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44306B - 触摸传感器以及包括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摸传感器以及包括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44306B
CN109144306B CN201810487784.3A CN201810487784A CN109144306B CN 109144306 B CN109144306 B CN 109144306B CN 201810487784 A CN201810487784 A CN 201810487784A CN 109144306 B CN109144306 B CN 1091443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ng
electrode
sub
electrodes
touch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877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44306A (zh
Inventor
高光范
李秀贞
韩正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144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443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443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443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8Details of the electrode shape, e.g. for enhancing the detection of touches, for generating specific electric field shapes, for enhancing display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5/00Non-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5/16Non-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comprising conductive material in insulating or poorly conductive material, e.g. conductive rubb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4Multi-touch detection in digitiser, i.e. details about th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a plurality of touching locations, e.g. multiple fingers or pen and fing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6Multi-sensing digitiser, i.e. digitiser using at least two different sensing technologies simultaneously or alternatively, e.g. for detecting pen and finger, for saving power or for improving position detection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触摸传感器和一种包括其的显示装置。触摸传感器包括基体、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FSEC)和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列(SSEC)。基体包括包含倒圆角(RC)的感测区域(SR)和位于SR外部的非SR。FSEC在基体上在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均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FSE),每个FSE包括多个子电极。SSEC与FSEC交替设置在基体上,每个SSEC包括第二感测电极(SSE)。FSE中的相邻的FSE中的一个的子电极与所述相邻的FSE中的另一个的对应的子电极电连接。子电极中最靠近RC的子电极包括与RC对应的倒圆边缘(RE)。SSE中最靠近RC的SSE包括与RC对应的RE和朝向包括RE的子电极突出的突出部。

Description

触摸传感器以及包括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6月28日提交的第10-2017-0081992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将该韩国专利申请包含于此,如在此充分地阐述一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触摸传感器以及一种包括该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除了可以包括图像显示功能以外还可以包括信息输入功能。信息输入功能通常可以由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触摸传感器来实施。触摸传感器可以附着到显示面板的显示图像的一个表面或者可以与显示面板一体地形成。用户可以在观看显示面板上显示的图像的同时通过按压、触摸或以其它与触摸传感器的交互来输入信息。
在本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是为了理解发明构思的背景技术,因此其可以包含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能够提供一种具有减小的触摸灵敏度的差异的触摸传感器。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能够提供一种包括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另外的方面将在随后的详细描述中进行阐述,并且部分地,通过公开将是明显的,或者可通过发明构思的实践而被获知。
根据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一种触摸传感器包括基体、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和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列。基体包括包含倒圆角的感测区域和位于感测区域外部的非感测区域。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在基体上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中的每个第一感测电极列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每个第一感测电极包括多个子电极。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列与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交替设置在基体上,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列中的每个第二感测电极列包括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中的一个的子电极与所述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中的另一个的对应的子电极电连接。多个子电极中最靠近倒圆角的子电极包括与倒圆角对应的倒圆边缘。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中最靠近倒圆角的第二感测电极包括与倒圆角对应的倒圆边缘和朝向包括倒圆边缘的子电极突出的突出部。
根据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一种触摸传感器包括基体、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列和第三感测电极。基体包括包含倒圆角的感测区域和位于感测区域外部的非感测区域。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在基体上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中的每个第一感测电极列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每个第一感测电极包括多个子电极。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列与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交替设置在基体上,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列中的每个第二感测电极列包括多个第二感测电极。第三感测电极,比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靠近所述倒圆角。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中的一个的子电极与所述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中的另一个的对应的子电极电连接。
根据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触摸传感器。显示面板被构造为显示图像。触摸传感器位于显示面板上。触摸传感器包括包含倒圆角的感测区域和位于感测区域外部的非感测区域。触摸传感器还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和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列。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中的每个第一感测电极列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每个第一感测电极包括多个子电极。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列与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交替设置,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列中的每个第二感测电极列包括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中的一个的子电极与所述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中的另一个的对应的子电极电连接。多个子电极中最靠近倒圆角的子电极包括与倒圆角对应的倒圆边缘。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中最靠近倒圆角的第二感测电极包括与倒圆角对应的倒圆边缘和朝向包括倒圆边缘的子电极突出的突出部。
根据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触摸传感器。显示面板被构造为显示图像。触摸传感器包括包含倒圆角的感测区域和位于感测区域外部的非感测区域。触摸传感器还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列和第三感测电极。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中的每个第一感测电极列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每个第一感测电极包括多个子电极。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列与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交替设置,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列中的每个第二感测电极列包括多个第二感测电极。第三感测电极,比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靠近所述倒圆角。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中的一个的多个子电极与所述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中的另一个的对应的子电极电连接。
前面的总体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是示例性的和说明性的,并意图提供对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被包括以提供对发明构思的进一步理解的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发明构思的原理。
图1是示出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在图1中示出的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在图2中示出的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区域EA1的放大视图。
图4是示出在图1中示出的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的平面图。
图5是示出在图1中示出的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的感测电极的布置的平面图。
图6是图5的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区域EA2的放大视图。
图7是示出在图5中示出的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感测线和第一感测电极列的第一感测电极的平面图。
图8是示出在图5中示出的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感测线和第二感测电极列的第二感测电极的平面图。
图9是示出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感测电极、第二感测电极、第一感测线、第二感测线和感测线连接部的连接关系的平面图。
图10是示出图9的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感测线和感测线连接部的连接关系的剖视图。
图11是图6的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区域EA3的放大视图。
图12是示出在图5中示出的设置在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的倒圆角处的第一感测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的平面图。
图13是图12的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区域EA4的放大视图。
图14和图15是示出设置在根据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的倒圆角处的第一感测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的示例的平面图。
图16、图17、图18和图19是示出设置在根据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的倒圆角处的第一感测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的示例的平面图。
图20、图21、图22和图23是示出设置在根据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的倒圆角处的第一感测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的平面图。
图24和图25是示出设置在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的倒圆角处的第一感测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说明的目的,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明显的是,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或者在一个或更多个等同布置的情况下实施。在其它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框图的形式示出以避免使各种示例性实施例不必要地模糊。此外,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是不同的,但不必是排它性的。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示例性实施例的具体形状、构造和特性可以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实施。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要被理解为提供改变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细节的示例性特征。因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各种图示的特征、组件、模块、层、膜、面板、区域、方面等(下文中,单独或统称为“元件”)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以其它方式组合、分离、互换和/或重排。
通常在附图中提供使用交叉影线和/或阴影来使相邻元件之间的边界清楚。如此,除非有说明,否则交叉影线或阴影的存在或者不存在不表达或指示对特定材料、材料性质、尺寸、比例、示出的元件之间的共同性和/或元件的任何其它特性、属性、性质等的任何偏好或要求。此外,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和/或描述的目的,可以夸大元件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当可以不同地实现示例性实施例时,可以不同于所描述的顺序执行特定的工艺顺序。例如,可基本上同时执行两个连续描述的工艺,或者按照与所描述的顺序相反的顺序来执行。此外,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元件。
当元件被称作“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直接在所述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所述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然而,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为此,术语“连接”可以指物理连接、电连接和/或流体连接。此外,D1轴、D2轴和D3轴不限于直角坐标系的三个轴,并可以以更广泛的意义来解释。例如,D1轴、D2轴和D3轴可以彼此垂直,或者可以表示彼此不垂直的不同方向。为了本公开的目的,“X、Y和Z中的至少一个(种/者)”以及“从由X、Y和Z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种/者)”可被理解为仅X、仅Y、仅Z,或者X、Y和Z中的两个(种/者)或更多个(种/者)的任意组合,诸如以XYZ、XYY、YZ和ZZ为例。如这里所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列出项的任意和全部组合。
虽然在这里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该受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区分开。因此,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教导的情况下,下面论述的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
为了描述的目的,在这里可使用诸如“在……之下”、“在……下方”、“在……下面”、“下”、“在……上方”、“上”、“在……之上”、“较高”、“侧”(例如,如在“侧壁”中)等的空间相对术语,并由此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其它)元件的关系。除了附图中绘出的方位之外,空间相对术语还意图包括设备在使用、运行和/或制造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设备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元件将随后被定位为在所述其它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方”可包含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此外,设备可被另外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位),并如此相应地解释这里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
这里使用的术语是出于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非意图限制。如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种/者)”和“该/所述”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术语“包含”、“包括”和/或它们的变型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说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还要注意的是,如在这里使用的,术语“基本上”、“大约”和其它相似的术语是用作近似的术语而不是用作程度的术语,并且因此被用于解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测量值、计算值和/或提供的值的固有偏差。
这里参照作为理想化示例性实施例和/或中间结构的示意图的剖视图和/或分解视图来描述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如此,将预计由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导致的示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这里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区域的具体示出的形状,而是将包括因例如制造导致的形状的偏差。以这种方式,附图中示出的区域本质上是示意性的,这些区域的形状可以不示出装置的区域的实际形状,并且因此不意图是限制性的。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作为其一部分的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意思相同的意思。除非这里明确地如此定义,否则术语(诸如在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领域的上下文中它们的意思一致的意思,并且将不以理想化或者过于形式化的含义来解释它们。
图1是示出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在图1中示出的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在图2中示出的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区域EA1的放大视图。图4是示出在图1中示出的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的平面图。图5是示出在图1中示出的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的感测电极的布置的平面图。
参照图1至图5,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00和触摸传感器200。
显示面板100可以显示图像,因此,可以是任何适合形式的显示面板。例如,诸如有机发光显示面板(OLED面板)的自发光显示面板可被用作显示面板100。另外,诸如液晶显示面板(LCD面板)、电泳显示面板(EPD面板)和/或电润湿显示面板(EWD面板)的不发光显示面板可被用作显示面板100。当不发光显示面板被用作显示面板100时,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向显示面板100提供光的背光单元(未示出)。为了方便,描述了使用OLED面板作为显示面板100的情况。
显示面板100可以具有各种平面形状。例如,显示面板100可以具有包括至少一个线性边的闭合多边形形状。另外,显示面板100可以具有诸如圆形和椭圆形的包括曲边(或弧形边)的形状。另外,显示面板100可以具有诸如半圆形和半椭圆形的包括线性边和曲边的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显示面板100具有线性边时,多边形形状的至少一些角可以以曲线来形成。例如,当显示面板100具有矩形形状时,矩形形状的角可以具有倒圆(或弧形)的形状。也就是说,显示面板100可以具有倒圆角。例如,相邻线性边彼此交汇处的部分可以由具有确定曲率的曲线代替。矩形形状的角可以用具有分别连接到两个相邻的线性边的两个相邻的端的曲边来形成,所述曲边具有确定的曲率。该曲率可以根据位置而不同地设定。例如,该曲率可以根据曲线开始的位置、曲线的长度等来改变。还预期的是,可以与示例性实施例结合利用复合曲线或多项式曲线。
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显示区域和设置在显示区域的外围(或外部)的非显示区域。显示区域可以具有与显示面板100的形状对应的形状。例如,显示区域可以具有包括线性边的闭合多边形形状。另外,显示区域可以具有诸如圆形和椭圆形的包括曲边的形状。另外,显示区域可以具有诸如半圆形和半椭圆形的包括线性边和曲边的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显示面板100具有线性边时,多边形形状的至少一些角可以以曲线来形成。也就是说,显示区域可以具有倒圆角。更详细地讲,当显示区域具有矩形形状时,相邻线性边彼此交汇处的部分可以由具有确定曲率的曲线代替。也就是说,矩形形状的角可以用具有分别连接到两个相邻的线性边的两个相邻的端的曲边来形成,所述曲边具有确定的曲率。曲率可以根据位置而不同地设定。例如,该曲率可以根据曲线开始的位置、曲线的长度等来改变。还预期的是,可以与示例性实施例结合利用复合曲线或多项式曲线。
尽管未示出,但是在显示区域中可以设置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可以是红色像素、绿色像素、蓝色像素和白色像素中的任意一种,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所述像素可以是品红色像素、青色像素、黄色像素等中的任意一种。
另外,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设置在基底SUB的一侧处并驱动像素的驱动单元(未示出)。驱动单元可以是玻璃上芯片(COG)型的驱动元件;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
像素中的每个可以包括设置在基底SUB上的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TFT和连接到薄膜晶体管TFT的显示元件OLED。显示元件OLED可以是有机发光元件。
基底SUB可以包括能够使光透过的透明绝缘材料。基底SUB可以是刚性基底和/或柔性基底。刚性基底(或基底部分)可以包括玻璃基底、石英基底、玻璃陶瓷基底和结晶玻璃基底。柔性基底(或基底部分)可以包括包含聚合物有机材料的膜基底和塑料基底。例如,柔性基底可以包括聚醚砜(PES)、聚丙烯酸酯(PA)、聚醚酰亚胺(PEI)、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硫醚(PPS)、聚芳酯(PAR)、聚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三醋酸纤维素(TAC)和醋酸丙酸纤维素(CAP)中的至少一种。另外,柔性基底可以包括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用作基底SUB的材料可以具有抵抗在显示装置的制造工艺中的高处理温度的抗性(例如,耐热性)。
缓冲层BFL可以设置在基底SUB与薄膜晶体管TFT之间。缓冲层BFL可以包括无机绝缘材料。例如,缓冲层BFL可以包括氧化硅、氮化硅和氮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另外,缓冲层BFL可以具有单层或多层结构。例如,缓冲层BFL可以具有包括氧化硅、氮化硅和氮氧化硅中的一种的单层结构。缓冲层BFL可以包括氧化硅层和设置在氧化硅层上的氮化硅层。缓冲层BFL可以包括顺序堆叠的三层或更多层绝缘层。缓冲层BFL可以防止杂质从基底SUB扩散到薄膜晶体管TFT中。另外,缓冲层BFL可以使基底SUB的表面平坦化。
薄膜晶体管TFT可以连接到栅极线(未示出)和数据线(未示出)。薄膜晶体管TFT可以包括半导体(或有源)层SCL、栅电极GE、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
半导体层SCL可以设置在缓冲层BFL上。半导体层SCL可以包括非晶硅、多晶硅、氧化物半导体和有机半导体中的至少一种。在半导体层SCL中,连接到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的区域可以是杂质掺杂到或注入到其中的源区和漏区。源区和漏区之间的区域可以是沟道区。尽管未示出,但是当半导体层SCL包括氧化物半导体时,用于阻挡入射到半导体层SCL中的光的光阻挡层可以设置在半导体层SCL的顶部或底部上。
栅极绝缘层GI可以设置在半导体层SCL上。栅极绝缘层GI可以覆盖半导体层SCL,并且可以使半导体层SCL和栅电极GE彼此绝缘。栅极绝缘层GI可以包括有机绝缘材料和无机绝缘材料中的至少一种。例如,栅极绝缘层GI可以包括氧化硅和氮化硅中的至少一种。
栅电极GE可以设置在栅极绝缘层GI上。栅电极GE可以连接到栅极线。栅电极GE可以包括低电阻导电材料,并且与半导体层SCL叠置。
层间绝缘层ILD可以设置在栅电极GE之上。层间绝缘层ILD可以包括有机绝缘材料和无机绝缘材料中的至少一种。例如,层间绝缘层ILD可包括氧化硅和氮化硅中的至少一种。层间绝缘层ILD可以使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与栅电极GE绝缘。
穿过栅极绝缘层GI和层间绝缘层ILD的接触孔可以通过其暴露半导体层SCL的源区和漏区。
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可以设置在层间绝缘层ILD上以彼此分隔开。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可以包括低电阻导电材料。源电极SE的一端可以连接到数据线。源电极SE的另一端可以通过接触孔中的一个连接到半导体层SCL的源区。漏电极DE的一端可以通过接触孔中的另一个连接到漏区。漏电极DE的另一端可以连接到显示元件OLED。
尽管已经将薄膜晶体管TFT为具有顶栅结构的薄膜晶体管的情况作为示例来进行描述并示出,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薄膜晶体管TFT可以是具有底栅结构、双栅结构等的薄膜晶体管。
保护层PSV可以设置在薄膜晶体管TFT之上。保护层PSV可以覆盖薄膜晶体管TFT。保护层PSV的一部分可以被去除以通过其暴露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中的一个(例如,漏电极DE)。保护层PSV可以包括至少一层。例如,保护层PSV可以包括无机保护层和设置在无机保护层上的有机保护层。无机保护层可以包括氧化硅和氮化硅中的至少一种。有机保护层可以包括压克力、聚酰亚胺(PI)、聚酰胺(PA)和苯并环丁烯(BCB)中的至少一种。另外,有机保护层可以是透明的且柔性的平坦化层以减少下结构的弯曲(或起伏)并使下结构的弯曲(或起伏)平坦化。
显示元件OLED可以设置在保护层PSV上。显示元件OLED可以包括连接到薄膜晶体管TFT的第一电极AE、设置在第一电极AE上的发射层EML和设置在发射层EML上的第二电极CE。第一电极AE和第二电极CE中的一个可以是阳极电极,第一电极AE和第二电极CE中的另一个可以是阴极电极。例如,第一电极AE可以是阳极电极,并且第二电极CE可以是阴极电极。
另外,第一电极AE和第二电极CE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透射电极。例如,当显示元件OLED为底发射型有机发光元件时,第一电极AE可以是透射电极,第二电极CE可以是反射电极。当显示元件OLED为顶发射型有机发光元件时,第一电极AE可以是反射电极,第二电极CE可以是透射电极。当显示元件OLED为双侧发射型有机发光元件时,第一电极AE和第二电极CE两者可以是透射电极。为了方便,将显示元件OLED为顶发射型有机发光元件且第一电极AE为阳极电极的情况作为示例来进行描述并示出。
在每个像素中,第一电极AE可以设置在保护层PSV上。第一电极AE可以包括被构造为反射光的反射层(未示出)和被设置在反射层的顶部或底部上的透明导电层(未示出)。反射层和透明导电层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连接到漏电极DE。
反射层可以包括反射入射光的材料。例如,反射层可以包括铝(Al)、银(Ag)、铬(Cr)、钼(Mo)、铂(Pt)、镍(Ni)以及它们的任意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透明导电层可以包括透明导电氧化物。例如,透明导电层可以包括至少一种透明导电氧化物,诸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铝锌(AZO)、镓掺杂氧化锌(GZO)、氧化锌锡(ZTO)、氧化镓锡(GTO)和氟掺杂氧化锡(FTO)中的至少一种。
像素限定层PDL可以设置在第一电极AE之上。像素限定层PDL设置在像素区域之间,并且可以通过其暴露第一电极AE。像素限定层PDL可以与第一电极AE的边缘部分叠置。以此方式,像素限定层PDL可以允许第一电极AE的表面的大部分通过其暴露。像素限定层PDL可以包括有机绝缘材料。例如,像素限定层PDL可以包括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丙烯腈(PAN)、聚酰胺(PA)、聚酰亚胺(PI)、聚芳基醚(PAE)、杂环聚合物、聚对二甲苯、环氧树脂、苯并环丁烯(BCB)、硅氧烷类树脂以及硅烷类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发射层EML可以设置在第一电极AE的暴露的表面上。发射层EML可以具有至少包括光产生层(LGL)的多层薄膜结构。例如,发射层EML可以包括用于注入空穴的空穴注入层(HIL)和具有空穴传输性质的空穴传输层(HTL),从而HTL通过抑制未能在LGL中结合的电子的运动来增加空穴与电子复合的机会,LGL通过注入的电子与空穴的复合来发光。发射层EML另外包括用于抑制LGL中未能结合的空穴的移动的空穴阻挡层(HBL)、将电子传输到LGL的电子传输层(ETL)和用于注入电子的电子注入层(EIL)。HIL、HTL、HBL、ETL和EIL可以是在相邻的发光区域中连接的公共层。
从LGL产生的光的颜色可以是红色、绿色、蓝色和白色中的一种,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从发射层EML的LGL产生的光的颜色还可以是品红色、青色、黄色等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电极CE可以设置在发射层EML上。第二电极CE可以是半透射反射层。例如,第二电极CE可以是具有光可以通过其透射的厚度的薄金属层。第二电极CE可以允许从LGL发射的光的一部分通过其透射,并且反射从LGL发射的其余的光。与透明导电层相比(例如,与第一电极AE相比),第二电极CE可以包括具有低逸出功的材料。例如,第二电极CE可以包括钼(Mo)、钨(W)、银(Ag)、镁(Mg)、铝(Al)、铂(Pt)、钯(Pd)、金(Au)、镍(Ni)、钕(Nd)、铱(Ir)、铬(Cr)、锂(Li)、钙(Ca)和它们的任意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从发射层EML发射的光的一部分可以不透射穿过第二电极CE,并且从第二电极CE反射的光可以再次从第一电极AE的反射层反射。也就是说,从发射层EML发射的光可以在反射层与第二电极CE之间共振。显示元件OLED的光提取效率可以通过光的共振来改善。
反射层与第二电极CE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从LGL发射的光的颜色来改变。也就是说,反射层与第二电极CE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从LGL发射的光的颜色来调整为对应于共振距离。
封装层ECL可以设置在第二电极CE之上。封装层ECL覆盖显示元件OLED并且可以防止氧和湿气渗透到显示元件OLED中。封装层ECL可以包括多个绝缘层。例如,封装层ECL可以包括多个无机层(未示出)和多个有机层(未示出)。例如,封装层ECL可以包括位于第二电极CE上的第一无机层、位于第一无机层上的有机层和位于有机层上的第二无机层。这里,无机层可以包括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锆和氧化锡中的至少一种。有机层可以包括压克力、聚酰亚胺(PI)、聚酰胺(PA)和苯并环丁烯(BCB)中的至少一种。
尽管将施用封装层ECL以使显示元件OLED与外部环境隔离的情况作为示例来进行描述并示出,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为了将显示元件OLED与外部环境隔离,可以施用封装基底来替代封装层ECL(或除了封装层ECL之外还施用封装基底)。封装基底可以通过密封件与基底SUB接合。当用封装基底将显示元件OLED与外部环境隔离时,封装层ECL可被省略。
触摸传感器200可以具有与显示面板100的形状对应的形状。例如,触摸传感器200可以具有包括线性边的闭合多边形形状。另外,触摸传感器200可以具有诸如圆形和椭圆形的包括曲边的形状。另外,触摸传感器200可以具有诸如半圆形和半椭圆形的包括线性边和曲边的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触摸传感器200具有线性边时,多边形形状的至少一些角可以以曲线来形成。也就是说,触摸传感器200可以具有倒圆角(或弧形角)。更详细地讲,当触摸传感器200具有矩形形状时,相邻线性边彼此交汇处的部分可以由具有确定曲率的曲线代替。也就是说,矩形形状的顶点部分可以用具有分别连接到两个相邻的线性边的两个相邻的端的曲边来形成,所述曲边具有确定的曲率。该曲率可以根据位置而不同地设定。例如,该曲率可以根据曲线开始的位置、曲线的长度等来改变。还预期的是,可以与示例性实施例结合利用复合曲线或多项式曲线。
触摸传感器200可以包括与显示区域对应的感测区域SA和在感测区域SA外部的非感测区域NSA,例如,非感测区域NSA可以设置在感测区域SA的外围处。
感测区域SA可以具有与触摸传感器200的形状对应的形状。例如,感测区域SA可以具有包括线性边的闭合多边形形状。另外,感测区域SA可以具有诸如圆形和椭圆形的包括曲边的形状。另外,感测区域SA可以具有诸如半圆形和半椭圆形的包括线性边和曲边的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感测区域SA具有线性边时,多边形形状的至少一些角可以以曲线来形成。也就是说,感测区域SA可以具有倒圆角。例如,当感测区域SA具有矩形形状时,相邻线性边彼此交汇处的部分可以由具有确定曲率的曲线代替。也就是说,矩形形状的顶点部分可以用具有分别连接到两个相邻的线性边的两个相邻的端的曲边来形成,所述曲边具有确定的曲率。该曲率可以根据位置而不同地设定。例如,该曲率可以根据曲线开始的位置、曲线的长度等来改变。
触摸传感器20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两个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例如,触摸传感器200可以设置在封装层ECL上。也就是说,显示面板100的封装层ECL可以是支撑触摸传感器200的基体。触摸传感器200可以包括设置在封装层ECL上的第一绝缘层210、位于第一绝缘层210上的电极层220和位于电极层220上的覆盖层230。
第一绝缘层210可以包括有机绝缘材料和无机绝缘材料中的至少一种。例如,第一绝缘层210可以包括氧化硅和氮化硅中的至少一种。
电极层220可以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设置在感测区域SA中并且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TSE1;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设置在感测区域SA中,与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交替设置,并且包括多个第二感测电极TSE2。电极层220还可以包括:多条第一感测线SL1,连接到第一感测电极TSE1并设置在感测区域SA中(参见图6)和非感测区域NSA中;多条第二感测线SL2,连接到第二感测电极TSE2并设置在感测区域SA中(参见图6)和非感测区域NSA中;以及焊盘单元(或区域)PDA,通过第一感测线SL1和第二感测线SL2将第一感测电极TSE1和第二感测电极TSE2电连接到外部驱动电路(未示出)并设置在非感测区NSA中。第一感测电极TSE1和第二感测电极TSE2中的一个(例如,第一感测电极TSE1)可以是接收触摸驱动信号的触摸驱动电极,第一感测电极TSE1和第二感测电极TSE2中的另一个(例如,第二感测电极TSE2)可以是输出触摸感测信号的触摸接收电极。如此,电极层220可以基于形成在第一感测电极TSE1与第二感测电极TSE2之间的第一电容器的电容变化来检测用户的触摸。
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和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两者可以在一个方向上延伸。另外,第一感测电极TSE1可以布置在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延伸所沿的方向上,并且第二感测电极TSE2可以布置在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延伸所沿的方向上。第一感测电极TSE1和第二感测电极TSE2可以感测来自诸如用户的身体的一部分、手写笔等的物体的触摸输入的电容的变化。另外,第一感测电极TSE1和第二感测电极TSE2可以包括导电材料以感测电容的变化。
第一感测线SL1和第二感测线SL2可以将经由第一感测电极TSE1和第二感测电极TSE2感测到的电容的变化通过焊盘单元PDA传输到外部电路。另外,第一感测线SL1和第二感测线SL2可以包括与第一感测电极TSE1和第二感测电极TSE2相同的材料。焊盘单元PDA可以包括多个焊盘PD。焊盘PD可以通过第一感测线SL1和第二感测线SL2电连接到第一感测电极TSE1和第二感测电极TSE2。
覆盖层230可以设置在电极层220上以保护触摸传感器200的暴露表面,例如,电极层220。覆盖层230可以包括有机绝缘材料和无机绝缘材料中的至少一种。例如,覆盖层230可以包括氧化硅和氮化硅中的至少一种。
尽管将覆盖层230设置在电极层220上的情况作为示例来进行描述并示出,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覆盖层230可以被设置在电极层220上的透明窗取代(或补充)。窗可以是高强度透明塑料基底或高强度透明玻璃基底。
图6是图5的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区域EA2的放大视图。图7是示出在图5中示出的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感测线和第一感测电极列的第一感测电极的平面图。图8是示出在图5中示出的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感测线和第二感测电极列的第二感测电极的平面图。图9是示出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感测电极、第二感测电极、第一感测线、第二感测线和感测线连接部的连接关系的平面图。图10是示出图9的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感测线和感测线连接部的连接关系的剖视图。图11是图6的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区域EA3的放大视图。
参照图6至图11,电极层220可以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在一个方向上延伸且彼此平行;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与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平行地延伸并与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交替设置。
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可以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TSE1。例如,一个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可以包括m(m是2或更大的自然数)个第一感测电极TSE1。第一感测电极TSE1可以布置在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延伸所沿的方向上。
第一感测电极TSE1中的每个可以包括多个子电极,例如,彼此分隔开设置的N个子电极SUE1、SUE2、SUE3和SUE4,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感测电极TSE1中的每个可以包括四个子电极SUE1、SUE2、SUE3和SUE4。也就是说,第一感测电极TSE1中的每个可以包括第一子电极SUE1、第二子电极SUE2、第三子电极SUE3和第四子电极SUE4。这里,子电极SUE1、SUE2、SUE3和SUE4可以顺序地布置在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的延伸方向上。也就是说,在子电极SUE1、SUE2、SUE3和SUE4中,第一子电极SUE1可以设置得距离焊盘单元PDA最远,第四子电极SUE4可以设置得距离焊盘单元PDA最近。
子电极SUE1、SUE2、SUE3和SUE4可以连接到第一感测线SL1。第一感测线SL1可以设置在其中设置有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和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的区域中。另外,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TSE1中的一个第一感测电极TSE1的子电极SUE1、SUE2、SUE3和SUE4可以通过第一感测线SL1分别电连接到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TSE1中的另一第一感测电极TSE1的子电极SUE1、SUE2、SUE3和SUE4。
例如,如果第一感测电极TSE1中的每个包括N个子电极SUE1、SUE2、SUE3和SUE4,那么一个第一感测电极TSE1的第J子电极可以通过第一感测线SL1电连接到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TSE1的第(N-J+1)子电极,其中,J是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因此,如果包括在第一感测电极TSE1中的子电极SUE1、SUE2、SUE3和SUE4的数量为N,那么与一个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对应的第一感测线SL1的数量可以为N。
例如,如果第一感测电极TSE1中的每个包括四个子电极SUE1、SUE2、SUE3和SUE4,那么一个第一感测电极TSE1的第一子电极SUE1与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TSE1的第四子电极SUE4可以通过第一条第一感测线SL11彼此电连接。所述一个第一感测电极TSE1的第二子电极SUE2与所述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TSE1的第三子电极SUE3可以通过第二条第一感测线SL12彼此电连接。所述一个第一感测电极TSE1的第三子电极SUE3与所述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TSE1的第二子电极SUE2可以通过第三条第一感测线SL13彼此电连接。所述一个第一感测电极TSE1的第四子电极SUE4与所述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TSE1的第一子电极SUE1可以通过第四条第一感测线SL14彼此电连接。因此,与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中的每个对应的第一感测线SL1的数量可以为四。
如果在一个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中的第一感测电极TSE1的数量为M,一个第一感测电极TSE1中的子电极SUE1、SUE2、SUE3和SUE4的数量为N,并且子电极SUE1、SUE2、SUE3和SUE4与第一感测线SL1彼此一一对应,那么与一个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对应的第一感测线SL1的数量可以为M×N,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如果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的数量为P,那么电极层220可以包括P×M×N条第一感测线SL1,其中,P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因此,在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与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之间的区域中,随着第一感测线SL1变得更靠近焊盘单元PDA,第一感测线SL1的数量可以增加。在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与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之间的区域中,随着第一感测线SL1的数量增加,电磁干扰(例如,由施加到第一感测线SL1的信号引起的噪声)会增大。如果噪声增大,则第一感测电极TSE1与第二感测电极TSE2之间的互感电容会减小。因此,在电极层220中,随着距焊盘单元PDA的距离减小,电极层220的触摸灵敏度会降低。而且,在电极层220中,远离焊盘单元PDA的区域的触摸灵敏度与靠近焊盘单元PDA的区域的触摸灵敏度会彼此不同。
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TSE1的子电极SUE1、SUE2、SUE3和SUE4可以通过相同的第一感测线SL1电连接。也就是说,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TSE1的子电极SUE1、SUE2、SUE3和SUE4可以共享第一感测线SL1。由于与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对应的第一感测线SL1的数量等于包括在每个第一感测电极TSE1中的子电极SUE1、SUE2、SUE3和SUE4的数量,所以与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对应的第一感测线SL1的数量可以小于包括在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中的子电极SUE1、SUE2、SUE3和SUE4的数量。因此,设置在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与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之间的区域中的第一感测线SL1的数量可以减少,并且在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与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之间的区域中被第一感测线SL1占据的面积可以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在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与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之间的区域中的第一感测线SL1的数量减少,并且如此,第二感测电极TSE2和第一感测电极TSE1与第一感测线SL1之间的电磁干扰可以降低。因此,可以改善电极层220的触摸灵敏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在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与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之间的区域中的第一感测线SL1的数量减少,并且如此,在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与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之间的区域中被第一感测线SL1占据的面积可以减小。考虑到在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与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之间的区域中被第一感测线SL1占据的面积减小,则第一感测电极TSE1或第二感测电极TSE2的面积可以增大。通过增大第一感测电极TSE1或第二感测电极TSE2的面积,可以改善电极层220的触摸灵敏度。
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可以包括多个第二感测电极TSE2。例如,一个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可以包括q个第二感测电极TSE2,其中,q是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第二感测电极TSE2可以布置在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延伸所沿的方向上。
第二感测电极TSE2可以分别连接到第二感测线SL2。因此,与一个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对应的第二感测线SL2的数量可以等于第二感测电极TSE2的数量。也就是说,与一个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对应的第二感测线SL2的数量可以为q。第二感测线SL2可以设置在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与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之间的区域中。
第二感测线SL2可以交替地设置在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的左侧和右侧处。例如,连接到相邻的第二感测电极TSE2中的一个的第二感测线SL2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的右侧。另外,连接到所述相邻的第二感测电极TSE2中的另一个的第二感测线SL2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的左侧。因此,设置在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与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之间的区域中的第二感测线SL2的数量可以彼此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与在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中的相同位置处设置的子电极SUE1、SUE2、SUE3和SUE4连接的第一感测线SL1可以通过第一感测线连接部CNL1彼此电连接。例如,与一个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中的第一感测电极TSE1的第J子电极连接的第J条第一感测线SL1可以电连接到与另一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中的第一感测电极TSE1的第J子电极连接的第J条第一感测线SL1。这里,所述另一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可以是不与所述一个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而是与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之中的所述一个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分隔开。
例如,电极层220可以包括设置在图10中示出的第一绝缘层210上的第一感测线连接部CNL1、设置在第一感测线连接部CNL1之上的第二绝缘层225以及设置在第二绝缘层225上的第一感测电极TSE1、第二感测电极TSE2、第一感测线SL1和第二感测线SL2。
第二绝缘层225可以包括有机绝缘材料和无机绝缘材料中的至少一种。第二绝缘层225可以包括通过其暴露第一感测线连接部CNL1的第一接触孔CNT1。第一感测线连接部CNL1与第一感测线SL1可以通过第一接触孔CNT1彼此电连接。
连接到第一感测线连接部CNL1的第一感测线SL1可以电连接到焊盘单元PDA的焊盘PD中的同一焊盘PD。因此,考虑到第一感测线SL1通过第一感测线连接部CNL1彼此电连接,则电连接到第一感测电极TSE1的焊盘PD的总数可以减小。
另外,由于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的第J条第一感测线SL1彼此电连接,所以连接到第J条第一感测线SL1的第J子电极可以通过同一焊盘PD施加有同一信号,例如,触摸驱动信号。此外或可选地,连接到第J条第一感测线SL1的第J子电极可以通过同一焊盘PD输出同一信号,例如,触摸感测信号。
尽管将第一感测线连接部CNL1设置在第一感测电极TSE1、第二感测电极TSE2、第一感测线SL1和第二感测线SL2的下层中的情况作为示例来进行描述并示出,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第一感测线连接部CNL1可以设置在第一感测电极TSE1、第二感测电极TSE2、第一感测线SL1和第二感测线SL2的上层中。
与在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中的相同位置处设置的第二感测电极TSE2连接的第二感测线SL2可以彼此电连接。例如,与在四个相邻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中的每个中的第i第二感测电极TSE2连接的第i条第二感测线SL2可以通过第二接触孔CNT2连接到第二感测线连接部CNL2,其中,i为小于或等于q的正整数。与第一感测线连接部CNL1类似,第二感测线连接部CNL2可以设置在第一绝缘层210上。另外,第二感测线SL2和第二感测线连接部CNL2的连接结构可以与第一感测线SL1和第一感测线连接部CNL1的连接结构相同。
由于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的第i条第二感测线SL2彼此电连接,所以与四个相邻的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中的第i条第二感测线SL2连接的四个第i第二感测电极TSE2可以彼此电连接。
根据一些实施例,与在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中的相同位置处设置的第二感测电极TSE2连接的第二感测线SL2可以电连接到焊盘单元PDA的焊盘PD中的同一焊盘PD。由于第i条第二感测线SL2彼此电连接,所以连接到第i条第二感测线SL2的第i第二感测电极TSE2可以通过同一焊盘PD施加有同一信号,例如,触摸驱动信号。此外或可选地,连接到第i条第二感测线SL2的第i第二感测电极TSE2可以通过同一焊盘PD输出同一信号,例如,触摸感测信号。
由于与在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中的相同位置处设置的第二感测电极TSE2连接的第二感测线SL2彼此电连接,所以电连接到第二感测电极TSE2的焊盘PD的数量可以减小。
尽管在四个相邻的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中的相同位置处设置的第二感测电极TSE2连接到一个焊盘PD的情况作为示例来进行描述并示出,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在两个或三个相邻的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中的相同位置处设置的第二感测电极TSE2可以连接到一个焊盘PD。
根据一些实施例,如图11所示,子电极SUE1、SUE2、SUE3和SUE4以及第二感测电极TSE2可以包括多条导电精细线CFL。例如,子电极SUE1、SUE2、SUE3和SUE4以及第二感测电极TSE2可以包括在一个方向上延伸并且彼此平行的多条第一导电精细线CFL1以及在与第一导电精细线CFL1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彼此平行的多条第二导电精细线CFL2。也就是说,第二感测电极TSE2以及子电极SUE1、SUE2、SUE3和SUE4可以具有网格结构。
网格结构可以包括多个开口,例如,由于第一导电精细线CFL1和第二导电精细线CFL2彼此交叉而形成的区域。开口可以减小子电极SUE1、SUE2、SUE3和SUE4以及第二感测电极TSE2与显示面板100叠置的面积。通过减小子电极SUE1、SUE2、SUE3和SUE4以及第二感测电极TSE2与显示面板100叠置的面积,能够防止(或至少减小)子电极SUE1、SUE2、SUE3和SUE4以及第二感测电极TSE2与显示面板100之间的电磁干扰。因此,可以改善电极层220的触摸灵敏度。此外,通过减小子电极SUE1、SUE2、SUE3和SUE4以及第二感测电极TSE2与显示面板100叠置的面积,可以减少从显示面板100发射的光传输到观看者所沿的路径上(或路径中)的障碍的数量。因此,可以改善包括触摸传感器200和显示面板100的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
第一导电精细线CFL1和第二导电精细线CFL2可以包括铝(Al)、铜(Cu)、铬(Cr)、镍(Ni)、金(Au)、铂(Pt)以及它们的任意合金中的至少一种。另外,第一导电精细线CFL1和第二导电精细线CFL2可以包括透明导电氧化物。
尽管将第一感测电极TSE1和第二感测电极TSE2设置在第二绝缘层225上的情况作为示例来进行描述并示出,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包括在第一感测电极TSE1和第二感测电极TSE2中的第一导电精细线CFL1和第二导电精细线CFL2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绝缘层210上的第一导电层和设置在第二绝缘层225上的第二导电层,并且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可以通过接触孔彼此电连接。
图12是示出在图5中示出的设置在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的倒圆角处的第一感测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的平面图。图13是图12的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区域EA4的放大视图。图14和图15是示出根据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在触摸传感器的倒圆角处设置的第一感测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的示例的平面图。图14和图15的平面图示出了与区域EA4类似的区域,但与修改的触摸传感器相关。如此,下面将描述主要区别以避免使示例性实施例模糊。
参照图12至图15,触摸传感器200(见图1至图11)可以具有包括线性边的闭合多边形形状,并且多边形形状的至少一些角可以以曲线形成。也就是说,触摸传感器200可以具有倒圆角。例如,当触摸传感器200具有矩形形状时,相邻线性边彼此交汇处的部分可以由具有确定曲率的曲线代替。也就是说,矩形形状的角可以用具有分别连接到两个相邻的线性边的两个相邻的端的曲边来形成,所述曲边具有确定的曲率。
触摸传感器200可以包括感测区域SA和设置在感测区域SA的外围处的非感测区域NSA。感测区域SA可以具有与触摸传感器200的形状对应的形状。例如,感测区域SA可以具有矩形形状,矩形形状的角可以用具有分别连接到两个相邻的线性边的两个相邻的端的曲边来形成,所述曲边具有确定的曲率。
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和与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交替设置的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可以设置在感测区域SA中。
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和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可以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TSE1和多个第二感测电极TSE2或TSE2_1。例如,一个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和一个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可以包括M个第一感测电极TSE1和M个第二感测电极TSE2或TSE2_1,M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第一感测电极TSE1和第二感测电极TSE2或TSE2_1可以布置在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和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延伸所沿的方向上。
第一感测电极TSE1中的每个可以包括多个子电极,例如,彼此分隔开设置的N(N为2或更大的自然数)个子电极SUE1(或SUE1_1)、SUE2、SUE3和SUE4。例如,第一感测电极TSE1中的每个可以包括第一子电极SUE1(或SUE1_1)、第二子电极SUE2、第三子电极SUE3和第四子电极SUE4。第一子电极SUE1(或SUE1_1)、第二子电极SUE2、第三子电极SUE3和第四子电极SUE4可以顺序地布置在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的延伸方向上。
子电极SUE1(或SUE1_1)、SUE2、SUE3和SUE4可以连接到第一感测线SL1。另外,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TSE1中的一个第一感测电极TSE1的子电极SUE1、SUE2、SUE3和SUE4可以通过第一感测线SL1分别电连接到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TSE1中的另一第一感测电极TSE1的子电极SUE1、SUE2、SUE3和SUE4。
第二感测电极TSE2(或TSE2_1)可以连接到第二感测线SL2。
由于感测区域SA具有倒圆角,所以与倒圆角对应的第一子电极SUE1(或SUE1_1)和第二感测电极TSE2(或TSE2_1)的边缘可以具有倒圆的形状。也就是说,第一子电极SUE1(或SUE1_1)和第二感测电极TSE2(或TSE2_1)可以具有四边形形状的一部分(例如,曲边的外部的区域)被去除的形状。因此,第一子电极SUE1(或SUE1_1)的面积会小于其它子电极的面积(例如,第二子电极SUE2、第三子电极SUE3和第四子电极SUE4)。另外,第一感测电极TSE1的第一子电极SUE1(或SUE1_1)、第二子电极SUE2、第三子电极SUE3和第四子电极SUE4的面积的总和会与第二感测电极TSE2或TSE2_1的面积不同。
如图13所示,第一子电极SUE1和第二感测电极TSE2具有使一部分从其去除的形状,并且如此,形成在第一子电极SUE1与第二感测电极TSE2之间的电容器的电容会减小。这是因为第一子电极SUE1和第二感测电极TSE2的面积较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感测电极TSE2的面积的减小大于第一子电极SUE1的面积的减小,并且因此,形成在第一子电极SUE1与第二感测电极TSE2之间的电容器的电容会与第二感测电极TSE2的面积的减小成比例地减小。由于电容减小,所以触摸传感器200的触摸灵敏度会劣化。
同时,如图14和图15所示,第二感测电极TSE2_1具有突出到第一子电极SUE1_1的形状,使得第一子电极SUE1_1的面积可以减小,但第二感测电极TSE2_1的面积可以增大。因此,第一感测电极TSE1的第一子电极SUE1_1、第二子电极SUE2、第三子电极SUE3和第四子电极SUE4的面积的总和可以与第二感测电极TSE2_1的面积基本相同或相似。
至少因为第二感测电极TSE2_1具有朝向第一子电极SUE1_1突出的形状,所以第一子电极SUE1_1和第二感测电极TSE2_1能够形成电容器的面积可以增大。由于第一子电极SUE1_1和第二感测电极TSE2_1形成电容器的面积增大,所以电容器的电容可以增大。由于电容增大,所以可以改善触摸传感器200的触摸灵敏度。
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在图14和图15中示出的设置在触摸传感器的倒圆角处的第一子电极SUE1_1和第二感测电极TSE2_1。
设置在触摸传感器200中的感测区域SA的倒圆角处的第一子电极SUE1_1和第二感测电极TSE2_1的边缘可以具有与感测区域SA的倒圆角对应的倒圆的形状。
另外,第二感测电极TSE2_1可以包括在相对于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延伸所沿的方向垂直或倾斜的方向上突出的突出部PTA。突出部PTA可以朝向第一感测电极TSE1的第一子电极SUE1_1突出。这里,通过突出部PTA,第一子电极SUE1_1与第二感测电极TSE2_1之间的边界可以在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和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延伸所沿的方向上倾斜。另外,突出部PTA可以延伸到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的内部。例如,突出部PTA可以延伸到第一子电极SUE1_1的图案化部分中,诸如第一子电极SUE1_1的缺口部分、凹进部分或以其它方式图案化的部分中。
如果突出部PTA延伸到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的内部,那么设置在感测区域SA的倒圆角处的第二感测电极TSE2_1的面积可以由于突出部PTA而增大。然而,第一子电极SUE1_1的面积可以由于突出部PTA而减小。例如,第一子电极SUE1_1的面积可以与向第一感测电极TSE1突出的突出部PTA的面积成比例地减小。因此,第一感测电极TSE1的第一子电极SUE1_1、第二子电极SUE2、第三子电极SUE3和第四子电极SUE4的面积的总和可以等于或近似于第二感测电极TSE2_1的面积。
另外,尽管第一子电极SUE1_1的面积减小,但是第二感测电极TSE2_1的面积增大,并且如此,第一子电极SUE1_1和第二感测电极TSE2_1形成电容器的面积可以增大。因此,形成在第一子电极SUE1_1与第二感测电极TSE2_1之间的电容器的电容可以增大。
连接到子电极SUE1_1、SUE2、SUE3和SUE4的第一感测线SL1以及连接到第二感测电极TSE2_1的第二感测线SL2中的至少一者可以设置在第二感测电极TSE2_1的突出部PTA与第一子电极SUE1_1之间。另外,虚设图案DMP可以设置在第二感测电极TSE2_1的突出部PTA与第一子电极SUE1_1之间。虚设图案DMP可以防止(或至少减少)第一子电极SUE1_1与第二感测电极TSE2_1之间的区域被用户看到。
在倒圆角处,图14中示出的触摸传感器200可以不包括第二感测电极TSE2_1的突出部PTA与第一子电极SUE1_1之间的第一感测线SL1、第二感测线SL2和虚设图案DMP。因此,在倒圆角处,图14中示出的触摸传感器200可以增大第二感测电极TSE2_1的面积和第一子电极SUE1_1的面积,并且减小第二感测电极TSE2_1的突出部PTA与第一子电极SUE1_1之间的距离。
由于第二感测电极TSE2_1的面积和第一子电极SUE1_1的面积增大,并且第二感测电极TSE2_1的突出部PTA与第一子电极SUE1_1之间的距离减小,所以可以改善触摸传感器200的触摸灵敏度。也就是说,在倒圆角处,图14中示出的触摸传感器200的触摸灵敏度可以比图15中示出的触摸传感器200的触摸灵敏度好。
图16、图17、图18和图19是示出设置在根据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的倒圆角处的第一感测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的示例的平面图。图16至图19的平面图示出了与区域EA4类似的区域,但与修改的触摸传感器相关。如此,下面将描述主要区别以避免使示例性实施例模糊。
参照图16至图19,触摸传感器200(参见图1至图11)的感测区域SA可具有倒圆角。
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和与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交替设置的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可以设置在感测区域SA中。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和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可以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TSE1和多个第二感测电极TSE2_2或TSE2_3。
第一感测电极TSE1中的每个可以包括顺序地设置成彼此分隔开的第一子电极SUE1_2(或SUE1_3)、第二子电极SUE2、第三子电极SUE3和第四子电极SUE4。子电极SUE1_2(或SUE1_3)、SUE2、SUE3和SUE4可以连接到第一感测线SL1_1或SL1_2。另外,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TSE1中的一个第一感测电极TSE1的子电极SUE1_2(或SUE1_3)、SUE2、SUE3和SUE4可以通过第一感测线SL1_1或SL1_2分别电连接到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TSE1中的另一第一感测电极TSE1的子电极SUE1_2(或SUE1_3)、SUE2、SUE3和SUE4。
第二感测电极TSE2_2或TSE2_3可以连接到第二感测线SL2_1或SL2_2。
设置在感测区域SA的倒圆角处的第一子电极SUE1_2或SUE1_3和第二感测电极TSE2_2或TSE2_3的边缘可以具有与感测区域SA的倒圆形状的形状对应的形状。
另外,第二感测电极TSE2_2或TSE2_3可以包括在相对于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延伸所沿的方向垂直或倾斜的方向上突出的突出部PTA_1或PTA_2。突出部PTA_1或PTA_2可以朝向第一感测电极TSE1的第一子电极SUE1_2或SUE1_3突出。这里,通过突出部PTA_1或PTA_2,第一子电极SUE1_2或SUE1_3与第二感测电极TSE2_2或TSE2_3之间的边界的一部分可以在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和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延伸所沿的方向上倾斜。另外,边界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弯折点。如图16和图17所示,第一子电极SUE1_2与第二感测电极TSE2_2之间的边界可以具有一个弯折点。如图18和图19所示,第一子电极SUE1_3与第二感测电极TSE2_3之间的边界可以具有两个弯折点。
第一子电极SUE1_2与第二感测电极TSE2_2之间或者第一子电极SUE1_3与第二感测电极TSE2_3之间的边界的长度可以通过弯折点来增大。此外,在第一子电极SUE1_2与第二感测电极TSE2_2之间形成的电容器的电容可以与第一子电极SUE1_2与第二感测电极TSE2_2之间的边界的长度成比例,或者在第一子电极SUE1_3与第二感测电极TSE2_3之间形成的电容器的电容可以与第一子电极SUE1_3与第二感测电极TSE2_3之间的边界的长度成比例。因此,随着第一子电极SUE1_2与第二感测电极TSE2_2之间或者第一子电极SUE1_3与第二感测电极TSE2_3之间的边界的长度增大,电容可以增大。由于形成在第一子电极SUE1_2与第二感测电极TSE2_2之间或者第一子电极SUE1_3与第二感测电极TSE2_3之间的电容器的电容增大,可以改善触摸传感器200的倒圆角处的触摸灵敏度。
连接到子电极SUE1_2(SUE1_3)、SUE2、SUE3和SUE4的第一感测线SL1_1或SL1_2以及连接到第二感测电极TSE2_2或TSE2_3的第二感测线SL2_1或SL2_2中的至少一者可以设置在第二感测电极TSE2_2或TSE2_3的突出部PTA_1或PTA_2与第一子电极SUE1_2或SUE1_3之间。另外,虚设图案DMP_1或DMP_2可以设置在第二感测电极TSE2_2或TSE2_3的突出部PTA_1或PTA_2与第一子电极SUE1_2或SUE1_3之间。
在倒圆角处,图16和图18中示出的触摸传感器200可以不包括位于第二感测电极TSE2_2或TSE2_3的突出部PTA_1或PTA_2与第一子电极SUE1_2或SUE1_3之间的第一感测线SL1_1或SL1_2、第二感测线SL2_1或SL2_2和虚设图案DMP_1或DMP_2。如此,在倒圆角处,图16和图18中示出的触摸传感器200可以增大第二感测电极TSE2_2或TSE2_3的面积和第一子电极SUE1_2或SUE1_3的面积,并且减小第二感测电极TSE2_2或TSE2_3的突出部PTA_1或PTA_2与第一子电极SUE1_2或SUE1_3之间的距离。
由于第二感测电极TSE2_2或TSE2_3的面积和第一子电极SUE1_2或SUE1_3的面积增大,并且第二感测电极TSE2_2或TSE2_3的突出部PTA_1或PTA_2与第一子电极SUE1_2或SUE1_3之间的距离减小,所以可以改善触摸传感器200的触摸灵敏度。也就是说,在倒圆角处,与图17和图19中示出的触摸传感器200的触摸灵敏度相比,图16和图18中示出的触摸传感器200的触摸灵敏度可以更好。
图20、图21、图22和图23是示出设置在根据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的倒圆角处的第一感测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的平面图。图20至图23的平面图示出了与区域EA4类似的区域,但与修改的触摸传感器相关。如此,下面将描述主要区别以避免使示例性实施例模糊。
参照图20至图23,触摸传感器200(参见图1至图11)的感测区域SA可具有倒圆角。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和与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交替设置的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可以设置在感测区域SA中。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和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可以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TSE1和多个第二感测电极TSE2。
第一感测电极TSE1中的每个可以包括顺序地设置成彼此分隔开的第一子电极SUE1_4(或SUE1_5)、第二子电极SUE2、第三子电极SUE3和第四子电极SUE4。子电极SUE1_4(或SUE1_5)、SUE2、SUE3和SUE4可以连接到第一感测线SL1_3或SL1_4。另外,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TSE1中的一个第一感测电极TSE1的子电极SUE1_4(或SUE1_5)、SUE2、SUE3和SUE4可以通过第一感测线SL1_3或SL1_4分别电连接到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TSE1中的另一第一感测电极TSE1的子电极SUE1_4(或SUE1_5)、SUE2、SUE3和SUE4。
第二感测电极TSE2_4或TSE2_5可以连接到第二感测线SL2_3或SL2_4。
设置在感测区域SA的倒圆角处的第一子电极SUE1_4或SUE1_5和第二感测电极TSE2_4或TSE2_5的边缘可以具有与感测区域SA的倒圆形状的形状对应的形状。也就是说,与感测区域SA的倒圆角对应的第一子电极SUE1_4或SUE1_5和第二感测电极TSE2_4或TSE2_5的边缘可以具有倒圆的形状。另外,第二感测电极TSE2_4或TSE2_5可以包括在相对于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延伸所沿的方向垂直或倾斜的方向上突出的突出部PTA_3或PTA_4。突出部PTA_3或PTA_4可以朝向第一感测电极TSE1的第一子电极SUE1_4或SUE1_5突出。突出部PTA_3或PTA_4可以比具有倒圆边缘的第一子电极SUE1_4或SUE1_5更邻近倒圆角。
第一子电极SUE1_4或SUE1_5与第二感测电极TSE2_4或TSE2_5之间的边界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具有弯曲的形状。例如,如图20和图21所示,第二感测电极TSE2_4的突出部PTA_3与第一子电极SUE1_4之间的边界可以具有弯曲的形状。另外,如图22和图23所示,第二感测电极TSE2_5的突出部PTA_4与第一子电极SUE1_5之间的边界可以具有包括位于其两端处的曲线和将位于其两端处的曲线之间的曲线连接的连接线(或连接部)的形状。连接线可以形成为具有至少一个弯折点的曲线的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子电极SUE1_4或SUE1_5与第二感测电极TSE2_4或TSE2_5之间的边界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弯曲的形状,如此,第一子电极SUE1_4或SUE1_5与第二感测电极TSE2_4或TSE2_5之间的边界的长度可以增大。由于第一子电极SUE1_4与第二感测电极TSE2_4之间或者第一子电极SUE1_5与第二感测电极TSE2_5之间边界的长度增大,所以形成在第一子电极SUE1_4与第二感测电极TSE2_4之间或者第一子电极SUE1_5与第二感测电极TSE2_5之间的电容器的电容可以增大。由于形成在第一子电极SUE1_4与第二感测电极TSE2_4之间或者第一子电极SUE1_5与第二感测电极TSE2_5之间的电容器的电容增大,所以可以改善与触摸传感器200的倒圆角相邻的区域中的触摸灵敏度。
连接到子电极SUE1_4(或SUE1_5)、SUE2、SUE3和SUE4的第一感测线SL1_3或SL1_4以及连接到第二感测电极TSE2_4或TSE2_5的第二感测线SL2_3或SL2_4中的至少一者可以设置在第二感测电极TSE2_4或TSE2_5的突出部PTA_3或PTA_4与第一子电极SUE1_4或SUE1_5之间。另外,虚设图案DMP_3或DMP_4可以设置在第二感测电极TSE2_4或TSE2_5的突出部PTA_3或PTA_4与第一子电极SUE1_4或SUE1_5之间。
在倒圆角处,图20和图22中示出的触摸传感器200可以不包括第二感测电极TSE2_4或TSE2_5的突出部PTA_3或PTA_4与第一子电极SUE1_4或SUE1_5之间的第一感测线SL1_3或SL1_4、第二感测线SL2_3或SL2_4和虚设图案DMP_3或DMP_4。因此,在倒圆角处,图20和图22中示出的触摸传感器200可以增大第二感测电极TSE2_4或TSE2_5的面积和第一子电极SUE1_4或SUE1_5的面积,并且减小第二感测电极TSE2_4或TSE2_5的突出部PTA_3或PTA_4与第一子电极SUE1_4或SUE1_5之间的距离。
由于第二感测电极TSE2_4或TSE2_5的面积和第一子电极SUE1_4或SUE1_5的面积增大,并且第二感测电极TSE2_4或TSE2_5的突出部PTA_3或PTA_4与第一子电极SUE1_4或SUE1_5之间的距离减小,所以可以改善触摸传感器200的触摸灵敏度。也就是说,在倒圆角处,与图21和图23中示出的触摸传感器200的触摸灵敏度相比,图20和图22中示出的触摸传感器200的触摸灵敏度可以更好。
图24和图25是示出设置在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的倒圆角处的第一感测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的平面图。图24和图25的触摸传感器类似于图1至图11的触摸传感器200。如此,下面将描述主要区别以避免使示例性实施例不清楚。
参照图24和图25,触摸传感器200(参见图1至图11)的感测区域SA可具有倒圆角。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和与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交替设置的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可以设置在感测区域SA中。第一感测电极列TSC1和第二感测电极列TSC2可以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TSE1和多个第二感测电极TSE2_6。
第一感测电极TSE1中的一些可以包括顺序地设置成彼此分隔开的第一子电极SUE1、第二子电极SUE2、第三子电极SUE3和第四子电极SUE4。设置在(或靠近)倒圆角处的第一感测电极TSE1的第一子电极SUE1和第二感测电极TSE2_6的与第一感测电极TSE1的第一子电极SUE1对应的区域可被省略。也就是说,设置在倒圆角处的第一感测电极TSE1可以仅包括第二子电极SUE2、第三子电极SUE3和第四子电极SUE4。以这种方式,第三感测电极TSE3可以设置在第一子电极SUE1和第二感测电极TSE2_6的与第一子电极SUE1对应的区域被省略的区域中。也就是说,第三感测电极TSE3可以设置在倒圆角处,并且可以比第一感测电极TSE1和第二感测电极TSE2_6靠近倒圆角。另外,与第三感测电极TSE3的倒圆角对应的边缘可以具有倒圆的形状。
第三感测电极TSE3可以是自电容型感测电极。例如,如图24所示,第三感测电极TSE3可以不与第一感测电极TSE1和第二感测电极TSE2_6形成电容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5所示,第三感测电极TSE3可以与第一感测电极TSE1和第二感测电极TSE2_6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电容器。例如,第三感测电极TSE3可以与第二感测电极TSE2_6形成电容器。因此,第三感测电极TSE3与第二感测电极TSE2_6一起可以用作互电容型触摸传感器的感测电极。
子电极SUE1、SUE2、SUE3和SUE4可以连接到第一感测线SL1。另外,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TSE1中的一个第一感测电极TSE1的子电极SUE1、SUE2、SUE3和SUE4可以通过第一感测线SL1分别电连接到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TSE1中的另一第一感测电极TSE1的子电极SUE1、SUE2、SUE3和SUE4。第二感测电极TSE2_6可以连接到第二感测线SL2,第三感测电极TSE3可以连接到第三感测线SL3。
根据各种示例性实施例,触摸传感器和显示装置可防止(或减小)倒圆角处的灵敏度降低。因此,触摸传感器和显示装置可以减小区域之间的触摸灵敏度的差异。
虽然这里已经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但是通过本描述,其它实施例和修改将是明显的。因此,发明构思不限于这样的实施例,而是由给出的权利要求以及各种明显的修改和等同布置的更宽的范围来限定。

Claims (35)

1.一种触摸传感器,所述触摸传感器包括:
基体,包括:感测区域,包括倒圆角;以及非感测区域,位于所述感测区域外部;
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在所述基体上在第一方向上延伸,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中的每个第一感测电极列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每个第一感测电极包括多个子电极;以及
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列,在所述基体上与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交替设置,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列中的每个第二感测电极列包括多个第二感测电极,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中的一个的子电极与所述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中的另一个的对应的子电极电连接,
其中,所述多个子电极中最靠近所述倒圆角的子电极包括与所述倒圆角对应的倒圆边缘,以及
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中的最靠近所述倒圆角的第二感测电极包括:倒圆边缘,对应于所述倒圆角;以及突出部,朝向包括所述倒圆边缘的所述子电极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中,所述突出部延伸到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中的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列的图案化部分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中,包括所述倒圆边缘的所述子电极的面积小于所述多个子电极中其它子电极的对应的面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中,所述突出部与包括所述倒圆边缘的所述子电极之间的边界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倾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中,所述突出部与包括所述倒圆边缘的所述子电极之间的所述边界包括弯折点。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传感器,所述触摸传感器还包括:
多条第一感测线,连接到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以及
多条第二感测线,连接到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每个第一感测电极包括N个子电极,N为大于1的正整数,以及
其中,所述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中的所述一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第J子电极与所述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中的所述另一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第(N-J+1)子电极经由所述多条第一感测线中的第一感测线彼此电连接,J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中,所述多条第一感测线中的第一感测线或所述多条第二感测线中的第二感测线设置在与所述突出部和包括所述倒圆边缘的所述子电极之间的所述边界对应的空间中。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传感器,所述触摸传感器还包括:
虚设图案,位于与所述突出部和包括所述倒圆边缘的所述子电极之间的所述边界对应的空间中。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中,所述突出部与包括所述倒圆边缘的所述子电极之间的边界的一部分具有弯曲的形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中,所述突出部与包括所述倒圆边缘的所述子电极之间的所述边界的全部具有弯曲的形状。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中:
所述突出部与包括所述倒圆边缘的所述子电极之间的所述边界的另一部分具有弯曲的形状,所述边界的所述一部分和所述边界的所述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边界的相应的末端处;以及
所述边界的连接部连接所述边界的所述一部分和所述边界的所述另一部分,所述连接部被成形为不同于所述边界的所述一部分和所述边界的所述另一部分的形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中,所述边界的所述连接部包括弯折点。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中,所述突出部比包括所述倒圆边缘的所述子电极更邻近所述倒圆角。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第一感测电极的所述多个子电极的面积的总和与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中的第二感测电极的面积相同。
15.一种触摸传感器,所述触摸传感器包括:
基体,包括:感测区域,包括倒圆角;以及非感测区域,位于所述感测区域外部;
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在所述基体上在第一方向上延伸,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中的每个第一感测电极列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每个第一感测电极包括多个子电极;
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列,在所述基体上与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交替设置,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列中的每个第二感测电极列包括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以及
第三感测电极,比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靠近所述倒圆角,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中的一个的子电极与所述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中的另一个的对应的子电极电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三感测电极包括与所述倒圆角对应的倒圆边缘。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中:
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一些第一感测电极中的每个第一感测电极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顺序地设置并彼此分隔开的第一子电极至第N子电极,N为正整数;以及
最邻近所述第三感测电极的第一感测电极包括小于N个子电极。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摸传感器,所述触摸传感器还包括:
第三感测线,连接到所述第三感测电极。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三感测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中的第二感测电极形成电容器。
20.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被构造为显示图像;以及
触摸传感器,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上,所述触摸传感器包括:感测区域,包括倒圆角;以及非感测区域,位于所述感测区域外部,
其中,所述触摸传感器还包括:
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在第一方向上延伸,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中的每个第一感测电极列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每个第一感测电极包括多个子电极;以及
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列,与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交替设置,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列中的每个第二感测电极列包括多个第二感测电极,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中的一个的子电极与所述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中的另一个的对应的子电极电连接,
其中,所述多个子电极中最靠近所述倒圆角的子电极包括与所述倒圆角对应的倒圆边缘,以及
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中的最靠近所述倒圆角的第二感测电极包括:倒圆边缘,对应于所述倒圆角;以及突出部,朝向包括所述倒圆边缘的所述子电极突出。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突出部延伸到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中的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列的图案化部分中。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包括所述倒圆边缘的所述子电极的面积小于所述多个子电极中其它子电极的对应的面积。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突出部与包括所述倒圆边缘的所述子电极之间的边界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倾斜。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突出部与包括所述倒圆边缘的所述子电极之间的所述边界包括弯折点。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多条第一感测线,连接到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以及
多条第二感测线,连接到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每个第一感测电极包括N个子电极,N为大于1的正整数,以及
其中,所述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中的所述一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第J子电极与所述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中的所述另一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第(N-J+1)子电极经由所述多条第一感测线中的第一感测线彼此电连接,J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突出部与包括所述倒圆边缘的所述子电极之间的边界的一部分具有弯曲的形状。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突出部与包括所述倒圆边缘的所述子电极之间的所述边界的全部具有弯曲的形状。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突出部与包括所述倒圆边缘的所述子电极之间的所述边界的另一部分具有弯曲的形状,所述边界的所述一部分和所述边界的所述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边界的相应的末端;以及
所述边界的连接部连接所述边界的所述一部分和所述边界的所述另一部分,所述连接部被成形为不同于所述边界的所述一部分和所述边界的所述另一部分的形状。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边界的所述连接部包括弯折点。
30.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突出部比包括所述倒圆边缘的所述子电极更邻近所述倒圆角。
3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第一感测电极的所述多个子电极的面积的总和与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中的第二感测电极的面积相同。
32.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被构造为显示图像;以及
触摸传感器,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上,所述触摸传感器包括:感测区域,包括倒圆角;以及非感测区域,位于所述感测区域外部,
其中,所述触摸传感器还包括:
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在第一方向上延伸,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中的每个第一感测电极列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每个第一感测电极包括多个子电极;
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列,与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列交替设置,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列中的每个第二感测电极列包括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以及
第三感测电极,比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靠近所述圆角,以及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中的一个的子电极与所述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中的另一个的对应的子电极电连接。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三感测电极包括与所述倒圆角对应的倒圆边缘。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一些第一感测电极中的每个第一感测电极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顺序地设置并彼此分隔开的第一子电极至第N子电极,N为正整数;以及
最邻近所述第三感测电极的第一感测电极包括小于N个子电极。
35.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三感测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中的第二感测电极形成电容器。
CN201810487784.3A 2017-06-28 2018-05-21 触摸传感器以及包括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Active CN1091443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081992 2017-06-28
KR1020170081992A KR102322834B1 (ko) 2017-06-28 2017-06-28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표시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44306A CN109144306A (zh) 2019-01-04
CN109144306B true CN109144306B (zh) 2023-04-14

Family

ID=62044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87784.3A Active CN109144306B (zh) 2017-06-28 2018-05-21 触摸传感器以及包括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10579191B2 (zh)
EP (1) EP3422162B1 (zh)
KR (1) KR102322834B1 (zh)
CN (1) CN1091443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67724B1 (ko) * 2017-06-21 2022-03-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CN107422932B (zh) * 2017-08-01 2020-09-2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移动终端及其驱动方法
KR102377960B1 (ko) * 2017-08-04 2022-03-2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9508106B (zh) * 2017-09-15 2020-08-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其制作方法及触摸屏
KR102546769B1 (ko) * 2018-06-08 2023-06-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표시 장치
CN108897456B (zh) * 2018-07-10 2022-0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8845714B (zh) * 2018-08-24 2021-10-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US11073955B2 (en) * 2018-09-12 2021-07-2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KR20200092535A (ko) * 2019-01-24 2020-08-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감지 유닛과 그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20210004427A (ko) * 2019-07-04 2021-01-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표시 장치
JP7330049B2 (ja) * 2019-10-03 2023-08-2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KR20210138848A (ko) 2020-05-12 2021-11-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표시 장치
KR20210151300A (ko) 2020-06-04 2021-12-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20041272A (ko) 2020-09-24 2022-04-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WO2023029004A1 (zh) * 2021-09-03 2023-03-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20230046341A (ko) 2021-09-29 2023-04-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감지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4495A (zh) * 2010-03-05 2013-01-16 卡纳图有限公司 触摸感应膜和触摸感测设备
CN203966099U (zh) * 2014-07-17 2014-11-26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层布线的电容式二维触摸传感器及其触摸屏
CN105765511A (zh) * 2013-09-26 2016-07-13 泰克图斯科技公司 触摸传感器
WO2016173123A1 (zh) * 2015-04-30 2016-11-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输入设备和触摸显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56978A1 (en) 2009-02-26 2016-08-1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Touch screen sensor and patterned substrate having overlaid micropatterns with low visibility
JP5792534B2 (ja) 2011-07-13 2015-10-14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式検出装置
KR102261698B1 (ko) 2012-01-12 2021-06-07 시냅틱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단일층 용량성 이미징 센서들
KR101424657B1 (ko) 2012-05-07 2014-07-31 (주)듀링 윈도우렌즈 일체형 터치패널
CN103793116B (zh) 2012-10-28 2016-12-21 宝宸(厦门)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KR102216554B1 (ko) * 2014-03-14 2021-02-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WO2015182473A1 (ja) 2014-05-28 2015-12-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KR102349436B1 (ko) 2015-01-06 2022-01-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10345962B2 (en) 2015-01-23 2019-07-09 Apple Inc. Touch panel with non-uniform touch node layout
CN105094483B (zh) 2015-07-28 2018-08-07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自电容式触摸结构、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KR102384252B1 (ko) * 2015-08-31 2022-04-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인셀 타입 표시장치용 어레이 기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2324218B1 (ko) * 2017-04-14 2021-11-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7390920B (zh) 2017-06-27 2020-01-2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20210138848A (ko) 2020-05-12 2021-11-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4495A (zh) * 2010-03-05 2013-01-16 卡纳图有限公司 触摸感应膜和触摸感测设备
CN105765511A (zh) * 2013-09-26 2016-07-13 泰克图斯科技公司 触摸传感器
CN203966099U (zh) * 2014-07-17 2014-11-26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层布线的电容式二维触摸传感器及其触摸屏
WO2016173123A1 (zh) * 2015-04-30 2016-11-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输入设备和触摸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579191B2 (en) 2020-03-03
US10936105B2 (en) 2021-03-02
EP3422162B1 (en) 2020-03-11
US11379066B2 (en) 2022-07-05
KR20190001977A (ko) 2019-01-08
US20200201462A1 (en) 2020-06-25
US20210181883A1 (en) 2021-06-17
CN109144306A (zh) 2019-01-04
KR102322834B1 (ko) 2021-11-09
EP3422162A1 (en) 2019-01-02
US20190004626A1 (en) 2019-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44306B (zh) 触摸传感器以及包括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US11347358B2 (en) Flexible touch panel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US10705663B2 (en) Touch screen having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function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6920822B (zh) 显示装置
CN107870689B (zh) 显示装置
CN109284027B (zh) 触摸传感器及包括该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KR20170087556A (ko) 표시 장치
CN108710445B (zh) 触摸传感器、包括其的显示装置以及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US20160202816A1 (en) Flexible touch panel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US11182003B2 (en) Touch sensor with high sensitivity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6972039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11690263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portable terminal
US20210225958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210294460A1 (en)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