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99084B -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99084B
CN109199084B CN201710514785.8A CN201710514785A CN109199084B CN 109199084 B CN109199084 B CN 109199084B CN 201710514785 A CN201710514785 A CN 201710514785A CN 109199084 B CN109199084 B CN 1091990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steam
cooking
cooking cavity
negativ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147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99084A (zh
Inventor
刘化勇
罗飞龙
马利
梁志佳
黄韦铭
羊小亮
瞿月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1478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990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990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90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990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90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802Control mechanisms for pressure-coo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以及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体具有顶部敞开的烹饪腔;盖体,盖体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活动地安装至锅体,盖体具有抽气口和蒸汽通孔;负压装置,负压装置设在锅体或盖体内且与抽气口连通以将烹饪腔形成负压;蒸汽阀门,蒸汽阀门设在蒸汽通孔处以控制蒸汽通孔的通断,且蒸汽阀门与负压装置不同时开启;其中,盖体还具有多个与烹饪腔导通且间隔设置的气流通孔,每个气流通孔与蒸汽通孔导通且在气流方向上位于蒸汽通孔与烹饪腔之间。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烹饪腔内的气压交替增大、减小,当气流通过多个气流通孔进入烹饪腔内,会使烹饪腔内的米粒跳动、滚动起来,从而将米粒表面整平。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用户在使用诸如电饭煲的烹饪器具时,向烹饪腔内放入米,容易出现米粒表面不平整的现象,这样会导致米粒在吸水阶段中吸水不均匀,并且在后续烹饪阶段中,当烹饪腔内的水位下降时,会导致米饭表面不平整、米饭口感不均匀,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可以将烹饪腔内的米饭表面整理平整、米饭口感均匀,提升烹饪效果。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包括内锅且所述内锅具有顶部敞开的烹饪腔;盖体,所述盖体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活动地安装至所述锅体,所述盖体具有抽气口和蒸汽通孔;负压装置,所述负压装置设在所述锅体或所述盖体内且与所述抽气口连通以将所述烹饪腔形成负压;蒸汽阀门,所述蒸汽阀门设在所述蒸汽通孔处以控制所述蒸汽通孔的通断,且所述蒸汽阀门与所述负压装置不同时开启;其中,所述盖体还具有多个与所述烹饪腔导通且间隔设置的气流通孔,每个所述气流通孔与所述蒸汽通孔导通且在气流方向上位于所述蒸汽通孔与所述烹饪腔之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通过控制负压装置和蒸汽阀门交替开启,并在盖体上设置多个气流通孔,使烹饪腔内的气压交替增大、减小,当气流通过多个气流通孔进入烹饪腔内,会使烹饪腔内的米粒跳动、滚动起来,从而使烹饪后的米饭表面整平、口感均匀,减小整锅米饭的软硬度差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盖体包括:内盖,所述内盖设有所述蒸汽通孔;盖板,所述盖板设在所述内盖朝向所述烹饪腔的一侧且具有所述抽气口和多个所述通孔,所述盖板与所述内盖之间限定出与所述蒸汽通孔和所述气流通孔导通的腔室。
可选地,多个所述气流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盖板上。
可选地,多个所述气流通孔沿所述盖板的周向呈多圈分布,其中,位于最外圈的任意一个所述气流通孔在所述烹饪腔底壁的正投影与所述烹饪腔内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1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所述内盖具有所述抽气口,所述抽气口与多个所述气流通孔中的至少一个导通,或者所述抽气口设在所述腔室外。
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所述盖板具有所述抽气口,所述内盖具有一端连通至所述抽气口的管接头,所述管接头的另一端与所述负压装置连通。
可选地,所述盖板上设有沿所述抽气口的周向延伸的环形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管接头和所述盖板密封连接。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烹饪器具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烹饪腔内压力的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设于所述盖体,当所述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减小至第一压力时,所述负压装置停止工作且所述蒸汽阀门打开所述蒸汽通孔,当所述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增加至第二压力时,所述负压装置开启且所述蒸汽阀门关闭所述蒸汽通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压力小于所述第二压力,且所述第一压力小于等于80KPa。
根据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所述负压装置和所述蒸汽阀门均设在所述内盖的背向所述盖板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负压装置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连通至所述抽气口以将所述烹饪腔形成负压;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接在所述抽气口与所述真空泵之间。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所述烹饪器具进入准备阶段,控制所述负压装置开启和所述蒸汽阀门关闭直至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达到第一压力,停止对所述烹饪腔抽真空,所述烹饪器具进入吸水阶段;S2、在所述吸水阶段,控制所述负压装置和所述蒸汽阀门交替开启,以使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在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之间交替变化。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通过控制负压装置和蒸汽阀门交替开启,并在盖体上设置多个气流通孔,使烹饪腔内的气压交替增大、减小,当气流通过多个气流通孔进入烹饪腔内,会使烹饪腔内的米粒跳动、滚动起来,从而将米粒表面整平。
可选地,所述第一压力为负压,所述第二压力为常压。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A部的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盖板投影在烹饪腔内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烹饪器具100,
锅体10,底座11,内锅12,烹饪腔121,
盖体20,内盖21,蒸汽通孔211,管接头212,密封件213,盖板22,抽气口221,气流通孔222,
负压装置30,真空泵31,连接管32,蒸汽阀门40,压力检测装置50,控制器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包括:锅体10、盖体20、负压装置30和蒸汽阀门40,蒸汽阀门40与负压装置30不同时开启。
锅体10包括内锅12且内锅12具有顶部敞开的烹饪腔121。盖体20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活动地安装至锅体10,从而打开和关闭烹饪腔121的上端开口,盖体20具有抽气口221和蒸汽通孔211。负压装置30设在锅体10或盖体20内,负压装置30与抽气口221连通以将烹饪腔121形成负压。蒸汽阀门40设在蒸汽通孔211处以控制蒸汽通孔211的通断,从而将外界气体通入烹饪腔121内,或者将烹饪腔121内的气体排出外界。
其中,盖体20还具有多个与烹饪腔121导通且间隔设置的气流通孔222,每个气流通孔222与蒸汽通孔211导通且在气流方向上位于蒸汽通孔211与烹饪腔121之间。
工作时,负压装置30和蒸汽阀门40交替开启,即当蒸汽阀门40关闭,使烹饪腔121形成相对密封的腔室,而负压装置30启动,对烹饪腔121进行抽气,从而使烹饪腔121内的压力降低。当负压装置30停止工作时,蒸汽阀门40打开,使烹饪腔121与外界通过蒸汽通孔211导通,从而调节烹饪腔121内的压力,如此往复,从而使烹饪腔121内的压力交替增大、减小。
并且,在外界空气进入烹饪腔121的过程中,气流依次流经蒸汽通孔211、多个气流通孔222,气流通过多个气流通孔222进入烹饪腔121内,使对应区域内的米跳动、滚动起来,从而使整个烹饪腔121内的米都跳动、滚动起来,进而使整烹饪腔121内的米饭表面快速、均匀地整平、口感软硬度差异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通过控制负压装置30和蒸汽阀门40交替开启,并在盖体20上设置多个气流通孔222,使烹饪腔121内的气压交替增大、减小,当气流通过多个气流通孔222进入烹饪腔121内,会使烹饪腔121内的米粒跳动、滚动起来,从而将米饭表面整平。
由于烹饪器具100在吸水阶段,烹饪腔121内的水较多、米还没有粘性,在此阶段中,控制负压装置30和蒸汽阀门40交替开启,有利于米粒跳动、滚动。
如图1所示,在一些示例中,负压装置30包括:真空泵31和连接管32。真空泵31连通至抽气口221以将烹饪腔121形成负压。连接管32连接在抽气口221与真空泵31之间。其中,真空泵31可以设在盖体20内,也可以设在锅体10内,真空泵31通过连接管32与抽气口221连通,从而抽取烹饪腔121内的气体,使烹饪腔121形成负压。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盖体20包括:内盖21和盖板22,盖板22设在内盖21朝向烹饪腔121的一侧(如图1所示的下侧),盖板22与内盖21之间限定出腔室。内盖21设有蒸汽通孔211,盖板22设有抽气口221和多个间隔设置的气流通孔222,内盖21上的蒸汽通孔211、盖板22上的每个气流通孔222均与腔室导通。
当蒸汽阀门40打开时,外界空气首先通过蒸汽通孔211进入腔室内,然后腔室内的气体通过盖板22上的多个气流通孔222快速地进入烹饪腔121内,使烹饪腔121内的米粒跳动、滚动起来,从而将米饭表面整平。由于盖体20的盖板22距离距离烹饪腔121内的米粒的距离最近,通过将多个气流通孔222设置在盖板22上,给米粒跳动、滚动的动力足。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内盖21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如图2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的管接头212,管接头212的一端(如图2所示的下端)连通至抽气口221,管接头212的另一端(如图2所示的上端)与负压装置30通过连接管32连通。
可选地,盖板22上设有沿抽气口221的周向延伸的环形密封件213,密封件213与管接头212和盖板22密封连接,从而保证盖板22与内盖21之间的腔室以及烹饪腔121为相互独立的密封腔室。
在一些示例中,密封件213的上端设有环形槽,管接头212的下端插接在环形槽内且与密封件213密封连接,密封件213的下端止抵在盖板22的上表面。
可选地,多个气流通孔222均匀分布在盖板22上。例如,抽气口221设置在盖板22的中部,多个气流通孔222设置在抽气口221的四周且均匀排布,从而保证烹饪腔121内的米粒跳动的均匀性、一致性,利于快速平整米饭表面。
如图3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多个气流通孔222沿盖板22的周向呈多圈分布。每圈的多个气流通孔222的中心连线可以形成矩形,或者形成与烹饪腔121的横截面形状对应的圆形或椭圆形。
其中,位于最外圈的任意一个气流通孔222在烹饪腔121底壁的正投影与烹饪腔121内侧壁之间的距离L小于等于10mm。也就是说,位于最外圈的多个气流通孔222在烹饪腔121底壁的正投影与烹饪腔121的内侧壁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等于10mm,从而保证烹饪腔121内的米粒都能跳动、滚动,没有死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盖体20包括:内盖21和盖板22,盖板22设在内盖21朝向烹饪腔121的一侧,盖板22与内盖21之间限定出腔室。内盖21设有蒸汽通孔211和抽气口221,盖板22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气流通孔222,内盖21上的蒸汽通孔211、抽气口221、盖板22上的每个气流通孔222均与腔室导通,抽气口221与多个气流通孔222中的至少一个导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盖体20包括:内盖21和盖板22,盖板22设在内盖21朝向烹饪腔121的一侧,盖板22与内盖21之间限定出腔室。内盖21设有蒸汽通孔211和抽气口221,盖板22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气流通孔222,内盖21上的蒸汽通孔211、盖板22上的每个气流通孔222均与腔室导通,内盖上的抽气口221设在腔室外,即盖板在烹饪腔底壁的正投影与烹饪腔内侧壁之间设有间隙以使抽气口通过间隙与烹饪腔导通。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烹饪器具100还包括:用于检测烹饪腔121内压力的压力检测装置50,压力检测装置50设于盖体20。
当压力检测装置50检测到烹饪腔121内的压力减小至第一压力时,负压装置30停止工作且蒸汽阀门40打开蒸汽通孔211,当压力检测装置50检测到烹饪腔121内的压力增加至第二压力时,负压装置30开启且蒸汽阀门40关闭蒸汽通孔211。
在一些可选的示例,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均为负压,且第一压力小于第二压力,负压装置30和蒸汽阀门40交替开启时,保证烹饪腔121内的压力在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之间交替变化。
在另一些可选的示例,第一压力小于第二压力,且第一压力为负压,第二压力为常压,负压装置30和蒸汽阀门40交替开启时,保证烹饪腔121内的压力在负压和常压之间交替变化。例如,第一压力小于等于80KPa,可以避免负压装置30过度负载,控制简单、成本低。
在又一些可选的示例,第一压力为负压,第二压力为正压,负压装置30和蒸汽阀门40交替开启时,保证烹饪腔121内的压力在负压和正压之间交替变化。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既可以保证烹饪腔121内的食材崩沸效果明显,又可以避免负压装置30负载过大,延长负压装置30的使用寿命。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示例中,负压装置30和蒸汽阀门40均设在盖体20内,且位于内盖21的背向盖板22的一侧,避免高温蒸汽直接接触真空泵31,延长真空泵31的使用寿命。
在另一些示例中,蒸汽阀门40设在盖体20内,负压装置30的真空泵31设置在锅体10内,真空泵31通过连接管32连接至盖体20的抽气口221。
下面以电饭煲为例,结合图1-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电饭煲包括有锅体10、盖体20、负压装置30、蒸汽阀门40、压力检测装置50和控制器60。
锅体10包括底座11和设在底座11内的内锅12,内锅12具有顶部敞开的烹饪腔121。盖体20包括有内盖21、盖板22,内盖21上设有蒸汽通孔211,盖板22上设有抽气口221和多个气流通孔222。
真空泵31安装在内盖21上,控制器60与真空泵31通讯,用于控制真空泵31工作,从而将烹饪腔121内的空气抽出,使烹饪腔121内的压力形成负压。
其中,盖板22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气流通孔222,且气流通孔222的最外圈投影到烹饪腔121底壁,其距离烹饪腔121内侧壁的最大距离L≤10mm。
下面结合图1-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烹饪器具进入准备阶段,控制负压装置开启和蒸汽阀门关闭直至烹饪腔内的压力达到第一压力,停止对烹饪腔抽真空,烹饪器具进入吸水阶段;
S2、在吸水阶段,控制负压装置和蒸汽阀门交替开启,以使烹饪腔内的压力在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之间交替变化。
具体地,烹饪器具100的工作过程为:首先将米、水加入烹饪腔121内,并启动烹饪器具100,控制器60控制负压装置30工作、并控制蒸汽阀门40关闭,以将烹饪腔121内的压力形成负压.
当检测到的烹饪腔121内的压力为第一压力P1,且P1小于等于80Kpa,控制器60控制负压装置30停止工作,并打开蒸汽阀门40,使烹饪腔121内的压力快速回到P0,实现烹饪腔121内米水负压崩沸,使烹饪腔121内的米粒跳动、滚动,如此往复,从而快速平整米粒,促进米粒的吸水均匀,随后再进入吸水后期阶段或加热沸腾阶段。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的控制方法,通过控制负压装置30和蒸汽阀门40交替开启,并在盖体20上设置多个气流通孔222,使烹饪腔121内的气压交替增大、减小,当气流通过多个气流通孔222进入烹饪腔121内,会使烹饪腔121内的米粒跳动、滚动起来,从而将米粒表面整平,促进米粒的吸水均匀,进而使得烹饪出的米饭表面平整、口感均匀。
可选地,第一压力为负压,第二压力为常压。负压装置30和蒸汽阀门40交替开启时,保证烹饪腔121内的压力在负压和常压之间交替变化。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所述锅体包括内锅且所述内锅具有顶部敞开的烹饪腔;
盖体,所述盖体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活动地安装至所述锅体,所述盖体具有抽气口和蒸汽通孔;
负压装置,所述负压装置设在所述锅体或所述盖体内且与所述抽气口连通以将所述烹饪腔形成负压;
蒸汽阀门,所述蒸汽阀门设在所述蒸汽通孔处以控制所述蒸汽通孔的通断,且所述蒸汽阀门与所述负压装置不同时开启;
其中,所述盖体还具有多个与所述烹饪腔导通且间隔设置的气流通孔,每个所述气流通孔与所述蒸汽通孔导通且在气流方向上位于所述蒸汽通孔与所述烹饪腔之间,所述多个气流通孔设置在所述抽气口的四周且均匀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
内盖,所述内盖设有所述蒸汽通孔;
盖板,所述盖板设在所述内盖朝向所述烹饪腔的一侧且具有多个所述气流通孔,所述盖板与所述内盖之间限定出与所述蒸汽通孔和所述气流通孔导通的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气流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盖板上;或者,
多个所述气流通孔沿所述盖板的周向呈多圈分布,
其中,位于最外圈的任意一个所述气流通孔在所述烹饪腔底壁的正投影与所述烹饪腔内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1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具有所述抽气口,所述抽气口与多个所述气流通孔中的至少一个导通,或者所述抽气口设在所述腔室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具有所述抽气口,所述内盖具有一端连通至所述抽气口的管接头,所述管接头的另一端与所述负压装置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有沿所述抽气口的周向延伸的环形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管接头和所述盖板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检测所述烹饪腔内压力的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设于所述盖体,
当所述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减小至第一压力时,所述负压装置停止工作且所述蒸汽阀门打开所述蒸汽通孔,当所述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增加至第二压力时,所述负压装置开启且所述蒸汽阀门关闭所述蒸汽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小于所述第二压力,且所述第一压力小于等于80KPa。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装置和所述蒸汽阀门均设在所述内盖的背向所述盖板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装置包括:
真空泵,所述真空泵连通至所述抽气口以将所述烹饪腔形成负压;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接在所述抽气口与所述真空泵之间。
11.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所述烹饪器具进入准备阶段,控制所述负压装置开启和所述蒸汽阀门关闭直至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达到第一压力,停止对所述烹饪腔抽真空,所述烹饪器具进入吸水阶段;
S2、在所述吸水阶段,控制所述负压装置和所述蒸汽阀门交替开启,以使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在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之间交替变化。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为负压,所述第二压力为常压。
CN201710514785.8A 2017-06-29 2017-06-29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91990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14785.8A CN109199084B (zh) 2017-06-29 2017-06-29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14785.8A CN109199084B (zh) 2017-06-29 2017-06-29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99084A CN109199084A (zh) 2019-01-15
CN109199084B true CN109199084B (zh) 2021-06-18

Family

ID=64976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14785.8A Active CN109199084B (zh) 2017-06-29 2017-06-29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990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6462B (zh) * 2020-09-21 2023-12-1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装置
CN112715823B (zh) * 2020-12-24 2023-08-01 深圳技术大学 一种大型炒菜机器人固定吹氧流线铲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3944A (zh) * 2007-02-15 2008-08-20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烹饪器
CN203647079U (zh) * 2013-12-04 2014-06-18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压力烹饪器具
CN204765011U (zh) * 2015-06-26 2015-11-1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6166677U (zh) * 2016-07-26 2017-05-17 杭州九阳欧南多小家电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7768097U (zh) * 2017-06-29 2018-08-2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3944A (zh) * 2007-02-15 2008-08-20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烹饪器
CN203647079U (zh) * 2013-12-04 2014-06-18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压力烹饪器具
CN204765011U (zh) * 2015-06-26 2015-11-1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6166677U (zh) * 2016-07-26 2017-05-17 杭州九阳欧南多小家电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7768097U (zh) * 2017-06-29 2018-08-2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99084A (zh) 2019-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03468B (zh) 烹饪器具和烹饪方法
JP6745385B2 (ja) 瀝米飯炊飯器
CN109199084B (zh)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CN109199063B (zh) 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控制方法
CN207768097U (zh) 烹饪器具
JP6906693B2 (ja) 調理器具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0856616B (zh) 烹饪器具以及烹饪器具的烹饪控制方法
CN210169730U (zh) 一种蒸汽加热烹饪器具
CN109199061B (zh) 烹饪器具及其抽真空控制方法
CN109984562B (zh) 烹饪器具及其真空预约保鲜控制方法
WO2018157409A1 (zh) 烹饪器具的压力控制方法
CN109452854B (zh) 烹饪器具
CN109452861B (zh) 烹饪器具及其防溢出控制方法
CN109199060B (zh) 烹饪器具
CN111419074A (zh) 防溢保鲜烹饪电器
CN110967987B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烹饪器具、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9519255A (ja) 炊飯器の制御方法及び炊飯器
CN110856594B (zh) 烹饪器具以及烹饪器具的烹饪控制方法
CN110856601B (zh) 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控制方法
CN110856602A (zh) 烹饪器具以及烹饪器具的烹饪控制方法
CN109984564B (zh) 烹饪器具及其故障检测控制方法
CN205866583U (zh) 一种电热锅
CN110859494A (zh) 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控制方法
CN109984565B (zh) 烹饪器具及其真空预约保鲜控制方法
CN109090990B (zh) 加热盘组件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及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