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0820A - 手机网控技术之平台与客户端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手机网控技术之平台与客户端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50820A
CN109150820A CN201810424396.0A CN201810424396A CN109150820A CN 109150820 A CN109150820 A CN 109150820A CN 201810424396 A CN201810424396 A CN 201810424396A CN 109150820 A CN109150820 A CN 1091508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school
people
pupil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2439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德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9150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08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2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managing network security; network security policies in general
    • H04L63/205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managing network security; network security policies in general involving negotiation or determination of the one or more network security mechanisms to be used, e.g. by negotiation between the client and the server or between peers or by selection according to the capabilities of the entities invol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手机网控技术之平台与客户端的实现方法,由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学校管理人服务站、管理人手机App应用和学生手机App应用组成,以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为上端管理层,其客户端手机应用为下端管理层,在学校设立学校管理人服务站。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分为资源和监管两个台面,它们共享数据。学校管理人服务站采用设备映射技术,通过学校局域网跟该校内所有映射设备相连接。学生手机App使用手机网签、状态定制、状态响应等多项系统策略,对所驻在的客户端学生手机实施管理。本发明用于中小学校学生手机之管理与应用,也可用于学龄前儿童和大学生、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员工的手机管理。

Description

手机网控技术之平台与客户端实现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和手机技术的应用和改进,是一种使用互联网技术,以及手机应用软件的管控技术,对中小学校学生手机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的使用已经普及到所有人群。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多少年以来,未成年学生能否用手机,以及能否携带手机进校园,一直是一个极具争议的问题。由于手机的很多优越性,如方便与家人的联系;方便查阅学习资料;能让学生更广泛地接触社会,增加对社会信息的掌握,加速社会化进程等。所以,几乎所有家庭都给孩子配备了智能手机。然而,由于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心智尚不成熟,手机的使用又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成绩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而且,手机的过度使用,还会造成对视力等发育健康的伤害。所以,我国的绝大多数中小学校,都明令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在国外,很多国家以法令的形式加以禁止。
在韩国,学校配备手机存放柜;美国学校基本上都也都要求学生将手机存放在储物柜里,不能带进教室。法国政府也推出史上最严手机禁令,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
但是,由于手机上集中了当今世界的众多尖端科技,又可以为人们的学习、沟通、安全出行提供很多方便,所以,往往难以做到令行禁止,很多学校的规定成为一纸空文,还耗费了老师大量精力,常常引发师生,以及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矛盾纠纷。另外,禁止手机进校园,也不能解决学生在校外使用手机的问题。所以,长期来,关于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质疑和争辩声一直不断。
国内有一些学校进行了手机进校园的尝试,其主要技术是在学生手机中设置了学校和家庭两种模式,在校内外分别执行不同模式。这不仅需要统一使用开发商提供的专用手机,而且效果不佳,管理也不方便。
据报道,国内联通公司也曾为某中学提供定制手机。此定制手机可定时开通或屏蔽信号,不能上网、只能接打电话。后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该手机并未达到要求,被学校停用。
在通用手机的设计中,任何一个外部导入的App应用均处于手机内部的应用层,它不可能更改手机内部的底层设计,不可以独霸空间,而且,它也可以被用户随时终止运行,或者删除。所以,单纯通过在用户手机内安装一个App应用,来解决手机的管控问题,是不能实现的。
面对强烈的市场需求,需要提供一种技术,有效解决学生智能手机的管理问题。它需要解决以下难题:
1)手机无需定制,也不局限于指定品牌。
2)学生的手机无论在校内或校外,都能按照各自学校制定的校规,实现自动管控,并且能够变弊为利,为校务管理和教学提供帮助。
3)管理和使用方便,用户易于接受,易于实施。
以上目标的实现,将很有现实意义,具有巨大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手机网控技术之平台与客户端的实现方法,是一种使用互联网技术,用智能监管替代单一的硬性控制,形成一个集监督、管理、控制、通信于一身的完整体系,从而实现对中小学校学生手机进行有效管理的策略。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机网控技术之平台与客户端的实现方法,由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学校管理人服务站、管理人手机App应用和学生手机App应用组成,采用如下策略:
1)以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为上端管理层,其客户端手机应用为下端管理层,在学校设立学校管理人服务站;
2)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分为资源和监管两个台面,它们共享数据;
3)在资源台面,设立管理人制度、逐级认证制度和单身份多权限制度,构建管理人手机和学生手机的注册、认证、权限、活动周期、客体转移、资源管理等系统策略,以及手机管控规则、作息制度、课程表等创建、更新策略;
4)在监管台面,构建对所有学生手机客户端进行实时监督、实时管理、实时通信的策略,以及对学生手机提供状态表现、状态分析之策略;
5)学校管理人服务站是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的一个客户端,通过学校局域网跟该校内所有映射设备相连接,为校内学生手机构建巡视、反馈、备案等实时监管之策略;
6)在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客户端手机内安装具有管理机制的App应用,该App应用为下端管理层,分为管理人手机App和学生手机App两大类;
7)学生手机App使用手机网签、状态定制、状态响应、应用响应、强制前台、定时报备、失联响应、违规对策等系统策略,对所驻在的客户端学生手机实施管理;其中:
手机网签:手机MAC地址跟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绑定之策略;
状态定制:以手机状态定义手机管理等级之策略;
状态响应:手机状态与学校管控规则保持同步之策略;
应用响应:手机App内置应用模块的运行服从学校管控规则之策略;
强制前台:在非开放状态下,强迫学生App运行于手机前台之策略;
定时报备:学生手机按照预定周期,上传报备信息之策略;
失联响应:学生手机心跳停止后,系统启动应急响应之策略;
违规对策:对违规手机及时作出反应之策略。
8)管理人手机App根据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制定的规则和制度,在需要管理人直接干预,以及管理人请求临时干预的情况下,通过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对学生手机实施干预。
所述的手机,是指智能手机,或者可穿戴智能手机产品。它们能够通过移动通信网或其它无线网络接入互联网。
所述的资源台面和管控台面,可以是一个互联网信息平台的两个组成部分,也可以是两个采用不同技术,且共享数据的互联网信息平台。
学校管理人服务站可以是一台PC电脑,平板电脑,也可以是一台专用服务器。通过学校局域网跟该校内所有映射设备相连接。它分担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的部分工作,提高平台运行效率,并且使管理更具针对性。比如,对寄宿生就寝后手机状态的管理,就与宿管员和房间号相关,并不严格以被管理人的所在班级作为管理单位,也不是由班级管理人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置。本发明采用设备映射技术,把各相关学生手机映射到一个目标设备——宿管设备。该设备可以是平板电脑,也可以是电脑或手机。它们被安放在各学生宿舍的宿管员值班室内。系统一旦发现某学生手机状态异常,就会将房间号码和床铺号码通知相应的宿管设备。在学校门卫室也可以安装类似的映射设备,用于对学生出入校园的管理。学校管理人为上述这些设备命名,建立映射关系列表,并将它们纳入信息管理中。
上述管理人制度是本发明为规范学校管理人义务和行为而制定的规则。凡对学生手机具有管控需求的老师和监护人,都可以成为手机管理人。在学校里,设有三级管理人,即学校管理人、班级管理人、任课教师管理人。学生家长为监护管理人。
所有的手机管理人和被管理人都必须通过注册登记才有可能获得相应的身份和资格。上述逐级认证制度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1)存在上级管理人的用户,需要经过上一级管理人的认证才能获得管理人或被管理人身份,如:班级管理人需要经过学校管理人的认证才能获得管理人身份。学生需要经过班级管理人的认证才能获得被管理人身份。
2)学生家长在注册后,需要经过学生本人的认证才能获得监护管理人身份。
本发明遵循管理人在先注册原则。当存在多级管理人时,最高级别管理人必须先行注册。其身份信息既可以通过行政主管部门认定,也可以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学生手机在上级管理人(班级管理人)已经合法存在之后,才能通过注册和认证,成为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的合法客户端。
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不存在永久的用户。管理人和被管理人都有一个有限的活动周期。学生从注册开始,至从学校毕业结束;老师从注册开始,至离开学校或职业生涯结束为止;家长则从注册开始,至不再有孩子在中小学校上学为止。当他们的活动周期结束时,系统会自动把他们转移到手机信息平台大众版,所有往日的好友,可以继续网上交往。这被称为客体转移。
本发明实行单身份多权限制度。在手机网控信息平台上注册的任何一个用户,只能够具有一个身份,即老师、学生、家长(监护人)三者之一。当某人为学校班主任老师,又身为家长时,就拥有老师身份,还拥有班级管理人和家长权限。
管理人需要为被管理人手机制订管控规则,才能实现管理。管控规则的实质,是一套能够控制手机动作的表单,其核心是一个关于时间、地理位置、课务属性、动作属性等字段的多维数据表。其每一时间段的设置规则为:<段分隔符>开始时间<段内分隔符>结束时间<段内分隔符>动作属性<段内分隔符>时段名称<段分隔符>。课务属性、地理位置信息分别隐藏或包涵在时段名称中。
通常,手机在学校内的管控规则由学校管理人制定,在学校外的管控规则由家长(监护管理人)制定;也可以统一执行学校制定的管控规则,即走读生与寄宿生执行同一个作息时间表,相同的管理制度。
网控技术所涉及的网控方式有长效规制和临时干预两种。管控规则的制定、更新、执行,属于网控技术中的长效规制方式。临时干预则用于突发的临时性计划变更。临时干预可以提前预约。
学生手机通过在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注册,经班级管理人(班主任)认证,成为手机网控信息平台合法用户,并安装、登录、运行学生手机App应用。一旦该App应用运行,其学校管理人制定的手机管控规则就会以数据表单形式导入被管理人手机,并能够通过网络实现后期自动更新。学生手机App应用以此管控规则为依据,履行对所驻在手机的监控、管理义务。
上述手机网签,是一种为确保信息安全,管理到位,把用户手机跟平台绑定的技术。在用户注册时,将手机的MAC物理地址与手机注册信息绑定。当用户需要更换手机时,需要重新进行手机网签。
上述状态定制,是为学生手机用户制定的手机管理等级表示,等级不同,手机运行的状态也不同。中小学生的手机状态分为六级:屏蔽状态、隔离状态、限制状态、保守状态、开放状态、失联状态。在任何时刻,手机只能处于六种状态之一,并且通过状态响应策略与学校管控规则保持同步。
上述状态响应,包括两方面内容:
1)非失联状态:是指根据学校的手机管控规则,当被管理人手机进入某一时段、某一地点、发生课务变更,或者管理人临时干预,学生手机App应用强制结束当前运行状态,自动进入另一种运行状态的手机行为。
2)失联状态:系统启动失联响应。
上述应用响应,是学生App提供的各类应用程序,在手机状态发生变更时,采取的即时响应策略:
1)学生App应用主页设有应用模块桌面,该桌面上排列有与学生生活、学习相关的各类典型应用模块之图标,如:课程表、课堂应用、词典、电话、联系人、时钟、位置、实时通信、音乐、拍照、视频、直播、个人影集、实时通信、游戏、购物等。
2)各类典型应用模块均具有“能”与“不能”两种运行属性,当手机屏幕处于学生App应用主页时,运行属性通过模块图标带有的属性标识显现出来;属性标识为“不能”的应用,则不能打开运行,反之则能;
3)运行属性的变更与否,取决于当前的手机状态;
4)应用模块桌面上的所有应用模块分为三级:
一级:课程表、课堂资料、词典、学习手册等与学习有关的应用;
二级:电话、拍照、实时通信等与紧急联络、课外活动有关的工具类应用;
三级:上网、多媒体、游戏、网购等娱乐、社交、购物类应用。
5)应用模块的运行属性变更与手机状态变更同步:
屏蔽状态:所有应用模块均为“不能”,屏幕可以无图标显示;
隔离状态:终止当前正在运行的其它应用模块,离开应用模块桌面,打开隔离状态下拟运行的应用模块,比如课堂应用模块。在进入课堂应用页面后,如果本课没有安排手机教学内容,则基本处于锁屏状态。否则,有板书、作业的演示内容,也有跟本课教师互动的窗口。
限制状态:仅一级应用之运行属性为“能”。比如,在校园内,到达课间活动时区,如果学校管理人设置为此状态,则应用模块桌面上的课程表、课堂应用、词典图标显示为彩色,允许打开;其它均显示为灰色,不能打开。
保守状态:仅一级、二级应用之运行属性为“能”。比如,在放学后的时段,就可以设置为此状态。这时,学生App桌面上的有关教学、课务、词典、电话、拍照等应用模块图标均显示为彩色。但是,不能运行本App应用之外的应用,即本App应用不能到后台运行。在此状态下,家长和老师都可以及时与学生通话,也可以通过学生手机实时采集环境背景的语音、照片或视频。学生可以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复习功课,或者从事访问、记录、摄影等方面的兴趣、社会公益活动。
开放状态:一级、二级、三级应用之运行属性均为“能”。学生App应用可以转入后台运行。
6)当手机状态发生改变,一个桌面应用从“能”变更为“不能”时,则该应用立即停止运行。
运行属性的标识,除了可以采用模块图标色彩标识外,也可以采用文字标识等其它方式。
在学生手机处于屏蔽、隔离和限制状态时,手机通话功能被关闭,音频播放电路被封锁。一旦转入保守或开放状态,则恢复手机通话与音频播放功能。
上述强制前台,是在非开放状态下,强迫学生App应用始终保持在前台运行的策略。在学生手机客户端,如果处于非开放状态,机主运行学生App应用以外的其它应用程序,是不被允许的。一旦违规,会导致学生App应用从前台转入后台运行。当学生App检测到此状态出现时,它会强迫自己从后台返回前台运行。比如,在课堂上,网购、微信等各类学生App应用以外的应用,都不能在手机前台运行。另外,当手机状态从开放状态转入非开放状态时,原来正在前台运行的、学生App以外的其它应用程序,被自动从前台转入后台,学生App应用从后台返回前台。
上述定时报备,是学生手机采用心跳技术,按照预定周期,上传手机信息的策略。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之监管平台,把收到的心跳信息,以及最后一次收到时间和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如果间隔时间超出规定,系统则认定为“失联”。通常,上传的报备信息包括:手机当前状态、手机电池当前容量百分比、手机当前位置等。网络连接正常状态下,手机心跳停止的原因,只能是一个:手机App应用停止运行。手机关机、用户强行停止App运行,或者删除手机App,均会导致这一后果。报备数据将有助于管理人及时判断手机失联的原因,以及失联之前的行踪。心跳停止,并超过规定时限,即导致学生手机进入“失联状态”。系统启动失联响应。
上述失联响应是在系统确认学生手机心跳停止后采取的应急策略。它包括以下对策:
1)在非就寝时段,学校管理人服务站向学生的班级管理人、监护管理人发送失联信息警示;在就寝时段,学校管理人服务站向学生所在的宿管设备,或者向学生的监护管理人发送失联信息警示。
2)学校管理人服务站及时备案。
3)管理人App应用(或宿管设备应用程序)启动失联分析机制,向管理人(或宿管员)提供失联学生手机在失联前的手机状态、电池剩余容量和地理位置信息,为失联原因提供判断支持。
4)失联信息警示会间隔一段时间发送一次,直至管理人(或宿管员)干预后停止。
上述违规对策,是管理人及时了解学生手机状态,并对违规手机及时作出反应的策略,包含四个构件:拦截、巡视、反馈、备案。其中:
1)拦截:手机表体按键监听、处置之策略,是对用户违规动作所采取的技术防护措施。它对学生手机表体的返回键、主键(home键)、多任务键(菜单键)进行监听。对于违规的操作,发出警示,或者强制返回。
2)巡视:学生手机当前状态的定时巡查之策略。为了及时、准确获取学生手机的当前状态和违规信息,需要对校内所有被管理人手机进行定时巡视,并根据每次巡视结果,及时作出反应。此事务由学校管理人服务站承担。该服务站定时向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发送“巡视”请求,平台即对该校所有学生手机的当前状态巡查一遍,并把失联和违规的用户信息返回给服务站。
3)反馈:手机违规时,向相应的管理人发送状态信息警示之策略。当被管理人手机的运行状态违背学校手机管控规则时,学校管理人服务站选择向下列对象中的一个或多个发送状态信息警示:学生手机的班级管理人、任课教师、家长、映射设备。比如,在上课时段,会向正在讲课的任课教师手机发送消息。晚上进入“就寝”时段后,如果是寄宿生,就通知该手机所在宿舍的宿管设备,否则,就通知学生家长。
4)备案:处罚与激励机制并存之策略。目的是从正、反两方面帮助学生规范使用手机。主要采取两方面措施:
第一:被管理人手机的每一次违规记录,都会被学校管理人服务站列入个人不良记录。但是,在今后的一个较长的规定时间内,再无不良记录发生,则原来的不良记录将被清除,无记录计时从零开始。
第二:当无记录计时之长度达到规定要求,则会给其优良记录加分。
学校可以利用这些优良与不良记录,制定相关的表彰与处罚条例。
本发明对学生手机的监督策略,包括:学生手机客户端向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定时报备,学校管理人服务站定时向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发送巡视请求,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回馈违规手机信息,学校管理人服务站对违规信息产生响应:
①定时报备采用心跳技术,并上传报备信息;
②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保存学生手机的报备信息,标注最后上传时间;
③学校管理人服务站定时向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发送巡视请求;
④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响应学校管理人服务站的请求,对学校所属所有学生手机的状态实施巡视,经过状态分析,将违规手机的信息回送给管理人服务站;
⑤学校管理人服务站采集到手机违规信息后,启动“反馈”和“备案”程序。
⑥手机心跳停止,学生手机进入“失联状态”,系统启动失联响应。
为了保护学生视力,防止孩子成为“手机控”、“低头族”,网控技术对未成年人手机实施健康策略。学校和监护人可以在手机网控信息平台上对孩子单次用机最大时长、最小间隔时间,以及每天累计用机时长进行规定,年龄越小,时长也越小。这样,在“开放状态”下,学生上网、玩游戏等,都会受到时间制约。时间一到,手机就会自动进入“屏蔽状态”。下一次操作,如果已经超出最小间隔时间,手机会自动解除屏蔽。学生手机管理人在其有效管辖范围内,可以通过临时干预机制,随时为学生手机解除屏蔽。
上述管理人App应用对学生手机的管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根据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制定的规则和制度,需要管理人直接干预时。比如:在获知学生手机失联时,管理人有权利和义务,尽快分析和查找原因,采取必要措施。
2)管理人有需要,请求临时干预。比如:在课堂授课时,需要延长课时。这时,任课教师可以用手机启动临时干预程序,让全教室所有的学生手机在下课时段结束后,依然保持上课状态,直至教师确认下课。
凡是涉及注册、认证、规则制定和修改、资料上传下载等方面的事务,手机App应用均通过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的资源台面处理;凡是涉及巡视、状态分析、实时通信等方面的事务,手机App应用均通过监管台面处理。
本发明不排除由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和管理人手机共同分担学校管理人服务站的职能,可不设置专门的学校管理人服务站。这特别适合那些规模小的学校用户。采用这一方式时,映射设备可以由宿管或门卫值班人手机承担,由学校管理人手机App应用定时向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发送“巡视”请求,或者在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中设置定时“巡视”功能,并直接向违规手机的管理人或值班人发送状态信息警示。
上述本发明对未成年人学生手机的管理策略,是一个完整的互联网与手机应用体系,也是人性化管理的充分体现。学生手机在运行手机App应用后,手机严格执行学校管理人和监护管理人制定的管控规则,在非开放时段不能退居后台运行,而且,在严格的系统监督下,该应用既不允许被删除,其运行也不允许被叫停,这就达到了有效监管的目标。
本发明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诸多方面:
一、本发明提出的解决方案,不需要用户购买定制的专用手机,成本低廉、易于实施和推广。方案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技术,具有管理上的统一性、便利性。
二、学校各级管理人可以同时管控其所属的众多被管理人手机,且管控规则可以随时修改、更新,还能够实现临时干预。用户还可以根据本校的特点,制定相对灵活的管理策略。这为管理人和被管理人都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这也是使用其它管理方式难以做到的。
三、学生手机不再是学校的一个麻烦,也不再是家长的一个心病。它可以辅助教学和校务管理,为师生互动和家校互通提供帮助。一个不能失联的手机,还有助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行踪,增加家庭成员的安全感。
四、处罚与激励并存的管理机制,有助于从小培养孩子的遵规守法思想,以及诚实守信之品德。
五、在校园手机网控信息平台中,对用户有严格认证制度,通过该平台,把所有的未成年人学生、监护人和老师联系起来,构建成为一个庞大的实名制社交网络空间。在这一个网络空间内,实行比成年人社交网络更为严格的信息管理制度。这样做,能够有效抵制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的精神伤害。
六、由于是网络化监管,所以,对被管理人手机的管理可以异地实现、远程实施。在外地工作的父母,可以通过手机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并能够对孩子违规使用手机的情况,及时给于纠正和教育。这能够有效提高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责任感和亲情感,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感。
附图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一个中小学校校园手机管理的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校园手机涉及到学生、教师携带的手机,以及学生监护人使用的手机。本实例将详细阐述本发明在学生、教师、监护人三大手机用户群体中的应用。
在互联网空间构建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它包括资源与管控两个平台,分别采用javaEE和javaSE技术。作为它合法客户端的手机均安装有手机App应用。在学校管理人办公室,安装一台PC电脑,作为学校管理人服务站。并在每栋学生宿舍楼的宿管员办公室各安装一台平板电脑,作为宿管映射设备。在每个门卫室也各安装一台平板电脑,作为门卫映射设备。学校管理人服务站连接到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并与校园内所有的宿管映射设备、门卫映射设备等通过校园内的局域网相连接。
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把所有的管理人手机与需要被管控的学生手机对象发生关联,形成一个庞大的信息网络。
本实例中,学校执行多级管理人制度。与学生手机有关的管理人包括以下四类:
1.学校管理人:有权代表学校发布、修改校内手机制度和管控规则的教师或学校负责人。
2.班级管理人:有权代表班级发布、修改班级课程安排和课目任课教师安排的班级负责人。通常为班主任。
3.任课教师管理人:有权制作、发布手机板书、作业等教学资源,并有权在课堂上对学生手机实施临时干预的教师。
4.监护管理人:有权发布、修改学生手机校外管控规则的家长。
学校管理人级别最高,班级管理人和任课教师管理人并列为其次。班级管理人是学生的上级管理人。
学校管理人注册时应提交学校的办学资质和许可、法人委托书等法律文件,经过第三方认证机构认证后,方能成为合法管理人。
班级管理人和任课教师管理人在注册后,需要经过学校管理人认证,方能成为合法管理人。
在校学生注册后,需要经过班级管理人认证,方能成为合法学生用户。
学生家长需要在该学生已经成为合法学生用户,并经过学生认可,才能成为合法监护管理人。
在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上,不存在永久性用户。学生从学校毕业或迁移,其用户资格将终止,或需要另行注册。老师退休或离职,其用户资格终止。如果监护人不再有子女为合法用户,其用户资格终止。这一制度将使网控平台永葆青春与活力,保持其作为未成年人信息平台的属性。被终止用户资格的对象,被统一转移到一个被称为手机信息平台大众版的空间内,原来的同学、教师同事,或者家长都可以在该平台上继续交往。
用户注册时,必须使用自己的、作为网签对象的手机,定位自己的身份,提交必要的个人信息和手机号码,并完成手机网签。
任何时刻,学生手机只处于以下六种状态之一:
1)屏蔽状态:这是手机休眠、锁屏时的一种状态。在此状态下,机主不能打开手机的任何应用,但SOS(紧急求助)等特殊情况例外。晚上睡眠时间,就是如此。
2)隔离状态:在此状态下,手机只维系于被管理人App应用的课堂页面,且不能退出该页面。如果在这一节课上,老师安排有电子教学计划,则会出现板书、互动、作业等板块。任课教师可以按教程在该班级学生手机上发布辅助教学的相关音视频、提问等,学生也可以用手机回答问题。否则,课堂页面处于锁屏样式。
3)限制状态:在此状态下,学生手机App应用必须在前台运行,不能转至后台。机主只能打开App应用主界面上的一级项目,它们用彩色图标显示,如课程表、课堂资料、词典、学习手册等,涉及到电话、拍照、实时通信等应用的二级项目,以及涉及到上网、多媒体、游戏等的三级项目是不能打开的。在限制状态下,二级和三级项目图标显示为灰色。通常,自习课被设置为此状态。
4)保守状态:除了在限制状态下可以打开的一级项目外,还可以打开电话、拍照、实时通信等二级项目,其余应用模块之项目图标均显示为灰色。通常,在放学后的时段,或者上学到校前的时段,可以设置为此状态。但是,不能运行本App应用之外的应用,即本App应用不能到后台运行。
5)开放状态:在此状态下,被管理人App应用中的所有项目均可打开;被管理人App应用可以转入后台运行;手机上安装的其它应用也都允许打开。
6)失联状态:关机、删除或终止运行学生App应用,均会导致手机处于此状态。
通过手机拨打与接听电话,只在手机处于“开放状态”和“保守状态”时被允许,其它时段,手机一旦收到来电,会自动挂机。对音频信号的管理也是如此。
管控规则的实质,就是一套能够控制手机动作的表单。它的核心是一个关于时段、地理位置、课程属性、动作属性的多维数据表,其中:
时段:如起床、早勤、上课、课间、午休、晚休、晚勤、就寝等。
地理位置:如校内、上下学途中、家中等。该信息通过手机GPS等全球定位系统获取。
课程属性:分为主课与辅课两类,如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等均属于主课,晨读、自习、自由活动等属于辅课。
动作属性:允许或强制手机进入到屏蔽状态、隔离状态、限制状态、保守状态、开放状态之一。
学校管理人向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提交的学生手机管控规则,是根据学校作息时间表和课程属性制定的手机状态规范。比如,学生手机在主课时段,设置为“隔离状态”。在课间时段,可以设置为“限制状态”,或者“保守状态”。在辅课时段,可以设置为“限制状态”。在早勤、午休、晚休、晚勤等时段,可设置为“开放”或“保守”状态。在夜间就寝时段,则设置为“屏蔽状态”。
管控规则表单每一时间段的设置规则为:<段分隔符>开始时间<段内分隔符>结束时间<段内分隔符>动作属性<段内分隔符>时段名称<段分隔符>。例如:早勤、晨读和上午第一课的表单为:“%06:00#07:10#开放#早勤%07:10#08:00#保守#晨读%08:00#08:45#隔离#上一%”。晚上第一课和第二课的设置为:“%19:00#19:45#限制#晚一%20:00#20:45#限制#晚二%”。其中,“%”为段分隔符,“#”为段内分隔符。上述设置规则里,课程属性已经隐藏在时段名称中。“上一”的动作属性是“隔离”,而“晚一”的动作属性是“限制”。两者差异之原因就在于该校在制定规则时,已经把“晚一”和“晚二”的两节课均设置为辅课——“自习”,而“上一”则为主课。另外,时段名称“上一”、“上二”、“午休”、“晚勤”、“就寝”等,本身还包涵有地理位置的信息。“上一”、“上二”等,地理位置是“校内”;“午休”对地理位置无限制;“晚勤”和“就寝”的执行,对寄宿生是“校内”,对走读生是“家中”。
对学生手机的管控,是学生App应用在对当前时段、地理位置、课程属性进行研判后,实施的“状态响应”行为。比如,在课间,手机处于“限制状态”。当上课时间一到,手机会自动进入“隔离状态”,跳至课堂教学页面。如果这一节课安排有手机辅助教学任务,则会出现板书、互动、作业等板块。否则,课堂页面处于锁屏样式。此状态一直维持到下课时间到达后自动结束,恢复到“限制状态”。此刻,学生可以退出课堂教学页面,打开主界面上的一级项目,如课程表、课堂资料、词典、学习手册等。
如果某学生离家后,因故未到学校,虽在上课时段,但手机位置不在校园内,则手机不会进入“隔离状态”或“限制状态”,而是仍保持在学生离家后的状态——“开放状态”。家长和学校老师都可以采用通话、微信等方式与之联系。同样,如果在周日无课时去学校,即便在上课时段,位置在学校,其“开放状态”也不会被改变。
实行手机报到制度,将有利于甄别进校人员,提高学生每天携带手机的自觉性,有助于学校开展数字化点名,数字化教学等网络信息服务。例如,学生提前离校,必须事先获得班级管理人授权,否则,将无法通过门卫室映射设备的查验,无法离校。手机报到的方式有多种选择,如:手机内安装SIM-公交一卡通、二维码扫码、指纹识别等。
为了防止在手机进入规定的状态后,学生通过手机的多任务键(菜单键)、主键(home键)、返回键,非法终止App应用的运行,甚至删除学生App应用程序,系统会及时启动“违规对策”机制。
一是拦截。被管理人App应用使用按键监听技术,对这三个按键实施监听,并及时作出反应。例如:在上课时段,手机处于“隔离状态”,用户按下返回键无效,手机不能退出当前的上课页面。
二是巡视。为了及时、准确获取被管理人手机的当前状态和违规信息,需要对学校管理人所辖的所有被管理人手机进行定时巡视,并把有关结果上传平台。此事务由学校管理人服务站定时向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发送请求,并由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回传巡视结果。
三是反馈。学校管理人服务站通过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向手机管理人,或者相关映射设备发出状态信息警示,比如,寄宿生在每天晚上熄灯后,手机自动进入“屏蔽状态”,拨打或接听电话被停止,仅保留拨打SOS(紧急求助)电话的功能。按照规定,学生不能关闭手机。否则,手机会进入“失联状态”。当失联状态维持时间超出规定值之后,对于寄宿生,学校管理人服务站会及时向宿管员办公室的平板电脑,发送警示信息;对于走读生,则向学生家长的手机发送警示信息。报告内容涉及:学生手机的当前位置(包括宿舍房间号)、手机电池当前剩余容量、手机当前状态等。
四是备案。在手机进入“失联状态”后,巡视系统会将违规始末时间记录在案。对于非意外事故引发的违规行为,在规定时间范围内,超出规定次数,学校将作出相应处置。系统为每个孩子建立个人品德电子档案,对于违规次数超限者,或表现极佳者,将分别添加不良记录和优良记录。
网控方式有长效规制和临时干预两种。学校管控规则的制定、更新、执行,属于网控技术中的长效规制方式。该规则一旦确认,通常会相对稳定地维持一段时日。在实际生活中,常常会碰到作息时间临时变更、临时调课、临时延缓下课时间,以及其它在学校、家庭发生的偶然性计划变更,这时,就可以采用临时干预方式对被学生手机进行管控。系统把临时干预作为一个临时事件进行处理,并不去改变规则本身。在临时干预约定的过程终结后,仍然返回原规则执行。
临时干预需要给出干预的时段和动作属性。临时干预可以提前预约。对于正在发生的事件,临时干预通常只需要给出动作属性即可,比如:按照原规则,学生每天下午4:00下课放学,从那时开始,学生手机进入“开放状态”。因临时活动,需要把下课时间延迟至下午4:30。此刻,学校管理人只需在自己手机App应用的“临时干预”板块中,把当前的下课时间修改为4:30即可。此信息将会通过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传递到该校所有的学生手机中,学生手机App应用会以此执行。并且,系统也会把此变更消息发送到该校所有老师和学生家长的手机中。
对于学生手机,还有一个重要的对象,就是学生监护人。监护人通过注册,也可以成为学生的手机管理人。一部学生手机通常允许有1-2位监护管理人。他们共用一套管控规则。班级管理人和监护管理人制定的管控规则,在时间轴上不能有重复区。通常,前者负责学生到校后至离校前的时段,其它时段由监护管理人负责。对于寄宿制学生,除假日外,每日24小时均在班级管理人的管控范围内。
本发明提供委托服务,即学生的监护管理人可以委托学生所在学校统一管理孩子的手机,执行与寄宿生一样的管理制度。这样,就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一并纳入到学校管理体系中,学生手机在校外的违规行为,系统同样会及时备案。学校根据个人品德电子档案中的记载,以及系统发送的消息,及时联系家长,或者定期跟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对表现优良者及时予以表彰。
一位监护人,通过在校园手机网控信息平台注册,可以同时对多个被监护人的手机实施管理。
学校管理人、班级管理人、任课教师管理人和监护管理人都必须在自己网签的手机中安装管理人App应用,才能够实现对学生手机的有效管理。注册的身份不同,管理人App应用提供的功能也不同,拥有的权限也有不同。依据单身份多权限制度规定,一个老师可以同时是学校管理人、班级管理人、监护管理人,但注册身份只能有一个,即为最高一级的管理人——学校管理人,他除了拥有学校管理人权限外,还拥有班级管理人和监护管理人两个附加权限。
权限不同,打开管理人App应用后,显示的手机界面也会有所不同。学校管理人侧重于全校老师的信息管理、作息时间与管控规则的管理;班级管理人侧重于本班同学的信息管理、课程表、电子点名册的管理;任课教师管理人侧重于板书内容、学生作业等教学资源的管理;监护管理人侧重于孩子行踪、作息时间、校方通知、家长活动等信息的管理。当拥有多个权限时,手机界面会提供与权限相匹配的子界面。
本实例中,管理人只对被管理人的网签手机实施管理。所以,当被管理人拥有多部手机时,就需要把这些手机均注册为网签手机。为管理方便,中小学校宜提倡每个学生使用一部手机,并规定每个学生只能携带一部手机进入校园,而且必须是网签手机,否则,将不能参与电子点名、电子教学事务,系统还会发布该生违规报告。
本发明也可以用于学前儿童、大学生和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员工手机的监管。
学龄前儿童中使用手机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正处于身体发育敏感期,长时间、无节制的使用手机,会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所以,由家长设置管控规则,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用机习惯,就很有必要。也可以采用中小学校的管理方式,以孩子所在幼儿园为单位进行统一管理。
本发明在大学校园实施时,学生手机的状态通常可设置为屏蔽状态、隔离状态、限制状态、开放状态、失联状态五种之一。通常,当学生进入图书馆,或者在自修课上,可定制为限制状态。
在成年人的手机使用方面,也存在类似问题。教师在上课时间,也是不允许用手机通话的。在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也严格要求员工在工作时间不得用手机接打电话,以及网聊、炒股、游戏等一切网上行为。在一些特殊行业的储运部门和一些对通信信号敏感的部门,不允许使用手机。在铁路部门的一些单位,还要求列车员在上车前上交手机。所以,对有管理需求的成年人手机,在进入规定的时段、规定的地域,或者开始进行规定的工作时,自动屏蔽某些指定的功能,或添加开放某些功能,就非常有必要。
本发明在机关、企事业等单位的应用,跟在中小学校的应用相类似。由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单位管理人服务站、管理人和员工手机App应用组成。单位最高一级管理人具有制定和修改管控规则的权利和义务,并对下属的部门管理人具有管理和认证义务。员工手机在经过注册,并通过上一级部门管理人认证后,成为被管理人手机。
由于机关、企事业等单位在手机管理中对映射设备的需求与学校管理并不完全一样,所以,可以取消单位管理人服务站,其职能由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和管理人手机共同分担。可以由单位管理人手机App应用定时向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发送“巡视”请求,也可以在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中设置定时“巡视”功能,发现违规手机后,直接向违规手机的管理人发送状态信息警示。
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手机状态通常可分为三级:屏蔽状态、开放状态、失联状态,也可以分为四级:屏蔽状态、限制状态或保守状态、开放状态、失联状态。
行业不同,管理人等级和身份设置、权限设置会有所不同。对被管理人手机实施管理的管控规则亦会有所不同。所以,为不同行业提供的手机App应用,均具有行业特点,其主要服务包括:管控规则之构建与更新服务,对被管理人手机进行临时干预的服务,或者一些与业务相关的诸如电子签到、办公文档制作等其它信息服务。

Claims (9)

1.一种手机网控技术之平台与客户端的实现方法,由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学校管理人服务站、管理人手机App应用和学生手机App应用组成,其特征是:
1)以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为上端管理层,其客户端手机应用为下端管理层,在学校设立学校管理人服务站;
2)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分为资源和监管两个台面,它们共享数据;
3)在资源台面,设立管理人制度、逐级认证制度和单身份多权限制度,构建管理人手机和学生手机的注册、认证、权限、活动周期、客体转移、资源管理等系统策略,以及手机管控规则、作息制度、课程表等创建、更新策略;
4)在监管台面,构建对所有学生手机客户端进行实时监督、实时管理、实时通信的策略,以及对学生手机提供状态表现、状态分析之策略;
5)学校管理人服务站是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的一个客户端,采用设备映射技术,通过学校局域网跟该校内所有映射设备相连接,为校内学生手机构建巡视、反馈、备案等实时监管之策略;
6)在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客户端手机内安装具有管理机制的App应用,该App应用为下端管理层,分为管理人手机App和学生手机App两大类;
7)学生手机App使用手机网签、状态定制、状态响应、应用响应、强制前台、定时报备、失联响应、违规对策等系统策略,对所驻在的客户端学生手机实施管理;其中:
手机网签:手机MAC地址跟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绑定之策略;
状态定制:以手机状态定义手机管理等级之策略;
状态响应:手机状态与学校管控规则保持同步之策略;
应用响应:手机App内置应用模块的运行服从学校管控规则之策略;
强制前台:强迫学生App运行于手机前台之策略;
定时报备:按预定周期上传报备信息之策略;
失联响应:学生手机心跳停止后,系统启动应急响应之策略;
违规对策:对违规手机及时作出反应之策略。
8)管理人手机App根据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制定的规则和制度,在需要管理人直接干预,以及管理人请求临时干预的情况下,通过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对学生手机实施干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网控技术之平台与客户端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中小学生的手机状态定制分为六级:屏蔽状态、隔离状态、限制状态、保守状态、开放状态、失联状态;在任何时刻,手机只处于六种状态之一,并通过状态响应策略与学校管控规则保持同步:
1)非失联状态:根据手机管控规则,当被管理人手机进入某一时段、某一地点、发生课务变更,或者管理人临时干预,学生手机App应用强制结束当前运行状态,自动进入另一种运行状态;
2)失联状态:系统启动失联响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网控技术之平台与客户端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学生App提供的各类应用程序,在手机状态发生变更时,实施应用响应策略:
1)学生App应用主页设有应用模块桌面,该桌面上排列有与学生生活、学习相关的各类典型应用模块之图标;
2)各类典型应用模块均具有“能”与“不能”两种运行属性,当手机屏幕处于学生App应用主页时,运行属性通过模块图标带有的属性标识显现出来;属性标识为“不能”的应用,则不能打开运行,反之则能;
3)运行属性的变更与否,取决于当前的手机状态;
4)应用模块桌面上的所有应用模块分为三级:
一级:课程表、课堂资料、词典、学习手册等与学习有关的应用;
二级:电话、拍照、实时通信等与紧急联络、学生课外活动有关的工具类应用;
三级:上网、多媒体、游戏、网购等娱乐、社交、购物类应用。
5)应用模块的运行属性变更与手机状态变更同步:
屏蔽状态、隔离状态:所有应用模块均为“不能”,屏幕可以无图标显示;
限制状态:仅一级应用之运行属性为“能”;
保守状态:仅一级、二级应用之运行属性为“能”;
开放状态:一级、二级、三级应用之运行属性均为“能”。
6)当手机状态发生改变,一个桌面应用从“能”变更为“不能”时,立即停止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网控技术之平台与客户端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学生手机的监督策略,包括:学生手机客户端向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定时报备,学校管理人服务站定时向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发送巡视请求,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回馈违规手机信息,学校管理人服务站对违规信息产生响应,相关策略为::
1)定时报备——采用心跳技术,并上传报备信息;
2)报备信息包括:手机状态、手机电池剩余容量百分比、手机位置。
3)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保存学生手机的报备信息,标注最后上传时间;
4)学校管理人服务站定时向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发送巡视请求;
5)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响应学校管理人服务站的请求,对学校所属所有学生手机的状态实施巡视,经过状态分析,将违规手机的信息回送给管理人服务站;
6)学校管理人服务站采集到手机违规信息后,启动“反馈”和“备案”程序。
7)手机心跳停止,学生手机进入“失联状态”,系统启动失联响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网控技术之平台与客户端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违规对策包含拦截、巡视、反馈、备案四个构件,其中:
1)拦截:手机表体按键监听、处置之策略。
2)巡视:学生手机当前状态定时巡查之策略。
3)反馈:手机违规时,向相应的管理人发送状态信息警示之策略。
4)备案:处罚与激励机制并存之策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网控技术之平台与客户端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资源台面设立的管理人制度、逐级认证制度和单身份多权限制度,包含以下策略:
1)学校管理人、班级管理人、任课教师、监护管理人都可以成为学生手机的管理人;
2)学校管理人在通过认证机构认证后,方能成为合法管理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需要通过学校管理人的认证,方可成为班级管理人和任课教师管理人;学生手机注册后,需要通过班级管理人的认证,方可成为被管理人手机;学生监护人(学生家长)注册后,需要通过学生本人的认证,方可成为监护管理人;
3)在手机网控信息平台上注册的任何一个用户,只能够具有一个身份,即老师、学生、家长(监护人)三者之一;老师可以同时拥有学校管理人、班级管理人、任课教师、监护管理人之中的一个或多个权限;
4)任何用户都只具有有限的活动周期;
5)活动周期结束,系统实施客体转移策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网控技术之平台与客户端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管控规则的核心是一个关于时间、地理位置、课务属性、动作属性等字段的多维数据表,其每一时间段的设置规则为:<段分隔符>开始时间<段内分隔符>结束时间<段内分隔符>动作属性<段内分隔符>时段名称<段分隔符>;课务属性、地理位置信息分别隐藏或包涵在时段名称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网控技术之平台与客户端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强制前台是在非开放状态下,强迫学生App应用始终保持在前台运行的策略:
1)当手机处于非开放状态,若打开学生App应用以外的其它应用程序,它们将被强制转入后台运行。
2)当手机状态从开放状态转入非开放状态时,原来正在前台运行的、学生App以外的其它应用程序,被自动从前台转入后台,学生App应用从后台返回前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网控技术之平台与客户端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网控技术对学生手机实施健康策略,学校和监护人在手机网控互联网信息平台上对学生手机单次用机最大时长、最小间隔时间,以及每天累计用机时长进行规定,年龄越小,时长也越小。
CN201810424396.0A 2017-06-16 2018-05-07 手机网控技术之平台与客户端实现方法 Pending CN10915082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55050 2017-06-16
CN2017104550502 2017-06-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0820A true CN109150820A (zh) 2019-01-04

Family

ID=64801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24396.0A Pending CN109150820A (zh) 2017-06-16 2018-05-07 手机网控技术之平台与客户端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5082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79130A (zh) * 2019-12-19 2020-04-28 朱倩缘 基于数据分析的用户权限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1405108A (zh) * 2019-01-03 2020-07-1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机器可读介质
CN112507293A (zh) * 2019-09-16 2021-03-16 孙汝荡 一种手机管控系统和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1602A (zh) * 2010-05-10 2010-09-22 袁程 一种手机的分时段策略控制方法和手机
CN101917719A (zh) * 2010-06-08 2010-12-15 袁程 一种学生手机分时段策略校园集中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2624772A (zh) * 2011-01-28 2012-08-01 朱德全 一种基于互联网公共信息平台的学生手机体系
US20130017806A1 (en) * 2011-07-13 2013-01-17 Sprigg Stephen A Intelligent parental controls for wireless devices
US20150008868A1 (en) * 2013-07-06 2015-01-08 Virginia Burton Whitehead Cell Hotel
CN104780283A (zh) * 2014-01-10 2015-07-15 朱德全 手机网控技术的实现
CN106504144A (zh) * 2016-10-19 2017-03-15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云计算与手机终端的校园服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1602A (zh) * 2010-05-10 2010-09-22 袁程 一种手机的分时段策略控制方法和手机
CN101917719A (zh) * 2010-06-08 2010-12-15 袁程 一种学生手机分时段策略校园集中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2624772A (zh) * 2011-01-28 2012-08-01 朱德全 一种基于互联网公共信息平台的学生手机体系
US20130017806A1 (en) * 2011-07-13 2013-01-17 Sprigg Stephen A Intelligent parental controls for wireless devices
US20150008868A1 (en) * 2013-07-06 2015-01-08 Virginia Burton Whitehead Cell Hotel
CN104780283A (zh) * 2014-01-10 2015-07-15 朱德全 手机网控技术的实现
CN106504144A (zh) * 2016-10-19 2017-03-15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云计算与手机终端的校园服务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5108A (zh) * 2019-01-03 2020-07-1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机器可读介质
CN112507293A (zh) * 2019-09-16 2021-03-16 孙汝荡 一种手机管控系统和方法
CN111079130A (zh) * 2019-12-19 2020-04-28 朱倩缘 基于数据分析的用户权限管理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11619A (zh) 电子化助教平台及其助教方法
CN107360303A (zh) 一种学生智能手机控制系统
CN102624772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公共信息平台的学生手机体系
CN109150820A (zh) 手机网控技术之平台与客户端实现方法
CN108038805A (zh) 应用于校园的智慧教学管理方法
CN108932683A (zh) 一种用于信息交互的智能班牌系统
CN107369114A (zh) 校园网、移动网络和监护人网络共享的儿童监护系统
CN106485426A (zh) 一种数字化校园教学管理系统
CN104780283A (zh) 手机网控技术的实现
CN112118345A (zh) 未成年人手机的时间管理方法
CN109035097A (zh) 微校互动教学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平台
CN103456053A (zh) 高校网络指纹考勤系统
CN110766337A (zh) 一种师生智能评价系统
CN113284009A (zh) 留言本5g无扰交流系统
Wood-Harper Emerging EdTechs amidst the COVID-19 pandemic: Cases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CN107205003A (zh) 未成年人手机、电脑与互联网体系之构建方法
CN107909354A (zh) 一种网络技术开发培训综合服务系统
Straub Family group conference in Europe: From margin to mainstream
Deng et al. The Intelligent Classroom Client Software Design
Kyed et al. Local democracy in Myanmar: reflections on ward and village tract elections in 2016
CN107767308A (zh) 一种学生管理平台接入方法
Cooper Changing Roles for Outdoor Education Centres.
Xu et al. [Retracted]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and Safe Work under Network Environment
CN110264384A (zh) 一种在线课堂系统中课程讨论模块的审核方法
Eisman What I never learned in class: Lessons from community-based learn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2402 Beijing city Fangshan District Doudian town World Park A District No. 8 Building 3 unit 601 room

Applicant after: Zhu Dequan

Address before: 226001, room 4, 103, Warwick garden, Ring West Road, Nantong, Jiangsu

Applicant before: Zhu Dequa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Zhu Dequan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assing Examination on Formalities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