
KR20130025213A (ko) * 2011-09-01 2013-03-11 김용진 인공 해삼양식장용 유니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인공 해삼양식장
KR20130039160A (ko) * 2011-10-11 2013-04-19 박송범 해삼양식용 인공어초
KR20130004765U (ko) * 2012-01-30 2013-08-07 정용운 전복 및 해삼 양식용 쉘터
KR20130117617A (ko) * 2012-04-18 2013-10-28 박송범 해삼양식용 인공어초
CN202565905U (zh) * 2012-05-04 2012-12-05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人工藻礁
KR20140019110A (ko) * 2012-08-03 2014-02-14 전남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해삼용 인공어초
KR200477010Y1 (ko) * 2013-07-12 2015-04-24 이창엽 해삼 등의 어패류 및 해조류용 인공어초
CN103548668A (zh) * 2013-11-22 2014-02-05 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 一种海黍子的海底增殖方法
KR200478898Y1 (ko) * 2013-11-22 2015-11-27 김수민 해삼 차광 생태 양식초
KR20150090989A (ko) * 2014-01-29 2015-08-07 주식회사 현진기업 해삼 대량생산을 위한 양식용 인공어초
KR20160126599A (ko) * 2015-04-24 2016-11-02 주식회사 연안생태기술연구소 먹이 공급기능을 갖는 해삼어초
KR20170065263A (ko) * 2015-12-03 2017-06-13 주식회사 서진건설 계단식 피라미드형 해중림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20770A (zh) 2019-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08797B (zh) 一种由水生动植物立体配置的水体净化系统及其净化方法
CN203999152U (zh) 一种由水生动植物立体配置的水体净化系统
CN102138512B (zh) 一种固着生活型海藻幼苗海面撒播方法
CN104041449A (zh) 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的松江鲈鱼繁育养殖车间系统
CN103858745B (zh) 萱藻全人工育苗技术
CN103004576A (zh) 一种鼠尾藻潮间带人工栽培的方法
CN100493347C (zh) 青蛤苗种分级培育方法
CN109220770B (zh) 一种用于海参资源养护的大型海藻增殖装置及方法
CN103548668B (zh) 一种海黍子的海底增殖方法
CN113785768A (zh) 琼枝资源的增殖修复方法
CN102550460B (zh) 短蛸室外土池人工繁殖方法
CN105191845B (zh) 一种海参与海马立体生态混养的方法
CN201846685U (zh) 一种人工鱼礁
KR100647843B1 (ko) 해조류의 인공종묘의 인공어초 이식을 통한 해중림조성방법
KR101957022B1 (ko) 모자반류 접합자를 자연석인 현무암에 부착 및 생장시켜 바다숲을 조성하는 신규 바다숲 조성방법
CN113711959B (zh) 一种远海岛礁珍珠贝生态增殖的方法
CN106212263B (zh) 一种海黍子附着基支撑装置及海黍子良种选育方法
CN213881396U (zh) 一种用于螺、贝类水产的周年规模化养殖系统
CN115245138A (zh) 牡蛎与海带海上生态养殖的方法
CN209677116U (zh) 一种高位虾棚
CN112106706A (zh) 一种用于螺、贝类水产的规模化养殖技术及周年化生产系统
CN104969895B (zh) 一种仿刺参生态苗种的培育方法
CN105494201B (zh) 一种产胶红藻与海马生态养殖方法
KR20200106672A (ko) 육상용 해삼 양식장
CN216874528U (zh) 一种远海岛礁珍珠贝生态增殖网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