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08519A - 吹吸机 - Google Patents

吹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08519A
CN109208519A CN201710517975.5A CN201710517975A CN109208519A CN 109208519 A CN109208519 A CN 109208519A CN 201710517975 A CN201710517975 A CN 201710517975A CN 109208519 A CN109208519 A CN 1092085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ofoil fan
air duct
duct portion
air
guide v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179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08519B (zh
Inventor
安德列·柴斯托那罗
保罗·安德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1797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085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08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085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085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085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HSTREET CLEANING; CLEANING OF PERMANENT WAYS; CLEANING BEACHES; DISPERSING OR PREVENTING FOG IN GENERAL CLEANING STREET OR RAILWAY FURNITURE OR TUNNEL WALLS
    • E01H1/00Removing undesirable matter from roads or like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moistening of the surface
    • E01H1/08Pneumatically dislodging or taking-up undesirable matter or small objects; Drying by heat only or by streams of gas; Cleaning by projecting abrasive particles
    • E01H1/0863Apparatus loosening or removing the dirt by blowing and subsequently dislodging it at least partially by suction ; Combined suction and blowing nozz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HSTREET CLEANING; CLEANING OF PERMANENT WAYS; CLEANING BEACHES; DISPERSING OR PREVENTING FOG IN GENERAL CLEANING STREET OR RAILWAY FURNITURE OR TUNNEL WALLS
    • E01H1/00Removing undesirable matter from roads or like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moistening of the surface
    • E01H1/08Pneumatically dislodging or taking-up undesirable matter or small objects; Drying by heat only or by streams of gas; Cleaning by projecting abrasive particles
    • E01H2001/0881Details for pneumatically dislodging or removing not related to the mouth-pie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吹吸机,包括:机壳,包括蜗壳部及风道部,风道部的内部风道使气流沿直线轨迹前进,蜗壳部具有第一风口,风道部具有第二风口;电机;风扇,设置在机壳内,由电机驱动旋转工作,且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转换,其中在第一位置,轴流风扇位于风道部内且由电机驱动以第一方向旋转,在第二位置,轴流风扇位于蜗壳部内且由电机驱动以第二方向旋转,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轴流风扇在机壳内的位置可调,能实现吹模式下轴流风扇位于直管部分,保证较大的进风量,实现较好的吹风效果;吸模式下轴流风扇移动到蜗壳部内作为离心风扇使用,具有较好的吸附力,从而在利用轴流风扇实现吹吸同管时保证吹模式及吸模式下均性能较好。

Description

吹吸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林类动力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吹吸机。
背景技术
吹吸机是一种常用的户外清洁用电动工具,主要用于落叶的清理和收集。吹吸机通过吹风将地面上的树叶吹走或者是通过吸风将树叶吸入收集袋中。
吹吸机需要同时具备吹和吸功能,一种传统的方案是采用离心风扇通过更换管子或者双管切换实现吹吸转换。但是这种方案,更换管子麻烦。传统技术中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轴流风扇的正反转实现吹吸同管。但这种方案的缺陷是吸或吸的性能弱。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轴流风扇实现吹吸同管时吸或吸的性能弱的问题,提出一种吹吸同管的吹风机。
一种吹吸机,包括:
机壳,包括蜗壳部及与蜗壳部相连通的风道部,所述风道部的内部风道使远离蜗壳部的方向前进,所述蜗壳部上具有第一风口,所述风道部上具有第二风口;
电机,用以驱动所述轴流风扇旋转工作;
风扇,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由电机驱动旋转工作,且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转换,其中在第一位置,所述轴流风扇位于所述风道部内且由所述电机驱动以第一方向旋转,在第二位置,所述轴流风扇位于所述蜗壳部内且由所述电机驱动以第二方向旋转,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
上述吹风机,轴流风扇在机壳内的位置可调,能实现吹模式下轴流风扇位于直管部分,保证较大的进风量,实现较好的吹风效果;吸模式下轴流风扇移动到蜗壳部内作为离心风扇使用,具有较好的吸附力,从而在利用轴流风扇实现吹吸同管时保证吹模式及吸模式下均性能较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蜗壳部内还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具有若干叶片,所述轴流风扇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电机驱动轴流风扇转动但不带动固定件转动,所述轴流风扇在第二位置时,所述电机驱动固定件转动,所述固定件的叶片与所述轴流风扇的扇叶配合以带动轴流风扇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道部内还设置有若干位于第二风口与轴流风扇之间的导叶,所述风道部外侧设置有操作件,所述操作件可被操作以驱动所述导叶在展开与合拢状态之间转换,其中所述导叶展开时在所述风道部内形成导风部件,所述导叶合拢时所述导风部件失效使所述风道部恢复畅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流风扇在第一位置时,所述导叶展开;所述轴流风扇在第二位置时,所述导叶合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叶展开时朝向风道部内侧延伸,所述导叶合拢时贴靠在风道部内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件通过转动的方式驱动导叶完成状态转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件呈环状,套在风道部的外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件驱动所述导叶以转动的方式完成状态转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风口的进风方向沿电机的轴向,第一风口位于蜗壳部的底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口连接有柔性风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吹吸机处于吹模式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吹吸机的导叶在吹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吹吸机处于吸模式时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吹吸机的导叶在吸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中的相关元件对应编号如下:
100、吹吸机 110、机壳 112、蜗壳部
1123、第一风口 114、风道部 1143、第二风口
1145、柔性风管 120、电机 122、电机轴
130、轴流风扇 140、固定件 142、叶片
150、导叶 160、操作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吹吸机的较佳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3,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吹吸机100,包括机壳110、电机120、设置在机壳110内的轴流风扇130,其中电机120用以驱动轴流风扇130工作。
机壳110包括蜗壳部112及与蜗壳部112相连通的风道部114。蜗壳部112内的气道是螺旋形的。气流在蜗壳部112内沿螺旋线前进。而风道部114内形成的内部气道则沿远离蜗壳部112的方向直线或弧线延伸,即气流在风道部114内总体上是沿直线轨迹或弧线轨迹朝预定的方向前进,与曲线前进不同。蜗壳部112上具有第一风口1123,而风道部114上具有第二风口1143。
轴流风扇130位置可调地设置在机壳110内,且在电机120的轴向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换。其中在第一位置,如图1所示,轴流风扇130此时位于风道部114内且由电机120驱动以第一方向旋转,此时轴流风扇130的旋转方向设定为从第一风口1123吸气,从第二风口1143吹风,吹吸机100处于吹模式。此时第一风口1123为吸风口,第二风口1143为出风口。
在第二位置时,如图3所示,轴流风扇130移动到位于蜗壳部112内且由电机120驱动以第二方向旋转,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由于轴流风扇130较图1所示状态为反向旋转,吹吸机100从第二风口1143吸气,从第一风口1123吹气,吹吸机100处于吸模式。此时第一风口1123为出尘口,第二风口1143为吸尘口。
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风口1123和第二风口1143的进风方向设置为彼此垂直,其中第一风口1123设置为位于蜗壳部114的底部,其进风方向垂直于电机120的轴向,而第二风口1143的进风方向则沿电机120的轴向。如此,吹模式下,气流自第二风口1143沿电机120的轴向出风;而吸模式下,则可在蜗壳部114的下方连接集尘装置,使得吹吸操作便利,提高工作效率。此外,第一风口1123设置为位于蜗壳部114的底部时,第一风口1123的进风风向和第二风口1143的进风风向也可以有一定的倾斜。
进一步地,第二风口1143上连接有柔性风管1145。吹或吸模式下,柔性风管1145都可以扩大作业范围。第一风口1123在吸模式下时可以连接集尘装置,防止尘土飞扬。
通过轴流风扇130的正反转,成功实现吹吸同管,不需要更换管子或者双管切换即可实现吹吸转换。此外,风道部114内部为直管,吹模式下,轴流风扇130是位于风道部114内,是位于直管部分内,正常地作为轴流风扇使用,保证较大的进风量,实现较好的吹风效果;而吸模式下轴流风扇130因为已经移动到蜗壳部内工作,此时相当于作为离心风扇在使用,相较于轴流风扇130若仍在风道部114内执行吸模式具有更好的吸附力,从而在利用轴流风扇130实现吹吸同管时保证吹模式及吸模式下均性能较好。
一实施方式中,电机120为正反转电机,能够驱动轴流风扇130以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旋转,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例如,假设设定从某一角度看若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轴流风扇130以第一方向转动时为顺时针方向转动,则第二方向为逆时针方向,轴流风扇130以第二方向转动时为逆时针方向转动;反之亦相反。
一实施方式中,电机120、蜗壳部112、风道部114在电机120的轴向上依次设置,以最简单的方式配置。例如,参图1或图3,电机120位于最右侧,蜗壳部112位于中间。其中,电机120的电机轴122直接伸入到蜗壳部112内并延伸至风道部114内,布置方便。电机120自右侧固定至蜗壳部112;或者电机120安装在一外部支撑壳内,该外部支撑壳与蜗壳部112固定连接,或外部支撑壳与蜗壳部112一起组成机壳110。如此,轴流风扇130移动时沿电机120的轴向移动。此外,在电机120放置在最右侧的情况下,轴流风扇130移动方向也可以是与电机120的轴向垂直。此时,电机120的电机轴122可以通过减速机构驱动轴流风扇130工作。
另外,电机120也可以是偏置的,与风道部114是并排设置,电机120通过传动机构如皮带来驱动轴流风扇130和叶片142转动。此时,轴流风扇130沿与电机120的轴向平行的方向移动。
一实施方式中,蜗壳部112内还设置有与电机120的电机轴122以单向驱动方式配合的固定件140,其中固定件140具有若干叶片142。其中,轴流风扇130在第一位置时,电机120的电机轴122驱动轴流风扇130转动但不带动固定件140转动;轴流风扇130移动到第二位置后,电机120的电机轴122带动固定件140一起转动,固定件140的叶片142与轴流风扇130的扇叶(未图示)配合以带动轴流风扇130转动。电机轴122可以与固定件140通过单向轴承配合,实现单向驱动配合。
由此,实现轴流风扇130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均能够被驱动转动。轴流风扇130在第一位置时,吹吸机100处于吹模式,固定件140不转动,不会因为其位于蜗壳部114内而影响轴流风扇130从第一风口1123吸风。
进一步地,固定件140被设置为:当轴流风扇130在其第二位置时,在电机120的轴向上,固定件140的叶片142的边缘较轴流风扇130的扇叶的边缘更靠近风道部114。轴流风扇130在其第二位置时吹吸机处于吸模式,固定件140的叶片142还可用以粉碎吸入的树叶等杂物。
在一实施方式中,风道部114内还设置有若干位于第二风口1143与轴流风扇130之间的导叶150,而风道部114的外侧则设置有操作件160。其中,操作件160可被操作以驱动导叶150在展开与合拢状态之间转换,导叶150展开时在风道部114内形成导风部件,导叶150合拢时导风部件失效使风道部114内恢复畅通。
在一实施方式中,轴流风扇130在第一位置,吹吸机100处于吹模式下时,导叶150被操控为处于展开状态,形成导风部件,提高吹风时的风速和风量。轴流风扇130在第二位置,吹吸机100处于吸模式下时,导叶150被操控为处于合拢状态,形成导风部件消失,不影响吸模式下的杂物吸取。进一步地,在设置导叶150的情况下,吸取后的杂物仍可利用固定件140的叶片142来粉碎。
例如,导叶150设定为展开时朝向风道部114的内侧延伸至风道部114的中心,参图2所示。导叶150合拢时贴靠在风道部114的内壁,参图4所示。
一实施方式中,操作件160通过转动的方式驱动导叶150完成状态转换。例如,操作件160设置呈环状,套在风道部114的外侧,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操作件160即可。又如,操作件160还可以是操作钮,与风道部114的外壁上的弧形槽滑动配合。
一实施方式中,操作件160驱动导叶150以转动的方式完成状态转换。例如,操作件160运动时,带动大齿轮转动,大齿轮则带动配对啮合的小齿轮转动,该小齿轮带动导叶150转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吹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包括蜗壳部及与蜗壳部相连通的风道部,所述风道部的内部风道使气流沿远离蜗壳部的方向前进,所述蜗壳部上具有第一风口,所述风道部上具有第二风口;
电机,用以驱动所述轴流风扇旋转工作;
风扇,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由电机驱动旋转工作,且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换,其中在第一位置,所述轴流风扇位于所述风道部内且由所述电机驱动以第一方向旋转,在第二位置,所述轴流风扇位于所述蜗壳部内且由所述电机驱动以第二方向旋转,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部内还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具有若干叶片,所述轴流风扇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电机驱动轴流风扇转动但不带动固定件转动,所述轴流风扇在第二位置时,所述电机驱动固定件转动,所述固定件的叶片与所述轴流风扇的扇叶配合以带动轴流风扇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部内还设置有若干位于第二风口与轴流风扇之间的导叶,所述风道部外侧设置有操作件,所述操作件可被操作以驱动所述导叶在展开与合拢状态之间转换,其中所述导叶展开时在所述风道部内形成导风部件,所述导叶合拢时所述导风部件失效使所述风道部恢复畅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风扇在第一位置时,所述导叶展开;所述轴流风扇在第二位置时,所述导叶合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叶展开时朝向风道部内侧延伸,所述导叶合拢时贴靠在风道部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通过转动的方式驱动导叶完成状态转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吹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呈环状,套在风道部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驱动所述导叶以转动的方式完成状态转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吸机,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二风口的进风方向沿轴流风扇的轴向,第一风口位于蜗壳部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口连接有柔性风管。
CN201710517975.5A 2017-06-29 2017-06-29 吹吸机 Active CN1092085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17975.5A CN109208519B (zh) 2017-06-29 2017-06-29 吹吸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17975.5A CN109208519B (zh) 2017-06-29 2017-06-29 吹吸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08519A true CN109208519A (zh) 2019-01-15
CN109208519B CN109208519B (zh) 2020-11-17

Family

ID=64976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17975.5A Active CN109208519B (zh) 2017-06-29 2017-06-29 吹吸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0851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7156A (zh) * 2021-01-21 2021-06-08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机电自动化攻丝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40831A1 (de) * 1988-12-03 1990-06-07 Gerhard Peters Steuervorrichtung in einer geblaeseabhaengigen absaugleitung
CN2225844Y (zh) * 1995-06-20 1996-05-01 吴世界 组合式吹吸尘枪
JPH09327421A (ja) * 1996-06-13 1997-12-22 Seiichi Yoda 掃除器
CN2390547Y (zh) * 1999-09-06 2000-08-09 周武巧 吹吸两用的吸尘枪
JP2001161603A (ja) * 1999-12-09 2001-06-19 Makita Corp 一本の両用ノズルを有する吸引・吐出装置
CN105877606A (zh) * 2015-02-12 2016-08-24 安德烈·斯蒂尔股份两合公司 吸气/吹气设备
WO2016179473A1 (en) * 2015-05-07 2016-11-10 Black & Decker Inc. Axial fan blower and vacuum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40831A1 (de) * 1988-12-03 1990-06-07 Gerhard Peters Steuervorrichtung in einer geblaeseabhaengigen absaugleitung
CN2225844Y (zh) * 1995-06-20 1996-05-01 吴世界 组合式吹吸尘枪
JPH09327421A (ja) * 1996-06-13 1997-12-22 Seiichi Yoda 掃除器
CN2390547Y (zh) * 1999-09-06 2000-08-09 周武巧 吹吸两用的吸尘枪
JP2001161603A (ja) * 1999-12-09 2001-06-19 Makita Corp 一本の両用ノズルを有する吸引・吐出装置
CN105877606A (zh) * 2015-02-12 2016-08-24 安德烈·斯蒂尔股份两合公司 吸气/吹气设备
WO2016179473A1 (en) * 2015-05-07 2016-11-10 Black & Decker Inc. Axial fan blower and vacuu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7156A (zh) * 2021-01-21 2021-06-08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机电自动化攻丝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08519B (zh) 2020-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66725B (zh) 吹吸机
CN105648958B (zh) 吹吸装置
JPH09328729A (ja) 吹き出し及び吸引装置、特に、木の葉等の収集と粉砕のための吸引切断機
CN107708405A (zh) 轴流风扇鼓风机和真空装置
CN109208519A (zh) 吹吸机
WO2015188667A1 (zh) 一种叶轮结构
CN102852109A (zh) 具有进气活门结构的吹吸机
CN109730580A (zh) 气动吸尘器
TWI573551B (zh) Centrifugal blowers and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CN206280276U (zh) 手持式鼓风装置
CN202626913U (zh) 具有进气活门结构的吹吸机
CN206279480U (zh) 吹吸机
CN107419684B (zh) 一种吹吸机
CN207244526U (zh) 轴流吹吸机
CN207033797U (zh) 一种柜式离心风机
CN202118011U (zh) 无叶风扇
CN108757517A (zh) 轴流风机
CN109208518A (zh) 吹吸机
CN205638984U (zh) 聚风型通风装置
JP2001003894A (ja) 電動送風機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した電気掃除機
CN206246426U (zh) 一种抽吸风扇电机
JP4625722B2 (ja) 電動送風機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気掃除機
CN210554683U (zh) 多风叶手持式无线吸尘器
JP6079252B2 (ja) 携帯用ブロワ
CN208348118U (zh) 轴流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