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78248B - 一种共享水上交通工具乘客安全穿戴救生衣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共享水上交通工具乘客安全穿戴救生衣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178248B CN109178248B CN201811055065.0A CN201811055065A CN109178248B CN 109178248 B CN109178248 B CN 109178248B CN 201811055065 A CN201811055065 A CN 201811055065A CN 109178248 B CN109178248 B CN 10917824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fe jacket
- life
- passenger
- wearing
- total nu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6760 body tempera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74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51 e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8 stim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9/00—Life-saving in water
- B63C9/08—Life-buoys, e.g. rings; Life-belts, jackets, suits, or the like
- B63C9/087—Body suits, i.e. substantially covering the user's body ; Immersion suits, i.e. substantially completely covering the us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45/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50—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 G06V20/52—Surveillance or monitoring of activities, e.g. for recognising suspicious objects
- G06V20/53—Recognition of crowd images, e.g. recognition of crowd conges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03—Static body considered as a whole, e.g. static pedestrian or occupant recogn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共享水上交通工具乘客安全穿戴救生衣识别方法,涉及互联网+水上交通工具领域,包括:首先,接收本次搭乘第一水上交通工具的乘客信息;然后,获取与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相匹配的所有的救生衣处于第一穿戴状态的总数量;最后,判断应穿戴救生衣的所述乘客的总人数与处于第一穿戴状态的所述救生衣的总数量是否相匹配,如果所述总人数与所述总数量相匹配,则生成第一全员穿戴信号,反之,则生成第二信号。本发明判断应穿戴救生衣的乘客人数与已穿戴救生衣的总数量是否相匹配,以便获知是否全员穿戴救生衣,提高乘坐水上交通工具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共享水上交通工具乘客安全穿戴救生衣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助力传统行业,为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技术基础,共享经济应运而生。从广义上而言,分时租赁也是共享经济的一种,并将共享产品分时地租赁给用户,避免每个用户都去购买产品,节约社会资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为宣泄情绪、缓解压力、追求刺激,各种各样的水上娱乐项目应运而生。在现有技术中,救生衣一般在工作人员的要求下进行穿戴,有些乘客因为繁琐而不进行穿戴,又或者仅将救生衣披盖在身上而未扣紧救生衣锁扣,而造成乘车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的一部分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共享水上交通工具乘客安全穿戴救生衣识别方法,旨在对乘客穿戴救生衣情况进行识别,提高水上交通工具乘坐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共享水上交通工具乘客安全穿戴救生衣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本次搭乘第一水上交通工具的乘客信息;所述乘客信息包括搭乘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且应穿戴救生衣的总人数;
获取与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相匹配的所有的救生衣处于第一穿戴状态的总数量;
判断应穿戴救生衣的所述乘客的总人数与处于第一穿戴状态的所述救生衣的总数量是否相匹配,如果所述总人数与所述总数量相匹配,则生成第一全员穿戴信号,反之,则生成第二信号。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乘客信息还包括免穿救生衣的携童信息、免穿救生衣的工作人员信息;所述携童信息包括携童人数,所述工作人员信息包括工作人员人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携童人数、所述工作人员人数校正搭乘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且应穿戴救生衣的总人数。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本次搭乘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的所有所述乘客已全部登上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相对应的第一全员登船信号;
响应于所述第一全员登船信号,接收第一图像传感器针对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所拍摄的第一图像;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获取搭乘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且应穿戴救生衣的总人数。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的各个登船口的登船人数采集模块所采集的登船人数;
将各个所述登船口的所述登船人数进行累加,获得本次搭乘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的总人数。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检票装置所采集的门票信息;
根据所述门票信息,获得本次搭乘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的乘客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检票系统获知乘客信息,以便获知应穿戴救生衣人数,以便与实际救生衣穿戴数量相比较并生成是否全员穿戴救生衣的信息,提高水上交通工具乘坐的安全性。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与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相匹配的所有的救生衣处于第一穿戴状态的总数量,包括:
检测所述救生衣的锁扣是否处于扣紧状态;
检测所述救生衣是否穿着于所述乘客身上;
响应于所述救生衣穿着于所述乘客身上且所述救生衣的所述锁扣处于扣紧状态,标记所述救生衣为处于所述第一穿戴状态;
统计所有处于所述第一穿戴状态的所述救生衣的总数量。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与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相匹配的所有的救生衣处于第一穿戴状态的总数量,包括:
检测所述救生衣的锁扣是否处于扣紧状态;
响应于所述救生衣的所述锁扣处于扣紧状态,检测所述救生衣是否穿着于所述乘客身上;
响应于所述救生衣穿着于所述乘客身上,标记所述救生衣为处于所述第一穿戴状态;
统计所有处于所述第一穿戴状态的所述救生衣的总数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救生衣锁扣扣紧的情况下识别救生衣是否穿着于乘客身上,一方面避免救生衣扣紧但未穿戴而被识别的错误发生,另一方面也避免用户披盖在身上但未进行扣紧而被识别的错误发生,降低救生衣穿戴识别的错误率,提高系统安全性。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所述救生衣的锁扣是否处于扣紧状态,包括:
接收与所述锁扣相匹配的检测开关所发出的第一扣紧信号,识别所述救生衣处于扣紧状态。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所述救生衣是否穿着于所述乘客身上,包括:
接收所述救生衣上的温度采集传感器所采集获得的温度值;
响应于所述温度值超过第一阈值,确定所述救生衣穿着于所述乘客上;反之,确定所述救生衣未穿着于所述乘客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人体体温,避免用户作弊。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所述救生衣是否穿着于所述乘客身上,包括:
获取所述救生衣上的人体红外感应器所接收的第一红外信号;
响应于所述第一红外信号的波长与人体红外波长相匹配,确定所述救生衣穿着于所述乘客上;反之,确定所述救生衣未穿着于所述乘客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人体红外波长,避免用户作弊。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与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相匹配的所有的救生衣处于第一穿戴状态的总数量,还包括:
接收第一图像传感器针对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所拍摄的第二图像;
基于人像轮廓识别,获得所述第二图像上的所有乘客所对应的第一人形子图像;
根据与所述救生衣相匹配的预设灰度上下限值,获取所述第一人形子图像中的救生衣轮廓;
响应于所述救生衣轮廓在所述第一人形子图像中的第一位置关系与预设位置关系相匹配,识别所述第一人形子图像中的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所述救生衣为处于第一穿戴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图像识别人体轮廓,并识别救生衣位置,当救生衣位置和人体轮廓相匹配时则认为救生衣处于穿戴状态,提高系统识别的准确性,提供乘客乘船安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判断应穿戴救生衣的乘客人数与已穿戴救生衣的总数量是否相匹配,以便获知是否全员穿戴救生衣,提高乘坐水上交通工具的安全性。2)、本发明根据免穿救生衣人员,对应穿戴救生衣的总人数进行校正,提高系统兼容性。3)、本发明通过检票系统获知乘客信息,以便获知应穿戴救生衣人数,以便与实际救生衣穿戴数量相比较并生成是否全员穿戴救生衣的信息,提高水上交通工具乘坐的安全性。4)、在本发明中,在救生衣锁扣扣紧的情况下识别救生衣是否穿着于乘客身上,一方面避免救生衣扣紧但未穿戴而被识别的错误发生,另一方面也避免用户披盖在身上但未进行扣紧而被识别的错误发生,降低救生衣穿戴识别的错误率,提高系统安全性。5)、通过图像识别人体轮廓,并识别救生衣位置,当救生衣位置和人体轮廓相匹配时则认为救生衣处于穿戴状态,提高系统识别的准确性,提供乘客乘船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共享水上交通工具乘客安全穿戴救生衣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共享水上交通工具乘客安全穿戴救生衣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本次搭乘第一水上交通工具的乘客信息;所述乘客信息包括搭乘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且应穿戴救生衣的总人数;
获取与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相匹配的所有的救生衣处于第一穿戴状态的总数量;
判断应穿戴救生衣的所述乘客的总人数与处于第一穿戴状态的所述救生衣的总数量是否相匹配,如果所述总人数与所述总数量相匹配,则生成第一全员穿戴信号,反之,则生成第二信号。
可选的,第一全员穿戴信号用于提醒平台:乘客人数和已穿戴救生衣数相匹配;
可选的,根据第一全员穿戴信号,平台进行存储或进一步操作;例如,在乘客人数和已穿戴救生衣数相匹配的情况下,安全条件满足,则启动水上交通工具的总开关。
可选的,第二信号用于提醒平台:乘客人数和已穿戴救生衣数不匹配;
可选的,根据第二信号,向第一水上交通工具上的乘客发出救生衣穿戴提醒;可选的,根据救生衣穿戴条件不满足,控制水上交通工具的总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可选的,响应于第二信号,控制未处于穿戴的所述救生衣发出报警信号。
可选的,响应于第二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的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救生衣系统控制方法主要目的在于:检测钓鱼艇、竹筏或者其它船只上的用户是否穿好救生衣,并进行提醒或者行船控制,避免用户未穿救生衣,提高水上活动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主要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方面统计上船人数,另一方面统计救生衣被穿上数量,在二者人数匹配的情况下,输出救生衣已穿好的指令或操作。值得一提的是,可选的,在人数未匹配的情况下可以输出警报;可选的,在人数未匹配的情况下控制钓鱼艇或船的控制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可选的,在救生衣全员穿好的情况下,钓鱼艇或船的控制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此时设备能够被启动并行进。
为便于理解,以示例作为说明。例如,钓鱼艇满载人数为6人,从检票口设备或人员处获知本次上船人数5人,此时需检测是否具有5个人穿上救生衣。
1.1、采用图像采集获取应穿戴救生衣的总人数
为了确定应穿戴救生衣人数,一种共享水上交通工具乘客安全穿戴救生衣识别方法,还包括:
接收本次搭乘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的所有所述乘客已全部登上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相对应的第一全员登船信号;
响应于所述第一全员登船信号,接收第一图像传感器针对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所拍摄的第一图像;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获取搭乘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且应穿戴救生衣的总人数。
可选的,通过人像识别获得搭乘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且应穿戴救生衣的总人数。
可选的,可以在码头设置人员进入检测装置,相比较于钓鱼艇上设置人员检测装置,能够降低设备成本,并且精确度能达到更高。
可选的,通过图像处理获得船上人数;
可选的,通过图像处理获得穿上救生衣人数;
可选的,图像传感器设置在码头,钓鱼艇开至码头接收乘客,图像传感器起到核验人数的作用;统一在码头采集,无需在各个钓鱼艇上设置图像传感器,节约设备成本。
可选的,图像传感器设置在钓鱼艇顶部,通过顶部的图像传感器采集;
可选的,图像传感器设置在钓鱼艇上,并且可以360°旋转以便采集船上人数。
1.2、通过登船口采集获取应穿戴救生衣的总人数
为获取应穿戴救生衣总人数,在可选的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的各个登船口的登船人数采集模块所采集的登船人数;
将各个所述登船口的所述登船人数进行累加,获得本次搭乘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的总人数。
可选的,在钓鱼艇入口设置红外对管,通过获知红外对管的开合个数获得上船人数。
值得一提的是,钓鱼艇的型号不同,包括具有入口或敞开造成各个地方均有入口。具有入口的只需要在入口两侧设置红外对管,而不具有指定性入口的,则需要沿钓鱼艇周边设置多个乘客进入检测区。
可选的,沿钓鱼艇周边设置多个乘客进入检测区,各个检测区相邻。可选的,各个检测区的发射管相临近且接收管也相临近;可选的,各个检测区的发射管与另一检测区的接收管相临近;
例如,钓鱼艇上设置有六组红外对管,每个节点包括逆时针指向发射管和顺时针指向的接收管,并且该发射管与逆时针的相邻节点的接收管相对应,该接收管与顺时针的相邻节点的发射管相对应。基于次,实现了钓鱼艇一圈的人数统计。
可选的,所述登船人数采集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登船口两侧的第一发射管和第一接收管;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射管为激光发射管,所述第一接收管为光敏接收管;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射管为雷达发射器,所述第一接收管为雷达接收器;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射管为红外发射管,所述第一接收管为红外接收管;
可选的,所述登船人数采集模块设置于码头上;可选的,所述登船人数采集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上。
可选的,在水上交通工具的四周都设置登船口,各个登船口无缝相连,乘客从任意位置登陆水上交通工具而均能被检测。
1.3、通过检票采集获取应穿戴救生衣的总人数
为获取应穿戴救生衣总人数,在可选的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检票装置所采集的门票信息;
根据所述门票信息,获得本次搭乘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的乘客信息。
可选的,通过检票口刷票数量获得乘客人数;
可选的,码头上设置关卡,通过该关卡获知乘客人数。
所述检票装置不限于二维码识别器、条形码识别器;所述门票信息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二维码、条形码。所述检票装置还包括文字识别器,所述门票信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所述门票信息还包括电子门票。
2、关于穿戴救生衣人数的校正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乘客信息还包括免穿救生衣的携童信息、免穿救生衣的工作人员信息;所述携童信息包括携童人数,所述工作人员信息包括工作人员人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携童人数、所述工作人员人数校正搭乘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且应穿戴救生衣的总人数。
此外,根据实际规定设定特殊人员是否需要穿戴救生衣。
可选的,将工作人员统计至需要统计穿戴救生衣的总人数之中。
可选的,不将工作人员统计至需要统计穿戴救生衣的总人数之中。
可选的,工作人员的救生衣跟乘客的救生衣的ID是两个编码两个体系的。工作人员的救生衣能够被识别,以便排除于乘客人数之外,避免人数统计错误。
3、关于救生衣穿戴识别与防作弊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与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相匹配的所有的救生衣处于第一穿戴状态的总数量,包括:
检测所述救生衣的锁扣是否处于扣紧状态;
检测所述救生衣是否穿着于所述乘客身上;
响应于所述救生衣穿着于所述乘客身上且所述救生衣的所述锁扣处于扣紧状态,标记所述救生衣为处于所述第一穿戴状态;
统计所有处于所述第一穿戴状态的所述救生衣的总数量。
可选的,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与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相匹配的所有的救生衣处于第一穿戴状态的总数量,包括:
检测所述救生衣的锁扣是否处于扣紧状态;
响应于所述救生衣的所述锁扣处于扣紧状态,检测所述救生衣是否穿着于所述乘客身上;
响应于所述救生衣穿着于所述乘客身上,标记所述救生衣为处于所述第一穿戴状态;
统计所有处于所述第一穿戴状态的所述救生衣的总数量。
3.1、关于救生衣穿戴扣紧识别
可选的,所述检测所述救生衣的锁扣是否处于扣紧状态,包括:
接收与所述锁扣相匹配的检测开关所发出的第一扣紧信号,识别所述救生衣处于扣紧状态。
可选的,通过锁扣的扣紧操作而触发检测开关,而使救生衣被识别为处于扣紧状态;可选的,所述检测开关为机械接触触发;可选的,所述检测开关为电磁感应触发;可选的,所述检测开关为磁极感应触发;可选的,通过检测开关位移形成磁极位移,而检测获得磁通量变化而触发检测开关。
值得一提的是,救生衣包括一个或多个锁扣;若救生衣为单个锁扣,则该锁扣是否扣紧则决定该救生衣是否处于扣紧状态。若救生衣为多个锁扣,可以根据预先配置设置决定多个锁扣的扣紧状态与救生衣整体的扣紧状态之间的关系;可选的,仅所有锁扣处于扣紧状态时,救生衣才处于扣紧状态;可选的,当处于扣紧状态的锁扣大于预设数量,则确认救生衣处于扣紧状态;可选的,根据关键性的锁扣处于扣紧状态,则救生衣处于扣紧状态。
对于扣紧检测而言,可选的,采用汽车安全带检测是否绑上的方式进行检测;可选的,采用飞机安全带扣紧的技术手段进行检测是否扣紧。
在一个典型的技术方案中,救生衣的锁扣左右两侧设置有两个互感模块,当救生衣的锁扣扣紧时,互感模块产生第一扣紧信号。
实际上,救生衣的锁扣包括两个状态,分别为扣紧状态和未扣紧状态,可分别用“1”和“0”标识。
3.2、关于救生衣穿戴防作弊识别
为了解决实际场景中,救生衣处于扣紧状态而未穿戴在乘客身上(例如,放置于座位上),此时需要检测救生衣是否穿在用户身上,减少误判。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检测某一救生衣处于扣紧状态的情况下,判断是否穿戴在用户身上,而后统计救生衣实际穿戴人数。
值得一提的是,当救生衣被穿戴与乘客身上时,能够通过识别人体而被获知是处于穿戴状态。可选的,通过人体体温感知,即通过设置温度上下限阈值判断。可选的,通过人体红外感知,获得救生衣处于穿戴状态。
3.2.1、采用人体体温实现救生衣穿戴防作弊识别
为防止乘客作弊,可选的,所述检测所述救生衣是否穿着于所述乘客身上,包括:
接收所述救生衣上的温度采集传感器所采集获得的温度值;
响应于所述温度值超过第一阈值,确定所述救生衣穿着于所述乘客上;反之,确定所述救生衣未穿着于所述乘客上。
3.2.2、采用人体红外波长实现救生衣穿戴防作弊识别
为防止乘客作弊,可选的,所述检测所述救生衣是否穿着于所述乘客身上,包括:
获取所述救生衣上的人体红外感应器所接收的第一红外信号;
响应于所述第一红外信号的波长与人体红外波长相匹配,确定所述救生衣穿着于所述乘客上;反之,确定所述救生衣未穿着于所述乘客上。
4、基于图像处理防作弊识别救生衣穿戴
为解决救生衣穿戴识别与防作弊,可采用图像处理来实现。
可选的,所述获取与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相匹配的所有的救生衣处于第一穿戴状态的总数量,还包括:
接收第一图像传感器针对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所拍摄的第二图像;
基于人像轮廓识别,获得所述第二图像上的所有乘客所对应的第一人形子图像;
根据与所述救生衣相匹配的预设灰度上下限值,获取所述第一人形子图像中的救生衣轮廓;
响应于所述救生衣轮廓在所述第一人形子图像中的第一位置关系与预设位置关系相匹配,识别所述第一人形子图像中的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所述救生衣为处于第一穿戴状态。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共享水上交通工具乘客安全穿戴救生衣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本次搭乘第一水上交通工具的乘客信息;所述乘客信息包括搭乘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且应穿戴救生衣的总人数;所述乘客信息还包括免穿救生衣的携童信息、免穿救生衣的工作人员信息;所述携童信息包括携童人数,所述工作人员信息包括工作人员人数;
接收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的各个登船口的登船人数采集模块所采集的登船人数;
将各个所述登船口的所述登船人数进行累加,获得本次搭乘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的总人数;
根据所述携童人数、所述工作人员人数校正搭乘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且应穿戴救生衣的总人数;
获取与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相匹配的所有的救生衣处于第一穿戴状态的总数量;
判断应穿戴救生衣的所述总人数与处于所述第一穿戴状态的所述救生衣的总数量是否相匹配,如果所述总人数与所述总数量相匹配,则生成第一全员穿戴信号,反之,则生成第二信号;
其中,所述获取与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相匹配的所有的救生衣处于第一穿戴状态的总数量,包括:
检测所述救生衣的锁扣是否处于扣紧状态;
检测所述救生衣是否穿着于所述乘客身上;
响应于所述救生衣穿着于所述乘客身上且所述救生衣的所述锁扣处于扣紧状态,标记所述救生衣为处于所述第一穿戴状态;
统计所有处于所述第一穿戴状态的所述救生衣的总数量。
2.一种共享水上交通工具乘客安全穿戴救生衣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检票装置所采集的门票信息;
根据所述门票信息,获得本次搭乘第一水上交通工具的乘客信息;所述乘客信息还包括免穿救生衣的携童信息、免穿救生衣的工作人员信息;所述携童信息包括携童人数,所述工作人员信息包括工作人员人数;根据所述乘客信息获得搭乘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且应穿戴救生衣的总人数;
根据所述携童人数、所述工作人员人数校正搭乘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且应穿戴救生衣的总人数;
获取与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相匹配的所有的救生衣处于第一穿戴状态的总数量;
判断应穿戴救生衣的所述乘客的总人数与处于第一穿戴状态的所述救生衣的总数量是否相匹配,如果所述总人数与所述总数量相匹配,则生成第一全员穿戴信号,反之,则生成第二信号;
其中,所述获取与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相匹配的所有的救生衣处于第一穿戴状态的总数量,包括:
检测所述救生衣的锁扣是否处于扣紧状态;
检测所述救生衣是否穿着于所述乘客身上;
响应于所述救生衣穿着于所述乘客身上且所述救生衣的所述锁扣处于扣紧状态,标记所述救生衣为处于所述第一穿戴状态;
统计所有处于所述第一穿戴状态的所述救生衣的总数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共享水上交通工具乘客安全穿戴救生衣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本次搭乘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的所有所述乘客已全部登上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相对应的第一全员登船信号;
响应于所述第一全员登船信号,接收第一图像传感器针对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所拍摄的第一图像;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获取搭乘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且应穿戴救生衣的总人数。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共享水上交通工具乘客安全穿戴救生衣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救生衣的锁扣是否处于扣紧状态,包括:
接收与所述锁扣相匹配的检测开关所发出的第一扣紧信号,识别所述救生衣处于扣紧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共享水上交通工具乘客安全穿戴救生衣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救生衣是否穿着于所述乘客身上,包括:
接收所述救生衣上的温度采集传感器所采集获得的温度值;
响应于所述温度值超过第一阈值,确定所述救生衣穿着于所述乘客上;反之,确定所述救生衣未穿着于所述乘客上。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共享水上交通工具乘客安全穿戴救生衣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救生衣是否穿着于所述乘客身上,包括:
获取所述救生衣上的人体红外感应器所接收的第一红外信号;
响应于所述第一红外信号的波长与人体红外波长相匹配,确定所述救生衣穿着于所述乘客上;反之,确定所述救生衣未穿着于所述乘客上。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共享水上交通工具乘客安全穿戴救生衣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相匹配的所有的救生衣处于第一穿戴状态的总数量,还可设置为:
接收第一图像传感器针对所述第一水上交通工具所拍摄的第二图像;
基于人像轮廓识别,获得所述第二图像上的所有乘客所对应的第一人形子图像;
根据与所述救生衣相匹配的预设灰度上下限值,获取所述第一人形子图像中的救生衣轮廓;
响应于所述救生衣轮廓在所述第一人形子图像中的第一位置关系与预设位置关系相匹配,识别所述第一人形子图像中的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所述救生衣为处于第一穿戴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055065.0A CN109178248B (zh) | 2018-09-11 | 2018-09-11 | 一种共享水上交通工具乘客安全穿戴救生衣识别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055065.0A CN109178248B (zh) | 2018-09-11 | 2018-09-11 | 一种共享水上交通工具乘客安全穿戴救生衣识别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78248A CN109178248A (zh) | 2019-01-11 |
CN109178248B true CN109178248B (zh) | 2020-04-17 |
Family
ID=64915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055065.0A Active CN109178248B (zh) | 2018-09-11 | 2018-09-11 | 一种共享水上交通工具乘客安全穿戴救生衣识别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178248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02541A (zh) * | 2014-07-23 | 2016-02-03 |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配置可穿戴式装置 |
CN205285286U (zh) * | 2015-12-07 | 2016-06-08 | 上海科世达-华阳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手环 |
CN205594674U (zh) * | 2016-04-29 | 2016-09-21 |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智能客车检测装置 |
CN106843093A (zh) * | 2017-04-13 | 2017-06-13 | 深圳市电应普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节点未系安全带提醒系统 |
-
2018
- 2018-09-11 CN CN201811055065.0A patent/CN10917824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02541A (zh) * | 2014-07-23 | 2016-02-03 |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配置可穿戴式装置 |
CN205285286U (zh) * | 2015-12-07 | 2016-06-08 | 上海科世达-华阳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手环 |
CN205594674U (zh) * | 2016-04-29 | 2016-09-21 |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智能客车检测装置 |
CN106843093A (zh) * | 2017-04-13 | 2017-06-13 | 深圳市电应普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节点未系安全带提醒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78248A (zh) | 2019-0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098516B1 (ko) | 승객 관리 장치 및 승객 관리 방법 | |
US8659432B2 (en) | Security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detecting a person overboard using RFID | |
CA2423432C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irport security | |
CN109190569B (zh) | 一种共享水上交通工具乘客救生衣穿戴识别系统 | |
CN106710047A (zh) | 闸机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07571977B (zh) | 一种基于fpga的中小型水域自主救生系统及救生方法 | |
CN106541968B (zh) | 基于视觉分析的地铁车厢实时提示系统的识别方法 | |
CN102555982B (zh) | 基于机器视觉的安全带佩带识别方法及装置 | |
US20170365118A1 (en) |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for multi-stage inspections of persons | |
US10956803B2 (en) | Modular rocket rescue system and passenger safety wearable band | |
ES2960887T3 (es) | Método y aparato para controlar el acceso a un vehículo | |
CN113994399B (zh) | 访客管理系统和访客管理方法 | |
CN108230490A (zh) | 一种基于安检系统的智能访客系统 | |
CN109353907A (zh) | 电梯运行的安全提示方法和系统 | |
CN110097724A (zh) | 一种基于fpga的物品自动看护方法及系统 | |
CN110040106A (zh) | 用于客车的安全带监测方法和系统 | |
CN105109448A (zh) | 一种汽车安全带正确佩戴的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 |
CN109178248B (zh) | 一种共享水上交通工具乘客安全穿戴救生衣识别方法 | |
CN111791823A (zh) |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儿童安全智能监控座椅系统 | |
CN109166011B (zh) | 一种水上救生衣穿戴管理方法及系统 | |
CN111428696A (zh) | 一种智能异常检测紧急救援方法、装置和系统 | |
KR20160028542A (ko) | 차량의 응급구조 및 범죄예방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
CN109131783A (zh) | 一种智能辨识穿戴状态的救生衣 | |
KR101437406B1 (ko) | 차량의 응급구조 및 범죄예방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
KR20180044073A (ko) | Rfid를 이용한 피보호자의 탑승정보에 따른 안전관리 시스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