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62467B - 一种与桥机相配合的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及大梁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与桥机相配合的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及大梁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162467B CN109162467B CN201811253341.4A CN201811253341A CN109162467B CN 109162467 B CN109162467 B CN 109162467B CN 201811253341 A CN201811253341 A CN 201811253341A CN 109162467 B CN109162467 B CN 10916246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irder
- support
- vertical
- lateral positioning
- front s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 E04G21/16—Tools or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桥机相配合的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及大梁安装方法,该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包括安装在桥机顶梁上的固定支撑机构、安装在固定支撑机构顶端的可调支撑机构和两个对称安装在横梁上的侧向定位支撑,固定支撑机构包括底板、安装在底板上的立柱和安装在立柱顶端的横梁,可调支撑机构包括大梁支撑板和多个可调支撑杆,该大梁安装方法包括:一、将该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安装在桥机上;二、将大梁吊装在该大梁安装辅助装置上;三、将大梁安装在厂房外墙上;四、将桥机退出,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进行下一个大梁的吊装和安装。本发明不仅大大节省了大型吊装设备的施工费用、减轻了操作人员的施工强度,而且提高了大梁安装的施工效率和安全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梁安装装置及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与桥机相配合的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及大梁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建筑安装大梁常规安装方法均采用大型吊装设备,或者汽车吊进行吊装,但是遇到车间地形环境、或者工期限制,道路受限,或者大型设备无法到场,即使到场,也会因为吊装距离太远,给现场安装带来安全隐患,施工成本成倍增加,因此,如何确保在没有大型设备、或者施工环境受限的条件下,又不影响大梁的安装,找到一种更加实用简便的方法,确保施工工期和安全,降低施工成本,是建筑及其他水电厂房大梁安装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与桥机相配合的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将该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安装在桥机顶梁上,桥机不仅能够起到支撑该大梁安装辅助装置的作用,同时能够带动该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同步移动,采用该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安装大梁时,不仅大大节省了大型吊装设备的施工费用、减轻了操作人员的施工强度,而且提高了大梁安装的施工效率和安全可靠性,便于推广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与桥机相配合的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桥机顶梁上的固定支撑机构、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撑机构顶端的可调支撑机构和两个对称安装在所述横梁上的侧向定位支撑,所述固定支撑机构包括底板、安装在底板上的立柱和安装在所述立柱顶端的横梁,所述可调支撑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横梁正上方的大梁支撑板和多个用于连接所述横梁与所述大梁支撑板的可调支撑杆,所述侧向定位支撑包括竖直支撑板、水平安装在所述竖直支撑板上的支撑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竖直支撑板上的第一斜支撑和第二斜支撑,所述第一斜支撑位于所述竖直支撑板与所述大梁相平行且远离所述大梁的侧面上,所述第二斜支撑位于所述竖直支撑板与所述大梁相垂直的任意一个侧面上,所述竖直支撑板的底端通过铰接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横梁的顶面上,所述第一斜支撑的底端和所述第二斜支撑的底端均通过第一插销安装在所述横梁上,所述第一斜支撑的顶端和所述第二斜支撑的顶端均通过第二插销安装在所述竖直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插销和所述第二插销均可拆卸。
上述的一种与桥机相配合的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向定位支撑分别为沿着桥机的前进方向位于所述大梁前侧的前侧侧向定位支撑和位于所述大梁后侧的后侧侧向定位支撑。
上述的一种与桥机相配合的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横梁上的前侧竖直支撑板、水平安装在所述前侧竖直支撑板上的前侧支撑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前侧竖直支撑板上的第一前侧斜支撑和第二前侧斜支撑;
上述的一种与桥机相配合的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竖直支撑板的底端通过第一铰接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横梁的顶面上,所述第一前侧斜支撑的底端和所述第二前侧斜支撑的底端均通过第一前侧插销安装在所述横梁上,所述第一前侧斜支撑的顶端和所述第二前侧斜支撑的顶端均通过第二前侧插销安装在所述前侧竖直支撑板上;
上述的一种与桥机相配合的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侧向定位支撑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横梁上的后侧竖直支撑板、水平安装在所述后侧竖直支撑板上的后侧支撑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后侧竖直支撑板上的第一后侧斜支撑和第二后侧斜支撑;
上述的一种与桥机相配合的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竖直支撑板的底端通过第二铰接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横梁的顶面上,所述第一后侧斜支撑的底端和所述第二后侧斜支撑的底端均通过第一后侧插销安装在所述横梁上,所述第一后侧斜支撑的顶端和所述第二后侧斜支撑的顶端均通过第二后侧插销安装在所述后侧竖直支撑板上。
上述的一种与桥机相配合的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支撑杆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梁上的螺纹套和与所述螺纹套相配合的螺杆,所述螺杆的上端穿过所述大梁支撑板并通过两个锁紧螺母固定,所述横梁上设置有用于顶升所述大梁支撑板的液压千斤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与桥机相配合的大梁安装辅助装置的大梁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该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安装在桥机上:
根据大梁的长度选择一个或多个该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共同使用,并将一个或多个该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均固定安装在桥机的顶梁上;两个所述侧向定位支撑分别为位于所述大梁前侧的前侧侧向定位支撑和位于所述大梁后侧的后侧侧向定位支撑,将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转动至水平状态,而所述后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处于竖直状态;
步骤二、将大梁吊装在该大梁安装辅助装置上,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采用吊具吊起大梁,将大梁放置在所述大梁支撑板上,使大梁靠近所述后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并根据大梁的外形调整安装在所述后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上的所述支撑杆的长度,使安装在所述后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上的所述支撑杆的端部紧贴在所述大梁的后侧面上;
步骤202、将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转动至竖直状态,并调整安装在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上的所述支撑杆的长度,使安装在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上的所述支撑杆的端部紧贴在所述大梁的前侧面上;
步骤203、拆除所述吊具;
步骤三、将大梁安装在厂房外墙上:
启动桥机,由桥机带动大梁移动至安装工位上,之后,调整所述可调支撑杆的长度,将所述大梁的两端降落在厂房外墙上;
步骤四、将桥机退出,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进行下一个大梁的吊装和安装:
首先,将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和所述后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均转动水平状态,接着,启动桥机,将桥机移动至安装下一个大梁的安装工位上,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进行下一个大梁的吊装和安装。
上述的一种利用与桥机相配合的大梁安装辅助装置的大梁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横梁上的前侧竖直支撑板、水平安装在所述前侧竖直支撑板上的前侧支撑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前侧竖直支撑板上的第一前侧斜支撑和第二前侧斜支撑;所述前侧竖直支撑板的底端通过第一铰接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横梁的顶面上,所述第一前侧斜支撑的底端和所述第二前侧斜支撑的底端均通过第一前侧插销安装在所述横梁上,所述第一前侧斜支撑的顶端和所述第二前侧斜支撑的顶端均通过第二前侧插销安装在所述前侧竖直支撑板上;
步骤一中,将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转动至水平状态,即将所述前侧竖直支撑板转动至水平状态,具体操作过程为:首先,将两个所述第一前侧插销或两个所述第二前侧插销拆除,接着,将所述前侧竖直支撑板绕着所述第一铰接轴转动至水平状态;
步骤二中,将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转动至竖直状态,即将所述前侧竖直支撑板转动至竖直状态,具体操作过程为:首先,将所述前侧竖直支撑板绕着第一铰接轴转动至竖直状态,接着,安装在步骤一中已拆除的两个所述第一前侧插销或两个所述第二前侧插销,由所述第一前侧斜支撑和所述第二前侧斜支撑共同将所述前侧竖直支撑板固定在竖直状态。
上述的一种利用与桥机相配合的大梁安装辅助装置的大梁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侧向定位支撑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横梁上的后侧竖直支撑板、水平安装在所述后侧竖直支撑板上的后侧支撑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后侧竖直支撑板上的第一后侧斜支撑和第二后侧斜支撑;所述后侧竖直支撑板的底端通过第二铰接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横梁的顶面上,所述第一后侧斜支撑的底端和所述第二后侧斜支撑的底端均通过第一后侧插销安装在所述横梁上,所述第一后侧斜支撑的顶端和所述第二后侧斜支撑的顶端均通过第二后侧插销安装在所述后侧竖直支撑板上;
步骤四中,将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和所述后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均转动水平状态,其中,将所述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转动至水平状态的具体操作过程与步骤一中将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转动至水平状态的具体操作过程完全相同,而将所述后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均转动水平状态,即将所述后侧竖直支撑板均转动至水平状态,具体操作过程为:首先,将两个所述第一后侧插销或两个所述第二后侧插销拆除,接着,将所述后侧竖直支撑板绕着所述第二铰接轴转动至水平状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将该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安装在桥机顶梁上,桥机不仅能够起到支撑该大梁安装辅助装置的作用,同时能够带动该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同步移动,该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包括固定支撑机构、可调支撑机构和两个侧向定位支撑,可调支撑机构包括大梁支撑板和多个用于连接横梁与大梁支撑板的可调支撑杆,实际使用时,当采用吊具将大梁吊起之后,固定支撑机构主要起支撑的作用,而通过两个侧向定位支撑调整大梁在水平方向上的安装位置,当大梁在水平方向上的安装位置调整完毕后,竖直将大梁降落在大梁支撑板上,再通过调整可调支撑杆的长度,从而调整大梁支撑板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从而实现将大梁的两端放置在厂房外墙上的目的,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安全性好,便于推广应用。
2、本发明所利用的侧向定位支撑包括竖直支撑板、支撑杆、第一斜支撑和第二斜支撑,第一斜支撑位于竖直支撑板与大梁相平行且远离大梁的侧面上,第二斜支撑位于竖直支撑板与大梁相垂直的任意一个侧面上,即在水平平面内,第一斜支撑和第二斜支撑呈90°布设,通过第一斜支撑和第二斜支撑的共同作用,能够保证竖直支撑板的竖直状态,且结构简单、稳定性好。
3、本发明竖直支撑板的底端通过铰接轴转动安装在横梁的顶面上,第一斜支撑的底端和第二斜支撑的底端均通过第一插销安装在横梁上,第一斜支撑的顶端和第二斜支撑的顶端均通过第二插销安装在竖直支撑板上,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均可拆卸,实际使用时,由于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均可拆卸,即第一斜支撑和第二斜支撑对竖直支撑板的约束可消除,此时,竖直支撑板能够绕着铰接轴转动。
4、本发明两个所述侧向定位支撑分别为沿着桥机的前进方向位于所述大梁前侧的前侧侧向定位支撑和位于所述大梁后侧的后侧侧向定位支撑,结构简单、对称,零部件互换性好,便于加工制造,且制造成本低。
5、本发明大梁安装方法,操作性强,不仅大大节省了大型吊装设备的施工费用、减轻了操作人员的施工强度,而且提高了大梁安装的施工效率和安全可靠性,便于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将该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安装在桥机顶梁上,桥机不仅能够起到支撑该大梁安装辅助装置的作用,同时能够带动该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同步移动,采用该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安装大梁时,不仅大大节省了大型吊装设备的施工费用、减轻了操作人员的施工强度,而且提高了大梁安装的施工效率和安全可靠性,便于推广应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本发明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桥机; 2-1—底板; 2-2—立柱;
2-3—横梁; 2-4—第一斜拉筋; 2-5—第一固定板;
2-6—第二斜拉筋; 2-7—第二固定板; 2-8—加强板;
3—大梁支撑板; 4—液压千斤顶; 5—液压千斤顶固定板;
6-1—螺纹套; 6-2—螺杆; 6-3—锁紧螺母;
6-4—筋板; 7—前侧竖直支撑板; 8—第一铰接轴;
9—第一前侧斜支撑; 10—第二前侧斜支撑; 11—第一前侧插销;
12—第二前侧插销; 13—前侧支撑杆; 14—后侧竖直支撑板;
15—第一后侧斜支撑; 16—第二后侧斜支撑; 17—第一后侧插销;
18—第二后侧插销; 19—后侧支撑杆; 20—大梁;
21—厂房外墙; 22—第二铰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与桥机相配合的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包括安装在桥机1顶梁上的固定支撑机构、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撑机构顶端的可调支撑机构和两个对称安装在所述横梁2-3上的侧向定位支撑,所述固定支撑机构包括底板2-1、安装在底板2-1上的立柱2-2和安装在所述立柱2-2顶端的横梁2-3,所述可调支撑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横梁2-3正上方的大梁支撑板3和多个用于连接所述横梁2-3与所述大梁支撑板3的可调支撑杆,所述侧向定位支撑包括竖直支撑板、水平安装在所述竖直支撑板上的支撑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竖直支撑板上的第一斜支撑和第二斜支撑,所述第一斜支撑位于所述竖直支撑板与所述大梁20相平行且远离所述大梁20的侧面上,所述第二斜支撑位于所述竖直支撑板与所述大梁20相垂直的任意一个侧面上,所述竖直支撑板的底端通过铰接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横梁2-3的顶面上,所述第一斜支撑的底端和所述第二斜支撑的底端均通过第一插销安装在所述横梁2-3上,所述第一斜支撑的顶端和所述第二斜支撑的顶端均通过第二插销安装在所述竖直支撑板上,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均可拆卸。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该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安装在桥机1顶梁上,桥机1不仅能够起到支撑该大梁安装辅助装置的作用,同时能够带动该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同步移动,使用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该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包括固定支撑机构、可调支撑机构和两个侧向定位支撑,所述可调支撑机构包括大梁支撑板3和多个用于连接所述横梁2-3与所述大梁支撑板3的可调支撑杆,实际使用时,当采用吊具将大梁20吊起之后,所述固定支撑机构主要起支撑的作用,而通过两个侧向定位支撑调整大梁20在水平方向上的安装位置,当大梁20在水平方向上的安装位置调整完毕后,竖直将大梁20降落在大梁支撑板3上,再通过调整所述可调支撑杆的长度,从而调整大梁支撑板3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从而实现将大梁20的两端放置在厂房外墙21上的目的,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安全性好,便于推广应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侧向定位支撑包括竖直支撑板、支撑杆、第一斜支撑和第二斜支撑,所述第一斜支撑位于所述竖直支撑板与所述大梁20相平行且远离所述大梁20的侧面上,所述第二斜支撑位于所述竖直支撑板与所述大梁20相垂直的任意一个侧面上,即在水平平面内,第一斜支撑和第二斜支撑呈90°布设,通过第一斜支撑和第二斜支撑的共同作用,能够保证所述竖直支撑板的竖直状态,且结构简单、稳定性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竖直支撑板的底端通过铰接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横梁2-3的顶面上,所述第一斜支撑的底端和所述第二斜支撑的底端均通过第一插销安装在所述横梁2-3上,所述第一斜支撑的顶端和所述第二斜支撑的顶端均通过第二插销安装在所述竖直支撑板上,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均可拆卸,实际使用时,只有当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均可拆卸,即第一斜支撑和第二斜支撑对竖直支撑板的约束可消除,此时,所述竖直支撑板才能够绕着所述铰接轴转动。
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侧向定位支撑分别为沿着桥机1的前进方向位于所述大梁20前侧的前侧侧向定位支撑和位于所述大梁20后侧的后侧侧向定位支撑。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横梁2-3上的前侧竖直支撑板7、水平安装在所述前侧竖直支撑板7上的前侧支撑杆13、以及设置在所述前侧竖直支撑板7上的第一前侧斜支撑9和第二前侧斜支撑10;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侧竖直支撑板7的底端通过第一铰接轴8转动安装在所述横梁2-3的顶面上,所述第一前侧斜支撑9的底端和所述第二前侧斜支撑10的底端均通过第一前侧插销11安装在所述横梁2-3上,所述第一前侧斜支撑9的顶端和所述第二前侧斜支撑10的顶端均通过第二前侧插销12安装在所述前侧竖直支撑板7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后侧侧向定位支撑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横梁2-3上的后侧竖直支撑板14、水平安装在所述后侧竖直支撑板14上的后侧支撑杆19、以及设置在所述后侧竖直支撑板14上的第一后侧斜支撑15和第二后侧斜支撑16;
本实施例中,所述后侧竖直支撑板14的底端通过第二铰接轴22转动安装在所述横梁2-3的顶面上,所述第一后侧斜支撑15的底端和所述第二后侧斜支撑16的底端均通过第一后侧插销17安装在所述横梁2-3上,所述第一后侧斜支撑15的顶端和所述第二后侧斜支撑16的顶端均通过第二后侧插销18安装在所述后侧竖直支撑板14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可调支撑杆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梁2-3上的螺纹套6-1和与所述螺纹套6-1相配合的螺杆6-2,所述螺杆6-2的上端穿过所述大梁支撑板3并通过两个锁紧螺母6-3固定,所述横梁2-3上设置有用于顶升所述大梁支撑板3的液压千斤顶4。
本实施例中,通过调整螺杆6-2旋入螺纹套6-1内的长度,能够改变所述可调支撑杆的长度,又由于所述螺杆6-2的上端穿过所述大梁支撑板3并通过两个锁紧螺母6-3固定,因此,能够调整大梁支撑板3的高度,但是,在手动调整螺杆6-2旋入螺纹套6-1内的长度的过程中,为了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可以通过液压千斤顶4顶升大梁支撑板3,由液压千斤顶4和所述可调支撑杆相配合调整大梁支撑板3的高度,不仅大大节省了大型吊装设备的施工费用、减轻了操作人员的施工强度,而且提高了大梁安装的施工效率和安全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螺纹套6-1的外圆面与横梁2-3之间设置有筋板6-4,提高了螺纹套6-1与横梁2-3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梁2-3的顶部安装有液压千斤顶固定板5,保证液压千斤顶4安装的稳定性,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2-2上设置有第一斜拉筋2-4和第二斜拉筋2-6,第一斜拉筋2-4和第二斜拉筋2-6在水平平面内呈90°布设,第一斜拉筋2-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2-5,第二斜拉筋2-6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板2-7,第一固定板2-5和第二固定板2-7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桥机1的顶梁上,保证了固定支撑机构的刚性和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2-2与所述横梁2-3之间设置有加强板2-8,提高所述立柱2-2与所述横梁2-3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如图4和图5所示,一种利用与桥机相配合的大梁安装辅助装置的大梁安装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该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安装在桥机上:
根据大梁20的长度选择一个或多个该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共同使用,并将一个或多个该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均固定安装在桥机1的顶梁上;两个所述侧向定位支撑分别为位于所述大梁20前侧的前侧侧向定位支撑和位于所述大梁20后侧的后侧侧向定位支撑,将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转动至水平状态,而所述后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处于竖直状态;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两个该大梁安装辅助装置成对使用,且两个该大梁安装辅助装置沿着桥机1顶梁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布设。
在安装大梁20时,当大梁20被吊具吊起之后,首先需要利用两个侧向定位支撑中任意一个在水平方向上对大梁20的一侧进行定位,再利用另一个侧向定位支撑在水平方向上对大梁20的另一侧进行定位,因此,在大梁20被吊具吊起之前,应该使两个侧向定位支撑中任意一个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处于竖直状态,而另一个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处于水平状态,因此,本实施例中,在步骤一中,将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转动至水平状态,而所述后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处于竖直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为前侧竖直支撑板7,所述后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为后侧竖直支撑板14。
步骤二、将大梁吊装在该大梁安装辅助装置上,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采用吊具吊起大梁20,将大梁20放置在所述大梁支撑板3上,使大梁20靠近所述后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并根据大梁20的外形调整安装在所述后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上的所述支撑杆的长度,使安装在所述后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上的所述支撑杆的端部紧贴在所述大梁20的后侧面上;
步骤202、将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转动至竖直状态,并调整安装在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上的所述支撑杆的长度,使安装在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上的所述支撑杆的端部紧贴在所述大梁20的前侧面上;
本实施例中,步骤201和步骤202中,安装在所述后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上的所述支撑杆为后侧支撑杆19,安装在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上的所述支撑杆为前侧支撑杆13,且后侧支撑杆19和前侧支撑杆13的数量均为两个。
本实施例中,步骤201和步骤202中,当大梁20被吊起之后,采用所述后侧侧向定位支撑和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共同限定大梁20在水平方向上的安装位置,调整方式简单,便于操作。
步骤203、拆除所述吊具;
步骤三、将大梁安装在厂房外墙上:
启动桥机1,由桥机1带动大梁20移动至安装工位上,之后,调整所述可调支撑杆的长度,将所述大梁20的两端降落在厂房外墙21上;
本实施例中,桥机1起到支撑和移动大梁20的作用,与现有大梁安装方法相比较,本大梁安装方法大大节省了大型吊装设备的施工费用、减轻了操作人员的施工强度,便于推广应用。
步骤四、将桥机退出,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进行下一个大梁的吊装和安装:
首先,将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和所述后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均转动水平状态,接着,启动桥机1,将桥机1移动至安装下一个大梁20的安装工位上,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进行下一个大梁的吊装和安装。
本实施例中,在任意一个大梁20安装完毕后,移动桥机1至下一个大梁20安装工位时,为了避免所述竖直支撑板与大梁20发生碰撞,导致桥机1无法移动的现象的发生,需要将两个竖直支撑板均转动至水平状态,使该大梁安装辅助装置整体位于已经安装完毕的大梁20的下方,使桥机1能够带动该大梁安装辅助装置能够在已经安装完毕的大梁20的下方顺利通过。
本实施例中,步骤一中,将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转动至水平状态,即将所述前侧竖直支撑板7转动至水平状态,具体操作过程为:首先,将两个所述第一前侧插销11或两个所述第二前侧插销12拆除,接着,将所述前侧竖直支撑板7绕着所述第一铰接轴8转动至水平状态;
步骤二中,将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转动至竖直状态,即将所述前侧竖直支撑板7转动至竖直状态,具体操作过程为:首先,将所述前侧竖直支撑板7绕着第一铰接轴8转动至竖直状态,接着,安装在步骤一中已拆除的两个所述第一前侧插销11或两个所述第二前侧插销12,由所述第一前侧斜支撑9和所述第二前侧斜支撑10共同将所述前侧竖直支撑板7固定在竖直状态。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前侧插销11和第二前侧插销12均可拆卸,因此,当同时拆除两个第一前侧插销11或者同时拆除两个第二前侧插销12之后,即能满足前侧竖直支撑板7绕着第一铰接轴8转动的要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步骤四中,将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和所述后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均转动水平状态,其中,将所述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转动至水平状态的具体操作过程与步骤一中将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转动至水平状态的具体操作过程完全相同,而将所述后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均转动水平状态,即将所述后侧竖直支撑板14均转动至水平状态,具体操作过程为:首先,将两个所述第一后侧插销17或两个所述第二后侧插销18拆除,接着,将所述后侧竖直支撑板14绕着所述第二铰接轴22转动至水平状态。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后侧插销17和第二后侧插销18均可拆卸,因此,当同时拆除两个前侧竖直支撑板7或同时拆除两个所述第二后侧插销18之后,即能满足后侧竖直支撑板14绕着第二铰接轴22转动的要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与桥机相配合的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桥机(1)顶梁上的固定支撑机构、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撑机构顶端的可调支撑机构和两个对称安装在横梁(2-3)上的侧向定位支撑,所述固定支撑机构包括底板(2-1)、安装在底板(2-1)上的立柱(2-2)和安装在所述立柱(2-2)顶端的横梁(2-3),所述可调支撑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横梁(2-3)正上方的大梁支撑板(3)和多个用于连接所述横梁(2-3)与所述大梁支撑板(3)的可调支撑杆,所述侧向定位支撑包括竖直支撑板、水平安装在所述竖直支撑板上的支撑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竖直支撑板上的第一斜支撑和第二斜支撑,所述第一斜支撑位于所述竖直支撑板与所述大梁(20)相平行且远离所述大梁(20)的侧面上,所述第二斜支撑位于所述竖直支撑板与所述大梁(20)相垂直的任意一个侧面上,所述竖直支撑板的底端通过铰接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横梁(2-3)的顶面上,所述第一斜支撑的底端和所述第二斜支撑的底端均通过第一插销安装在所述横梁(2-3)上,所述第一斜支撑的顶端和所述第二斜支撑的顶端均通过第二插销安装在所述竖直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插销和所述第二插销均可拆卸;两个所述侧向定位支撑分别为沿着桥机(1)的前进方向位于所述大梁(20)前侧的前侧侧向定位支撑和位于所述大梁(20)后侧的后侧侧向定位支撑;所述可调支撑杆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梁(2-3)上的螺纹套(6-1)和与所述螺纹套(6-1)相配合的螺杆(6-2),所述螺杆(6-2)的上端穿过所述大梁支撑板(3)并通过两个锁紧螺母(6-3)固定,所述横梁(2-3)上设置有用于顶升所述大梁支撑板(3)的液压千斤顶(4)。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桥机相配合的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横梁(2-3)上的前侧竖直支撑板(7)、水平安装在所述前侧竖直支撑板(7)上的前侧支撑杆(13)、以及设置在所述前侧竖直支撑板(7)上的第一前侧斜支撑(9)和第二前侧斜支撑(10)。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与桥机相配合的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竖直支撑板(7)的底端通过第一铰接轴(8)转动安装在所述横梁(2-3)的顶面上,所述第一前侧斜支撑(9)的底端和所述第二前侧斜支撑(10)的底端均通过第一前侧插销(11)安装在所述横梁(2-3)上,所述第一前侧斜支撑(9)的顶端和所述第二前侧斜支撑(10)的顶端均通过第二前侧插销(12)安装在所述前侧竖直支撑板(7)上。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桥机相配合的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侧向定位支撑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横梁(2-3)上的后侧竖直支撑板(14)、水平安装在所述后侧竖直支撑板(14)上的后侧支撑杆(19)、以及设置在所述后侧竖直支撑板(14)上的第一后侧斜支撑(15)和第二后侧斜支撑(16)。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与桥机相配合的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竖直支撑板(14)的底端通过第二铰接轴(22)转动安装在所述横梁(2-3)的顶面上,所述第一后侧斜支撑(15)的底端和所述第二后侧斜支撑(16)的底端均通过第一后侧插销(17)安装在所述横梁(2-3)上,所述第一后侧斜支撑(15)的顶端和所述第二后侧斜支撑(16)的顶端均通过第二后侧插销(18)安装在所述后侧竖直支撑板(14)上。
6.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桥机相配合的大梁安装辅助装置的大梁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该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安装在桥机上:
根据大梁(20)的长度选择一个或多个该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共同使用,并将一个或多个该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均固定安装在桥机(1)的顶梁上;两个所述侧向定位支撑分别为位于所述大梁(20)前侧的前侧侧向定位支撑和位于所述大梁(20)后侧的后侧侧向定位支撑,将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转动至水平状态,而所述后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处于竖直状态;
步骤二、将大梁吊装在该大梁安装辅助装置上,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采用吊具吊起大梁(20),将大梁(20)放置在所述大梁支撑板(3)上,使大梁(20)靠近所述后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并根据大梁(20)的外形调整安装在所述后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上的所述支撑杆的长度,使安装在所述后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上的所述支撑杆的端部紧贴在所述大梁(20)的后侧面上;
步骤202、将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转动至竖直状态,并调整安装在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上的所述支撑杆的长度,使安装在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上的所述支撑杆的端部紧贴在所述大梁(20)的前侧面上;
步骤203、拆除所述吊具;
步骤三、将大梁安装在厂房外墙上:
启动桥机(1),由桥机(1)带动大梁(20)移动至安装工位上,之后,调整所述可调支撑杆的长度,将所述大梁(20)的两端降落在厂房外墙(21)上;
步骤四、将桥机退出,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进行下一个大梁的吊装和安装:
首先,将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和所述后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均转动水平状态,接着,启动桥机(1),将桥机(1)移动至安装下一个大梁(20)的安装工位上,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进行下一个大梁的吊装和安装。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利用与桥机相配合的大梁安装辅助装置的大梁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横梁(2-3)上的前侧竖直支撑板(7)、水平安装在所述前侧竖直支撑板(7)上的前侧支撑杆(13)、以及设置在所述前侧竖直支撑板(7)上的第一前侧斜支撑(9)和第二前侧斜支撑(10);所述前侧竖直支撑板(7)的底端通过第一铰接轴(8)转动安装在所述横梁(2-3)的顶面上,所述第一前侧斜支撑(9)的底端和所述第二前侧斜支撑(10)的底端均通过第一前侧插销(11)安装在所述横梁(2-3)上,所述第一前侧斜支撑(9)的顶端和所述第二前侧斜支撑(10)的顶端均通过第二前侧插销(12)安装在所述前侧竖直支撑板(7)上;
步骤一中,将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转动至水平状态,即将所述前侧竖直支撑板(7)转动至水平状态,具体操作过程为:首先,将两个所述第一前侧插销(11)或两个所述第二前侧插销(12)拆除,接着,将所述前侧竖直支撑板(7)绕着所述第一铰接轴(8)转动至水平状态;
步骤二中,将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转动至竖直状态,即将所述前侧竖直支撑板(7)转动至竖直状态,具体操作过程为:首先,将所述前侧竖直支撑板(7)绕着第一铰接轴(8)转动至竖直状态,接着,安装在步骤一中已拆除的两个所述第一前侧插销(11)或两个所述第二前侧插销(12),由所述第一前侧斜支撑(9)和所述第二前侧斜支撑(10)共同将所述前侧竖直支撑板(7)固定在竖直状态。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利用与桥机相配合的大梁安装辅助装置的大梁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侧向定位支撑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横梁(2-3)上的后侧竖直支撑板(14)、水平安装在所述后侧竖直支撑板(14)上的后侧支撑杆(19)、以及设置在所述后侧竖直支撑板(14)上的第一后侧斜支撑(15)和第二后侧斜支撑(16);所述后侧竖直支撑板(14)的底端通过第二铰接轴(22)转动安装在所述横梁(2-3)的顶面上,所述第一后侧斜支撑(15)的底端和所述第二后侧斜支撑(16)的底端均通过第一后侧插销(17)安装在所述横梁(2-3)上,所述第一后侧斜支撑(15)的顶端和所述第二后侧斜支撑(16)的顶端均通过第二后侧插销(18)安装在所述后侧竖直支撑板(14)上;
步骤四中,将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和所述后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均转动水平状态,其中,将所述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转动至水平状态的具体操作过程与步骤一中将所述前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转动至水平状态的具体操作过程完全相同,而将所述后侧侧向定位支撑的竖直支撑板均转动水平状态,即将所述后侧竖直支撑板(14)均转动至水平状态,具体操作过程为:首先,将两个所述第一后侧插销(17)或两个所述第二后侧插销(18)拆除,接着,将所述后侧竖直支撑板(14)绕着所述第二铰接轴(22)转动至水平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253341.4A CN109162467B (zh) | 2018-10-25 | 2018-10-25 | 一种与桥机相配合的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及大梁安装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253341.4A CN109162467B (zh) | 2018-10-25 | 2018-10-25 | 一种与桥机相配合的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及大梁安装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62467A CN109162467A (zh) | 2019-01-08 |
CN109162467B true CN109162467B (zh) | 2024-02-02 |
Family
ID=64876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253341.4A Active CN109162467B (zh) | 2018-10-25 | 2018-10-25 | 一种与桥机相配合的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及大梁安装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16246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71783A (zh) * | 2019-05-13 | 2019-08-27 |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塔式锅炉板梁吊装方法 |
CN110453937B (zh) * | 2019-08-20 | 2024-05-14 | 苏州嘉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装载装置的移动房及使用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67798A (zh) * | 2010-10-08 | 2011-02-09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公路双导梁架桥机及调头方法 |
CN201972097U (zh) * | 2010-12-30 | 2011-09-14 | 徐州徐工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 架桥机的多功能辅助支撑机构 |
CN202466423U (zh) * | 2012-02-29 | 2012-10-03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大跨度连续梁施工用移动模架 |
CN204875552U (zh) * | 2015-08-28 | 2015-12-16 | 河南省中原奥起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架桥机垂直升降结构 |
CN106480828A (zh) * | 2016-12-16 | 2017-03-08 |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小半径弯道t梁架桥机及旋转安装施工方法 |
CN209244286U (zh) * | 2018-10-25 | 2019-08-13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与桥机相配合的大梁安装辅助装置 |
-
2018
- 2018-10-25 CN CN201811253341.4A patent/CN10916246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67798A (zh) * | 2010-10-08 | 2011-02-09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公路双导梁架桥机及调头方法 |
CN201972097U (zh) * | 2010-12-30 | 2011-09-14 | 徐州徐工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 架桥机的多功能辅助支撑机构 |
CN202466423U (zh) * | 2012-02-29 | 2012-10-03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大跨度连续梁施工用移动模架 |
CN204875552U (zh) * | 2015-08-28 | 2015-12-16 | 河南省中原奥起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架桥机垂直升降结构 |
CN106480828A (zh) * | 2016-12-16 | 2017-03-08 |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小半径弯道t梁架桥机及旋转安装施工方法 |
CN209244286U (zh) * | 2018-10-25 | 2019-08-13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与桥机相配合的大梁安装辅助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62467A (zh) | 2019-01-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162467B (zh) | 一种与桥机相配合的大梁安装辅助装置及大梁安装方法 | |
CN114873497B (zh) | 一种变径非平衡载荷类设备垂直提升安装装置及方法 | |
CN106639307A (zh) | 一种用于矩形立柱浇筑的模板系统 | |
CN201186864Y (zh) | 大型设备安装用自爬式液压顶升装置 | |
CN111550041A (zh) | 一种穿板爬模 | |
CN211114797U (zh) | 一种爬升角度可调的液压爬升模板装置及体系 | |
CN101299520A (zh) | 高压输电线路地线提升器 | |
JP2002097819A (ja) | 送電鉄塔の組立て方法および送電鉄塔組立て装置 | |
CN202252669U (zh) | 稳固安装架 | |
CN113062222B (zh) | 桥梁高墩辊模改进施工装置及方法 | |
CN214302755U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平台 | |
CN115807388A (zh) | 一种薄壁墩智能液压塔式顶升系统 | |
CN209906239U (zh) | 一种便于拆卸安装的塔式起重机底座 | |
CN118547573A (zh) | 桥墩及系梁一体化浇筑的模板系统 | |
CN213597030U (zh) | 综合管廊移动模架 | |
CN109648306B (zh) | 一种路灯杆安装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 |
CN220414026U (zh) | 柱系梁一体化施工系梁浇筑模板 | |
CN219411805U (zh) | 一种提升式箱式井筒模板 | |
CN220866931U (zh) | 超重异形构件提升装置 | |
CN221524206U (zh) | 一种工程施工固定装置 | |
CN213834248U (zh) | 一种可调节的钢梁连接板安装架体 | |
CN218322372U (zh) | 一种桥塔构件辅助安装系统 | |
CN220014009U (zh) | 一种移动式脚手架 | |
CN221194226U (zh) | 一种大型钢结构高空焊接用操作平台 | |
CN220285354U (zh) | 一种用于双稳态钢结构安装的靠板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