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7978A - 一种工业废气生态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业废气生态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57978A
CN109157978A CN201811169721.XA CN201811169721A CN109157978A CN 109157978 A CN109157978 A CN 109157978A CN 201811169721 A CN201811169721 A CN 201811169721A CN 109157978 A CN109157978 A CN 1091579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pump
nutrient solution
fixedly mounted
dr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6972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57978B (zh
Inventor
韩汶冀
韩易谋
田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Zhongt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韩汶冀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韩汶冀 filed Critical 韩汶冀
Priority to CN20181116972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579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579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79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579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79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86Catalytic processes
    • B01D53/8637Simultaneously removing sulfur oxides and nitrogen ox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456Removing acid components
    • B01D53/1481Removing sulfur dioxide or sulfur triox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8Absorbing units; Liquid distributor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8/00Sources of waste gases
    • B01D2258/02Other waste gases
    • B01D2258/0283Flue ga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18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the purification of gaseous efflu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脱硫脱硝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工业废气生态处理系统,包括废气进入管、空气换热器、废气输出管、反应器、净气排出管、喷料装置、催化剂储罐、吸料装置、分离塔、提升装置、筛分装置、废料收集装置、抽风机、吸收池、液位检测计、浓度调节池、浓度检测计、第一抽取泵、营养液配液池、营养液检测装置、营养液检测装置、第二抽取泵、其他营养液组份储罐、第一电磁阀、芦苇过滤系统、第三抽取泵、无土栽培系统、第四抽取泵、营养液收集池、消毒池、第五抽取泵、第六抽取泵、第一给水管、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气‑水换热站、循环烟管、第一循环风机、控制阀、循环水管、循环泵、供暖组片、补水泵;解决了不能利用收集的废气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工业废气生态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硫脱硝装置的技术领域,是一种工业废气生态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环境污染和能源利用问题已经严重威胁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人类自身的健康。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火电厂、水泥、化工、纺织等企业都以动力煤作为燃料,而SO2和NOx的污染90%来自煤的燃烧。传统的工业废气在经过除尘和脱硫脱硝及有害油性物质处理后接近或达到排放标准甚至有些还未达标就直接将尾气排入大气中,其排出的气体中包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和比重轻、颗粒小的粉煤灰等细小固体杂质粉尘。75吨的煤在锅炉内燃烧后其排出的二氧化硫的量就可达10吨/日。这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细小颗粒物就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凶手,会极大地影响居民的健康甚至威胁到生命。目前的尾气处理的方法,虽然可以很大程度上地消除燃煤烟气中含有的有害气体及杂志固体颗粒,但其后续产生的废弃物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仍有废料废气排出,不能有效的利用收集的高浓度的SO2和 NOx等废气及有害油性物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废气生态处理系统,其克服了上有技术之不足,有效解决了现有工业废气处理设备存在续产生的废弃物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不能有效的利用收集的高浓度的SO2和 NOx及有害油性物质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工业废气生态处理系统,包括工业废气处理系统、生态系统、温室供暖系统;
所述工业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废气进入管、空气换热器、废气输出管、反应器、净气排出管、喷料装置、设有进料口的催化剂储罐、吸料装置、分离塔、提升装置、筛分装置、废料收集装置、抽风机;所述废气进入管固定安装在空气换热器右侧下部并与空气换热器相连通,所述废气输出管固定安装在空气换热器的右侧上部且与空气换热器相连通,所述反应器设置在空气换热器的右上侧,所述空气换热器通过废气输出管与反应器左侧下部相连通,所述净气排出管固定安装在反应器右侧上端,所述喷料装置固定安装在反应器的上端并与反应器相连通,所述催化剂储罐设置在反应器的右下方,所述催化剂储罐通过第一输送管与喷料装置右侧相连通,所述吸料装置固定安装在第一输送管上并靠近催化剂储罐一端,所述分离塔设置在催化剂储罐上方且位于反应器的右侧,所述分离塔左侧通过循环换热管与空气换热器相连通且循环换热管延伸至分离塔内部,所述分离塔上端通过提升装置与反应器下端相连通,所述筛分装置设置在分离塔下方并通过下料管与筛分装置相连通,所述废料收集装置设置在催化剂储罐左上方并通过第二输送管与筛分装置左侧上部相连通,所述筛分装置左侧下部通过第三输送管与催化剂储罐上端相连通,所述分离塔通过废气输送管与生态系统相连通,所述抽风机固定安装在废气输送管上;
所述生态系统包括吸收池、液位检测计、浓度调节池、浓度检测计、第一抽取泵、营养液配液池、营养液检测装置、营养液检测装置、第二抽取泵、其他营养液组份储罐、第一电磁阀、芦苇过滤系统、第三抽取泵、无土栽培系统、第四抽取泵、营养液收集池、消毒池、第五抽取泵、第六抽取泵、第一给水管、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所述吸收池设置在分离塔的右侧,所述液位检测计固定安装在吸收池上端右侧并延伸至吸收池内,所述浓度调节池设置在吸收池的右侧,所述浓度检测计固定安装在浓度调节池左侧并延伸进浓度调节池内部,所述吸收池通过第一抽液管与浓度调节池相连通,所述第一抽取泵固定安装在第一抽液管上,所述营养液配液池设置在浓度调节池的右侧,所述营养液检测装置固定安装在营养液配液池左侧并延进营养液配液池内部,所述浓度调节池通过第二抽液管与营养配液池相连通,所述第二抽取泵固定安装在第二抽液管上,所述其他营养液组份储罐设置在营养液配液池上方并通过输液管与营养液配液池相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固定安装在输液管上,所述芦苇过滤系统设置在营养液配液池左下方,所述营养液配液池通过第三抽液管与芦苇过滤系统相连通,所述第三抽取泵固定安装在第三抽液管上,所述无土栽培系统设置在芦苇过滤系统右侧,所述芦苇过滤系统通过第四抽液管与无土栽培系统相连通,所述第四抽取泵固定安装在第四抽液管上,所述营养液收集池设置在无土栽培系统的右下方,所述无土栽培系统通过引流管与营养液收集池上部相连通,所述消毒池设置在营养液收集池右侧,所述营养液收集池通过第五抽液管与消毒池相连通,所述第五抽取泵固定安装在第五抽液管上,所述消毒池通过第六输液管与营养液配液池相连通,所述第六抽取泵固定安装在第六抽液管上,所述第一给水管设置在生态系统的上方并延伸至吸收池的内,所述第二电磁阀固定安装在第一给水管右部且靠近吸收池端,所述第一给水管通过第二给水管与浓度调节池相连通,所述第三电磁阀固定安装在第二给水管上,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液位检测计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与浓度检测计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与营养液检测装置电性连接;
所述温室供暖系统包括气-水换热站、循环烟管、第一循环风机、控制阀、循环水管、循环泵、至少一组供暖组片、第三给水管、补水泵;所述气-水换热站通过循环烟管与废气进入管相连通,所述第一循环风机固定安装在循环烟管上,所述控制阀固定安装在循环烟管上,所述循环水管左端与气-水换热站相连通,所述循环泵固定安装在循环水管上,所述供暖组片与循环水管相连通,所述循环水管案通过第三给水管与第一给水管右侧相连通,所述补水泵固定安装在第三给水管下端右部。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的优化和/或改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业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温度检测装置、连接管、换热装置、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二循环风机,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固定安装在循环换热管上且靠近空气换热器一侧,所述连接管两端分别于循环换热管两端相连通,所述第六电磁阀固定安装在循环换热管上并位于连接管与循环换热管两端连接处之间,所述换热装置固定安装在连接管上且连接管与换热装置相连通,所述第四电磁阀固定安装在连接管上且位于换热装置的下方,所述第五电磁阀固定安装在连接管上且位于换热装置的上方,所述第二循环风机固定安装在循环换热管上且位于换热装置上方,所述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二循环风机均与温度检测装置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业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呈梯形状的过渡管,所述过渡管左端截面积小于右端的截面积,所述过渡管左端与废气输出管相连通,所述过渡管右端与反应器左侧下部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换热管延伸至分离塔内的部分为盘管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筛分装置呈左低右高状安装在分离塔的下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业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过渡罐,所述过渡管固定安装在第三输送管上并与第三输送管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业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料位检测仪,所述料位检测仪固定安装在催化剂储罐上端左侧并延伸至催化剂储罐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芦苇过滤系统包括人工湿地池、芦苇植被、过滤层、防渗层、过滤墙、滤液池,所述芦苇植被设置在人工湿地池的上方,所述过滤层设置在芦苇植被下方且位于人工湿地池的中部,所述防渗层设置在人工湿地池的底部,所述过滤墙设置在人工湿地池的右部,所述过滤墙与人工湿地池的右端形成滤液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抽取泵右侧、第二抽取泵右侧、第三抽取泵左侧、第四抽取泵上侧、第五抽取泵右侧、第六抽取泵上侧、补水泵左侧均设有止回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管呈左高右低状的连通无土栽培系统与营养液收集池。
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时将火电厂、水泥、化工、纺织等企业都以动力煤作为燃料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废气进入管,通过空气换热器吸收高温烟气中的热量,通过废气输出管将经过空气换热器的烟气导入反应器中,与此同时通过吸料装置将催化剂储罐内的催化剂导入至喷料装置内,通过喷料装置均匀喷洒进反应器内,在反应器内上升的烟气与下降的活性催化剂形成对流,催化剂吸附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更充分,在反应器内处理过后的烟气通过净气排出管排出,吸附烟气中有害物质后的活性催化剂落入反应器的底部通过提升装置提升至分离塔内部,在分离塔内部进行解析反应,解析反应后的活性催化剂通过筛分装置进行筛分处理,活性催化剂在解析过程中发生颗粒粘连或者解析不完全体积较大的颗粒会被筛分装置筛出通过第二输送管导入废料收集装置内进行储存,可用的活性催化剂通过第三输送管导入催化剂储罐内循环使用;在上述过程中分离塔解析活性催化剂与所吸附的物质所需的热量通过循环换热管提供,在分离塔中解析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体通过抽风机抽入到吸收池内并溶于吸收池内的水中形成营养液,但是此时的营养液是不能被直接使用的,因为他的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是不达标的,吸收池内的液体通过第一抽取泵抽入到浓度调节池内,通过浓度检测计检测检测营养液的指标浓度,当某项浓度过高时浓度检测装置会打开第三电磁阀通过补水达到稀释浓度的目的,此后再通过第二抽取泵将浓度调节池内部的营养液抽入到营养液配液池内,通过营养液检测装置检测出营养液内部各项指标的含量,在在发电厂等产生的污染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但是在无土栽培技术中营养液还会含有钾、钙、镁等大量元素与铁、锌、铜、铵等微量元素,此时营养液检测装置会检测出营养液配液池内部的液体的各项成分含量,然后在通过其他营养液组份储罐添加含量不够或者缺少的成分直至调配成符合无土栽培技术的营养液,然后再通过第三抽取泵将营养液配液池内的营养液抽入芦苇过滤系统中,通过芦苇过滤系统将营养液中含有过量的酸、碱等化合物吸收,避免酸碱过度造成营养液不能使用;通过芦苇过滤系统处理过后的营养液通过第四抽取泵抽入无土栽培系统中供蔬菜等农作物生长,通过无土栽培系统中的营养液在无压自流状态下通过引流管流入营养液收集池内,在此过程中经过蔬菜生长的营养液会含有一定的细菌或者病害虫,通过第五抽取泵将营养液收集池内的营养液抽入消毒池内进行消毒处理后再通过第六抽取泵抽入营养液配液池内,通过营养液检测装置检测后再通过其他营养液组份储罐配比后继续循环使用;在冬天或者严寒地区,通过温室供暖系统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运行必须要的温度,通过第一循环风机将废气进入管内的烟气吸入循环烟管内通过气-水换热站将烟气内的热量传递给循环水管内的水中,通过供暖组片给生态系统供热,在非严寒地区或者不需要供暖系统运行提供热量时进需关闭控制阀与补水泵即可,保证了生态系统一年四季可靠运行,也增强了本发明的实用性,克服了在严寒地区温度低的关键问题,也解决了在郊区工作人员必须从市区进购蔬菜等农产品的问题,废物利用,环保节能;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工业废气处理设备存在续产生的废弃物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不能有效的利用收集的高浓度的SO2和 NOx及有害油性物质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最佳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废气进入管,2为空气换热器,3为废气输出管,4为反应器,5为净气排出管,6为喷料装置,7为进料口,8为催化剂储罐,9为吸料装置,10为分离塔,11为提升装置,12为筛分装置,13为废料收集装置,14为抽风机,15为第一输送管,16为循环换热管,17为下料管,18为第二输送管,19为第三输送管,20为废气输送管,21为吸收池,22为液位检测计,23为浓度调节池,24为浓度检测计,25为第一抽取泵,26为营养液配液池,27为营养液检测装置,28为为温度检测装置,29为第二抽取泵,30为其他营养液组份储罐,31为第一电磁阀,32为芦苇过滤系统,33为第三抽取泵,34为无土栽培系统,35为第四抽取泵,36为营养液收集池,37为消毒池,38为第五抽取泵,39为第六抽取泵,40为第一给水管,41为第二电磁阀,42为第三电磁阀,43为第一抽液管,44为第二抽液管,45为输液管,46为第三抽液管,48为引流管,49为第五抽液管,50为第六抽液管,51为第二给水管,52为气-水换热站,53为循环烟管,54为第一循环风机,55为控制阀,56为循环水管,57为循环泵,58为供暖组片,59为第三给水管,60为补水泵,61为连接管,62为换热装置,63为第四电磁阀,64为第五电磁阀,65为第二循环风机,66为过渡管,67为过渡罐,68为料位检测仪,69为人工湿地池,70为芦苇植被,71为过滤层,72为防渗层,73为过滤墙,74为滤液池,75为止回阀,76为第六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列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行描进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工业废气生态处理系统,包括工业废气处理系统、生态系统、温室供暖系统;
所述工业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废气进入管1、空气换热器2、废气输出管3、反应器4、净气排出管5、喷料装置6、设有进料口7的催化剂储罐8、吸料装置9、分离塔10、提升装置11、筛分装置12、废料收集装置13、抽风机14;所述废气进入管1固定安装在空气换热器2右侧下部并与空气换热器2相连通,所述废气输出管3固定安装在空气换热器2的右侧上部且与空气换热器2相连通,所述反应器4设置在空气换热器2的右上侧,所述空气换热器2通过废气输出管3与反应器4左侧下部相连通,所述净气排出管3固定安装在反应器4右侧上端,所述喷料装置6固定安装在反应器4的上端并与反应器4相连通,所述催化剂储罐8设置在反应器4的右下方,所述催化剂储罐8通过第一输送管15与喷料装置6右侧相连通,所述吸料装置9固定安装在第一输送管15上并靠近催化剂储罐8一端,所述分离塔10设置在催化剂储罐8上方且位于反应器4的右侧,所述分离塔10左侧通过循环换热管16与空气换热器2相连通且循环换热管16延伸至分离塔10内部,所述分离塔10上端通过提升装置11与反应器4下端相连通,所述筛分装置12设置在分离塔10下方并通过下料管17与筛分装置12相连通,所述废料收集装置13设置在催化剂储罐8左上方并通过第二输送管18与筛分装置12左侧上部相连通,所述筛分装置12左侧下部通过第三输送管19与催化剂储罐8上端相连通,所述分离塔10通过废气输送管20与生态系统相连通,所述抽风机14固定安装在废气输送管20上;
所述生态系统包括吸收池21、液位检测计22、浓度调节池23、浓度检测计24、第一抽取泵25、营养液配液池26、营养液检测装置27、营养液检测装置28、第二抽取泵29、其他营养液组份储罐30、第一电磁阀31、芦苇过滤系统32、第三抽取泵33、无土栽培系统34、第四抽取泵35、营养液收集池36、消毒池37、第五抽取泵38、第六抽取泵39、第一给水管40、第二电磁阀41、第三电磁阀42,所述吸收池21设置在分离塔10的右侧,所述液位检测计22固定安装在吸收池21上端右侧并延伸至吸收池21内,所述浓度调节池23设置在吸收池21的右侧,所述浓度检测计24固定安装在浓度调节池23左侧并延伸进浓度调节池23内部,所述吸收池21通过第一抽液管43与浓度调节池23相连通,所述第一抽取泵25固定安装在第一抽液管43上,所述营养液配液池26设置在浓度调节池23的右侧,所述营养液检测装置27固定安装在营养液配液池26左侧并延进营养液配液池26内部,所述浓度调节池23通过第二抽液管44与营养配液池26相连通,所述第二抽取泵29固定安装在第二抽液管44上,所述其他营养液组份储罐30设置在营养液配液池26上方并通过输液管45与营养液配液池26相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31固定安装在输液管45上,所述芦苇过滤系统32设置在营养液配液池26左下方,所述营养液配液池26通过第三抽液管46与芦苇过滤系统32相连通,所述第三抽取泵33固定安装在第三抽液管46上,所述无土栽培系统34设置在芦苇过滤系统32右侧,所述芦苇过滤系统32通过第四抽液管47与无土栽培系统34相连通,所述第四抽取泵35固定安装在第四抽液管47上,所述营养液收集池36设置在无土栽培系统34的右下方,所述无土栽培系统34通过引流管48与营养液收集池36上部相连通,所述消毒池37设置在营养液收集池36右侧,所述营养液收集池36通过第五抽液管49与消毒池37相连通,所述第五抽取泵38固定安装在第五抽液管49上,所述消毒池37通过第六输液管50与营养液配液池26相连通,所述第六抽取泵39固定安装在第六抽液管50上,所述第一给水管40设置在生态系统的上方并延伸至吸收池21的内,所述第二电磁阀41固定安装在第一给水管40右部且靠近吸收池21端,所述第一给水管40通过第二给水管51与浓度调节池23相连通,所述第三电磁阀42固定安装在第二给水管51上,所述第二电磁阀41与液位检测计22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42与浓度检测计24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31与营养液检测装置28电性连接;
所述温室供暖系统包括气-水换热站52、循环烟管53、第一循环风机54、控制阀55、循环水管56、循环泵57、至少一组供暖组片58、第三给水管59、补水泵60;所述气-水换热站52通过循环烟管53与废气进入管1相连通,所述第一循环风机54固定安装在循环烟管53上,所述控制阀55固定安装在循环烟管53上,所述循环水管56左端与气-水换热站52相连通,所述循环泵57固定安装在循环水管56上,所述供暖组片58与循环水管56相连通,所述循环水管56案通过第三给水管59与第一给水管40右侧相连通,所述补水泵60固定安装在第三给水管59下端右部。
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时将火电厂、水泥、化工、纺织等企业都以动力煤作为燃料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废气进入管1,通过空气换热器2吸收高温烟气中的热量,通过废气输出管3将经过空气换热器2的烟气导入反应器4中,与此同时通过吸料装置9将催化剂储罐8内的催化剂导入至喷料装置6内,通过喷料装置6均匀喷洒进反应器4内,在反应器4内上升的烟气与下降的活性催化剂形成对流,催化剂吸附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更充分,在反应器4内处理过后的烟气通过净气排出管3排出,吸附烟气中有害物质后的活性催化剂落入反应器4的底部通过提升装置11提升至分离塔10内部,在分离塔10内部进行解析反应,解析反应后的活性催化剂通过筛分装置12进行筛分处理,活性催化剂在解析过程中发生颗粒粘连或者解析不完全体积较大的颗粒会被筛分装置12筛出通过第二输送管18导入废料收集装置13内进行储存,可用的活性催化剂通过第三输送管19导入催化剂储罐8内循环使用;在上述过程中分离塔10解析活性催化剂与所吸附的物质所需的热量通过循环换热管16提供,在分离塔10中解析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体通过抽风机14抽入到吸收池21内并溶于吸收池21内的水中形成营养液,但是此时的营养液是不能被直接使用的,因为他的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是不达标的,吸收池21内的液体通过第一抽取泵25抽入到浓度调节池23内,通过浓度检测计24检测检测营养液的指标浓度,当某项浓度过高时浓度检测装置会打开第三电磁阀42通过补水达到稀释浓度的目的,此后再通过第二抽取泵29将浓度调节池23内部的营养液抽入到营养液配液池26内,通过营养液检测装置28检测出营养液内部各项指标的含量,工业产生的废气主要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但是在无土栽培技术中营养液还会含有钾、钙、镁等大量元素与铁、锌、铜、铵等微量元素,此时营养液检测装置28会检测出营养液配液池26内部的液体的各项成分含量,然后在通过其他营养液组份储罐30添加含量不够或者缺少的成分直至调配成符合无土栽培技术的营养液,然后再通过第三抽取泵33将营养液配液池26内的营养液抽入芦苇过滤系统32中,通过芦苇过滤系统32将营养液中含有过量的酸、碱等化合物吸收,避免酸碱过度造成营养液不能使用;通过芦苇过滤系统32处理过后的营养液通过第四抽取泵35抽入无土栽培系统34中供蔬菜等农作物生长,通过无土栽培系统34中的营养液在无压自流状态下通过引流管流入营养液收集池36内,在此过程中经过蔬菜生长的营养液会含有一定的细菌或者病害虫,通过第五抽取泵38将营养液收集池36内的营养液抽入消毒池37内进行消毒处理后再通过第六抽取泵39抽入营养液配液池26内,通过营养液检测装置28检测后再通过其他营养液组份储罐30配比后继续循环使用;在冬天或者严寒地区,通过温室供暖系统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运行必须要的温度,通过第一循环风机54将废气进入管1内的烟气吸入循环烟管53内通过气-水换热站52将烟气内的热量传递给循环水管56内的水中,通过供暖组片58给生态系统供热,在非严寒地区或者不需要供暖系统运行提供热量时进需关闭控制阀55与补水泵60即可,保证了生态系统一年四季可靠运行,也增强了本发明的实用性,克服了在严寒地区温度低的关键问题,也解决了在郊区工作人员必须从市区进购蔬菜等农产品的问题,废物利用,环保节能;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工业废气处理设备存在续产生的废弃物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不能有效的利用收集的高浓度的SO2和 NOx及有害油性物质的问题。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一种工业废气生态处理系统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或/和改进:
如图1所示,所述工业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温度检测装置28、连接管61、换热装置62、第四电磁阀63、第五电磁阀64、第六电磁阀76、第二循环风机65,所述温度检测装置60固定安装在循环换热管16上且靠近空气换热器2一侧,所述连接管61两端分别于循环换热管16两端相连通,所述换热装置62固定安装在连接管61上且连接管61与换热装置62相连通,所述第四电磁阀63固定安装在连接管61上且位于换热装置62的下方,所述第五电磁阀64固定安装在连接管61上且位于换热装置62的上方,所述第六电磁阀76固定安装在循环换热管16上并位于连接管61与循环换热管16两端连接处之间,所述第二循环风机65固定安装在循环换热管16上且位于换热装置62上方,所述第四电磁阀63、第五电磁阀64、第二循环风机65均与温度检测装置60电性连接。根据实际需要,在循环换热管16内的温度满足催化剂颗粒的正常使用温度范围内时,第四电磁阀63与第五电磁阀64处于关闭状态,第二循环风机65处于匀速转动状态,当温度检测装置60检测到的温度高于预先设定的最高温度时,温度检测装置60立即将这一信号传输给第四电磁阀64与第五电磁阀65、第六电磁阀76,第四电磁阀64与第五电磁阀65打开第六电磁阀76关闭,通过换热装置62将温度调整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避免分离塔10内温度过高迫使催化剂颗粒失活,当温度检测装置60检测到的温度低于预先设定的最低温度值时,温度检测装置60将这一信号传输给第二循环风机65,第二循环风机65加大循环量,保证催化剂颗粒的最佳活性温度。
如图1所示,所述工业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呈梯形状的过渡管66,所述过渡管66左端截面积小于右端的截面积,所述过渡管66左端与废气输出管3相连通,所述过渡管66右端与反应器4左侧下部相连通。根据实际需要,这里设置过渡管66是为了对进入的高温烟气起到一个缓冲作用,高速进入的烟气通过过渡管66后速度变得缓慢,在通过过渡管66右端的进入分离塔10中,烟气缓慢的而向分离塔10上方走与向下落的催化剂颗粒充分接触,使烟气与催化剂颗粒接触时间更长。
如图1所示,所述循环换热管16延伸至分离塔10内的部分为盘管状。根据实际需要,这里将循环换热管16延伸至分离塔10内的部分设为盘管状是为了更多的给分离塔10带来反应所需的热量。
如图1所示,所述筛分装置12呈左低右高状安装在分离塔10的下方。根据实际需要,这里将筛分装置12安装为左低右高是为了提高筛分装置10的筛分率,及时将大颗粒的催化剂颗粒筛出。
如图1所示,所述工业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过渡罐67,所述过渡罐67固定安装在第三输送管19上并与第三输送管19相连通。根据实际需要,这里设置过渡罐67是因为在第三输送管19输送催化剂颗粒时会带有一部分带有温度的烟气,催化剂颗粒进入催化剂储罐8时会将这一部分烟气一同带入,当进入的烟气过多时会使催化剂储罐8内部的压力增大,第三输送管19向催化剂储罐8输送催化剂会有一定的阻力,会影响本发明的整体使用。
如图1所示,所述工业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料位检测仪68,所述料位检测仪68固定安装在催化剂储罐88上端左侧并延伸至催化剂储罐8内部。根据实际需要,这里设置料位检测仪68是为了及时检测催化剂储罐8内的催化剂颗粒含量,在含量过少时及时补给,避免影响本发明的整体使用。
如图1所示,所述芦苇过滤系统包括人工湿地池69、芦苇植被70、过滤层71、防渗层72、过滤墙73、滤液池74,所述芦苇植70被设置在人工湿地池69的上方,所述过滤层71设置在芦苇植被70下方且位于人工湿地池69的中部,所述防渗层72设置在人工湿地池69的底部,所述过滤墙73设置在人工湿地池69的右部,所述过滤墙73与人工湿地池69的右端形成滤液池74。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抽取泵25右侧、第二抽取泵29右侧、第三抽取泵33左侧、第四抽取泵35上侧、第五抽取泵38右侧、第六抽取泵39上侧、补水泵60左侧均设有止回阀75。根据实际需要这里设置止回阀75是为了避免液体倒流。
如图1所示,所述引流管48呈左高右低状的连通无土栽培系统34与营养液收集池36。这里将引流管48设置为左高右低状的连通无土栽培系统34与营养液收集池36,是为了方便无土栽培系统34内的营养液及时流入营养液收集池36内,保证无土栽培系统34内营养液一直处于流动状态,将农作物根部产生的病虫害带走。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最佳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的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的需求。

Claims (10)

1.一种工业废气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业废气处理系统、生态系统、温室供暖系统;
所述工业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废气进入管、空气换热器、废气输出管、反应器、净气排出管、喷料装置、设有进料口的催化剂储罐、吸料装置、分离塔、提升装置、筛分装置、废料收集装置、抽风机;所述废气进入管固定安装在空气换热器右侧下部并与空气换热器相连通,所述废气输出管固定安装在空气换热器的右侧上部且与空气换热器相连通,所述反应器设置在空气换热器的右上侧,所述空气换热器通过废气输出管与反应器左侧下部相连通,所述净气排出管固定安装在反应器右侧上端,所述喷料装置固定安装在反应器的上端并与反应器相连通,所述催化剂储罐设置在反应器的右下方,所述催化剂储罐通过第一输送管与喷料装置右侧相连通,所述吸料装置固定安装在第一输送管上并靠近催化剂储罐一端,所述分离塔设置在催化剂储罐上方且位于反应器的右侧,所述分离塔左侧通过循环换热管与空气换热器相连通且循环换热管延伸至分离塔内部,所述分离塔上端通过提升装置与反应器下端相连通,所述筛分装置设置在分离塔下方并通过下料管与筛分装置相连通,所述废料收集装置设置在催化剂储罐左上方并通过第二输送管与筛分装置左侧上部相连通,所述筛分装置左侧下部通过第三输送管与催化剂储罐上端相连通,所述分离塔通过废气输送管与生态系统相连通,所述抽风机固定安装在废气输送管上;
所述生态系统包括吸收池、液位检测计、浓度调节池、浓度检测计、第一抽取泵、营养液配液池、营养液检测装置、营养液检测装置、第二抽取泵、其他营养液组份储罐、第一电磁阀、芦苇过滤系统、第三抽取泵、无土栽培系统、第四抽取泵、营养液收集池、消毒池、第五抽取泵、第六抽取泵、第一给水管、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所述吸收池设置在分离塔的右侧,所述液位检测计固定安装在吸收池上端右侧并延伸至吸收池内,所述浓度调节池设置在吸收池的右侧,所述浓度检测计固定安装在浓度调节池左侧并延伸进浓度调节池内部,所述吸收池通过第一抽液管与浓度调节池相连通,所述第一抽取泵固定安装在第一抽液管上,所述营养液配液池设置在浓度调节池的右侧,所述营养液检测装置固定安装在营养液配液池左侧并延进营养液配液池内部,所述浓度调节池通过第二抽液管与营养配液池相连通,所述第二抽取泵固定安装在第二抽液管上,所述其他营养液组份储罐设置在营养液配液池上方并通过输液管与营养液配液池相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固定安装在输液管上,所述芦苇过滤系统设置在营养液配液池左下方,所述营养液配液池通过第三抽液管与芦苇过滤系统相连通,所述第三抽取泵固定安装在第三抽液管上,所述无土栽培系统设置在芦苇过滤系统右侧,所述芦苇过滤系统通过第四抽液管与无土栽培系统相连通,所述第四抽取泵固定安装在第四抽液管上,所述营养液收集池设置在无土栽培系统的右下方,所述无土栽培系统通过引流管与营养液收集池上部相连通,所述消毒池设置在营养液收集池右侧,所述营养液收集池通过第五抽液管与消毒池相连通,所述第五抽取泵固定安装在第五抽液管上,所述消毒池通过第六输液管与营养液配液池相连通,所述第六抽取泵固定安装在第六抽液管上,所述第一给水管设置在生态系统的上方并延伸至吸收池的内,所述第二电磁阀固定安装在第一给水管右部且靠近吸收池端,所述第一给水管通过第二给水管与浓度调节池相连通,所述第三电磁阀固定安装在第二给水管上,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液位检测计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与浓度检测计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与营养液检测装置电性连接;
所述温室供暖系统包括气-水换热站、循环烟管、第一循环风机、控制阀、循环水管、循环泵、至少一组供暖组片、第三给水管、补水泵;所述气-水换热站通过循环烟管与废气进入管相连通,所述第一循环风机固定安装在循环烟管上,所述控制阀固定安装在循环烟管上,所述循环水管左端与气-水换热站相连通,所述循环泵固定安装在循环水管上,所述供暖组片与循环水管相连通,所述循环水管案通过第三给水管与第一给水管右侧相连通,所述补水泵固定安装在第三给水管下端右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气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温度检测装置、连接管、换热装置、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二循环风机,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固定安装在循环换热管上且靠近空气换热器一侧,所述连接管两端分别于循环换热管两端相连通,所述第六电磁阀固定安装在循环换热管上并位于连接管与循环换热管两端连接处之间,所述换热装置固定安装在连接管上且连接管与换热装置相连通,所述第四电磁阀固定安装在连接管上且位于换热装置的下方,所述第五电磁阀固定安装在连接管上且位于换热装置的上方,所述第二循环风机固定安装在循环换热管上且位于换热装置上方,所述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二循环风机均与温度检测装置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气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呈梯形状的过渡管,所述过渡管左端截面积小于右端的截面积,所述过渡管左端与废气输出管相连通,所述过渡管右端与反应器左侧下部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气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换热管延伸至分离塔内的部分为盘管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气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分装置呈左低右高状安装在分离塔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气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过渡罐,所述过渡管固定安装在第三输送管上并与第三输送管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6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气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料位检测仪,所述料位检测仪固定安装在催化剂储罐上端左侧并延伸至催化剂储罐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气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芦苇过滤系统包括人工湿地池、芦苇植被、过滤层、防渗层、过滤墙、滤液池,所述芦苇植被设置在人工湿地池的上方,所述过滤层设置在芦苇植被下方且位于人工湿地池的中部,所述防渗层设置在人工湿地池的底部,所述过滤墙设置在人工湿地池的右部,所述过滤墙与人工湿地池的右端形成滤液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气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抽取泵右侧、第二抽取泵右侧、第三抽取泵左侧、第四抽取泵上侧、第五抽取泵右侧、第六抽取泵上侧、补水泵左侧均设有止回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气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呈左高右低状的连通无土栽培系统与营养液收集池。
CN201811169721.XA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工业废气生态处理系统 Active CN1091579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69721.XA CN109157978B (zh)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工业废气生态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69721.XA CN109157978B (zh)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工业废气生态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7978A true CN109157978A (zh) 2019-01-08
CN109157978B CN109157978B (zh) 2021-04-20

Family

ID=64877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69721.XA Active CN109157978B (zh)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工业废气生态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5797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21754A (zh) * 2022-08-17 2022-11-11 绍兴创彩针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印花废水处理工艺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0479A (zh) * 2004-12-22 2005-08-31 唐华 间歇式移动床干法脱硫装置及其脱硫方法
DE19961691C5 (de) * 1999-12-20 2011-08-18 Bayerisches Institut für Angewandte Umweltforschung und -technik BIfA GmbH, 86167 Verfahren zur Reinigung von Rauchgas
CN103253823A (zh) * 2013-05-02 2013-08-21 中国农业大学 人工湿地高效污水处理协同甲烷废气氧化的方法和系统
CN104429667A (zh) * 2014-11-12 2015-03-25 王宇栋 利用废弃物促进生物生长并制备工业原料的系统方法
CN105688653A (zh) * 2016-03-02 2016-06-22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用于烟气处理的植物强化微生物净化系统
CN106032522A (zh) * 2015-03-16 2016-10-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养殖微藻与工业废气脱硝的组合方法
WO2017077180A1 (en) * 2015-11-04 2017-05-11 Amec Foster Wheeler Energia Oy Method of reducing sulfur dioxide content in flue gas emanating from a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plant
CN108043212A (zh) * 2017-12-14 2018-05-18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活性焦干法联合脱硫脱硝的工艺及装置
CN208959647U (zh) * 2018-10-08 2019-06-11 新疆宜中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废气生态处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61691C5 (de) * 1999-12-20 2011-08-18 Bayerisches Institut für Angewandte Umweltforschung und -technik BIfA GmbH, 86167 Verfahren zur Reinigung von Rauchgas
CN1660479A (zh) * 2004-12-22 2005-08-31 唐华 间歇式移动床干法脱硫装置及其脱硫方法
CN103253823A (zh) * 2013-05-02 2013-08-21 中国农业大学 人工湿地高效污水处理协同甲烷废气氧化的方法和系统
CN104429667A (zh) * 2014-11-12 2015-03-25 王宇栋 利用废弃物促进生物生长并制备工业原料的系统方法
CN106032522A (zh) * 2015-03-16 2016-10-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养殖微藻与工业废气脱硝的组合方法
WO2017077180A1 (en) * 2015-11-04 2017-05-11 Amec Foster Wheeler Energia Oy Method of reducing sulfur dioxide content in flue gas emanating from a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plant
CN105688653A (zh) * 2016-03-02 2016-06-22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用于烟气处理的植物强化微生物净化系统
CN108043212A (zh) * 2017-12-14 2018-05-18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活性焦干法联合脱硫脱硝的工艺及装置
CN208959647U (zh) * 2018-10-08 2019-06-11 新疆宜中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废气生态处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21754A (zh) * 2022-08-17 2022-11-11 绍兴创彩针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印花废水处理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7978B (zh) 202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59647U (zh) 一种工业废气生态处理系统
JP2018536529A (ja) 温室内のバイオマスの生育を増進するためのデバイス、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6178929A (zh) 一种畜禽养殖场臭气烟气治理系统及方法
CN206315653U (zh) 一种处理固体废物焚烧废气的组合式成套装置
CN204338559U (zh) 城市垃圾与污泥综合处理系统
KR101454416B1 (ko) 연소 장치로부터의 배기가스를 식물 재배 시설로 공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1336783A (zh) 一种基于余热回收的高温热泵粮食烘干系统
CN108967208A (zh) 大型养猪场的循环利用养猪系统
CN109157978A (zh) 一种工业废气生态处理系统
CN209286986U (zh) 一种氯化胆碱生产废气的吸收装置
CN102716663A (zh) 废气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KR101504480B1 (ko) 연소 장치의 폐가스를 재활용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207598302U (zh) 一种电-水联产系统
CN211953463U (zh) 一种基于余热回收的高温热泵粮食烘干系统
CN208959606U (zh) 一种干式活性炭脱硫脱硝装置
CN2605057Y (zh) 一种有机肥料生产的除尘与脱臭装置
CN111377492A (zh) 烟气处理高盐分废水的蒸发塔和方法
CN108018200A (zh) 一种生活垃圾制沼气制备系统
CN209685697U (zh) 一种用于环保使用的低浓度木醋液的制备系统
CN209835928U (zh) 一种污水处理后污泥的智能干化系统
CN208990549U (zh) 一种高效脱硫除尘吸收塔系统
CN106582411B (zh) 一种防冻瓦斯的掺混方法
CN205897323U (zh) 沼气燃烧供暖系统
CN216320771U (zh) 一种电厂碳捕集可调式烟气预处理装置
CN105233606B (zh) 糠醛生产中废气的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304

Address after: 830011 Dacheng International 13th Floor, 358 Beijing South Road, Urumqi New Ci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Applicant after: Xinjiang Zhongt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830011 Dacheng International 13th Floor, 358 Beijing South Road, Urumqi Ci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Applicant before: Han Menji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